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帽子類別 » 崔哥的帽子是怎麼來的

崔哥的帽子是怎麼來的

發布時間: 2022-12-25 02:15:22

① 草帽崔的簡介

草帽崔毛筆(又稱任丘筆),就是民國時期享譽北京城的崔氏毛筆,由河北省任丘制筆名家崔子斌(濵)(字鴻渭,1907-1975年)先生創制。由於崔子斌無論冬夏都戴一頂草帽,故人們稱他為「草帽崔」,他的筆也被稱為「草帽崔」毛筆。
崔子斌14歲時經人介紹到北京李福壽筆店學徒,與李福壽為同門師兄弟,後獨樹一幟,制出一手好毛筆,成為當時北京城有名的制筆高手。
制筆是一項技藝,其中一項技能是在製作的毛筆筆桿上雕刻圖案,他苦心研練,再加上天賦異秉,能在一隻小楷筆桿上刻下了80多字的詩詞歌賦,還能將「竹林七賢」、「魚腹藏劍」等畫維妙維肖地刻在上面。不僅如此,有一絕技是雙手反背到背後在筆桿上雕刻圖案,左手拿筆桿,右手拿刻刀,盲刻全憑手感,不超過5分鍾,花鳥魚蟲、山水人物,皆栩栩如生,赫然出現在筆桿上。據傳,當時京城有此絕技者不超過3人,而他是其中之一。由於其精湛的製作毛筆技藝,客戶越來越多,他經常給用戶送毛筆,很快結識了一批書畫家,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齊白石。一天,齊白石手拿一枝毛筆找到崔子斌:「這是用銀元從東洋買來的筆,咱們中國人拿著日本人的筆寫字、作畫是一種恥辱,你能不能在一年內試制出比這更好更便宜的筆?」在齊白石的鼓勵下,為配合全國抵制日貨運動,崔子斌用了整整9個月的時間,經過上百次試制,終於獲得成功。為此,齊白石曾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贊揚崔氏毛筆,號召抵制日貨,稱崔子斌的「七紫三羊」超過了日本筆。

② 綠帽子的典故出自哪裡

「綠帽子」,顧名思義就是綠色的帽子,隱含之意是指一個男人的妻子與別的男人相好,她的丈夫就被戴了「綠帽子」。被人戴「綠帽子」,古往今來都是件極不光彩的事情。那麼,「綠帽子」的說法從何而來呢?

故事的主角齊庄公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他喜歡漂亮的女人,更是對已為人婦的少婦情有獨鍾。

在古代,逢年過節的時候,朝中的達官貴人都要攜帶自己的夫人前去朝見國君和太後等人,以示君臣和睦。於是,在一次朝見宴會上,齊庄公看重了上大夫崔杼的妻子。

崔夫人陪了齊庄公一會,便找了借口離開,齊庄公心情愉悅便環繞著柱子唱起了情歌,不一會,埋伏好的殺手從角落裡迅速沖了出來,圍向了齊庄公。

齊庄公撒丫子就跑,跑到門前發現門被上鎖,侍衛也被隔開。好在窗戶沒被被封死,於是,齊庄公從窗戶跳到了外面的高台之上。很快,一群武士從樓內沖了下來,包圍了高台。

③ 英式帽子發展史

在西方,
帽子是一種權利與地位的象徵。
古代的希臘和羅馬,
奴隸們只
能頭戴破草帽遮陽。
到了中世紀,
帽子的等級觀念更加明晰,
國王戴金制
皇冠

囚犯戴紙帽
子等等。十六世紀後期,宮廷中官員、王後、公主和仕女的帽子有了特別的設計。甚至到了
二十世紀初,
人們仍然可以從一頂帽子上判斷一個女人是良家婦女還是青樓娼妓,
是大家閨
秀還是小家碧玉。所以,

夏奈爾說,「帽子是人類文明的標志」——之所以得出這樣的
結論,
一方面是因為她那個時代,
一個女人膽敢不戴帽子出門,
就等於向路人宣布
「我是下
賤的女人」

而另一方面的原因眾所周知,
夏奈爾本人就是靠做帽子起家的,
出於對帽子的
敬意,她甚至認為「赤身裸體的模特戴上寬邊帽子,便與文明畫上了等號」。

十八世紀中葉,
矯情的巴黎貴婦們喜歡將各種鮮花、
水果以及做成標本的禽獸頂在頭上,
那時的帽子就像是一個什麼都能裝的籃子。
在那個時代,
頭發被認為是個人的隱私,
必須用
帽子遮起來。即使在家裡,也要挽起端莊的發髻,而不能披下來——這樣的發型居然被認
為於裸體無異,
頭發變只能在卧室里與睡衣相慰了。
以隱蔽的長發相對應的,
是無限誇張的
帽子,
以及在帽子上張牙舞爪的羽毛。
作為當時最時髦的裝飾,
女人對羽毛的喜愛幾乎到了
瘋狂的地步——這些美麗的、
關鍵是能夠自然裸露的
「毛發」,
他們之所以被人瘋狂的
「嫁
接」,很難說究竟是是出於羨慕,還是出於嫉妒。但不管答案如何其結果都是一樣,那就是
一些鳥類因此而幾近滅絕!
以至於在美國,
一些人成立了專門的協會,
以阻止更多的鳥被殺。

