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戴帽子治什麼病
Ⅰ 戴帽子的好處
1、修飾臉型
不同類型的帽子對臉型也是很好的修飾。如圓臉可以選擇有稜角的帽子,而不適合再戴圓形的帽子;方臉就不要再戴有稜角的帽子了,要戴圓形帽子使臉型更圓潤一些。
長臉要戴那種能遮住腦門,使臉顯得短一些的帽子。戴帽子可以修飾臉型,使人看起來更帥氣、更漂亮。
對於老年人來說,對臉型的修飾需求並不是很大,但是花白的頭發可能會顯老。這時,戴上一頂大方得體的帽子,就可以遮住白頭發了,又美觀又保暖。
2、保暖
冬天戴帽子,主要的作用就是保暖。所以冬天的帽子要選擇保暖性強的,如毛線、呢絨等材質的,質地較厚,既保暖又不容易被風颳走。
頭部的血管多,經常受冷風吹,血管收縮,會阻礙血液循環,使頭部越發地覺得冷。而且腦部血流不暢,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是相當危險的。因此,頭部保暖非常重要,即使你是一個身體健康的人,頭皮經常挨凍,血流不暢,還可能引起脫發。
3、防護功能
冬天的帽子較厚,有一定的防護功能。若是不小心碰到頭,還能有一個緩沖。從這個方面考慮,騎車出門的時候,好戴上頭盔。
(1)中醫戴帽子治什麼病擴展閱讀:
北京中醫葯大學東直門醫院陳信義主任醫師專家團隊指出,一般人日常戴帽子不會造成脫發,但對於有脫發問題的人來說,戴帽子的時間過長則有可能會加重脫發問題。
據《中國日報》報道,長時間戴帽子,會導致頭皮毛孔呼吸不暢,皮脂堆積於頭皮,容易形成皮屑、頭癢或皮膚炎症,進而造成脫發。
頭發不耐悶熱,緊扣在頭上的帽子或頭盔會使底層頭發長時間得不到呼吸,尤其是受帽邊壓迫的發際、發根處,更容易因皮膚鬆弛脫發。
部分老年人身體較為虛弱,要更注意頭部保暖,他們可以選擇雷鋒帽,其厚實的絨毛可以較好的護住頭部、頸部以及耳朵。
小孩子的皮膚細嫩,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選擇能護住頭部、面頰和耳朵的寬松帽子即可。
脫發的人不宜久戴帽子,他們在寒冷季節可以選擇佩戴寬松、比自己頭圍稍大尺寸的帽子,讓頭皮毛孔可以正常呼吸。此外,頭油較多的人,應該戴薄一點的帽子。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老人冬季戴帽好處多
人民網-你的帽子戴對了嗎?久戴帽子會加劇脫發
Ⅱ 冬季老年人外出戴帽能保護心血管患者嗎
冬季老年人外出戴帽子是可以保護心腦血管的,戴帽子可以保護頭部的溫度不會降低,保持正常的血液循環速度,如果頭部溫度降低以後,會使血管收縮降低血液循環速度,從而導致引發疾病,冬季老年人戴帽子是一項很好的保護措施。
Ⅲ 「百病從寒起,寒從腳底生」2種人睡覺宜戴帽穿襪
一天之中,睡眠占據三分之一的時間,想要睡得好、睡得 健康 ,怎麼穿也是一大學問,有些人穿襪又戴帽,有些人則乾脆裸睡;而天氣這么冷,為什麼小孩夜半還是滿身汗?
Q1:睡覺要戴帽子、穿襪子嗎?
