當前位置:首頁 » 牛仔知識 » 牛仔精神是什麼

牛仔精神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2-05 17:29:34

Ⅰ 牛仔是干什麼的

牛仔「Cowboy」這個詞實際上來源於西班牙語,是西班牙語「Vaquero」直譯而來。「Vaquero」發展於詞根「vaca」,意思是「牛」,因此「Vaquero」(Cowman)翻譯成英語就是「Cowboy」。 最早的牛仔是那些來美洲居住的歐洲人後裔。登陸到美國東海岸的英國和法國殖民者根本不熟悉西班牙人的畜牧方式,他們開始只會採用圈養的方式養牛。當圍欄里的草被牛吃完後,牛群就被趕到一個新的有草的地方繼續放養。這樣的牧牛人在英語稱為「Driver」。而西班牙人不像其他殖民地的殖民者一樣因躲避政治、宗教迫害而來,他們是貴族、冒險家,他們嚴謹、聰明、有紳士風度、有膽識、富於野心、愛冒險、喜歡表現自己……他們把「I Can」的精髓融入到「America Can」中。他們養牛的方式是真正的放牧,把牛放到沒有邊際的草原中,牛仔們騎馬隨牛群馳騁。這些西班牙人的精神代表了傳統的牛仔精神。在新墨西哥州的鄉下居住著這樣一些頑固的傳統牛仔,他們就是遍布美國的西班牙人後裔,他們的血統和文化一直很好地保存了下來。 1846年,美國與墨西哥開戰。戰爭中美國人打敗了墨西哥人,建立了新墨西哥州。但是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新墨西哥州的牛仔文化卻徹底地征服了美國。沒有任何區域能像新墨西哥州那樣對美國牛仔文化的發展產生如此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事實上,牛仔們並不像電影中反映的那樣帶有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據一位牛仔專家勞恩·泰勒說,現實中的牛仔就是騎在馬背上的農場工人,負責看管奶牛。他們在戶外的時間一天長達12到14個小時,工作既沉重又危險,報酬又低。一到冬天,大多數的牛仔都不得不再找其他的工作。1865年到1895年是牛仔的鼎盛時代,新的肉類保鮮辦法的出現、市場對牛肉的需求急劇增長,同時鐵路延伸到大多數村落,使得牧場經營業在美國西南部非常興盛。放牧業、牧場經營業主們用較低的成本在西部飼養大批的牛群,然後通過鐵路把它們運到東部的市場。而牛仔們就在戶外放養牛群,然後把他們運到最近的鐵路上。 然而就是這些處在社會最底層、充滿著美國開拓精神的西部牛仔們,形成和完善著自己的牛仔文化,並且身體力行地把牛仔文化發揚光大。他們通常穿著的「制服」——牛仔褲,與牛仔們身上蘊涵的獨立、自由、叛逆、粗獷、豪邁的精神相得益彰、交相輝映。牛仔褲後來幾乎完全脫離了一條褲子的原始意義,特別是藍色牛仔褲,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持續地嵌入西方工業革命之後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中。 平地而起的美國牛仔文化,有別於歐洲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又吸收了多種文化的精華,使自身得到發展。隨著美國的強大,美國的文化開始風行世界。牛仔文化更是隨電影中的牛仔形象一起深入民心。通過許多事實和傳奇故事,牛仔已經成為美國文化的偉大代表。而牛仔褲及牛仔服飾,就成了美國牛仔文化的一個鮮明符號。

