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戴帽子的怎麼織
① 禮帽是如何製作的
可能在英國的賽馬會上,大家都能看到名門淑女、皇室貴婦都頭頂著形態各異的帽子出席。有沒有想過這些帽子是怎麼製成的呢?她們所戴的帽子區別於平時所戴的帽子,就是裝飾性大於實用性。既然要十二分的美觀,勢必也不能與其他的女士撞帽,所以她們的帽子大部分都源於歐洲帽子手工作坊獨特的設計,每一頂都不會重樣哦!下面解毒姐就為大家詳細地介紹一下cocktail禮帽的製作過程。
【帽模】
帽模大約就等於做鞋的鞋楦,帽子需要在上面進行定性和剪裁。設計師構想好心目中的帽型就開始手工切割泡沫塑料模型,當然這還不是最終帽模,切割好的形狀還需給木匠打磨出木質的帽模。
如何做一頂貌美無比的禮帽還要大家充分應用自己的想像力!
要想解毒,只能以毒攻毒!微信公眾號【潮流解毒】 ID:para_fashion
② 戴帽子的開襟毛衣如何織
前面的領窩要比後面要低些,因不知你的衣服多大,所以也說不準要低多少。在織帽子時一定要把領窩低多少要在帽子上添補上,不然帽子前面緊,戴上抬不起頭來。前襟如另挑邊,每行的第一針都要織不要帶,這樣可隔一針挑三針這樣挑出來的邊比較平。我這是在編織時遇到的事。其實織東西有些還是隨意的,自己覺得和理又好看,那就試試
③ 戴帽子的毛衣,帽子怎麼織
連帽子的毛衣都是編織好毛衣後再加上帽子的,具體操作如下:
所需材料:棒針、毛線。
1、首先,在領窩處挑起針,然後一直往上織。
(3)塑料戴帽子的怎麼織擴展閱讀:
編織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據《易經·系辭》記載,舊石器時代,人類即以植物韌皮編織成網罟(網狀兜物),內盛石球,拋出以擊傷動物。在西安半坡、廟底溝、三里橋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紋、「人」字紋,清楚地顯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還發現陶缽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殘竹片。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葦席,距今約有7000年歷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錢山漾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出土的竹編更為驚人,約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條經過刮磨加工。這一時期的編織工藝也相當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種有簍、籃、籮、筐等。
漢代以藺草(又名馬藺、馬蘭草、燈心草)編織為席,產於三輔(今陝西中部)、河東(今山西夏縣)等地 。唐代,草席生產已很普遍,福建、廣東的藤編、河北滄州的柳編、山西蒲州(今永濟、河津等地)的麥稈編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藝品。其中廣東藤編還有編織花卉、魚蟲、鳥禽圖案的簾幕。
宋代,浙江東陽竹編的品種已有龍燈、花燈、走馬燈、香籃、花籃等,能編織字畫、圖案,工藝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積內可編織120根篾條,有的還飾以金線。至明清兩代,浙江、江蘇、湖南、四川、福建、廣東等地的草編、藤編、竹編等生產有了發展,並在19世紀末開始出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帽子編織
④ 怎麼織帽子又簡單又好看
織帽子又簡單又好看的方法如下:
准備材料:毛線、織毛衣針、毛球一個。
1、起針後把最後一針套到開始的一針,再套回去開始織,這樣就不會有連接的痕跡,織上針、下針,共10厘米。
2、完成後用一個記號扣卡住開始的位置,不加不減織一排下針。
