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牛仔知識 » 西部牛仔用什麼語言

西部牛仔用什麼語言

發布時間: 2023-06-05 04:48:02

⑴ 國外有沒有方言

國外語言有方言的,比如說我們說「很好或者真好」,一般會說super,但是在某些地方某些地區人們會說superb,還有一些俚語之類的,國外地方也不小,而且英語也是從一個地方傳到了很多地方,方言的出現是肯定的。

方言,是語言的變體,根據性質,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地域方言是語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別而形成的變體,是全方言民語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語言發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會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會成員因為所在職業、階層、年齡、性別、文化教養等方面的社會差異而形成不同的社會變體。例如<犯扯,犯貧,犯病,>之類的很多城市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話都是比較有特點的。

⑵ 美國西部牛仔電影

根據你的描述,這部影片應該是《俠盜魅影》,莎瑪·海耶克和佩內洛普·克魯茲主演。

⑶ 西部牛仔的來源

牛仔一詞最早出自西班牙語。隨著15世紀西班牙人到達美洲拓荒,他們也把自己馴養畜牧的一套方法傳入美洲,在如今的墨西哥、美國西部和加拿大留下印記。牛仔們騎著馬驅趕著一群群長角牛在美洲游牧,當時這些長角牛的總數可以百萬計。牛仔們獨特的服裝、語言、歌謠、娛樂方式等經過傳奇人物的演繹,成為日後牛仔文化的源泉。 早期牛仔的生活充滿艱辛,他們要克服長期的孤獨、防備野獸和盜賊的襲擊,忍受微薄的薪水,這給他們的性格中注入了直率、剽悍、狂野和敢於冒險的精神。美國南北戰爭以後開始「西進」,驅趕著牛群的牛仔是美國西部最早的拓荒者之一。 隨著20世紀鐵路和牧場興起,美國西部牛仔便開始消亡,但牛仔文化卻深深扎在了美國文化的根里。沒有牛仔的美國西部文學幾乎是不可想像的。牛仔形象還廣泛出現在舞台和銀幕上。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西部牛仔電影,更是把放浪不羈卻胸懷正義的「美國牛仔」帶到了全球。這一形象雖然並不與事實相符,但因其添加了大量浪漫主義和英雄主義的色彩,深受民眾喜愛。 典型的牛仔總是頭戴氈帽、腳蹬馬靴、腰掛匕首或短槍。今天人們只能在演出中看到這種裝束,但他們的生活方式早已悄悄影響到了普通民眾的生活。適合牛仔們勞作的粗帆布褲子,成為帶有流行時尚的「牛仔褲」﹔牛仔帽至今仍是美國中西部農民出門的必備品﹔長期野外生活迫使牛仔使用簡單耐用的生活器具,如今許多旅遊用品沿襲了這種設計風格。 其實牛仔說穿了也就是幫人趕牛的。不過那時的西部鳥不拉屎,連條路也沒有,所以牛群踩過的地方成了「牛道」,可算如今高速公路的鼻祖,牛仔歇腳的地方叫做「牛站」,亦即西部城市的雛形。如此一來,運牛就上升到了「西部大開發」的高度,而牛仔們當然是「西部大開發」的先驅了,於是牛倌搖身變為英雄,並在眾口相傳中被神化。 圖片參考:.yimg/iugc/rte/ *** iley_1
參考: world+people
以前美國西部大多數人都是放牛為生
所以叫做西部牛仔. 之後多部電影都以當地為主題
特別的服裝及環境令到該地出名.

⑷ 西部牛仔的由來

西部牛仔的由來:

西部牛仔的稱謂跟美國的牛是密不可分的,美國人是歐洲移民的後裔,而美國的牛則是歐洲牛的後代,美國最早的牛是由歐洲的航海家們在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的時候帶過去的,最初,他們把西班牙的牛帶到了南美洲的沿海一帶,

後來,大批歐洲種的牛從西印度群島開始被引入到北美大陸,此後,牛群不斷的繁殖,逐漸遍布了北美洲,到處都出現了很多養殖點。到了17世紀初,總數已達到10萬頭之多,這里是牛的樂園。

龐大的牛群自然需要更多人去管理,因為有著豐厚的利潤,數以千計的人就開始蜂擁而至,其中尤以年輕人為主,他們都在各大牧場里尋找工作。在他們中,有的是中西部農場主的孩子,

