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的帶字怎麼寫
A. 穿戴的戴的筆順怎麼寫
「穿戴」的「戴」的筆順:橫、豎、橫、豎、橫折、橫、豎、橫、橫、豎、豎、橫、撇、點、斜鉤、撇、點
基本釋義:
1.把東西加在 頭、臉、頸、胸、臂、手等處:~帽子。~眼鏡。~紅領巾。~手套。
2.頭上頂著;承當著:披星~月。~罪立功。
3.擁護;尊敬:愛~。感~。
相關組詞
愛戴 擁戴 穿戴 佩戴
戴孝 插戴 戴勝 感戴
(1)帽子的帶字怎麼寫擴展閱讀
「戴」的反義詞:摘、脫
一、「摘」基本釋義:
1.取(植物的花、果、葉或戴著、掛著的東西):~梨。~一朵花。~帽子。把燈泡~下來。
2.選取:~要。~錄。從全文中~了一段。
3.摘借:~了幾個錢救急。
相關組詞
指摘 摘要 抉摘 摘登
摘編 摘借 摘引 摘發
二、「脫」基本釋義:
1.(皮膚、毛發等)脫落:~皮。~毛。爺爺的頭發都~光了。
2.取下;除去:~鞋。~脂。~色。
3.脫離:逃~。擺~。~險。~韁之馬。
4.漏掉(文字):~誤。這一行里~了三個字。
5.輕率;輕慢:輕~。~易(輕率,不講究禮貌)。
6.或許:~有不測。
7.倘若:~有遺漏,必致誤事。
8.姓。
相關組詞
脫掉 超脫 擺脫 灑脫
逃脫 脫韁 脫敏 脫脂
B. 帽的筆順怎麼寫
帽的筆順:豎、橫折鉤、豎、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橫、橫
相關組詞:
1、氈帽[zhān mào]
氈制的帽子。
2、帽子[mào zi]
戴在頭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裝飾的用品。
3、涼帽[liáng mào]
夏天戴的遮擋陽光的帽子。
4、禮帽[lǐ mào]
跟禮服相配的帽子。
5、筆帽[bǐ mào]
套著筆頭兒保護筆的套兒。
C. 帽的筆順怎麼寫
帽的筆順寫法是:豎、橫折鉤、豎、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橫、橫。
拼音:mào
釋義:
1、帽子:呢~。草~。衣~整齊。
2、(~兒)罩或套在器物上頭,作用或形狀像帽子的東西:筆~兒。螺絲~兒。籠屜~兒。
筆畫:
(3)帽子的帶字怎麼寫擴展閱讀:
相關組詞:
一、氈帽[ zhān mào ]
釋義:氈制的帽子。
二、帽盔[ mào kuī ]
釋義:沒有帽檐帽舌的硬殼帽子,帽頂上一般綴有硬疙瘩。
三、帽徽[ mào huī ]
釋義:安在制服帽子前面正中的徽章。
四、帽子[ mào zi ]
釋義:
1、戴在頭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裝飾的用品:一頂~。
2、比喻罪名或壞名義:批評應該切合實際,有內容,不要光扣大~。
五、涼帽[ liáng mào ]
釋義:夏天戴的遮擋陽光的帽子。
D. 帽子的帽的筆順
帽的筆順讀寫:豎、橫折鉤、豎、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拿胡、橫、橫。
「帽」,現代殲坦漢語規范一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mào,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帽」的基本含義為蓋頭的東西,如帽子、草帽;引申含義為器物的頂罩或套兒,如筆帽兒、螺絲帽兒。在日常使用中,「帽」也常做動詞,氏敏桐表示戴帽。
說文解字註:(冃)小兒及蠻夷頭衣也。謂此二種人之頭衣也。小兒未冠,夷狄未能言冠,故不冠而冃。荀卿曰:古之王者,有務而拘領者矣。楊註:務讀為冒,拘與勾同。淮南書曰:古者有鍪而綣領以王天下者。
E. 帶帽子是哪個帶
「戴」帽子。
「戴」帽子、「戴」圍巾、「戴」口罩。顧名思義「帶」所謂攜帶,「戴」所謂穿戴。「戴」具體解釋如下:
拼音:dài、四角碼:43850
部首:戈、總筆畫:17、部首外:13
98五筆:flay、86五筆:falw、鄭碼:eheo
統一碼:6234、倉頡:jiwtc、筆順:12125121122134534
釋義:
1、 加在頭、面、頸、手等處。
2、 尊奉,推崇,擁護。
3、 姓。
(5)帽子的帶字怎麼寫擴展閱讀
筆畫
部分詞語解釋:
1、戴角:[dài jiǎo]
頭頂上生角。
2、披戴:[pī dài]
做道士。
3、欽戴:[qīn dài]
敬佩愛戴。
4、歸戴:[guī dài]
歸心擁戴。
5、瞻戴:[zhān dài]
猶仰戴。
6、北戴河:[běi dài hé]
中國避暑勝地。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南臨渤海。
F. 帽子的帽怎麼寫
首先要拿出筆和紙
「帽」字是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巾」和「冒」。其中部首為「巾」。整個字一共12筆,下面就先開始寫左邊部分。
