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上的機關是什麼
Ⅰ 連衣棉襖 帽子上的暗扣幹嘛用的
天冷外出時,帶上帽子,扣上暗扣,防止帽子脫掉!
Ⅱ 為什麼警察每天都帶帽子
警察每天都戴帽子的原因如下:
1、警察代表了身後的執法機關,戴帽子警容嚴整會顯得更有威嚴。
2、《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著裝管理規定》規定公安民警應當著警服,保持警容嚴整。帽子也是警裝的一部分,每天戴帽子才是著裝整齊。
3、戴帽子還有保護的作用,尤其是警察執勤外出時,可免受烈日曝曬,起到保護頭部的作用。
Ⅲ 公安警帽上有麥穗圖案的是什麼意思
公安警徽上的不是麥穗圖案,是松枝。松枝象徵人民警察的品質和戰斗意志。
中國的警徽由國徽、盾牌、長城、松枝組成。國徽是國家的標志和象徵,表明人民警察是國家法律的捍衛者;盾牌是人民警察的象徵,表明人民警察保衛人民的神聖職責;長城象徵人民警察是維護社會秩序和國家安全的鋼鐵長城;松枝象徵人民警察的品質和戰斗意志。
中國現行的是99式警徽。1999年,公安部開始重新設計新款式的人民警察服裝。帽徽基本形狀同「83」式帽徽,在「83」式帽徽式樣下面增加了一橫飄帶,上有「警察」及拼音字母JINGCHA,整個帽徽顏色改為銀白色,並鏤空,由輕質金屬製成。
(3)帽子上的機關是什麼擴展閱讀:
根據2000年公布施行的《人民警察警徽使用管理規定》第四條規定,警徽及其圖案的使用范圍為:
1、授銜、授裝、宣誓、閱警等重大儀式;
2、人民警察機關及其事業單位的重要建築物、會場主席台;
3、人民警察機關頒發的獎狀、榮譽章、證書、證件;
4、人民警察報刊、圖書及其他出版物;
5、警服、警帽、警用交通工具、標志等物品。 除前款規定的情形外,使用警徽及其圖案應當經地(市)級以上人民警察機關批准。
對非法持有、使用、製作、仿造、偽造或者買賣警徽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一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Ⅳ 哪些地方有國徽
我來總結全面點吧,希望能幫到你:
我國的執法機關的大門上都有國徽:公安局.法院.檢察院.司法局.勞教勞改局.國家安全局.行政執法局等,各級法院的審判庭都有國徽懸掛。這些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所戴的帽子上也有國徽,另外
國家機構,部隊、警察及相關組織的服飾,人民幣上也有。
國徽的意義及來歷:
國徽是國家的標志和象徵。國徽的圖案和使用辦法,由憲法或專門法律規定。
當國徽懸掛在各級政府機關大門正上方或會場主席台正上方時,每一個人都會感到它是那麼崇高,那麼莊重;當人們看到為祖國爭得榮譽的我國運動員身穿飾有國徽圖案的運動服,站在領獎台向觀眾致意時,更覺得它是那麼端莊、美麗,深深感到作為一個中國人是多麼自豪、幸福……
金光閃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是怎樣誕生的呢?
