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銅頭戴了鐵帽子
⑴ 鋼頭戴鐵帽一.雙保險.這意思怎麼理解.
鋼頭+鐵帽=什麼概念?安全中的安全即使鐵帽有傷鋼頭呢?所以是雙保險
⑵ 鐵人帶鋼帽歇後語及答案
鐵人帶鋼帽歇後語答案
—— 雙保險
銅頭戴了鐵帽子——雙保險
鋼頭戴鐵帽——雙保險
⑶ 古代軍人打仗時頭上戴的叫什麼身上穿的叫什麼
古代軍人打仗時頭上戴的我國稱作胄(zhòu)、首鎧(kǎi)、兜鍪(móu)或頭鍪,身上穿的叫鎧甲,不同時期不同材質及不同部位稱謂也不盡相同。
歷史沿革
鎧甲的原身原為鐵甲,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各代鐵鎧甲往往因材因體而制,形制繁多。漢代稱鐵甲為玄甲,以別於金甲、銅甲。漢代軍隊已普遍裝備鐵甲。據測定,當時鐵甲片由塊煉鐵鍛成甲片後,再退火脫炭,具有韌性。穿用者軀干及屑至肘部均用鐵甲圍護,鈴形如半袖短衣。唐代的鎧甲形制多樣,據《唐六典》記載有十三種,即:明光甲、綴鱗甲、山文甲、烏錘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鎖予甲、馬甲,主要供步騎兵使用。宋代以後,雖然火器出現,但鎧甲仍然是重要的防護裝備。宋代鏡甲有鋼鐵鎖子甲、黑漆瀕水山泉甲、明光細網甲、明舉甲、步人甲等數種。明代著眼減輕鏡甲遵量,每付減至40斤至25斤,多為鐵閥甲、鎖子甲。清朝前期裝備的鎧甲承襲明代工藝傳統。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藝的優點,鐵甲防護能力和外規裝飾都有進步。故宮博物院存清高宗弘歷御用鎧甲,由銅盔、護項、護膊、戰袍、護胸、銅鏡、戰裙、戰靴八部分組成。甲衣內襯鋼片,明哈片、哦疆邊、餞袍上密綴銅星,一般武士的鎧甲,製成坎肩、馬蹄袖袍型式。戰袍外綉花,密綴鋼星。清末操練新軍,改著西式軍裝,鐵鎧甲廢止。
西周鎧甲
⑷ 誰知道這是什麼青銅器
你的流金青銅器是個藏傳佛教的法器,全名是:馬頭明王金剛杵法器。
馬頭在頂端高高聳立,三面金剛頭戴寶冠,面長額寬,額頭中心處長有一隻天眼,雙目圓睜,大嘴張開,牙齒鋒露,法相威猛無敵,有伏魔之勢,降福之功,是藏傳佛教文化傳承的一件法器。但圖像不清晰,不敢斷定真偽。
但單從品相上看,以為現代仿品
⑸ 什麼是青銅人頭像
四川省廣漢市真武村村旁的河南岸上,有三個土包,由於它們的排列很像天上的星星,故而稱三星堆。在三星堆的對岸還有一高地,兩頭尖中間彎,猶如一輪彎月,村民們將它稱作「月亮灣」。由於它們隔岸相望,因而成為當地的一個自然景觀——「三星伴月」。大概是這一優越的地理景觀,早在3000年前就吸引古人在這里居住,並且創造了一段輝煌的歷史。
早在1929年,有一個姓燕的村民在挖水溝時,意外地挖到一堆玉器,總數約有400餘件。消息傳到成都市的華西大學,立刻引起了該校老師的重視,校方於1934年派人到三星堆作了一次發掘。根據出土的玉、石、陶器等遺物,初步推斷這是一處「從銅石並用時代到周代初期」的遺存。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四川的考古人員多次派人到三星堆一帶調查。1958年和1963年曾作了小規模發掘,根據當地遺址密集的特點,專家學者提出了該地「很可能是古代蜀國的一個中心都邑」的推斷。1980年,考古工作者對三星堆遺址又一次進行發掘,並確認這是一處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商周時期遺存。
