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給牛仔布退漿
『壹』 退漿牛仔褲是什麼
牛仔褲為什麼退漿?要凡是機織布都要做退漿處理,牛仔布也不能例外。一般的機織面料會在染色或者是印花時做退漿處理,但早期的牛仔布是先紗線染色後直接織造,沒有布染色或印花這道工序,所以成品牛仔布是沒做退漿處理的,只能在洗水時再做退漿。而目前所流行的牛仔布是做絲光處理和塗層加工的,在加工之前有的已做退漿處理,所以也可不必退漿。
牛仔褲上染的色,是靛藍為主,它是一種非堅固色,靛藍是不能直接溶於水也不能直接跟棉紗上染的,只能通過先氧化再還原的方式來達到上染的目的。這樣就決定了靛藍在上染的過程中,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上染率,會造成大量的浮色,這部分浮色在漿染的過程中在過漿槽之前通過數道清水缸洗掉部分,但還有許多殘留在紗線上,所以在經過織造、後整理的成品布中,還是含有大量的浮色。
現在除了靛藍,也有用硫化染料的,一樣也有浮色現象。通過洗水廠,洗掉牛仔褲的浮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有些玩牛的朋友會提到「原布牛仔褲」這名詞,以為牛仔褲不用洗水直接就可以穿,這是不科學的。其實應該叫原色牛仔褲更准些,因為通過洗水退掉漿後,對牛仔褲的色不做任何化學和物理的方式處理而保持原色,通過自然穿著來達到陳舊的效果(玩家也叫「養牛仔褲」),但原色牛仔褲也是一定要做洗水來去掉浮色和退漿的,不然牛仔褲根本無法穿。
『貳』 退漿後的牛仔布 怎麼去區分 我感覺手感和絲光差不多
退漿牛仔布和絲光牛仔布最根本的區別就是缺少一道工序(鹼液的腐蝕),經過鹼液的浸泡扎壓出來的牛仔布被去掉啦很多紗線中的雜質(包括短纖維)也使棉紗的表面漿料被清除掉的更徹底。
如果所用的棉紗配棉較高組織搭配合理,退漿布和絲光布的效果是相差不多的。(如:精梳及賽洛紡)
『叄』 請教關於紡織退漿工藝流程(詳解)
竹纖維織物的酶退漿工藝研究
2006-11-14 11:22:12 岳新霞 (廣西工學院) 閱讀928次
摘要:對竹纖維織物的酶退漿工藝進行研究,探討了酶濃度、pH值、溫度、處理時間、活化劑濃度等因素對退漿效果的影響,初步確定出退漿工藝,並通過正交試驗得出竹纖維織物澱粉酶退漿的優化工藝。與鹼退漿工藝進行對比表明,酶退漿可替代傳統鹼退漿。
關鍵詞:竹纖維;澱粉酶;酶退漿;鹼退漿;清潔化生產
竹纖維是一種新型的纖維素纖維,其織物具有一定的抗菌、防紫外線功能,穿著涼爽、透氣,服用性能優良,如能在其紡織染整加工中採用清潔化生產工藝可進一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酶作為一類生物催化劑,易生物降解,不會污染紡織品和環境。因此,生物酶在紡織生產中的應用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且隨著變性澱粉性能的不斷改進和對各種纖維織物上漿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採用變性澱粉漿料上漿將成為主流,因而織物退漿主要是除去澱粉類漿料。工業上傳統的退漿方法有鹼退漿、酸退漿和氧化劑退漿等,傳統退漿工藝的優點是織物上的漿料和雜質去除比較徹底,缺點是在生產過程中需要耗用大量的水和化學物質,能源消耗大,易損傷纖維,更嚴重的是傳統退漿工藝帶來的環境污染難以避免。目前解決鹼退漿污染問題的根本出路應是用生物酶退漿工藝來代替傳統的鹼退漿工藝。
1 試驗部分
1.1 退漿用澱粉酶