有的是尋求冒險的歐洲移民,有的是退伍的士兵,還有來自邊境的墨西哥人以及希望脫離父母獨立的年輕人,這些人就是最初西部牛仔的原型。

(4)西部牛仔用什麼語言擴展閱讀:

西部牛仔的社會影響

19世紀末,東西鐵路貫穿,牛仔紛紛轉行,他們矯健的身影越來越少見到。隨著交通發達,到了20世紀初,牛仔時代徹底結束。但牛仔時代的結束卻促成西部牛仔精神的完全確立。隨著美國文化的對外傳播,牛仔文化隨文學、電影中的西部牛仔形象逐漸深入人心。

牛仔們獨特的服裝、語言、歌謠、娛樂方式等經過世人的演繹,成為牛仔文化的標志。牛仔們奮進、開拓的正史野史和傳奇故事成為美國文化的重要內涵,激勵著一代代美國人。傳奇還在繼續。

⑸ lol西部牛仔亞索說的話是什麼,回首往昔

回首往昔,更近一步

⑹ 請問可以給我一些關於美國西部牛仔的參考資料嗎~中文英文都可以~有英文文獻為佳~~~最近要寫論文~拜託拜託

西部牛仔(West cowboy),是指18至19世紀的美國,在西部廣袤的土地,一群熱情無畏的開拓者。在美國歷史上,他們是開發西部的先鋒,他們富有冒險和吃苦耐勞精神,因此被美國人稱為「馬背上的英雄」。

