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虎的帽子為什麼貴
㈠ 專家在吉林塔虎城發現一座小墓,墓內有哪些寶貝呢
尋找發現古墓,發掘研究古物,是考古學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因為從它們身上,總能發現和研究出許多未知的東西。對於考古人員而言,文物的出土,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但是在吉林的一座古墓,當文物出土的時候,卻惹來了專家們的聲聲嘆息,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出於各種錯綜復雜的願意,塔虎城沒有給後世留下太多有價值的文物,但是它本身歷經九百年的風霜,依舊屹立,這座城池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研究的「文物」,它記錄了那一段歷史,也見證了時代的更替和發展。
㈡ 塔虎城的歷史記載
據《遼史,地理志》記載,長春州置於遼興宗重熙八年(1039年〕隸屬延慶宮。但是,《遼史·聖宗本紀》又記載,太平二年(1022年)三月甲戌,聖宗皇帝去過長春州,這就是說,塔虎城應建於1022年以前。另據考古工作者實地考察,古城牆兩米以下皆為五花土,且夾雜磚瓦及灶炭之物,這足以證明,此城興重之前,有先民在此居住。「重熙八年置」應是隸屬興宗延慶宮的時間。
遼朝分設五京,即上京、中京、東京、西京南京。長春州在行政上隸屬上京道臨潢府(今內蒙巴林左旗林東鎮古城),軍事上屬東北路統軍司。此城除駐扎正規的「韶陽軍」以外,還有鄉丁四千。長春州轄長春縣,縣內人口兩千戶。 由於塔虎城地處松嫩兩江交匯處,四周多泡沼湖泊,水草繁盛,是天鵝、野鴨棲息之地。遼代皇帝每年春季都來這里「巡幸」遊玩,或在月亮泡、查干湖捕捉鵝雁,或在洮兒河、嫩江、松花江釣魚,此等盛事即契丹語之所謂「春捺缽」。
據《遼史》記載,每逢皇帝「春捺缽」巡幸之時,必攜群臣、宮妃等眾,從上京臨潢府出發,約行60天,來到塔虎城,在達魯古河或鴨子間鑿冰捕魚。當捕獲第一條魚後,即設「頭魚宴」以祝賀。由皇帝親自放鷹捕獲第一隻天鵝時,又要舉行「頭鵝宴」以慶賀。附近的各女真部落酋長也應邀參加,邊暢飲,邊歌舞,春盡而歸。「春捺缽」期間,遼帝也曾在此地接見北宋、高麗等國使者。此事在《夢溪筆談》和《遼史》中都有記載。
因有「春搽缽」之舉,遼帝每年都要派人到女真各部強索海東青鷹。海東青鷹,經馴養可為人捕捉天鵝,產於瀕臨日本海的五國部。 塔虎城,是吉林省境內保存比較完好的遼金古城遺址之一。塔虎城遺址對於研究遼金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諸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因而在史學界和考古學界很受重視。
㈢ 查干湖的導游詞
作為一名具備豐富知識的導游,時常會需要准備好導游詞,導游詞的主要特點是口語化,此外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禮節性等特點。那麼應當如何寫導游詞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查干湖的導游詞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查干湖的導游詞 1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您來到查干湖旅遊。
查於湖在蒙語中為「查干淖爾」,意為白色聖潔的湖。查干湖東南距松原市區42千米,南北長37千米,東西寬17千米,水域總面積大約420平方千米,是全國10大淡水湖之一。蓄水量約7億立方米,是吉林省最大的內陸湖泊,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吉林省著名的漁業生產基地、葦業生產基地和天然旅遊勝地。
