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帽子類別 » 啞巴頭上為什麼戴帽子

啞巴頭上為什麼戴帽子

發布時間: 2023-01-16 23:51:50

Ⅰ 自己是啞巴卻替別人說話,閑時戴帽休息說話口中嘩嘩

1、人生如茶,靜心以對。對錯無辜,緣由前生。認得清,放下是聰明。看不透,一場夢無痕。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2、一襲青衣,染就一樹芳華,兩袖月光,訴說絕世風雅。
3、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穩,誰又願顛沛流離?
4、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5、一日心期千劫在,後生緣、恐結他生里。

6、如有來生,我願為樹,一葉之靈,窺盡全秋。
7、一湖秋月碎離愁,風也迷離,雨也迷離。
8、我為你入了魔,就罰你傾這一世來渡我。
9、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10、歲月靜好,夜色溫柔。你還沒來,我怎敢老去?
11、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12、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13、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非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
14、一日兼他兩日狂,已過三萬六千場。他年新識如相問,只當飄流在異鄉。
15、在世如蓮,凈心素雅,不污不垢,淡看浮華。

16、彼岸花開,花開彼岸,花開無葉,葉生無花,花葉生生相惜,永世不見。
17、落花不解伊人苦,誰又憐惜伊人情。空傷悲,獨愁悵,怎解此心凄涼。風吹,心冷,思念長;凝眸,望川,人斷腸。同是斷腸人,不知心傷幾許。
18、借一絲秋風清逸,披一件淡雅素衣,飲一杯雨前清茶,漫步於梨花樹下,任白花紛落,溫文爾雅,凈玉無瑕。
19、本欲起身離紅塵,奈何影子落人間。
20、人的一生能有幾次錯過,驀然回首,不禁潸然淚下,再遇之時,已不見年少輕狂,悠悠流年,韶華白首,轉瞬即逝,再念起,你我只是那塵封與記憶里的往事。

21、誰曾從誰的青春里走過,留下了笑靨;誰曾在誰的花季里停留,溫暖了想念;誰又從誰的雨季里消失,泛濫了淚水。
22、繁華落盡,繁花滿地,空有滿滿惆悵,卻已無處訴凄涼,緣定三生,緣滅一瞬,你為彼岸花,奈何,花多冷漠,塵封的記憶里,幾多幸福,幾多落寞,倘若彼此懂得對方,何來惆悵,何以無處訴凄涼。
23、偶爾撕開那些塵封,看到的卻只是落寞,塵封的幸福,怎會漸漸化為子虛烏有,還是不想見,不想有?可笑的幸福,可笑的子虛烏有,揮手淡抹回憶,只留字里行間的想與思念,終與落寞為伴,惆悵為友。
24、若可以,用我繁華落盡,換你繁華三千,盡我今生之命,許你三世歡顏,若能再見,願誦經數百年,只為你三世之後的回眸瞬間。
25、一襲微雨,盪盡心中塵埃,一縷清風,吹開陌上花紅,如此,心在此岸已無岸,人在天涯已無涯。
26、傾心相遇,今生緣起,依戀之情,若落花如流水,回眸時,歲月依然靜好,那安然,是一朵花對另一朵花的微笑。

Ⅱ 自己本是啞巴,卻能替人說話,閑時戴帽休息,說話口水拉拉。 打一文具

鋼筆,水筆,等有水的筆.給點分哦,我分少

Ⅲ 自己是個啞巴,卻替別人說話,閑時戴帽休息,說話口中嘩嘩。是十二生肖的哪一動物

答案:鋼筆。

解釋:鋼筆不能說話,但是可以用鋼筆寫字,寫出的字就代替了人說話,所以是「自己是個啞巴,卻替別人說話」。鋼筆不用的時候需要蓋上筆帽,用的時候需要消耗墨水,所以是「閑時戴帽休息,說話口中嘩嘩」。

謎語猜法

1、減損法:根據謎面或謎底帶有減損意義的字眼所作的提示,從謎面或謎底中減去有關的字或偏旁、部首、筆畫,然後使面底相互扣合。

2、半面法:亦稱「一半兒」謎。採用將謎面漢字各擷取一半部分的手法,而後拼成謎底,謎面大多數帶有「半」字。

Ⅳ 謎語:自己是個啞巴,卻替別人說話,閑時帶帽休息,說話口中嘩嘩。謎底是什麼,說出原由

謎面:本身是啞巴,但是會說話。先把帽子摘,說話口水下。(打一物)

