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島寡婦村被帶來什麼帽子
㈠ 福建東山島旅遊景點介紹
東山島,別稱陵島,形似蝴蝶亦稱蝶島,位於中國福建省南部沿海,隸屬於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是福建省第二大島。東山曾獲得中國優秀老頌旅遊縣、福建省最佳旅遊目的地、福建省「十大旅遊品牌」、「十大濱海旅遊精品」、』『福建十大美麗海島』『等榮譽。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福建東山島旅遊景點介紹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1、風動石景區
東山風動石坐落在東山古城東門海濱石崖上,它一直是島上人民最引以為榮、視如珍寶的自然奇觀,也是旅遊者最喜愛的美景之一。
東山風動巨石聳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寬44.47米,長4.46米,重約200頓,上尖底圓,狀似仙桃,巍然「擱」在一塊卧地凸含含族起且向海傾斜的磐石上,兩石的接觸面僅為十餘平方厘米。狂風吹來時,巨石輕輕搖晃不定,人若仰卧盤石上,蹺起雙足蹬推,巨石也搖晃起來,但又不會倒下。人們站在風動石下面,有一種驚險的感覺,嘆為天下奇觀,故名「風動石」,詩曰:「風吹一石萬鈞動」。
2、東門嶼
東門嶼又稱塔嶼,位於東山島銅陵鎮東側,整個島嶼呈「工」字形,面積80.514公頃。因其匯聚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之美,而被人們喻為「海上仙山」。與溫州的江心嶼、廈門的鼓浪嶼門票、、台灣的蘭嶼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嶼。
塔嶼的幾座山丘蜿蜒逶迤,千姿百態。南部天然洞壑,形態各異。中部有優良的海濱浴場門票、。北部有東明寺已及天然沙灘、洞穴,景色優美。
從銅陵鎮往東,距風動石景區800米的海面上,「海上仙山」東門嶼,就如一座巨大的天然山水盆景,靜卧於碧海綠波之中。 東門嶼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景觀眾多,與廈門鼓浪嶼、溫州江心嶼、台灣蘭嶼並稱中國四大名嶼。
3、寡婦村景區
1950年五月十日,國民黨從東山島撤退,共帶走了四千七百餘青壯。而這個只有二百餘戶的村子,竟有147名青壯男子強行裹挾去台。一夜之間,故園驚變,骨肉離分,悲天慟地。誰料海峽竟成隔絕,這一去就是大半個世紀。在這個悲劇舞台,人們看到了觸目神傷的一幕:上百名在那次兵災中失去丈夫的女人,成群結隊,來到海灘,遙對雲海深處的海峽東岸,燒香化紙灑酒,不知親人是死是活,只能遙寄罹。多少次,她們一聲聲嗚咽喚郎君,只聞濤聲起迴音;多少回,她們一雙雙淚眼盼歸舟,不見帆影只見雲。這些不幸的女性,對愛情的忠貞和對團圓的渴望,藍天可作證,大海可為憑!由此,這個村子又多了一個飽含酸辛的名字——「寡婦村」。
4、九仙山 門票、景區
九仙山,俗稱九仙頂,在東山島銅陵鎮西北面。因其是我國東南沿海歷代軍事要地,故又稱水寨大山,是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省政府1986年公布的首批省級名勝風景區主要景點。
循著九仙山南邊小道扶蹬而上,走了百來米,就見曲徑迂迴,巨榕覆蓋,青苔附巨石,鳥聲陣陣,完全是一個清涼幽靜,神秘超然的世界。昂首望去,歷代文人墨客,官宦名流的摩崖石刻,比比皆是,楷、草、行、篆,各顯其秀,其中,有明嘉靖福建右參政監海蔡潮的「宦海恩波」;有嘉靖鎮東衛指揮陛大明欽差總督吳文「惠政碑」;有明永曆六年於石室內所題《仙嶠記言》全文;以及清、民國時期聯對、碑記等。這些石刻,都是研究歷史,尤其談弊是研究神秘的天地會、南少林活動的重要遺跡。
5、馬鑾灣景區
從銅陵鎮沿西銅公路西行2公里處,有一條寬闊、筆直的水泥大道,把你引向海濱,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馬鑾灣海濱浴場。
馬鑾灣海濱浴場也稱馬鑾灣風景區。馬鑾灣灣長2500米,寬60米,縱深150米,水深2—3米,潔白細軟的沙灘,不扎不沾,平緩地延伸到碧藍的大海。海面寬闊,水質清純,蔚藍清澈風平浪靜,灣內無鯊魚威脅,水無污染,水底無礁石障礙,一見就想撲到她的懷里,盡情的游。水浴後,再來個沙浴,頭遮一把太陽傘,又是一個日光浴,三浴過後,也可盪舟或乘遊艇,登上對面的小島摸螺釣魚,或拾貝、野炊,體驗島上的生活情趣。背靠著一條寬闊的.、綠森森的固沙防風林帶。遠處的蘇峰山變幻莫測,有時白雲籠罩,銀裝素裹;有時白雲纏腰,彷彿若帶;有時煙水一色,擁玉翠,似海上蓬萊,如天上仙山;有時白雲冠頂,宛如一位婷婷少女……海天山色,給馬鑾灣增添了幾分神奇色彩。景區內還新建了一個3600平方米的停車場。
當夜幕降臨,天穹星光顯現,海水舔著沙灘,沙沙作響,似情人般的竊竊私語。你會情不自禁地住足傾聽,你的心情愉快,必定是歡樂的歌,你的某種愁緒,它會盡力為你開脫。待到明月升起,海灘上被染上一片清輝,你身在其中有如入仙境一般。這時,或躺在沙灘,或夜泳、或漫步沙灘上,近處海潮起伏,遠處魚火點點……
6、烏礁灣景區
烏礁灣位於東山島尾部,這里有著南國海濱的風光,天藍、水碧、沙白、林綠、海灣美、島礁奇,1992年7月,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海濱森林公園。
烏礁灣,因灣西部有一塊黑色的礁石而得名,它是東山島最大的海灣,形狀似一個被拉長的拼音字母「C」字。烏礁灣南北長8.3公里,東西縱深4.63公里,面積約4平方公里,水深10米左右。海濱有8公里長的茂密的綠色長城,腹地森林覆蓋率達70%。在漫長的林地中,種植有木麻黃、濕地松、馬尾松、橡膠、荔枝、龍眼等林果作物,是一座典型的海濱森林公園。
㈡ 望海的女人是在福建什麼地方
在福李悉建東山島。望海的女人是以福建東山島的寡婦村為故事原清指型,講述1949年仲夏發生在「離島」上的故事:邱家丫鬟許淑萍被匆匆嫁往離島不久,一場兵災就哪正乎將丈夫王金水和島上的男人全部抓兵到了台灣,小島一夜之間成為沒有男人的「寡婦村」。
㈢ 中國哪個地方寡婦多
福建東山島寡婦村3)寡婦村景區
1950年五月十日,國民黨從東山島撤退,共帶走了四千七百餘青壯。而這個只有二百餘戶的村子,竟有147名青壯男子強行裹挾去台。一夜之間,故園驚變,骨肉離分,悲天慟地。誰料海峽竟成隔絕,這一去就是大半個世紀。在這個悲劇舞台,人們看到了觸目神傷的一幕:上百名在那次兵災中失去丈夫的女人,成群結隊,來到海灘,遙對雲海深處的海峽東岸,燒香化紙灑酒,不知親人是死是活,只能遙寄罹。多少次,她們一聲聲嗚陸神咽喚郎君,只聞濤聲起迴音;多少回,她們一雙雙淚眼盼歸舟,不見帆影只見雲。這些不幸的女性,對愛情的忠貞和對團圓的渴望,藍天可作證,大海可為憑!由此,這個村子又多了一個飽含酸辛的名字----「寡婦村」早吵虧。
這個村子就是銅缽村,它位於東山島東北隅,東鄰銅陵鎮,西連馬鑾灣,北與城垵村接壤,南瀕浩瀚的台灣海峽與祖國寶島相望。為了讓人們記住那段歷史,永遠避免那一段歷史,為了警示後人:勿忘「每個家庭的命運與祖國大家庭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村裡的人辦了一個村史展覽室----「寡婦村」展覽館
「寡婦村」展覽館位於東山縣康美鎮銅缽村,佔地面積1.2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主體為三層的花園式建築,總投資450萬元。
