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紗帽的帽子怎麼做
① 手工帽子怎麼做
手工帽子教程如下:
將布料剪成圓形,把光碟放在中間,上面再鋪上一樣形狀的棉花(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厚度),之後用布料將它們都包住,用針線把布料口部收緊。
然後就是把塑料碗的底部剪掉,同樣用適當大小的圓形的布料包住塑料碗,在碗里也塞進棉花,將布料口部收緊。
之後將塑料碗扣到光碟上,為了防止露醜,雙方選擇露出布料口的一面扣住,再用針線沿邊縫住即可。
基本構造就完成了,然後就是加一些小點綴,或者也可以在一側別一朵漂亮的花朵,然後在帽子頂部扎一些喜歡的帶珠子小頭飾等等。
相關內容:
簡介
鉤針是進行鉤針編織的重要工具,有相當多種尺寸與規格,大至3.5公釐、小至0.75公釐者都有(美製為00到14吋)。
在材質上,鋁制與塑膠制是較常見到的,最常用的鉤針大小是2.5mm到19mm(美製為B到S號),比較特殊的長鉤針被稱為突尼西亞鉤針,織法混合了鉤針編織與棒針編織。
鉤針所編織的織物充滿了無數個小環,透過鉤子將線打活結,充做一環,接著將鉤子從第一環穿入,鉤頭勾線,勾出另外一環,就能逐漸組成一排線串,最後一排會僅有一個活動環串在鉤針上,新的一排可再返回勾在舊的一排上,於是線串上的環鉤出無數排,就形成了一片鉤針編織。
與棒針編織的邏輯基本上是相同的,但不同在於鉤針編織的花樣比較自由,從頭到尾僅有一支鉤針與一根線,可鉤出許多自由型與花型、圓型,甚至很容易鉤出小型的立體織物,如手指玩偶等。
② 手工編織帽子的做法
手工編織帽子的做法如下:
方法一
01
我們需要使用鉤針來鉤一個長度為25厘米的帽子最邊緣,也就是我們說的用鉤針來起25個鎖針,然後再開始鉤第2行。
02
我們在第2行的部分來勾長針,這些長針需要連續挑三次在一個洞里,這樣才可以勾出一個長針,長針的數量也需要跟第1行的鎖針數目進行對應,然後這樣重復來回直到勾出一個長度大約為10厘米的高度長方形就可以停止了。
03
我們需要在最後一針處做一個引拔針,這樣就可以結束了。
04
我們在引拔針結束之後需要將短的兩邊進行連接,這樣的話會形成一個帽子的基礎形狀,然後再將帽子的頂端用針線進行拉緊,就可以完成一個封閉的冒頂了。
4、鉤女士時尚帽子,就要按照尺寸鉤帽頂數後,就要用織針【圈針】來織。
5、用圈針來織帽子,就要先鉤好帽頂後在用圈針來織,也可以用四根織針來織。
6、帽子手工編織方法:准備好織針或圈針及鉤針,准備好毛線【粗細毛線】,按照選擇是圖案來選擇織針及毛線。
③ 烏紗帽是怎麼做的啊
當然是紗做的啊
最早的紗帽並非全是黑色,晉朝時的高筒紗帽,貴族們是用白紗製作,品職低下的官員才用黑紗。到了明朝,朝廷官員才全部都戴烏紗帽。據史載,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規定:凡文武官員入朝,都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今天舞台上的傳統戲劇,尤其是京戲,演員們穿的多是明裝,通過看戲我們可以見到明朝官員們戴烏紗帽的樣子。
烏紗帽起初是用藤編織,以草莖為里,紗為表,再塗上漆。後來官員用烏紗帽時,由於紗經過塗漆後堅固而又輕便,於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紗帽上「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只帽翅,這兩只帽翅從宋初開始逐漸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只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到了清朝,烏紗帽雖然不再用,可是「烏紗帽」仍成了人們口頭上稱呼官員的代名詞了。
④ 自己做帽子的做法大全
只需要一件閑置的毛衣就行。
可以做出多種款式的帽子。
一起來看下是如何簡單製作的吧!