謎底:鋼筆

嘩嘩,漢語詞語,主要意思有喧擾、亂哄哄,也可以指水流動的聲音或形容人聲名大起。

Ⅳ 謎語:自己是個啞巴,卻替別人說話,閑時帶帽休息,說話口中嘩嘩。謎底是什麼,說出原由

鋼筆。

解釋分析:根據謎面「自己是個啞巴,卻替別人說話,閑時戴帽休息,說話口中嘩嘩」可以從這四句話中來猜這樣物件,首先這樣東西是不會說話的,但是根據「卻替別人說話」可以知道有著表達的作用,再根據「閑時戴帽休息,說話口中嘩嘩」,可以知道用的時候要拆開,不用的時候要蓋上,那麼就可以聯想到鋼筆了。

展資料:

常用猜謎語的方法有:

1、離面法:將謎面某些字拆離,去扣合謎底。

2、象形法:根據事物的特徵,漢字的結構,進行擬人擬物,加以形象化,使人引起聯想,增加趣味。

3、象畫法:此謎是根據謎面整體具有圖畫意味去合謎底。

4、直諧法:作謎底時,利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代替本來應該用的字,把人的注意力引開,達到隱藏謎底的目的。

Ⅵ 短篇|啞巴

01

夏天的時候,趁休假回了趟老家,特意起個大清早,去徒步丈量我生長的地方。

走在紅磚鋪就的巷道上,招呼著寥寥的幾個舊鄉鄰,禁不住感慨:村子是大變樣了。

平整的菜園和打穀場不見了,換成了一棟棟紅瓦青磚的大房子。老屋更老,像被歲月剝奪了主導權的老人,蛛絲結滿,瑟縮在角落裡,被新房淹沒著。街道拓寬了,街口的大槐樹竟也伐去,鋪成了寬闊的柏油路。人們或在城裡定了居,或外出務工年底才回,整個村子都靜悄悄的。

物不是,人也非。

嘆息著轉過街角,我看到了啞巴。

啞巴瘦得脫了形,撐著一根樹枝,吃力挪動著腳步,從住了幾十年的矮小土坯房裡慢慢蹭出來。眼鏡還是從前的那一副,斷掉的鏡腿上纏滿膠帶,黑乎乎的,一件臟兮兮的吊帶背心空盪盪地掛在身上。他微仰起頭,眯著眼,貪婪地沐浴著溫暖的日光。

我走近他,比劃道:啞巴爺,還記得我么?他轉過頭來,目光透過厚厚的鏡片茫然地盯著我一會兒,咧咧嘴,發出虛弱的「嗬、嗬」聲。

鼻子驀地一酸,他不認得我了。像我奶奶和很多故去的老人一樣,啞巴也要永遠地離開了。

日光鋪滿啞巴的臉,也鋪開了啞巴的故事。

02

啞巴和我家同族,奶奶嫁過來的時候,他還是個吊著鼻涕的小毛孩,但就像俗話說的「蘿卜不大長在背(輩)上」,是我奶奶的「叔公公」。因為這自幼的感情,我們兩家住得又近,農閑或活計忙完的時候,啞巴總喜歡溜達過來跟奶奶「聊天」。

啞巴中等身材,白胖胖的國字臉上戴一副眼睛,干凈,勤快,衣衫不管新舊,總是打理得整整齊齊,走路也是四平八穩的,用我奶奶的話說,「像個吃公糧的大幹部」。

那時我和弟妹們還小,對於啞巴是好奇又害怕的。每當聽到狗叫和推門聲,我們姐弟幾個總會跳著探頭去看,看到啞巴進來,就一邊大叫著「啞巴來了」,一邊飛快地爬到炕上,縮在奶奶身後。

啞巴揮著手叱狗,嘴裡「嗚-喔,嗚-喔」地亂叫,跟呲牙咧嘴的小土狗對罵。狗被惹毛了,上躥下跳地掙動著脖子上的鐵鏈,狂怒地吠起來,啞巴才笑眯眯地走進屋。撩開門簾看到我們探出來的小腦袋,又假裝板起臉,低喝著伸手來抓,直到我們尖叫著東躲西藏,遂滿意地大笑起來。

奶奶對這老小孩的活潑很無奈,一邊張開胳膊保護著我們,一邊伸手沖著啞巴凌空狠拍幾下:這個死啞巴,忒討嫌!

啞巴嘿嘿笑著,開始比比劃劃地講他的見聞:袁家兩口子又在打架;瞎子霞家母豬下了一窩崽;陳蛋子打牌輸了二十塊錢......很是八卦。

奶奶忍不住笑他:你一個啞巴,自家的事兒都管不了,管那麼多別家的幹嘛!