步入展覽館,大門上端鐫刻著由原中宣部副部長,著名詩人賀敬之題寫的「寡婦村展覽館」六個鎦金大字。寬敞明亮的中廳為展覽館的序廳,黑色花崗岩製作的前言台置於中央,顯得格外莊重,兩側牆上兩幅各高3米,寬6米的古銅色浮雕《抓丁》與《團圓》,它們以不同時代,不同人物藝術造型,形成強烈的對照;它們跨越漫漫時空,從抓丁到團圓系統性地展現事件始末。
登上二樓便是主展區。主展廳分為「人間浩劫」、「曠世悲歌」、「海峽曙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人間浩劫」,採用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全面介紹1950年解放前夕發生在東山島上大抓丁事件的歷史背景及其過程,羅列出4792名壯丁的名單,重點介紹了發生在銅缽村的「5�6�110」大抓丁事件的經過。第二部分「曠世悲歌」,運用大量的實物、模型,配以聲光,選用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網桶與歌冊」、「單人戽桶」、「虛設的碗筷」等事件和極其典型精彩的「泣血的洞庭湖簫」,「等了38年的鞋」、「金戒指」等事例向人們講述這一樁樁撕心裂肺的悲愴故事。第三部分「海峽曙光」,以大量的圖片集中展示半個世紀來東山島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後把落腳點放在銅缽村這個中國地圖上難以找到的村落的滄桑巨變。
展覽館三樓為多功能影視數據區。該廳有近百個座位,設置34英寸彩電和播放設備可供參觀者一邊休息一邊觀看有關影視資料,或臨時召開小型座談會,還給觀看展覽後的群眾留下一個回味與思考的極好空間。
「寡婦村」展覽館1999年8月7日開館以來,參觀者接踵而來,絡繹不絕。中央、省、市領導,軍隊將士和港澳台胞、海外華碰遲僑和國內外新聞單位記者以及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紛紛前來參觀。「寡婦村」展覽館的社會影響正日益擴大,她正以她的悲劇美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正以她的悲劇力量震撼、啟悟、感召海峽兩岸人的心。正如展覽的結束語所言:從來家與國,命運總相依。「寡婦村」這個名稱雖已成為歷史,但半個世紀生死離別的悲劇,活生生的向世人展示了兩岸不幸分離的辛酸歷史。悲劇不能再延續,祖國一定要統一,這就是寡婦村命運給人們的啟示。
㈣ 東山島有什麼值得看的
東山島到底有什麼吸引遊客的地方呢?
特點在於:
南國濱海風光、勝景眾多、風動奇石
東山島介紹
東山島位於福建漳州的南部,是一個ins風小島,景色美麗、民風淳樸。電影《左耳》中小耳朵對著大海哭泣的場景,就拍攝於島上的南門灣。因為電影的熱播,南門灣已經成為東山島旅遊的熱門景點之一。
此外,這里其它景點也各具特色,標志性的風動奇石,也是來到東山島必定要拍照留念的地方。據說這風動石只要風一吹就會搖動,好像一不留神就會掉下去的樣子,非常神奇。離風動石不遠的地方有個寡婦村,它實際是個博物館,當時軍隊從東山島撤退時,帶走了島上的青壯年們,於是村子裡剩下的婦女都變成了「寡婦」。這個博物館展現了事件的始末,有些歷史照片和浮雕也詳細還原了當年的歷史。
東山島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東山,遊玩需要4小時-1天
至少去之前要做好攻略,了解清楚一些基本內容。
東山島遊玩項目有哪些
1.風動石景區
風動石景區門票免費
風動石景區·位於東山島,以內部風動石而命名,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石」,是東山島的標志性景觀。
·以風動石為中心,銅山古城、塔嶼和西面的九仙頂、南面的馬鑾灣組成了景區。
·歷代名人居士都來過這里,留下許多詩文來贊嘆,絕大部份景觀都在景區內。
·隨著歲月的洗禮,許多古跡已經杳然無存,但剩下的景觀已經被保護起來,依舊光彩奪目,聞名遐邇。
2.金鑾灣沙灘
金鑾灣沙灘門票免費
金鑾灣沙灘金鸞灣是東山島的東海岸,因為延綿平整的海岸線,如鏡面一般倒影著天空,所以也有「天空之鏡」的美稱,算是來東山島不可錯過的好地方。 海灘的沙都很幼很細,海水很乾凈,時不時還能看到寄居蟹,而且天氣好的話,倒影映在沙灘上,海天一色。
3.關帝廟
關帝廟門票免費
關帝廟東山關帝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人文保護資源,位於福建省東山縣銅陵鎮岵嶁山下,依山臨海,氣派巍然,是一座聞名海內外的廟宇,且具有明古建築藝術價值。
㈤ 漳州東山島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東門嶼
景點介紹
東山風動石座落在東山古城東門海濱石崖上的素的東山風動石,一直是島上人民最引以為榮、視如珍寶的自然奇觀,是旅遊者最喜愛的美景之一。東山風動石以奇、險、懸而居全粗芹國60多塊風動石之最,被古代文人譽為「天下第一奇石」,現在它已經是東山島的標志性景觀。人們常說,到了閩南,不到東山,是一件憾事;而到了東山,不到東山風動石,則更是一大憾事。的消中確如此。這風動巨石聳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寬44.47米,長4.46米,重約200頓,上尖底圓,狀似仙桃,巍然「擱」在一塊卧地凸起且向海傾 斜的磐石上,兩石的接觸面僅為十餘平方厘米。狂風吹來時,巨石輕輕搖晃不定,人若仰卧盤石上,蹺起雙足蹬推,巨石也搖晃起來,但又不會倒下。人們站在東山風動石下面,有一種驚險的感覺,嘆為天下奇觀,故名「風動石」,詩曰:「風吹一石萬鈞動」。東山風動石上有明永曆戊子(1648年)秋巡撫路振飛題刻的「銅山三忠臣:黃道周、陳瑸、陳士奇」。盤石右側有明代霞山居士題寫的「東壁星暉」四個大字,左邊豎起石碑由明水師提督程朝京題詩。
㈥ 寡婦村的簡介
「寡婦村展覽館」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銅缽村,是一座三層的花園式建築,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總投資450萬元,設有拍燃大廳、展覽廳、音像廳、書畫展廳等設施。喚兄1950年5月10日,國民黨兵從東山敗退時,為擴充兵源,在東山島瘋狂抓丁,共抓走了4700 多名壯丁,其中從銅缽村就抓走了147名的壯丁,襲鏈虛一夜之間,91名青年婦女成了「活寡婦」,銅缽村因而也被稱為「寡婦村」。為了紀念這段慘痛歷史,促進兩岸和平統一,建設了寡婦村展覽館,並於1999年8月7日落成。現在展覽館已成為海峽兩岸重要的民間文化交流基地,也是福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㈦ 東山島旅遊文化與風情
眾所周知,我們東山島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但旅遊產業卻一直不盡人意,旅遊淡旺季過於懸殊,旅遊產品少而單一,導游服務參差不齊,留不住遊客,更留不住遊客兜里的錢。雖說解決了不少就業,但由於難於統計,對GDP的貢獻未能完全體現。再者,稅收極少,對財政貢獻極小。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們的旅遊產業還未轉型升級,仍然停留在「到此一游」的初級階段。
就像一個姑娘,長得再漂亮,如果沒有文化內涵,徒有其表,終究就是個村姑,成不了林徽因。一個地方的旅遊也同樣,如果沒有文化底蘊支撐,沒有品牌名片打造,沒有故事,沒有情懷,怎能讓人回味無窮、流連忘返?再美的風景,也就一望而過,何來韻味猶存,讓人來了就不想走,待著就想舒舒服服地花錢?
