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袍馬褂戴什麼帽子
⑴ 清朝的「黃馬褂」有什麼特權,什麼人能穿黃馬褂
眾所周知,在古代時候黃色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可以說是天子專用的顏色,而黃色的龍袍是從隋唐時期才開始成為皇帝的服裝,到了唐高祖的時候便正式成為皇帝專用顏色,普通百姓都不允許穿黃色的衣服,直到清朝時期在皇帝身邊服務的人得到特許可以使用明黃色,這就產生了我們熟悉的黃馬褂,而黃馬褂是清朝時期皇帝身邊的隨從以及功勛高而得到御賜之人才能穿的服飾,並且黃馬褂擁有比肩天子的權利以及可以當作免死金牌的特權。
最後,作為官服的黃馬褂並沒有什麼特權,但是作為賜服的黃馬褂卻有很大的特權,並且不能隨意破壞,否則嚴重之時落到滿門抄斬的下場。
⑵ 清朝黃馬褂分為三種,各有不同作用,區別在哪裡
在周星馳的電影《九品芝麻官》中黃馬褂則有保護功臣之後的作用了,在《康熙微服私訪》和《武訓傳》等清朝題材影視劇中也有賞穿黃馬褂的記載。那麼清朝時候的黃馬褂到底是一種什麼功能服裝呢?
黃馬褂是清朝官吏的一種制服,當時官員的制服很多比如有禮服、常服、行服、雨服四種。具體的樣式在著名的著作《清會典圖》中都有詳細的說明和記載。行服一般是行軍和旅行時候的服裝,主要是騎馬的時候穿。這種馬褂的特點是衣短、袖子也短,方便騎馬和射箭。
在《清史稿》中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武將就有不少得到這些獎賞。比如中興四傑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胡林翼。文官統領兵馬賞穿黃馬褂則是在乾隆十年才開了先例。
上述的黃馬褂在製作工藝上還是稍微有區別的,比如行圍打獵和職務的黃馬褂,一般紐扣是黑色的。武功黃馬褂則是黃色的紐扣,這種區別可以看出清朝統治者的用心很深。
中國古代帝王對於功臣的獎賞,跟國外喜歡頒布勛章紀念章不同,尤其是清朝的帝王。他們喜歡賞賜臣子的更多是衣服、布匹、黃金、酒等御制用品。皇帝死後還會把皇帝生前的遺物比如鼻煙壺、衣服、文房四寶、書籍等賞給臣子作為留念。有過功勞的臣子會頒布鐵劵、畫到凌煙閣上或者樹碑。這點還真的跟歐洲皇室區別不少,也算是中國歷代帝王的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