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曹操戴什麼樣的帽子
A. 曹操「奸雄」的帽子戴了幾千年,是誰給戴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可以說家喻戶曉。劉備,諸葛亮,關羽,曹操,孫權這些人物也因為三國演義被中國人人人皆知。諸葛亮智絕,關羽義絕,曹操奸絕。曹操被稱為奸雄。羅貫中在三國演義怎麼把奸雄帽子給帶上的呢,請看。
望梅止渴。羅貫中讓曹操哄騙下屬嘴臉躍然紙上。曹操帶部隊行軍,後邊有敵人追趕,馬上就趕上。天特別熱,部隊都不願意走,曹操特別著急。沒有辦法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羅貫中替曹操說,前面有梅林,到那就擺脫敵人,就可以休息了。士兵一聽,嘴淌口水,解渴了,跑起來了。
羅貫中把奸雄帽子給曹操帶上了。
B. 曹操帽子上面是什麼花紋
鹿角紋。曹操帽子上面的花紋是鹿角紋,也稱鹿角簇,是一種古代中國常見的裝飾紋樣,鹿角紋是一種類似於鹿角的形狀,由多個小圓圈組成,呈現出一種連續的曲線形狀,在曹操的帽子上,鹿角紋是察擾由金線綉制而成,非常精美。曹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曾經統一北鄭搜方,建立魏國,被譽為三國時期的奠基人,曹操的形象在文學和藝術中被廣泛地描繪和表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帽子。敗叢旦
C. 群英會曹操頭戴什麼盔帽
相沖迅貂盔帽。根據查詢京劇群英會劇目顯示,曹操是丞相,應該按照官階頭戴相貂,身穿蟒袍,因此是相貂盔散配此帽。京劇群英會是依據三國演義第45回故事所改編的一部集合生、凈、丑三個行當合作演出的三賣簡國戲。
D. 明明是三國時期的人,為何戲曲中的曹操卻戴宋朝的官帽呢
因為宋朝時期,曹孟德被醜化到戲曲中遭到人們的批判。曹孟德在很多人的眼中都是奸詐小人的形象,但歷史上的曹孟德一直是以“治世之才”著稱的,也就是在三國時期,人們對曹孟德的評價都是非常高的。而在宋代的戲曲中,曹孟德會被醜化,是因為人們覺得他是竊取正統的賊子,因為當時宋朝的敵人遼金大軍,曾將宋朝的政權趕去了南方。人們將遼金和曹孟德聯系起來,對曹孟德進行了過度地批判。
對曹孟德醜化最嚴重的,就是元末明初的小說《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讓很多人都曲解了曹孟德的形象,曹孟德也因此變成了很多人眼吵高中的奸雄。
總的來說,曹孟德在戲曲中帶著宋朝的官帽,其實是因為宋朝時期,曹孟德被醜化得厲害,很多人借著戲曲來批判他,到後來宋朝的官帽也成為了曹孟德的一個經典戲曲形象。
E. 曹操「奸雄」的帽子是誰給戴的
曹操奸雄的形象能廣泛傳播,和名著《三國演義》有很大關系,下面根據曹操的人生軌跡來探討一下,就能了解曹操是怎麼成為奸雄的。
汝南名士許劭有知人之明,曹操去見許劭,也就是讓許劭給自己相相面,許劭看了曹操後說道:「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曹操聽了以後很高興,這時候的曹操是想做治世能臣的。
曹操的能力很快就表現出來了,二十歲舉孝廉,在洛陽北部當上官了,他管理地方不看身份地位高低,只要犯法一律治罪,有一次,中常侍蹇碩的叔叔,夜裡出門手裡拿著口刀,被曹操巡夜時發現了,當時這中常侍可了不得,權力非常大,但曹操不管那個,照樣用棒子打了蹇碩的叔叔一頓,從此再沒人敢觸犯法律了。
他帶兵攻打徐州,所過之處,把百姓殺個干凈,連雞狗都不放過,還挖掘墳墓,壞事做絕,據說曹操路過的地方,好多年都沒有了人煙。這一事件把曹操奸佞的形象又重重地舔了一筆。