目錄

簡介
產生背景
生活方式
工作行頭套索
牛仔巾
牛仔帽
牛仔衣
牛仔靴
社會影響西部小說
西部電影
技術牛仔
同名街機游戲簡介
產生背景
生活方式
工作行頭 套索
牛仔巾
牛仔帽
牛仔衣
牛仔靴
社會影響 西部小說
西部電影
技術牛仔
同名街機游戲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乃至對世界上許多人來說,美國西部牛仔是具有英雄主義和神秘色彩的人物。在文學、電影與電視作品中,牛仔通常都是頭戴墨西哥式寬沿高頂氈帽、腰挎柯爾特左輪連發手槍或肩扛溫徹斯特來復槍、身纏子彈帶、穿著牛仔褲皮上衣、以及束袖緊身多袋牛仔服、足蹬一雙飾有刺馬釘的高筒皮套靴、頸圍一塊色彩鮮艷奪目的印花大方巾、騎著快馬風馳電掣,形象威猛而灑脫,是一種代表了典型的個人主義和自由精神的外在裝束。由於迭出不窮的西方電影以及各種平裝小說和電視節目的渲染,使得善良、干練、勇敢的西部牛仔備受歡迎。但是,真正的牛仔是比其經常受浪漫主義手法渲染的後代要復雜得多的人物。事實上,西部牛仔是一種短暫的歷史現象,是美國西部從一八六六年到一八八六年這段時期盛極一時的一種服務行業的工人。這種職業的產生,有賴於冷藏設備的火車車廂的發明。但另一項發明——有刺的鐵絲網又使這種職業很快銷聲匿跡。
編輯本段產生背景
要說美國西部牛仔,得先說說美國的牛。 美國人是歐洲移民的後裔,美國的牛則是歐洲的後代。美國的牛最早是由哥倫布帶去的。當時,他把西班牙牛帶到西印度群島和中、南美洲沿海一帶。1525年,西班牙種的牛開始從西印度群島引入北美大陸。1611年,英國人又把數量眾多的牛運到弗吉尼亞州的詹姆斯城,從此英國種的牛便在北美大陸廣泛繁衍,那裡出現了很多養殖點。1540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羅納多橫渡大西洋去北美尋找傳說中的「瑟博拉七寶城」,他還帶了500頭牛,這些牛被運到今天墨西哥北部和今天美國的亞利桑那州一帶。此後,牛群不斷繁殖,逐漸遍布今墨西哥北部和哈利斯科州,到17世紀初,哈利斯科的牛已達到10萬多頭。 總之,美國的牛從東面和南面兩個方向進入,逐漸流布全國。18世紀初,牛群出現在美國的俄亥俄州和肯塔基州。肯塔基在印地安語中意為草地,又稱青草州。與肯塔基相鄰的伊利諾伊州則被印第安人稱為「草原之國」,這里是牛的樂園。到19世紀中期,那裡馴牛養牛的技術已經十分高明。南北戰爭之後,牛群又向西推進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廣大草原,那裡成了「牧牛王國」。從南邊墨西哥進入的西班牙牛也大量繁殖,19世紀後期,德克薩斯州已有5000萬頭牛,是美國養牛最多的州。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得克薩斯人便把大量牛群往北驅趕到堪薩斯的鐵路邊,然後轉銷美國各地。當時還有專門的「牛道」和「牛鎮」,「牛道」是「牛群」走的道路,「牛鎮」則是沿途的歇腳站。 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緊接著美國南北戰爭之後,火車冷藏車廂的發明,使得牛肉能夠長途運輸而保持新鮮。結果,美國東部各大城市的市場都向西部大牧場主開放,而大牧場主們立刻以擴充牧群飼養規模來適應日益增加的需求量。在得克薩斯州和西南部各州大牧場飼養的牛群都要集中趕到當時美國最靠西部的火車終站,即設在肯薩斯州阿比林的火車終站。從那裡,用棚車把牛運至芝加哥,經屠宰、切割和冷凍後再運往東部。牛群長途跋涉,跨州越縣,當然需要人帶領、照管,數以千計的年輕人蜂擁而至,要在大牧場尋找工作。他們是中西部農場的小夥子,尋求冒險的英國人,東部想脫離父母獨立的年輕人,以前叛變的士兵,少數原是奴隸的黑人,一些印第安人,以及來自邊境的墨西哥人。他們,就是西部牛仔的最初群體來源。後被人們稱為「馬背上的英雄」。
編輯本段生活方式