目前用於紡織退漿的澱粉酶主要有枯草桿菌澱粉酶(α-澱粉酶),澱粉糖化酶(β-澱粉酶),胰澱粉酶,麥芽澱粉酶等。我國主要採用耐熱性強的枯草桿菌澱粉酶即α-澱粉酶,如胰酶和BF一7658酶。a-澱粉酶屬於一種細菌澱粉酶,是由枯草芽孢桿菌經發酵提煉精製而成的,它對溫度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但它並非為單一的澱粉酶,還含有其他酶組分。後者雖然含量較少,但他們的存在有利於去除織物上的油脂、蛋白質等雜質。
1.2 試驗原料及工藝流程
布樣為B14.5/14.5 523/283機織物;退漿葯品a-澱粉酶(活力單位≥4000),滲透劑JFC。氯化鈉。
工藝流程:織物→浸漬熱水→浸漬酶液→保溫堆置→熱水洗(50℃)→冷水洗→烘乾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澱粉酶對織物進行退漿時,影響退漿效果的因素很多,如酶的種類、濃度、溶液pH值、反應溫度、退漿時間、活化劑和抑制劑等。本研究是在使用同一種酶的條件下,探討酶濃度、反應溫度和時間、pH值、活化劑等因素對退漿效果的影響,並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為正交實驗因素和水平的確定提供依據。
2.1 澱粉酶濃度
固定軋酶溫度60℃,固定堆置溫度55℃,時間2 h,pH7.0,NaCL 5 g/L,JFC 1g/L,浴比1:20不變,改變澱粉酶的濃度對退漿效果的影響結果見圖1。
還有.請看網站:http://www.zgsxw.com/xianwei/showsj.asp?id=893
『肆』 牛仔褲如何上漿
其實是牛仔經紗上漿,上漿的目的是增加牛仔經紗的耐磨強度和成品布面的光潔和整潔度。至於退漿,也就是熟稱的過洗水,其實要達到牛仔褲退漿的目的,只要把牛仔褲過溫水洗滌後就可以達到退漿的目的。
牛仔布退漿後的顏色會比原來的深一些,顏色也會均勻很多(因為在退漿的過程中很多原本被漿料包裹的顏色會釋放出來,覆蓋掉原本牛仔布面的緯紗的白色,這也是為什麼牛仔褲一定會褪色的原因之一),同時牛仔布面的棉線會毛起許多,退漿完後的牛仔棉紗會比較緊實(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大牌牛仔褲的原丹寧牛仔褲會有買大一碼的現象,就是存在這個縮率)。
『伍』 牛仔褲怎麼脫漿
脫漿環節是個很重要的步驟,漿糊沒有完全脫掉的話,便會影響棉質和顏色。
所需工具:洗衣盆(根據牛仔褲大小選擇)、溫水(控制好溫度)。
脫漿步驟如下:
1、先把買回來的褲子放在溫水中浸泡一會兒,水溫大概在40攝氏度左右;
牛仔褲脫漿就是指原色牛仔褲在出廠前一般會經過上漿處理,讓牛仔褲保持一定的硬度,達到定型的效果。客戶購買牛仔褲後,隨著水洗次數的增多,牛仔褲就會逐漸變軟,這就是所謂的牛仔褲脫漿。
脫漿的原因:
如果原牛沒有經過縮水脫漿就直接上身的話,牛主會感覺褲子非常的硬,一點也不舒服,所以除了部分骨灰級牛主會不脫漿直接上身外,一般的牛主初次穿著之前都要進行縮水脫漿處理的。
脫漿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必須的方法,得根據你褲子的大小,原則是水溫越高時間越長,褲子縮的越多,反之則縮的越短。脫漿的最終目的是縮水充分,只要縮水充分,下次洗就不怎麼會再縮,位移情況也就不那麼明顯。
(5)怎麼給牛仔布退漿擴展閱讀
脫漿注意事項:
1、如果你選擇的原漿牛仔褲正好挑選合身,就建議你用冷些的水進行脫漿縮水