曹操經過兼並戰爭,實力越來越強大。這時候漢朝皇帝漢獻帝經歷了董卓專權,董卓死後又被李傕,郭汜控制,日子過得好不艱難,好不容易在楊奉,董承護送下逃到洛陽,連口飯都吃不上,李傕,郭汜又率兵追來,太尉楊彪啟奏獻帝說:「曹操在山東勢力強大,可以招曹操前來輔佐。」漢獻帝哪還有什麼主意,派楊彪去給曹操下詔書。
曹操接受了謀士荀彧:奉天予以從眾望的建議,發兵打敗了李傕,郭汜,把漢獻帝搬遷到許都,開始執行挾天子以令諸侯政治策略,此時的曹操已經不在想匡扶漢室,而是在為自己爭霸天下考慮了。曹操打敗呂布後,謀士程昱建議曹操行王霸之事,也就是建議曹操當皇上,曹操有當皇帝的野心,但是不知道朝里有多少人反對自己,於是想了個試探的方法,請皇帝打獵,來看看大臣們對自己的態度。
曹操說是請漢獻帝打獵,其實只是客氣而已,曹操說了漢獻帝不敢不去。曹操和漢獻帝並馬而行,在那個年代已經是大逆不道了,漢獻帝看見了一隻鹿,連射了三箭,也沒有射中,曹操看見了就把漢獻帝的弓箭要了過來,一箭射中了鹿的背部,皇帝用的是金鈚箭,眾大臣見是皇帝的箭射中了鹿,以為是漢獻帝射的,於是跪倒一片,山呼萬歲,曹操縱馬向前擋住了漢獻帝,接受眾人的朝拜,曹操之心昭然若揭了。
總結:演義通過對曹操殺害無辜,殘害百姓,欺凌皇帝等精彩描寫,一個亂世奸雄的曹操形象躍然紙上。
F. 戲曲中的奸臣帶什麼帽子例如曹操
戲曲中人物的穿戴要和其身份相吻合,不能因為是奸臣,就要違背規律穿戴其他的衣帽。
在戲曲中,曹操所帶的帽子稱為「相紗」,是權利很大的官員所戴的。其他奸臣比如嚴嵩等也是這樣。
G. 曹操是如何戴上這頂「奸雄」帽子的
多少年來,在《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中,曹操總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亂世奸雄形象出現在字里行間的;而在戲劇舞台上,曹操的臉上又總是塗抹著代表奸佞的白色油彩。只是在近幾十年來,才開始有人鼓噪著要為曹操「 *** 」,試圖把曹操戴了一千八百年的「奸雄」帽子摘掉,取而代之的是給他戴上「英雄」的桂冠。且不論這種「 *** 」是否恰當,我倒是覺得應該先看一看,是誰最早給曹操戴上這頂「奸雄」的帽子的,這樣就會知道有沒有摘帽的必要了。我們只要認真讀一讀《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中的一段話,一切真相也就會大白於天下了。
這段話不長,現錄述如下:「操父嵩,為中常侍曹騰養子,不能審其生出本末,或雲夏侯氏子也。操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盪,不治行業;世人未之奇也,唯太尉橋玄及南陽何J異焉。玄謂操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J見操,嘆曰:『漢家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玄謂操曰:『君未有名,可交許子將。』子將者,訓之從子劭也,好人倫,多所賞識,與從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嘗為郡功曹,府中聞之,莫不改操飾行。曹操往造劭而問之曰:『我何如人?』劭鄙其為人,不答。操乃劫之,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操大喜而去。」