所以說好御,沒有文化的旅遊是盲游!沒有文化底蘊的旅遊產業必定難以繁榮!
難不成我們東山島就是個沒有文化底蘊的村姑?不是!正好相反,歷史文化底蘊我們一點也不欠缺,我欠缺的是挖掘和經營。如何利用天時地利人和,充分挖掘我們東山島旅遊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打響特有的旅遊文化品牌,做好謀篇布局、資源整合與整體規劃,把東山島打造成具有國際視野的濱海文化風情海島,是目前我們東山島旅遊的最大課題:
一、戰地文化
東山島嵌於大陸與台灣島之間,是二者之間的跳板,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歷來是核螞兵家必爭之地,有明朝四大衛中保存得最好的古城牆。自明太祖朱元璋建銅山所,東山島便是主要抗倭陣地,戚繼光曾在島上練兵抗倭;嘉靖二十八年(1549),東山擊退葡萄牙入侵;崇禎六年(1633)、崇禎七年(1634),東山兩度擊退荷蘭入侵;明末,東山島成了抗清前沿陣地,鄭成功率軍收復台灣,東山是出征點之一,之後鄭氏政權與清政府多次交替佔領東山;清初,釋道宗(萬五)在九仙山長林寺建立天地會反清復明;順治十八年、康熙三年,東山島上兩度實行遷界;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從東山出征統一台灣;道光二十一年(1841),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了,東山海戰卻勝了,擊退了英艦入侵;民國時東山島上發生過三場抗日戰爭;1950年國民黨敗退台灣,在東山抓走了4000多名壯丁,很多年輕人被迫背井離鄉,妻離子散,有的村莊甚至因為沒了男人成了寡婦村;1953年7月,國民黨反攻大陸,目標就是東山島,東山保衛戰是國共正面戰場上最後一次戰斗,具有非同尋常的紀念意義。
據不完全統計,東山歷史上發生過的戰爭、戰斗大大小小不低於四十次,現多有遺址,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如能重新修復銅山古城,好好開發,再整理出一兩條以戰爭為主題的旅遊線路,讓遊客在欣賞東山美景的同時反思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危害,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豈不妙哉?或者以戰爭文化為寄託,創建一些模擬戰爭的實地游戲,如真人CS搶灘登陸,必定能豐富旅客體驗,讓年輕人玩得更嗨!
相關景點:銅山古城、九仙山、獻機紀念碑、抗日戰爭烈士陵園、東山戰斗烈士陵園、湖尾村戰地文化園、寡婦村紀念館、中馳山莊、402高地、八尺門海堤、宮前天後宮、大澎嶼、馬鞍嶼、岐下走馬溪、南門灣等。
下圖為陳炳文、陳福、吳順江製作
二、關帝文化(朝聖文化)
關帝文化可以說是東山文化的龍頭,銅山建千戶所的同時就建了關帝廟。數百年來,在東山人眼裡,關帝爺無時不庇佑著這方水土和人民。島上幾乎家家戶戶供奉關帝,稱關帝為「帝祖」,把關帝當成自己的先祖,大事小事都要跟「帝祖」請示,由帝祖定奪。明末清初,東山島民由於抗清,清政府為了割裂台灣鄭氏政權與大陸的聯系,實行「遷界」,統一台灣後再「復界」。這么來回一折騰,東山的經濟文化被破壞殆盡。更可悲的是,清政府不給東山人民「戶籍」。沒了「戶籍」,意味著東山人民沒有公民待遇,不能參加科舉,不能置業,生活中水深火熱中。據說,就在這時,關帝托夢給當時的漳浦知縣陳汝咸,斥責他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陳汝咸才以關帝的名義向清廷請命,終於讓東山人民入了籍,有了戶口,總戶主就是「關永茂」 「關世賢」。於是,東友氏岩山人都成了關氏後裔,世代感恩關帝。外出謀生的鄉民,隨身必帶的,是關帝的香火,定居到哪,就把關帝文化傳播到哪,閩粵台和東南亞隨處可見東山關帝廟的分靈廟,如今,分靈廟已近千家。
忠勇仁義禮智信等關帝精神已經深深紮根於這片熱土,融入這方民眾的血液,指引他們明辨是非、揚善抑惡,正好與「愛國、文明、誠信、和諧」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形成了獨一無二的關帝文化信仰。
如今一年一度的「東山關帝文化節」是東山島上最重大的節日,同時也是招商引資項目簽約的好契機,為東山旅遊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目前的節日慶典模式仍有不足,還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一、關帝文化衍生產品太少,香客來朝聖了,走時常常兩手空空,因為沒有多少有價值的旅遊產品;二、關帝文化節的模式重復單一,舉辦了二十多屆了,少有創新,匱乏新鮮感;三、香客、遊客參與的儀式感不足,更像是看熱鬧而非朝聖;四、關帝文化產業未成規模,盡管常有不少項目簽約,但多少與關帝文化相關?
因此,建議舉辦關帝文化旅遊節應有創新思維,在關帝文化的大主題下,每年都應該有一個小主題,有一個小目標,促進帶動某一項文化產業的發展,多創新一些有價值、有紀念意義的「伴手禮」,在舉辦的樣式上要注重遊客的體驗感,多一些創新,以免「審美疲勞」!