1986年,由四川大學和四川省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三星堆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考古發掘。7月18日,磚瓦廠工人在挖土方時,意外地發現一根長40厘米的玉器。依據這一重要線索,考古隊立刻對該處進行了搶救性發掘,7天後,一個巨大的器物坑被打開了,人們在驚喜中發現了50多年來夢寐以求的東西。在這個長4.6米、寬3.5米、深1.64米的1號祭掃坑中堆滿了400多件金、銅、玉、象牙等不同質地的珍貴文物。一個月之後,又一座長5.3米、寬2.3米、深1.55米的土坑在1號坑附近被發現,在這個編號為2號的祭祀坑中發現了一尊高2.6米的青銅人像,周圍是一大堆青銅器和玉器,珍貴文物多達1000多件。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文物,大多被賦予神秘色彩,既令人回味無窮,又充滿懸念。
祭祀坑出土的用純金箔包木芯而成的金杖,長142厘米,表面有平雕紋樣:上部為兩背相對的魚和鳥,下部是頭戴五齒高冠、耳垂三角耳墜的人頭。這大概是象徵權力的權杖,代表至高無上的王權。出土的最大一株青銅神樹,高390厘米,上有巨龍、禽鳥、花果等等。這是我國已知最大的一件青銅器。
在一個神權國家裡,巫師具有特殊的地位,最高統治者本身就是大巫師。三星堆祭祀坑發現的青銅大立人像,光足立在方座上。他頭戴高冠、身著布襖長衣、腦後椎髻,雙手作掘持狀。由於它的形象近似《蜀王本紀》里所說的蜀人,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它很可能是某個蜀王的塑像。
也有一些13.3厘米高的小人像,如有的頭戴平頂雙角冠,身穿對襟長服,腰部束帶,雙手扶腹,右腿蹲屈,左膝跪地,光腳。顯然身份要低許多。
祭祀坑出土的大量青銅人頭像,更以其形象之奇特、鑄造工藝之精緻,受到人們的特別關注。他們或平頂、闊眉大眼、高鼻大嘴、長發梳向腦後;或頭戴回字紋平頂冠,粗眉大眼、高鼻大耳、嘴角下勾;或回頭頂、濃眉大眼、蒜頭鼻,頭後飾蝴蝶形花笄;或將發辮盤於頭上,粗眉大眼。高鼻圓耳、嘴角下勾。有人認為,它們的形態差異,代表了不同身份和不同級別的巫師。
祭祀坑發現的人面像,形態也各具特色,極富神秘色彩。如有的闊眉大眼、眼球突出眼眶,鷹鉤鼻、大嘴上翹耳際,雙耳向斜上方伸出;有的做成方甌寬面,粗眉大眼、鼻棱突出、闊嘴嘴角下勾;有的長臉,短眉、杏葉服、高鼻樑、嘴角上翹、長直耳。
三星堆祭祀坑的出土給人們提出了很多疑問,如既然這兩個器物坑具有祭祀功能,那麼祭祀的對象是什麼呢?這外遺址究竟與巴蜀國有什麼關系?等等。
為此,各科專家這者齊聚一堂,共同努力,正逐步揭開三星堆神秘的面紗。不少學者認為祭祀坑既祭祀日月星辰,也祭祀土地和祖先。
三星堆究竟與巴蜀古國有什麼關系?學術界普遍認為,三星堆遺址是古蜀國的一個重要統治中心。蜀國是川西平原的一個古國,但它的面貌一直不為人知。千百年來,人們對它的了解,僅限於西漢揚雄的《蜀王本紀》和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中殘缺不全的記載。三星堆文化的發現開拓了人們的視野,學者們開始對歷代發現於川西地區的不同於中原地區的一些古器物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肯定了巴蜀文化的存在,進而又勾畫出古蜀國文明的初步輪廓。通過對遺址進行的深入調查表明,三星堆遺址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在三星堆的東、西、南三面,還發現了巨大的城牆,證明它是一個古城。這個城東西長1800多米,南北寬1400米,總面積2.6平方公里。城牆始築於商代前期。城內已發現房屋基址40多間和許多窖穴,祭祖坑和其他遺存分布於城內各個部位。從古城中的發現可以看出,蜀國是個文明程度較高的古國。尤其對神權力量的信服程度高深。