「塞北聖湖,帝王昔日獵巡地;關東新府,蒙漢今朝魚米鄉。」查干湖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盛產鯉魚、鰱魚、鯽魚、武昌魚等15科68種魚類,年產鮮魚6000多噸。其中「查干湖胖頭魚」經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中心認證為2A級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遠銷省內外。
近幾年,查干湖的蝦類、珍珠類等水產資源也得到有效的開發,查干湖四季分明的地理位置,水草肥美的自然資源,為野生、水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使查干湖又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鳥類的樂園。這里有狐、(兔)、獾等野生動物20多種,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白頭鶴、東方白鸛、丹頂鶴、中華秋沙鴨等8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白天鵝、黑臉琵鷺等35種。共計239種鳥類和400多種動植物。其野生動物種類之多,密度之大,是省內外許多旅遊景區都無法比擬的。
遼代自聖宗起,直至天祚帝,每年都要帶領群臣嬪妃,千里迢迢從京城來到查干湖巡幸、春獵。他們在湖面鑿冰捕魚,用皇帝親自釣上來的「頭魚」在岸邊大擺「頭魚宴」,因為初春的湖魚最鮮、最肥、最香。當春風吹綠郭爾羅斯草原的時候,查干湖畔大雁鳴、天鵝叫、百鳥爭鳴。此時的帝王們又開始放鷹搭箭捕捉天鵝、大雁,遼帝親自放飛的「海東青」捕來的頭鵝被用來舉行「頭鵝宴」,君臣們在湖畔歌舞狂歡,飲酒作樂,直至春盡方還。由此可以想像當年查干湖那種恢宏壯觀的場面。
查干湖冰下捕魚單網曾打過21萬千克的「紅網」,開創並刷新了原始捕撈方式單網捕魚量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與這種勞作方式一並延續下來的查干湖祭祀儀式——「祭湖醒網」,更是古老神奇、引人人勝,被稱為「查干淖爾冬捕習俗」,已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吉林八景評選中,「冰騰湖魚」的名字更反映了冬捕時的盛況。
查干湖有記載的捕魚祭祀活動要從早期的契丹人說起。以漁獵為生的契丹人信奉薩滿教,認為漁網上附著有神靈,非捕魚期漁網入倉後已經沉睡多時,捕魚前需要「喚醒」。「醒網」祭祀的主要目的,是祈求捕魚順暢、安全、豐產。這種原始古老的捕魚方式,慢慢形成獨特的漁獵文化,是查干湖冬季旅遊品牌和名片的精髓,也使「最後的漁獵部落」的查干淖爾漁獵文化完整地保存下來。
改革開放的浩盪春風,使查干湖這顆塞北明珠更加璀璨奪目。今日的查干湖旅遊度假區,景觀小品星羅棋布,亭、閣、廊、雕相映成趣;妙因寺香煙繚繞、暮鼓晨鍾;鴻鵠樓雕梁畫棟、祥雲縹緲;成吉思汗召讓您領略到郭爾羅斯歷史的源遠流長、民族文化及自然資源的豐富多樣;漫步在沿湖路、查干淖爾文化廣場,使人彷彿置身於江南水鄉;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度假村、民俗村與小橋流水相映生輝。
遊客朋友們,感謝您的合作,期待著與您再次相逢!
查干湖的導游詞 2
查干湖,又名查干卓爾,位於吉林省前郭縣的西北部,總面積60萬畝,蓄水量7億立方米,平均水深2.5米,最深達6米,與附近的辛甸泡、新廟泡和庫里泡三個姊妹湖泊相通,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內陸湖泊。年產鮮魚3000噸,魚苗350噸,蘆葦3萬噸,漁業產值1200萬元,利稅135萬元。整個湖泊南北長37公里,東西寬17公里,湖岸線蜿蜒曲折,長達128公里,四周環境優美,景色秀麗,風光迷人,是吉林省著名的漁業生產基地、蘆葦生產基地和天然旅遊勝地。
查干湖的自然資源豐富,除了盛產鯉魚、鰱魚、鱅魚、鯽魚等15科68種蝦類、蘆葦、珍珠水產資源外,這里自古至今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鳥類的樂園。據初步調查,草原上、樹林間、田野忠、有狐、兔、貉、獾等野生動物20多種;在水肥草美德綠野平疇上,棲息者野雞、野鴨、大雁、灰鷗、鷺鳥、天鵝、丹頂鶴等珍貴鳥類80多種;同時,也是個天然植物園,有野生動物200多種,其中葯用植物149種。