3、花樣第一排織下針、滑過一針不織。第二排、上一排滑過的一針織上針,把織下針的一針以下針的方式滑過來。第三排不加不減織一排下針。
4、織14組花樣,然後二針一起織,把針目收針剩10針,用縫衣針穿起線圈拉緊縫合。
5、最後裝飾一個毛球就完成了。
帽子的益處:
為頭發保暖防寒。頭被稱之為「諸陽之匯」。醫學研究發現,靜止狀態不戴帽子的人,在環境氣溫為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總熱量的30%,4℃時散總熱量的60%。
如果頭部受寒,就會造成腦血管收縮,輕則會感到頭昏、頭痛,或者引起頭皮營養循環障礙和毛囊代謝功能紊亂,從而導致頭發的營養失衡或大量的頭發非自然脫落。由此可見,在寒冷的冬天,頭部和人體的其它部位一樣,也需要保暖防寒。
⑤ 怎麼織寶寶帽子
人的頭部是大腦神經中樞的所在地,頭為諸陽之會,因此,給寶寶做好頭部的保暖工作非常重要。而一頂媽媽親手編織的帽子無疑能夠起到呵護寶寶頭部健康的作用,那麼,怎麼織寶寶帽子?編織寶寶帽子的方法有很多,本文給大家介紹最簡單易學的方法。
怎麼織寶寶帽子
第一步:首先是編織護耳,在編織護耳的時候是先起7針,第一行1反,2正,1反,2正,1反,這樣的編織形式是達到中間5針編織菱形花的效果。
第二步:在織到第4行時反面芙蓉時候,在兩側各加1針。以後6、8行加針相同,加到13針為止,向上則不加針。編織到第5行的時候,將2組正針交叉擰成菱形的底部,反針織法一樣。
第三步:第7、9行分別將菱形兩邊的正針與外側的反針交叉編織。第11、12行保持原花型編織。第13、15行分別將菱形兩邊的正針與內側的反針交叉編織,這樣護耳就編織完成了。
第四步:帽子身編織的時候第一步驟是起兩段21針,和編織好的2個護耳連在一起。第1行延續護耳的花型,全帽共4個大花型。從護耳開始依次為:4針反, 2針正,1針反,2針正(即菱形),4針反,4針正(麻花)。……連續排列4個。第2行,4個花型都擰菱形花。重復護耳的織法,麻花每4行一擰。
第五步:繼續編織,當織到第2個菱形即將結束時,開始第一次減針,將菱形中間的反針減掉。以菱形剩下的4針為棱,以後每2行各向兩側減掉1針反針。反針全部減掉後剩32針,此後每2針減1針,向上編織2或3行,余線抽緊即可。
寶寶什麼時候需要戴帽子
寶寶要不要戴帽子?有人認為,寶寶不應該戴帽子,否則容易導致抵抗力下降,反而容易感冒;有人認為,應該給寶寶戴帽子,因為寶寶頭部容易著涼,不保護會生病。那麼,到底哪種說法是正確的呢?
寶寶一般不戴帽子,除非室內溫度較低,或者外出時才需要戴。帽子也要選用棉織製品。寶寶的小腦袋皮肉細嫩,對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差,要選戴質地輕盈、手感柔軟、保溫透氣的帽子;若帽子過重、過硬,不僅寶寶戴上不舒適,而且對腦神經發育不利。寶寶帽最好選擇無帽檐的,這樣便於母親抱和哺乳,同時睡在搖籃和床上又能看到周圍的東西。
帽子的大小要與頭圍相適,一般根據頭圍周長放大1厘米(或頭圍直徑放大0.3厘米)為宜;尺碼適當放寬的目的是防止帽子過緊,對寶寶的頭部發育不利,也防止帽圈收縮後,影響戴用。寶寶帽為42~48厘米,童帽50~55厘米。
⑥ 毛線帽的帽檐怎麼織法
灰中粗羊毛線2兩,灰馬海毛線半兩。老式起頭40針。
第一行:全織下針(反面)。
第二行:全織上針,第一針挑下不織,放一針,13針上針,上針2針並一針,連2次,餘下針織上針。
第三行:全織下針。
第四行:全織下針,第一針挑下不織,放一針,13針下針,下針2針並一針,連續2次,餘下針織下針。第五行:全織上針。第六行:全織下針,第一針挑下不織,放一針,13針下針,下針2針並一針,連續2次,餘下針織下針。以上六行花樣循環5次,為一個大片。織好後針上剩有25針。開始織
第二個大片時,從側面挑起15針,恢復為40針。開始織第一次的六花樣。帽子由五大片組成。五大片完成後縫合。帽檐挑92針,平針織30排,邊可對折縫合,塞入塑料墊板,作為鴨舌帽沿。也可以自然翻卷。不縫合。線粗細不同,針數也要加減,細毛線需50針,以上六行花樣循環5次,也就是說3排上針,3排下針,一般是5次一個片,細毛線可加3排上針,3排下針。五大片完成後縫合,此時的帽子象半個西瓜,開始沿邊,(西瓜一圈)挑針,約90-100針,視頭型和毛線粗細。然後用4根針織平針,大約織30排收針,毛線邊朝帽子裡面彎折,縫起來,留10厘米小口,塞塑料帽檐進去。塑料帽檐可仿照夏天用的鴨舌帽,用塑料文件夾或塑料寫字墊板剪成彎月型,長約23厘米,寬7厘米。最後縫好小口。織帽檐不用加減針,比如100針,織到30排,對半折起,前腦門,與後腦勺都是一樣的,是塑料鴨舌塞進去,撐起來,變成帽檐的。毛線有彈性的。縫合時,你就會明白意思了,新手先試著織一個帽子,邊織邊領會。