弘揚關帝文化不應局限於舉辦關帝文化節,而應做成常態,給民間更多的自主權,舉辦多種形式的朝聖文化,打造閩台關帝文化交流平台,讓更多的各地信眾前來朝聖。真正把關帝文化應該發揚光大,做大做強。
相關景點:東山關帝廟、朝聖樓、大有街、銅山古城、東門嶼、古城民居。
三、紅色文化(谷文昌文化)
有谷文昌這樣的領導是東山人民的福氣,他帶領東山人民種植木麻黃、治理風沙的事跡已經傳遍了神州大地,連國家領導都多次為他點贊。他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遠不止治理風沙的拼搏精神,還有他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等的精神與事跡,他敢於擔當,實行惠民德政,把被國民黨抓去當兵的「敵偽」家屬變成「兵災」家屬;修建八尺門海堤、南門防潮堤;開設鹽場,搞活經濟;大躍進時不跟風破壞生產;三年自然災害中確保全縣沒有餓死一個人;不為子女謀私利等等。他艱苦樸素、一心為民,是東山人民心目中的一座綠色豐碑,他還有許多精神和事跡有待於我們去學習和挖掘。
然而,目前谷文昌文化多用來學習,沒有好好整理、挖掘、融合,使之為東山旅遊服務,尤為可惜。不過,僅憑谷文昌文化做旅遊,可能會比較單薄,因此,建議把谷文昌文化向上拓展,拓展成紅色文化或者愛國文化,再整合其他的旅遊名勝和自然景觀,便可打造出一兩條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旅遊線路。
紅色文化以谷文昌文化為主軸,還可以穿插愛國文化、廉政文化、名宦文化等其他元素:
(一)愛國文化:東山出了多位殉國的名人,黃道周抗清,林日瑞(康美人,官至甘肅巡撫)、陳瑸(銅陵人,官至七省軍務)、陳士奇(銅陵人,官至四川巡撫)等,都是被兵敗殉國而死。
(二)廉政文化:東山出過多個清官,如黃道周、蔡方平(湖塘人,曾任淳安縣令)、唐朝彝(銅陵人,官至宗人府府丞)、谷文昌等,他們為官都清正廉潔,剛正不阿。
(三)名宦文化:用以緬懷紀念歷史上對東山有貢獻的官員,如蔡潮( 臨海人,曾任福建右參政,東山文化教育的興起者)、陳汝咸(鄞縣人,曾任漳浦知縣)、許世英(安徽人,曾任民國總理,推動東山建縣)、谷文昌。
相關景點:谷文昌紀念館、谷文昌幹部學院、東山戰斗烈士陵園、「寡婦村」展覽館、蘇峰山、生態林、東赤港治澇工程、南門防潮堤、紅旗水庫、九棵樹、湖尾村戰地文化園、赤山林場、八尺門海堤、西港鹽場、黃道周故居、黃道周紀念館、林日瑞墓、陳瑸故居、陳士奇故居、唐朝彝故居、名宦祠、百里木麻黃。
紅色文化還可以與周邊的紅色文化旅資源相接合,比如烏山紅軍基地,開辟一條全新的由山及海,由革命時期到建設時期的紅色旅遊新路線。
四、道周文化(聖賢文化)
黃道周是福建士人的代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集民族英雄、理學大師、書法大家、教育家為一身的傑出人物,明末清初風雲一時,家喻戶曉,如今卻鮮為人知。「古有黃道周,今有谷文昌」,國家領導人把黃道周與谷文昌相提並論,可見,黃道周在領導心目中的地位。
黃道周具有無我的愛國精神、無私的廉政精神、忘我的拼搏精神,他傲於公卿,卻禮於下人,他的一生就是個傳奇故事,他的學術專著可以讓我們終生研討,他的詩詞文章可以讓我們反復研讀,他留下的墨寶可以讓我們不斷賞鑒。
同樣,把黃道周文化打造成旅遊線路不能局限於黃道周本身,而應以他為主軸,以明清文化為依託,以他的出生地為主景,告訴遊客到底是什麼樣「靈地」,才能出黃道周這樣的「人傑」?
黃道周出生在銅山古城內的頂街,明清時這里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就這一條街,長不過數百米,從明嘉靖到明末,不到百年,就出了12位進士。頂街通往古嶁山上的巷子都很美,都有很有意思的名字,比如獅高乳、七曲巷等等,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可惜,這些旅遊資源都還沒有被挖掘。
因此,我們可以黃道周文化為主軸,結合東山本地的民俗,打造道周文化一條街,建議如下:
(一)出道周文化一系列叢書,特別是普及本,讓人們了解道周這個人。
(二)拍道周系列影視作品,借提高道周的影響力,來提高東山的知名度。
(三)舉辦與道周有關的書畫巡展,邀請全國的油畫家來東山來畫道周的歷史事跡,赴台巡展交流。
(四)把現有的黃道周紀念館、故居重新整合。道周是民族英雄,可以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道周是大書法家,可以建立一個文化創意園;道周是大教育家,可以建一個古代書院,模擬古代講學和禮儀。讓遊客不僅僅只是看看聽聽而已,還可以感受文化體驗,學習歷史知識。
(五)打造道周文化系列產品,開發一些道周文化的伴手禮。比如,Q版卡通人物塑像,書法繪畫書籍,他愛吃的食物,他發明的「天方盤」的模型,他的書法摺扇等等。
(六)以頂街為載體,結合閩南民俗文化,讓外地遊客體驗感受東山人怎麼過民俗節日,還能教遊客做一些閩南特色的食品,比如「紅龜、發粿」等,讓遊客感受民俗文化和體驗。
(七)巷子沿街的第一間統一為賣民俗食品、產品的店面,巷子通往山上的房子開發改造為民宿。讓遊客住在山上,可以看海,看星空。
(八)把黃道周在崇禎六年帶徐霞客走過的地方作為名勝古跡,把黃道周書法做成摩崖石刻。
相關景點:黃道周紀念館、黃道周故居、黃氏家廟、東門嶼、九仙山、頂街、羊角山、湖塘村、康美村。
道周文化還可以與漳浦(黃道周紀念館、黃道周公園)、龍海(蔡板村)、漳州(榕壇書院、鄴山書院),甚至杭州(大滌書院)、南京(殉國地)相接合,沿著黃道周的生活軌跡,打造一條黃道周文化旅遊線路。
五、對台文化
東山作為大陸與台灣最重要的跳板,跟台灣有最多淵源。鄭成功從東山出徵收復台灣,清政府為阻斷大院對台灣的支援對東山等沿海地區實行遷界,施琅率軍從東山出征統一台灣。統一後,清政府從東山等地方徵兵衛戍台灣。1950年國民黨敗退,抓了許多東山青壯男子去台灣當兵。1953年國民黨反攻大陸,目標就是東山。台灣有許多親人在東山,東山也有許多親人在台灣。上世紀八十年代,台灣放行老兵回大陸探親,來東山的最多。改革開放初期,幫助東山經濟發展的,主要也是台資企業。東山與台灣之間血緣、親緣、地緣的融合,不可分割。東山歷史很大成份就是對台史,在對台關系和對台文化上,東山的作用和地位不可替代。官方往來可能會隨著兩岸形勢而變,但民間往來一定會越來越密切,這也是台灣當局阻止不了的,因此,做好東山的對台文化,不僅可以促進旅遊業發展,還有利於統戰工作。
相關景點:東山關帝廟、銅山古城、大有街、水寨大山、鄭成功出征地、施琅出征地、戍台官兵墓、朝聖樓。
六、討海文化
在東山人口中,出海捕魚不叫打漁,叫討海!意思是向大海乞討口飯吃。這種叫法非常形象,既是對大自然的敬畏,也深含無奈。在大海里捕魚作業,先得看大自然的心情,時有頃刻間,風浪一來,船一翻,整條船一家人都沒了。出海營生實際就是拿著命向大海討生活,所以叫「討海」。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海上作業的風險仍舊不小,而在沒有氣象預報的木帆船時代,其危險程度可想而知。因此,東山人非常敬畏大海,也非常敬畏生命,還形成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只要出海,一旦發現屍骸,無論是海漂還是捕撈物,都要放下手中活,把屍骸運回來好好安葬。東山有幾座「萬福公」廟,就是專門收留這些不明屍骸,供人朝拜,香火還很旺。有一次漁民撿到一具洋人的屍骸,還專門建了一座「番公廟」安置,至今猶存,香火不斷。
這是東山特有千百年來一直傳承的人道文化。如果能好好打造,建一條特別的海洋旅遊線路,旨在教育人們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保護環境、傳承傳統文化的旅遊線路,也算是種創新。
另外,對大自然的敬畏還體現在媽祖文化信仰上,東山大大小小也有數十座媽祖廟。
相關景點:銅山天後宮、宮前天後宮、大沃萬福公廟、南門萬福公廟、北門萬福公廟、戍台官兵墓。
七、濱海風情
我們把本島的文化打造成旅遊線路的同時,還要有機融入島上特有的濱海漁家風情。北回歸線穿過東山,東海和南海交匯於此,有一百多公里的美麗沙灘,周邊有六十多個小島嶼。台灣海峽在一萬年前是陸地,後來海平面上升才形成了台灣海峽,海峽下是東山大陸架。由於大陸架的存在,兩側洋流沿坡而上,帶起浮游生物,引來魚蝦蟹前來生殖繁衍,所以長得特肥。因此,東山海產豐富、肉質鮮美,遠非其他地方可比,水產行業目前仍然東山的支柱產業。而漢子出海捕魚,回船漁姑曬網,海上落日,餘霞滿天,在遊客看來,那就是最美的風景,最好的旅遊體驗。
我們的旅遊模式不能僅停留在濱海觀光、休閑度假。還可以開辟海上樂園,可以游泳、沖浪、捕魚、海灘拉山網;可以建環島郵輪,帶客人看海上日出、日落,看海上動物園,登魚骨沙洲,可以在郵輪上品茶、喝咖啡、K歌、開派對;可以建海水溫泉中心,建活海鮮吃貨一條街;可以登高望海,臨風暮吟,出海垂釣等等……總之,讓旅客來了,有的玩,放開玩,玩得舒心,玩得有意思,吃得又爽,這樣才能留住人和錢。
由於擁有獨特的濱海風光,東山還是一個「天然影棚」,《海霞》《西遊記》《谷文昌》《左耳》等40多部影視劇曾在這里拍攝外景。因為一部《左耳》,這十來年就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前來旅遊觀光。因此,對此被拍過的外景,應該加以保護、整理、標明和引導,讓影迷到了那裡有種似曾相識,回到電影之中的感覺。擇地建一座海景影視城,那東山的旅遊格局必然完全不同。
相關景點:南門灣、馬鑾灣景區、金鑾灣景區、蘇峰山景區、烏礁灣、岩雅村、沃角村、宮前村、東門嶼、馬鞍嶼、魚骨沙洲、下西坑。
以上的旅遊文化風情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立體多面交叉的,可以根據不同遊客的需求,設計出不同的旅遊線路,在觀賞自然風光的同時,又感覺像是在休閑度假,而且處處有歷史,有文化,有故事,有情懷,具有那樣的旅遊模式,我們東山島才算真正邁向國際旅遊海島!