查干湖旅遊度假區是以生態旅遊為中心,大湖濕地、草原風光及蒙古族風情為特色,集觀光、娛樂、休閑、度假、會展等功能於一體,同時兼有高檔消費的大型湖濱旅遊度假區。查干湖旅遊度假區具有多種景觀和因天氣、天象變化而形成的區內八景;以塔虎城、哈達山、蓮花源、庫里碑為代表的外圍八景;以青山日出、長山煙雨、佛寺曉月、飛雪迎春為代表的景外八景。同時,這里也是濕地自然保護區,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鳥類的樂園。
查干湖的導游詞 3
查干湖又名查干淖爾,是省自然保護區,位於省前郭縣的西北部。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省最大的湖泊。
查干湖旅遊度假區是以生態旅遊為中心,大湖濕地、草原風光及蒙古族風情為特色,集觀光、娛樂、休閑、度假、會展等功能於一體,同時兼有高檔消費的大型湖濱旅遊度假區。查干湖旅遊度假區具有多種景觀和因天氣、天象變化而形成的區內八景;以塔虎城、哈達山、蓮花源、庫里碑為代表的外圍八景;以青山日出、長山煙雨、佛寺曉月、飛雪迎春為代表的景外八景。同時,這里也是濕地自然保護區,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鳥類的樂園。
查干湖的導游詞 4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您來到查干湖旅遊。
查干湖旅遊度假區位於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是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中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景區,已成為東北重要漁業生產基地、省西部草原旅遊風景區。
查干湖在蒙語中為「查干淖爾」,意為白色聖潔的湖,水域面積506平方公里,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中國北方最大的草原湖泊,也是省最大的內陸湖泊,省著名的漁業生產基地、蘆葦生產基地和著名的旅遊勝地。
查干湖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這里有狐、兔、獾等野生動物20多種,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東方白鸛、黑鸛、丹頂鶴、白鶴、白頭鶴、金雕、白尾海雕、大鴇、中華秋沙鴨等9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白天鵝、黑臉琵鷺等35種。珍貴鳥類80多種,野生植物200多種,其中葯用植物149種。查干湖盛產鯉魚、鰱魚、鯽魚、武昌魚等15科68種魚類,年產鮮魚6000多噸。其中「查干湖胖頭魚」經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中心認證為2A級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遠銷省內外。
查干湖四季分明,四季不同的查干湖有著四時不同的迷人韻味。
春天,沉睡了一冬的湖水靜悄悄的醒來,復綠的碧草、初綻的百花倒映在悠悠湖面,湖邊鴨雁紛飛百鳥鳴唱,天鵝在湖面梳妝照影。漠漠大湖煙波浩淼、漁帆點點,魚兒在水底擺尾追隨。
夏日,百里湖面碧波萬傾,滿塘荷花香溢四野,漁歌婉轉,櫓聲咿呀,更添流雲鶴影。湖畔的蒲葦在微風中搖擺著枝葉輕歌漫舞,嬉戲的魚兒不時躍出水面,偷窺著綠柳紅花的湖畔秀色。2016年打造的首屆「查干湖蓮花節」,深受好評。演出以馬頭琴、查干湖風情、蓮花歌舞為主,充分反映查干湖的文化特點和民族風情,是查干湖致力打造的全新精品旅遊節慶活動。
秋天,浩淼的查干湖氣爽風輕大野悠悠,蘆花撲面雁陣南歸,秋陽為湖畔的萬物鍍上了金色的外衣更顯雍容富麗,美麗的查干湖又增添了幾分塞北風光的雄渾與壯美。
