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帽子類別 » 皇帝的帽子垂珠是什麼

皇帝的帽子垂珠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2-12 17:37:29

A. 皇帝帽子前面垂下的珠子起什麼作用呢

皇帝帽子前面垂下的珠子為旒,標準的科學稱謂叫玉藻。

旒的作用:

1、「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也就是說,一個身為領袖的人,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

2、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志。珠簾的根數是有講究的,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說前後各有十二旒,那就總共二十四旒)。諸侯九旒(共十八旒),上大夫七旒(共十四旒),下大夫五旒(共十旒)。



(1)皇帝的帽子垂珠是什麼擴展閱讀:

1、冕冠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冠式,始於周代,也稱「旒冠」,俗稱「平天冠」。與冕服、赤舄、佩綬、玉圭等同時在祭祀等大典時穿用。冕:《說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紞纊。」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參加祭典等典禮活動時所戴的等級最高的禮冠。

2、冕冠主要由延、旒、帽卷、玉笄、武、纓、纊、紞等部分組成。周朝禮儀規定,戴冕冠者都要身著冕服,冕冠的基本樣式以及這套冕冠制度也一直被後代所沿用。唐代進行改制,使用二十四旒。明滅以後,在滿清主導的剃發易服下,冕冠也隨之消失,代之以朝冠。


B. 皇帝戴的帽子,上面的珠簾有什麼用

我們經常在一些影視劇中,看到皇帝戴著的「帽子」前有一串珠簾,一眼便知這個角色是皇帝。但是你仔細想想,這個東西美觀歸美觀,難道不會擋住皇帝的視線嗎?走起路來不怕珠子甩臉嗎?

也有人認為,這種視線遮擋的作用是雙向的。玉階之下,百官拜跪,但被珠簾遮擋得若隱若現,這種畫面其實是在為當權者警醒——身居天子之位,宮內宮外許多事情其實看不全面,切不可偏聽偏信。

地位再高,權力再大,也總有看不到的地方,聽不到的聲音,若為江山社稷考慮,一個明君應該善於撥開心中的珠簾。這便是冕旒這一服飾為統治者帶來的提示。

C. 古代君王冕旒上為什麼要加垂珠,其作用是什麼

中國古代舉行大祭奠儀式時,君王、諸侯和卿大夫一定佩禮冠,在其中冕旒極其高貴,只能君王才可以穿戴。相信大夥兒都有在影視作品中見過這類冕旒,許多人想知道為何皇上冕旒上要加垂珠,把自己的臉給遮擋住一點。

事實上這里邊也是有許多講究,冕旒前後的玉串全部都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每旒長12寸,一共有12塊五彩玉,每一塊玉間隔一寸,其目的便是為了防止臣子能見到皇上的臉。

玉珠的料一定是白玉,綖板前後分別有垂珠,代表君王目不斜視,是非分明。並且旒冕左右耳旁也各垂一個黃色的珠玉,走路時珠玉在後部晃動,提示君王勿信讒言,四字成語「充耳不聞」同樣是由此而來。與此同時旒還有一個功能,便是提示君王儀容端正,如果君王左顧右盼,那麼旒就會盪來盪去,具有提示功能,讓君王維持肅穆,與此同時臣子們也沒法隔著冕旒注視君王。

D. 皇帝頭上戴的冕旒

我們都知道皇上在上朝的時候,頭上都會帶一個垂珠,叫做冕旒,來歷就是起於黃帝的,而且周代等完備了,而且上面的珠子也是有講究的,帝王是九,為玉珠是12串的,代表的是帝王的位置。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這些畫像人物頭戴冕冠,身穿冕服,冠冕堂皇,儀表威嚴。但今天能見到的冕的實物,除了袁世凱復辟時穿戴的那件未被國人認可的「皇帝冕」。

因此古代的朝代頭上的冕旒,有著很多的作用的,也是代代相傳的,都是有著比較傳統的習俗,和有著至高無上的榮耀的。所以當時的玉珠對皇帝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E. 古代帝王頭上帶的前後都有珠簾的東西叫什麼

叫做旒。

那些珠子都是玉質。形制不同的朝代有所變化,不同的場合也有變化。從12串到5串不等,通常是五串,每串上面有九個珠子,象徵「九五之尊」。冕旒象徵著古代奴隸制或封建制君主的無上權力和順天應人的政治理念。最初意思是讓人記住不該看的不看,不要被眼睛蒙蔽。

皇帝的皇冠叫做「冕旒」。「冕」就是帽子和上面的平板,象徵著頭頂著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的權威。前面和後面的珠穗叫做「旒」。冕旒象徵著古代奴隸制或封建制君主的無上權力和順天應人的政治理念 。

