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帽子類別 » 垂縷是唐朝帽子的什麼部分

垂縷是唐朝帽子的什麼部分

發布時間: 2023-05-31 07:42:34

1. 垂樓飲清露清響出疏洞。寫出了蟬形狀什麼實性什麼以此表現詩人什麼品格這是典

開篇明義,「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這兩句出自唐代詩人虞世南的《蟬》。這是一首詠物詩,原詩如下: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掘升風。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好詩共讀,佳作共賞。

2. 請問:戲曲中唐朝秀才的帽子怎麼製作要有圖!

中國戲曲大部分劇種都是忽略真實歷史背景和氣候季節地域,只有角色的性別年齡身份……的不同。簡單的說,戲曲中有秀才的服裝盔頭(冠、盔、巾、帽),但沒有確切的唐朝的秀才的服裝盔頭。現在的戲曲服裝服飾,大都是以明朝為藍本的。 像秀才這種文人雅士,在戲曲中主要佩戴文生巾( 緞制,有花綉,自帽頂至兩側有如意頭硬邊作為裝飾,背後垂有飄帶兩根)或 解元巾 (又稱學士巾,緞制,有花綉,前低後高,兩旁有如意形軟翅,為已取得功名的文人所戴)。如果此人在劇中的行當是文丑,也就是俗稱的小花臉,那麼就要佩戴荷葉巾( 頂方,上有檐,似荷葉覆蓋,以綠緞綉花者為多)。 戲曲服裝服飾道具甚至是化妝用品,都是由專人專門製作的。

3. 唐代詠蟬的詩關於蟬的詩句

1.關於蟬的詩句或含有「蟬」的詩句

詠蟬

作者: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作者:虞顫液世南

垂蕊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岳《河陽縣作遲首二首)

「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 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 許裳《聞蟬》)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 蕭子范《後堂聽蟬》)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唐 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唐 盧仝《新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得飲玄天露,何辭高柳寒」(南朝陳?劉刪《詠蟬詩》)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唐?戴叔倫《畫蟬》)

「聽秋蟬,秋蟬非一處。細柳高飛夕,長楊明月曙;歷亂起秋聲,參差攪人慮。單吟如轉簫,群噪學調笙;風飄流曼響,多含斷絕聲。……」

「聽鳴蟬,此聽悲無極。群嘶玉樹里,回噪金門側;長風送晚聲,清露供朝食。晚風朝露實多宜,秋日高鳴獨見知。輕身蔽數葉,哀鳴抱一枝。……」(隋 盧思道 《和陽納言聽鳴蟬篇》)

(2)蟬本無知,然許多詩人卻聞蟬而愁,只因為詩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正如

宋代詩人楊萬里所說:「蟬聲無一添煩惱,茄旦物自是愁人在斷腸」(《聽蟬》)。

唐 司空曙「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新蟬》);

唐 白居易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早蟬》);

唐 劉禹錫 :「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答白刑部聞新蟬》);

唐 孟浩然:「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秦中寄遠上人》),

唐 元稹:「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悲相傷」(《送盧詩》)。

唐 雍裕之:「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早蟬》);

五代楚 劉昭禹:「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聽」(《聞蟬》);

唐 盧殷:「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晚蟬》);

唐 姚合:「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聞蟬寄賈島》);

宋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雨霖鈴》);

宋 劉克庄「何必雍門彈一曲,蟬聲極意說凄涼」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

2.有關詠蟬的詩句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岳《河陽縣作二首)

「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 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 許裳《聞蟬》)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 蕭子范《後堂聽蟬》)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唐 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唐 盧仝《新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得飲玄天露,何辭高柳寒」(南朝陳?劉刪《詠蟬詩》)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唐?戴叔倫《畫蟬》)

「聽秋蟬,秋蟬非一處。細柳高飛夕,長楊明月曙;歷亂起秋聲,參差攪人慮。單吟如轉簫,群噪學調笙;風飄流曼響,多含斷絕聲。……」

「聽鳴蟬,此聽悲無極。群嘶玉樹里,回噪金門側;長風送晚聲,清露供朝食。晚風朝露實多宜,秋日高鳴獨見知。輕身蔽數葉,哀鳴抱一枝。……」(隋 盧思道 《和陽納言聽鳴蟬篇》)

(2)蟬本無知,然許多詩人卻聞蟬而愁,只因為詩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正如

宋代詩人楊萬里所說:「蟬聲無一添煩惱,自是愁人在斷腸」(《聽蟬》)。

唐 司空曙「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新蟬》);

唐 白居易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早蟬》);

唐 劉禹錫 :「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答白刑部聞新蟬》);

唐 孟浩然:「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秦中寄遠上人》),

唐 元稹:「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悲相傷」(《送盧詩》)。

唐 雍裕之:「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早蟬》);

五代楚 劉昭禹:「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聽」(《聞蟬》);

唐 盧殷:「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晚蟬》);

唐 姚合:「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聞蟬寄賈島》);

宋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雨霖鈴》);

宋 劉克庄「何必雍門彈一曲,蟬聲極意說凄涼」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

3.所有關於蟬的詩句

原發布者:杏貓網

關於描寫蟬的詩句1、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聽。——五代楚·劉昭禹《聞蟬》2、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蟬》3、門柳不連野,乍聞為早蟬。遊人無定處,入耳更應先。——《早蟬》4、蟬發一聲時,槐花帶兩枝。只應催我老,兼遣報君知。——《聞新蟬贈劉二十八》5、一聲初應候,萬木已西風。偏感異鄉客,先於離塞鴻。——《聞蟬》6、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唐·姚合(《聞蟬寄賈島》)7、早蟬孤抱芳槐葉,噪向殘陽意度秋。也任一聲催我老,堪聽兩耳畏吟休。得非下第無高韻,須是青山隱白頭。——《早蟬》8、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唐·孟浩然《秦中寄遠上人》9、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斜陽千萬樹,無處避螳螂。——《畫蟬》10、落日早蟬急,客心聞更愁。一聲來枕上,夢里故園秋。——《聞早蟬》11、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唐·白居易《早蟬》12、鬢蟬似羽。輕紈低映嬌嫵。憑闌看花,仰蜂粘絮。春未許。寶箏閑玉柱。東風暮。——《垂絲釣》13、新蟬忽發最高枝,不覺立聽無限時。正遇友人來告別,一心分作兩般悲。——《聞蟬感懷》14、火雲初似滅,曉角欲微清。故國行千里,新蟬忽數聲。——《聞蟬》15、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悲相傷。——唐·元稹《送盧詩》16、蕭條旅舍客心驚,斷續僧房靜又清。借問蟬聲何所為,人家古寺兩般聲。