每當這時候,我就會挨著奶奶坐下,津津有味地看啞巴表情誇張的講述,一來二去也學會了些這自成一派的「形貌特徵+動作模仿」的「語言」,漸漸能看懂啞巴和奶奶之間的交流了。

03

啞巴如果是健全人,沒准兒會像趙本山一樣,成為一個民間藝術家。

那時候的村子,老年人還沒有死去,青年人還沒有老去,孩子們也還沒長大。沒有網路,沒有手機,沒有那麼多搬進城去的人,走到街上,隨處可見湊在一起嘮家常的人群。

元宵節前後,村裡組織「車子會」,扭秧歌,踩高蹺,還有最受歡迎的情景劇。演員們臉上塗著誇張的脂粉,穿著戲服,套著假發,扮成釣王八的傻小子,坐轎子的嬌小姐,騎毛驢的小媳婦,笑嘻嘻的憨女婿,演繹一段段充滿鄉土趣味的誇張喜劇。

啞巴臉上貼顆大黑痣,花白的假發梳成蠍子丟兒,拈一塊紅手帕,扭腰擺臀地扶著「小娘子」的轎子,一會兒給「娘子」扇扇風,一會兒給「娘子」擦擦汗,把個諂媚的老僕婦演繹得活靈活現。忽然,一個騎馬的浪盪子湊上來,剛想搭訕,被老婦一記惡狠狠的眼刀嚇退,但走不幾步,又黏上來。老婦顛著腳趕到東,浪盪子驅馬躲到西,來回幾次,手忙腳亂,氣喘吁吁。眼見兩人越靠越近,眉目傳情,老婦急起來,一屁股「飛」過去,把不懷好意的浪盪子連人帶馬撞出老遠。於是小娘子和浪盪子都惱了,一馬一轎把老婦夾在中間,你一下我一下地撞著。老婦被撞得東倒西歪,呼叫連連,最後四腳朝天倒在地上,捶胸頓足地看著兩人眉來眼去地走遠......

人們看著啞巴的扮丑,大聲笑著,到了老婦氣急敗壞地「哇哇」大叫,則完全是本色出演,觀眾也全都笑出了眼淚。

啞巴在人們的笑聲中覺著了重視,得到了滿足,表演地更帶勁兒了。

04

老人們總嫌棄後輩話多,因為不是沉穩的表現。錢鍾書的父親索性給兒子取字「默存」,我奶奶就更直白地說,下輩子讓你投生個啞巴!

但啞巴卻是「說話」最多的一個。

啞巴「說」的最多的,是他嬸子、他堂妹和他妹夫老向。

不懷好意地偷窺,跳著腳叱罵,遮遮掩掩藏私,明目張膽蔑視,甚至肢體沖突,都被啞巴生動地再現出來,一邊演示,一邊面紅耳赤地「呼哧呼哧」喘著粗氣,表達著內心的不滿和憤怒。

啞巴又被欺侮了。

奶奶一臉不平地聽著他傾訴,間或詢問一些詳情,但最後卻總是息事寧人地勸他不要太計較,退讓一下就完了。

啞巴的情緒宣洩完,也會慢慢平靜下來,又閑聊上兩句,就回家了。有什麼辦法呢,日子還不得照樣過?

欺侮啞巴的無非是老向一家人,而啞巴總被欺侮則源於他的嬸子。

啞巴的嬸子,一個干癟陰沉的老太婆,經常坐在門口罵街,或用她昏黃的眼睛盯著門前經過的路人,就像故事中的巫婆,物色著獵物,准備誘進她到陰暗的小屋裡一口吃掉。

老太婆的男人死得早,只有一個獨生女兒,叫招弟,嘴裡叼根煙,遠遠地對著她媽翻白眼。

招弟招進來一個當教師的女婿,村裡都稱呼他老向。老向是城裡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時來到我們村,因為什麼原因沒能回去,一直留在村小當教師,後來又成了人家的上門女婿。

不知是莫名的優越感,還是對現實的憤懣,老向看人總是斜著眼,棺材板一樣的臉上終年不見笑容,是個不好相處的,在村裡也沒有多少人緣。寡婦丈母娘和啞巴大舅哥,在老向看來就是倆累贅,整天罵罵咧咧地橫挑鼻子豎挑眼。

偏生丈母娘也不是個省事的。七八十歲的老太太,耳聰目明地賊機靈。飯端到炕上,她不吃,蹭到炕沿邊把門簾撩起一條縫偷偷地往外瞧。見女婿一家在吃餃子,把拐棍子敲著炕沿,哭咧咧地罵:招弟呀,有餃子也不給你娘一口,就知道向著爺們兒,我是白養你了啊!