Ⅱ 牛的精神象徵什麼職業

牛仔雖然在美國的發展歷程上屬於曇花一現,但是人們驚奇地發現,一百多年過去了,時至今天,人們依然惦記著牛仔,痴迷於牛仔的無盡魅力。牛仔成了美國民間的傳奇英雄,成了美國精神的象徵。
第一,艱苦的工作和險惡的環境使牛仔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和鍛煉,形成了不畏艱險、勤勞勇敢、嚴肅認真和自強不息的性格特徵。牛仔的工作極為勞累,食物非常粗糙單調,但他們毫無怨言。遇到暴風雨、暴風雪等惡劣天氣,或發生牛群炸群、遭盜賊劫路等突發事件,牛仔們會奮不顧身地冒死保護牛群,表現出英勇無畏的精神。長途驅趕要經歷千辛萬苦和許多凶險,特殊的環境造就了牛仔特殊的性格:獨立而又剛強。牛仔能幹而又吃苦耐勞,對工作兢兢業業,總能克服困難,出色地完成任務。牛仔的長途放牧,本身就帶有開拓性,他們為西進的人直接開辟了道路,在美國東部居民向西遷移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二,在艱辛的工作中,牛仔們不僅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而且有嚴明的紀律和互相協助的精神。在牛道上,牛仔嚴禁飲酒、賭博。在牛仔隊伍中不論是什麼膚色、屬何種人種,只要他加入趕牛隊,大家就必須協同工作,通力合作。雖然在西部白人和黑人之間也存在隔閡,但在牛道上他們能和平相處、共渡難關。共同的生活,消弭了來自不同地區的牛仔們的政治偏見,增進了彼此之間的理解和友誼。
第三,遼闊的草原、艱苦的牛道歷程,造就了牛仔開朗的性格和從容樂觀的精神。牛仔們對艱苦的生活習以為常,總是保持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第四,牛仔膽大心細、行俠仗義、捍衛尊嚴、自強不息體現了美國人開拓進取的生活態度和追求幸福的社會價值觀念。他們不僅有粗獷豪放的氣概和神奇的本領,還有純朴善良的優秀品質,有對強暴者的痛恨和對弱小者的同情與憐憫。大概正是因為兼具這些個人美德,牛仔才會成為美國民眾崇拜的文化偶像。
牛仔精神,是在美國西部開發過程中形成的拓荒精神,是在長達200多年的美國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創業精神。西部開發培育了美國人民的牛仔精神,西部小說使牛仔精神得以形象化,並成為美國的民族精神。

牛仔的文化價值
美國歷史學家威廉·W·薩維奇曾有雲:「人們很難想像假如沒有牛仔這個形象,美國的文化,不管是粗俗的還是高雅的,會成什麼樣子。要找其他形象來取代它,簡直太難了,什麼猿人、太空人、槍手,還有超人,都曾名噪一時,可哪一個也不曾把牛仔的形象給壓下去。」可見牛仔在美國社會中所佔有的地位。
以牛仔為主題的「西部音樂」是牛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黑夜裡,為了使牛群安心,牛仔不斷發出安撫的聲音。他們不斷地哼著小調或反復吆喝著——這便是牛仔歌謠的來源。這種美國西南地區獨特的牛仔歌謠與西部山地音樂相結合,產生了美國西部鄉村音樂,此後便長期風靡美國歌壇。
牛仔文化的另一個重要成分是「西部影片」。西部片是美國好萊塢特有的一種影片類型,被認為是最能體現美國民族性格和精神的影片。它以19世紀美國西部開發為背景,表現牛仔們的生活、西部開發過程中的種種事件。
西部小說也是牛仔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適應了美國人的精神需要:風趣幽默而不呆板,剛毅果敢而不優柔寡斷,隨心所欲而不受人制約,自立自強而不仰人鼻息。如果說西部牛仔體現出來的西部精神構成了美國精神的雛形的話,那麼西部小說中牛仔形象的出現,則使美國精神得以定型,成為了美國精神的象徵。

Ⅲ 牛仔是什麼意思啊

「Cowboy」這個詞實際上來源於西班牙語,是西班牙語「Vaquero」直譯而來。「Vaquero」發展於詞根「vaca」,意思是「牛」,因此「Vaquero」(Cowman)翻譯成英語就是「Cowboy」。 最早的牛仔是那些來美洲居住的歐洲人後裔。登陸到美國東海岸的英國和法國殖民者根本不熟悉西班牙人的畜牧方式,他們開始只會採用圈養的方式養牛。當圍欄里的草被牛吃完後,牛群就被趕到一個新的有草的地方繼續放養。這樣的牧牛人在英語稱為「Driver」。而西班牙人不像其他殖民地的殖民者一樣因躲避政治、宗教迫害而來,他們是貴族、冒險家,他們嚴謹、聰明、有紳士風度、有膽識、富於野心、愛冒險、喜歡表現自己……他們把「I Can」的精髓融入到「America Can」中。他們養牛的方式是真正的放牧,把牛放到沒有邊際的草原中,牛仔們騎馬隨牛群馳騁。這些西班牙人的精神代表了傳統的牛仔精神。在新墨西哥州的鄉下居住著這樣一些頑固的傳統牛仔,他們就是遍布美國的西班牙人後裔,他們的血統和文化一直很好地保存了下來。

