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牛仔褲怎麼洗
『壹』 有沒有懂牛仔面料的,求幫忙!
【牛仔布-背景】
牛仔布(Denim),是一種較粗厚的色織經面斜紋棉布,經紗顏色深,一般為靛藍色,緯紗顏色淺,一般為淺灰或煮練後的本白紗。又稱靛藍勞動布。
'牛仔布(法語:Denim),亦有音譯作丹寧布,是一種棉質粗身的粗紗布,專門用來製作牛仔褲。牛仔布本來只有藍色,最初只是用來當帆布用,但現時已有多種不同的顏色,可用來配襯不同的衣飾。
牛仔布的英文名Denim源自法國的Nîmes(尼姆市),所以當地生產的布被稱為de Nim,即是「來自Nîmes的」。'
後進入美國
經紗採用漿染聯合一步法染色工藝,特數有80tex(7英支),58tex(10英支),36tex(16英支)等,緯紗特數有96tex(6英支),58tex(10英支),48tex(12英支)等,採用3/1組織,也有採用變化斜紋,平紋或縐組織牛仔,坯布經防縮整理,縮水率比一般織物小,質地緊密,厚實,色澤鮮艷,織紋清晰。適用於男女式牛仔褲[1] ,牛仔上裝,牛仔背心,牛仔裙等。
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牛仔布產量是全球產量的50%,但在最近的十年之中,中國、印度、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土爾其和墨西哥建立了大量的牛仔布生產廠,美國乃至世界的牛仔布生產重心已轉移至亞洲低勞動力成本的國家。2000年,中國牛仔布產量約為2424t,進口靛藍染料759t,而2001年,其產量已升至2717t,進口靛藍染料下降至702t。
在牛仔布市場中,雖然棉無可置疑最為重要,但也有採用一系列的混紡織物,如棉/聚酯(50/50)混紡織物,以及棉與其他纖維如Tencel、亞麻、甚至是黃麻、羊毛紗線一起織造。
這些牛仔布產品不同於牛仔布市場上的眾多的產品,它給予消費者一種高水平的的產品設計和高附加值服裝。絲光彈力牛仔布以及環錠紡紗線的使用,也可提升產品的價值,一些公司已在這些領域進行了投資。環錠紡紗線具有更高的強力性能、柔軟的手感和一種棉牛仔布表面粗節紗的外觀。
球牛仔布的產量超過20億米,有氣流紡或環錠紡紗線。過去,美國以生產緯向彈力牛仔布為主,歐洲則大多為經向彈力或經緯雙向彈力牛仔布;人們不斷研發具有時尚變化的牛仔布,通過染色和整理獲得新穎的外觀、手感和性能。
厚重組織的棉牛仔布已用作褲子和夾克衫的面料,但在20世紀90年代,消費者對面料的柔軟、舒適和易護理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牛仔布整理者必須要響應這些要求。
通過各種化學處理,以及使用如植絨、刺綉和塗層的效果,以改變牛仔布外觀的研究一直繼續著。除此之外,開發的產品還有,靛藍染色的提花織物,亞麻和棉的機織或針織物,以及牛仔布上的激光縷空,暗淡光澤圖案,以及更富個性化的產品。
演變史編輯
在五百多年前,義大利的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當時航海的船隻用的帆,是由一種非常堅韌而實用的粗糙布料做成。這種粗糙布料原產於法國一個小鎮NIMES,所以就以法文取名 「Serge De Nimes」,而後被人們簡稱為DENIM。
而在三百六十年後,一位在美國的猶太商人Levi Strausss把一種織料粗糙的帆布引入美國,因而締造了牛仔褲歷史性的一頁,同時也建立了一個牛仔文化的神話王國。
Levi』s牛仔的神話王國由美國的三藩市開始,把原本用來制帳篷的粗糙帆布,為當時的礦工製造了第一條 LeviS 牛仔褲,一種質地堅韌耐用的工作服,因十分切合工人的需要而迅速受到歡迎,由此引發了一連串的演變。牛仔褲最初是以咖啡色為主,後來改成深藍色的斜紋布料丹寧布(Denim)。
牛仔布以全棉為主,也發展採用多種原料結構,有棉、毛、絲、麻天然纖維混紡,也有與化纖混紡,以及用彈力紗、緊捻紗、花式紗等作原料。氨綸絲的含量越高彈力越大。紗支有7*7、7*6、7*8、10*7等多種規格,組織結構一般為斜紋(2/1、3/1、1/3)、破斜紋,徑向緊度大於緯向。
牛仔布的顏色從硫化、靛藍發展到淺藍、黑色、白色、彩色等。
牛仔布後整理的工序很多,這是開發牛仔布系列品種的重要一環。其中主要有:酵素、石磨、噴沙、貓須、硅油、漂色、套色、雪花洗。
彩色編輯
主要有溴靛藍(市場俗稱翠藍)牛仔布和硫化黑牛仔布,以及採用硫化染料拼色的咖啡、翠綠、灰色、卡其、硫化藍牛仔布,還有少量的以納夫妥染料或活性染料染色的大紅、桃紅、妃色牛仔布等等,雖然生產批量不大,但市場需求比較迫切,往往滿足不了需要。主要問題是色澤色光不夠穩定,染色重視性也較差,服裝生產廠不滿意,這固然與生產批量不大、色種過多有關,但由染漿聯合機生產什色品種難度較大,消耗大、成本高,且污水難以處理等等,也有一定影響。解決的方法一是設計時盡量減少拼色數,盡可能採用二拼色,最多不超過三拼色,或採用其他較穩定的染料品種來替代,以適應染漿聯機台的生產特性,獲得較穩定的染色效果;二是較徹底解決的方法還是採用色織工廠紗線大容量染色,分條整經的生產工藝路線來生產什色牛仔布較為理想。
種類編輯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牛仔布在中國經過多次大發展,已成為國際上牛仔布的重要生產國。一大批較先進的牛仔布、牛仔服裝企業,在質量和品種方面已基本與國際水準接軌,初步扭轉了中國牛仔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屬於「低檔品」的觀念。
中國牛仔產品的開發生產雖起步較晚,但起步水平較高,擁有氣流紡紗、自動絡筒、球經染色、無梭織機(大量的是劍桿,其次是片梭,再次是噴氣),重型預縮後整理機等較先進的設備,從而為牛仔布品種開發、提高質量水平創造了良好條件。然而長期以來,一些性能優良、功能齊全的設備如劍桿織機的電子多臂、多色、不均勻卷取、快速更換品種以及無人操作等功能,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造成功能浪費,這種狀況亟待解決,以便更好地為開發品種、提高質量和勞動生產率服務.