准確地說,國徽是集體創作的成果,是許多專家、學者集體智慧的結晶。
1949年7月,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為了迎接新中國的成立,在《人民日報》登出了向全國徵求國旗、國徽及國歌詞譜的啟事,明確提出對國徽設計的要求是:甲、要有中國特徵;乙、要有政權特徵;丙、形式要庄嚴富麗。
全國各界人士紛紛投身於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工作之中。同時,受中央之命,負責徵集國徽圖稿的清華大學營建系和國立北平藝專(1950年改為中央美術學院)都成立了國徽設計小組。截止1949年8月20日,共收到國內及海外華僑寄來的國徽稿件一百一十二件,圖案九百幅。這些稿件和圖案雖各具特色,但都有不足之處,故都未被採納。因此,在1949年9月下旬的政協全體會上,只通過了國旗方案和國歌詞譜,沒有公布國徽方案。
後來,全國政協第一屆委員會決定邀請清華大學營建系和中央美術學院分別組織人力對國徽方案進行設計競賽。
其中,清華大學營建系國徽設計組由我國著名建築學家、營建系主任梁思成教授擔任組長,成員有梁思成先生的夫人、建築學家林徽音、畫家李宗津、中國建築專家莫宗江、建築設計教師朱暢中、汪國瑜、胡允敬、張昌齡以及研究中國古建築的學者羅哲文等。
中央美術學院國徽設計組由著名工藝美術家、教授張仃、張光宇、周令釗、鍾靈等組成。
為了趕在1950年的國慶節掛上新國徽,兩個設計組的專家和學者們,對各種構思和設想認真推敲,反復研究。梁思成、林徽音兩位先生抱病參加設計工作。大家懷著極其興奮的心情,決心拿出最美好的設計,為祖國增光。
根據政協國旗、國徽審查小組提出的要求及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見,並比較了所有設計方案,兩個國徽圖案設計組最後確定了國徽圖案有如下內容:
用齒輪、麥稻穗,五星、綬帶作為題材,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聯盟政權和全國人民的大團結。
把天安門作為題材的一部分設計進去,用以代表「五四」民主運動發祥地、新中國的誕生地,以天安門作為民族精神的象徵。
我們的國徽上的麥稻穗,是誰提議畫進國徽圖案里的呢?
1942年冬天,山城重慶,寒風陣陣,宋慶齡同志在她寓所,為歡送董必武同志返回延安而舉行茶話會。周恩來同志和鄧穎超也應邀出席。茶桌上擺著重慶近郊農民送來的兩串顆粒飽滿的禾穗,被爐火映照得金光燦燦。這時有人贊美這禾穗真象金子一般。宋慶齡說:「它比金子還寶貴。中國人口百分之八十都是農民,如果年年五穀豐登,人民便可豐衣足食了。」周恩來同志撫摸著飽滿的禾穗,意味深長地說:「等到全國解放,我們要把禾穗畫到國徽上。」果然,全國解放以後,他沒有忘記自己在那次茶話會上的講話,在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時,他建議要把麥稻穗畫上去。
兩個國徽圖案設計組除了確定了上述圖案內容,清華設計組還從「中國特徵」這一要求出發,在圖案的色彩上決定使用紅、金二色:紅色體現我國吉壽喜慶的民族色彩傳統,金色體現華貴富麗。金、紅相間,互為襯托,更增加了圖案的瑰麗色彩。
為了使國徽從形式上更庄嚴、肅穆,清華設計組決定把天安門畫成正立面圖,把象徵我國政權的五星紅旗作為天空背景覆蓋著祖國大地,端正地放在國徽圖案的正中軸線上,左右對稱,用以體現中華民族軒昂氣質。
在造型上,兩個設計組在設計過程中還參考了各國國徽圖案,並對我國古代的銅鏡、玉璧、玉環等禮儀文物的裝飾紋樣及工藝效果,進行了研究和借鑒。
兩個組的專家、學者們,經過將近半年辛勤努力,對數十個設計圖案反復比較、精心研究,各完成了一幅自己認為最滿意的圖案。
1950年6月20日晚,全國政協國徽審查組最後一次討論了國徽方案,周恩來同志親自主持了這次討論。那天晚上,清華大學設計組和中央美院設計組的方案各掛在牆的左右兩側。中央美院設計的圖案中,天安門為斜角透視圖像,顏色是五彩的;清華組設計的圖案中天安門則為正立面圖,用的是金、紅二色。
周恩來總理認真聽取了審查小組全體成員的匯報,最後根據李四光、張奚若、邵力子等絕大多數委員的意見,指著清華組設計的方案說:「那麼好吧,就這樣定了吧!」周總理的結論得到會議的一致通過。
隨後,根據周恩來總理對稻穗造型提出的意見,清華設計組又夜以繼日地對細部作了修改,重新又繪制了整幅的完整圖案,送交了國徽審查小組。6月21日,審查小組的馬敘倫、沈雁冰向政協全體大會提出了審查報告。6月23日,政協全體大會一致通過了國徽方案。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了政協關於國徽圖案的建議。