在漫長艱辛的旅程中,西部牛仔們必須能吃苦耐勞,同時還要機智、勇敢、沉著、冷靜,能應付途中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故和危險。首先要管束半馴服的牛,特別是性情凶野的西班牙牛,牛仔跟在牛群旁邊,緊緊盯住它們,一刻也不能放鬆。沿途還要留意狼群等野獸和毒蛇、毒蟲的襲擊,防範印第安人的冷箭、標槍。有時候可能會突遇大雷雨,電閃雷鳴往往會導致驚群,牛亂奔亂竄,牛仔就要沉著地兜轉它們,圍成圈子,消除驚恐。 牛仔長途趕運牛群如同大規模的行軍。押送特大牛群的牛仔們要嚴格分工,各司其職。常常有兩個最有經驗的人擔任總指揮,一個通訊員,前後左右負責傳遞消息。另外還有「游騎」,前後左右靈活巡視,「翼騎」在隊伍兩邊行進,「尾騎」殿後,專管小牛、病牛和懶牛。牛仔,有的本身就是牧主,但多數是牲畜商人的僱工,他們在美國東部居民的向西遷移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牛仔的長途放牧,本身就帶有開拓性,他們為西進的人直接開辟了道路。 現存的一些照片顯示,他們的生活既艱苦又骯臟,工作卻不象一般想像的那樣危險。他們塵垢滿臉,身穿寬松下垂的毛織襯衣和長褲,與銀幕和文學作品中的那種神采飛揚的牛仔形象截然不同;此外,他們也不是經常帶槍的。但是,他們的生活絕不是那麼輕松愉快的。天一亮,牛仔就得先用套索捕捉他的坐騎。這只馬還沒有上馬勒,只是拴住雙腳,已在放牧區過了一夜。牛仔得馴服它,然後才開始趕攏牛群,准備長途北上。趕著牛群北上常要經過印第安人的領土。牛仔的飲食營養不足而且單調,主要是豆子、豬肉乾和咖啡,而且還飽受寒冷、痢疾和蚊叮蟲咬之苦。 牛仔的生活方式到了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中葉宣告結束。當時美國土地有百分之四十是用於畜牧的。市場上的牛肉大大供過於求,以至價格大跌,許多牧場主破產。19世紀末,美國的交通運輸日益發達,牛仔的地位漸漸降低。他們紛紛轉行干別的工作,人們越來越少見到他們矯健的身影了。一八八六年冬天的一場大風暴毀滅了數以百萬計的牛隻,使許多牧場主和牧群陷入絕境。當牧場主們開始從這雙重災難中復甦過來時,他們安裝了鐵絲網柵欄,以便在比較容易控制的條件下管理和喂養牛群。從此,再也無須在空曠的牧場上放牧了。但要圍繞著鐵絲網和加設柵欄的莊稼地放牧,是使牛仔心灰意冷的事,不久他們就銷聲匿跡了。盡管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西部某些地方仍保持著牛仔的生活方式,但牛仔的全盛時期已一去不復返。但是他們的奮進、開拓精神卻一直激勵著美國人。
編輯本段工作行頭
套索、牛仔巾、牛仔帽、牛仔衣、牛仔靴。現代牛仔的裝束和電影里並沒太大區別。因為牛仔的這些行頭當中,每一件都有它的存在價值,而不僅僅是擺設。
套索
套索是每個牛仔必不可少的經典裝備,分為較簡陋的草編套索和比較考究的牛皮或其他動物皮製成的套索兩種。作為一名真正的牛仔,能否熟練使用套索,與衡量他是否有高超的馬技、百步穿楊的槍法同等重要,往往是他們能否被錄用的關鍵。套索通常被牛仔繞成圈掛在馬鞍頭上或拴在牛仔大腿前的馬鞍邊,隨時可以取下使用。套索通常的用法是:一頭纏在堅固的馬鞍頭上,另一頭是個活套,用來套在被追逐的牛或其他牲畜的脖子或腿上。除此之外,套索還有許多獨特的功能,比如用它將運貨的馬車拉上陡峭的山坡,托運圓木,套住牲口的角或腳將它從陷入的泥沼或洞穴中拖救出來等。當牛群「炸群」時,牛仔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騎馬追上領頭牛,准確甩出套索套住它的頭頸或腿,將其拉倒在地加以制服,這樣才能阻止瘋狂的牛群繼續狂奔。
牛仔巾
牛仔的頸間通常都圍著色彩鮮艷的印花大方巾。印花大方巾大都用棉布或絲綢製作,底色比較單一,主要有紅色,也有藍色和黑色,上面印著各種小圖案,色彩鮮艷圖案美麗的絲綢印花大方巾最為牛仔們所鍾愛。印花大方巾幾乎成為牛仔生命的象徵,被人們戲稱為「西部牧區的旗幟」,它的用途十分廣泛,擦汗、洗臉、包紮傷口、遮擋灰塵、傳遞信號,同時,它亮麗的顏色,也是富有個性的裝飾。牛仔們對自己的大方巾都倍加珍惜,每到有水的地方,牛仔都要把大方巾仔細清洗干凈,然後頂在頭上或握在手中,策馬前行,讓風吹乾。牛仔死後,同伴都要在其臉上蓋上一塊他生前最喜愛的干凈的印花大方巾,使他在另一個世界的孤寂旅途中仍有最忠實的夥伴。
牛仔帽
牛仔帽
美國的牛仔帽來源於墨西哥牛仔們常戴的一種被稱之為「斯特森」式的寬沿高頂氈帽。這種帽子頂部向下凹陷,而兩側帽沿則稍稍往上翻翹。除了戴上它的人顯得瀟灑干練外,牛仔帽還具有多方面的實用功能,不僅可以遮擋風霜雨雪、烈日冰雹,還是現成的水瓢、飯碗、枕頭。西部電影中可以看到牛仔帽的演變和多樣性。20世紀20年代的西部片明星喜歡把褶伸展到帽邊;50年代到60年代的明星,像詹姆斯·斯圖爾特和史蒂芬·麥奎因,他們的帽邊做了誇張的捲曲;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每次在西部片里出現,總是會伴隨他特有的那種平坦直邊的黑色牛仔帽,最傳神的就有他在《黃昏三鏢客》里的經典造型——一張臉埋在了斜斜的帽子後面,一角露出抽了一半的雪茄煙,神秘而傳奇。