據測定年代數據和考古工作者的推斷,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分別為公元前14世紀和公元前11世紀左右。
盡管對三星堆祭祖坑乃至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要完全揭開其神秘的面紗,尚須作大量工作。隨著成都平原及其附近地區的考古工作不斷擴大,新資料不斷出現,一些結論將會受到挑戰,不少學術問題的討論將繼續進行,但對有些問題的認識也會不斷趨於深入。
⑹ 幽默笑話/歇後語/銅頭戴了鐵帽子
幽默笑話/歇後語/銅頭戴了鐵帽子
銅頭戴了鐵帽子
——雙保險
⑺ 漢朝士兵有頭盔嗎
誰說沒有金屬頭盔的?
自商代以來,一直就有金屬頭盔(胄,也稱兜鍪)
西漢前期,尚是青銅製作的:
⑻ 液化氣灶眼上的銅帽和鐵帽,兩者那個好,有什麼區別
差不多,看你喜歡啦,銅的不易生銹些,鐵的硬些
⑼ 頭戴一頂熟銅獅子盔,腦後斗大來一顆紅纓,描寫的是誰
3【外貌描寫】頭帶一頂熟鋼獅子盔,腦後斗大來一顆紅纓;身披一副鐵葉攢成鎧甲,腰系一條鍍金獸面束帶,前後兩面青銅護心鏡;上籠著一領緋紅團花袍,上面垂兩條綠絨縷頷帶;下穿一雙斜皮氣跨靴;
⑽ 誰知道歇後語,我要寫作業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開花——裝蒜
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或「有苦說不出」)
還有一種是諧音的歇後語,他在前面一種烈性的基礎上加入了諧音的要素。例如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火燒旗桿——長炭(嘆,即享受)
糞坑關刀——文(聞)不能,武(舞)也不能。
以下為一些常用的歇後語:
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
財到光棍手:一去無回頭
盲人吃湯丸:心中有數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水仙不開花:裝蒜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禮義廉:無恥
泥水佬開門口:過得自己過得人
偷雞不成:蝕把米,即不僅沒有佔到便宜,反而受到了損失
茅坑裡扔炸彈:激起民糞(憤)
閻王爺嫁女:鬼要
以下是一此常見於粵語的歇後語:
牛皮燈籠:點極唔明
床下底劈柴:撞板,即闖禍、出亂子
老婆擔遮:陰公,即可憐
老公撥扇:凄涼(妻涼),即可憐
單眼佬老婆:一眼睇曬
冬錢臘鴨:得個睇字
隔夜油炸鬼:無火氣
番薯跌落風爐:該燴
濕水欖核:兩頭唧
水瓜打狗:唔見咁截
無掩雞籠:自出自入
白鱔上沙灘:唔死一身散,即死定了
火燒旗桿:有排長炭(嘆)
潮州音樂:自己顧自己
結他無缐(濕水棉花):無得彈,即無可挑剔
非洲和尚:乞人憎(黑人僧),即令人討厭
賣魚佬沖涼/賣魚佬洗身:無聲(腥)氣
船頭尺:度水
亞蘭嫁亞瑞:累斗累
太公分豬肉:人人有份
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老舉埋年結:算數
蒙古大汗——
忽必烈:被打至屁股開花(忽=屁股;烈=裂)
吞金滅宋(金=借喻買菜的錢;宋=餸=菜)
歇後語:放下擔子聊天——歇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