A:「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從字面不難了解,指的是寒氣會先入侵雙腳,再慢慢往上竄,所以容易四肢冰冷、末梢循環差的人,建議穿襪子睡覺,四肢保暖了,自然睡得比較安穩。
中醫也說:「頭是諸陽之匯。」人體陽氣匯聚於頭部,陽氣則能抵禦外邪,所以戴帽子也是為了保護陽氣,避免溢散,比較不會受寒、著涼。
西醫睡眠醫學觀點則認為,保持溫暖的環境、合適的溫度,無論戴帽子、穿襪子或使用溫熱毯,都有助睡眠時維持正常生理運作。
有些人的頭部對溫度比較敏感,溫度驟降使血液循環變差、肌肉收縮,可能導致頭痛;而且頭部有許多重要血管經過,腦部運作也有賴血液輸送養分、氧氣,因此頭部的溫度調節相對比較重要。
而腳是周邊的血管,相對來說,距離心臟更遠,因此對於溫度特別敏感的人也會更需要保暖。更重要的是,手腳冰冷容易造成血管收縮,可能造成交感神經過於亢奮,進而影響心血管及腦血管收縮,嚴重的話可能出現心肌梗塞或心肌缺氧,這也是為什麼中風和心肌梗塞好發於冬季。
但千萬別因為擔心頭部吹風著涼而悶在棉被裡,因為悶在棉被裡的同時也會蒙住口鼻,呼出的二氧化碳不斷在被窩里循環,導致一覺醒來更昏沉,寧可戴帽子保暖,也不要蒙住頭睡覺。
Q2:睡覺時,頭部著涼、手腳冰冷,真的容易感冒嗎?
A: 手腳冰冷不一定會感冒,但如果身體受寒,尤其頭部是身體重要部位,免疫力變差,就容易感冒。江秉穎進一步說明,這是因為身體能量必須用來產熱、對抗寒冷,使得供應免疫系統運作的能量相對減少,導致抵抗力下降。
此外,環境溫度太低會影響睡眠,假使睡眠品質不好,免疫力也會直接跟著受到影響。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好的免疫力建立在睡眠中,白血球表面的一種蛋白質 (beta2-integrins)可以有效攔截、抓取病毒或細菌,所以一般人有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好而容易感冒的經驗,是有科學根據的。
Q3:哪些人建議戴帽子或穿襪子睡覺?
A: 中醫和西醫都認為老人家、嬰兒可以在睡覺時多加強保暖工作。老人家本身就是偏向陽虛的族群,所以常聽到老人家抱怨頭部涼涼的,不是因為他們的發量稀少,而是隨著年齡增加,陽氣慢慢衰退,抗寒能力跟著變差。
除了老年人,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曾中風等,也要留意睡覺時的保暖工作;嬰兒則因為大腦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健全,環境溫度變化太大容易造成失溫,光是1、2 C的變化就有可能受影響,所以保暖也很重要。另外,如果個人對溫度比較敏感,睡覺時溫度太低會不舒服,都可以自己酌量增減衣物。
不過,糖尿病人足部循環較差,加上神經功能可能受損,建議襪子不要穿太緊,以免足部缺血,較不容易察覺。
Q4:一絲不掛,裸睡好嗎?
A: 醫學上來說,裸睡確實對身體有一些好處,身體少了衣物束縛,血液循環比較好,而且,肌膚直接接觸棉被,對溫度的體感舒適度,會比穿著衣服再蓋棉被來的更好,所以不必擔心冬天裸睡會冷。
裸睡對男女生也各有不同好處。以男性來說,比核心體溫再低一點的溫度較有利於睾丸製造精子,裸睡少了衣物包覆,溫度自然會低一些;裸睡則讓女性的會陰部可以盡量維持乾燥,降低女性常見的泌尿道感染困擾。
不過醫師強調,是否裸睡還是看個人習慣,雖然裸睡有些好處,但如果不習慣,反而睡不著,倒也不必刻意勉強,只要自己感到最舒服、最合適的溫度就可以,「前提是,裸睡還是要蓋棉被,而且體感舒適度會比穿衣服睡覺更好。」
Q5:睡衣穿什麼材質比較好?
A: 睡衣挑選透氣、吸汗、柔軟舒適且寬松的最好,盡量選擇棉質睡衣。尤其如果有皮膚疾病,例如冬季濕疹,皮膚容易干癢,如果穿太緊或容易造成刺激的材質,像是緊身毛衣,很可能加重症狀,也會影響血液循環。
國外曾研究比較棉質和聚酯纖維的衣物,證實棉質會提高皮膚角質層的保水度,水分不易散失;但如果有皮膚干癢的問題,聚酯纖維會讓水分持續散失,加重皮膚問題,尤其睡眠佔了一天之中三分之一的時間,合適材質的睡衣更顯重要。
Q6:為什麼天氣這么冷,孩子睡到半夜還是滿身汗?