牛仔衣
早期的美國牛仔一般都穿光亮的皮套褲而非牛仔褲。帶穗的皮套褲是牛仔在野外工作的必須,不僅保護雙腿不受荊棘傷害,冬天還可以防寒,還可以在上面劃火柴!牛仔很少穿短袖,一是防曬,其次是防止劃傷。一般穿緊身無袖的皮製短上衣,內穿束袖的、花色各異的,主要以蘇格蘭方格絨布製作的襯衣。牛仔襯衣有胸前口袋和過肩設計,兩用翻領可以配領帶飾。這種裝束不僅穿脫容易,干起活來也顯得利索方便、精神十足。牛仔的上衣內有許多口袋,使牛仔們可以將需要隨身攜帶的各種必需品分門別類裝進衣袋裡。而在西部片中,牛仔的襯衣大多被美化了,有的在前面增加了花邊裝飾或飾以流蘇,有的還穿著製作得十分花哨的麂皮襯衫。
牛仔靴
馬靴在美國西部幾乎和日用品一樣普遍,不管是牛仔還是一般的居民都穿,材質有牛皮、鴕鳥皮、鱷魚皮、蛇皮等等,經過壓花、上色,靴子綁高底薄,鞋跟結實,不僅腳感好,還非常美觀。一雙質量上乘的西部靴,可以穿二三十年不變形。高筒皮套靴是牛仔們走南闖北的必備。這種靴高及小腿中部,古巴跟形,系明線,大多採用雙色調,同時採用漂亮的皮雕或貼皮圖案來裝飾,既防水保暖,又耐磨耐穿,鮮亮迷人,套上它行動迅速敏捷,十分適合整日驅趕牛群和逐水草而居的牛仔之需。牛仔靴後面一般都裝配上踢馬刺。有的還在靴子上懸綴一種撞擊時會發出各種清脆悅耳聲響的裝飾品,當他們騎馬或走起路來就會傳出叮叮當當的聲音,顯示出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無比威風。
編輯本段社會影響
19世紀末,東西鐵路貫穿,牛仔紛紛轉行,他們矯健的身影越來越少見到。隨著交通發達,到了20世紀初,牛仔時代徹底結束。但牛仔時代的結束卻促成西部牛仔精神的完全確立。隨著美國文化的對外傳播,牛仔文化隨文學、電影中的西部牛仔形象逐漸深入人心。牛仔們獨特的服裝、語言、歌謠、娛樂方式等經過世人的演繹,成為牛仔文化的標志。牛仔們奮進、開拓的正史野史和傳奇故事成為美國文化的重要內涵,激勵著一代代美國人。傳奇還在繼續。
西部小說
如果說西部牛仔體現出來的西部精神構成了美國精神的雛形的話,那麼西部小說中牛仔形象的出現,則使美國精神得以定型,成為了美國精神的象徵。西部小說展現了西部邊疆生活的艱辛,張揚出拓荒者為生存而奮斗的精神氣度,這種獨特環境下所錘煉的民族精神,正是美國精神的內核所在。
美國西部小說可以追溯到 1784 年約翰·菲爾森發表的《肯塔基的發現、定居和現狀》。通過這本書,美國人第一次了解到最早向西部移居的英雄——丹尼爾·布恩。他的果敢、剛毅、智慧,他的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典範,也成了「西部精神」的代名詞。從此人們對神秘西部的認識發生了質的變化。美國西部小說發展中一個最偉大的成就,就是將西部英雄具體化為更具西部特色的牛仔。 歐文·威斯特的傑作《弗吉尼亞人》被視為美國文學史上牛仔小說的起點,被譽為第一部真正的西部小說。牛仔形象從此成為永恆經典。 這個「弗吉尼亞人」一出世便立刻引起無數作家的崇拜和仿效。構成「牛仔神話」的長篇和短篇層出不窮,創造了許多神采各異的牛仔形象:占恩·格雷的《叢林騎士》和歐內斯特·海科克斯的《通往洛茲堡的驛道》中溫特斯和「金發青年」那樣無私地保護無助婦女的俠士;傑克·謝弗的《沙恩》中沙恩那樣為道義和尊嚴而「抱打不平」的牛仔;布萊特·哈特的《田納西的好友》、傑克·倫敦的《全金谷》中比爾那樣不畏艱險的淘金者…… 鮮活的牛仔人物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荒漠邊緣即將沉沒的一輪紅日襯托下,頭戴氈帽,脖系圍巾,腳穿長靴,身挎手槍的牛仔,揮舞繩套把成百上千的長角牛聚攏,隨後在牛群蹚起的滾滾煙塵中策馬揚鞭,縱橫馳騁、跨越大草原,夜晚篝火旁,牛仔們吟唱的抑鬱憂傷的旋律彌散在天邊。峽谷巨川、天高地闊,粗獷正直、精力充沛的牛仔們無畏地前行。
西部電影
西部小說帶動了西部電影的發展,與好萊塢同歲的西部片使硬朗的牛仔形象成為美國集體神話中的英雄形象,西部牛仔精神最終成為美國精神的象徵。拍攝於1903年的影片《火車大劫案》就是美國西部片的濫觴。在這部影片中扮演暴徒布朗柯·比利的安德森自然成了好萊塢第一個西部片男明星。1939年,約翰·福特執導的有聲片《關山飛渡》因聚齊了所有西部的經典元素而被公認為西部片的里程碑之作,其造型風格、人物設定和敘事節奏都奠定了西部片的基本模式。影片描述了一輛驛車穿越美國西部新墨西哥州蠻荒之地的驚險旅程,呈現出鮮明的西部視覺圖譜:獨有的喀斯特地貌、陡峭的山谷、漫天黃沙的荒漠、紀念碑式的岩石、偏安一隅的小鎮和酒館、奔騰的馬匹和大篷車。人物也是頗具類型化,約翰·韋恩主演的林果就是一個典型的西部牛仔形象,他英俊瀟灑,桀傲不羈,頭戴寬沿帽,手持左輪槍,為復仇而戰。 電影《西部往事》劇照
