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褲什麼年代才有
A. 1967年中國有穿牛仔褲嗎
有。
早在20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牛仔褲就出現在中國上海,但是沒有流行起來。改革開放後,牛仔褲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不過那時候大家對牛仔褲並不感冒。
牛仔褲的出現,源自十八世紀40到50年代的淘金熱潮。到了20世紀50年代,牛仔褲才作為大眾時裝出現在街頭,成為那個時期青少年們的最愛,並一直流行至今。
B. 牛仔褲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洞牛仔褲在中國的流行,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牛仔服飾的流行,是經歷了幾個不同階段的。從剛開始時為了勞動需要的結實厚重,到後來的以穿著舒適為本的貼身輕巧,再往後則因對時尚的追求而出現了手磨貓須、釘珠綉花等各種工藝。上世紀中期,破洞牛仔褲甫一出現,就引來了年輕人追捧的狂潮,紛紛以將牛仔褲割幾個破洞為潮人的標志。
不過,最初發明破洞牛仔褲的人可不是為了炫耀時尚。原來,割破牛仔服的風尚是由美國人發明的,藉此表達對主流的抵制。因為在經濟領域里,減少一個人的商品購買力,可視為抵制高消費社會的一個微妙姿態,牛仔服本來就要很長時間才能穿破,才需要更新,而現在我們把破了的牛仔也堂而皇之地穿出來,顯示了一種對高消費社會的鄙視。但穿破洞牛仔服在文化領域里,意義尤甚於經濟領域。一個可能的意思便是表示貧困——這是一個矛盾的符號,因為真正的窮人是不會藉助時裝來宣告貧困的,所以最終破洞牛仔還是成了有錢人顯示自己叛逆精神的符號。窮人時刻希望自己的穿著更筆挺,有錢人卻把自己打扮得很破敗,時裝對人社會心理的反射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破洞牛仔褲與看起來又臟又舊的牛仔一起,曾在幾年前的歐美上流社會里回潮。公子哥和 大明星身上的一條看起來幾個月沒洗、布滿污垢與破洞的牛仔褲,動輒都是上萬元的天價。在精美絕倫的高級定製已不為豪門所獨有的今天,真正的豪門顯貴乾脆以街頭流浪漢的形象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但是,他們當然也是與眾不同的,他們褲子上的破洞和污跡不是風餐露宿的結果,而是重金換來的復雜精妙的工藝,每條破牛仔嘜頭上的LOGO足以令人望而興嘆。幾萬元只買一條破褲子,這才是真正的揮金如土。
C. 牛仔褲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
牛仔褲的由來牛仔褲,英文名為「Jeans」,最早記載於1567年,是對來自義大利港口城市熱那亞(Genoa)祥的商船水手所穿的褲子的稱謂,捷即「Genoese」或「Genes」。
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Jeans」這個響當當的名字才被利維公司正式採用 ,在這之前人們把它稱之為「齊腰工裝褲」(Waist High Over all)、「褲子」(Pantaloons)。
引領時尚:牛仔褲的特點牛仔褲可謂是一年四季永不凋零的明星,被列為「百搭服裝之首」。
牛仔褲的面料和花色也越來越多。
特別是現在的牛仔褲還具備了良好的修身作用,比如直筒褲能讓腿粗的女人顯得健美修長,緊身褲能讓胖女人變得苗條、瘦女人變得性感等。
牛仔褲有很多種,特別是對於很多女生來說,牛仔褲如今變的很流行,人們都在談論牛仔褲的特點
網友們最經典的回答,居然只有四個字:顯瘦,低腰 牛仔褲的歷史說起牛仔褲,人們自然會想起1849年美國那次淘金潮,當時第一批踏上美國大陸的移民,他們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他們不得不拚命的工作。
強烈的勞動使得衣服極易磨損,特別是在1849年礦工們一窩蜂湧進加利福尼亞州,形成了當時著名的淘金潮。
由於衣料非常容易破損,人們迫切希望有一種耐穿的衣服。
而這個時候,一些工廠用熱那亞的帆布生產工作褲時,就將那種帆布叫做genoese,意思就是「熱那亞的」。
後來乾脆把用那種帆布製成的褲子叫做genoese.後來演變成"jeans". 這樣堅實、耐兄粗用的牛仔褲應運而生。
利維·斯特勞斯(Levi Strauss)被公認為是牛仔褲的發明者。
