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帽子子帶怎麼寫
❶ 帶帽子是哪個戴字
「戴帽子」是「戴」。戴(拼音:dài)是漢語通用規范一級字(常用字),形聲字,最早出現在先秦。「戴」指頂在頭上,泛指把東西放在頭、面、頸、手等處;也引申為「尊崇、愛戴」;還有「豎立」;「正對」等意思。
戴相關組詞:
1、愛戴:意思是敬愛並且擁護。
出自明代唐順之《請皇太子受朝疏》:「內外官僚之眾,四夷朝貢之臣,咸於快覩爭覲之餘,興起其愛戴趨附之忱。」
2、披星戴月:指身披星星,頭頂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出自元·鄭廷玉《冤家債主》第一的:「這大的孩兒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3、不共戴天:意思是指不願和仇敵在同一個天底下並存,形容仇恨極深。
出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此不共戴天之仇,兒誓不與俱生人世。」
4、感恩戴德:意思是感激別人給予的恩惠和好處。
出自《三國志·吳志·駱統傳》第五十七卷:「(統)常勸(孫)權以尊賢接士,勤求損益……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權納用焉。」
5、戴圓履方:意思是頭頂著天,腳踩著地。指生活在人間。
出自西漢·劉安《淮南子本經訓》:「戴圓履方,抱表懷繩,內能治身,外能得人。」
❷ 戴帽子的戴怎麼寫
漢字 戴 (字典、組詞)
讀音 dài
部首 戈
筆畫數 17
筆畫
名稱 橫、豎、橫、豎、橫折、橫、豎、橫、橫、豎、豎、橫、撇、點、斜鉤、撇、點、
❸ 帶帽子是哪個帶
「戴」帽子。
「戴」帽子、「戴」圍巾、「戴」口罩。顧名思義「帶」所謂攜帶,「戴」所謂穿戴。「戴」具體解釋如下:
拼音:dài、四角碼:43850
部首:戈、總筆畫:17、部首外:13
98五筆:flay、86五筆:falw、鄭碼:eheo
統一碼:6234、倉頡:jiwtc、筆順:12125121122134534
釋義:
1、 加在頭、面、頸、手等處。
2、 尊奉,推崇,擁護。
3、 姓。
(3)戴帽子子帶怎麼寫擴展閱讀
筆畫
部分詞語解釋:
1、戴角:[dài jiǎo]
頭頂上生角。
2、披戴:[pī dài]
做道士。
3、欽戴:[qīn dài]
敬佩愛戴。
4、歸戴:[guī dài]
歸心擁戴。
5、瞻戴:[zhān dài]
猶仰戴。
6、北戴河:[běi dài hé]
中國避暑勝地。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南臨渤海。
❹ 拼音字母帶帽子怎麼寫
「戴帽子」的拼音:dài mào zǐ
d:第一筆左半圓,第二筆豎
a:第一筆左半圓,第二筆豎右彎
i:第一筆豎,第二筆點
m:第一筆豎,第二筆左彎豎,第三筆左彎豎
o:左上起筆,一筆寫成
z:一筆寫成
陰平(第一聲),用「ˉ」表示,如lā;
陽平(第二聲),用「ˊ」表示,如lá;
上聲(第三聲),用「ˇ」表示,如lǎ;
去聲(第四聲),用「ˋ」表示,如:là
戴帽子釋義:指把帽子戴在頭上。引申為於一物之上加以他物,引申為在政治上或行為上給人定性。
(4)戴帽子子帶怎麼寫擴展閱讀:
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
《漢語拼音方案》有如下特點:
①只用國際通用的26個字母,不增加新字母;
②盡量不用附加符號(只用了兩個附加符號);
③盡量不用變讀;
④採用y,w和隔音符號「'」來隔音;
⑤採用四個雙字母zh,ch,sh,ng;
⑥採用四個聲調符號來表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調類;
⑦採用拉丁字母通用的字母表順序,並確定了漢語拼音字母的名稱。
❺ 戴帽子是哪個戴字
【漢字】戴
【拼音】dài
【筆劃】17
【筆順】12125121122134534
【部首】戈
【五筆】falw
【基本解釋】
戴
dài
加、面、頸、手等處:戴帽披星戴月戴圓履共戴
尊奉推崇擁護:戴仰戴擁戴恩戴德
姓
摘
【詳細解釋】
戴
dài
【名】
(形聲本義:增益)
同本義〖gain〗
物增益曰戴--《說文》段玉裁注:引申凡加於皆曰戴