㈧ 銅缽村的介紹
銅缽村是福建省東山縣康美鎮下轄村。又名「寡婦村」,是該省最南端東山島的一個獨特的新文化村。歷早襲代隸屬銅陵(城關)臘睜搜,20世紀80年代劃歸康美鎮。「寡婦村」是一個不幸的歷史印記。1950年5月12日,潰退東山島的國民黨軍隊逃往台灣之際實施了擴充兵源的「抓壯丁」。那一天晚輪歷上,僅有200來個男丁的銅缽村被擄走147名,其中已婚者91人。從這一天開始,銅缽村便成為遠近聞名的「寡婦村」,「銅缽村」這個名字經常和台灣聯系在一起。銅缽村,地處福建省東山縣康美鎮東南部,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000畝,山林面積625畝,由城內、後厝、東巷、後宅4個自然村組成,轄個18村民小組,800多戶,3250人,是一個農業種植與漁業養殖並舉的農業村,也是聞名海內外的「寡婦村」。 轄區內有東嘉公司、新加城商業城、口岸園區、台灣新村、藝術館、國家級帆板訓練基地等內外資項目,自然、人文景觀有苦萊寺、510抓兵遺址、懷鄉亭、古榕樹、寡婦村展覽館等。
㈨ 銅缽村的歷史
明朝末年,鄭成功據廈門、金門、銅山(東山)等地抗擊清軍,後揮師東征,驅逐荷軍,收復台灣。銅缽村數十名子弟隨鄭軍前往,臨行前,隨軍眾人把銅缽村的保護神,供奉在銅缽媽廟的陳元光第二女兒柔懿夫人陳懷玉的神像帶在船上保佑出征平安。據傳說,鄭軍船隊途經澎湖時,遭遇荷蘭軍炮火阻截,幸得柔懿夫人陳懷玉顯身助戰,使得鄭軍大勝,船隊順利抵達台灣。鄭成功收復台灣後,銅缽村子弟多人留居台灣,並把柔懿夫人陳懷玉的香火奉祀台灣,開創了台灣的「玉二媽祖」信仰。現台灣台南、台北、嘉義、台中、基隆等地有「玉二媽祖」廟12座,信眾數十萬人。2006年10月,經過10多年調查考證,確認東山銅缽媽廟是台灣所有「玉二媽祖」的祖廟後,台灣「玉二媽祖」總廟「山上天後宮」尋根謁祖團一行12人抵達東山銅缽媽廟,舉行認祖祭祖儀式。至2008年12月,已有4批台灣「玉二媽祖」朝聖團來到東山銅缽媽廟尋根祭祖。
鄭成功將收復台灣時,駐守銅山的鄭軍部將、銅缽村人謝博古奉命隨軍東征。臨行前,謝博古前往銅山(現銅陵鎮)九仙山清元宮求得哪吒三太子香火護身。台灣收復後,謝博古感念哪吒三太子護佑之恩,將護身香火留在高雄建廟奉祀,逐漸傳播全台灣。台灣島有哪吒三太子廟200多座,其中多座和銅山清元宮有傳播關系。上世紀90年代,台灣宜蘭礁溪協天廟監事吳謀智受台灣島內哪吒信眾委託,輪念燃曾專程到東山來尋根。
清朝年間,銅缽村也有多人遷居台灣。據銅缽村族譜等資料記載,銅缽謝氏宗親謝茅友早年隨軍戍守澎湖,退役後留居當地,死後屍骨未能還鄉,直至乾隆年間,他的遺骸才由銅缽鄉親遷回故鄉安葬。1673年(康熙十九年),有謝光玉等人遷居臘虛台灣。謝光玉育有二子,次子謝建雍,名紹周,俗名「虎魚佬」,1733年(雍正十一年)中三甲進士,曾任陝西省鳳翔知縣、台灣安平協台,誥封「武功將軍」;謝建雍曾移居銅山(今東山縣銅陵鎮),後又返回台灣居住,他的第六世孫,就是台灣民進黨「四大天王」之一的謝長廷。1836年(道光十六年),戍台東山班兵在澎湖高旅修建銅山館,並置有銅缽伙房。同治年間,銅缽「敦本堂」謝氏十一世謝愈昌攜妻林氏(謚勤慈)、陳氏(謚恭儉)及兒子謝哈、謝誠、謝玉、謝改、謝引,孫子謝晏、謝勤、謝敖、謝雙宴、謝水杏、謝如意、謝菩發等三代人一起移居台灣,在台中開居「九張犁村」。1887年(光緒十三年),有旅居台灣的銅缽謝氏宗親多人乘船回銅山祭祖。東山和台灣兩地都成立了「謝氏研究會」,經常進行交流,以此聯絡兩地謝氏宗親的感情。 1949年那一場「兵災」,讓福建省東山島銅缽村成為了「寡婦村」,夫妻、母子,從此被人為地分割在海峽兩岸,隔海遙望。1950年5月12日東山島解放,東山和台灣的關系中斷30年。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 ,提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和政策。1980年11月,銅缽村一批去台謝氏宗親從台灣輾轉回鄉謁祖,從此以後,銅缽村去台謝氏宗親不斷有人回鄉探親。
1987年10月,台灣當局決定開放台灣同胞經香港赴大陸探親,從當年12月20日起,「壯丁」們才陸續回到家鄉。銅缽村台胞回鄉探親形成熱潮,有不少人選擇回鄉定居。他們不僅自己回鄉,還帶著兒子、孫子回鄉,昔日的「寡婦村」從此有了歡笑聲。
雖然隔斷了30年,銅缽村台胞始終不忘桑梓之情。他們回鄉後,積極參加家鄉的各種文化活動和經濟建設,為銅缽村的學校、養老院等項目建設積極捐資,表達了他們對家鄉的熱愛。1985年,銅缽媽廟(台灣玉二媽祖的祖廟)動工修建,銅缽村共有台胞67人參與捐資,很多人捐款都在千元以上,其中謝經順捐美元150元、台幣4萬元。1988年至1997年,銅缽村共有台胞45人為銅缽媽廟捐款,其中謝國珍捐台幣15000元。1994年,銅缽媽廟修建廟埕,台胞多人捐款,其中謝進發捐人民幣6800元。2004年,銅缽村謝氏宗祠重修,台胞多人捐款,其中謝漢祥捐人民幣4734元。2006年,銅缽村北闕真宮重建,台胞多人捐款,其中謝進發捐人民幣5000元。
㈩ 東山島歷史奇聞
東山島保衛戰
1940年代末,國民黨軍殘軍一部從東山島敗退時擄走大量當地青壯年給自己補充兵員,遂早就了東山島寡婦村。1953年7月15日,台軍由胡漣率領海空兩路偷襲東山島,我守島部隊公安第80團、水兵連和守島民兵在80團團長游耀先率領下守住島上制高點缺亮和後林碼頭,並堅持到援軍到達。此戰台軍戰敗,葉飛一雪金門島、南日島戰敗的恥辱。胡漣則挨了蔣介石一句「娘西匹」的大罵與當時的台軍空降兵司令一同被撤職。這是台陸軍最後一次大規模攻擊大陸。