1850年,他所創立的利維公司(Levi`s)生產的501牛仔褲就是世人所知的牛仔褲的鼻祖了。
30年代中期 ,在美國中西部農業地帶幾乎人人都穿的牛仔褲第一次被帶到密西西比河以東的繁華都市,從此牛仔褲開始步入流行服裝的行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當局把牛仔褲指定為美軍的制服,大批的牛仔褲隨盟軍深入歐洲腹地。
戰後士兵返回美國,大量積存牛仔褲在當地 *** 發售由於這種褲子美觀、實用、耐穿,又價格便宜,所以在當地大受歡迎。
於是歐洲本地的工作服製造商紛紛爭相仿效美國的原裝貨色,從而使牛仔褲在歐洲各地普及、流行開來。
美國好萊塢的影視娛樂業對帶動牛仔褲的國際流行風潮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50年代期間的著名電影如《無端的反抗》、《天倫夢覺》等,片中的主角都穿著舒適、大方的牛仔褲,在那些大牌明星引導潮流的影響下,牛仔褲在當時成為一種時尚的標志。
60、70年代,搖滾樂的廣泛流行和嬉皮士生活方式對青少年的影響,更使牛仔裝大行其道。
這時,牛仔裝也虧鋒進入上流社會,名門貴族也競相穿起了牛仔褲。
其中有英國的安娜公主,埃及的法赫皇後,摩洛哥的國王哈桑二世和約旦國王海珊以及法國前總統蓬皮杜等都喜穿牛仔裝。
更富有戲劇性的則是美國前總統卡特還穿著牛仔裝參加總統競選。
從此這條出身卑賤的牛仔裝一躍而身價百倍,久盛不衰。
在人們的印象中,經典的牛仔褲應該是這樣的:靛藍色、純棉斜紋布、臀部緊身、中低腰短襠設計、褲腿略小、拷鈕 、緝明線、貼袋、釘標牌等裝飾。
然而,最早的牛仔褲並不是就跟人們所想像中的那樣。
牛仔褲的鼻祖——利維公司,它所推出的501牛仔褲可以說是牛仔褲的經典之作。
下面以它的發展過程來回溯一下牛仔褲從誕生到經典的變遷:
1855年--最早的牛仔褲只有一個後袋,並且沒有約克。
1872年--始創用金屬鉚釘加固牛仔褲受力部位。
1873年--牛仔褲由灰色改為靛藍色。
後袋飾以橙色的雙拱式線跡。
1886年--把後腰標牌的圖案由小矮人改為兩匹馬。
李維·史特勞斯
1890年--加上一個表袋與後約克。
1893年--懷特肯.賈布森(Whitb Jobson)發明了拉鏈羨空鎮
1905年--加上第二個後袋,至此牛仔褲有五個口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
1922年--在褲腰增設腰帶襻。
1926年--Lee公司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條拉鏈牛仔褲
1937年--後袋的鉚釘被藏在裡面。
1941年--取消了牛仔褲前開襟下部的鉚釘。
二戰期間去掉了後腰蝴蝶結及表袋鉚釘,而後袋的雙拱式線跡則由印製的相似圖形來代替。
一枚月桂樹葉代替了拷鈕上的標志「L.S.&Co.S.F.Cal.」。
1947年--拱式線跡重新出現。
1950年--為隨應時尚潮流,褲管裁成更瘦身的式樣。
1955年--開始生產裝有拉鏈的501牛仔褲。
1959年--開發出經過預縮處理的牛仔褲。
1966年--後口袋角處以條棒形短線跡代替鉚釘固定。
1971年--紅色標牌由祥「LEVI`S」改為捷「Levi`s」。
1983年--由於織機技術的改進,使得門幅增寬,紅褲邊消失。
進入上世紀90年代,科技的高速發展使得製作牛仔褲的工藝大大提高,加上時間的積累令牛仔褲獲得了今天的完善結構。
牛仔褲誕生的確切日期是1873年5月20日。
這一天,專利商標局向兩位移民利瓦伊·斯特勞斯和雅各布·戴維斯頒發了他們申請的工裝褲的專利。
這種勞動褲是用一種名叫「粗斜紋布」製作的,縫制時經過了加固處理,而且在褲兜和褲門處
都使用了嶄新的銅紐扣。
這個主意是內華達裁縫戴維斯提出的。
而戴維斯是斯特勞斯的顧客。
斯特勞斯當時是一家小百貨商店的老闆。
斯特勞斯希望用這種新的褲子款式滿足淘金礦工的要求,因為淘金礦工們經常抱怨說褲兜兜不住他們裝在裡面的黃金顆粒。
由於這種「能放東西」的褲子受到極大的歡迎,因此很快就不得不為它申請專利,但是要實現這一夢想,戴維斯還缺62美元。
戴維斯遇到困難後就來到斯特勞斯家求助,精明的生意人利瓦伊·斯特勞斯二話沒說就把錢給了他。
因為他心裡清楚,正像戴維斯向他保證的那樣,由於這種新工裝褲有著巨大的經濟潛力,他們二人肯定能夠掙到大筆的錢。
而這兩位商人再精明,也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未來的收入會有那麼多。