竹節
當設計用不同紗號、不同竹節粗度(與基紗比),節竹長度和節距的竹節紗,採用單經向或單緯向以及經緯雙向都配有竹節紗,與同號或不同號的正常紗進行適當配比和排列時,即可生產出多種多樣的竹節牛仔布,經服裝水洗加工後可形成各種不同的朦朧或較清晰的條格狀風格牛仔裝,受到消費個性化需求群體的歡迎。早期的竹節牛仔布幾乎都是用環錠竹節紗,因其可紡制長度較短、節距較小、密度相對較大的竹節紗,易於形成布面較密集的點綴效果,並以經向竹節為主。隨著市場消費需求的發展,特別是有緯向彈力的雙向竹節牛仔布產品,國內外市場都十分暢銷。而一些品種只要組織結構設計得好,經向可採用單一品種的環錠紗,緯向用適當比例的竹節紗,同樣可達到經緯雙向竹節牛仔的效果。
環錠紗
隨著環錠紡紗高速、大卷裝、細絡聯、無結紗等新工藝設備的發展應用,粗支紗紡紗長度短、生產效率低、結頭多等缺點已得到解決。牛仔布的用紗被氣流紗代替的局面正在迅速改變,環錠紗大有卷土重來之勢。由於環錠紗牛仔布優於氣流紗的一些性能,例如手感、懸垂性、撕裂強度等,同時也由於人們心理上的回歸自然,追求原始開發的牛仔風格的影響,更重要的原因是環錠紗牛仔服裝經過磨洗加工後,表面會呈現出朦朧的竹節狀風格,正符合當今牛仔裝個性化的需求。而環錠竹節可以紡制出較短較密的竹節,也推動了環錠牛仔布的發展勢頭。
緯向彈力
氨綸彈力絲的採用,使牛仔品種發展到了一個新領域,可使牛仔裝既貼身又舒適,再配以竹節或不同的色澤,使牛仔產品更適應時裝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因而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彈性伸度一般在20%~40%,彈性伸度的大小取決於織物的組織設計,在布機上的經緯向組織緊度愈小,則彈性愈大,反之,在經紗組織緊度固定的條件下,緯向彈力紗的緊度愈大,則彈性愈小,緯向緊度達到一定程度,甚至會出現喪失彈性的情況。此外彈力牛仔成品布的突出問題是緯向縮水率過大一般為10%以上,個別甚至高達20%以上。布幅不穩定給服裝生產帶來很大困難,解決的方法一是在產品設計時不要使彈性伸度過大,一般取20%~30%,即保持一定的經緯向組織緊度,並在預縮整理時採取適當加大張力的方法,使布幅有較大的收縮,從而獲得成品布緯向較低的剩餘縮水率;另一個解決方法是彈力牛仔經預縮整理後進行熱定型處理,這樣可獲得較均勻一致的布幅和較穩定的、較低的緯向縮水率,滿足服裝加工生產的要求。
套色
為增加靛藍牛仔品種的色澤、色光變化。例如靛藍套染硫化黑、靛藍套染硫化草綠、硫化黑綠、硫化藍等等,適應市場個性化的需求。同時也使牛仔布生產廠各自有了專利特色的牛仔新品種,來提高市場的競爭力。這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盡可能控制好母液的濃度,防止染液過多的溢流而造成染料的浪費和擴大對環境的污染。
特種色
由於超級靛藍染色或特深靛藍染色牛仔布製成的服裝經磨洗加工後,能獲得色澤濃艷明亮的特殊效果,而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超靛藍」染色牛仔布有兩大特徵:即染色深度特別深和磨洗色牢度特別好。前者是指單位重量紗線上上染的靛藍染料的量(一般為染料占紗乾重的%表示,簡稱染色深度%)特別多,例如常規牛仔布經紗靛藍染色深度都在1%~3%,而「超靛藍」染色深度則需要達到4%以上,才可以稱為超級靛藍色或特深靛藍色。後者則是指「超靛藍」染色牛仔服需要經受重復磨洗3小時以上,其色澤仍能達到或超過常規染色牛仔布未經磨洗時的色澤深度,而其色光要比常規染色牛仔布濃艷明亮得多。對於靛藍染色牛仔布的磨洗色牢度,其實質是取決於染料對紗線的透芯程度,而非染料本身的磨洗牢度(靛藍濕磨牢度僅為1級),即透芯程度愈好,磨洗色牢度愈好。
過去所謂的「靛藍染色快速水洗工藝」,實際上是在紗線染色過程中,故意使靛藍染料對纖維的透芯程度很淺,這樣當牛仔服裝磨洗加工時,紗線表面極薄的一層染料被磨去後,露出較多的白色紗芯,使色澤很快變淡,從而達到短時間磨洗後,立即褪色的效果。而「超靛藍」染色工藝卻與此相反,要求染料透芯程度特別好,才能使牛仔服裝經磨洗加工後,獲得既深濃又艷亮的色澤。