最後,著名雕塑家高庄,擔負了對國徽圖案進一步修改、加工和塑造正式浮雕模型的工作。經過將近兩個半月的精心勞作,到9月中旬,高庄及時地完成了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任務。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向全國頒發了公布國徽的命令。從此,我國庄嚴而美麗的國徽誕生了。
我國國徽鮮明地表明了我們國家的性質,它標志著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的勝利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五四」運動開始的,到1949年取得了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天安門是「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又是新中國成立時盛大集會的場所,用天安門圖案作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徵,是十分恰當的。用齒輪、麥稻穗象徵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用國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大團結,鮮明地表現了新中國的性質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國徽是國家的標志,它代表著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尊嚴。因此,我們必須尊重、愛護國徽。
國徽的定型設計者——高庄
國徽的設計和完成,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人民意志的體現。它凝結著許許多多設計者的心血;飽含著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愛戴,對社會主義的嚮往,對新中國的深情。每一個參加國徽設計的人,都將在中國人民的美好記憶中永存。
1949年8月28日,政務院召集各方面的專家學者開會討論國徽圖案時,參加國徽圖案設計工作的高庄在會上說:「在塑造國徽模型時,我有一種願望,就是要使我們的國徽更庄嚴、更明朗、更健康、更堅強、更程式化、更統一,並賦予更高的民族氣魄和時代精神,以冀我們的國徽的藝術性提到國際水平,永放光芒」。
高庄的熱切願 望,代表了全中國人民的心聲。1950年9月20日正式頒布的國徽圖案,完全體現了全國人民的心聲和願望。把已經由全國政協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平面國徽圖案雕塑成立體模型,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個平面的國徽圖案,是在全國政協籌委會公開徵求的數百幅圖案的基礎上,經各方人士協商,又經過清華大學及中央美術學院兩個國徽設計組專家學者的設計比賽,最後,清華大學的設計組的設計方案才獲得全國政協審查組的通過。這一凝結無數人心血的平面圖案,要由高庄雕塑為國徽立體模型,這當然是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
高庄接受任務後,首先對平面的國徽圖案進行仔細研究,發現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原圖中的稻麥稈向外彎曲,是垂頭的,雜亂的;紅綬的飄帶,缺乏來龍去脈,且有城牆不正的感覺。高庄認為,賦予國徽更高的民族氣魄和時代精神,是修改工作的指導思想,組成國徽的素材,如國旗、天安門、齒輪、稻麥,紅綬,是由中央規定了的。如何利用這些素材組成圖案,並由它來表現精神形象和藝術效果,則完全可由藝術家發揮其聰明才智。
高庄抱著這樣的信念,反復構思,精心比較。他把稻麥改成分行並列向上,並賦予剛柔相濟的不同性格,象徵我們國家各民族的團結共存,象徵中華民族蒸蒸日上。紅綬改成有規律的穿插,與天安門城牆相呼應,給人以堅強、安定的印象。其它的地方也作了一些修改,如天安門的大小,華表的位置,國旗上五角星的距離,等等。總之,修改後的國徽圖案,整體與局部變化統一,規正庄嚴,又自然美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氣魄和時代精神。