1846年,美國與墨西哥開戰。戰爭中美國人打敗了墨西哥人,建立了新墨西哥州。但是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新墨西哥州的牛仔文化卻徹底地征服了美國。沒有任何區域能像新墨西哥州那樣對美國牛仔文化的發展產生如此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事實上,牛仔們並不像電影中反映的那樣帶有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據一位牛仔專家勞恩·泰勒說,現實中的牛仔就是騎在馬背上的農場工人,負責看管奶牛。他們在戶外的時間一天長達12到14個小時,工作既沉重又危險,報酬又低。一到冬天,大多數的牛仔都不得不再找其他的工作。1865年到1895年是牛仔的鼎盛時代,新的肉類保鮮辦法的出現、市場對牛肉的需求急劇增長,同時鐵路延伸到大多數村落,使得牧場經營業在美國西南部非常興盛。放牧業、牧場經營業主們用較低的成本在西部飼養大批的牛群,然後通過鐵路把它們運到東部的市場。而牛仔們就在戶外放養牛群,然後把他們運到最近的鐵路上。

然而就是這些處在社會最底層、充滿著美國開拓精神的西部牛仔們,形成和完善著自己的牛仔文化,並且身體力行地把牛仔文化發揚光大。他們通常穿著的「制服」——牛仔褲,與牛仔們身上蘊涵的獨立、自由、叛逆、粗獷、豪邁的精神相得益彰、交相輝映。牛仔褲後來幾乎完全脫離了一條褲子的原始意義,特別是藍色牛仔褲,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持續地嵌入西方工業革命之後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中。

Ⅳ 美國牛仔文化三大經典是什麼呢

牛仔文化最早因生活所迫產生。
美國是移民國家,所以沒有什麼貴族,也就容易產生「勞動致富光榮」的傳統,這就是美國思想中最核心部分「美國夢」就是指一個白手起家的人最終能發大財。
隨著這種思想逐漸傳播,加上移民國家必然受到水手思想影響,更加加深勞動創造財富和自由主義、個人主義,又加上西部美國農場的建立和逐漸擴大,產生大批牛仔,這些人游盪在各個農場之間,靠給別人照看牛群、驅趕劫匪為生,逐漸財富有所積累,後來買下自己的農場,發了大財,然後大吹自己年輕時候或真或假的事跡,當時的牛仔的裝扮並非我們今天熟悉的牛仔裝,今天牛仔裝是從工廠的咔嘰布工作服發展來的。
50年代到70年代初的美國人被稱為「垮掉的一代」,他們沒有什麼錢,不出去工作,於是賣不起漂亮光鮮的衣服,於是帆布和咔嘰布被廣泛採用,這種十分舒適的著裝恰好滿足人們對「自由」的要求,後來又加上原本軍隊才有的「附兜」(行軍時用來裝打火機的口袋),恰好裝下並卡住zippo打火機,(注,當時的zippo還是屬於低價貨)這就是今天廣為流行的牛仔裝的來源,也就是說牛仔裝根牛仔文化沒關系,倒是與「happys」關系極大。

牛仔文化三大經典:

LEE

在建立美國牛仔文化的過程中,LEE走了一段頗長的路。有不同發展階段,LEE始終能保持一貫實用與時尚兼備的姿態。牛仔褲由實用變成時裝,期間的演變過程,LEE站著重要的地位。公司創辦人H.D.Lee最初是一位工作服製造商,在本世紀主要供應日常工作服給予美國中,西部的農夫和工人。當時的經典有些至今仍流行著,如吊帶工人褲「BIB』N』BRACE」,以及在一次世界大戰成為美軍制服的長袖連身工人褲「UNION ALL」。公司產品能成為國家形象,於1910年一項創舉。

1975年,Lee品牌的女裝牛仔褲問世,名為「FIT FOR GIRLS」的女裝牛仔褲系列隨之產生。Lee品牌的男裝牛仔市場的成功建立,為女裝牛仔系列登場創下了良好的基礎。隨後,Lee公司又先後創立了適合各個年齡的品牌系列,建立了穩固龐大的牛仔王國。時至今日,LEE的悠久歷史令它成為美國牛仔褲的一大主流。它的產品無論在傳統與前衛的角度上,仍保有一定的水準和價值,已成為既經典又時尚的牛仔褲的代號。