最具特色的是查干湖的冬季,銀裝素裹的查干湖像一塊碩大的碧玉鑲嵌在飛雪茫茫的北國,冰面上一串串冬捕的爬犁往來穿梭,高亢激越的勞動號子驅散了嚴冬的寒冷,沉甸甸的大網拉出了鱗光耀眼的鮮魚,勾畫出冬日查干湖的壯觀景象。每天天不亮,朴實勤勞的查干淖爾漁夫就戴著狗皮帽子,穿著羊皮襖,趕著馬爬犁,帶著原始的冬網捕撈工具趕往大湖的深處,在朦朦的夜色里選址、鑿冰、布網,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晨曦中,冰層下的魚群似乎還在香甜的酣睡,堅冰的脆裂聲、漁工的號子聲、馬匹的嘶叫聲,絞盤的吱扭聲就已此起彼伏。漁夫們轉眼間已鑿出了幾百個冰洞,千米巨網已如蛟龍般潛入冰下,又從幾百米外的出網口緩緩拉出冰面,萬尾鮮魚隨之而出,瞬間就在冰面上堆積成一座座「魚山」。「萬尾鮮魚冰上勁舞」的豐收壯觀場面讓曠野冰川沸騰了!查干湖淖爾漁夫用勞動和智慧創造並保存著的原始冬網冰下捕魚方式是人類原始漁獵文化的活化石。2008年,「查干湖冬捕習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查干湖冬捕,又譽為冰湖騰魚。是一年一度的「中國查干湖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最壯觀的一項節慶內容,每年的12月下旬開始(開網),至次年的1月下旬結束(收網),鮮魚年產量可達百萬公斤,先後於2006年、2008年和2017年以單網冰下捕撈10.45萬公斤、16.8萬公斤和26萬公斤三創「規模最大的冬網捕魚」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查干湖冬捕歷史由來已久,早在遼金時期就享有盛名。
遼代自聖宗起,直至天祚帝,每年都要帶領群臣嬪妃,千里迢迢從京城來到查干湖巡幸、春獵。他們在湖面鑿冰捕魚,用皇帝親自釣上來的「頭魚」在岸邊大擺「頭魚宴」,因為初春的湖魚最鮮、最肥、最香。當春風吹綠郭爾羅斯草原的時候,查干湖畔大雁鳴、天鵝叫、百鳥咽啾。此時的帝王們又開始放鷹搭箭捕捉天鵝、大雁,遼帝親自放飛的「海東青」捕來的頭鵝被用來舉行「頭鵝宴」,君臣們在湖畔歌舞狂歡,飲酒作樂,直至春盡方還。由此可以想像當年查干湖那種恢宏壯觀的場面。
神秘的八角鼓激盪著古老的夢幻,不但留下歷代帝王親臨查干湖的千古佳話,也傳承下來神秘、神奇、神聖的查干湖「冬捕祭湖」與「頭魚宴」的習俗。
「祭湖醒網」儀式是查干湖冬捕中最神秘的一個環節,整個祭祀過程極具民族特色和神秘色彩,是中國北方漁獵文化的代表,主要有跳查瑪舞、誦佛經、魚把頭唱祭詞、祭祀天父地母和湖神、喝壯行酒等活動。被業內專家學者稱為「最後的漁獵部落」、「地球上與青藏高原一樣珍貴的一塊原地」、「北緯45度線以北絕無僅有的活態冰雪漁獵文化遺存」。
為了讓更多的遊客觀賞到神秘壯觀的查干湖冬捕,從2002年開始,每年12月底,查干湖都要舉辦規模盛大的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按照傳統習俗,每年冬捕前都要進行祭湖醒網儀式。
查干湖旅遊度假區以大湖濕地、草原風光、蒙古族風情、查干湖文化為特色,已經成為省著名景區。區內分設度假區中心區、草原風光和蒙古族風情旅遊區、水上娛樂休閑區、野餐野營區、濕地生態旅遊區、農業觀光區、石油產業觀光區等7個旅遊功能區,可看、可游、可玩、可賞、可參與,綜合服務性功能極強。
大家不僅可以欣賞500多平方公裏海一樣開闊的大水面、綠海如濤的蘆葦盪、遮天蔽日的鷗鳥雁鴨,還可以參觀藏傳佛教寺院——妙因寺、全國第三處成吉思汗紀念館——成吉思汗召、《聖水湖畔》拍攝基地、異地重建的郭爾羅斯王爺府、獨具特色的漁獵文化博物館;不僅有怡然自樂的竹筏漂流、水上自行車、腳踏船,還有高速刺激的快艇;不僅可以騎駱駝、騎馬、騎雙人自行車慢慢欣賞風景,還可以乘坐電瓶車、自駕車游覽觀光;不僅可以參與騎馬、射箭、投布魯,還可以到省內唯一一家民用射擊場感受真槍實彈的刺激。
冬季到查干湖可以滑冰、滑雪、冰釣,乘坐馬爬犁或驅車在冰上馳騁,欣賞冰天一色的大湖面,觀賞世界奇觀——查干湖冬捕,參與鑿冰、下網、拉網、撈魚,體驗漁民生活,感受一網打出幾十萬斤魚的驚喜和刺激。到查干湖還可以品嘗全魚宴、全羊宴、農家宴,晚上圍著篝火,吃著烤全羊、炒米,喝著奶茶美酒,欣賞著蒙古族歌舞,絕對是不折不扣的民俗之旅、風光之旅、文化之旅、體驗之旅。
遊客朋友們,感謝您的合作,期待著與您再次相逢!