2、剛買來的原漿牛仔褲,也可暫時不進行脫漿處理,等穿一陣子再脫漿(這樣一是能快些養出牛的紋路,二是可以通過穿一段時間讓褲子變的更自然些再脫漿),穿著後再脫漿的褲子可能會更符合你的腿型。
『陸』 牛仔面料怎樣水洗效果比較好
1、普洗(GARMENT WASH)
普洗即普通洗滌,水溫在60°-90°C
左右,加一定的洗滌劑,經過15分鍾的左右普通洗滌後,過清水加柔軟劑即可,使織物更柔軟、舒適,在視覺上更自然更干凈。通常根據洗滌時間的長短和化學葯品的用量多少,普洗又可以分為輕普洗、普洗、重普洗。通常輕普洗為5分鍾左右,普洗為15分鍾左右,重普洗為30分鍾左右,(時間是不精確),三種洗法沒有明顯的界限。
2、石洗 / 石磨(STONE WASH)
石洗即在洗水中加入一定大小的浮石,使浮石與衣服打磨,打磨缸內的水位以衣物完全浸透的低水位進行,以使得浮石能很好地與衣物接觸。在石磨前可進行普洗或漂洗,也可在石磨後進行漂洗。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可以採用黃石、白石、AAA石、人造石、膠球等進行洗滌,以達到不同的洗水效果,洗後布面呈現灰濛、陳舊的感覺,衣物有輕微至重度破損。
石磨水洗:石磨水洗是通過物理方法使牛仔布褪色,並且增加色彩對比效果。把20碼長、62英寸寬的一卷布,放入到重達250磅、加有浮石的洗缸中,進行石磨水洗處理(占缸容量35%時洗水效果最好)。在洗缸中牛仔布與石頭混合翻滾,相互磨擦,翻滾時間的長短決定牛仔布洗後色彩的深淺,水洗時間越長,色彩越淺,色彩對比效果越強烈。牛仔布水洗後再進行漂洗、柔軟處理和烘乾等整理,經過石磨水洗整理的牛仔布柔軟、色彩層次豐富成為家紡業和服裝業的時尚首選面料。
3、酵素洗(ENZYME
WASH)
酵素是一種纖維素酶,它可以在一定PH值和溫度下,對纖維結構產生降解作用,使布面可以較溫和地褪色,褪毛(產生「桃皮」效果),並得到持久的柔軟效果。可以石頭並用或代替石頭,若與石頭並用,通常稱為酵素石洗(ENZYME
STONE WASH)。
酵素洗:酵素就像酶一樣,可以用於降解棉纖維中的纖維素。由於牛仔布的色彩實際上是附著在紗線的外層,經過酵素洗水,就可以將纖維和附著其上的靛藍染料一起洗掉。當獲得所要的色彩後,通過改變水的鹼度或升高水溫,即可停止酵素洗水。然後進行下一步的漂洗和柔軟處理。酵素水洗與石磨水洗相比更為溫和,因為酵素水洗過程中沒有使用稜角突兀的石頭。經過酵素水洗的牛仔布色澤均勻,手感柔軟適用於家紡和服裝。
4、砂洗(SAND
WASH)
砂洗多用一些鹼性,氧化性助劑,使衣物洗後有一定褪色效果及陳舊感,若配以石磨,洗後布料表面會產生一層柔和霜白的絨毛,再加入一些柔軟劑,可使洗後織物松軟、柔和,從而提高穿著的舒適性。
砂洗:該後整理使用一排水平放置的滾筒,滾筒上可裹上砂紙,或採用經過化學處理的研磨劑。牛仔布套在滾筒上,對凸出的部分進行磨砂處理。這種後整理方法會使牛仔布部分褪色,並在牛仔布表面產生絨感,賦予其柔軟、細膩的手感。砂洗處理方法亦可以使牛仔產生褶皺、貓須等時尚外觀效果。
(1)砂洗用劑
a)
膨化劑: 根據纖維的類別,織物的組織結構和緊密程度而選定膨化劑和濃度,溫度、時間等膨化條件,純棉衣物砂洗時可以採用鹼性膨化劑如純鹼來加以膨化處理。
b)
砂洗劑:
衣物經膨化後,纖維疏鬆,再籍助於特殊的砂洗進行摩擦,使疏鬆的表面纖維產生豐滿柔和的茸毛,欲使絨面豐滿,必須選用不同形態,不同硬度的砂粉,如可選用菱形砂(使鬆散的纖維產生絨毛),多角形砂(使絨挺立),圓形砂(使絨毛豐滿)。
c)
柔軟劑:
用於砂洗的柔軟劑。要求達到柔軟帶糯性,使織物能增重,懸垂性要明顯改善。因此這類柔軟劑碳鏈要長,且具有陽離子性,能在織物上吸附,達到增重的目的。