第一次世紀大戰的到來改變了一切。
女人們不得不從事體力勞動,
這意味著她們的衣著
和發式都必須盡量地實用和便捷。

20
世紀
20
年代出現了三種,
一種是傳統的齊耳短發,
一種是多層次緊貼頭皮的板式短發,還有一種是很短而且很男性化的發式。在這種情況下,
一向離心離德的制帽商和發型設計師之間開始了心照不宣的合作。
「制帽商」
在英語里的字
面意思是「米蘭人」,早在十八世紀,就有了「Milliner」即「女帽製造商」一詞,它來自
於義大利米蘭,
因為在這個時期,
米蘭能夠生產出最優質的帽子。
女帽行業是一個傳統的女
性職業,
女帽製造商不但負責設計,
還要負責選料和製作。
在那時,
一位女士與制帽商的關
系常常是很固定的,就像今天的一些女人和發型師的關系一樣。

1952
年,鍾形帽開始盛行,這種帽檐擋住一隻眼睛的設計是由卡羅琳·勒布發明的,如
果那個女人捨不得剪掉自己的長發,
鍾形帽可以把她的頭發變成一個時尚的短發式。

此後,
無邊帽、
貝雷帽隨著戰後服飾的男性化改觀而大肆流行了一番。
三十年代是超現實主義流行
的時尚年代,帽子又和超現實主義糾纏到了一起,頭巾式女帽、三角帽、
Coupde

Vent
帽,
甚至鞋子反扣在頭頂的誇張設計,
都成為當時的流行款式。
由於女性化風格的重新回歸,
女裝款式變長,
線條更加柔和流暢,
突出了胸、
腰和臀部,
帽子開始變小,
不再壓低到耳朵,
而是很優雅的歪向一邊。
頭發露了出來,
女人們為新的美發技術而歡呼雀躍,
科技的進步使
波浪式卷發風行一時。
由於戰爭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兵紛馬亂,
人們也放棄了夢
想,逃亡要緊,所以,女帽世界也變的貧乏不堪,只有實用,而無新意,越來越多的女性不
戴帽子走出家門。
戰爭造成物資的極度匱乏,
肥皂很難買到,
洗發液更是無從談起,
再加上
沒錢的情況下,
頭巾被證明是理想的頭飾之一,
通過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和別出心裁的打結
方法,
同樣可以美化自己,
需要時還可以用它來遮掩自己頭發的凌亂。
當然,
如果你決心要
一頂帽子,
也可以用紙來做,
在那樣的時刻是沒人笑話你的。
總之,
為了找到合適的帽子代
替品,人們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東西,有人甚至使用了漁網。

戰爭結束後,製造商終於迎來了他們的黃金發財時代。迪奧「新形象」的推出,不僅在
服裝的用料上滿足了人們重歸奢華的心裡,
鋪張的大擺裙上一頂燈罩式寬帽,
也成為那個年
代經典和品味的象徵。
「新形象」的出現使寬檐帽和平頂硬帽再度流行,制帽的材料也豐富
起來,出現了人造纖維,塔夫綢、法蘭絨以及艷麗的羽毛。

在理發店了,時尚順滑的波浪式發型不再需要電燙,只需要把頭發用捲筒卷好,在噴上
化學葯水就可以煥然一新。
此後的帽子也越來越自由,
完全適應人們的穿著來設計,
女人的
頭發也越來越長,自然的直發開始占上風。到了
20
世紀
50
年代末,發膠出現了,它使女
人的發型出現了各種奇妙的變化,從此人們注意的焦點不再是帽子,而是轉移到了頭發上。

發型師終於向制帽商宣戰,
並大獲全勝,
一些前衛的設計師用一些驚世駭俗的設計裝飾
頭發,就不是使用帽子,帽子逐漸隱退至不見蹤影。

帽子的困境一直持續到傑奎恩·肯尼迪才有所緩解,
當這位美國歷史上最具魅力的第一夫
人戴著無邊的平頂小桶形帽出現在公共場合時,
女人認識到,
是到了給帽子更新換代的時候
了。無檐帽成為
20
世紀
50~60
年代時尚的寵兒。此後,戴面紗和織物襯里的帽子在英國
王太後好黛安娜王妃的引領下,風行了一陣子。