A: 天氣冷,大部分人都會加強保暖工作,可是家中有小小孩的人往往會發現,睡到半夜,孩子常常還是滿身大汗,不知到底該怎麼幫他們穿衣服。
夜間流汗的原因很多.在沒有生病的前提之下,學齡前兒童新陳代謝較快,尤其睡眠中會經歷幾次熟睡期,這時會分泌生長激素,加速身體代謝,非熟睡期時又回到正常的代謝率,如果衣服穿太厚,或是冬天開暖氣,容易導致兒童一覺下來可能流汗好幾次,濕了又干,幹了又濕。
另外,即將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因為荷爾蒙分泌增加,也會導致睡覺時容易流汗。但是如果夜間流汗太頻繁,建議檢查是否有相關疾病或睡眠障礙,過去一項針對亞洲兒童的研究發現,鼻過敏、肥厚性扁桃腺炎、兒童睡眠障礙,包括呼吸中止、失眠、異睡症等,都可能導致夜間易流汗。
醫師建議,如果看到孩子半夜睡到滿身汗,可以協助他擦乾汗水,避免著涼,或者開空調,讓室內維持在比較溫暖、恆溫的環境,就可以省去整晚不斷替孩子擦拭汗水,也不用擔心濕透的汗水遇上天寒低溫容易著涼感冒。
Ⅳ 【董氏奇穴】中醫61種外治絕招,不用吃葯把病療
1、頭冷痛 ,天熱也得戴帽子,患者頭部特別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病因為虛症,炙百會穴上星穴。
2、頭冷痛,前額痛 ,受寒時疼痛加重,頭部畏風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辯氣味,天熱時症狀消失,病因為氣虛血瘀,炙百會穴,上星穴,撥揉風府風池穴。
3、頭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無力 ,病因為心理壓力過大,休息不到位,點揉後溪穴3分鍾,後溪為督脈之會穴,上通頭部可使人精神振作。
4、偏頭痛 ,為少陽膽經循環不良,取小腿外側,陽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撥法。(瀉法)
5、酒後頭痛 ,點搡率谷穴,盧息穴,百會穴,撥揉後頭斜方肌起止點心,淺拿肩井穴。
6、視物不 清,好象被雲霧庶住 ,病因為肝虛引起的症狀,點揉太沖穴300次。
7、聲音嘶啞 ,病因為感冒咳嗽起因咽痛,捉拿法,強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手三里用擦法。
8、落枕 ,手部落枕穴,人中穴風府穴強刺激。
9、背痛 ,直取大椎穴旁開5分處,後溪穴,外關穴強刺激。病因為寒凝後背。
董氏奇穴七十二絕針,掃碼免費學!
10、急性腰扭傷 ,直取承山穴雙側上臂扭傷穴,太沖穴強刺激.活動腰部。
11、腰痛環腰一周,帶脈痛 ,直取膽經足臨泣穴,外關穴強刺激,活動腰部。
12、腰脹,眼脹,口苦,不想飲食,睡眠不好 ,病為帶脈病,合並肝膽症狀,直取足臨泣穴強刺激。
13、腎虛性腰痛 ,腰俞穴配太溪穴,一手上一手下,共同點揉。
14、岔氣 ,直取肝經的太沖穴,患者張口,強刺激呼出聲來。
15、臀部疼痛 ,直取脾經的五俞穴,病因為脾經所主之症。
16、小腿脹痛 ,直取合谷穴,病因為六腑之症,寒瘀大腸。
17、雙腿無力,腿足發麻,無力,不能正常行走 ,取三陰交穴後1寸(奇穴)
18、大腿股四頭肌麻木 ,炙太淵穴,病因為肺所主之症。配放血法。
19、小腿轉筋 ,取膀胱經委中穴,承山穴,刮痧法,病因為寒瘀腓腸肌療。
20、足根痛,走路足根不能著地 ,病因為生殖系統寒症,內外踝關節下面揉法拍法。