(2)砂洗設備
目前一般採用於工業洗水機進行膨化,砂洗和柔軟處理,用離心泵脫水機脫水,干烘採用針織廠烘乾鵝絨的轉筒烘乾機。
(3)砂洗工藝
棉布衣物可根據組織結構,經緯密度和紗支的粗細、捻度的強弱來決定膨化劑的類別、用量、溫度和時間、以及砂洗粉、柔軟劑的用量和處理溫度、時間,一般來說,選擇紗織物砂洗效果優於線織物,粗支紗優於高支紗,低捻度優於高捻度,浮點長的優於浮點短的產品。
5、化學洗(CHEMICAL
WASH)
化學洗主要是通過使用強鹼助劑(NaOH,NaSiO3等)來達到褪色的目的,洗後衣物有較為明顯的陳舊感,再加入柔軟劑,衣物會有柔軟、豐滿的效果。如果在化學洗中加入石頭,則稱為化石洗(CHEMICAL
STONE
WASH),可以增強褪色及磨損效果,從而使衣物有較強的殘舊感,化石洗集化學洗及石洗效果集於一身,洗後可以達到一種仿舊和起毛的效果。
6、漂洗(BLEACH
WASH)
為使衣物有潔白或鮮艷的外觀和柔軟的手感,需對衣物進行漂洗,即在普通洗滌過清水後,加溫到60°C,根據漂白顏色的深淺,加適量的漂白劑
(bleaching agent),7-10
分鍾時間內使顏色對板一致。操作時,加漂劑的方向應與轉缸的轉向一致,以免漂白劑因不能盡快的與水稀釋而直接落在衣物上,出現局部漂白。漂白前,缸內水位要稍高,以便漂水稀釋。衣物漂白對板後,即以大(小)蘇打(
Na2CO3,
NaHCO3)對水中的殘余漂白水進行中和,使漂白完全停止。待過清水後,在50°C水溫中加洗滌劑,熒光增白劑,雙氧水等作最後的洗滌,中和PH值,熒光增白等,最後進行柔軟處理即可。
漂洗可分為氧漂和氯漂。氧漂是利用雙氧水在一定PH值及溫度下的氧化作用來破壞染料結構,從而達到褪色,增白的目的,一般漂布面會略微泛紅。氯漂是利用次氯酸鈉的氧化作用來破壞染料結構,從而達到褪色的目的。氯漂的褪色效果粗獷,多用於靛蘭牛仔布的漂洗。漂白對板後,應以海波對水中及衣物殘余氯進行中和,使漂白停止,漂白後再進行石磨,則稱為石漂洗(BLEACH
STONE WASH)。
7、破壞洗(DESTROY
WASH)
成衣經過浮石打磨及助劑處理後,在某些部位(骨位、領角等)產生一定程度的破損,洗後衣物會有較為明顯的殘舊效果。
8、雪花洗(SNOW
WASH)
把乾燥的浮石用高錳酸鉀溶液浸透,然後在專用轉缸內直接與衣物打磨,通過浮石打磨在衣物上,使高錳酸鉀把摩擦點氧化掉,
使布面呈不規則褪色,形成類似雪花的白點。
雪花洗的一般工藝過程如下:
浮石浸泡高錳酸鉀——浮石與衣物干磨——雪花效果對板——取出衣物在洗水缸內用清水洗掉衣物上的石塵——草酸中和——水洗——上柔軟劑。
9、貓須(MOUSTACHE EFFECT)就是WHISKER,不過WHISKER的說法專業一些。貓須就是手砂(手擦,HAND
BRUSH)的一種,它只不過磨成貓須的形狀而已。
貓須,是工藝中最常見的也最復雜的工序,可分為普通貓須、立體貓須、手縫貓須、馬騮貓須、手抓貓須和樹脂貓須等等,其中前幾種為常規貓須,而最後的樹脂貓須,就是真立體貓須
工藝生產的步驟:
1:半成品牛仔進工藝部門進行手擦,磨爛,普通貓須等工藝
2:洗水部門檢驗工藝是否存在偏差,合格後進行底色漂洗,烘乾
3:洗好底色的牛仔,送入葯水部門由樹脂比配師傅進行樣板試板,確定好配方後進行葯水浸泡,烘乾
4:烘乾到八成的浸好樹脂的牛仔,送入壓皺部門由壓皺師傅進行壓皺測試,如有問題可馬上退回洗水部進行過清水,嚴重的可用輕比例的天那水進行清洗再重配葯水。直到葯水不足以損害布料為止。
5:壓皺好的褲子進行高溫鋦爐,鋦爐應由專人看管,約二十分鍾左右可出爐有必要可再進行手擦,噴馬騮
6:過水,由洗水師傅進行相應的配色清洗後所有工藝便算完成!