為了准確並及時掌握情報,1953年初,我軍在金門島對面的廈門雲頂岩山上設置觀察所,架設了20倍的望遠鏡,金門島四周敵人的活動於是盡收眼底。同時,必須要有一位過得硬的指揮員擔任駐東山島公安(邊防)八○團團長,葉飛在眾多部屬中,選定了游梅耀。游梅耀是閩西籍老紅軍,抗戰時曾在陳毅身邊當過3年副官。他說從陳毅然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概括起來有4點:對革命要有天塌不動的信念,對敵人要有泰山壓頂的氣概,對敗仗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大丈夫氣量,對生死要看得像吃飯睡覺一樣尋常。解放初期派他到閩西整編部隊,組建警備團,任命他當團長兼黨委書記,負責閩西剿匪。後來這支部隊調防廈門大嶝島,游梅耀因拆余身體不佳,改任十兵團速成學校副校長兼校務處長。如今東山緊張,「雄獅」出籠。
游梅耀上島後,遵照葉飛指示,把團部移駐東山島,帶著戰士們起早摸黑修建坑道、工事。公安八○團的建制歸上海公安司令部,由十兵團和福建軍區指揮(具體又歸三十一軍指揮)。因其系由漳州縣大隊(獨立營)整編而成,老百姓叫「地瓜兵」,還不是主力部隊。但在游梅耀的帶動下,指戰員們精神振奮,決心打出軍威,脫掉「地瓜兵」這個難聽的帽子。也幸虧游梅耀做事雷厲風行,緊抓緊趕,不僅防務得以夯實,還使部隊面貌煥然一新。
7月10日前後,金門、馬祖國民黨軍調動頻繁,屢屢出動艦艇在福建近海窺探,派出飛機接連來低空偵察。7月12日至14日,廈門雲頂岩觀察所發現,大金門料羅灣停泊的艦艇和運輸登陸船隻突然增多,超過平時活動的數量。
葉飛得到報告,立即命令沿海島嶼各部進入一級戰備狀態,高度注視敵人動向。他指示三十一軍軍長周志堅,如敵向平潭島、南日島、大嶝島進犯,駐島部隊應堅守待援,殲滅犯敵;如敵侵犯東山島,則按原方案進行,即守島部隊予敵殺傷後,留一個精乾的營機動防禦,其餘人員在拂曉前撤出島外,然後組織反擊。
一時間,福建的空氣充滿了火葯味。
7月15日黃昏,國民黨「高安」號軍艦離開金門,揚波啟航。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金門「防衛司令」胡璉正頻頻向岸上送行人員招手。肅立在他身旁的是副總指揮柯遠芬中將、十九軍軍長陸靜澄中將、參謀長蕭銳少將、第四艦隊司令黃震白少將等。
胡總也不愧是「狐狸」。雖然幾次得勝,但對這次進攻還是相當謹慎,他不僅事先偵察周密,而且保密工作做得極好。開船前連第四艦隊司令黃震白尚不知此次行動的目標。為了給解放軍造成錯覺,胡璉還命令所率戰艦船隻一字形先向南行,欲給對手造成「駛航台灣」的錯覺,然後突然北折,向著東山島逼近。胡總對此次偷襲信心十足,自詡這次是「獅子吞螞蟻行動」:自己有1.3萬人馬,有海空軍配合,而島上共軍不足一團,加上水兵,總共不過千把人,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國軍將士就是傻瓜,10個也能纏死共軍一個。
其實,當胡總的聯合艦隊駛出料羅灣時,福州指揮所的數部作戰電話便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指揮和參謀人員就開始對敵人的真實意圖進行著各種研判,加強備戰以防不測的指示電文也同時飛向各前沿陣地。 從敵人的出發時間、規模和一反常態的運動方式判斷,不像是例行的運輸和演習,而更像一次較大規模的實戰行動。問題在於:如此漫長的海岸線,其攻擊方向究竟落在何處?
敵人一個加強師的兵力,要攻廈門吧,諒他不敢;進犯平潭島吧,距離太遠,從現在到拂曉登陸,時間也太緊旅扮滾;重犯南日島吧,沒有這個必要。敵人可能會相中東山。對,最大可能就是東山。對東山島,考慮還是不準備打。因為此次敵人過於強大,而公安八○團有一個營在漳州搞邊防,游梅耀手中僅有一、二營(欠四連),外加迫擊炮連、水兵一連,不過1200來人,加上距離過遠,增援也將無法及時。於是,馬上電告「東山游」,敵人八成是沖著他來的,可以視情況作機動防禦,避免無謂損失,以後再尋機反攻。
參謀人員把葉飛的指示擬成電文,從福州直飛東山:由於此次進犯之敵過於強大,守島部隊可實施機動防禦,於16日晨4時以前撤出東山島,然後組織力量再行反擊。
接到電令後,游梅耀和東山縣委書記谷文昌等黨政軍領導人緊急研究,決定不執行機動防禦的作戰方案。游梅耀認為:「地方黨政機關可以撤出島,但部隊堅守待援!」他為此陳述理由:「我們當兵的槍一響就溜,還有什麼威信可言?老百姓將遭受多大損失?我游梅耀還有什麼臉面再見他們?我們當兵的手中槍不就成了燒火棍了嗎?我們一定要堅持戰斗。另外,如果我們撤退,敵人在島上站穩了腳跟,鑽進了我們挖的坑道、工事里,將難以反擊。」谷文昌等地方黨政領導認為游梅耀分析有理,表示也不撤退,協助部隊打好這一仗。
上任前曾向葉飛拍過胸脯要堅守一天,他當然有理由不撤,但軍人要服從命令,他還是給福州回了電,同時發給三十一軍,表明的卻是固守待援打贏這一仗的決心。游梅耀手中雖只有1200餘人,但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他有的是大將臨陣的氣概,泰山壓頂不變色。
葉飛接到游梅耀回電時,根據情報跟蹤,已完全可以斷定敵人目標就是東山。葉飛當然相信自己的部屬,尤其是這個「東山游」,敢打敢拼,說到做到。但大敵當前,他還是有點不放心,拿起電話筒直接與游梅耀通話,語氣很是嚴肅:東山游,這次敵人總兵力估計有1萬多,你真能頂得住?