由於「超靛藍」染色牛仔產品的染色深度比常規的傳統牛仔布染色增加60%以上,因此染液的靛藍濃度也將成倍地增加,甚至達到3~4g /L,才有可能獲得較深濃的色澤。這樣染液粘滯性增加,流動性變差,影響染料隱色體的滲透能力,使牛仔布的磨洗色牢度降低,達不到服裝生產對最終深度的需求。於是有的企業就採取再次增加染色深度的設計,使染液靛藍濃度再次增加,滲透性能也就變得更差,如此往返形成惡性循環,仍達不到「超靛藍」色的要求。染液中靛藍濃度愈高,則染色物的紅光愈重,色澤愈灰暗,就沒有「超靛藍」的效果。用增加染色道數的方法來解決這一難題。例如把染色道數增加到8道,甚至10道的,不但使投資費用、染化料耗用增多,操作難度增大,且增加了對環境的污染。解決這一矛盾的較好方法是,適當降低保險粉或燒鹼的配比用量,尤其是燒鹼用量的控制,使染液PH值穩定在11~12之間,上染率最高且色澤穩定,同時適當降低經紗片的染色張力,從而獲得較好的「超靛藍」染色效果。
規格編輯
傳統與花色牛仔布的組織規格牛仔布是以純棉靛蘭染色的經紗與本色的緯紗,採用三上一下的右斜紋組織交織而成,一般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類輕型布重200-340克/平米(6-10盎司/ 平方碼),中型布重340-450克/平米(10-13盎司/平方碼)重型布重450克以上,紗支粗細; 重型7×6,中型10×10,輕型12×12(英支)以上.布的寬度大多在114- 152公分之間.除了上述傳統產品以外,還有花色牛仔布;在這里可以找到更好的(www. 17lcb. com)
⒈採用不同原料結構的花色牛仔布;
⑴採用小比例氨綸絲(約占紗重的3-4%)作經紗的包芯彈力經紗或緯紗,織成的彈力牛仔布.
⑵用低比例滌綸與棉混紡作經紗,染色後產生留白效應的雪花牛仔布.
⑶用棉麻,棉毛混紡紗制織的高級牛仔布.
⑷用中長纖維(T/R)制織的牛仔布.
⒉採用不同加工工藝制織的花色牛仔布
⑴採用高捻緯紗制織的樹皮縐牛仔布
⑵在經紗染色時,先用硫化或海昌蘭等染料打底後再染靛蘭的套染牛仔布
⑶在靛蘭色的經紗中嵌入彩色經紗的彩條牛仔布
⑷在靛蘭牛仔布上吊白或印花.
常識編輯
作為牛仔褲的超級fans,對牛仔褲的品牌、款式、型號、版型的認識肯定是不會少了,一件好的牛仔褲和良好的做工分不開的,但是最基礎部分的還是牛仔面料,好的面料越穿越合身,越穿越有韻味,穿的越久就越有那種牛仔的感覺。而如果面料很差,多洗幾次就穿不出身了,撕爛做個拖把還差不多.
1、先看傳統牛仔面料的特性
純棉粗支紗斜紋布,容易吸收水分,透濕,吸汗,透氣性很好,穿著很舒適 質地厚實,紋路清晰經過適當處理,可以防皺防縮防變形 靛蘭是一種協調色能與各種顏色上衣相配,四季皆宜 靛蘭是一種非堅固色,越洗越淡,越淡越漂亮 2、然後看看採用不同原料結構的花色牛仔面料
採用小比例氨綸絲(約占紗重的3-4%)作經紗的包芯彈力經紗或緯紗,織成的彈力牛仔布 用低比例滌綸與棉混紡作經紗,染色後產生留白效應的雪花牛仔布 用棉麻,棉毛混紡紗制織的高級牛仔布 用中長纖維(T/R)制織的牛仔布 3、再看採用不同加工工藝制織的花色牛仔面料
採用高捻緯紗制織的樹皮縐牛仔布 在經紗染色時,先用硫化或海昌蘭等染料打底後再染靛蘭的套染牛仔布 在靛蘭色的經紗中嵌入彩色經紗的彩條牛仔布 在靛蘭牛仔布上吊白或印花 4、牛仔布是以純棉靛蘭染色的經紗與本色的緯紗,採用三上一下的右斜紋組織交織而成,一般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類。布的寬度大多在114- 152公分之間。
布重(克/平米) 紗支粗細(英支) 輕型 200-340克/平米(6-10盎司/平方碼) 12×12以上 中型 340-450克/平米(10-13盎司/平方碼) 10×10 重型 450克以上 7×6
重量編輯
【牛仔布的重量】
布重的單位為(克/平方米,即g/㎡) 紗支粗細的單位為(英支,即S)
重型布的重量在450g/㎡以上 ,編織為7×6S
中型布的重量在340-450g/㎡(10-13盎司/平方碼)之間,編織為10×10 S
輕型布的重量在200-340g/㎡(6-10盎司/平
圖片編輯
絲光竹節牛仔布:手感舒適、布面柔滑光澤,是高檔的牛仔服裝面料之一。
全棉竹節牛仔布:面料質地厚實,竹節紗多而突出,有較好的洗水效果。
全棉斜紋牛仔布:面料紋路清晰,厚度適中,是最廣泛用於牛仔服裝的一種面料。
水洗工藝編輯
1、普洗即普通洗滌。只不過將我們平日所熟悉的洗滌改為機械化而已,其水溫在60°-90°C 左右,加一定的洗滌劑,經過15分鍾的左右普通洗滌後,過清水加柔軟劑即可,使織物更柔軟、舒適,在視覺上更自然更干凈。通常根據洗滌時間的長短和化學葯品的用量多少,普洗又可以分為輕普洗、普洗、重普洗。通常輕普洗為5分鍾左右,普洗為15分鍾左右,重普洗為30分鍾左右,(這個時間是不精確),這三種洗法沒有明顯的界限。