4.唐代「詠蟬三絕」中李商隱《蟬》的賞析

李商隱《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這首詠蟬詩,就是抓住蟬的特點,結合作者的情思,「為情而造文」的。詩中的蟬,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首句聞蟬鳴而起興。「高」指蟬棲高樹,暗喻自己的清高;蟬在高樹吸風飲露,所以「難飽」,這又與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難飽」而引出「聲」來,所以哀中又有「恨」。但這樣的鳴聲是白費,是徒勞,因為不能使它擺脫難飽的困境。這是說,作者由於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貧,雖然向有力者陳情,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最終卻是徒勞的。這樣結合作者自己的感受來詠物,會不會把物的本來面貌歪曲了呢?比方蟬,本來沒有什麼「難飽」和「恨」,作者這樣說,不是不真實了嗎?詠物詩的真實,是作者感情的真實。作者確實有這種感受,借蟬來寫,只要「高」和「聲」是和蟬符合的,作者可以寫出他對「高」和「聲」的獨特感受來,可以寫「居高聲自遠」(虞世南《詠蟬》),也可以寫「本以高難飽」,這兩者對兩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實的。

接著,從「恨費聲」里引出「五更疏欲斷」,用「一樹碧無情」來作襯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進一步,達到了抒情的頂點。蟬的鳴聲到五更天亮時,已經稀疏得快要斷絕了,可是一樹的葉子還是那樣碧綠,並不為它的「疏欲斷」而悲傷憔悴,顯得那樣冷酷無情。這里接觸到詠物詩的另一特色,即無理得妙。蟬聲的疏欲斷,與樹葉的綠和碧兩者本無關涉,可是作者卻怪樹的無動於衷。這看似毫無道理,但無理處正見出作者的真實感情。「疏欲斷」既是寫蟬,也是寄託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蟬說,責怪樹的無情是無理;就寄託身世遭遇說,責怪有力者本可以依託蔭庇而卻無情,是有理的。詠物詩既以抒情為主,所以這種無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

接下去來一個轉折,拋開詠蟬,轉到自己身上。這一轉就打破了詠蟬的限制,擴大了詩的內容。要是局限在詠蟬上面,有的話就不好說了。「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作者在各地當幕僚,是個小官,所以稱薄宦。經常在各地流轉,好象大水中的木偶到處漂流。這種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懷念家鄉。「田園將蕪胡不歸」,更何況家鄉田園里的雜草和野地里的雜草已經連成一片了,作者思歸就更加迫切。這兩句好象和上文的詠蟬無關,暗中還是有聯系的。「薄宦」同「高難飽」、「恨費聲」聯系,小官微祿,所以難飽費聲。經過這一轉折,上文詠蟬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末聯「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又回到詠蟬上來,用擬人法寫蟬。「君」與「我」對舉,把詠物和抒情密切結合,而又呼應開頭,首尾圓合。蟬的難飽正與我也舉家清貧相應;蟬的鳴叫聲,又提醒我這個與蟬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園蕪已平」,不免勾起賦歸之念。錢鍾書先生評論這首詩說:「蟬飢而哀鳴,樹則漠然無動,油然自綠也(油然自綠是對」碧「字的很好說明)。樹無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蟬棲樹上,卻恝置(猶淡忘)之;蟬鳴非為『我』發,『我』卻謂其『相警』,是蟬於我亦『無情』,而我與之為有情也。錯綜細膩。」錢先生指出不僅樹無情而蟬亦無情,進一步說明詠蟬與抒情的錯綜關系,對我們更有啟發。

詠物詩,貴在「體物為妙,功在密附」。這首詠蟬詩,「傳神空際,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譽為「詠物最上乘」。

5.「蟬」也曾出現在古人的筆下,你能寫一首關於詠蟬的詩嗎

1樓詠蟬駱賓王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李商隱的《蟬》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蟬虞世南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王沂孫【齊天樂·蟬】綠槐千樹西窗悄,厭厭晝眠驚起.飲露身輕,吟風翅薄,半翦冰綃誰寄?凄涼倦耳.漫重拂琴絲,怕尋冠珥.短夢深宮,向人猶自訴憔悴.殘紅收盡過雨,晚來頻斷續.都是秋意.病葉難留,織柯易老,空憶斜陽身世?窗明月碎.甚已絕余香,尚遺枯蛻?鬢影參差,斷魂青鏡里.一襟余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乍咽涼柯,還移暗葉,重把離愁深訴.西窗過雨.怪瑤佩流空,玉箏調柱.鏡里妝殘,為誰嬌鬢尚如許?銅仙鉛淚似洗,嘆移盤去遠,難貯零露.病翼驚秋,枯形閱世,消得斜陽幾度?餘音更苦!甚獨抱清高,頓成薰風,柳絲千萬縷.晉代陸機《寒蟬賦·序》:「夫頭上有緌,則其文也;含氣飲露, 則其清也;黍稷不食,則其廉也;處不巢居,則其儉也;應候守時,則其信也;加以冠冕 ,則其容也.君子則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豈非至德之蟲哉!」唐代詩人白居易《早蟬》: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唐代詩人司空曙《新蟬》: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宋代楊萬里的《初秋行圃》:落日無情最有情,偏催萬樹暮蟬嗚.聽來咫尺無尋處 ,尋到旁邊卻不聲.清代馮煦的《劍州聞蟬》:列柏西台寂不鳴,九天風露特凄清.劍南雨過延新爽,始得疏林第一聲.南朝詩人蕭子范《後堂聽蟬》:「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其《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一詩中:「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唐代詩人盧同《新蟬》:「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唐代詩人盧殷《晚蟬》:「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南朝[陳]劉刪《詠蟬詩》,「得飲玄天露,何辭高柳寒」清代袁枚《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唐代詩人姚合《聞蟬寄賈島》:「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唐代詩人雍裕之《早蟬》:「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詠蟬(一作客中聞早蟬)於武陵江頭一聲起,芳歲已難留.聽此高林上,遙知故國秋.應催風落葉,似勸客回舟.不是新蟬苦,年年自有愁。

6.有關詠蟬的詩句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岳《河陽縣作二首)「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

(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園柳吟涼久,嘶蟬應序驚」(隋 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造化生微物,常能應候鳴」(唐 許裳《聞蟬》)「高蟬多遠韻,茂樹有餘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 蕭子范《後堂聽蟬》)「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唐 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

長風剪不斷,還在樹枝間。」(唐 盧仝《新蟬》)「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得飲玄天露,何辭高柳寒」(南朝陳?劉刪《詠蟬詩》)「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唐?戴叔倫《畫蟬》)「聽秋蟬,秋蟬非一處。細柳高飛夕,長楊明月曙;歷亂起秋聲,參差攪人慮。

單吟如轉簫,群噪學調笙;風飄流曼響,多含斷絕聲。……」「聽鳴蟬,此聽悲無極。

群嘶玉樹里,回噪金門側;長風送晚聲,清露供朝食。晚風朝露實多宜,秋日高鳴獨見知。

輕身蔽數葉,哀鳴抱一枝。……」(隋 盧思道 《和陽納言聽鳴蟬篇》)(2)蟬本無知,然許多詩人卻聞蟬而愁,只因為詩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

正如宋代詩人楊萬里所說:「蟬聲無一添煩惱,自是愁人在斷腸」(《聽蟬》)。唐 司空曙「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感生」(《新蟬》);唐 白居易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