游梅耀回答:報告司令員,我們能頂得住!
葉飛又問:你估計能守多久呢?
游梅耀響亮地回答:還是上次和司令員說好的,保證守一整天!
葉飛仍不放心,關切地問:你一個團的兵力怎麼頂?
這個問題游梅耀早想好了,匯報說「前輕後重」,即把一營放在二○○和四二五陣地防禦,二營堅守四一○陣地,水兵連則扼守八尺門渡口,縣公安中隊、鹽警中隊在城關待命。在給敵人一定的殺傷後,收縮兵力,轉入主陣地,依託工事,固守待援。他表示:請司令員相信,只要我的腦袋還在脖子上豎著,決不讓敵人的企圖得逞!東山島肯定不會成為「南日第二」!
經過周密充分的准備之後, 進犯東山島的國民黨軍特別部隊7月15日分乘軍艦2艘、各型登陸艇6艘、炮艇5艘於晚21時從金門的料羅, 水頭等地出發駛向外海,所有艦只均關閉燈火並保持無線電靜默。艦隊在夜幕掩護下隱蔽航行。16日4時30分左右,艦隊抵近東山島海面,登陸部隊立即換乘, 分三個波次向東山島駛近。13艘艦艇像一條游蛇,不聲不響地游進東山東海岸。隨著胡總一聲令下,從登陸艇上開出21輛水陸兩用坦克,昂頭登上海灘。第一撥6000人馬,緊隨坦克跟進,氣勢洶洶地搶灘登陸
登陸東山島
4時50分開始,進犯東山島的國民黨軍陸續搶灘登陸,至16日上午9時,國民黨軍登島部隊全部上陸。
此時解放軍守島部隊只有公安第八十團兩個營(欠一個連)和團迫擊炮連的不足千名官兵,敵我兵力之比為10:1,情況萬分危急。 公安八十團團長游梅耀根據國民黨軍的進攻態勢和島上地形情況,果斷地定下堅守待援的作戰決心,並得到三十一軍和福建軍區的同意。上級命令公安八十團主力靠攏,控制核心陣地。三十一軍命令駐漳浦的步兵二七二團火速增援。 6時福建軍區命令第二十八軍八十二師及軍榴炮團、軍區高炮營等部隊立即向東山島開進,同時中央軍委命令駐廣東黃崗的第四十一軍一二二師急速增援,配合作戰,數路大軍兵鋒直指東山島。此刻的東山島狼煙四起,槍聲大作,一場登陸與反登陸的戰斗正在激烈進行。
嚴陣以待的我守島官兵立即予敵以迎頭痛擊。霎時間,槍炮聲、喊殺聲震天動地響起,撕破了海島凌晨的寂靜。游梅耀的布陣起到了明顯效果,放在灘頭一線的尖子小分隊遲滯了國民黨軍的行動,使敵人延至8時前後才陸續抵達前沿。
胡總見偷襲不成,遂下令海、空力量加入戰斗。一時間,飛機濫炸,艦炮狂轟。從新竹機場起飛的十幾架運輸機飛到八尺門上空,丟下一批批傘兵。這是國民黨軍首次在戰爭中使用傘兵。
葉飛密切關注著戰況。戰鬥打響後,他即按預定作戰方案,命令三十一軍(留一個師守備廈門)與二十八軍八十二師分別由泉州、漳州南下,用沿線地方的客貨運輸車輛運送增援東山,統歸三十一軍軍長周志堅指揮;並通知駐廣東黃崗(今饒平)的四十一軍一二二師急速東援。
情勢十萬火急。各增援部隊運動迅速,沿線地方車輛也配合默契。駐漳浦以南舊鎮的三十一軍二七二團行動最快。凌晨5∶50接令後,先頭部隊坐部分軍車立即出發,其餘指戰員則快速跑向公路,向開來的客車、卡車招手叫停。車上的駕駛員及乘客們一聽上前線,根本不需動員,就自動下車,貨車則就地卸貨於路旁。不大一會兒,不同型號、顏色各異的轎車、公共汽車、卡車,加入了草綠色軍車的行列,載著全團向東山方向進發。
國民黨軍使用傘兵,且以八尺門為空降點,這確使葉飛始料不及。就整個東山戰況來說,他最關注的莫過於這個八尺門。八尺門是東山通往大陸的咽喉,大陸要增援東山,非經八尺門不可。如果敵人的傘兵控制了八尺門,等於關閉了東山最重要的大門,解放軍援軍即使及時趕到,短時間內也只能「隔岸觀火」了。於是,他關切地向游梅耀詢問了八尺門的形勢,並作了指示:八尺門是東山的命根子,你無論如何也要叫水兵連牢牢控制在手中!
東山保衛戰打得相當激烈。東山縣委和當地群眾給守島官兵以大力支援。谷文昌親率幹部群眾為部隊送彈葯、送水送飯,把負傷的戰士抬下火線,雖是大戰當前,但陣腳不亂。
國民黨軍登陸後,我公安八十團的各前沿分隊按照預定作戰方案,對登陸之敵步步阻擊,邊打邊撤,遲滯敵方行動,並逐漸向我主陣地收縮靠攏。廟山我軍三十六人主動開火吸引敵軍,斃海匪大隊百餘人,遲敵數小時。石壇歸國華僑蔡連長主動設俘斃敵百餘。縣公安中隊撤退混亂,數十人被俘。
牛犢山和王爹山是東山島的兩個制高點,公雲山是這兩個制高點最前沿的山頭,三個高地對全島的安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們是公安八十團扼守的核心陣地。公安八十團的指戰員在這里同國民黨軍展開了一場殊死的戰斗。16日8時前後,登陸之敵在坦克和飛機掩護下, 進至港西、霞湖和坑北一線,還控制了港西以北陣地前諸高地,接著數千名敵軍向我三個主陣地發起了猛攻,企圖在我增援部隊到達之前,吃掉我守島部隊。我守島部隊全體官兵英勇奮戰,頑強阻擊,給敵人造成重大傷亡。中午12時30分,增援的二七二團全部進島,增強了各高地的戰鬥力。戰斗持續到黃昏,解放軍打退敵人數十次不同規模的進攻,敵人丟下600多具屍體仍未能越雷池一步。 入夜,國民黨軍重新調整了部署,將預備隊第五十三團投入戰斗,向我發起了更為猛列的進攻,企圖在第二天拂曉前奪取三個主陣地,在島上站穩腳根。但是經過近一夜的激烈爭奪,我公安八十團和步兵二七二團一、三營的官兵仍牢牢地控制著三個主陣地,此時天色已開始發亮;
雖然如此,由於眾寡懸殊,隨著戰事持續,情況十分不利。游梅耀指揮部隊在大量殺傷國民黨軍後,集中主力在公雲山、王爹山和牛犢山三個核心陣地,同進逼陣地前沿的敵軍展開殊死戰斗。
胡總見快速消滅守島解放軍的目的沒有達到,便對這些陣地進行瘋狂進攻。堅守高地的守島部隊克服彈葯缺乏和吃不上飯、喝不上水的困難,依託塹壕和土坑道頑強戰斗,打退了敵軍數十次進攻。16日,在敵從海上登陸的同時,從台灣新竹機場起飛的15架C一46型運輸機在4架戰斗機掩護下飛抵東山島後林地區上空,敵480名傘兵於4時47分在後林、張家上空實施空降。
胡總登陸的消息傳到台灣,蔣介石馬上召開祝捷大會,廣播全世界,吹噓這是「反攻大陸的前奏」。美方也宣稱這是「國民黨退出大陸以來的最大一次進攻」。
陳毅得到廣播的消息後,立即給葉飛打電話:敵人電台已經廣播了,總指揮就是那個古寧頭「大捷」的「英雄」,這叫做「不是冤家不聚頭,是個冤家打破頭」。葉飛啊,眼下,我最關心的還是八尺門,那邊情況怎麼樣?