查干湖的導游詞 5
遊客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查干湖,我是本次的小導游——xxx。
查干湖是吉林省松原市的著名旅遊勝地。查干湖的總面積約60萬畝,儲水量7億立方米。是我國十大淡水湖之一,「查干」在蒙語中的意思是神聖、聖潔,所以又稱「聖水湖」。
各位遊客們,你們看!查干湖一眼望不到邊,海面非常遼闊。南北長37公里,東西平均寬17公里。現在,我們就來坐上輪船,來欣賞一下查干湖湖面的美麗風光吧!瞧!前面的湖面上鋪滿了碧綠的荷葉,上面還有亭亭玉立的荷花呢,這些荷花各有各的姿態,真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啊!
遊客們,我們的船已經到了湖中心,駛到了蘆葦邊。大家快看,有幾只鳥飛了出來,這里可是鳥兒們棲息的好地方。還有罕見的天鵝、丹頂鶴、野鴨等各種鳥,這里不僅是鳥的天堂,還是鳥的樂園。查干湖盛產胖頭魚、鯽魚、鯉魚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查干湖的冬捕,一次可以捕到十幾萬甚至幾十萬斤的魚蝦。
親愛的遊客們,今天的查干湖之旅到此結束,我相信你們一定不虛此行吧!歡迎你們再次來到美麗而又神奇的查干湖。
查干湖的導游詞 6
水域面積420多平方公里的查干湖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盛產鯉、鰱、鱅等魚類15科68種,年產鮮魚5000多噸,是省著名的漁業生產基地,查干湖鱅魚(胖頭魚)是經國家綠色食品中心認證的AA級綠色食品。
查干湖四季分明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查干湖春有生機之光,夏有佳境之美,秋有詩畫之絕的秀麗景色。然而,只有在千里冰封、雪覆沃野的冬季,查干湖才名符其實地顯露出銀湖的本色,只有冬季的查干湖才能最完整、最准確地展現出她壯觀、博大、富饒、最具馬背民族韻味的雄渾、俊美與彪悍。北國的冰,飄灑的雪,使查干湖活化出天堂般的美麗,伸展出天使般的'姣容。
查干湖的冬捕早在遼金時期就享有盛名,歷代君王都曾攜群臣嬪妃來此鑿冰捕魚,大擺「頭魚宴」。雖然歲月更迭,但查干湖的紫光靈氣猶存,查干湖冬捕的神奇、神秘與神聖依舊。每年冬捕前都要舉行傳統的「祭湖醒網」儀式,祭祀天父、地母、湖神、保佑萬物生靈永續繁衍,百姓生活吉祥安康。這一千百年來延襲下來的、帶有傳統宗教色彩的「祭湖醒網」儀式流傳至今天,所表達的則是湖區百姓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對大自然恩惠的感激,也是成吉思汗的後人精心打造的一張民族旅遊的特色牌。