2、石洗 / 石磨(STONE WASH)石洗即在洗水中加入一定大小的浮石,使浮石與衣服打磨,打磨缸內的水位以衣物完全浸透的低水位進行,以使得浮石能很好地與衣物接觸。在石磨前可進行普洗或漂洗,也可在石磨後進行漂洗。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可以採用黃石、白石、AAA石、人造石、膠球等進行洗滌,以達到不同的洗水效果,洗後布面呈現灰濛、陳舊的感覺,衣物有輕微至重度破損。
3、酵素洗(ENZYME WASH)酵素是一種纖維素酶,它可以在一定PH值和溫度下,對纖維結構產生降解作用,使布面可以較溫和地褪色,褪毛(產生「桃皮」效果),並得到持久的柔軟效果。可以石頭並用或代替石頭,若與石頭並用,通常稱為酵素石洗(ENZYME STONE WASH)。前者就是用噴槍把各高錳酸鉀溶液按設計要求噴到服裝上,發生化學反應使布料退色。用濃度和噴射量來控制退色的程度。噴沙又叫打沙。用專用設備(形象點講就是一種電動的大型牙刷,只不過是滾筒型的)在布料上打磨。通常有一個充氣模型配合。從效果上分的話,前者退均勻,表層里層都有退色,而且可以達到很強的退色效果。後者只是在表層有退色,可以看到纖維的物理損傷。
4、砂洗(SAND WASH)砂洗多用一些鹼性,氧化性助劑,使衣物洗後有一定褪色效果及陳舊感,若配以石磨,洗後布料表面會產生一層柔和霜白的絨毛,再加入一些柔軟劑,可使洗後織物松軟、柔和,從而提高穿著的舒適性。
5、化學洗(CHEMICAL WASH)化學洗主要是通過使用強鹼助劑(NaOH,NaSiO3等)來達到褪色的目的,洗後衣物有較為明顯的陳舊感,再加入柔軟劑,衣物會有柔軟、豐滿的效果。如果在化學洗中加入石頭,則稱為化石洗(CHEMICAL STONE WASH),可以增強褪色及磨損效果,從而使衣物有較強的殘舊感,化石洗集化學洗及石洗效果集於一身,洗後可以達到一種仿舊和起毛的效果。
6、漂洗(BLEACH WASH)為使衣物有潔白或鮮艷的外觀和柔軟的手感,需對衣物進行漂洗,即在普通洗滌過清水後,加溫到60°C,根據漂白顏色的深淺,加適量的漂白劑 (bleaching agent),7-10 分鍾時間內使顏色對板一致。操作時,加漂劑的方向應與轉缸的轉向一致,以免漂白劑因不能盡快的與水稀釋而直接落在衣物上,出現局部漂白。漂白前,缸內水位要稍高,以便漂水稀釋。衣物漂白對板後,即以大(小)蘇打(Na2CO3,NaHCO3)對水中的殘余漂白水進行中和,使漂白完全停止。待過清水後,在50°C水溫中加洗滌劑,熒光增白劑,雙氧水等作最後的洗滌,中和PH值,熒光增白等,最後進行柔軟處理即可。漂洗可分為氧漂和氯漂。氧漂是利用雙氧水在一定PH值及溫度下的氧化作用來破壞染料結構,從而達到褪色,增白的目的,一般漂布面會略微泛紅。氯漂是利用次氯酸鈉的氧化作用來破壞染料結構,從而達到褪色的目的。氯漂的褪色效果粗獷,多用於靛蘭牛仔布的漂洗。漂白對板後,應以海波對水中及衣物殘余氯進行中和,使漂白停止,漂白後再進行石磨,則稱為石漂洗(BLEACH STONE)
7、破壞洗(DESTROY WASH)成衣經過浮石打磨及助劑處理後,在某些部位(骨位、領角等)產生一定程度的破損,洗後衣物會有較為明顯的殘舊效果。
8、雪花洗把乾燥的浮石用高錳酸鉀溶液浸透,然後在專用轉缸內直接與衣物打磨,通過浮石打磨在衣物上,使高錳酸鉀把摩擦點氧化掉,使布面呈不規則褪色,形成類似雪花的白點。
雪花洗的一般工藝過程如下:浮石浸泡高錳酸鉀——浮石與衣物干磨——雪花效果對板——取出衣物在洗水缸內用清水洗掉衣物上的石塵——草酸中和——水洗——上柔軟劑。
9、貓須(MOUSTACHE EFFECT)就是WHISKER,不過WHISKER的說法專業一些。貓須就是手砂(手擦,HAND BRUSH)的一種,它只不過磨成貓須的形狀而已。
10、噴沙又叫打沙(SPRAY STONE WASH / SAND BLAST)是用專用設備(形象點講就是一種電動的大型牙刷,只不過是滾筒型的)在布料上打磨,通常有一個充氣模型配合。
11、噴馬騮(MONKEY WASH)和噴沙本質的區別就是前者為化學作用,後者則為物理作用。噴馬騮就是用噴槍把高錳酸鉀溶液按設計要求噴到服裝上,發生化學反應使布料退色。用高錳酸鉀的濃度和噴射量來控制退色的程度。從效果上分的話,噴馬騮退色均勻,表層里層都有退色,而且可以達到很強的退色效果。而噴沙只是在表層有退色,可以看到纖維的物理損傷。(一起理財金融)
12、碧紋洗(Pigment wash / pigment dyed wash)也叫「單面塗層 / 塗料染色」,意思是說這種洗水方法是專為經過塗料染色的服裝而設的,其作用是鞏固原來的艷麗色澤及增加手感的軟度。
『貳』 全棉牛仔布料的特點