21、感冒初期,流鼻涕 ,全頭刮痧,點揉合谷穴,風府風池穴。
22、腹瀉 ,病因為受寒引起腹瀉,大便如水,一天幾次,體溫正常,隔鹽炙,神闕穴,神效。
23、腹瀉 ,食物中毒,足部反射療法。腎、腎上腺、腹腔神經叢,脾胃,結腸,肝膽反射區,加補糖水鹽水。
24、夜尿多 ,腎虛,刮捏手小指,炙或點揉夜尿點。(小指末節中間)
25、陽痿無法勃起 ,龍根穴,太沖穴。
26、手指麻木 ,病為風寒瘀阻手指經絡,炙少商穴外關穴。
27、手腕以下至手指稍麻木 ,病因為風寒如表絡,炙太淵穴,全肘以下至指稍刮痧。
28、肩周炎 ,手臂不能上抬,取條口穴,承山穴,強刺激,病因為寒入陽蹺脈。
29、肩周炎 ,人老體衰,筋脈失養,致使肩關節運動障礙,刮痧活血肩周,點揉強刺激天宗穴3分鍾。
30、打隔 ,因暴飲暴食造成隔肌驚攣,取足反射區腦垂體,胃食道,胸膈反射區。
31、打隔 ,病因為交感神經興奮,造成食道收縮性反應,點揉足大趾腹中間腦垂體反應區,強刺激。
32、肝瘀氣滯,症狀胸肋脹,食不下 ,取脾經絡穴大包穴,胃經的不容穴期門穴,章門穴拿揉手法,消食化氣。
33、胃痛 ,直取胃經的沖陽穴,歷兌穴,強刺激,足部胃反射區,腹腔神經叢用補法。
34、腸鳴腹脹 ,炙內踝下照海穴,配足部反射區腹腔神經叢,脾、腎、肝、膽、結腸反射區。
35、胸痛,呼氣吸氣都痛 ,病因為生氣所發,氣會膻中,患者腹卧強口撥揉法強刺激承山穴至昆侖至太溪穴,患者痛時喊出聲音來。
36、少兒突發性腹脹、腹痛 ,病因為脾胃不合,拇指指甲旁1分處放血一滴。(少商穴相對,指甲外側)
37、小兒發熱 ,足部反射區療法,腎上腺,腹腔神經叢,結腸區揉法,全足搓捏,以雙足雙手出汗為度。多喝溫開水。
38、大便困難 ,病因為長期用瀉葯,致使直腸神經叢麻痹,啄法使腰骶部發熱,點揉承山穴,支溝穴,足部直腸,結腸反射區及腹腔神經叢腦垂體反射區。
39、便秘 ,點揉腕後心經神門穴至有便意,然後再排便,可減少心腦血管意外,病因為心腎不交,致使腎的司主二陰功能減弱。
40、便秘 ,病因為老年陰液虧損,體液從表皮膚散失過多,肺所主功能失調,大腸與肺表裡不合,刮痧療法,重點刮手食指雙側,配肺經大腸經五輸穴。
41、旅途便意 ,點壓手掌中心,胃腸腎反射區。
42、暈車 ,強刺激點揉風池穴特效。
43、鼻出血 ,雙手中指相鉤,加壓5秒鍾,兒童多見。
44、早泄 ,大赫穴、上會陰穴。
45、氣閉耳聾 ,病因感冒引起,取撲參穴,強刺激,特效。
46、隆閉,症狀為小便點滴不暢或不通 ,取足反射區下腹部,腹腔神經叢,腎及腎上腺,加強生殖腺反射區。
47、突發性疝氣 ,強刺激足反射區腹股溝3分鍾,太沖穴1分鍾。
48、心腦循環不好 ,子午流注調理方法,中午11點至1點時點揉通里穴,神門穴,晚7點至9點揉曲澤穴,郗門穴,內關穴,大陵穴,拿揉腋窩淋巴。
49、防中風 ,全頭刮痧保健,重點刮百會、太陽、風府、風池穴,加刮手腕至指稍,足踝至趾稍,每天保健15分鍾。
50、頭痛
症狀:頭部某點疼痛,類似脈搏跳動。做事沒精神,思維遲鈍。
方法:偏頭痛,多半有氣郁積在心。在同側找到痛點,用拇指輕揉,疼痛處多有結節,可揉開。也可揉搓外關穴治療。
51、胃酸
症狀:吃飯不規律,導致胃不舒服,很餓卻不想吃,胃酸較多。
方法:取坐姿,全掌用力摩擦大腿正上面,由大腿根到膝蓋部位的肌肉。反復摩擦3分鍾。以打嗝為佳,這部位許多穴位可調節胃的功能。
52、乳腺增生
症狀:大多年輕白領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方法:可敲打經絡,尤其是「膽經」。用指節由大腿外側腰下方,一直敲打到小腿外腳踝上方。每天不定時敲打3分鍾。