針尖對上麥芒,一場家庭混戰就這樣拉開了帷幕。最終,丈母娘敗給女婿,被老向拎破布一樣拎出寬敞明亮的磚瓦房,丟到旁邊啞巴狗窩一樣的土坯屋裡。

這下啞巴不幹了。

他起早貪黑地做莊稼,喂馬、撿柴、養雞、喂豬,累死累活換老向家的一口剩飯,受人家的白眼,他認了,但老向不孝養他嬸子,這不行。

啞巴找到老向,情緒激動地比劃著。老向本來就看他不順眼,叫上兩個身強力壯的兒子,把啞巴打了出去。哦,啞巴的眼鏡腿兒就是在那次戰役中斷掉的。

那一天,幾乎半個村子的人都聽到啞巴凄厲的叫嚷和老向的怒罵聲,勸架或看熱鬧的人擠滿了院子。

啞巴滾了一身的泥土,又被打掉了眼鏡,眯縫著眼,站在老向家院子里「呀呀」地喊著,他嬸子坐在旁邊拍著腿嚎哭。老向和兩個兒子被趕來勸架的鄉鄰拉住,掙扎著往啞巴身上撲,讓我想起家裡被拴住的,和啞巴罵架的小土狗。招弟嘴裡叼著煙,皺著眉,袖著手,站在高高的台階上,不時為老向幫兩句腔,彷彿一個不相乾的看客。

這場家庭混戰,最終在族親們的調解下暫時平息。從此,嬸子跟著啞巴住,一日三餐由招弟送到小屋裡吃。但老向一家由此對啞巴更加厭惡,明裡暗裡多出無數的磋磨。

族裡有人不平,大都是些血液和頭腦一樣熱乎的愣頭青,說啞巴怎樣也是族中長輩,就任由外姓人欺負?年長的瞪著眼訓斥,誰管?怎麼管?沒爹沒娘的,又是個殘廢,在人家手底下過日子,可不只能將就!

於是啞巴捱著他的水深火熱,一直到老向猝死,情況才得以改善。

05

爹娘不會天生沒有,就像啞巴不是天生的啞,名字也不是生下來就叫啞巴。

當年,啞巴爹在大城市做生意,留媳婦在老家帶著一雙兒女,小日子過得也不錯。

啞巴小時候長得很討喜,白胖胖的一團。他娘很疼愛這小兒子,為了好養活,取了個乳名,叫「丫頭」。

丫頭茁壯地長到兩三歲,聰明伶俐,丫頭娘卻一病死了。

丫頭爹只在媳婦死後回來辦了個喪事,又匆匆忙忙地回了城,把一雙兒女丟給了兄弟兩口子。叔叔嬸子為了大哥每月的贍養費,勉強接手了兩個孩子--反正餓不死就行。沒過多久,丫頭得了腦膜炎,也是有一搭沒一搭地治,小命撿回來了,卻從此啞了。

丫頭爹在城裡又娶了妻,幾年過去卻沒生子。忽然想起老家還有一兒一女,興沖沖地回來接孩子。誰知到家一看,兒子殘了,失望之下索性不要,帶著閨女回了城。這一去,到死,再沒回來過。

連個大名也沒給孩子取下。

後來不知是誰做主,就指著這點殘疾為號,跟著排輩,取名「樹啞」。

漸漸地,人們忘記了那個寄託著丫頭娘美好願望的乳名,村子裡不管老的少的,都叫他「啞巴」了。

啞巴之所以要為他嬸子——那個對他並不友好的老太婆出頭,是因這個刻薄的女人從小養活了他,或許偶爾還會給予他一點點親人的溫暖吧。

啞巴是怎樣艱難地長大,活著,老一輩的或許了解,但總不至於刻骨銘心地記著。年輕人呢,更沒興趣刨扯別人家的老底,他們只曉得,這個老啞巴執拗又愛湊熱鬧,逗起悶子來很有趣。甚至連啞巴自己,可能都已忘記遭受的苦難,或是覺得,這就是生活,有灰暗也有明艷,足以讓他熱愛著。

06

又一年的「車子會」,啞巴缺席了,因為啞巴的姐姐回來了。

這個自從被他爹帶到城裡,幾十年沒有音訊的姐姐,暮年想起老家的弟弟,帶著家人找了回來。

至於啞巴的姐姐為什麼沒有早一點到來,是命運的編劇覺得磨難還不夠么?沒有人知道。但失而復得,得而又失,這種小說中泛濫的劇情,用來襯託人物的悲劇,卻是最高明不過的。也是最殘酷不過的。