在修改國徽圖案和塑造國徽立體模型的過程中,高庄參考了大量資料,自己還買了一尊佛像和幾方秦、漢、隋、唐的銅鏡作為參考、借鑒。為了使國徽更完美、壯觀,他把做好了的國徽石膏模型與原平面圖案放在一起,讓人們比較評論,聽取意見,不斷修改,以求臻於完美。至今,高庄仍珍藏著當年製作的石膏國徽模型。
高庄在工藝美術方面造詣很深,木刻和素描很有功力,深得美術大師徐悲鴻先生的贊賞,幾十年來,他為祖國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藝術人才,為我國的工藝美術教育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高庄教授八十歲的時候,曾作詩言志:
老牛老來甘埋頭,
步步耕耘不求酬。
青草吃飽已足樂,
白骨願入藝人手。
這首詩反映了這位為人民做出過卓越貢獻的藝術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永不停步的可貴精神。
Ⅳ 為什麼公安局辦公樓掛的警徽和警察帽子上的不一樣
公安機關懸掛的是警徽,金色松葉松果環繞藍色盾牌內的國徽,盾牌下方是長城圖案,警徽寓意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以革命的忠誠保衛國家秩序和人民安全;人民警察警帽上的標志是帽徽,銀白色鏤空警徽下綴飄帶。
Ⅵ 檢察官帽子上戴的是國徽還是檢徽
檢察官帽子上佩戴的是檢徽。
根據《人民檢察院檢察制服著裝管理規定》(2010年12月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11屆第28次會議通過)
第三條 檢察人員在工作中,應當穿著檢察制服,佩戴檢察徽章:中國檢徽的基本圖案由盾牌、五顆五角星、長城和橄欖枝圖形構成。盾牌和五角星象徵著司法機關在國家法治建設中擔負著法律保障等重要職責;長城象徵著中國,充分體現了司法機關的國家屬性,也象徵著國家對司法工作順利開展的堅強保障力;橄欖枝代表著和諧,象徵司法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Ⅶ 為什麼公安,司法警察的帽徽上,使用的國徽
公安機關帽徽上是警徽,法警的帽徽也是警徽,只有法院的工作人員的帽徽是國徽,是代表國家的意思。
Ⅷ 馬里奧64的三個帽子的機關在哪啊
天空中的瑪利歐(隱藏關)
位置:在大廳里,當你拿到10顆星,你會看到有一道白光照到大廳中央。站在那裡,抬頭看天,你就會進入這一關。裡面正中間就有飛行帽子的開關!
*隱形的瑪利歐
位置:城堡外護城河中的一個地洞里。
第9顆隱藏星:要得到這顆星,你首先要把護城河的水放光。在地下室,一共有三扇門,一扇門是你進來的門,第二扇門上面有星星的標志。 進第三扇門,可以看到水中有兩個石柱,在石柱上分別靶跺一下。再回到護城河,跳進地洞里。
此關的開始處似乎是一座水壩,水壩上總共有4枚紅幣,換一種視角很容易拿到。剩下的3枚在後面的路上。最後1枚在鐵絲網籠子里,你需要藍盒子中的隱身帽才能拿到。隱身帽的藍開關在終點附近,你很容易找到。
*瑪利歐的鐵帽子
位置:在第6關里。記得那隻友好的恐龍嗎?讓它馱你到右邊的那扇門里。
第10顆隱藏星:拿到8枚紅幣,得到這顆星。鐵帽子的綠開關在下圖最左面的平台上。
位置如下:
6
北 **********平 2 1 台 *
*4 *5 *******************
西 東 星星:*平 台 **平台 *
7 *3 *******
南 *********
8
這下面是馬里奧64的攻略,很牛的~另外,這游戲唯一的一點遺憾是視角轉化很不好用,還沒有地牢圍攻好~但是總的說,經典~
Ⅸ 帽子的結構是什麼
帽子的結構是帽蓋與帽檐兩部分。
帽子的結構分為帽蓋與帽檐兩大部分。帽蓋有半圓球體、圓柱體兩類。帽檐有鴨舌檐與全檐之分。帽子不但用以降低身體發熱量的蒸發,還可用以擋住熾熱的太陽,夏天戴白布寬邊的太陽帽、秸稈手工編織的斗笠都能夠具有這類功效。冬季,除臉部外,帽子能將全部頭頸所有圍起來,防凍保暖特性極好,頗合適老人戴用。在寒冷的北方地區,皮帽是大家越冬的親密小夥伴,假如能備一頂狐皮帽則更為理想化,自會覺得頭身皆暖,心神愉快。出門度假旅遊戴旅遊帽也是有遮風、擋太陽的效果。
在如今,帽子的種類十分多樣,名稱更是多不勝數。我們可以按照它的用途、材料和款式進行簡單的分類。帽子的種類從用途上來分常用的有,遮陽帽、遮陽帽、安全帽等。帽子的種類從材質上來分常用的有,絨線帽、草帽、編織帽、皮帽等。帽子的種類從款式上來分常用的有,鴨舌帽、漁夫帽、貝雷帽等。現在,相信對帽子的種類和名稱的你一定有了足夠的認識。
Ⅹ 警徽、帽徽、法槌和天平各代表了哪些『國家權力機關』
分別:警察、軍人、審判機關(法院)、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