「祭湖醒網」的場面非常壯觀,而且還略帶幾分神秘與神奇,隨著身穿蒙古袍,落腮虯髯的漁把頭「祭湖醒網儀式開始」的喊聲,震天的鑼鼓,轟鳴的法號驟然響起,身著紫紅色蒙古袍,肩披紅色袈裟,頭戴僧帽,手持法鈴、奔巴(聖水瓶)的喇嘛吹奏著海螺、牛角號圍繞擺放著九種供品和點燃九柱檀香的供桌、掛滿哈達插滿松柏枝的敖包和熊熊燃燒的碳火轉三圈後合掌站立在供桌前誦經;身著傳統查瑪服、頭戴鹿、牛、蝴蝶、骷髏等面具,手舞刀、叉、劍等道具,打著旗幡羅傘的舞者,伴著鼓樂跳著傳統的查瑪舞;身穿白茬羊皮襖,腳穿皮靰鞡,腰系寬板皮帶的漁工和身系彩條頭掛串鈴的高頭大馬拉著裝滿冬捕魚具的爬犁剎是威武地進入祭湖醒網場地。在漁把頭「請喇嘛誦祭祀經文」的號令中,喇嘛手中搖動法鈴,邊將「奔巴」中的聖水向空中彈灑並齊聲誦念祭祀天父、地母、湖神的經文。漁把頭左手端起盛滿醇香奶酒的檀木大碗,面對蒼天聖湖高聲呤誦祭湖詞:
啊,長生天,先祖之靈;庇護眾生,求昌盛,求繁榮。
查干湖,天父的神鏡;查干湖,地母的眼睛,萬物生靈,永續繁衍;都聚在查干湖天源的懷中,握在查干湖地寶的手中。
獻上九九禮品,奉上萬眾心誠,湖上層層冰花,閃動八方精靈。敬上九炷檀香,插上九枝青松,獻上九條哈達,擺上九種禮供。
啊,千里冰封望祭湖,萬頃湖面競紛呈。開冰拉網出魚嘍,「頭魚宴」上慶豐登——
一祭萬世不老的天父!
再祭賜於我們生命的地母!
祭祀萬靈的湖神,讓湖神保佑查干湖連年有餘、永世昌盛!
隨後雙膝跪在冰面上,用右手中指沾酒分別彈向天空、地面,然後將碗中的酒倒入湖面鑿出的冰洞,眾喇嘛也邊誦經文邊將供桌上的供品拋入冰洞。漁把頭從蒙古族姑娘手中接過哈達系繞在插滿松柏枝的敖包上,蒙古族青年歡跳著將手中的糖果拋向人群,將桶里的牛奶灑向天空、冰面。此時鼓樂大震,法號長鳴,充滿民族特色的查瑪舞把祭湖醒網儀式推向高潮。
之後還要為進湖開網的漁工獻上奶干、炒米「飽肚」,用大碗敬上壯行酒。吃罷喝得,眾漁工飛身躍上馬爬犁,大老闆兒長鞭一甩,馬爬犁在喇嘛的誦經聲中,在喧鬧的鼓樂聲和炸響的鞭炮聲中,在查瑪舞的跳動中,濺起層層積雪向湖中急馳而去……到達冬捕作業點,漁工們按漁把頭選擇的地點,開始在湖面鑿冰破洞,然後串桿下網,一張張數千米長的大網相距百餘米一字排開。幾個小時後,隨著馬拉絞盤的轉動,一張張大網從「玉門」似的冰洞緩緩而出,兩旁的漁民手持撓鉤期待著萬尾鮮魚出「玉門」的壯觀場面。一會兒的功夫,一條又一條的「胖頭」、鯉魚、鯽魚、鯰魚、草魚爭相躍出冰洞,轉眼之間就在湖面上碼起一個個高高的魚垛。悠揚的馬頭琴拉響了,拉出了查干湖連年有餘的喜慶;歡暢的盅碗舞跳起來了,跳出了查干湖永世昌盛的希冀。聚納四海紫光靈氣的查干湖之冬,神奇、神秘、神聖的查干湖冬捕,多像月宮的嫦娥,正含情脈脈地掀起金紅的蓋頭,舞動碧藍的彩裙,以北國特有的神韻,從雪原的牧歌中走來,又向著馬背民族特有的風情奔去……
查干湖冬捕一網捕魚的最高紀錄是40多萬斤,難怪目睹過查干湖冬網捕魚壯觀場面的人們都把查干湖冬捕稱為世界奇觀
查干湖的導游詞 7
遊客朋友們:
您乘坐的查干湖一號遊船已經使離碼頭,正通過「草原運河」引松渠駛向充滿神秘色彩的查干湖。進入湖區以後,遊船將加速行駛,峰會很大,在船頭站立會很涼爽愜意,但是提醒您在船邊站立時要扶緊站穩,注意游湖安全,同時,要注意要攜帶您的物品,以免失手落入湖中。
現在我們的遊船已經進入查干湖。
查干湖在蒙語中叫「查干淖爾」,意為白色的湖。查干湖南北長37公里,東西寬17公里。
水域總面積大約420平方公里,在全國十大淡水湖中排列第七位,他的蓄水量約7億立方米,是吉林省最大的內陸湖泊和省級自然保護區,也是吉林省著名的漁業生產基地,
