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上有許多毛的叫什麼帽
⑴ 中老年男士戴的那個叫毛茸茸的那個冬季戰爭帽子叫什麼帽子
戴的帽子是中國人民解放軍55式冬常服中的棉帽。因雷鋒而出名,又叫雷鋒帽。
雷鋒帽仿製於蘇聯紅軍於1939年冬季戰爭後仿照芬蘭軍以取代布瓊尼帽而配發的冬帽「ушанка"。軍官的帽子通常由毛料製成,士兵的則由長絨棉或合成纖維製成。
在寒冷的冬季,雷鋒帽能對士兵進行很好的防風、保暖作用,是士兵的不二選擇。
(1)帽子上有許多毛的叫什麼帽擴展閱讀:
1955年9月16日,國務院召開第18次國務院會議,通過了關於軍銜服裝的報告,並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銜服裝從10月1日起實行。全套軍銜服裝定名為55式服裝。
55式軍銜服裝是解放軍軍服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將校呢、大檐帽、肩章、武裝帶等給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5式軍銜服裝分禮服和常服兩類,首次突破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單一制式軍服的歷史。
⑵ 帽子上插根羽毛叫什麼帽
清朝的官帽上有有根羽毛,俗稱頂戴。那條孔雀翎毛就是花翎。帽子上的珠子不光是有紅色的,還有藍、黑、雜色等多種,主要是根據顏色區分品級。
⑶ 英國。很早以前的帽子 叫什麼名字啊。 就是有很多羽毛的那種
不知道樓主說的是不是禮帽,但是一般只有一根羽毛。
⑷ 那種露頭頂的毛線的帽子叫什麼帽啊
毛絨帽。大家自己人,給我分吧。路橋有買的。
⑸ 那像鴨舌帽但是耳朵上方有毛的帽子叫什麼
護耳帽
⑹ 方形毛絨帽子叫什麼
方形毛絨帽子叫漁夫帽,因為方形的毛絨帽子的形狀像漁夫的帽子形狀,所以也稱為漁夫帽,
⑺ 古代將軍,士兵的帽子上都帶一捆毛還是什麼,那是為了美觀
關於盔纓在古代戰爭發揮的作用主要是五種:
1、標明了古代戰將的高階軍銜等級和身份,只有高階軍官才有資格在頭盔上裝飾華麗醒目的漂亮盔纓;
2、古代軍官率軍作戰沖鋒敵陣時,後面的部隊可以看清主官攻擊敵人的方向,以利快速跟隨作戰;
3、在戰場上混戰廝殺時,方便讓遠處的人識別敵我,避免誤傷自己人;
4、盔纓起了風向標作用,這如同現代海軍水手軍帽的飄帶,感受天氣風向,方便利用風勢火攻、利用風向控制射箭精度或以利背風處攻擊迎風難以睜眼的敵人;
5、盔纓起了把手作用:頭盔外形相對圓潤光滑,單手難以抓提,一遇戰事突發,戰將一手抓取冷兵器,一手難以抓取頭盔肯定措手不及,故盔頂上的盔纓能方便單手快速抓提按戴頭上速戰,避免了耽誤戰機。
(7)帽子上有許多毛的叫什麼帽擴展閱讀:
盔纓的歷史:
春秋時代楚莊王平定了斗越椒叛亂,在漸台設宴慶功,命愛姬許姬敬酒。風吹燈滅,裨將唐狡酒後調戲許姬;被許姬隨手摘去胄上盔纓,密告楚莊王。楚莊王急命眾將,一律摘去盔纓,然後點燈。唐狡感激楚莊王周全,心存報答。
晉國伐楚,唐狡請為前鋒,被襄老斥責不用。楚莊王陣前不慎落馬被晉將先蔑追襲,危急之中,唐狡奮勇拚死來救,殺退晉兵,得勝受封。這是中國最早的關於盔纓典故記錄。
至於盔纓材料,早期盔纓用的著是漂亮野雞尾羽,往後也有用的是牛馬尾毛、染色的絲麻纖維等。漢唐才正式出現絲纓,元明以後才出現了影視作品那種常見的矛槍頭狀尖刺、底部披著紅色絲纓,或者盔頂上有豎管,以利插入盔纓。
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在《牡丹亭•牝賊》記載:「選高蹄戰馬青驄,閃盔纓斜簇玉釵紅。」證明了明代當時的盔纓正是紅色絲纓。
⑻ 冬季兩邊帶球的,還有翻過來帶毛的帽子都叫什麼帽子啊
東北人帶的 那樣的1?????
⑼ 經常看到老人家戴著一種黑色的帶毛的帽子,那種帽子叫什麼
是氈帽吧,不過也有可能不是,有毛的帽子多的是,是不是兩邊有毛,上面沒的,那就是氈帽,如果不是,就最好發圖看看
⑽ 帽子上插根羽毛叫什麼帽
清朝的
官帽
上有有根羽毛,俗稱
頂戴
。那條
孔雀翎
毛就是
花翎
。帽子上的珠子不光是有紅色的,還有藍、黑、雜色等多種,主要是根據顏色區分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