那是臘月的一天,啞巴興沖沖地走到我家,一反常態地沒有逗狗,也沒有逗弄我們幾個孩子,進屋後就激動地跟奶奶比劃:姐姐回來了。

啞巴的姐姐跟弟弟長得很像,白胖胖的國字臉,鼻樑上架一副金絲眼鏡,短發燙著精緻的發卷。身邊的老伴戴著前進帽,披著棉大衣,看上去很溫厚。幾個兒女穿著時髦,圍著父母和舅舅,開心地說笑。

招弟也難得地熱情起來,殺雞宰鵝,在寬敞的大瓦房裡招待了堂姐一家。

啞巴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看看那個,滿臉的幸福與滿足。

幾天後,啞巴被姐姐接進城,正月過了才回來。

進城歸來的啞巴穿著新大衣,戴著新帽子,神氣活現,見人就掏出城裡帶來的糖果和各種景點遊玩的照片,不厭其煩地指指照片上的人,再指指自己,模擬出飛機、火車還有各種他第一次見到的新鮮事物,炫耀著遲來的禮遇和親情。

那幾年,啞巴經常進城去,即使在老家,因為有了姐姐的撐腰,或者說有了姐姐塞給他的鈔票,堂妹招弟對他的臉色和緩不少,也過了幾年舒心日子。

但姐姐畢竟老了。姐姐姐夫陸續去世後,幾個外甥男女也漸漸地不來了。

啞巴又成了孤家寡人。

07

姐姐的過世,讓啞巴明顯沉默了很多。當然,或許是啞巴也老了,逗不動了。

那時候,我爸跟人合夥開了個小工廠,在村子裡算是先富起來的。每到冬天,因為家裡有老人和孩子,總是早早地燒起了暖氣。鄰近的叔叔大爺、嬸子大娘們,每天到我家聚集,織著毛衣,納著鞋底,熱熱鬧鬧地拉家常。

啞巴是每天必來的。他安靜地坐在炕沿上,倚著牆,笑眯眯地看著人們聊天。看上一會兒,就垂下頭去打瞌睡,喉嚨里發出輕輕的呼嚕聲,像一隻偎灶的老貓。我和弟妹們躡手躡腳地走近,猛地摘下他頭上的藍布帽,快速在他剃得光亮的大肉頭上胡嚕兩把,帽子一丟,轉身就跑。

啞巴驚醒了,「呀呀」地抗議兩聲,又笑眯眯地去看人們的聊天,不一會兒,又睡著了。

沒辦法,他雖貪戀這世間的熱鬧,可世間是無聲的。就像命運偶爾給予他溫暖,但溫暖也是短暫的。

奶奶過世後,啞巴就不常來了。

返城後不久,給家裡打電話,我媽說,啞巴死了。沒有葬禮,就那樣燒了,埋了。

這個喪母、失父、無妻、無子,親緣淺薄的老人,像秋天裡的一片葉,輕飄飄地落下,只帶給人們一句,啞巴死了。

Ⅶ 15年金牌迷語,自己是個啞巴,卻替別人說話,閑時戴帽休息,說話口中嘩嘩,是什麼動物,

謎語:自己是個啞巴,卻替別人說話,閑時戴帽休息,說話口中嘩嘩,謎底不是動物,是鋼筆。

首先這樣東西是不會說話的,但是根據「卻替別人說話」可以知道有著表達的作用,鋼筆可以書寫文字,可以替別人表達意思;再根據「閑時戴帽休息,說話口中嘩嘩」,可以知道用的時候要拆開,不用的時候要蓋上,寫字時在紙上劃出嗶嗶的聲音。

所以根據這些就可以聯想到鋼筆了。

(7)啞巴頭上為什麼戴帽子擴展閱讀:

猜謎語的常用方法:

1、別解法:既不按某個字的原意去解,而是將字義看作另一種意思,從而得出謎面。

2、 半面法:擷取漢字結構的上下、左右半邊相扣的方法。

3、 方位法:運用漢字的結構上下、左右、高低、里外、先後、東南西北等方位的猜謎方法。

4、增補法:運用增補文字、偏旁部首筆畫結構而成謎的方法。

5、 減損法:運用減損文字、偏旁部首筆畫結構而成謎的方法。

6、離合法:就是把某個字分離開,然後在分離的字面上展開聯想,再用適當的詞語把分離的字組合起來,從而得出謎面。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414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1668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107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605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873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798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954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356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668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