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為什麼是戴帽子
Ⅰ 我這個是什麼觀音,怎麼帶的帽子,觀音不是不帶帽子嗎,怎麼是男的,能帶不,有什麼講究
最開始的造像是男性的 有的還有小鬍子 沒有關系的 都是藝術品 和神話
Ⅱ 佛教的觀世音菩薩,頭上為什麼披著布
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其實都有自己的神話故事體系,比如中國的大羅金仙,還有美國的上帝等等,而神話故事其實也有很多說法,比如中國的修仙小說裡面的神仙進階,觀世音菩薩就是一個例子,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觀世音菩薩頭上披著布?其實就是幫助觀世音修煉,可以得到功德,常年下去對於提高有很大好處。
而且古代關於這種說法的傳播是非常快的,上至君王下到百姓都是非常迷信的,一個傳一個很快,這樣的故事就會很多人知道,開始信仰觀世音,這樣的提升只需要100年時間就可以完美升級,簡直就是一個最棒的升級辦法,這也是一個升級的體系可見。
Ⅲ 我屬鼠最近請了—個千手觀音本命佛但是觀音是戴帽子的我從沒見過帶帽
佛教沒有護身佛本命佛的說法,那都是商家為了賺錢編出來的,佛像也不是護身符、轉運符、吉祥物,好好恭敬三寶、斷惡修善,才能趨吉避凶。
真正的修行人不會貪圖外在的資財,卻有一些不懂得佛法的人借佛斂財,不懂得真正的寶藏在自己內心。
修行是修內心,不是修外境,佛像也是為了啟發我們的內心。譬如一張照片,它只是一張紙片,但若照片中有自己的親人,一見到內心就會生起親切溫暖的感覺。
無論男女,都不應把佛像當做飾物或護身符佩戴。佛像的作用是讓我們可以藉助這個「像」而產生對佛陀的恭敬、尊重、信仰與效學之心。佛菩薩是我們修行路上的師長、榜樣,依法而行才是真正的皈依。
Ⅳ 戴著帽子的佛又什麼意義呢
一般度眾生的佛 菩薩 都是現出家相 沒頭發 穿袈裟 拿錫杖 但是在佛菩薩的自證境界 是富貴圓滿的 有句話 叫「開悟的楞嚴,富貴的華嚴,成佛的法華,圓頓的楞伽」,當佛菩薩宣說自性無量庄嚴的法時 會入於定中現庄嚴的自受用身 那就是頭戴五佛寶冠 著天人衣 著瓔珞 寶珠 種種庄嚴坐大寶花 放大光明。菩薩戴佛冠 是表示尊重佛 頂戴佛。那麼佛為什麼還要頂戴佛呢? 這是表法,表示佛的五種智慧 大圓鏡智 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 成所作智 法界體性智,諸菩薩具足成就圓滿這些智慧就成佛了。故說智慧是諸佛之母,所謂的般若佛母 就是這個意思。
Ⅳ 觀世音頭上為什麼披著布
觀世音菩薩還有一項美德,那就是他的頭上戴了一個天冠,我們平時看見觀世音菩薩頭上高高的,有一塊素白色的布幔覆蓋著,看起來非常庄嚴,令人一看就生歡喜心,沒有人看了觀世音菩薩不生歡喜心的。你們知道觀世音菩薩的頭頂上那高高的東西是什麼嗎?那是一座佛龕,唐代的大畫家吳道子,將那麼佛龕畫成為發髻的樣子,看起來是很美,很庄嚴,各位不可以將它當成發髻看啊!那是佛龕啊!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要將一座佛龕安在頭頂上呢?因為他要供養恭敬一尊佛,那尊佛就是「阿彌陀佛」。如《觀無量壽經》上說:
「『觀世音菩薩』以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位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那尊被觀世音菩薩供在頭頂佛龕內的佛,有二十五由旬那麼高大,一由旬是四十里,二十五由旬就是一千里了。那尊佛真是很高大了。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要在頭頂上供奉阿彌陀佛呢?原來是為了報答阿彌陀佛的慈恩,所以將阿彌陀佛供養在自己頭頂上的佛龕內,如《般舟贊》上說:
「天冠化佛高千里,念報慈恩常頂戴。」
又,《往生禮贊》上也說:
「西方阿彌陀佛,觀音頂戴冠中住。」
由此可見觀世音菩薩對阿彌陀佛是多麼的恭敬,他報慈恩的心又是多麼悲切呀!各位聽了這故事,是不是由心底發出敬仰之心來敬仰觀世音菩薩的孝心呢?是不是要學習呢?現在我請問世間的人,有那一位弟子為了報師恩,而將師父的像頂戴在頭上的呢?又有那一位子女為了報父母的恩,而將父母的像頂戴在頭頂上的呢?絕對沒有!這樣一比較,就更顯得觀世音菩薩的偉大了。現在我有一個想法,每一位男居士身上都帶有一個皮夾子,女居士手上也提了一個手提包,建議在皮夾子或皮包中一邊插一幀你所敬仰的師父及父母的照片,如果你再插一幀佛菩薩像更好了。當你取皮夾或皮包內的鈔票或物品時,一打開就可以看到佛菩薩、師父及父母的照片,在那一瞬間,對佛菩薩、師父和父母生出恭敬之心,這就是在修孝道的功德了。天天這樣修功德,一年、十年、一生之中,就可以修無量功德,修這樣的功德輕而易舉,可是得到的果報卻非常大。在《地藏經》中有一個故事:
一位名叫光目女孩,她母親死了以後,非常的想念母親。有一天有位羅漢到她家門口化齋,光目女就供養羅漢。羅漢受供之後,問光目女說:「我能為你完成什麼心願嗎?」光目女說:「我的母親死了沒多久,我非常想念母親,但不知母親生在那一趣?」羅漢聽了,就入定中,看見光目女的母親墮落在惡趣之中受苦報,痛苦得很。羅漢出定以後問光目女:「你母親現在墮在惡趣,非常痛苦,她生前有什麼惡行,造了什麼惡業嗎?」光目女說:「我母親生前很喜歡吃魚鱉之類的眾生,尤其喜歡吃魚子鱉蛋,不知吃了多少?現在我怎麼救我的母親脫離惡道呢?」羅漢告訴光目女說:「你要以志誠之心,念清凈蓮華目如來的名號,而且要畫一尊如來形像,以這樣的功德迴向給你母親,就可以救你母親出離惡趣,脫離痛苦。」光目女立刻遵照羅漢的話去做,結果真的將母親救出惡趣,脫離痛苦。