渭上新蟬聲,先聽渾相似。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早蟬》);唐 劉禹錫 :「蟬聲未發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弦」(《答白刑部聞新蟬》);唐 孟浩然:「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秦中寄遠上人》),唐 元稹:「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悲相傷」(《送盧詩》)。唐 雍裕之:「一聲清溽暑,幾處促流身。

志士心偏苦,初聞獨泫然」(《早蟬》);五代楚 劉昭禹:「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聽」(《聞蟬》);唐 盧殷:「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晚蟬》);唐 姚合:「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聞蟬寄賈島》);宋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

(《雨霖鈴》);宋 劉克庄「何必雍門彈一曲,蟬聲極意說凄涼」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

7.《詠蟬》詩句的全文是什麼

《詠蟬》

年代: 唐

作者: 李百葯

清心自飲露,

哀響乍吟風。

未上華冠側,

先驚翳葉中。

解釋擴展

1. 李百葯(565--648),字重規,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家、詩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內史令,預修國史,撰有《齊史》。隋文帝時百葯仕太子舍人、東宮學士。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後歸唐,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諫唐太宗取消諸侯,為太宗採納。曾受命修訂五禮、律令。另外,據《安平縣志》載:李百葯及家族墓地遺址在今河北省安平縣程油子鄉寺店村南

2. 詠:用詩詞等來描述,抒發感情的方式,文體的一種。

籍:通「借」

垂緌飲清露:倒掛在樹上吸吮著清甜(或美味)的甘露(或露水)。

這首托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最早的一首,很為後人稱道。 虞世南畫像

3. 首句「垂緌引清露」,「垂緌」是古人結在領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像下垂的冠纓,故稱「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息於高處,餐風飲露,故為「引清露」。這句寫出了蟬的清華俊朗的特點。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乾的高挺,且與末句的「秋風」相呼應。 「流響」寫蟬長鳴不已,悅耳動聽,用一「出」字,將無形的聲音傳送寫得可感可見。這句雖只對蟬聲遠傳進行了描寫,讀者卻已可窺蟬的高標逸韻。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秋風的傳遞所致,詩人卻別有會意,強調這是由於「居高」使然。這種獨特的感受蘊涵一個真理:立身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權貴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真如俗話所說,「是金子總會發光」。兩句中的「自」、「非」,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頗顯大氣。這兩句看似寫蟬,實則帶有自況的意味,表達出詩人對自身內在品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自信。聯繫到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贊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虞世南此處表現出來的自信該不為過吧

8.關於幾首寫蟬的詩

虞世南《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首托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很為後世人稱道。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

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垂緌」暗示顯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

這顯貴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乾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

「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彷彿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這一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

有了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

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於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於「居高」而自能致遠。

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象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這里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

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

(《唐詩別裁》)這確是一語破的之論。 清施補華《峴佣說詩》雲:「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

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

這三首詩都是唐代托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於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雖同樣工於比興寄託,卻呈現出殊異的面貌,構成富有個性特徵的藝術形象,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駱賓王《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這首詩作於高宗儀鳳三年(678)。當時駱賓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論事觸忤武後,遭誣,以貪贓罪名下獄。

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對偶句,在作法上則用起興的手法,以蟬聲來逗起客思。詩一開始即點出秋蟬高唱,觸耳驚心。

接下來就點出詩人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三、四兩句,一句說蟬,一句說自己,用「不堪」和「來對」構成流水對,把物我聯系在一起。

詩人幾次諷諫武則天,以至下獄。大好的青春,經歷了政治上的種種折磨已經消逝,頭上增添了星星白發。

在獄中看到這高唱的秋蟬,還是兩鬢烏玄,兩兩對照,不禁自傷老大,同時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時代,也何嘗不如秋蟬的高唱,而今一事無成,甚至入獄。就在這十個字中,詩人運用比興的方法,把這份凄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達了出來。

同時,白頭吟又是樂府曲名。相傳西漢時司馬相如對卓文君愛情不專後,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傷。

其詩雲:「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見《西京雜記》)這里,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這一典故,進一步比喻執政者辜負了詩人對國家一片忠愛之忱。

「白頭吟」三字於此起了雙關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一層。十字之中,什麼悲呀愁呀這一類明點的字眼一個不用,意在言外,充分顯示了詩的含蓄之美。

接下來五六兩句,純用「比」體。兩句中無一字不在說蟬,也無一字不在說自己。

「露重」「風多」比喻環境的壓力,「飛難進」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響易沉」比喻言論上的受壓制。蟬如此,我也如此,物我在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

詠物詩寫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託遙深」。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由於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雖在將近結束之時,還是力有餘勁。

第七句再接再厲,仍用比體。秋蟬高居樹上,餐風飲露,有誰相信它不食人間煙火呢?這句詩人自喻高潔的品性,不為時人所了解,相反地還被誣陷入獄,「無人信高潔」之語,也是對坐贓的辯白。

然而正如戰國時楚屈原《離騷》中所說:「世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這樣的情況下,有那一個來替詩人雪冤呢?「卿須憐我我憐卿」,只有蟬能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為蟬而長吟。

末句用問句的方式,蟬與詩人又渾然一體了。 這首詩作於患難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語多雙關,於詠物中寄情寓興,由物到人,由人及物,達到了。

4. 垂緌和垂縷是一樣的意思嗎

垂緌和垂縷的意思是一樣的,意思是蟬的觸角像帽纓一樣垂下,都是指代「蟬」。

出自唐代詩人虞世南的《蟬》。

原文為: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譯文:

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響亮的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正是因為在高處發聲它的聲音才能傳得遠,而不是藉助秋風的力量。


(4)垂縷是唐朝帽子的什麼部分擴展閱讀

一、詩句賞析

古人認為衡弊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彷彿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

二、作者簡介

虞世南生於558年,字伯施,唐代詩人,也是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所編的物碰《北堂書鈔》被譽為唐代四大類書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類書之一。原有詩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

5. 唐宋明朝官服的區別

唐朝、宋朝、明朝官服的區別:

1、袖口不同,唐朝袖口最大、宋朝稍小、明朝最小。

2、配色不同,明朝基本上採用紅色、唐朝灰色、宋朝綠色。

3、官帽不同,唐朝官帽是襆頭,宋朝變成了硬胎硬腳的一種帽子,有了固定的形狀。明朝是烏紗帽,不過帽翅比較寬而短圓,跟宋相比,翅面改水平為垂直。

(5)垂縷是唐朝帽子的什麼部分擴展閱讀

宋代崇尚文治,冠服制度漸趨繁縟,也曾經多次修改。但與唐代相比,款式缺乏創新,色調趨於單一,有向質朴、潔凈、自然方向傾斜的趨勢。

男子上身以圓領長袍為主,以季節不同而服涼衫、紫衫、毛衫、葛衫、鶴氅等。宋代婦女的日常服飾,大多上身穿襖、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褲。

其面料為羅、紗、錦、縷、毅、絹。尤其是裙子頗具風格,其質地多見羅紗,顏色中以石榴花的紅色最注目。褶襇裙也是當時裙子中有特點的一種,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貴族婦女著裙的褶襇更多。南宋時期,「服飾亂常」,也尚北服。