不僅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設計的這種服裝不再是專做粗活的人穿著的衣服,它開始向其他地方傳播,最後全世界的人都穿這種服裝。
從牧人、工人、學生,到富有的企業家、運動員、藝術家和王室成員都穿這種服裝。
可以說,它現在已經變成20世紀的一種象徵。
又有誰能想到,62美元的專利費,竟然會換來如此高的回報。
正如利瓦伊·斯特勞斯公司的網頁所說的那樣,不是以前沒有礦工穿這種用粗布做的褲子,它的最新之處在於第一批牛仔褲上使用了金屬紐扣。
這才是今天人們在全世界見到的真正的牛仔褲。
但是第一批縫制牢固而且在工人中大受歡迎的褲子,被取名叫「粗斜紋緊腰工裝褲」,因為真正叫做「牛仔褲」是1960年之後的事。
當時外出打工的一代人特別喜愛這樣稱呼它。
目前沒有人知道第一條「粗斜紋緊腰工裝褲」是哪一天縫制出來的,以及哪一天賣掉的,因為1906年在舊金山發生的一場大地震中,該公司丟失了所有的歷史檔案。
人們只能肯定是在1873年的某一天。
距今130年了。
利瓦伊·斯特勞斯沒有活到他的公司為從地震中恢復過來所作的巨大努力時期,他在地震之前幾年就去世了。
戴維斯也沒有活到那個時候,他在很多年之前就把公司的部分股份給賣掉了。
如果再多看看該公司歷史的話,就不難發現現在流行的501型號,是1873年生產的第一批牛仔褲的延續。
後來在市場上出現了五花八門的牛仔褲式樣,但是沒有一種式樣能像這種品牌那樣受到大眾歡迎。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該公司的專利期限到期之後,出現了許多家公司,也生產用這種面料製成的褲子。
目前世界上有上萬家工廠生產這類工裝褲,而且穿這種褲子的人越來越多。
特別是電影明星和歌星們在許多場合都穿它之後,好像牛仔褲成了人人都穿的一種制服。
可以不誇張地說:男女老少都穿,哪個家庭的衣櫥里沒有幾件牛仔服裝?由此可見它受歡迎的程度。
在牛仔褲正不斷地推陳出新,水洗牛仔褲、補丁牛仔褲、毛邊牛仔褲以及各式各樣的牛仔上衣,在市場上和大街上隨處可見。
牛仔服裝一般給人一種牢固、粗獷且精神抖擻的感覺,工作與休閑均適宜。
牛仔文化雖然在美國和歐洲國家中已經風行了多年,今天牛仔服裝在世界其他地區仍是許多人青睞的一種選擇。
據專家們說,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牛仔服裝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依然會經久不衰。
D. 牛仔褲什麼時候來到 中國的
牛仔服直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才開始在我國流行,而牛仔布始終伴隨著牛仔服裝的發展而發展,倘若追溯牛仔布的發展歷史,也應該有上百年了,可以說,當牛仔服裝在中國興起之時,中國的千千萬萬消費者就「春夏秋冬」都割捨不下對她的眷戀之情。
E. 我國穿牛仔褲潮流大概源於80年代還是90年代
70年代末,牛仔褲傳入我國,成為引人注目的焦點。
80年代,經濟繁榮、思想活躍。牛仔褲被故意撕破,裂口、破洞、毛邊成為最流行的標志。
返樸歸真的90年代,重視環保、價值反思使牛仔褲的潮流趨向純正、朴實。"紅布邊"、"不石磨"、"二手貨"的流行,體現了世紀末牛仔裝的回顧與懷舊。
F. 牛仔褲起源於哪個年代
牛仔褲起源於1567年義大利熱那亞港水手穿的一種粗帆布製作的褲子,在1849年開始的美國西部的淘金潮中,由於強烈的勞動使衣服極易磨損,工人們就穿著一種產於義大利熱那亞的帆布製作的工裝褲,叫genoese,這種穿著顯得精悍、粗獷、有精神的礦工工裝逐漸在美國西部被普遍接受,並流行起來,成為大眾的新裝,尤其受到美國西部放牧青年的喜愛,後來就獲得了一個新的名字------牛仔褲(jeans)。
雖然1850年利維公司生產的501工裝褲被世人公認為牛仔褲的鼻祖,但1873年5月20日,美國專利商標局向利維.斯特勞斯頒發其申請的工裝褲的專利(第一次使用金屬鈕扣和第一次使用金屬鉚釘加固牛仔褲受力部位),才被認為是牛仔褲誕生的標志。
最早的牛仔褲面料是帆布,顏色是棕色,沒有表袋,沒有腰帶袢(耳仔),只有一個後袋,沒有使用拉鏈,其誕生後經歷了漫長的完善和發展的過程:1855年利維.斯特勞斯用從法國進口的藍色粗斜紋棉布取代原用的棕色帆布,奠定了現代牛仔褲的基本面料和色調,1890年開始使用表袋,1905年開始使用第二個後袋,至此,五袋款牛仔褲才固定下來並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