全棉牛仔褲比較柔軟,較透氣,吸汗,舒適,但易起皺;全棉牛仔褲是製作牛仔的褲所用的布料裡面的棉含量很高,接近百分之95。手摸感覺牛仔面料的貼身度和質地,柔軟硬挺不同、粗獷細膩各異、彈張塑持多樣。
(2)印度的牛仔褲怎麼洗擴展閱讀:
純棉粗支紗斜紋布,容易吸收水分,透濕,吸汗,透氣性很好,穿著很舒適 質地厚實,紋路清晰經過適當處理,可以防皺防縮防變形 靛蘭是一種協調色能與各種顏色上衣相配,四季皆宜 靛蘭是一種非堅固色,越洗越淡,越淡越漂亮然後看看採用不同原料結構的花色牛仔面料
採用小比例氨綸絲(約占紗重的3-4%)作經紗的包芯彈力經紗或緯紗,織成的彈力牛仔布 用低比例滌綸與棉混紡作經紗,染色後產生留白效應的雪花牛仔布 用棉麻,棉毛混紡紗制織的高級牛仔布 用中長纖維(T/R)制織的牛仔布再看採用相同加工工藝制織的花色牛仔面料
採用高捻緯紗制織的樹皮縐牛仔布 在經紗染色時,先用硫化或海昌蘭等染料打底後再染靛蘭的套染牛仔布 在靛蘭色的經紗中嵌入彩色經紗的彩條牛仔布 在靛蘭牛仔布上吊白或印花牛仔布是以純棉靛蘭染色的經紗與本色的緯紗,採用三上一下的右斜紋組織交織而成,一般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類。布的寬度大多在114- 152公分之間。
『叄』 牛仔褲噴的紫色的東西是什麼
是靛紫染料。
靛紫染料屬於天然染料,並非人工合成。對身體的危害幾乎沒有正宗牛仔褲以靛紫為染料,它的面料表面沒有色化或條化。在經過石磨後色澤更加的鮮艷明亮,略有紅光,袋布無顯著沾色。還有就是它的色澤較為均勻。沒有明顯的差別。正品的牛仔褲表面柔軟,沒有明顯的硬塊。靛紫,是一種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還原染料。
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已逐漸摸索出製取靛紫的關鍵技術,從而打破了紫草染飢陪色的季節限制。古人的造靛方法如下:先將刈紫倒豎於坑中,加水過濾,將濾液置於瓮中,按比例加入石灰,再用木棍急劇擊水,加快溶解於水中的靛甙與空中氧氣的接觸,使之氧化成為靛槐好紫,沉澱後,將水除去,等靛紫的水分完全蒸發,則可將其盛到容器內,製成紫靛。這種造靛和染色的技術,與現代合成靛紫染色的機理是完全一致的。
與紅花一樣,紫草也可製成固體染料:先製成泥狀的靛紫,待染色時,先用酒糟發酵爛明蠢,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氫氣、二氧化碳可將靛紫還原成靛白。用靛白染成的白布,經空氣氧化,又可顯現出紫色。靛紫的這種發酵還原技術在春秋戰國時期已開始使用,而且該種古老的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大約公元前100年,印度始製成靛紫,與中國人不同,他們採用尿發酵法染紫。
『肆』 我想了解印度這個國家的名族風俗(習俗)!跪求 有心人 提供詳細答案啊!!!高分求答案!
一、大便以後用水沖洗屁股,而不用手紙
印度的居民一般廁所都有沖洗設備,普通百姓大便時則手拿一口杯水,習俗規定用左手洗屁股,所以到商店挑食品不得用左手。這其實是一個好習慣。其好處首先痔瘡的發病率大大減低;其次可以大量節約紙張,對保護地球資源、綠色工程的保護和發展,都極為有利。光這一項,就能節約大量木材。但旅居在印度的僑胞,認為有傷大雅,大都還不習慣,至今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習慣,仍然用手紙。
而我卻採用了這個方法,用紙反而在心理上感到不衛生,不習慣了。
二、樹葉當飯盆
印度人在集體用餐時,吃飯用的飯盆常常是樹葉做成的。這種盆兒由幾片很大的整片樹葉相拼疊而成,內外兩層,樹葉和樹葉之間用比火柴棍還小的小枝條「縫」起來,葉盆呈圓形,周圍還有一個翹起來的邊緣,所以其模樣和金屬飯盆一樣,而且所有葉盆的形狀和大小一致,顯然是由一個模子壓制出來的。開始我以為用這玩意兒會不大衛生,而且老擔心它會漏,因此不大樂意用。但後來我完全改變了這種想法,因為我發現它有明顯的優點:首先,僅由幾片樹葉製成,而熱帶地區大葉片多著呢!所以取材極容易,造價很低。
其次,這種餐具很輕,且不怕摔碰,搬運方便,很適合集體和野外用餐。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飯後處理容易,不用洗,一扔了事,而且很容易被大自然消化,基本不存在污染問題。至於衛生方面,其實,根本不用擔心,本地人常常用這種葉盆吃飯並不鬧肚子,外國人(包括筆者)用了之後也沒什麼問題,所以大可以放心享用這種獨具風情的樹葉快餐盆!