由這個故事可以知道在身上供養一尊佛菩薩形像,每天以志誠之心向佛菩薩行恭敬供養,日子一久,那功德多大,若將這功德迴向給任何人,任何人部會受大利益,若不迴向而自受,利益也是無量的。若每天看到師長、父母的照片,也生出恭敬供養的志誠之心,也會有無量的功德,會獲得無量的善根福報,這么容易的事可以去做。
Ⅵ 度母和觀音區別是什麼
度母和觀音區別是外觀細節不同。
1、觀音菩薩身份無比尊貴,坐姿也非常端正庄嚴。度母坐於蓮花月輪之上,左腿單腿盤向內側,右腿則自由向下舒展,對比觀音菩薩,度母的坐姿更加隨意一些。
2、此外,度母一般都會戴帽子,而觀音則不佩戴帽子。
觀音寓意眾生平等,祈福多用度母
觀音菩薩在佛教之中是智慧和大慈大悲的象徵,代表了眾生的意願,在觀音菩薩心中,每一個人的身份地位都是平等的,所以,佩戴觀音吊墜的人們,其心願也是祈求眾生都能夠福澤深厚。
而度母則是普渡眾生的實際操縱者,人們佩戴度母的吊墜,意圖也很明顯,那就是為了自己來祈福。度母的手中會手持一支有齊果,果實代表過去,鮮花代表現在,而花蕾則代表未來。
Ⅶ 菩薩受眾人尊重愛戴,她戴的帽子是什麼
菩薩戴的帽子叫:毗盧帽,又稱天冠,上有五方五佛,如天冠米勒,地藏菩薩等。
放焰口時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種綉有毗盧佛像的帽子,泛指僧帽。毗盧帽有多重性質,也稱為」蓮花帽「,」蓮花法師帽「等,老版《西遊記》唐僧曾經戴過這種帽子。
放焰口,一種佛教儀式,為一種根據救撥焰口惡鬼陀羅尼經而舉行的施食惡鬼的法事。
(7)觀音為什麼是戴帽子擴展閱讀:
基本解釋
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是協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的人物。
菩薩在古印度佛教中為男子形象,流傳到中國後,隨著菩薩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對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漸轉為溫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薩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國的貴族的服飾裝扮,顯得格外華麗而優雅。
在佛教初創的小乘時期,僅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達多王子稱為菩薩。大乘佛教創立後,根據「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宏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都稱之為菩薩。
後來這個名稱更加擴大化、世俗化,人們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眾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稱作菩薩。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回中的眾生度化成佛。
寺廟中供的菩薩像,主要的是文殊師利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賢、千手觀音Samantabhadra 、觀世音Avalokite'svara 、地藏 Ksitigarbha 。
菩薩是修學大乘道的通稱,從初學,久學到最後身菩薩,淺深萬類。但一般人總是想到觀音、彌勒、文殊等大菩薩,這才不敢自稱菩薩。初發心菩薩,雖還沒有大功德,可是已經是一切「眾生之上首」;不但為凡夫,而且為二乘聖賢所尊敬。
Ⅷ 度母和觀音有什麼區別
度母和觀音區別是外觀細節不同。
1、觀音菩薩身份無比尊貴,坐姿也非常端正庄嚴。度母坐於蓮花月輪之上,左腿單腿盤向內側,右腿則自由向下舒展,對比觀音菩薩,度母的坐姿更加隨意一些。
2、此外,度母一般都會戴帽子,而觀音則不佩戴帽子。
佩戴翡翠度母有什麼講究有:
度母是引渡三界眾生,及聲聞、圓覺之羅漢,得究竟佛陀解脫果位的菩薩。
1、要懷著敬佩之心佩戴翡翠度母,要多做善事,不要作惡多端。
2、不要將翡翠度母觸碰到血液,避免破光。
3、如果不方便佩戴翡翠度母,要將翡翠度母取下,放在上衣的口袋,切勿放在褲子的口袋。
Ⅸ 頭帶毗盧帽,端座蓮花台,雙手揣著寶珠的觀音是保佑什麼的
頭戴毗盧帽的菩薩是地藏菩薩,不是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是度化罪苦眾生、地獄眾生的。
Ⅹ 我這個帶的是什麼觀音,怎麼像男的,怎麼還帶帽子,能帶不,有什麼講究
觀世音不分男女,是因緣現身,古代由於觀世音是以男身顯世,故而古代人供的觀世音像大多是男身,只是因為以後觀世音又以女身顯世,人們才又供奉女身的觀世音,對此不要有分別心,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