眾所周知,牛仔褲的鼻祖是Levis,晚了它近40年的Lee牌牛仔在競爭激烈的牛仔褲市場中能夠迅速成長為第二品牌,制勝的法寶之一就是正確的定位。Lee抓住的是長久以來一直被忽略的一個市場-女性市場。對這一市場的主體25-44歲的女性消費者的定性研究表明,這一群體對牛仔服裝是情有獨鍾的(因為牛仔是她們青春的見證、成長的伴侶),而「貼身」是她們最關心的利益。大多數女性都需要一件在腰部和臀部都很合身而且活動自如的牛仔服,而她們平均要試穿16件牛仔褲才能找到一件稱心如意的。於是,Lee聰明地定位於此,在產品設計上一改傳統的直線裁剪,突出女性的身材和線條;在廣告表現中充分體現Lee恰到好處的貼身和穿脫自如。

LEVI'S

是來自美國西部最聞名的名字之一。它也是世界第一條牛仔褲的發明人Levi Strauss(利瓦伊.史特勞斯)的名字。

Levi Strauss於1847年十七歲時從德國移民至紐約。幾乎完全不會講英語的他在美國的起初幾年是為他的兩名兄長打工。他在紐約及肯德基一帶的偏僻市鎮和鄉村到處販賣布料及家庭用品。他有時甚至露宿路邊或在空的車房裡過夜。

加州淘金熱的消息使年輕的史特勞斯相當入迷,而於1853年搭船航行到舊金山。

他帶了數卷營帳及蓬車用的帆布准備賣給迅速增加的居民。但他發現帆布有更好的用途,因為有一名年老長的淘金人表示他應該賣的是能承受挖金粗用的長褲。

於是他把賣不完的帆布送到裁縫匠處訂制了第一件Levi's牛仔褲。就在那一天,Levi'sR的傳奇誕生了。

人們對這種強韌牛仔褲一傳十,十傳百。年輕的史特勞斯不久後便在舊金山開了第一間店。他生產許多齊腰的緊身褲。過後,他放棄帆布,改用斜紋粗棉布,那是一種在法國紡織以不變色靛藍染料織成的強韌棉布。

史特勞斯從1860至1940年期間為原創設計了不少改良、包括鉚釘、拱形的雙馬保證皮標以及後袋小旗標,如今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正宗Levi's牛仔褲標志。

Levi Strauss公司的確已成美國傳統,對全世界的人來說,它代表的是西部的拓荒力量和精神。

Wrangle

西部經典Wrangler悠久的歷史要追溯到1904年,並深受牛仔和牛仔競技者的歡迎,超過80%以上的牛仔比賽冠軍都選用Wrangler作為比賽服裝!據說二戰時候都是接美軍軍服的定單!到現代它仍粗鄺中具有自信、傳統經典中帶有現代氣息!

1904年,Blue Bell Overall Company公司成立,推出了工作服形式的牛仔褲,並命名為「Wrangler」牌牛仔褲。1926年,Blue Bell公司與工作服製造公司Big Ben Manufacturing Company合並,這段時期祥Wrangler捷推出的產品主要以實用工作服為主。

由於認識到牛仔的特殊需要,Blue Bell擴大了生產線,並致力於牛仔路線,創造了藍牛仔褲的西部形象之典範。最早的Wrangler牛仔褲被稱為11MW(Men's Western),主要以西部馴馬比賽賽手(Rodeo)為形象標。Wrangler牛仔褲與Lee牛仔褲的最大區別就在於,Wrangler在後袋以「W」形明緝線取代了雙拱式裝飾明緝線。