53、便秘
症狀:大便乾燥,排便不暢,會造成小腹贅肉、膚色不均。
方法:用「推腹法」可治。臨睡前用兩手指肚從心窩推到肚臍,再從兩側從上往下推。,每晚五分鍾。嚴重者可於起床前再推一次。
54、時差混亂
症狀:白天犯困,效率極低,越晚越精神。晚上無法入睡,熬到凌晨;早上起不來。
方法:「金雞獨立」能靜心,身心俱調。抬一足直立,站穩後閉眼睛。每天堅持練習幾分鍾,一周後,「時差」就倒過來了。
55、掉發
症狀:大把掉發,發色乾枯,毫無光澤。
方法:用手指肚敲打頭部,又稱「鳴天鼓」,可健腦護發。還可用手指肚梳頭養發,每次只需兩分鍾,一天兩次,堅持兩周,就會有效。
56、虛胖
症狀:整體不胖,局部臃腫,尤其是大腿、臀部和腰部,由於加班、疲勞、懶惰等原因,無法按時運動。
方法:消除腰部「游泳圈」可於睡前平躺,用空拳敲打腰側贅肉,每次三百下。減腿和臀部贅肉,可跪地板上爬,堅持一月,效果明顯。
二
57、視力下降
症狀:由於常盯電腦,看東西模糊,眼睛干澀發癢,眼裡有血絲。
方法:耳垂上戴耳環的小孔,是「明目穴」,平常多用手指揉捏此穴,每次兩分鍾,揉時要閉眼睛。
58、煩躁
症狀:事情多、任務重時,容易氣血上涌,明明知道此刻需要平心靜氣,卻越想越著急。
方法:宣洩。選擇你愛聽的音樂,隨著音樂的節奏,用十個手指肚敲打你的電腦桌。敲到手微痛即可。十指連心,「十宣」穴位於此處,可宣洩心中郁結之氣。
59、偏頭痛 ,為少陽膽經循環不良,取小腿外側,陽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撥法。
60、痛經 ,點揉昆侖穴,太溪穴,撥揉踝後大筋,病因寒瘀肝脾、任沖脈。
61、眼乾,症狀眼乾無淚 ,強刺激攢竹穴,睛明穴,迎香穴風府穴,流淚為止。
完
Ⅳ 老中醫講冬天戴帽子的好處是什麼
老中醫講冬天戴帽子的好處是:保護心腦血管,防止耳凍傷,防止傷風頭痛。
中老年人秋冬季如果受涼的話,難免造成腦血管收縮,本已較為老化的血管甚至會產生痙攣,血流因而受阻,進而導致細胞缺血缺氧,輕則會感到頭昏、頭痛,如既往有血管斑塊或動脈粥樣硬化,則可能發生心梗、腦梗甚至腦出血等意外。
在身體的各個器官中,耳朵是最容易發生凍傷的部位。整個耳廓除了耳垂有脂肪組織可以保溫外,其他部分只有很薄的皮膚包裹著軟骨,罩面的血管非常綱微,保溫能力極差。
冬季氣溫下降,耳朵因受到寒冷氣候的刺激,耳部血管的血液供應比其他部位會少很多,於是,末端血液循環障礙,氣血運行不暢,因而容易發生凍傷。天冷時,如果沒有選擇戴帽子或戴耳套而在戶外長時間活動,那麼耳朵被凍傷是必然的。
做好頭部保暖,是一個重要的防寒措施。在寒冷的冬天裡,中老年人外出時一定要注意護首,戴好帽子,防止傷風頭痛。冬帽的材質,可以是毛線、呢絨,或者羽絨服的連衣帽。總之,質地要厚一些,這樣保暖效果才好。
但戴帽子也並非全是好處。
專家指出,長時間戴帽子,會導致頭皮毛孔呼吸不暢,皮脂堆積於頭皮,容易形成皮屑、頭癢或皮膚炎症,進而造成脫發。頭皮不耐悶熱,緊扣在頭上的帽子或頭盔會使底層頭皮長時間得不到呼吸,尤其是受帽邊壓迫的發際、發根處,更容易因皮膚鬆弛脫發。
因此,天冷戴帽子,首先要選擇比頭略大一點的,戴上不會緊壓頭發,讓頭皮有透氣的餘地。其次要注意材質,頭皮愛出油的人,要戴透氣、輕薄的帽子,體質較弱易感冒的人,要戴呢料或毛線帽子。
Ⅵ 從中醫上看戴帽子的好處是什麼
