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菌是什麼
Ⅰ 有一種菌絲是白色徑狀物,帽子是黑色的是什麼蘑菇
竹蓀(Dictyophora insiata (Vent.ex Pers) Fisch)又名竹笙、竹參,常見並可供食用的有4種:長裙竹蓀、短裙竹蓀、棘托竹蓀和紅托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干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後」。
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日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2016年第112號公告》,批准長寧竹蓀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劃定長寧縣現轄行政區域為保護區域,自即日起實施保護。[1]
中文學名
竹蓀(zhu sun)
拉丁學名
Dictyophora insiata (Vent.ex Pers) Fisch
別稱
長裙竹蓀、竹參、面紗菌、網紗菌、竹姑娘、僧笠蕈、雪裙仙子
二名法
Dictyophora insiata
界
真菌界
形態特徵
竹蓀幼擔子果菌蕾呈圓球形,具三層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紅色;中層膠質;內包被堅韌肉質。成熟時包被裂開,菌柄將菌蓋頂出,柄中空,高15cm~20cm,白色,外表由海綿狀小孔組成;包被遺留於柄下部形成菌托;菌蓋生於柄頂端呈鍾形,蓋表凹凸不平呈網格,凹部分密布擔孢子;蓋下有白色網狀菌幕,下垂如裙,長達8厘米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橢圓形,3~3.5×1.5~2微米
Ⅱ 是什麼菌
竹蓀蛋,也稱為竹蓀菇,主要產於四川和重慶等地的竹林中,含有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竹蓀蛋是一種食用菌,能調節人體新陳代謝、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還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生精補腎、健體的功效。
竹蓀蛋即竹蓀胚體,由夢蓀、孢子、菌蓋、外包被四部分構成。夢蓀又叫竹蓀菇,是未出完的竹蓀胚,呈乳白色,蘑菇狀,入口清香嫩脆;外包被和菌蓋,呈乳白色半透明網狀,又叫竹蓀花,入口鬆脆味鮮。
在我國的「天下翠」蜀南竹海,無污染的天然地帶及獨特的自然環境里,孕育了這種天然竹蓀,它富含24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占總量的45%,還含有B2等多種維生素、多糖及鋅、鐵、磷、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因而被稱為「真菌皇後」。特別處於胚胎期間的竹蓀蛋,營養價值更為豐富,烹調食用更具特色。據悉,竹蓀蛋收割後當地人會以特製竹水浸泡保存,並收入瓶中,在加工前必須用姜蔥水蒸泡20分鍾並用清水沖凈,這個步驟考的是廚師的功夫,做得好不好體現在最後烹飪出來的成品有否去除不愉快的「臭青味」。
Ⅲ 這是什麼菌
這是一種雞樅菌。
雞㙡菌,在自然界是和白蟻共生的菌類,白蟻構築蟻巢的同時培養了雞㙡菌菌絲體,形成一個共同的生態系統。
雞㙡菌肉厚肥碩,質細絲白,味道鮮甜香脆。含人體所必須的蛋白質、脂肪,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和鈣、磷、核黃酸等物質。雞樅的吃法很多,可以單料為菜,還能與蔬菜、魚肉及各種山珍海味搭配,可無論炒、炸、腌、煎、拌、燴、烤、燜,清蒸或做湯,其滋味都很鮮,為菌中之冠。
雞樅西南、東南幾省江西及台灣的一些地區出產,別稱傘把菇、雞肉絲菇、雞肉菌、雞腳蘑菇、蟻棕、斗雞公、三塔菌等。
Ⅳ 請問這個是什麼菌啊
這是《乾巴菌》
乾巴菌(Thelephora ganbajunZang)[1]是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傘菌綱(Agaricomycetes)、革菌目(Thelephorales)、革菌科(Thelephoraceae)、革菌屬(Thelephora)的一類食用真菌,又名乾巴革菌、對花菌。[2]乾巴菌味美可口、獨具異香且營養豐富,與竹蓀、冬蟲夏草、雞樅菌、松茸等同屬於雲南珍貴的野生食用菌。[3]
子實體一年生,叢生,珊瑚狀,分枝葉片扇形,新鮮時輕革質。夏秋季生於松林中地下,肉質乾脆,具酷似腌牛肉乾的濃郁香味,主要分布於海拔1000-2800m的松林下,與雲南松等松屬植物形成菌根。[2]
中文學名
乾巴革菌
拉丁學名
Thelephora ganbajun Zang
別稱
乾巴菌、牛牙齒菌等。
Ⅳ 藍帽菌是什麼樣的
藍帽菌的帽呈淡藍紫色,成熟時轉為棕紅色,具波紋狀菌邊。菌帽直徑達10厘米。菌褶略帶藍色,菌莖為纖維狀,也為淡藍色。秋冬季常見於混合林中。味道香甜鮮美。但有些人對之會產生過敏反應。
Ⅵ 是什麼菌呢
菌菇 這種蘑菇有毒不宜食用 多看些野外生存的書籍不是什麽都能吃得
Ⅶ 有種菌子白色帽狀菌根部有毛絨 請問一下是什麼菌子
這個蘑菇稱為雙孢蘑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隸屬於傘菌目,傘菌科,蘑菇屬,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較廣泛、產量較高、消費量較大的食用菌品種,很多國家都有栽培,其中我國總產量佔世界第二位。近年來,隨著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雙孢蘑菇的產量也在逐年增加,成為許多地區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蘑菇周年消費需求不斷增加,雙孢蘑菇的工廠化栽培也已開始實現
Ⅷ 這是什麼菌
從你的圖片上看,這個屬於寬褶菌科。
寬褶菌科是分部比較廣的一種菌類,品種數量也比較多,在野外我們可以經常見到。
它的特徵十分明顯,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特證很容易辨認出來。
形體特徵:表面有細絨毛變至光滑,平坦或後側粗糙有小疣,3.5--8cm,厚1--2cm,邊緣薄或厚,波浪狀或瓣裂。菌肉純白,厚2.5--8mm,菌褶淺黃色至深蛋殼色,寬,分叉,後側常呈迷路狀。
Ⅸ 這是什麼菌
你好,麻煩發圖片。菌類,一大類不含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異養的低等類植物。其中包括細菌、粘菌和真菌三個門類。其共同特徵是:植物體沒有根、莖、葉的分化,不含葉綠素等光合色素(極少數光合細菌除外),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即異養生活。生殖器官多為單細胞結構,合子不發育成胚。
菌類的生活環境比較廣泛,在水、空氣、土壤以至動、植物的身體內,它們均可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