Ⅳ 什麼是牛仔

牛仔是從西方引進的一種對年青的,有火力的人的一種稱呼。有西部牛仔一說。

Ⅵ 牛仔的含義是什麼

提起美國西部牛仔,人們就會聯想到得克薩斯州,這里不僅是美國的牛仔之州,也是世界的牛仔之鄉。在好萊塢影片中,美國牛仔給人的印象總是威猛、豪爽、俠義,那麼現在的西部還有沒有牛仔?他們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呢?
?
「牛仔」只存在了幾十年
美國牛仔的出現與西班牙的殖民擴張不無關系。西班牙人在飼養和馴服牲畜方面很有一套,在16世紀的殖民過程中,他們將這一傳統還帶到墨西哥,後來又傳到包括得州在內的美國西部,牛仔、駿馬、長角牛、牧場勾勒出美國原始西部生活的主旋律。據記載,早期的得州牛仔中,非洲裔黑人、拉美人占絕大多數,並且處於社會底層。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美國牛仔主要集中在牧場上,他們要放牧、交易牛群,還要負責維修柵欄、管理牧場設備等,工作相當辛苦。
游牧生活決定了牛仔在穿著上與眾不同,典型的牛仔總是頭戴氈帽、腳蹬馬靴、腰掛匕首和短槍,其裝束絕對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更注重實用性,如高跟馬靴主要是為了防止腳從馬鐙中滑出來;結實耐磨的牛仔衫則是為了防止穿行灌木叢時被撕破。由於經常走動,他們所帶的物品都集中在馬背上,數量少而精,而且一物多用,如手帕既要擦汗,又要洗臉,還要當抹布。值得一提的是,馬鞍是牛仔最重要的行頭,他們到牧場找工作時,可以不騎馬但絕對不能沒有馬鞍。據說當年10塊錢的馬配100塊錢的鞍並不是稀奇的事。
到了19世紀70年代,隨著鐵路的修建以及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牛仔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活動范圍逐步縮小,社會角色也逐漸弱化。從真正意義上講,牛仔時代在歷史上只持續了幾十年。

?
現代牛仔大不同
到了21世紀,原汁原味的牛仔幾乎見不到了。汽車成了每個家庭的必備品,馬作為交通工具的情況即使在偏遠農村也很少見到。記者在得州生活多年,到過很多牧場,但那裡只有牛沒有「仔」了。不可否認,現代化把牛仔送進了博物館。美國勞工部2003年的工種分類中,牛仔仍是其中之一。不過有趣的是,在9730名「牛仔」中,連與羊、豬、雞沾邊的農戶也被算在內。
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好萊塢影片中,牛仔多是身材高大威猛的白人,而且他們總是與十惡不赦的流氓相對抗,突顯了牛仔的仗義和豪放。確實,得州牛仔粗獷、直爽、灑脫的風格代表了美國一代牛仔的形象,即使是現在,提起得州人,就會想到他們不屈不撓的性格和凡事不服輸、不放棄的脾氣。但在美國,「得州牛仔」這個稱呼也有行事野蠻沖動的貶意色彩。小布希做事一向粗線條,就時常被戲稱為「得州牛仔」。
美國西部牛仔的傳奇故事一直是好萊塢受歡迎的題材,有部電影《城市鄉巴佬》描述了現代人對西部原始生活的嚮往。有意思的是,在得州,皮卡車是最受牛仔歡迎的交通工具。這種車不僅內部寬敞、而且底盤高,馬力足,開起來轟轟作響,賓士在煙塵四起的牧場石子路上,顯得「牛氣」十足。
?
得州遍布牛仔文化
盡管牛仔時代已經過去,但它孕育的牛仔精神和文化卻延續了下來。休斯敦是一個很能體現牛仔文化的城市,這里每年3月都要舉辦全美最大的牛仔節,其中的馴馬及馴野牛表演相當精彩刺激。離市區不遠的喬治牧場歷史公園有180年的歷史,是休斯敦最能體驗牛仔文化的牧場。這里的牛仔現場表演內容豐富,如趕牛入柵欄、套繩套、修牛角等等。達拉斯附近的沃思堡牲畜交易所也保留了「牛」城本色,這里定期舉辦大型馬術表演,還有遊行和牛仔式的聚會。
牛仔文化也為得州創造了極大的經濟效益。休斯敦的「得州之味」牛排館是每位崇尚牛仔文化的遊客必到之處。在得州的旅遊景點,牛仔帽、馬靴等牛仔裝備必不可少。尤其是質量上乘的牛仔帽,更成為人們爭相購買的紀念品。
?

Ⅶ 美國有牛仔精神,日本有武士道,中國有什麼獨特的精神呢

有奶便是娘精神

Ⅷ 英國的「騎士精神」,美國的「牛仔精神」,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中國有什麼

中國人是有精神的,只不過上幾代都遺棄了,以為沒有精神,古代中國英雄輩出,從說話的語氣中都透露著男人氣概,現在不行了,多數都是嬌生慣養,被上幾代無知又低素質的人教壞了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404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1633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095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592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863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790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920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345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658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