退漿:目前,大多數牛仔布通過纖維酵素漂洗進行軟化處理。生產牛仔布時,無論厚薄,織布過程中都會給經紗塗上一種玉米澱粉漿以改善紗線的硬挺度。在退漿過程中,纖維酵素可以分解牛仔布上的漿料,使其漿料剝落。雖然退漿會使牛仔布稍有褪色,但卻改善了牛仔布的柔軟性和懸垂性。經過退漿整理的輕薄牛仔布就可以製作成手感柔軟、懸垂感優良的桌布或餐巾布。
10、噴沙又叫打沙(SPRAY STONE WASH / SAND
BLAST)。是用專用設備(形象點講就是一種電動的大型牙刷,只不過是滾筒型的)在布料上打磨,通常有一個充氣模型配合。
11、噴馬騮(MONKEY
WASH)和噴沙本質的區別就是前者為化學作用,後者則為物理作用。噴馬騮就是用噴槍把高錳酸鉀溶液按設計要求噴到服裝上,發生化學反應使布料退色。用高錳酸鉀的濃度和噴射量來控制退色的程度。從效果上分的話,噴馬騮退色均勻,表層里層都有退色,而且可以達到很強的退色效果。而噴沙只是在表層有退色,可以看到纖維的物理損傷。
12、碧紋洗(Pigment wash / pigment dyed wash),也叫「單面塗層 /
塗料染色」,意思是說此洗水方法是專為經過塗料染色的服裝而設的,其作用是鞏固原來的艷麗色澤及增加手感的軟度
全自動直驅式脫水機:它使用半封閉內通風自冷加重型專用節能電機裝於中間底座,內桶及轉鼓裝於電機軸而直接驅動之,有效地減小了多功能損耗,簡化了傳統的多級繁瑣轉動,本機配有一個電控箱機變頻起動,電阻剎車於一體面板有轉速顯示並可調速度及時間,該機特點省電、耐用、維修機會極少,本機適合布匹脫水使用。
(一)蠟洗(冰紋)工藝是一種新的洗水工藝
蠟洗工藝是一種新的洗水工藝。它是將傳統的蠟染工藝與現代的印染、洗水技術相結合,開發出另一種新的洗水工藝。特別適用於牛仔、純棉、麻棉、真絲,也可以對滌棉、人造棉及其它混紡彈力織物的染整加工。
『柒』 織造牛仔布時的具體流程
生產牛仔布的流程 牛仔布的製造工藝比較獨特,它是先用靛藍染經紗和上漿,然後再織造的一種產品。(1)染色與上漿。 牛仔布經紗的靛藍染色有繩狀染色、片紗染色和懸環式染色三種。前兩種和漿紗連接,後一種染色後再進行上漿。①繩狀染色和上漿:在球狀整經機上,將350~400根經紗整理成長度為1萬~1.5萬米的多股繩狀條,然後將12~36股繩狀條並排送入連續染色機,經染色後再烘乾並繞成條筒.在長鏈軸整經機上,繩狀經紗再分散繞成單根經紗.然後,將這些經紗送入上漿機上漿,並根據所需總經根數繞成織軸.繩狀染色的缺點是染色、氧化和水洗都不很充分,而且設備龐大,一般佔地約1000m2 ,高度達8m左右.①片紗染色和上漿:片紗染色俗稱經軸染色.就是經紗經整經後成片紗而不是成多股繩狀送入染色機.這種染色的特點是經紗排列均勻,上色既快又均勻,氧化充分,便於水洗.染色後色光純正、均勻和鮮艷。另外投資少,佔地約為繩狀染色機的一半。缺點是棉紗單根排列,易產生纏軸,特別是在液面下不易被發現。由於染色速度較慢,也可採用兩台染色機與一台漿紗機配伍生產,這樣可提高一倍效率,即雙經軸片紗染色機。片紗染色機目前生產的工廠有瑞士的薩拉齊(sulzer)公司和德國齊而(zell)公司等。③懸環式染色:此法採用一隻染槽,經紗在這個槽內反復多次循環染色,一直達到深度要求為止。染色和上漿的工藝過程為:鹼煮(或潤濕):氫氧化鈉 2~3g耐鹼滲透劑 1g/L溫度 95~100度時間 20~30S靛藍染色:靛藍 (2+χ)g氫氧化鈉 2 . 5g保險粉(85%) 2g/L浴量 約1000L溫度 室溫時間 20S由於靛藍在棉纖維上的上色率低,而且在高溫染色時牢度差,保險粉耗量高和色光編暗紅,所以採用室溫多次染色.