這段文字很簡潔,把曹操的身世和出道前的情況都交待清楚了。其大意是,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大宦官中常侍曹騰的養子(中常侍在東漢末年是手握大權,能呼風喚雨的大太監),因為曹嵩是宦官養子的原故,所以其出生本末就難以查清了,也有人說是夏侯氏的後代(從以後曹操陣營中幾員受到重用姓夏侯的大將的情況來看,此說應是真的)。文中又說,曹操年輕時就很機警,也很懂權術(大概受宦官家風熏陶而成),但生活放盪無度,既喜歡飛鷹走狗,也喜歡行俠仗義;就是不喜歡從事有關生計方面的職業(熱衷於搞政治權謀的人大抵都是如此);曹操在當時的種種表現,讓世人對他並不看好。只有太尉橋玄和南陽人何J認為他非同一般(橋玄,在漢靈帝中期任太尉,因久病策罷,拜太中大夫,是知名高士;何J,南陽名士,南陽為漢光武帝劉秀的發祥之地,所以南陽人是當敏行時最牛的人,說出話來,也是如雷貫耳的)。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就要大亂了,不是天命濟世的人才,是不能拯救天下的。將來能安天下的人,可能就是你了。」 何J見過曹操後,感嘆地說:「漢室將要滅亡了,能安定天下者,一定是這個人了。」(何J說得比橋玄還要肯定,這兩位高人可不是隨便說說那麼簡單,在古代,凡經過高人評論的人,是很快就能夠出洞陵名的)
橋玄為了進一步提高曹操的知名度,便對他說:「你現在還沒有什麼名氣,應該趕快去結交許子將。」許子將何許人也?許子將即許劭,是東漢三公許訓的堂侄。他善於待人接物,能夠判斷人的品行和能力,他和堂兄許靖在當時都有很大的名氣。他們喜歡共同對當地的人物進行深刻的評論,每個月都要更換品評的題目,因此在汝南郡形成了每月初一品評人物的風氣(他們自發結成的這個評論社會人物的民間社團,影響力和殺傷力都很大,既能讓一個人一夜成名,也能讓一個人一夜毀譽)。許劭曾做過汝南郡的功曹(郡府的重要官吏),州府的官吏們知道他在當地評論界的巨大影響力,所以都不約而同的約束自己,以提高自身的形象;就連當地的公族子弟也都收斂了平時不當的言談舉止。
曹操按照橋玄的指點,前往汝南拜訪許劭。見到許劭就開門見山地問:「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因為許劭會相人,這樣問也符合曹操的秉性)許劭從心眼裡就看不起曹操的為人(許劭大概己經聽說過曹操了,名士一般都看不上有權術、又放盪、且不務正業的人),所以對曹操置之不理,不予回答(曹操可沒有劉備三顧茅廬請孔明的禮貌和耐心)。「操乃劫之」,曹操就劫持了許劭(這個「劫」,究竟是用的什麼手段,如今己不得而知了),在曹操的逼迫之下,許劭十分無奈,只好對曹操作了一個評語,說:「你呀!在太平歲月里,你就是能臣;在天下大亂時,你就是奸雄。」曹操對許劭這樣的評語非常滿意,遂大喜而去。也就是高興得屁顛屁顛地跑回去了。
這件事在當時影響很大,曹操也因此而揚名。許劭真不愧是高人,明納拿戚明不喜歡曹操,卻在曹操的逼迫下,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就是說,曹操有可能成為「能臣」,也有可能成為「奸雄」,許劭之所以這樣說,既為了擺脫曹操對他的糾纏,也為了避免曹操可能對他的加害。其實,許劭對當時的時局是看得很清楚的,知道天下就要大亂了,曹操必定會成為「亂世之奸雄」。可令許劭想不到的是,曹操對這樣的評價也很高興,因為許劭不知道曹操來造訪他的目的就是為揚名。「能臣」也罷,「奸雄」也罷,只要能揚名,安什麼名頭,戴什麼帽子,都可以不在乎。這很符合曹操為了達到目的,不惜採用任何手段的作風;也很符合他「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座右銘。
由此可見,曹操的奸雄帽子是自己跑上門去,強迫當時的名士許劭給自己戴上的,而且還挺高興。因為後來天下確實大亂了,所以這頂奸雄的帽子也讓曹操一戴就戴了一千八百年,誰想摘,還真不一定能摘得掉呢!原因是曹操本人就很喜歡這頂帽子,「操大喜而去」。即然曹操這么喜歡這頂帽子,也就沒有必要給他「摘帽」了。
H. 諸葛亮和曹操戴的帽子叫什麼帽子
綸巾 "綸巾"中綸讀(guan),古時頭巾名。幅巾的一種,以絲帶編成,一般為青色。 相傳為三國時諸葛亮所創,又稱「諸葛巾」。後被視作儒將的裝束。 .