我們的毛衣是必不可少的。
製作教學
1、首先,將毛衣的下邊緣(正面和背面)對齊,然後剪出漂亮的圓形帽子形狀。確保它能夠覆蓋頭部,然後能蓋住耳朵。
為帽子點綴自己喜歡的圖案。
2、接下來,將兩個帽片放在一起,沿著帽子的曲線縫合。接縫處也要記得鎖邊。
3、將帽子翻回正面,然後用熨斗燙平。
4、為了製作帶蝴蝶結的粉紅色帽子,以同樣的方式剪出帽片,然後還要剪一片毛衣,用於製作蝴蝶結。
5、然後將條帶,放在帽子的底邊,沿著兩端縫制,將條帶連接在帽子上。
6、在剪下一塊小毛衣,將它包裹在剛剛貼在帽子上的條帶中心,然後手工縫制小條帶的兩端。
最後將前後帽片拼接在一起,完成我們的帽子。
7、還可以給帽子添加兩個按鈕,做裝飾。
8、也可以在帽子上裝飾條帶。
9、將這些條帶切成短片。
10、然後將小碎片組合在一起,在中間繫上線。
11、在底部纏繞線。
12、最後縫制在帽子上方。
這樣就完成咯!
⑤ 用布做帽子的簡單方法
帽子教程
1.准備一塊質量比較好的棉質舒服的布,長方形的,顏色可根據自己喜歡的來定,還需要准備一些針線和剪刀。
注意事項:在進行手工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小心剪刀還有針線,防止劃傷到自己。
⑥ 做手工帽子怎麼做
工具:棒針、棉線。
具體步驟如下:
1、准備好棒針和棉線。
⑦ 戲曲帽殼怎麼做的用什麼材料,用什麼材料來定型
戲曲帽殼怎麼做的用什麼材料,用什麼材料來定型
烏紗帽起初是用藤編織,以草莖為里,紗為表,再塗上漆。後來官員用烏紗帽時,由於紗經過塗漆後堅固而又輕便,於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紗帽上「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只帽翅。
現在製作,用毛頭紙多層(農村糊窗戶用紙),漿糊粘合晾乾,做成帽子的內胎;
外面用黑絨布幔上去,而且紗帽是分為前後兩個獨立的部分製作的。
紗帽翅用細鐵絲擰成彈簧,窩出帽翅框架,然後用細鐵紗裁成大小合適的片,用骨膠粘到鐵絲框架上,噴上金色或銀色漆打底色,再用硬卡紙雕刻出紗翅內的花紋,染上顏色,同樣用骨膠,鐵絲固定在帽翅骨架上,糾正一下形狀,插在烏紗帽後面就行了。
其他盔頭製作方法大概類似,王(皇)帽、帥盔、中軍盔、駙馬套、鳳冠、大羅帽、大額子、小額子、通常,盔頭全部是硬紙胎,沒用紡織材料,方法也是想用硬卡紙雕出底板,用細鐵紗附上去做胎。
北京、江蘇,都有專門製作戲劇的盔頭、頭面、腳下的鞋子,靴子,彩鞋等等。有時間可以去參觀一下學習學習,看一眼,就會一目瞭然。製作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附錄:
烏紗帽原來只是民間常戴的一種便帽,定為「官帽」則始於明朝洪武年間。
官員頭戴烏紗帽起源於東晉,但作為正式「官服」的一個組成部分,卻始於隋朝,興盛於唐朝,到宋朝時加上了雙翅,烏紗帽按照官階在材質和式樣上是有區別的。明朝以後,烏紗帽才正式成為做官為宦的代名詞。
這兩只帽翅從宋初開始逐漸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只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戲曲盔頭
(圖片摘自《網路圖片》)
⑧ 帽子怎麼做
帽子的做法步驟如下:
4、把准備好的小花朵,用固體膠分別粘在王冠的上面,用力輕輕地按緊。
5、把准備好的綠色長方形紙和粘貼好花朵的王冠兩頭對齊,用訂書機訂在一起。先將一頭固定好,量一下頭的大小,長了可以剪去一小部分。
6、固定好一頭之後,將綠色長方形的紙,從後面繞過來用訂書機訂好。兩頭介面處都訂好了之,立著放起來,一個帽子的形狀就出來了。
7、最後,手工帽子製作完成,問題解決。
⑨ 帽子怎麼做 手工 可以戴的
做布帽子,如果選好了合適的布料,大人小孩男生女生戴著都會很帥氣和漂亮,方法如下:
工具/原料:布,剪刀,針線。
1、准備好做帽子的長條形的布,侵五剪刀還有針線。
⑩ 如何做帽子
簡單的帽子製作方法如下:
一、方法一:
1、首先需要將海綿紙剪成圓形。
2、然後再剪一個小一點的圓。
3、然後再剪一條長方形紙條,做側面。
3、對折後,右邊的角往左邊對折。
3、將露出來的角按平行線向上翻折。
4、用手將內部撐開,折出帽子形狀。
5、把上面的尖角頂端往下折彎,帽子露出的帽檐部分向下翻,折成平行於帽檐的形狀,這樣一個可愛的手工帽子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