查干湖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盛產鯉魚、鰱魚、鯽魚、武昌魚等15科68種,年產鮮魚5000多噸,其中「查干湖胖頭魚」經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中心認證為AA級綠色食品、遠銷省內外。近年來查干湖的蝦類、珍珠類等水產資源也得到有效的開發,肥美的魚蝦早已擺上了遊客的餐桌。查干湖四季分明的地理位置,水草肥美的自然資源,為野生、水生動物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生存環境,使查干湖又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鳥類的樂園。在湖畔草原和湖中小島有狐、兔、獾等野生動物20多種、有野鴨、天鵝、大雁、丹頂鶴等珍稀鳥類80多種,其野生動物種類之多,密度之大,是省內外許多旅遊景區都無法比擬的,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風光獨特的自然資源,使查干湖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神牽夢繞的風水寶地。遼代自聖宗起,直至天祚帝、每年都要帶領群臣嬪妃,千里迢迢從京城來到查干湖巡幸、春獵,在湖面鑿冰捕魚、用遼帝親自釣上來的「頭魚」在岸邊大擺「頭魚宴」,因為初春的湖魚最鮮、最肥、最香、當春風吹綠前郭爾羅斯草原的時候,查干湖畔大雁鳴、天鵝叫、百鳥咽啾,此時的帝王們又開始放鷹搭箭捕捉天鵝、大雁,並用遼帝親自放飛的「海東青」捕來的頭鵝,舉行頭鵝宴,在湖畔歌舞狂歡,飲酒作樂,直至春盡方還。由此可以想像當年查干湖那種恢弘壯觀的場面。
大家往湖的東北方看,湖邊的那座山,叫青山頭,是查干湖四周湖畔的制高點。關於查干湖和青山頭曾留傳著一個古老而凄美的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在郭爾羅斯這個地方並沒有查干湖,而是一望無際的茫茫草原、在草原的深處有一個雖從小就失去父母但卻出落的英俊威武的小夥子,名叫查干少布。他射得一手好箭,天上飛的,地下跑的,都百發百中查干少布天性善良,打來的獵物大都送給周圍生
活貧苦的牧民,因爾深受百里草原牧民的喜愛。一個百草披綠的初春,查干少布又帶上弓箭出去打獵,突然,他看見一隻梅花鹿驚慌失措的向他跑來,兩只惡狼在後面拚命追趕,精疲力竭的小鹿眼看就要成為兩只惡狼的每餐。說時遲那時快,查干少布搭弓「嗖嗖」兩箭射死惡狼,救下小鹿,小鹿用感激的目光看了看查干少布,依依不捨的轉身跑向草原深處。
當天晚上,似睡非睡中的查干少布突然夢到了他救下的那隻梅花鹿,小鹿對他說:「我是來報答你的救命之恩的,我本是天上的仙鹿,因偷吃御花園里的靈芝草而被玉帝發落凡間,罰期明天就要滿了,在返回天宮前來看看恩人。看你孤孤單單的一個人太清貧寂寞了,我要為你找個伴兒來陪伴你。你明天早上超北走,翻過七七四十九座山就會看到一座仙女峰、半山腰有個仙女洞,洞里有個石匣子,石匣子裡面有一支金簪子,你把金簪子放在懷里帶回來,就會有一個仙女來陪你過日子,千萬記住!」說完金光一閃小鹿不見了。