I. 京劇中曹操為什麼戴北宋官帽
曹操所帶的帽子稱為「相紗」,是權利很大的官員所戴的。不妨注意一下,包公帶的也是這樣帽翅很長的帽子。
我國戲曲的服裝主要以明代服裝為基礎,經過一代代藝術家們的加工,使其符合人物形象的特色。具有程式性的特點。所以,它並不具備那個朝代的歷史特色
。
曹操的帽子代表的是權利。主要是因為宋代官帽在你腦海中先入為主了吧。
J. 老版《三國演義》中,曹操封為大將軍、武平侯後,曹操居然戴了一頂類似皇冠的帽子,這合乎情理和禮儀嗎
曹操是侯爵,有自己的封國,是可以戴這種帽子的。況且他當時是軍政一把手,沒人管得了他。
東漢建安元年,獻帝以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置武平侯國。
秦地近西陲,與戎雜處,很難想像它的衣冠制度不打上戎人服裝的烙印。中原列國目之為戎狄,也並非僅囿於其軍政禮制上不與華夏同。始皇帝建制百端,衣冠即其一,肯定也是在原制度上有所強化尊卑而已。漢初承秦制,大體沿襲,直至東漢明帝時,始參照三代與秦的服制,確立了以冠帽為區別等級主要標志的冠服制度。服飾整體呈現凝重、典雅的風格。
秦漢時期男子主要穿著一種寬衣大袖的袍服,基本上分為曲裾與直裾。前者即戰國時的深衣;後者又稱襜褕,除祭祀、朝會外,其它場合均可穿著。漢代服飾還有一個特點是實行佩綬制度。漢代婦女禮服是深衣,還有穿襦裙和褲,這種褲有點像現在的套褲,僅兩只褲管。她們一般都將頭發往後梳,綰成一個髻,樣式名目繁多,不可勝舉。貴族婦女頭上還插步搖、花釵作裝飾,奴婢則多以巾裹頭。漢代的鞋也有嚴格的等級規定。
古代的服飾制度始終貫穿著禮的「分等級,定尊卑」的精神。《後漢書:輿服志》曰:「夫禮服之興也,所以報功章德,尊仁尚賢。故禮尊尊貴貴不得相逾,所以為禮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順禮也。」所謂「非其人不得服其服」,維護的是古代社會等級中人與人之間貴與賤、上與下的系統排列,身份地位異,則「冠履異,則衣袋異,則環佩異……是以天下見其服而知其貴賤,望其章而知其勢位……尊卑已著,上下已分,則人倫法矣。」
歷代王朝以帝王冠服為主線、以各級官吏為從屬,制定了各自的冠服制度,界限森嚴,不得逾越。頒布各種服飾禁令,對下級官吏,特別對平民庶人的服飾做出種種限制 。
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在舉行祭祀等大典時所戴的大禮冠。外黑色,里硃色。冕頂有長方板,稱為延,後高前低,略向前傾。延之前端綴有數串小圓玉,謂之旒。冕加在發髻上,要橫插一長笄(簪),以別住冕。笄的兩端繞頷下系一小絲帶,謂之紘;又各用一條名叫枕的絲繩掛下一個綿丸,謂之纊,纊下端飾玉,謂之珎。因兩珎正當左右兩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纊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說前後各有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歷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後,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專稱皇帝的禮冠。《淮南子.主術訓》:「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誘註:「冕,王者冠也。」唐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禮器》: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此以文為貴也。
《說文》: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纊紞。從冃,免聲。古黃帝初作冕。
《徐曰》:冕,上加之也。長六寸,前狹圓,上廣方,朱綠塗之,前後邃延。斿,其前垂珠也,俯仰逶迤,如水之流。纊紞,黃色也,以黃綿綴冕兩旁,下系玉瑱,又謂之珥,細長而銳若筆頭,以屬耳中,無作聰明,虛己以待人之意。冕之言俛也,後仰前俯,主於恭也。
段玉裁《說文解字》:大夫㠯上冠也。冠下曰。弁冕之摠名。渾言之也。此雲冕者,大夫以上冠。析言之也。大夫㠯上有冕則士無冕可知矣。周禮。王之五冕皆玄冕朱裏延紐。五采繅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筓朱紘。諸侯之繅斿九就。琘玉三采。其餘如王之事。繅斿皆就。戴先生曰。實六冕而曰五冕者,陳采就玉之數止於五也。亦以見服自十二章至一章而六。冕璪自十二旒至三旒而五。其天子大裘之冕無旒也。槩舉諸侯又申之曰繅斿皆就者,明九旒至於三旒。其就數九。公侯伯子男無降差同也。䆳延垂𡏬紞纊。䆳,深遠也。延者,鄭雲冕之覆。周禮弁師。王之五冕。皆玄冕朱裏延紐。謂延上玄下朱。以表裏冕版也。古者以三十𦫵布為之。故尙書,論語謂之麻冕。用三十𦫵布。上玄下朱為延。天子至大夫所同也。其字左傳作綖。垂瑬,詳玉部瑬下。紞纊,糸部曰。紞者,冕冠塞耳者也。按紞所以懸瑱也。瑱亦謂之纊。詳糸部紞下。據許紞系於延左右。據周禮注。王後之祭服有衡垂於副之兩旁當耳。其下以紞懸瑱。是專謂後服也。然左傳。衡紞紘綖。昭其度也。似男子有衡簪於冕覆而系紞。從冃。免聲。亡辨切。按古音當在十三部。讀如問。許書無免字。而俛勉字皆免聲。葢本有免篆而佚之。或曰古無免兔之分。俗強分別者,非也。冕之義取前俯。則與低頭之俛關通。古者黃帝初作冕。大平御覽引世本曰。黃帝作旃冕。宋衷注雲。通帛曰旃。應邵曰。周始加旒。周易𣪠辭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葢取諸乾坤。