6. 唐朝女服服飾的特點解析唐朝女服服飾的特點

如果說中國古代男子服飾的主題是實用與莊重,那麼女子服飾的風格則是浪漫多姿,在唐朝,由於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達,生產和紡織技術的進步,以及對外交往的頻繁等促使了唐朝服飾空前繁榮,不管是從服裝款式還是色彩、圖案等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嶄新局面,而這一時期的女子服飾,可謂中國服裝中最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大唐二百餘年的服飾形象,可主要分為:漢服中的衫裙、圓領袍服與胡服三種配套服飾。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極盛期, 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對外交往頻繁,世風開放。加之域外少數民族風氣的影響,唐代婦女所受束縛較少。在這獨有的時代環境和社會氛圍下,唐代婦女服飾,以其眾多的款式,艷麗的色調,創新的裝飾手法,典雅華美的風格,成為唐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唐代女裝的基本穿著是三件套:裙、衫、帔。 唐朝服飾襦裙服系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著長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傳統漢服裝束。唐女襦裙裝在接受外來服飾影響下,取其神而保留了自我的原形,於是襦裙裝成為唐代乃至整個中國服裝史中最為精彩而又動人的一種配套裝束了。襦,一般只長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點。與此相近的衫,卻長至胯或更長。唐女的襦、衫等上衣是各個階層的常服。元稹詩句「藕絲衫子藕絲裙」,張佑詩句「鴛鴦綉帶拋何處,孔雀羅衫付阿誰」,歐陽炯詩句「紅袖女郎相引去」。從這些詩句看,唐代女子著襦、衫已非常普遍,而且喜歡紅,淺紅或淡赭,淺綠等色,並加上「羅衫葉葉綉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的金銀彩為飾,外觀更是美不可言。襦的領口常有變化,襦衫領型有:圓領、方領、直領和雞心領等。渣段圖中人物服飾,與其他唐人畫像不同,如頭戴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紗衣等,都是罕見的新奇的裝束。以紗羅作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飾中 的一個特點,這和當時的思想開放有密切關系。尤其是不著內衣,僅以輕紗蔽體的裝束,更是創舉,所謂「綺羅纖縷見肌膚」,就是對這種服裝的概括。 唐代女裝的特點是裙、衫、帔的統一。

唐朝的婦女服飾

在婦女中間,出現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東壁壁畫上,有一個梳高髻、露胸、肩披紅帛,上著黃色窄袖短衫、下著綠色曳地長裙、腰垂紅色腰帶的唐代婦女形象,從而對「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慢束羅裙半露胸,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局手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開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悅於統治階級,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許半裸胸的。當時,唐朝半露胸的裙裝有點類似於現代西方的夜禮服,只是不準露出肩膀和後背。 這種上衣下裙的「唐裝」,是對前代服裝的繼承、發展和完善。從整體效果看,上衣短小而裙長曳地,使體態顯得苗條和修長。 此外,「時世妝」,袒領服、男裝、胡服也是重要服飾。「時世妝」,即時裝,唐初女子衣衫小 袖窄衣,外加半臂,肩繞披帛,緊身長裙上束至胸,風格簡約;盛唐時,衣裙漸寬,裙腰下移,服色艷麗;至中晚唐時,衣裙日趨寬肥,女子往往褒衣博帶,寬袍大 袖,色彩靡麗。袒領服、男服、戎裝和胡服,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時期的婦女中廣為流行。

唐朝女子服飾

唐代女子服裝,分衣裙、冠帽、鞋履幾類。唐制規定,女服分為四種即朝服、公服、祭服和常服,前三種為後妃命婦於朝會、祭祀等正式場合穿著的大、小禮服,後者為日常穿著的衣服。唐代女子常服的上身是襦、衫,下身束裙,肩上加有披帛。衫為單衣,襦有夾有絮,僅短至腰部,裙子長而多幅;此外還有襖、半臂、縵衫等。襖為夾衣,長於襦而短於袍。半臂是短袖的緊身上衣,套於衫 外,流行於唐前期。縵衫是女子歌舞時穿在外面的罩衣,短小易脫。其衣裙顏色豐富多彩,以紅、綠、紫、黃色最為流行,如時人所雲「紅裙妒殺石榴花」、「藕絲 衫子藕絲裙」、「折腰多舞鬱金裙」等,衫、襦、襖、裙上多有織文和綉文,如唐詩所描述:「新貼綉羅襦,雙雙金鷓鴣」、「羅衫葉葉綉重重,金鳳銀鵝各一 叢」。衣料有絲綢、棉布、葛、麻、毛等,而以絲綢最為常用。 唐朝服飾唐朝還流行女子桐梁嫌穿「胡服」。 「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裝。腰帶形式也深受胡服影響。在此以前,人們的腰飾是以金銀銅鐵,這時候流行系「蹀躞帶」,帶上有金飾,並扣有短而小的小帶以作系物之用。這種腰帶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後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7. 唐朝服飾的特點

唐代男子服飾,在延續傳統的交領、對襟漢服的基礎上,多了派鄭彎新的款式。其一是襆頭,其二是圓領窄袖袍衫。服飾愈叢差益華麗。唐朝女服具有強烈的自信心與流行意識,更加追求大氣飄逸與華塵悶麗絢爛。

8. 求唐裝各個部分的介紹

(一)

唐代是我國政治、經濟高度發展,文化藝術繁榮昌盛的時代,是封建文化燦爛光輝的時代。唐統一了魏晉南北朝和隋的混亂分裂狀態,建立了統一強盛的國家,對外貿交易發達,生產力極大發展,較長時間國泰民安。尤其當盛唐成為亞洲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的時期,更是我國文化史上最光輝的一頁。這個時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並融入我國文化之中,從壁畫、石刻、雕刻、書、畫、絹綉、陶俑及服飾之中,充分體現出來。
時至隋唐,中國服飾最明顯的特點是雙軌制。在大的祭祀場面,穿漢人的傳統衣服。在平時,唐代的常服是胡服(即鮮卑裝)系統,。

唐代國家統一,經濟繁榮,形制更加開放,服飾愈益華麗。唐代女裝的特點是裙、衫、帔的統一。在婦女中間,出現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東壁壁畫上,有一個梳高髻、露胸、肩披紅帛,上著黃色窄袖短衫、下著綠色曳地長裙、腰垂紅色腰帶的唐代婦女形象,從而對「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慢束羅裙半露胸,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開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悅於統治階級,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許半裸胸的。當時,唐朝半露胸的裙裝有點類似於現代西方的夜禮服,只是不準露出肩膀和後背。

唐代女服的領子,有圓領、方領、斜領、直領和雞心領等。短襦長裙的特點是裙腰系得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

「羅衫葉葉綉重重,金鳳銀鵝各一絲」。「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唐代的裙子顏色絢麗,紅、紫、黃、綠爭艷斗研,尤以紅裙為姣姣者。街上流行紅裙子,不是現代人的專利,早在盛唐時期,就已經遍地榴花染舞裙了。