三、不吃牛肉,但喝牛奶
印度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產奶大國,牛奶在印度人的飲食結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和傍晚,到國營奶站打奶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大家庭一打就是幾升。很多印度人的早餐就是一杯茶,再加幾塊餅干。而印度人喝茶一般是要加牛奶和糖的。
在德里的菜市場,還能買到雪白的奶豆腐,吃起來有很濃的奶香味。印度人特別喜歡吃甜食,印度餐最傳統的甜食也是用兩種乳酪和糖製成的。
四、側頭表同意
在印度的一些邦(如西孟加拉邦)里,人們表示贊同或應允時,不是點頭,而是將頭向右邊側一側。外國人起初常常誤會。有的書上說印度人(包括孟加拉國人)用搖頭表示同意。其實,這是不準確的,因為側頭和搖頭畢竟是不同的動作。印度人側頭表示同意時,有時動作幅度很大,連整個上半身都側向了右邊,這就跟搖頭有更明顯的區別了。
五、用右手付款
印度人買東西付款時只用右手遞錢,對方找零錢時也只用右手,絕不用左手。有人告訴我,一個當地人若用左手付錢,那是很不禮貌的。我用了很長時間才在某種程度上培養了只用右手遞錢的習慣。之所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有時候忘了這一規矩使了左手。但大概因為我是「老外」吧,我還沒遇上對方在我用左手付錢時生氣的。
其實,不只是付錢
六、「巨無霸」是羊肉的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的素食者特別多。請印度人吃飯,先要搞清楚對方是不是素食者,否則會很尷尬。嚴格的素食者,是連雞蛋也不吃的,但牛奶一般都喝。有些虔誠的印度教徒,吃飯前還要做禱告。有一次,我們請印度朋友來家吃飯,大家落座後,突然發現一位朋友閉上了眼睛,嘴裡好像還在默念著什麼,片刻之後,才睜開眼睛開吃。
時有這個講究,在一些較為正式的場合遞送其他東西(特別是禮品之類),若不用雙手而只用一隻手時,也應該用右手。
七、飲用的是生水
因為這里氣候炎熱,又普遍喜吃咖哩(印度咖哩世界第一)、生洋蔥等,此類食物具有良好的殺菌能力。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他們喝生水的習慣。就是到了大飯店、大賓館,首先給客人也是杯生水。一般人,尤其西方人聽來感到是太不講衛生了。但印度人民卻像茹毛飲血時代的人類一樣,適應了環境,加上常吃咖哩、洋蔥等,可以有很強的抵抗力。如果人類鍛煉到這樣的地步,該為地球節約多少能源啊!
印度生活習俗
服飾:印度男子的傳統服裝,下身是托蒂,實際上是以塊纏在腰上的寬幅的白棉布,也有麻制或絲制的,長度一般為3.6至4.5米,纏在腰間,垂至膝蓋或垂至腳面,有的還帶滾邊。上身穿較肥大、長至膝蓋的「古爾達」上衣。頭巾的色澤各異,纏法也不同。拉賈斯坦人的頭巾和錫克人的頭巾很有名,有時人們還在頭巾上插上羽毛。
在印度農村,男子一般不穿上衣,只在肩上搭一條汗巾,或用一塊布為主上身,一端搭在肩上,人們叫它「恰達」。
印度婦女的民族服裝是「紗麗」。紗麗通常用一塊長6米左右、寬1.1至1.3米的布料做成。紗麗的穿法是從腰部纏起,最後披蓋在肩上或蒙在頭上。紗麗一般分棉布、絲綢、紗和尼龍幾種。
印度的服裝與當地氣候有關,夏天氣溫可以高過40°c,冬天也在20°c以上,因此服裝要求透氣、清爽。現在,城市中的居民,服裝一大部分西化,男的也穿襯衣、褲子,平常也多西裝革履。女的仍以穿紗麗的為多,也有不少改穿牛仔褲的。然而,各地區的民族還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色。許多穆斯林男人喜歡戴一頂波斯羔羊皮的土耳其帽。錫克族的婦女通常穿著遮到膝蓋的長衫和一種叫做沙爾沃一麥卡茲的寬大的裙子。
印度人喜歡佩戴各種各樣的首飾,名目繁多,如發飾、耳飾、額飾、鼻飾、項鏈、腦飾、腕鐲、上腕飾、指環等,大多為金、銀或寶石製品。有些地方的人甚至把首飾看得懂於衣裝。根據傳統的風俗,印度男子把首飾贈與女子被視為應盡的義務,女子把戴首飾視為生活的重要內容,但寡婦不能帶任何首飾。頭飾是一種用小鏈子和小鉤子固定於頭頂與額部的製品。鼻飾多為金銀製品,它是已婚女子的裝飾標志。頸飾中的項鏈被當作避邪之物而在婚禮中有新郎給新娘帶上,只要不離婚,妻子要將這根鏈子戴一輩子,印度農村至今仍有此俗。