⑦ 戴帽子的毛衣外套怎麼織
戴帽子的毛衣外套可以直接製成一個連體的,然後上面直接打上一個針口收針呢。
⑧ 戴帽子毛衣怎麼織法
將前後肩部縫合後,挑領子,盡量多挑些(120針左右,按花樣計算一下),挑針方法和門襟挑法一樣,先挑衣裡面,織4行;再從衣服正面挑針,織4行;然後並針織(前針上的一針和後針上的一針並)。開始織花樣,織到帽子夠長短後帽頂縫合。
帽子織好後,挑織左右門襟。這件衣服是扣子的。如果織按拉鏈的,門襟並織後織3-4行就可以了。這樣裝的拉鏈很好看。
⑨ 連帽毛衣怎麼編織
連帽毛衣編織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線:九色鹿的阿爾巴卡9505(米白夾花)11團(粗線適合冬季的外套)
針:邊緣用7號鋼針和7號環形針80厘米,正身8號鋼針,5-6個扣子,縫扣子的針線
輔助工具:記號扣針若干,S形麻花針1枚,塑料收縫針1枚
一、連帽毛衣編制文字說明:
先織前面兩片,用7號鋼針分別起頭42針,織6行雙螺紋,換8號鋼針織花樣先分配針數;
左前身片從左往右:11(上針)+10(下針扭大麻花)+12(上針)+4(下針扭小麻花)+5(上針)
右前身片從左往右:5(上針)+4(下針扭小麻花)+12(上針)+10(下針扭大麻花)+11(上針)
大麻花:前面5針和後面5針調換位置編織
下麻花:前面2針和後面2針調換位置編織
左前身片花樣編織到第59行開頭平收4針作為腋下留針
右前身片花樣編織到第60行開頭平收4針作為腋下留針
從腋下到肩膀的寬度是(掛肩)17厘米
左前身片花樣編織到第86行開頭平收7針,作為圓領的前面部分
右前身片花樣編織到第87行開頭平收7針,作為圓領的前面部分
挖圓領的圖解:(數字從最下面一排往上看)
前片肩膀剩下針數:起頭42-腋下4-平收7-挖領窩13=18針
減完針,根據腋下到肩膀的距離來確定再織幾行。
二、後片及帽子袖子編織
後片起72針,織雙螺紋邊再織平針,對著外面的織上針,穿在裡面的織下針;
到分腋下的地方在兩側各收4針,還差幾行和前片肩膀平齊的地方開始收後領窩;
針數分配:右側22針+中間20針+左側22針;
先減去左側2針,中間20針平收,再減右側2針;
反過來織右側上針,左側先不管;
右側每兩行減1針減2次;
再平行編織2-3行,與前片長度平齊;
左側重新接線頭,從上針面開始織,也是每兩行減1針減2次,後面和右側方法相同。
這樣左右兩側肩膀都剩餘18針;
然後把前後片縫合起來。
三、帽子:
補齊前面領窩,先挑三針織,再挑三針,往返編織,直到肩縫;
補齊後的針數,前面兩側各24針,後領挑34針,一共82針;
把82針分兩半,中間留2針作為中軸線加針;
每6行加一次,加8次(我的次數加多了帽子織大了,適當減去幾次)
織18厘米左右就可以了 ;
加完針把整個針數分成兩半,分開編織;
邊織邊減針:
從下往上看
2-3-1
2-2-2
2-1-2
4-1-2
建議改小的減針方法:
2-3-1
2-2-1
2-1-1
4-1-1
再平收針,把兩邊縫合起來;
接著挑起衣服的邊和帽子邊一共262針織雙螺紋,在右側開扣眼,邊緣編織3厘米收針;
如果帽子改小了,所挑起的針數比這個少一些,一般每兩個辮子里挑三針;
四、袖子:
袖口挑起的總針數=前片針數-20至30針(即:前片針數-30≤袖口挑起的總針數≤前片針數-20) ;
先織袖山,首先挑起肩線兩邊各十幾針,先挑起的針數=(袖口挑起的總針數-腋下平收的針數)÷3;
一直到袖山有2.5寸至2.7寸就整圈挑起圈織(小孩袖山不要超過2寸);
我是先挑起肩縫兩邊各11針,共22針,邊織邊挑;
到針上有35針時,全部挑起一共75針;
每7行減兩針,減10次,剩55針(想收得快可以每5行減一次針,多減幾次袖子就沒那麼肥了);
再織7行分散減去3針餘52針,織雙螺紋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