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帶帽子的燈是什麼
『壹』 太陽燈是什麼燈
照相館用的像雨傘一樣的用於匯集光纖的燈具;
或者類似的發射廣譜光線用來人工改變膚色或治療皮膚病的拋物鏡面燈具。
有時候用於照明的輕便式電池燈或油燈也叫太陽燈。
『貳』 什麼是太陽燈
太陽燈是一種可攜帶的手持輕電池燈具,其中超高壓短弧氙燈是在高壓純凈氙氣中放電發光的短弧燈。
『叄』 交通燈為什麼要「戴帽子」
是為了遮光,為了不讓交通燈被日光照到後形成反光而影響司機的判斷,所以要戴帽子來遮光。
『肆』 太陽燈是什麼
是一種鹵簇元素燈,有碘鎢燈、長弧氙燈。因光照度高,又稱太陽燈。
『伍』 會在天上飄的燈叫什麼燈 上面是蠟燭點著的,原理就像熱氣球一樣
孔明燈
目錄·孔明燈淵源
·孔明燈結構
·自製孔明燈
·孔明燈起飛條件
·海南孔明燈
·發明者簡介
孔明燈淵源
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即諸葛亮)所發明。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願,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
大約於清朝道光年間,先民由大陸福建省惠安、安溪等縣傳入台灣的台北縣、平溪鄉、十分寮地區,即基隆河的上游。據十分寮地區父老前輩的口述表示,早年於前清年間十分地區鬧過土匪,由於地處山區,所以村民都向山中逃過,待土匪走後,留守在村中的人,就在夜間施放天燈做為信號,告知山上避難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也藉此種方式向村民報平安。由於當日由山上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農歷正月十五即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的元宵節,十分地區的村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且向鄰村的村民互報平安。也因此十分地區的村民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
孔明燈結構
孔明燈的結構可分為主體與支架2部份,主體大都以竹篦編成,次用棉紙或紙糊成燈罩,底部的支架則以竹削成的篦組成。孔明燈可大可小,可圓形也可長方形。一般的孔明燈是用竹片架成圓桶形,外面以薄白紙密密包圍而開口朝下。
欲點燈升空時,在底部的支架中間綁上一塊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紙,放飛前將油點燃,燈內的火燃燒一陣後產生熱空氣,孔明燈便膨脹,放手後整個燈會冉冉飛升空,如果天氣不錯,底部的煤油燒完後孔明燈會自動下降。
自製孔明燈
工具和材料:A.拷貝紙 B.裁紙刀 C.剪刀 D.尖嘴鉗 E.棉線 F.工業酒精 G.502膠 H.電線 I.棉花 J.竹條;
注意事項:孔明燈必須要在無風的天氣和空曠的場地上放飛,否則不但不能飛上天,而且可能會引起火災。放飛時,需要2-3人的共同協力,強烈要求有成年人陪同。另外,可以在孔明燈底部拴上線,這樣既可以重復放飛,又能控制起飛高度和范圍,避免引起火災。
步驟
A.用裁紙刀將竹條削到厚薄3毫米以內,然後,把竹條彎成一個圈,用棉線或502膠固定。竹子有彈性,竹圈可能會不圓,可以用小火烤一烤,使竹圈固定成圓形。
B.用尖嘴鉗把廢電線外面的絕緣層去掉就可以得到細銅絲。不過,銅絲不能太細,否則容易燒斷,可以用3根銅絲擰在一起避免這個問題。
C.用薄紙剪成如圖所示規格的紙片.將第一張紙片的一邊與第二張的一邊粘在一起,再將第三張,第四張......依次同樣粘上去,直到拼成一個兩端漏空,直徑約60厘米的球狀物.再剪一張圓形薄紙片,把上面圓空口糊住.待干後,把氣球吹脹,找一條薄而窄的竹條,彎成與下面洞口一樣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內交叉兩根互相垂直的細鐵絲,並系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紙邊上,糊成的氣球不能漏氣
D.把銅絲綁在竹圈兩端,再把做好的燈罩粘在竹圈上。在銅絲上綁上棉花,浸上酒精,點燃後就可以放飛了。孔明燈不能太小,否則很難升上天。
放飛
選擇晴朗無風的夜晚,一人拿住燈底的左右側,另一人用酒精將脫脂棉浸透後點燃,直到雙手感到孔明燈有上升之勢,即慢慢放開雙手,孔明燈便徐徐飛起,上升高度可達1000m左右。
升空程序建議:
孔明燈之製作方法簡單,但升空時受到場地與天候之影響較狻大。風大時易將燈體吹斜而使燈體燒毀,下雨時易將燈體淋濕而無法放飛,因此最好走在無風的時候施放。
1.先將燈體撐開,並於四周與底部繫上控制線。
2.填裝燃料。
3.點火後,將進氣口盡量壓低,以減少熱氣流失,但亦不可過低,以免氧氣不足而熄火。同時四周之控制線必須拉直。
4.加熱直至燈體內之熱氣溫度足夠後,四周控制線慢慢松開,以維持燈體穩定上升,而底部之控制線必須控制燈體上升之速度與高度。
5.球體升空後可以線控制其高度、方向,亦可任其自由飄浮,至此升空完成。
孔明燈起飛條件
孔明燈「會飛」原因是:燃料燃燒使周圍空氣溫度升高,密度減小上升,從而排出孔明燈中原有空氣,使自身重力變小,空氣對它的浮力把它託了起來。
由浮沉條件可知,只有滿足:
F浮>G總=G熱空氣+G燈
即:G燈<F浮-G熱空氣
時它才能上升,由此可知它的自重(包括外壺燃料的重力)要很輕才能起飛,輕到什麼程度呢?