也許是受陰陽五行說的影響,楊貴妃最喜歡著黃裙,那是地位的象徵。

「慢來羅裙半露胸」,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思想開放的程度。

在一定經濟基礎上形成的社會意識形態。是影響社會風尚、衣冠服飾的一個重要因素。服裝是社會政治氣候的睛雨表。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尤其是貞觀、開元年間,政治氣候寬松,人們安居樂業。唐朝的京師長安,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同時也是東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古城西安,雁塔晨鍾、草堂煙霧、灞柳風雪、驪山晚照、華岳仙掌、碑林石刻彷彿還縈繞著裊裊的盛唐之音。和唐朝政府有過友好往來的國家,曾經有三百多個。燦爛的中國文化,通過他們傳到世界各地。時至今日,東亞地區的一些國家,仍把唐朝時期的服飾作為正式的禮服,可見影響之久。外國的友好使者雲集長安,也把他們的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八百里秦川。唐朝的繪畫、雕刻、音樂、舞蹈等藝術都吸引了外來的技巧和風格。對異國衣冠服飾的兼收並蓄,使唐朝服飾的奇葩開得更加鮮艷奪目。

由於唐朝採取開放政策,對西域、吐蕃的服飾兼收並蓄,因而「渾脫帽」、「時世妝」得以流行。這就是中國古代服飾史上的第三次大變革。與前兩次服飾大變革所不同的是,這一次的服飾大交流是由南北走向向東西方向流動。

(二)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無論是人們的思想,還是物質的生產都達到了歷史的高峰。唐代開始,工藝裝飾普遍使用花卉圖案,其構圖活潑自由、疏密勻稱、豐滿圓潤。特別是波狀的連續紋樣與花草相結合後,就是唐代盛行的纏枝圖案。

唐代服飾圖案,改變了以往那種以天賦神授的創作思想,用真實的花、草、魚、蟲進行寫生,但傳統的龍、鳳圖案並沒有被排斥,這也是由皇權神授的影響而決定的。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

晚唐時期的服飾圖案更為精巧美觀。花鳥服飾圖案、邊飾圖案、團花服飾圖案在帛紗輕柔的服裝上,真是花團錦簇,爭妍斗盛。正如五代王建所說:"羅衫葉葉綉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每翩舞時分兩向,太平萬歲字當中。"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華貴優美的服飾圖案,是畫工們在敦煌石窟用艱苦的勞動為後人們保留下來的珍貴形象的資料。唐代服飾的發展是整體上的發展,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於表現自由、豐滿、華美、圓潤,在鞋、帽、巾、玉佩、發型、化妝、首飾的表現,都說明了這一特點。

從圖中我們看到,發式的樣式豐富多彩,圖案的紋樣有鳳的紋樣,有牡丹花紋樣。有的發式顯現出雲紋的印跡,是發展變化的雲紋的體現。從鞋的式樣上看,唐代盛行翹圓頭鞋,做工很精緻,就連草鞋也是講究工藝的。絲鞋的紋樣綉作虎頭,和現在山東一帶兒童所穿的虎頭鞋紋樣相似,只是現在山東一帶農村兒童穿的虎頭鞋的鞋尖沒有那麼向上翹。男鞋的樣式和現代的鞋樣有相似之處,說明那時鞋的發展已達到了高峰。縱觀唐代的服飾圖案,可以這樣來認識:

唐代承前繼承了周、戰國、魏晉時期的風格,融周代服飾圖案設計上的嚴謹、戰國時期的舒展、漢代的明快、魏晉的飄逸為一體,又在此基礎上更加華貴,使服飾、服飾圖案達到了歷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飾、服飾圖案對後代的影響一直沿續到今天。纏枝紋在現代服飾圖案中的運用,展示了傳統紋樣與現代審美意識結合所產生的意蘊。

(三隋唐胄甲)

隋唐胄甲初唐的鎧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著南北朝以來至隋代的樣式和形制。貞觀以後,進行了一系列服飾制度的改革,漸漸形成了具有唐代風格的軍戎服飾。高宗、則天兩朝,國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層集團奢侈之風日趨嚴重,戎服和鎧甲的大部分脫離了使用的功能,演變成為美觀豪華,以裝飾為主的禮儀服飾。「安史之亂」後,重有恢復到金戈鐵馬時代的那種利於作戰的實用狀態。本圖為鎧甲穿戴展示圖及兜鍪、靴子圖。這種類型的鎧甲,比初唐更加精緻,甲衣上的裝飾,也更加繁縟細致,是中唐時的典型樣式。

(五代鎧甲及戎服)

隋唐五代服飾初唐的鎧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著南北朝以來至隋代的樣式和形制。貞觀以後,進行了一系列服飾制度的改革,漸漸形成了具有唐代風格的軍戎服飾。高宗、則天兩朝,國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層集團奢侈之風日趨嚴重,戎服和鎧甲的大部分脫離了使用的功能,演變成為美觀豪華,以裝飾為主的禮儀服飾。「安史之亂」後,重有恢復到金戈鐵馬時代的那種利於作戰的實用狀態。五代時期在服飾方面基本沿襲唐末制度,明光甲已基本退出歷史舞台,鎧甲重又全用甲片編制,形制上變成兩件套裝。披膊與護肩聯成一件;胸背甲與護腿連成另一件,以兩根肩帶前後系接,套於披膊護肩之上。另外五代繼續使用皮甲,用大塊皮革製成,並佩兜鍪及護項。本圖為五代時期穿鎧甲及戎服的武士復原圖。

(唐代胄甲)

隋唐五代服飾初唐的鎧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著南北朝以來至隋代的樣式和形制。貞觀以後,進行了一系列服飾制度的改革,漸漸形成了具有唐代風格的軍戎服飾。高宗、則天兩朝,國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層集團奢侈之風日趨嚴重,戎服和鎧甲的大部分脫離了使用的功能,演變成為美觀豪華,以裝飾為主的禮儀服飾。「安史之亂」後,重有恢復到金戈鐵馬時代的那種利於作戰的實用狀態,特別是鎧甲,晚唐時已形成基本固定的形制,唐代的鎧甲,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在鎧甲中,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圖為唐代穿明光甲及戎服的武士復原圖

(隋代戎服及胄甲)

隋唐五代服飾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鎧甲為兩襠塏和明光塏。兩襠塏的結構比前代有所進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變化。一般身甲全魚鱗等形狀的小甲片編制,長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來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擺為彎月形、荷葉形甲片,用以保護小腹。這些改進大大增強了腰部以下的防禦。明光塏的形制基本上與南北朝時期相同,只是腿裙變得更長。隋代戎服為圓領長袍。本圖為隋代武士復原圖(左為戎服,右為胄甲)。

(隋唐胄甲2)

隋唐胄甲唐代胄甲,用於實戰的,主要是鐵甲和皮甲。除鐵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鎧甲中比較常用的,還有絹布甲。絹布甲是用絹布一類紡織品製成的鎧甲,它結構比較輕巧,外形美觀,但沒有防禦能力,故不能用於實戰只能作為武將平時服飾或儀仗用的裝束。圖為胄甲穿戴展示圖。