大將軍官職最早見於戰國時代,漢之前,最高軍事武官稱為上將軍,如秦之白起,秦末之宋義,項羽,為指揮重大戰役的臨時統帥。陳勝,吳廣起義時,趙王武臣任命陳余為大將軍。日後劉邦在漢中拜韓信為大將軍,位在諸將上總理軍事,韓信被處死後即不設。
西漢直到漢武帝,才因衛青而復置大將軍,作為將軍的最高稱謂,位在三公上。又設大司馬,作為將軍的加官,如衛青為大司馬大將軍,早期丞相的權力過大,皇帝不能親自裁決政務。自漢武帝以後,章奏的拆讀與審議,轉歸以大將軍為首的尚書。大臣有罪,由尚書劾奏;選任御史大夫,由尚書品定高下;官吏有功遷升,上報尚書;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則面見尚書。丞相若有過失,反由尚書問狀劾奏。由此,丞相的權力被一步一步的剝奪,只是在禮儀上還是百僚之長。(《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漢武帝死時,遺命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輔政。西漢末年,取消作為加官的大司馬,設立單獨的大司馬職位。
東漢時大將軍原位在三公下,到漢和帝時竇憲出任大將軍,由於權勢太大,朝廷震動,聯合奏請以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東漢末年,又開始設置大司馬作為掌武事最高官員,位在大將軍上。
自中國先秦時代開始,已有君主賜封侯爵,是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二等。
《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諸侯國中侯爵國有魯國、齊國、陳國等。
秦朝、漢代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內,侯爵作為非宗室人員可封的最高爵位,分成兩等,即關內侯、列侯,其中列侯又分數等。
上古時,華夏族之冠主要從屬於禮制,男子成年時皆行冠禮。漢代的冠則主要從屬於服制,是身份、官職以至官階的表徵。身份低微的人,只能戴幘而不能戴冠。冠本為加於發髻上的一個發罩,並不覆蓋整個頭頂。幘則像一頂便帽。冠和幘原來互不相關,到了王莽時,據說因為他頭禿,所以先戴幘,幘上再加冠。後來這種戴法普及開來,因而在東漢畫像石上出現的冠,也都在下面墊著幘。
冠和幘不能隨便配合,文官戴的進賢冠要配屋頂狀的介幘,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則要配平頂的平上幘。進賢冠前部高聳,後部傾斜,外觀若斜俎形。冠前有「梁」,可根據梁數的多寡來區別戴冠者的身份。皇帝戴的通天冠和諸侯王戴的遠游冠也都是在進賢冠的基礎上增益華飾而成。武弁大冠又名「惠()文冠」,起初只是用(薄麻布)製作的下垂雙耳之弁,後來在弁下墊幘,進一步又在弁上塗漆,其狀遂若漆沙籠,故又名「籠冠」。甘肅武威磨嘴子62號新莽墓曾出土了紗籠冠。此外,武士也戴冠。執法的官員則戴獬豸冠。
在區別尊卑方面,進賢冠上的梁雖然起一定作用,但梁數多不過三,等級的劃分較粗略。所以漢代又用綬作為官階的標志,不同等級的官員之綬的顏色、織法、密度和長度都不相同。這時的綬是系在官印上的帶子,但它和西周時佩玉之組實一脈相通。漢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從古禮穿冕服佩綬、佩玉。
皇帝、公卿、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絲繩的質地上加以區別。皇太後、太後、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謁廟服)、親蠶服、朝見服和婚禮服的形式都採用深衣制。
遠游冠,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橫於前而無山述。"山述",即在梁與展簡之間,高起如山形者。諸王所戴,有五時服備為常用,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採用五行之色)。
西漢時為四時服,春青、夏赤、秋黃、冬皂。按遠游冠漢以後歷代都有沿用,至元代始廢。
《後漢書·輿服志下》:「遠游冠,制如通天,有展筩橫之於前,無山述,諸王所服也。」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三月,天子使魏公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游冠。」
《晉書·輿服志》:「遠游冠,傅玄雲秦冠也。似通天而前無山述,有展筩橫於冠前。皇太子及王者後、帝之兄弟、帝之子封郡王者服之。諸王加官者自服其官之冠服,惟太子及王者後常冠焉。太子則以翠羽為緌,綴以白珠,其餘但青絲而已。」
《新五代史·劉鋹傳》:「 鋹於內殿設帳幄,陳寶貝, 鬍子冠遠游冠,衣紫霞裾,坐帳中宣禍福,呼鋹為太子皇帝,國事皆決於鬍子 。」亦省稱「 遠游 」。
三國 魏曹植《求通親親表》:「若得辭遠游,戴武弁,解朱組,佩青紱……乃臣丹情之至願,不離於夢想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