此為牛仔布的著色特點.透風氧化溫度為室溫,進行80~100S.為了獲得純正的色光,靛藍染色後不用氧化劑而採用透風自然氧化.由於靛藍有易還原不易氧化的特性,所以也採用反復多次氧化.水先溫度為室溫。在水洗過程中一方面去除浮色、余鹼和雜質,另一方面還可以繼續氧化,使其氧化充分。為了節約靛藍染料,可用硫化黑打底而不用鹼煮工序,先染成淺灰再套染靛藍。染後若成品色光偏紅,可降低氫氧化鈉用量,色光偏綠則降低保險粉的用量,在一般情況下不致破壞靛藍的隱色體狀態。(2)織造。目前世界上牛仔布的織造廣泛採用無梭織機,約佔80%以上。無梭織機中以片梭織機為最多,其次是劍桿織機,最少為噴氣織機。用片梭枳機加工的厚重牛仔布可達551g/㎡,用噴氣織機織的只能達到407g/㎡。由於牛仔布的經紗和緯紗色澤不同,所以緯紗條干不勻等紗疵會明顯暴露在布面上。另外,有時緯紗用原紗,由於黃白紗也能造成緯檔,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發生,可以採用混緯裝置,或者將緯紗染成淺灰色。織造採用大經軸,大卷取。這是由於紗支粗,周轉量大,了機周期快,所以必須採用大經軸,一般直徑為800mm,卷布軸通常為560mm。如卷取脫離機體,採用大卷裝可達1500mm(可容牛仔布約600m),但需有專用運載工具和驗證設備。織造時緯紗張力的變化亦可產生布面橫檔。雖然無梭織機單一引緯可以避免有梭織機梭與梭之間張力差異,但還需增加儲紗裝置,消除筒紗大小的張力差和筒紗卷繞質量上的張力差。儲緯器提供給鉗緯器的紗線張力應是一致的,這對彈力織物尤為重要。牛仔布的紗支粗、幅度寬、經紗張力大。為了開口清晰,綜框運動必須是積極式的。有的無梭織機仍用彈簧回綜,對粗厚織物不適宜。因此可選用外踏板裝置,踏板開口運動通過復式踏板,可准確地控制綜框活動。踏板的運動通過轉子桿、踏綜桿和綜框傳動連桿來傳動,並配備梭口水平裝置,可將所有綜框調為同等高度。織造時經向張力的變化也能造成緯向疵點(尤其是緯向斷頭)。採用外踏板裝置可解決此問題。因為當緯紗斷頭找織口時,經向送經、卷取和打緯均不作運動。踏板可單獨運動,經向張力不會發生變化。這種裝置在picano 174 PGWMA劍桿織機上備有單獨電動機傳動,Toyoda---Sulzer PU130 MWE10D,R片梭織機上通過手輪傳動,均為專利裝置。(3)後整理。牛仔坯布的縮水率在10%以上,通過預縮處理才能降至3%以下。一般要求縮水率在1. 5%~2 %之內。工藝流程:其中退漿用BF---7658酶效果好,手感柔軟且無損色澤。製成服裝後再用火山石、次氯酸鈉、酸進行洗滌、摩擦、磨毛等處理,製成石磨洗、雪花洗(又稱大理石洗)、磨毛等品種。目前又有加纖維素酶的生物洗等新產品出現。 網路有的、、、、、、
『捌』 牛仔褲怎麼洗顏色會變淺
在家裡的話,這么操作可以讓你的深色牛仔顏色變淺
准備材料
1洗衣機一台,帶洗滌功能就行
2電熱水壺或者家用熱水器放水也行
3少量牛仔纖維素酶
操作步驟
1將50度左右熱水放入洗衣機,水量剛好能泡住衣服就可以了
2加入牛仔纖維素酶10克
3放入要褪色的牛仔製品,開動洗衣機洗滌模式
4半小時後取出晾乾
如圖,有木有感覺專業
『玖』 什麼是坯布退漿
坯布:織成後還沒有經過印染加工的布。工業上的坯布一般是指布料,或者是層壓的坯布,上膠的坯布等。
加工方法:
(1)機(梭)織物(woven fabrics):由相互垂直排列即橫向和縱向兩系統的紗線,在織機上根據一定的規律交織而成的織坯布加工物。有牛仔布、織錦緞、板司呢、麻紗等。