從中醫上看戴帽子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很多疾病。中醫認為頭為「諸陽所會,百脈相通」,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能蓋住前額。頭部保暖對維持人體熱平衡具有極重要的意義。此外,冬季腦出血(中風)發病,與寒冷刺激也有一定關系。
醫學研究還證明,冬天戴帽的人群中,感冒及呼吸道疾病發病率低於不戴帽人群50%以上。可見,老年人冷天出門戴頂帽子是十分必要的。專家提醒人們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病,呼吸、消化道等慢性病者,抵抗力差,冬天出門還是戴頂帽子好。
戴帽子注意
1、不要長期戴帽子。
戴帽子的時間不要過長,如果在屋裡最好取下來,這樣就可以有效降低帽子對頭發的壓迫。
2、帽子不要戴的過緊。
戴帽子時戴的過緊會減少流向毛囊的血液,比正常戴帽子給頭發帶來的傷害更大。因此,在戴帽子時要注意不要戴的過緊,還要盡量選擇寬松、輕薄的帽子。
3、經常清洗、更換帽子。
很多人戴帽子會忽略帽子的清洗,這樣一來帽子上就會累計大量的灰塵、細菌,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戴在頭上,這些灰塵細菌會給頭發造成怎樣的影響。
Ⅶ 從中醫上看戴帽子的好處是什麼
從中醫上看戴帽子的好處是:戴帽具有保溫作用。在寒冷季節戴帽,可使頭部減少不必要的耗氧耗熱,既有利於腦部的營養,又有利於全身的保暖,以免產生不舒適的寒冷感覺。戴帽還具有保護作用。具體如下:
從養生學的角度看,戴帽主要是為了維持人體正常的熱平衡,使頭部不致散失過多的熱量而引起全身的體溫變化。在寒冷季節戴帽,可使頭部減少不必要的耗氧耗熱,既有利於腦部的營養,又有利於全身的保暖,以免產生不舒適的寒冷感覺。
此外,戴帽還具有保護作用。戴帽可使頭發和頭皮避免有害塵埃及其他異物的污染和刺激,並可減輕外力沖擊對頭部造成的損傷。在烈日當空時,戴帽可避免陽光的暴曬;在細雨蒙蒙時,戴帽可避免雨淋發濕。
中醫認為
「頭為諸陽之會」,乃全身陽氣會集之處。人體的頭部血管密集,耗氧量大,熱量散發也多。
有試驗證明,當人處於靜止狀態,外界的氣溫為15℃時,不戴帽的人從頭部散失的熱量約占人體散熱量的1/3;當氣溫為4℃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約占總散熱量的1/2;當氣溫為-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約占總散熱量的3/4。
Ⅷ 從中醫上看戴帽子的好處是什麼
從中醫上看戴帽子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很多疾病,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頭部保暖對維持人體熱平衡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戴帽子的注意事項。
帽子的大小要同自己的頭部相稱,帽子太小,戴在頭上過緊,不舒服,影響頭部血液循環,帽子過大,不保暖又容易脫落。
一般選擇帽子時,應考慮到頭圍的大小、頭發所佔的體積以及帽子洗刷後的縮水變化,青少年正處於發育時期,帽子選用時宜寬大些。
老年人選帽子應注重實用,冬帽宜選用柔軟舒適、輕便保暖的,夏天則選用輕巧、通風,色淡的。
人的頭皮富有皮脂腺,尤其是青年,皮脂分泌旺盛,加上出汗灰塵吸附,可使帽檐內或襯里油膩污穢,有臭味,這是嗜脂性的腐生真菌的良好繁殖環境。