G燈<F浮-G熱空氣=ρ空氣gV排-ρ熱空氣gV,
G燈<(ρ空氣-ρ熱空氣)gV排,
m燈<(ρ空氣-ρ熱空氣)V排, (1)
空氣的密度可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得出。
把(2)式代入(1)式可得
把(2)式代入(1)式可得
可見其能否起飛由燈質量和氣溫、熱空氣溫度和孔明燈容積共同決定。
具體數據估算如下:
設當天氣溫:T空氣=300K(27℃);大氣壓強:1標准大氣壓,p=1.01325×105Pa;孔明燈容積:V容=V排=0.2m×0.25m×0.4m=2×10-2m3;加熱後的空氣溫度:T熱空氣=500K(227℃);ρ空氣=0.029kg/mol.代入(3)式得:
在上述條件下孔明燈總質量在9.44g時,當熱空氣溫度升到227℃時上升。
假設在上述條件下把孔明燈質量減輕成m燈=4g=4×10-3kg,由(3)式變形並代入數據得:
即熱空氣溫度只要升高到88℃,孔明燈即可上升。
仍按上述條件,若孔明燈質量
即m燈≥23.56g,則無論熱空氣溫度升到多高也飛不起來。
由上面分析可知孔明燈要起飛,它的質量不能超過一定值,而且質量越小所需熱空氣溫度越低,也就越容易起飛。
海南孔明燈
海南孔明燈又稱文燈、天燈,它是用白結方紙糊制而成的,是根據熱氣球原理,空氣受熱膨脹產生的熱力升空的,它攜帶的燃料可升空漂浮約1小時,開始時像不明飛行體,升到一定高度後就仿若星星。
相傳它是由大陸流傳到海南的,演變至今已成為當地的一種很有特色的民間風俗。每逢喜慶日子或盛大的節日,人們都點起文燈來表達他們的美好心願。點燃文燈前人們都要在燈上寫出自己的願望,與天燈一起冉冉升向蒼穹,以祈求心願能實現。
在文昌、萬寧、儋州一帶的村莊里,至今民間有扎孔明燈,放天燈的習俗。由於文昌口音「天燈」與「添丁」諧音,男孩家拿著寫有吉祥詞語的公燈、人丁燈、首牌燈、花籃燈、鯉魚燈、珍古燈等各式花燈自發組成「送燈」隊伍,敲鑼打鼓,繞村行進到村中的廟宇前,表示送去「人丁興旺,家景興隆」之意。放天燈時,給碎布澆上油,桶口朝下,點燃油布後,整個紙桶就會被熱氣充滿,家家的天燈如同熱氣球一樣冉冉上升,帶上你的祝福與心願,飄上夜空。
發明者簡介
諸葛亮生死年月為(181—234年),三國時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號卧龍。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母親張氏病逝,諸葛亮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荊州牧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陽(①河南南陽卧龍崗;①湖北襄陽(現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建安四年(199年),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
後為了消除諸葛亮隱居地一事留下的歷史紛爭,清代在河南南陽做知府的湖北襄陽人顧嘉蘅寫到:「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後主;名高天上,何須辨襄陽南陽。」
『陸』 美軍頭盔上的紅點燈是什麼
在頭盔前方像電筒一樣發光照亮環境的是紅光電筒。在夜間作戰時為了不影響夜間視覺,紅光是目前實驗出的唯一不會在關閉燈光後使眼睛短時間看不見黑暗環境的光線,其它任何顏色的光線在關閉後眼睛都會突然無法適應黑暗環境。跟晚上在家把燈關了以後要等一段時間眼睛才能看清黑暗裡的物體是一個道理,在戰場上這一段時間有可能導致傷亡,因此頭盔燈採用紅光。
在頭盔後方發出微弱亮光,往往跟一個綠燈並用的是敵我識別裝置,往往是打開了濾波器從而只能在夜視儀下閃爍而肉眼看不見,但是也可以關閉濾波器讓沒有戴夜視儀的友軍也能識別出來,雖然這一行為伴隨著巨大風險,一般只會在相對安全的地帶進行這一行為。
『柒』 天上飛的燈是什麼燈