1952年的《正午》則開創了心理西部片的先河,全片五分之四的時間都是在鋪墊,最後的出手卻只在一瞬間。影片描寫了一名小鎮警長在無法尋得助手的情況下,隻身對抗四個前來報仇的惡徒。影片插曲《Do Not For Sake Me》獲奧斯卡配樂大獎,成為傳唱一時的牛仔歌曲。1969年,《西部往事》在六十年代美國西部片漸漸式微之際,創造了「義大利式西部片」的奇跡,它像是一篇壯麗優美、舒緩大氣的「西部詩詞」,回顧著西部的一切特質:激動人心的鐵路時代,一望無垠的大漠黃沙。一個流浪無名的吹口琴牛仔、一個被通緝的匪徒、一個奸險狠辣的陰謀家、一個糾纏於三者之間的美艷女郎。 1990年,凱文·科斯特納首次執導的《與狼共舞》在西部片已衰落的時候出奇制勝,橫掃當年奧斯卡,震驚世界影壇,使好萊塢西部片重振雄風。影片長達3個小時,耗資1800萬美元,動用了3500頭野牛、300匹馬、130多名技術人員和400名臨時演員。這部大型史詩性西部片一反以往西部片中將印第安人一律寫成野蠻民族的作法,大膽顛覆了白人至上的西部電影傳統,刷新了西部片的面貌。 2000年,一部《太空牛仔》橫空出世,由伊斯特伍德飾演的「太空達達尼昂」帶領著他的三個「太空火槍手」們與未知的太空進行一番搏鬥,以找回並捍衛他們的榮耀。太空西部精神再度升華了美國精神。2006年的《斷背山》對於早已自成類型的美國西部片來說,更具有全新的突破意義。李安一語道破:「美國西部是個陽剛的世界,只有男人和動物,所有西部電影從來沒有往柔性的方面去走。」
技術牛仔
20世紀相繼出現的「迷惘的一代」、「嬉皮士」、「垮掉的一代」,都不過是牛仔氣文化性格的不同表現。從作為「離家出走者」開始,到從東到西的旅行者,美國人似乎從未長大,他們青春勃發。進入數字時代,更是未老便還童。就像當年發現新大陸並開辟西部一樣,數字世界這個新大陸被美國發現,他們成為這個最新領域的拓疆者。電腦誕生於美國不是偶然。電腦技術的產生和發展被美國人的民族性格再次印證。持續不斷地更新自己,正是所謂「美國魂」的展現。 也許牛仔精神與電腦革命之間的關聯是不可思議的。就像比爾·蓋茨在哈佛大學讀的是法律專業,而他最愛看的雜志卻是《美國社會科學》和《經濟學家》,可領導美國電腦「內行」和正規軍的正是蓋茨與尼葛洛龐蒂這樣的非科班出身的「外行」和「技術牛仔」。技術牛仔們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蓋茨、Facebook創始人、Google的布林和佩奇為了夢想都曾毅然輟學。他們不約而同將自己的領地變成了「牛仔場」。 當天資聰穎而具獨立精神的大學生瑟奇·布林和拉里·佩奇在10年前創辦Google時,他們塑造了一個體現兩人自身特點的公司。他們鼓勵員工自由支配20%的工作時間,用在員工自己認為最能使公司受益的地方。 Google的工程師可以自行安排上班時間,他們通常在中午時分來到辦公室,在公司的自助餐廳里享有知名廚師烹飪的午餐和晚餐,然後工作到深夜;每周在公司的停車場里還安排了兩次輪式曲棍球比賽;員工的日常著裝隨意清新,他們青睞T恤牛仔而非西裝革履。著名的「蓋茨裝」也不過是一條磨白了的牛仔褲和一件隨隨便便的T恤衫,腳上穿一雙蒙了塵的舊皮鞋。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404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1632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095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592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863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790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920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345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658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