帽子戴一段時間後,就應用溫熱的肥皂水及軟刷洗刷,最後再用溫水或熱水漂洗干凈。為了便於清洗,也可在帽子內墊一塊薄棉布塊,這樣經常洗換就方便了。
冬天戴帽子時,應注意不可隨意脫帽,長跑出汗後,或剛進溫度較高的室內,如果隨便將帽子摘掉,很容易因身體熱量迅速從頭部擴散,而導致傷風感冒。
有的人長有頭癬或患有其他傳染性疾病,帽子上往往帶有病菌。隨便借用別人的帽子戴,很可能會不知不覺地受到傳染。
患有頭部疾病(黃癬)的人,因為怕別人看到了不雅,常常會一年四季都戴上一頂帽子,把患病的頭部蓋得嚴嚴實實的,其實這是很不科學的。
帽子是戴在頭上的保暖、保健用品,不可做其他用途。有的人隨便拿帽子有時當坐墊,有時當抹布拂灰塵,然後又立即戴在頭上,這是很不科學的。
Ⅸ 中醫講「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是什麼意思,
男怕穿靴,女怕帶帽
男怕穿靴(心脾腎虛),女怕戴帽(心包炎,大頭瘟)。
把下肢水腫叫做「穿靴」,把頭面部水腫稱為「戴帽」。心臟病病人發生水腫最先出現在下肢,
即從腳腫起。腎臟病患者的水腫多從頭部的眼瞼、顏面腫起。
用中醫來解釋這句話:
同樣生
肝膽病,女的比較危險,肝經上頭頂,故曰:女怕帶帽。
同樣生
腎臟病,男的比較危險,腎經下足心,故曰:男怕穿靴。
從人體氣機分布結構來看,男為陽,女為陰,陽為上,陰為下。遵照這一自然原理,男性陽性氣機置於頭上,女性陰性氣機置於足下。而男女兩性在沒有進入生命最後時刻,身體內氣機與身體外氣機場氣機的運化是以兩性下丹元氣以及五藏氣機的正常運化和心理的作用來維持,當男女兩性因為某種疾病與壽命既將結束之時,身體陰陽兩性氣機發生了偏執的運化,這時男性為陽性的氣機和女性為陰性的氣機出現了倒置,這也是物極必反的道理。此時男性頭上陽性火位氣機逐漸消失,不能與足下陰性進行正常的運化,致使足下水位氣機過盛而出現了浮腫,就有了男怕穿靴的說法,相反女性也既是如此。當然這其中還有很多其他的內容在裡面,涉及到人體外氣機場與體內五藏氣機運化的一系列理論內容,但是道理很簡單,人體的一切現象都在宇宙自然規律中,這些規律可以在中國古典文化與中醫學基礎理論中找到,不是非常的復雜。
Ⅹ 俗語"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句話說「男怕穿鞋,女怕戴帽」,——如果「男人腳腫」或「女人頭腫」就表明這人離死不遠了。
男怕穿靴女怕戴帽」嗎?
民間把下肢水腫叫做「穿靴」,把頭面部水腫稱為「戴帽」。那麼,「男
怕穿靴,女怕戴帽」,也就是說,如果男同志的水腫從腳腫起,女同胞的水腫
從頭面腫起,這種說法有科學道理嗎?
當心臟病病人發生心力衰竭時,靜脈壓升高,毛細血管靜脈端壓力也隨之
升高,組織液回吸收減少,過多的液體瀦留在組織間隙就會發生水腫。由於重
力作用,人體下肢靜脈壓最高,所以,心臟病病人發生水腫最先出現在下肢,
即從腳腫起。而腎臟病水腫與心臟病水腫的機理不一樣。比如慢性腎炎是由於
大量蛋白從尿中丟失,使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而發生水腫。而眼瞼等組織疏鬆
的部位組織壓力較低,液體更易滲出,因此這些部位的水腫出現最早,也最為
明顯。所以,腎臟病患者的水腫多從頭部的眼瞼、顏面腫起。由此可知,發生
在下肢的水腫應考慮是心臟病,而頭面部水腫應警惕腎臟病,並非男女區別所
致。所以,「男怕穿靴,女怕戴帽」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