葉飛答:仗打得很激烈很艱巨,水兵連犧牲很大,但還在堅持,不過,增援部隊快到了!
陳毅的話字字砸坑:你命令最先增援的那個團,哪怕拼得只剩一個人,也要渡過去,八尺門必須在我們手中!
扼守八尺門的水兵師一連,在民兵積極配合下,毫不畏懼地打響了反空降戰。面對一個營500多國民黨傘兵部隊的輪番沖鋒,守島部隊的頑強阻擊,為增援部隊爭取了時間。在後林村民兵的配合下,用機槍和步槍對空猛烈射擊,傘兵分兩批著陸,20分鍾後集結並向八尺門渡口進攻。 水兵一連官兵和後林村民兵依託300多年前民族英雄戚繼光抗擊倭寇時構築的寨子斷垣,機智靈活地打敵人,擊退了敵空降兵的多次沖擊;遲滯了敵人的行動,為保護渡口贏,得了時間。其中後林村林篤生,林大富二人出村偵察,拾到一空投機槍 ,使傘兵誤認村中有重武器,未敢從村中進攻。16日上午9時,駐漳浦舊鎮的二七二團在團長鄭克誠率領下,以十萬火急的速度,趕到了八尺門的對岸。此時,水兵連難於支撐,邊打邊向渡口後退,依靠殘留的碼頭圍牆作屏障阻擊敵人。10時30分,鄭克誠立即下令搶渡。先頭排迎著敵人傘兵劈頭蓋腦的彈雨奮勇向前,終於渡過海,與危急中的水兵連余部會合。隨著大部隊上岸,迅速向敵傘兵發起猛烈反攻。我增援的步兵二七二團三營首先上岸,並立即向敵傘兵發起反沖擊,一舉攻下59.3高地。戰斗至13時30分,除約80名敵傘兵向前坑洞逃竄被港西之敵人一個連接應回去外,其餘傘兵全部被殲。從而消除了我軍防禦作戰的後顧之憂。
葉飛及時向陳毅通報戰況:敵傘兵垮了,八尺門已安然無恙。
時刻關注戰況、一天一夜未睡的陳毅在電話里爽朗大笑:好哇,這下龜兒子就沒得咒念了!
當偵察機報告共軍東西兩路車隊向東山增援的消息時,胡璉猶且不信:不可能吧?九龍江大橋不是已經炸毀了嗎?我算葉飛的增援最快也得48小時。
胡總說的倒沒錯。戰前,他已令空軍把九龍江橋和從漳浦到東山公路上的其他3座橋都炸毀了。解放軍從泉州趕來增援,最快也要兩天才能到,他可以從從容容打上兩天,可現在解放軍增援部隊竟鐵流滾滾地來了,難道真長了翅膀不成?他哪知道,解放軍護橋部隊兩個小時就修起了便橋!確切說只架上橋板。
16日20時,四十一軍的一個先頭團疾速趕至八尺門渡口。17日4時,二十八軍的先頭團也開始渡海進島。葉飛接報後,立即命令:不待增援部隊全部到達,即向國民黨軍發起全面反擊。
一時間,胡總所部反攻為守。待三十一軍軍長周志堅率九十一師指揮所上島,一夜之間,東山島的軍事力量對比已發生了急劇的傾斜。看到解放軍增援部隊源源不斷地進島,聲勢浩大,胡總信心受挫。戰至17日上午9時,他看到軍用地圖上的紅藍兩色極富戲劇性地交換了位置,情知無力回天,擔心相持下去有被全殲的危險,乃開始作撤退打算。他首先把20多輛坦克撤走,以少數部隊向解放軍發動佯攻,以掩護大部隊撤退。
對胡總這個對頭,葉飛真是「耿耿於懷」,早就想著報一箭之仇。這次,他哪容胡總輕易溜掉。他急令周志堅:立即跟蹤追擊,要貼著他們的屁股追,決不能讓胡璉來此一游就算了,那樣 太便宜了他!
17日凌晨,我步兵二七二團全面接替公安八十團防務,我步兵八十二師和一二二師先頭部隊也渡海進島。二十八軍榴炮團先頭到達陳岱的7門火炮, 很快轉入射擊。
拂曉,把全部賭注都壓上的國民黨軍仍未能奪取三個主陣地,我增援部隊已源源進島,敵總指揮胡璉看到大勢已去下令撤退。 7時,島上有大霧,三十一軍發現敵有撤退跡象;福建軍區首長決定:不待主力全部到達即行反擊。我登島各部隊,於10時30分開始全線反擊。
胡總節節抗擊,總撤不亂。在我軍反擊之下,登島之敵紛紛撤向海灘。我各路反擊部隊逼近湖尾沙灘,殲敵一部,殘敵登艦倉皇向海上逃去。戰斗至17日19時結束。17日19時許,胡總登上指揮艦安全走。未撤走之袁國征團殘部數百全部被我俘獲。
我軍殲敵3379名,擊毀坦克2輛,擊沉小型登陸艇3艘,擊落飛機2架,繳獲千餘沖鋒槍一批彈葯及軍用物資。此役我軍共傷亡、失蹤1250人。
當葉飛向陳毅匯報戰果時,陳毅說:「東山戰斗勝利的意義不在於殺敵數量多少,而在於把敵人的計劃徹底粉碎了。這不僅是軍事上的很大勝利,而且是政治上的很大勝利。」
毛澤東接到東山戰斗報告後,說:「東山戰斗不光是東山的勝利,也不光是福建的勝利,這是全國的勝利。」他還說:「你們頭腦要冷靜,不要輕敵,現在美帝、蔣介石就是看中你們福建了。」「我們還要准備比東山更大規模的戰斗,把敵人消滅在水上,如上來了,消滅他在陸地上,不要怕。」得知守備部隊傷亡不小,毛澤東還指示從家鄉抽調1個營以作補充。不久,從韶山開來的1個營500餘人,加入了公安八○團的序列。
17日,中央軍委號召全國邊防團向東山公安八○團學習。新華社也廣播了東山戰斗。嗣後,何長工還代表黨中央率從朝鮮回來的文工團到東山前線慰問。國防部也下令把公安八○團完全交給福建軍區,改稱「邊防獨立團」,由游梅耀任團長兼黨委書記。
東山戰後,台灣揚言報復,東山依然緊張。從八尺門通往汕頭和雲霄的兩條公路,我運載作戰物資的汽車絡繹於途。晚上,車燈大開,道路徹夜通亮,炮兵已經到位,炮口瞄準海灘。葉飛豪情萬丈,他倒希望胡璉再來決戰,這次定叫他有來無回。但胡璉沒有再來,國民黨也一直沒有報復行動。東山在嚴陣以待之中,倒是在游梅耀建議、葉飛批准下,修了海堤以固海防,把八尺門與大陸連接起來了。從此天塹變通途,東山成了半島。
人民解放軍此次海島防禦作戰的勝利,使國民黨當局建立「反攻大陸」的「橋頭陣地」的計劃成為泡影,這也是大陸軍民在打擊國民黨軍登陸竄犯活動中最大的一次勝利。毛澤東主席指出,東山戰斗不光是東山的勝利,也不光是福建的勝利,而且是全國的勝利。的確,從此國民黨軍再也不敢進行中、小規模的登陸竄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