第一筆,首先寫一豎。第二筆連接第一筆的頂端,寫「橫豎彎鉤「。第三筆,在前兩筆的中間,寫一豎。這樣帽字的左邊「巾」就完成啦。
最後幾筆,就按照筆畫順序,先豎,再橫折,再橫,橫,豎,橫折鉤,橫,橫,橫,寫成右半部分「冒」。最終帽子的」帽「字就完成了。
是根據中國漢字的結構和筆畫,先左後右,先上後下的原則。
G. 帽子的帽字怎麼寫
帽的筆順:豎、橫折鉤、豎、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橫、橫。
帽:mào ㄇㄠˋ。從巾、冒聲。以物自蒙而前是冒之範式,巾、冒兩範式疊加。以巾自蒙而前是帽之範式。
詳細釋義:
(1)
(形聲。從巾,冒聲。巾是絲織品,表示材料。字本作「月」,象帽形,又作「冒」。本義:帽子)。
(2)
同本義 [hat]。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樂府詩集·陌上桑》
(3)
又如:帽憑(盈滿的樣子);帽正(帽子前緣正中的裝飾,一般為珠或玉);帽襻兒(帽子上布制的扣紐帶);禮帽(跟禮服相配的帽子);帽套(加於帽外的衣飾);帽釘(即鉚釘。因其頭形如帽,故名)。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報切,音𧛕。《釋名》冒也。《說文》本作冃。《徐鉉曰》今作帽。帽名猶冠。義取蒙覆其首,本纚也。古者冠無帽,冠下有纚,以繒為之。後人因之帽於冠,或裁纚為帽。自乗輿宴居,下至庶人無爵者,皆服之。
江左時,野人已著帽,人士亦往往而見,但無頂圈矣,後乃高其屋雲。《隋書·禮儀志》帽,自天子下及庶人通冠之,以白紗者名高頂帽。
又有繒皂雜紗為之,高屋下裙,蓋無定準。《唐書·車服志》烏紗帽者,視事及燕見賔客之服也。
又通作冒。《史記·絳侯世家》薄太後以冒絮提文帝。《注》應劭曰:陌額絮也。晉灼曰:巴蜀異物志謂,頭上巾為冒絮。
H. 戴帽子的戴怎麼寫
戴帽子的戴筆順書寫順序為:橫、豎、橫、豎、橫折、橫、豎、橫、橫、豎、豎、橫、撇、點、斜鉤、撇、點。
「戴」組詞:
戴星而出、戴玄履黃、戴頭識臉、戴霜履冰、戴清履濁、戴罪立功、戴盆望天、戴發含齒、戴雞佩豚、戴高帽子、戴天蹐地、戴發含牙、戴眉含齒。
戴圓履方、戴高履厚、戴天履地、戴笠故交、戴高帽兒、戴月披星、戴日戴斗、舉首戴目、感恩戴德、含齒戴發、披麻戴孝、感戴二天、好戴高帽、噙齒戴發、張冠李戴、披星戴月。
在遇到不會寫的字時,可以查字典,小學階段需掌握3種查字典的方法:
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數筆畫查字法。知道所查字的讀音,就可以用音序查字法。
在不知道讀音,又不知道字義的情況下,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有些字既不知道讀音又不知道所查字的部首,可以用數筆畫查字法。
I. 穿戴的戴怎麼寫筆順
戴的筆順:橫、豎、橫、豎、橫折、橫、豎、橫、橫、豎、豎、橫、撇、點、斜鉤、撇、點。
戴的造句:
1、犯人戴著腳鐐。
2、戴爾伸了伸腰。
3、她的穿戴很高雅。
4、她受到大家的愛戴。
5、你不得不戴上護膝。
6、為什麼不戴朵花呢?
7、在這種情況下,這種做法只會出現一個分裂的朝鮮半島,北韓對中國感恩戴德並完全依靠中國,成為中國防止美國軍事力量推進到中國後院的緩沖器。
8、但是實際上這種恐懼完全是張冠李戴:在世界儲蓄過剩的環境下,我們根本不需要中國的錢、特別是因為聯儲可以也應該蔣中國賣出的債券買回來。
9、競選活動聲勢浩大,青年民眾積極參與,他們用行動回擊了人們對其漠不關心社會的指責。他們離開家門,遠離親人,從事報酬微薄,披星戴月的工作。
10、我們擁戴李明當班長。
11、他戴了一副厚框眼鏡。
12、我看電視時需戴眼鏡。
13、他建議佩戴安全裝備。
14、使用時請戴膠皮手套。
15、戴上手套,穿上棉襖。
16、你戴那頂帽子很好看。
17、她將手鐲戴在手腕上。
18、老狐狸總是戴著眼鏡。
J. 帶手錶是哪個帶字 帶 還是 戴
戴手錶。戴具體解釋如下:
1、把東西加在 頭、臉、頸、胸、臂、手等處:戴帽子。
2、頭上頂著;承當著:披星戴月。
3、擁護;尊敬:愛戴。
組詞:戴勝、佩戴、推戴、感戴、插戴、依戴、戴幘、戴南、頂戴、戴帽、戴天、戴悅、戴陽、戴山、戴星、戴面、戴鵀、毛戴、訪戴、戴白、翊戴、戴盆、擔戴、翼戴、戴目、大戴
(10)帽子的帶字怎麼寫擴展閱讀
戴筆畫
組詞:
1、戴勝:[dài shèng]
鳥,羽毛大部為棕色,有羽冠,嘴細長而稍彎。吃昆蟲,對農業有益。通稱呼哱哱(hūbōbō)。
2、佩戴:[pèi dài]
(把徽章、符號等)掛在胸前、臂上、肩上等部位:~校徽。~肩章。也作佩帶。
3、推戴:[tuī dài]
擁護某人做領袖:竭誠推戴。
4、感戴:[gǎn dài]
感激而擁護(多用於對上級)。戴:尊奉,推崇。
5、插戴:[chā dài]
女子戴在頭上的裝飾品,即首飾,特指舊俗訂婚時男方送給女方的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