(5)皇帝的帽子垂珠是什麼擴展閱讀

起源

冕旒,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

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F. 皇帝帽前的這幾串珠子,究竟是用來做什麼的

具有多方面的含義等深刻的道理。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古裝劇中看到,皇帝戴的帽子前有一串珠子,看上去很美觀,但是這樣不會擋住皇帝的視野嗎?走起路來不會打到臉嗎?其實皇帝這樣戴是有原因的,在古代的社會中,禮儀是非常繁雜的。前面存在珠子的帽子叫稱為冕,就是冠冕堂皇中的冕,還有種是前後都有珠子的,這種叫旒,這種帽子最早是皇帝戴的,在周朝時確定下來。

所以說這些帽子帶有的珠子不是隨隨便便添加的,它代表了古代的一些哲學,也顯示出了古人在政治上的智慧。這個帽子戴著是很好看,但本人有幾個問題,在天氣炎熱的時候,皇帝戴著不會覺的頭疼嗎?皇帝低頭拿東西也不是很方便吧。在我國古代中,就有不少的皇帝都因聽信饞言而做錯了不少的事情。漢朝時的皇帝就喜歡使用太監,導致漢朝逐漸走向衰敗,如果以後的皇帝能夠吸取教訓,多多思考的話,可能也不會犯如此之多的錯誤了。所以說冕旒中的哲學還是寫下來記住比較好,然後經常戴著以此來提醒自己,這種做法讓你想要忘記都難。

G. 古代皇帝戴的帽子上垂下的小珠子到底有什麼作用

其實,皇帝冠冕上的這一排排垂珠有個官方名稱,叫做「旒」,置於冠冕之上,稱為「冕旒」,這種帽子是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皇帝的冕頂部前圓後方的板狀叫做「延」,通常是前圓後方,代表著天圓地方,一般為黑色,表示莊重和威嚴。延板前後垂掛旒,旒的數量也有講究,帝王為九,加上天地人,為玉珠12串,代表帝王地位。皇帝的冕頂部前圓後方的板狀叫做「延」,通常是前圓後方,代表著天圓地方,一般為黑色,表示莊重和威嚴。延板前後垂掛旒,旒的數量也有講究,帝王為九,加上天地人,為玉珠12串,代表帝王地位。


天子的垂珠為12串,稱十二旒,依次往下諸侯的是九串,上大夫為七串等等。地位越高頭上戴的旒的珠子的排數越多,清朝詩人黃遵憲曾在《西鄉星歌》里寫道:「上有一人戴旒冕,是為日神之子天帝孫。」所以垂旒的玉珠對於皇帝來說非常重要。

H. 皇帝的帽子前垂下的珠子有什麼作用

  • 01

    皇帝的帽子前垂下的珠子叫做旒,也叫作玉藻,其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蔽明,二是區分貴賤尊卑。1、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2、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志。

    帝王冠冕都會有一串串的垂珠,很像門簾,其實,皇帝冠冕上的這一排排垂珠有個官方名稱,叫做“旒”,置於冠冕之上,稱為“冕旒”,也叫作玉藻,這種帽子是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其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蔽明,二是區分貴賤尊卑。1、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2、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志。同時旒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提醒帝王儀容端正,如果帝王左顧右盼,那麼旒就會盪來盪去,起到提醒作用,讓帝王保持威嚴,同時臣子們也無法隔著冕旒直視帝王。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

I. 古代皇帝上朝時頭上戴著的那個有好多珠子的帽子叫什麼啊

古代皇帝上朝時頭上戴的帽子,稱為冕冠。

也稱「旒冠」,俗稱「平天冠」。與冕服、赤舄、佩綬、玉圭等同時在祭祀等大典時穿用。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參加祭典等典禮活動時所戴的等級最高的禮冠。

冕的頂部叫「綖板」,綖板前圓後方,比喻天圓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塗黑漆,以示莊重。板前後系垂旒,表示帝王不視非,不視邪,是非分明。旒的多少視佩戴者的身份決定,有三、五、七、九、十二之分,以十二旒最為尊貴,是帝王的專用。

板下有玉衡,連接於冠上兩邊凹槽內;衡兩端有孔,兩邊垂掛絲繩直到耳旁,至耳處系著一塊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謂「充耳」,寓意帝王不聽讒言,求大德不計小過,有所聞,有所不聞,從而衍化出一個成語「充耳不聞」。

(9)皇帝的帽子垂珠是什麼擴展閱讀:

冕冠與冕服、赤舄、佩綬、玉圭等同時在祭祀等大典時穿用。

冕服之制,傳說殷商時期已有,至周定製規范、完善,自漢代以來歷代沿襲,源遠流長,雖冕服的種類、使用的范圍、章紋的分布等等屢有更定、演變,各朝不一,情況較為繁復,但冕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至清朝建立,因服飾政策變更冕服制度在中國亦隨之終結。

但冕服上特有的「章紋」清代仍飾於帝後禮服、吉服等服飾上,民國三年定製的「祭祀冠服」亦將「章紋」施於上衣圓補,作為區分等級的標志。

赤舄,古代天子、諸侯所穿的鞋。赤色,重底。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423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1687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115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614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880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806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972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363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676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