古名故址今河南省民權縣東〖DaiState〗
宋、蔡、衛伐戴--《春秋》
戴
dài
【】
加、頸、面、肩、胸〖wear;puton〗
戴,覆--《爾雅》
抱戴--《孝經·援神契》注:曰戴
戴勝降於桑--《禮記·月令》
垂發戴白--《漢書·鄧禹傳》注:戴白,父母
頒白者()負戴於道路矣--《孟·梁惠王》
戴其蒼,履其黃--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
戴朱纓寶飾帽--明·宋濂《送東陽馬序》
聞喜宴獨戴花--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戴笠(戴斗笠);戴識臉(身,面;派);戴巾(指士夫階級);戴假發;戴耳環;戴金戒指;戴盆(盆覆戴);披星戴月(頂著星星月亮);戴白(滿都斑白發絲形容);洗手套,發現戴
擁護,各面給予支持〖support〗
庶民忍,欣戴武王--《語·周語》
:戴;戴情(激誠意);戴仰(擁戴仰望);擁戴(擁護推戴)
敬奉,尊奉〖respect〗:戴(敬奉太陽);戴德(戴恩德)
戴帽
dàidàmàozi
〖stigmatize〗比喻給加誇罪名
些醫務員怕戴走白專道路帽
戴高帽
dàigāomào
〖makecompliment;flatter;eulogize〗比喻說恭維
戴綠帽
dàilǜmàozi
〖〗比喻妻外遇丈夫
戴帽
dàimàozi
〖stigmatize;callsb.badnames〗強加給罪名
戴盆望
dàipén-wàngtiān
〖workblindly;〗戴盆想看比喻行跟目相反,願望實現(語司馬遷《報任安書》)
戴盆望,見星辰--《易林·蠱》
戴識臉
dàitóu-shíliǎn
〖dignity;face〗體面;面
戴月披星
dàiyuè-pīxīng
〖toilnightandday〗形容晝夜野外奔波
期間戴月披星,禁寒受冷--元·名氏《鄭月蓮秋夜雲窗夢》
亦作披星戴月
戴孝
dàixiào
〖beinmourning〗同帶孝
戴罪立功
dàizuì-lìgōng
〖makeamendsforone'swrongdoing;atoneforone'scrimebydoinggooddeeds〗指身背罪名立功,圖減輕罪名
戴罪立功,贖前衍
希望能所幫助
❻ 戴帽子是哪個戴字
「戴」帽子。
「戴」帽子、「戴」圍巾、「戴」口罩。顧名思義「帶」所謂攜帶,「戴」所謂穿戴。「戴」具體解釋如下:
拼音:dài、四角碼:43850
部首:戈、總筆畫:17、部首外:13
98五筆:flay、86五筆:falw、鄭碼:eheo
統一碼:6234、倉頡:jiwtc、筆順:12125121122134534
釋義:
1、加在頭、面、頸、手等處。
2、尊奉,推崇,擁護。
3、姓。
戴組詞
披星戴月[pīxīng dài yuè]
身披星光,頭頂月色。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趕路。也作「披星帶月」、「戴月披星」。
張冠李戴[zhāng guān lǐdài]
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弄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
戴罪立功[dài zuì lì gōng]
在承當某種罪名的情況下建立功勞。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
戴:頂著。不跟仇敵在同一個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很深,誓不兩立。
❼ 帶帽子是哪個戴字
戴。
戴(拼音:dài)是漢語通用規范一級字(常用字),形聲字,最早出現在先秦。
簡介
又《爾雅·釋地》:途出其前戴丘。疏:道過丘南,若為道負戴。
又値也。《禮·喪大記》:君纁戴六。註:戴之言値也。《爾雅·釋地》:戴日為丹穴。《注》:値也。《疏》:値日之下,其處名丹穴。
又《謚法》:典禮無愆曰戴。《左傳·隱三年》:其娣戴媯生桓公。《注》:戴謂謚。
又姓。出濟北,本宋戴穆公後。
又或作載。《禮·月令》:載靑旂。《詩·周頌》:載弁俅俅。《音義》: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