那個時候的中國人也開始戴帽子了——當然,除了右派的「帽子」以外,其他的帽子是
相當匱乏的,所以常發生誰家的「小二」被搶了帽子,誰家的「小三」因此而挨了打之類的
事情。那是舉世聞名的「文革」時期,所以即便一頂帽子也必然與革命有染:冬季是羊絨帽
的軍帽,無論天氣多冷、耳朵是否凍爛,毛絨絨的帽耳朵是翻在上面的——這樣才顯得英
氣,顯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夏天是和國防綠布軍褲搭配的的確良帽,為了追求「帽
型兒」
,人們會很認真的在帽子裡面撐上報紙或硬紙板。這樣的風尚一直持續到右派的「帽
子」摘除之前,也就是
1970
年代後期。到了
1980
年代,隨著西方文化的湧入,中國人忽
然發現帽子還有許多別的戴法,
於是一窩蜂的愛上了寬邊的草帽,
以及裝飾在上面的大蝴蝶
結。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日常著裝越來越趨向於舒適和簡潔,反復的帽子日漸的消失了,
那種裝飾性極強的帽子即便在它的誕生地,
也只是在特殊場合才配戴。
然而隨著電影
《四個
婚禮和一個葬禮》的熱映,以及史蒂芬·瓊斯和菲利普·崔希等女帽設計大師的出現,一度隱
退的帽子又被重新來回到時尚的舞台上。

一部帽子的發展史可謂源遠流長,其變化可謂千奇百怪。黑色帶圓環戒指的帽子,顯示
出前衛的搖滾風格;
白色帶點黑色斑點的帽子,
則明顯有點像美國牛仔的風格;
藍色米字格
的樣式給人絕對的青春氣息;
帶金屬貼片的帽子與名族圖案是春天的時髦;
仿皮毛的帽子則
告訴人們,你是一個綠色環保的人、

④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為何在頭盔里長期頂著一張大餅,歷史中有類似典故嗎

在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裡面崔器是一個讓人非常心疼的角色,他的遭遇讓人同情,不少人都注意到了崔器的帽子裡面常年都放有一張大餅,這是為何呢?

其實,帽子裡面放餅並不是什麼典故,崔器這樣做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緬懷自己的哥哥。唐朝並沒有為了緬懷親人而在帽子裡面放餅的習俗,這只是崔器的個人做法。他和哥哥都是出身於窮苦人家,想要出人頭地非常的難,哥哥為了他能夠出人頭地做了很多事情。


這個餅是當時唐朝的窮苦人民最常吃的東西,也是他和哥哥的回憶,把餅子隨身攜帶著,也就是把和哥哥的最後一點羈絆帶在身上,崔器如此也可謂是用心良苦。
這對兄弟之間的感情也讓人動容,很多人覺得這部劇所描寫的許多畫面不真實,其實當時的唐朝就是如此,雖然有很多富有人,但是也有很多人是貧窮的,他們像催器和他的哥哥一樣相依為命,在社會的底層掙扎。

⑤ "崔"姓在我國文化史上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呢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崔"應該算得上是最為顯貴的姓氏之一了。現在人提到崔姓,尤其在東北地區,人們的第一反應通常都是"你是朝鮮族嗎?"的確,在朝鮮族為數不多的幾個辨識度極高的姓氏當中,"崔"姓是其中一個。

崔姓出身:姜太公嫡孫,齊丁公四子

從唐高宗李治開始的唐朝皇帝們,為打擊山東的舊族勢力,不遺餘力地發展和改良了對我國歷史產生過極為重大且深遠的影響的科舉制度,本想通過科舉制度,殺一殺山東大家族的威風,順便為"公務員"隊伍吸收點新鮮血液,結果人家完全是一副"水來土掩"的架勢,孩子們根本不怕考!

詩聖杜甫廣為傳布的七絕《江南逢李龜年》中的"崔九",就是安史之亂之前唐玄宗的寵臣,任殿中監的崔滌,"九"指排行第九;他的哥哥崔湜,是同朝的中書令。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從這首詩,我們也不難想像當時崔姓的地位。至少這首詩明確地告訴人們,崔九和岐王(唐玄宗的弟弟)用的是同樣的樂師,也就是詩的主人公——李龜年。一直到唐朝後期,唐文宗還在感慨,李家二百年天子,竟不如那些崔盧鄭王!

宋代以後,崔姓的分布范圍更為廣泛,歷史上的崔姓名人,也大多以學者身份出現,很難說不受唐代"學霸基因"的影響。當今,崔姓在百家姓中位於第58位,也不時有公眾人物出現。但總得來說,與唐代時崔姓的影響相比,是絕不可同日而語的。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420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1682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111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613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878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803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967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362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672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