(唐代大袖衫)

唐代大袖衫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本圖為中晚唐寬袖對襟衫、長裙、披帛穿戴展示圖。這是中晚唐之際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如朝參、禮見及出嫁等。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此圖為大袖對襟紗羅衫、長裙、披帛穿戴展示圖。

(中晚唐回鶻女服)

中晚唐女服回鶻裝展示圖。梳回鶻髻、戴金鳳冠、穿回鶴裝的晚唐貴婦及變體寶相花紋雲頭錦鞋。回鶻是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即現在的維吾爾族的前身。在唐朝開元年間,回鶻曾一度是北方最強盛的少數民族政權。回鶻族人民與漢族人民,有著親密友好的關系,相互間的文化交流與經濟來往從未間斷。回鶻族的服裝,對漢族人民曾帶來較大的影響,尤其在貴族婦女及宮廷婦女中間廣為流行。回鶻裝的基本特點略似男子的長袍,翻領,袖子窄小而衣身寬大,下長曳地。顏色以暖色調為主,尤喜用紅色。材料大多用質地厚實的織錦,領、袖均鑲有較寬闊的織金錦花邊。穿著這種服裝,通常都將頭發挽成椎狀的髻式,稱「回鶻髻」。髻上另戴一頂綴滿珠玉的桃形金冠,上綴鳳鳥。兩鬢一般還插有簪釵,耳邊及頸項各佩許多精美的首飾。足穿翹頭軟錦鞋。

(晚唐供養服飾)

隋唐五代服飾隋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一輕薄的紗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走起路來,不時飄舞,十分美觀。此圖為敦煌莫高窟晚唐女供養人服飾(襦裙、披帛)。

(隋唐五代服飾)

隋唐五代服飾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敦煌莫高窟出土的絹畫婦女及《簪花仕女圖》所繪的貴族婦女以及南唐二陵墓出土的陶塑婦女服飾,都是這一時期的典型樣式。唐代貴族婦女,頭簪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紗衣,紗衣的裡面不穿內衣,僅以輕紗蔽體,這是一種大膽的裝束,從中也反映出當時婦女的思想開放。大袖衫裙樣式為大袖、對襟,佩以長裙、披帛。此圖為敦煌莫高窟五代壁畫,頭戴鳳冠寶髻、金花簪蓖,珠寶頸鏈,大袖衫裙,披帛,圓頭履的貴族婦女。

(盛唐女服2)

盛唐女服穿襦裙、披帛的婦女(張萱的《搗練圖》局部)。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一輕薄的紗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走起路來,不時飄舞,十分美觀。另外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表現之一,婦女穿著男裝是當時一種時尚。張萱是盛唐與中唐之際的著名畫家,從張萱開始,我國人物畫題材趨於寫實,表現現實社會生活。《搗練圖》是張萱的代表作,它描繪了一群婦女正在搗練、絡線、熨燙及縫衣時的情景。練是絲綢的一種,初織成時質地較硬,需煮熟後加漂粉用杵搗後才能柔軟,然後還要用熨斗燙平。圖中婦女為成年婦女,都穿短襦,肩上搭有披帛。從衣袖的窄小、襦腰的上系及襦裙的紋樣來看,都是典型的盛唐樣式。

(盛唐女服)

盛唐女服穿襦裙、披帛或袍衫的貴婦及侍女(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局部)。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一輕薄的紗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走起路來,不時飄舞,十分美觀。另外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表現之一,婦女穿著男裝是當時一種時尚。《虢國過夫人游春圖》所繪的是唐玄宗時代顯赫一時的皇親楊氏姊妹出形游春時的情景。其中四人穿襦裙、披帛包括女孩,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圓領袍衫。虢國夫人在畫面中部的右側。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著描有金花的紅裙,裙下露出綉鞋上面的紅色絢履。

(隋唐婦女服飾)

隋唐婦女服飾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半臂,又稱「半袖」,是一種從短襦中脫胎出來的服式。一般為短袖、對襟,衣長與腰齊,並在胸前結帶。樣式還有「套衫」式的,穿時由頭套穿。半臂下擺,可顯現在外,也可以象短襦那樣束在裡面。本圖為隋唐襦裙、半臂穿戴展示圖。

(隋代短襦長裙披帛)

隋代女服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婦女的裙字有不少名目,在中上層婦女中,曾流行百鳥毛裙,由於這種裙子都用禽鳥羽毛製成,使大批珍禽瑞鳥遭受損害,後被朝廷下令禁止。在廣大婦女中間,則流行一種叫「石榴裙」的裙子,這種裙子用鮮艷奪目的紅色染成,故名。唐人小說中的李娃幾霍小玉等就常穿這種裙子。唐代裙子款式之新、顏色之多、質料之精、、圖案精美,都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一輕薄的紗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走起路來,不時飄舞,非常美觀。本圖為隋朝時期的短襦、長裙、披帛女服穿戴展示圖及穿小袖短襦、長裙的隋代婦女(隋代瓷俑實物)。

(唐代官吏常服袍衫)

唐代官吏服飾唐代男子服飾,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唐代以後,人們又在襆頭裡面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飾物,名為「巾子」。巾子的形狀各個時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襆頭的兩腳也有許多變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來的軟腳改變成左右各一的硬腳。唐代官吏,主要服飾為圓領窄袖袍衫,其顏色曾有規定:凡三品以上官員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緋為色;六品、七品為綠色;八品、九[品為青色。以後稍有變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橫襕,也是當時男子服飾的一大特點。此土為唐代圓領袍衫展示圖及紗羅襆頭圖。

(唐代《禮賓圖》)

唐代文吏服飾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佩圍裳,玉佩組綬一應俱全。在大袖衫外加著裲襠,也是隋唐時期官吏服飾的一個特點。本圖為戴漆紗籠冠、穿大袖禮服的文吏(陝西乾縣李賢墓壁畫《禮賓圖》)。圖左邊三位為唐代官員朝服形象,左邊第四位為東羅馬使者,左邊第五位為高句麗國使者。

(唐代婦女服飾)

隋唐半臂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半臂,又稱「半袖」,是一種從短襦中脫胎出來的服式。一般為短袖、對襟,衣長與腰齊,並在胸前結帶。樣式還有「套衫」式的,穿時由頭套穿。半臂下擺,可顯現在外,也可以象短襦那樣束在裡面。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一輕薄的紗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走起路來,不時飄舞,十分美觀。從傳世的壁畫、陶俑來看,穿著這種服裝,裡面一定要穿內衣(如半臂),而不能單獨使用。此圖為袒領套衫半臂及襦裙穿戴展示圖。

(中唐女服)

中唐女服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本圖為中唐的襦裙、披帛穿戴展示圖。

(唐代文官大袖禮服)

唐代文吏服飾--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本圖為唐代文官大袖禮服展示圖(根據出土陶俑及壁畫復原繪制)。

(隋唐侍女服飾)