(2)針織物(knitted fabrics):由紗線編織成圈而形成的織物,分為緯編和經編。a緯編針織物是將緯線由緯向喂入針織機的工作針上,使紗線有順序地彎曲成圈,並相互穿套而成。b經編針織物是採用一組或幾組平行排列的紗線,於經向喂針織機的所有工作針上,同時進行成圈而成。
(3)非織造物(non-woven fabrics):將鬆散的纖維經粘合或縫合而成。主要採用粘合和穿刺兩種方法。用這種加工方法可大大地簡化工藝過程,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途。
(4)編結(織)物(braided fabrics):兩組或兩組以上的線狀物,相互錯位、卡位或者交編形成的產品,如席類、筐類等竹、藤製品;或者是一根或多根紗線互相串套、扭辮、打結的編結產品。另外一類是有專用設備、多路進紗按照一定的空間交編串套規律編結成的三維結構的復雜產品。
(5)復合織物(compound fabrics):由機織物、針織物、編結物、非織造織物或膜材中的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材料通過交編、針刺、水刺、黏結、縫合、鉚合等方法形成的多層織物。
退漿:去除織物上漿料的工藝過程。棉、粘膠以及合成纖維等織物的經紗,在織造前大都先經過漿紗。漿料在染整過程中會影響織物的潤濕性,並阻礙化學品對纖維接觸。因此織物一般都先經退漿。棉織物退漿兼有去除纖維中部分雜質的作用;合成纖維織物有時可在精練過程中同時退漿。
退漿方法:
A:熱水退漿法:織物浸軋熱水後,在退漿池內保溫堆置十多小時,使漿料溶脹而易於用水洗去。這種方法對於用水溶性的海藻酸鈉、纖維素衍生物等為漿料的織物,有良好的退漿效果。對於用澱粉上漿的織物,在25~40℃下堆置較長時間,任其自然發酵、降解,也可獲得退漿效果。
B:鹼液退漿法:澱粉在氫氧化鈉(燒鹼)溶液作用下能發生溶脹,聚丙烯酸聚合物在鹼液中較易溶解,可利用精練或絲光過程中的廢氫氧化鈉溶液作退漿劑,濃度通常為10~20克/升。織物浸軋鹼液後,在60~80℃堆置6~12小時;棉織物還可應用鹼、酸退漿,其方法是先經鹼液退漿,水洗後再浸軋濃度為 4~6克/升的稀硫酸堆置數小時,進一步促使澱粉水解,有洗除棉纖維中無機鹽類雜質的作用。
C:酶退漿法主要用於分解織物上的澱粉漿料,退漿效率較高。澱粉酶是一種生物化學催化劑,常用的有胰澱粉酶和細菌澱粉酶。這兩種酶主要組成都是α-澱粉酶,能促使澱粉長鏈分子的甙鍵斷裂,生成糊精和麥芽糖而極易從織物上洗除。
D:澱粉酶退漿液以近中性為宜,在使用中常加入氯化鈉、氯化鈣等作為激活劑以提高酶的活力。織物浸軋澱粉酶液後,在40~50℃堆置1~2小時可使澱粉充分水解。細菌澱粉酶較胰澱粉酶耐熱,因此在織物浸軋酶液以後,也可採用汽蒸3~5分鍾的快速工藝,為連續退漿工藝創造條件.
E:氧化劑退漿法有多種氧化劑可以適用。將織物在濃度為3~5克/升的過氧化氫鹼性溶液中浸軋,再經汽蒸2~3分鍾,可促使澱粉、聚乙烯醇降解,同時對織物有一定的漂白效果。用亞溴酸鈉退漿時,織物以pH為9.5~10.5、有效溴濃度為 0.5~1.5克/升的亞溴酸鈉溶液浸軋,在常溫下堆置20分鍾左右,對羧甲基纖維素、澱粉或聚乙烯醇上漿的織物有良好的退漿效果。過硫酸銨鹽或鉀鹽也有良好的退漿作用,但易使纖維素纖維脆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