天上飛的燈,叫天燈,也叫孔明燈。傳說,是三國時候的諸葛亮發明的。
當年,諸葛亮被司馬懿困於陽平,無法派人去搬救兵。諸葛孔明算準了風的方向,就把求救信息放在紙燈籠上,燈隨風飄到援軍的上空,援軍趕到,解了陽平之圍。
因為諸葛亮的字叫孔明,所以就叫這種燈就叫孔明燈。
現代社會,孔明燈一般是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放出來。
放孔明燈的人,在放以前,會把自己的願望寫出來,掛在孔明燈上。
據說這承載著願望的孔明燈,飛得越遠,願望就越能順利地實現。
『捌』 太陽功能的燈是什麼燈,給陸龜用的那種。。
通稱太陽燈,有的也叫全光譜燈(瞎叫的,根本達不到全光譜)。
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巨大的UVA燈上塗了一層熒光粉,已達到產生UVB的效果。因其本身發光發熱量巨大,很適合散養的陸龜,UVB釋放量也要普遍的高於一般UVB節能燈。有條件最好配合反光燈罩使用。
一般的有CL,Hagen的,比較便宜,但UVB數值一般。
好的有Zoomed的PowerSun系列100W和160W太陽燈,600+元,加反光燈罩後數值不錯,還帶自動斷電和過載保護,壽命一般。
更好的是MegaRay的100W和160W,太陽燈的小極品,但最近好像因為有害射線的問題被FDA叫停了,大陸連香港都少見了。
『玖』 礦工帽子上的是什麼燈
礦工帽子上的是冷光燈;
冷光燈是採用21世紀未來主要光源材料冷光板。冷光(EL)全稱電激發光(Electro Luminescent),它是一種轉換電能為光能的現象,結合多種物質來產生光源,它在運轉的過程中不會發熱的低溫光源。由於它功率小、照度高、色溫好、發光時基本不產生熱能,人們還從節能與健康的角度,給它冠之以愛稱:「綠色照明燈」。在現代它以極快的速度被應用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並進入千家萬戶。
工作原理
三基色節能型熒光燈,其工作原理與普通熒光燈相似,即可配用電感型鎮流器(要配有啟輝器),也可配用電子鎮流器(不配用啟輝器)。
暖色光 :暖色光的色溫在3300K以下,暖色光與白熾燈相近,紅光成分較多,能給人溫暖、健康、舒適的感覺。適用於家庭、住宅、宿舍、賓館等場所或溫度較低的地方。
冷白色光 :又叫中性色,它的色溫在3300K~5300K之間,中性色由於光線柔和,使人有愉快、舒適、安詳的感覺。適用於商店、醫院、辦公室、飯店、餐廳、候車室等場所。
冷色光 :又叫日光色,它的色溫在5300K以上,光源接近自然光,有明亮的感覺,使人精力集中。適用於辦公室、會議室、教室、繪圖室、設計室、圖書館的閱覽室、展覽櫥窗等場所。
『拾』 礦工帽子上的是什麼燈
礦工帽子上的燈,這個叫戴維燈,這個燈是在下井的時候照亮前方的,就是採煤的時候,因為井下是特別黑的地方。
因為它使人們有可能在更深更大的礦井中工作,因而大大地增加了易罹危險的工人人數。戴維拒絕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因為他的『唯一目的是為人道事業服務』。
他的發明的主要作用是使老闆們更加富裕,並使得更多的人到礦里工作,而且使他們處於種種危險之中,碳化氫不過是其中一種危險而已。所以戴維燈作為一種經濟學上的手段的重要性要比它作為安全手段的重要性為大。
(10)太陽帶帽子的燈是什麼擴展閱讀:
發展背景
戴維先到礦井進行實地考察。他察看了礦井的形狀、大小、通氣情況等,向礦工們了解瓦斯爆炸的原因。十幾天的調查,使戴維確認了爆炸的原因。同時,礦工們介紹的瓦斯爆炸時的悲慘情景,以及他們的強烈願望,堅定了戴維發明一種安全燈的決心。
戴維又想到:銅、鐵等金屬的導熱性很好,它們能夠將熱很快地從一處傳到另一處。如果在燈火的外面罩一個金屬網,這樣火焰燃燒的熱量不斷地被傳導、散發掉,罩子與外界接觸面的溫度就不會很高,低於瓦斯的著火點,瓦斯也就燒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