隋唐胡服翻領對襟胡服、條紋褲、蹀躞帶穿戴展示圖,圖中所繪女服,是胡服的典型樣式,流行於開元、天寶年間。它的特徵是翻領、對襟、窄袖、錦邊。在陝西等地的墓中壁畫有大量反映。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絹畫中也有這類服裝的婦女。凡穿胡服的婦女,腰間都系有革帶,革帶上原來是北方民族的裝飾,在魏晉時傳入中原。到了唐代,曾一度定為文武官員必佩之物,上面懸掛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稱「蹀躞七事」。開元以後,由於朝廷有了新的規定,所以一般官員不再佩掛。但在民間婦女中十分流行,凡穿這種服裝的婦女,腰間都系有革帶,革帶上還常有若干條小帶下垂,只是裝飾之意,無使用價值。本圖為穿胡服及襦裙披帛的侍女。

(初唐女服)

隋代女服隋代時期婦女的日常服飾,大多以上身著襦還、襖、衫,下身束裙子。短襦長裙是最為基本形式。它的一個特點是裙腰系得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本圖為隋朝時期的短襦、長裙及翻領窄袖女服穿戴展示圖。

唐代婦女服飾漫談

如果說中國古代男子服飾的主題是實用與莊重,那麼女子服飾的風格則是浪漫多姿,而唐代女子服飾則是其中最為絢麗的篇章。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極盛期,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對外交往頻繁,世風開放。加之域外少數民族風氣的影響,唐代婦女所受束縛較少。在這獨有的時代環境和社會氛圍下,唐代婦女服飾,以其眾多的款式,艷麗的色調,創新的裝飾手法,典雅華美的風格,成為唐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唐代女子服裝,分衣裙、冠帽、鞋履幾類。唐制規定,女服分四種,朝服、公服、祭服、常服。前三種為後妃命婦女官於朝會、祭祀等正式場合穿著的大、小禮服,後者為日常穿著。唐代女子常服,基本上是上身是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衫為單衣,襦有夾有絮,僅短至腰部。裙子長而多幅。此外還有襖、半臂、縵衫等。襖為夾衣,長於襦而短於袍。半臂是短袖的緊身上衣,套於衫外,流行於唐前期。縵衫是女子歌舞時穿在外面的罩衣,短小易脫。其衣裙顏色豐富多彩,以紅、綠、紫、黃色最為流行,如時人所雲「紅裙妒殺石榴花」、「藕絲衫子藕絲裙」、「折腰多舞鬱金裙」等,衫、襦、襖、裙上多有織文和綉文,如唐詩所描述:「新貼綉羅襦,雙雙金鷓鴣」、「羅衫葉葉綉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衣料有絲綢、棉布、葛、麻、毛等,而以絲綢最為常用。

此外,「時世妝」,袒領服、男裝、胡服也是重要服飾。「時世妝」,即時裝,唐初女子衣衫小袖窄衣,外加半臂,肩繞披帛,緊身長裙上束至胸,風格簡約;盛唐時,衣裙漸寬,裙腰下移,服色艷麗;至中晚唐時,衣裙日趨寬肥,女子往往褒衣博帶,寬袍大袖,色彩靡麗。袒領服、男服、戎裝和胡服,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時期的婦女中廣為流行。袒領服為一種半袒胸的大袖衫襦,衣料為紗羅製品,時人形容為「慢束羅裙半掩胸」、「參差羞殺雪芙蓉」、「綺羅纖縷見肌膚」等,下配以曳地長裙,充分體現了唐代女子的婀娜身姿和自然之美。唐代婦女喜好戎裝、男服。「軍裝宮娥掃眉淺」,則描繪了宮中女子穿著戎裝的情景。武宗時,王才人因著與武宗同樣的衣服,而常被奏事者誤認為皇帝。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盛唐時,士人們的妻子不約而同地穿戴起丈夫的衣衫、帽子和靴子,侍女們也紛紛仿效女主人穿起男式圓領服,頭裹襆頭,足蹬烏皮靴。唐代婦女並無華夷之別的觀念,開元天寶年間,在長安、洛陽等大都市的街頭,處處可見身著翻領、窄袖緊身胡服、腰系蹀躞帶的漢族女子,體現了盛唐帝國婦女們開放、健美的精神風貌。

女子發首,以戴各式便帽和梳髻為主。所戴便帽,初行冪,次行帷帽,再行胡帽。唐初女子有「蔽面」習俗,婦女外出多戴冪,冪是一種大幅方巾,一般用輕薄透明的紗羅製成,戴時披體而下,障蔽全身。高宗時,隨社會風氣的開放,改戴「施裙至頸」的帷帽。至開元盛世,婦女們乾脆去除帽巾,露髻出行,或仿效男子和胡人,裹襆頭和戴狀奇艷麗的胡帽。胡帽因源於西域和吐蕃各族,狀式新穎多變,有的卷檐虛頂,有的裝有上翻的帽耳,耳上加飾鳥羽,有的在帽沿部分飾以皮毛等。此外,若出門遠行,還戴風帽,以避風塵。

唐代女子足下著履、靴、屐等。履以錦、麻、絲、綾等布帛織成。亦有用蒲草類編成的草履。履身常加綉飾,履頭狀式多樣,有圓頭、高頭、雲形、花形等,如唐詩所雲:「雲頭踏殿鞋」、「金蹙重台履」、「叢頭鞋子紅偏細」等。靴多以錦為之,織造功緻,紋飾美麗。屐於夏季赤足著用,為民間女子所喜,如李白詩雲:「屐上足如霜,不著鴉頭襪」。

唐代女子追求美容美飾,其化妝及佩飾內容豐富,有發式、頭飾、面妝、佩飾等。女子發式以梳髻為主,或挽於頭頂,或結於腦後,形制十分豐富。名目有半翻髻、雲髻、盤桓髻、驚鵠髻、倭墮髻、雙環望仙髻、烏蠻髻、回鶻髻等數十種。初唐時發髻簡單,多較低平;盛唐以後高髻流行,髻式紛繁。發上飾品有簪、釵、步搖、勝、鈾、花等。多以玉、金、銀、玳瑁等材料製成,工藝精美。簪釵常成對使用,用時橫插、斜插或倒插。步搖是其中的精品,釵首製成鳥雀狀、雀口銜掛珠串,隨步行搖顫,倍增韻致。唐中後期婦女中還盛行插梳,以精緻美觀的小花梳飾於發上。

面部化妝有敷鋁粉、抹胭脂、畫黛眉、貼花鈿、點面靨、描斜紅、塗唇脂諸多方法,淡妝者采其二三,盛妝者悉數運用。鉛粉色澤潔白,質地細膩,施於面、頸、胸部,「纖白明媚」。胭脂為提取的紅藍花汁配以豬脂、牛髓製成的膏狀顏料。由於帝王士大夫的偏愛,女子眉式花樣百出。玄宗在四川曾令畫工畫《十眉畫》,名目有鴛鴦眉、小山眉、倒暈眉等。闊眉是主要眉式,初唐一般都畫得較長,盛唐以後開始流行短式。花鈿是一種額飾,以金箔片、黑光紙、雲母片、魚腮骨等材料剪製成各種花朵之形,尤以梅花最為多見,貼於眉間。面靨是於面頰酒渦處以胭脂點染,或像花鈿一樣,用金箔等物粘貼。斜紅是於面頰太陽穴處以胭脂染繪兩道紅色的月牙形紋飾,工整者形如弦月,繁雜者狀似傷痕,是中晚唐婦女一種時髦的打扮。