飲食:印度人的飲食由於民族和歷史文化的影響,南北差異很大。北方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烹飪通常是莫卧兒式的,特點是由許多肉、穀物和麵包。南方多素食,特點是米飯和辛辣咖喱。所有印度菜餚中,唯一共同點是喜歡辣味。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湯菜開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餘菜餚一般全部同事送來,不是分幾道上菜。正餐之外都由輔佐食物,最普通的事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醬。餐後食品通常有果仁冰淇淋、用米做得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奶酩球、加糖水的煎餅、用奶酩和牛奶做成的唐和鮮水果等。飯後印度人常招待客人一種用檳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檳榔葉中的雕製品,以幫助消化。
「敦都里雞」和「奶油羊肉」是印度的名菜。「奶油羊肉」的做法是在羊肉中加進幾乎等量的酸奶。過去這道菜只有皇室才能亨用,現在則較普遍。「敦都里雞」是在撥了毛的雞上塗上香料,然後置於黃泥爐子上邊,用文火慢烤。出爐子香味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吃甜食是印度人的一種嗜好。印度的甜食多達幾十種,一種甜食,不同的地區做法也不相同。用酸牛奶製作的「拉耶達」和「謝利更德」深受人們的歡迎。甜食一般是用麵粉、牛奶、乳酪、巴旦杏、核桃、小豆蔻和番紅花等製成。
印度教徒最忌在同一食盤用菜,素食者多。一般來說,等級越高,葷食者越少;等級較低者,才吃葷(羊肉)。
印度的飲料多種多樣。在南方,人們喜歡喝濃咖啡,在北方,人們喜歡喝茶。兩種飲料總是同牛奶和糖一起端上來,如果你在茶中不要放牛奶和糖,應要「清茶」。印度其他的飲料隨地方和季節而異,新鮮果汗是印度人普遍喜歡的。
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在北方,人們用右手的指尖吃東西,把食物拿到第二指關節以上是不禮貌的。在南方,人們用整隻右手攪拌米飯和咖喱,並把它們揉成團狀,然後食用。印度人用手進食,但不能用手觸及公共菜盤或為自己從總取食,否則,將為同餐的人所厭惡。就餐時常有一個公用的盛水器供水,喝水時不能用嘴唇接觸盛水器,而要對誰嘴往裡倒。餐後印度人通常給客人端一碗熱水放在桌子上,供客人洗手。
نصرالدين·大馬
少保印度悠久的歷史,遼闊的國土,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習俗的現狀。宗教活動的影響在民間遺留下許多特殊的崇拜,如對蛇、猴子、老鼠、牛的崇拜等等,因此動物有著很高的地位。牛是最大的神,在大街上到處可以看到被打扮得很漂亮的牛,它們自由地在開著汽車、摩托車的街道上悠閑地散步,走累了可以躺在路邊睡一下,可以隨便吃路邊的食物。大象在印度也是神,印度的好多神都是象頭人身。印度的宗教有很多,基本上每個宗教都有一種動物作為神,所以印度供食用的動物一般只有雞。
印度女性傳統服裝大致分為三種:一是最漂亮和正式的沙麗(sari),要15歲之後才能穿。先在裡面穿上胸衣和襯裙,然後再把沙麗,一整塊很長的紗巾圍在身上,圍沙麗的手法在我們這些外行人看來是繁復之極。
婚俗:在印度,婚姻習俗與熱門的宗教信仰有很大的關系。正統的印度教徒認為婚姻是一種聖禮,是每個人必須履行的人生職責。印度教徒女子婚前必須保持童貞,任何謠言、丑聞都可能使它成為嫁不出去的姑娘。為了防止女孩在通曉人事後發生婚前性關系,印度教徒從古代起就流行童婚。根據印度習俗,一個24歲的新郎應娶一個8歲的幼女,30歲的男子應娶一個12歲的少女。
從1929年起,印度政府即通過了禁止童婚法,但因為它與印度教徒早婚的傳統習俗相違背,至今仍有不少人陽奉陰違。
這些幼小的女孩結婚後仍跟父母回到娘家,到了十一二歲才道夫家去,未來命運全在夫家。印度教徒從古至今十分重視婚嫁,教徒相信生辰八字,所以定婚前要先看星相和八字是否相符。青年男女的婚姻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妝習俗目前在印度還非常盛行。姑娘出嫁,女方要拿出豐厚的嫁妝。如果女方不能滿足男方提出的要求,男方就會拒絕結婚。結婚前幾天,新娘要用姜黃香科塗擦全身,使皮膚柔嫩,呈金黃色。在舉行婚禮的頭天晚上,新娘要用茉莉花和玫瑰花泡過的水洗澡。頭發要梳成一條長辮子,發辮上插著香氣撲鼻的茉莉花和金盞花。婚禮一般是早晨或傍晚在女方家舉行,有的在寺廟或俱樂部里舉行。婚禮當天,新浪在親戚朋友的陪同下去新娘家迎親。當迎親隊伍到達新娘家時,新娘的父親和親友要急步上前,向新浪獻上珠寶、兩套絲綢衣服、美酒和用酥油、酸奶、蜂蜜及唐做成的甜食。婚禮開始前,新浪和新娘在各自的親屬陪同下,走上婚禮台。婚禮台煤有機碳和新郎新娘的座位。婚禮一般從點燃聖火開始。婚禮儀式有繁有簡,但是握手儀式、戴聖線儀式和繞走聖火儀式是不可少的。握手儀式是新娘的父親把女兒的手放在新浪的手上,表示他已把女兒交給了新郎。戴聖線儀式標志著新娘已經出嫁,出嫁的婦女要終身戴著它。嗣後,新娘緊隨著新郎從左邊開始繞聖火走3圈。所謂聖火,是用7種木柴燃氣的火堆,代表崇高的宗教。走完3圈後,他們向雙方的父母和場的長輩行觸足禮,婚禮隨即結束。