第二天,查干少布帶著干糧弓箭按照小鹿在夢中所指的方向出發了,走哇走,一路上歷盡艱險,憑著好箭法射殺了無數狼蟲虎豹,闖過了七七四十九道鬼門關,終於來到仙女峰半山腰的仙女洞,見祥雲繚繞的洞里果然有一隻石匣子,打開石匣子一看裡面真有一支光華耀眼的金簪子,他喜出望外,揣起金簪子急忙往回趕,似乎不一會兒就到家了。
到家後,他顧不上疲憊,從懷里掏出金簪子仔細端詳,突然,金光一閃,一個水靈靈的花容少女羞答答的站在查干少布的面前說「我叫其木格,是西天王母的四女兒,我敬佩你的善良英武,喜歡你的勤勞堅毅,如果你願意,我就嫁給你,與你攜手百年」查干少布高興萬分,把其木格緊緊的攬在懷里。一轉眼三年過去了,其木格為查干少布生下了一個胖兒子,取名為巴特爾。一天查干少布打獵歸來,見其木格愁眉不展,便問她怎麼了?其木格淚流腮邊地說:「明天我母親的生日,命我回去祝壽,我往返需三天,可是天上三天,人間三年,我真不忍心讓你一個人孤單單地度過三年的時光。」查干少布勸慰其米格說:「三年的時間一晃就過去,等你回來我們再也不分開了。;說是這么說,可當其木格抖動羽翼,駕五彩祥雲飄然離去的時候,查干少布日夜思念,寢室難安,不久就身染重病危在旦夕。彌留之際,查干少布仰天長嘆:其木格,不能讓我在看你一眼,我死不瞑目哇。」這時,遠在天宮的其木格似乎聽到了查干少布這撕心裂肺的呼喚,便不顧一切的偷偷返回人間,見查干少布奄奄一息,便又返回天庭,不顧天規,偷來仙丹妙葯為查干少布服下,使查干少布轉危為安。
誰知就在此時,王母娘娘發現仙丹妙葯被盜,立刻派天神尋找,得知被其木格偷到人間救了查干少布之後,大發雷霆,命天神移一座青山將其木格壓在山下,這就是大家現在看到得青山頭。又頒布一道命令,三年之內不準在查干少布居住地草原降雨,要把查干少布和
這里的草木牛羊統統渴死。旨意一下,這一帶果真三年沒下一滴雨,天熱得像下火,地幹得直冒煙,牧草乾枯了,牛羊渴死了許多。見此情景查干少布焦急萬分。一天,查干少布又夢到了其木格,其木格哭著說:「我因偷仙丹救你違犯了天規,被壓在你旁邊的大青山下,靠我的法力救不了你和鄉親們,如果你想捨身挽救草原生靈就到仙女洞去把我練成的一顆仙丹吃下,你就會在我的身邊變成一個大湖。」
查干少布醒來後安頓好巴特爾,按其木格的話,來到仙女洞找到那顆發光的仙丹,回到草原深處的大青山下,他毫不猶豫地將仙丹吞下了去,仙丹一下肚,查干少布立刻變成一片白亮亮的湖泊。那湖裡的水潔白透明,像一塊玉鏡映照著大青山。有了甘甜湖水的澆灌,這里的草原更綠了,花更艷了,牛羊又繁殖起來了,牧民們過上了幸福的日子。為了紀念和緬懷這對為拯救草原獻身的戀人,每年春暖花開時節,人們都來到湖畔,拉起悠揚的馬頭琴,挑起歡快的安代舞,並把大湖起名為查干淖爾。把湖畔那座青山叫青山頭。
朋友們,查干湖與青山頭的傳說就為您講到這兒,下次您再來我們查干湖觀光旅遊時,我再為大家講述這個美麗傳說的下集——查干少布與其木格的兒子巴特爾引湖救父、劈山救母的故事。
查干湖我們已經游覽過了,接著請大家去游覽岸邊的妙音寺、伯顏敖包、鴻鵠公園、郭爾羅斯博物館等景點,相信大家一定會大飽眼福,盡興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