錫克人的婚禮簡朴,多為集體婚禮,要求新郎新娘們一齊唱誦錫克教聖經中的聖歌,然後新郎新娘更按照錫克教風俗,把彼此的頭巾系在一起,圍繞錫克教聖經轉4圈,婚禮即告結束。
喪葬:印度人的殯葬,主要有3種方式:印度教盛行火葬和水葬,伊斯蘭教聖行土葬,拜火教盛行天葬。
印度教徒的火葬,通常選擇在聖河河畔舉行。將遺體安放在柴堆上(富人、名人和達官貴人用檀香木),然後澆上酥油,然後由祭司誦讀經文,由兒子或男性親屬點火焚燒。這葬的親友向火中拋撒鮮花,向親人表達最後的祝願。遺體火化後,骨灰撒入江河。如果將骨灰撒入印度教的聖何-恆河中便是對死者的最高禮儀。
印度拜火教徒盛行天葬。教徒死後,起屍體便被裹上白布,安放在建於山丘上的無聲平台上,讓鷹鷲等鳥類啄吃,剩下部分經過一段時間自然腐爛風化,變成碎塊,由管理無聲他的神職人員推入下的神井之中。
印度教徒一生要舉行16種儀式。這16種儀式是:
受胎禮:這是未來人生的開端禮。由於性的特殊性,這種儀式的范圍極少,往往以神秘的方式舉行。他們認為舉行受胎禮能使胎兒體壯純潔。25歲的男青年和年滿16歲的姑娘,在婚後4-16天中,舉行受胎禮,禮畢方可同房。
盼子禮:盼之儀式在懷孕後的第四個月里舉行,如今,生第一胎的婦女常在受孕後的第三個月里舉行。舉行盼子禮時,男女雙方要對神靈起誓,表示要從即日起決不做使胎兒墮落之事。當天夜晚,丈夫要把榕樹皮汗注入妻子的右鼻孔,預防流嚴。同時,在孕婦的懷里放一個盛滿聖水的小罐子,然後丈夫把手輕輕地放在跳動著的胎心上,心中默默祈禱,祝望妻子生一個漂亮健康的男孩。
梳洗禮:孕婦在懷孕後第四、第六或第八個月里舉行梳洗禮。舉行梳洗禮時,要把孕婦的頭發往上梳,以此避邪鎮魔。同時丈夫要嚴格按照祭司的指點,為妻子精心梳洗,此時孕婦的心情要顯得格外輕松愉快。
誕生禮:在新生兒誕生之後,未剪斷臍帶之前舉行,其目的是防止嬰兒受邪中魔。舉行誕生禮時,生父用手摩裟新生兒,親切凝視,反復親吻,同時輕聲誦讀祝福語。然後,還要讓新生兒品嘗蜜和盛在金匙裡面的酥油,同時伴誦密咒。剪斷臍帶後,要馬上給母子倆沖洗全身,且不可盆浴。
命名禮:嬰兒出生後第四天或第十二天,由父親舉行命名禮。父親不再時,應有叔伯主持。
浴光禮:嬰兒誕生後未舉行浴光禮之前,不許見太陽。《摩奴法典》規定,新生兒誕生後第四個月,舉行浴光禮後才能把嬰兒抱出房間,讓他享受大自然的美,呼吸新鮮的空氣。
食飯禮:6個月或8個月的孩子,可以舉行食飯禮儀。舉行食飯禮儀時,給孩子喂牛奶粥或用酥油、蜂蜜拌的稀飯。
剃法禮:舉行剃法禮時,除頭頂留一撮兒頭發外,其餘胎毛全部剃光,這樣可以保佑孩子長命百歲。剃下的頭發切不可隨地亂扔,要用面團包起來扔進川流不息的恆河或其他河流,或者埋入地下。剃完頭發後,要在頭上抹酸牛奶或黃油,片刻之後用水沖洗。
穿耳禮:為了給孩子去病除滅,在孩子長到3至5歲時舉行穿耳儀式。屆時由首飾匠或理發師在孩子的耳垂上穿個洞,戴上耳環,賞賜甜食。
入門禮:入門禮僅限於婆羅門、剎帝利和吠舍。以佩帶聖線為標志,未婚青年要貼身佩帶一條三股的聖線,結婚後增加至五股。傳授一切咒文中最神聖的婆毗陀利贊歌,是入門禮的主要內容。
入學禮:孩子一般到7-8歲舉行入學禮。入學禮必須有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輩、老師或祭司主持。他們在孩子的手掌上劃與印度教的符號或神名,或者祖父的字母。從此他就能入學受教育,攻讀經典,學習教規了。
居家禮:學生在教師家學完印度教的基本經典《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和《挲摩吠陀》後,徵得教師的同意,舉行居家禮。舉行居家禮時,聖父或教父向學生贈送聖典,以示祝賀。
婚禮:婚禮在人的一生中被視為大禮。舉行婚禮時,新娘的父親或保護人受託聖水罐,口誦密咒,同時把新娘的手放在新郎的手掌上,舉行握手式。隨後新郎帶領新娘朝東北方向走7步,或者圍繞祭火走3圈,就算正式結為夫妻。
隱居禮:《摩奴法典》規定:「家長看到自己皮皺發蒼,子孫繞膝時,要退隱山林間。」在山林隱居期間,最重要的是要不斷地誦讀吠陀,忍受一切,對一切有生命的五類要表示同情。
脫俗禮:度過隱居期的教徒,為了得到最後解脫,要舉行脫俗禮。舉行脫俗禮後,要孤身無伴,視孤獨為取得幸福的唯一途徑。
葬禮:葬禮是教徒一生中最後的一種儀式。葬禮一般由死者的兒子和親屬舉行。黃昏時舉行葬禮的好時辰,宗教聖地、恆河岸邊或亞穆納和毗是舉行焚屍禮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