項飾有項鏈、項圈、瓔珞等,臂飾有臂釧、手鐲,腰飾有玉佩、香囊等。瓔珞原為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隨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唐時為宮女侍女、舞伎所喜著。其上部為一半圓形金屬頸圈,下半部為一珠玉寶石組成的項鏈,有的在胸前部位還懸掛一較大的鎖片形飾物,整體華貴晶瑩。臂釧,又稱跳脫,是以金屬絲盤繞多匝,形如彈簧,或以多個手鐲合並而成的飾物,套於手臂,在宮女和仕女中流行。香囊多以金、銀製作,鏤空,上下兩半球以子母口相扣合,裡面有兩個同心圓環,環內又置一小香盂,同心圓環之間及小金盂之間均用對稱的活軸相連,無論怎樣轉動,香盂里的香灰都不倒置灑落。

唐代女子服飾,不僅為燦爛的唐文化增添了光彩,並影響著後世歷代婦女的服飾生活與文化,成為中國古代文化藝術苑地中的一朵奇麗之花。

唐代文吏服飾唐代文吏服飾裹襆頭、穿圓領袍衫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飾,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唐代以後,人們又在襆頭裡面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飾物,名為「巾子」。巾子的形狀各個時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襆頭的兩腳也有許多變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來的軟腳改變成左右各一的硬腳。唐代官吏,主要服飾為圓領窄袖袍衫,其顏色曾有規定:凡三品以上官員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緋為色;六品、七品為綠色;八品、九[品為青色。以後稍有變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橫襕,也是當時男子服飾的一大特點。此土為裹襆頭、穿圓領袍衫、烏皮靴的官吏(陝西乾縣李重潤墓壁畫)。

9. 苗族婦女服飾特點【淺論唐代婦女服飾特點】

【摘 要】大唐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在眾多的文化精華當中,唐代婦女服飾是其重要的內容之一。唐代婦女服飾在開明的政策下呈現出的開放大度、兼容並蓄,展現出新的時代神脊頌風貌,成為傳承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和符號。
【關鍵詞】唐代;服飾;特點
唐朝,是我國古代社會的黃金時期。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輝煌燦爛。而在眾多唐朝的文化精華中,唐代婦女服飾是其表現之一。唐代婦女服飾以其款式眾多、色彩絢麗、手法求新、風格華美,成為中國古代服裝史中的華美篇章。
一、變化迅速的首服
在數千年的封建王朝里,女子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給人的印象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而唐代的女子卻不同,《舊唐書·輿服志》中記載,唐代女子「皆著胡帽,靚妝露面,無復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絕不行用,俄又露髻馳騁。」這對婦女而言無疑是一種解放和進步。
唐代女子所著首服以羃罹和帷帽為主。羃罹大約在北朝以後傳入中原,到了唐代時已成為婦女的首選首服,男子極少使用。羃罹類似現在阿拉伯婦女出門包裹頭臉的面巾,較長,由半透明的紗質製成,外人看不見。唐代婦女一般在外出騎馬或遠行時使用,其作用不再是為了防禦風沙,而是為了不讓路人窺見其面目。「武德、貞觀之時,宮人騎馬者,依齊、隋舊制,多著羃罹。雖發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窺之。」 [1]
唐代中期開始,羃罹開始被帷帽取代,「永徽後,乃用帷帽,拖裙及頸,頗為淺露。至神龍末,羃罹始絕。」 [2]帷帽是一種帶有面紗的帽子,「女子之帷帽,四周垂絲網之,施以珠翠。」 [3]帷帽與羃罹同為婦女首服,相比之下,帷帽的遮蔽面相對要小,面部及頸部基本外露,是一種相對較為開放的首服。帷帽出現於隋朝,唐代早期因羃罹的盛行,帷帽曾一度廢止。唐高宗時,帷帽再度興起,並逐漸取代了羃罹。「永徽之後,皆用帷帽,拖裙到頸,漸為淺露。尋下敕禁斷,初雖暫息,旋又仍舊。……則天之後,帷帽大行,羃罹漸息。中宗即位,宮禁寬弛,公私婦人,無復羃罹之制。」[4]羃罹的衰落和帷帽的重新流行,與唐代社會風尚的變化是密切相關的。自中唐開始,婦女逐漸擺脫了傳統禮教的束縛,自由開放,頭蒙羃罹外出顯然不便,而帷帽簡潔輕便,可將臉部和頸部露出,自然受到了不願受束縛的婦女的青睞。盡管朝廷曾下令干涉,帷帽最終還是取代羃罹而成為婦女流行的首服。
唐玄宗開元年間,帷帽又被胡帽取代。「開元初,從駕宮人騎馬者,皆著胡帽,靚妝露面,無復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絕不行用,俄又露髻馳騁。」 [5]來自異域的各種胡帽,色彩艷麗,很快又被喜好時髦的女子所採用,成為新流行起來的首服,盛行一時的帷帽也就漸漸銷聲匿跡了。
隨著唐代社會風尚日益開放,婦女不僅開始靚妝露面,裝飾也日益繁多。女子的發髻、妝容變化多種多樣,風姿俏美,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初唐時發髻簡單,多較低平;盛唐以後流行高髻,髻式多樣。據唐代文學家段成式在《髻鬟品》一文記載,唐朝在這一時期所創的發型就達百餘種以上。唐代女子妝容極盡考究,種種妝飾與衣著相搭配,蔚然成風,實在是絢麗多姿,美不勝收。
二、兼容並蓄的胡服
唐代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善於包容吸收,在服飾方面亦是如此。當時胡漢交流十分密切。絲綢古道暢通無阻,許多異域民族的物品傳入中原,受到了唐人的喜愛。最典型的表現之一就是胡服的盛行。
「所謂『胡服胡帽』,即衣袖窄小條紋卷口袴及軟棉靴等等,在近年出土大量畫塑上反映,時代多較早些。在開元、天寶以前,武則天時代,便已成為一時社會時髦。開元、天寶時,卻已有了新的變化、新的愛好,且難於發現所謂『胡服』痕跡。」 [6]
唐代胡服大致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實北齊以來男子所常穿,至於婦女穿它,或受當時西北民族(如高昌、回鶻)文化的影響,間接即波斯諸國影響。特徵為高髻,戴尖錐形渾脫花帽,穿翻領小袖長袍,領袖間用錦綉緣飾,釵縷帶,條紋毛織物小口袴,軟綿透空靴,眉間有黃星靨子,面頰間加月牙兒點裝。後一期則在元和以後,主要受吐蕃影響,重點在頭部發式和面部化妝。特徵為變鬟椎髻,烏膏注唇,野戚臉塗黃粉,眉細細的作八字式低顰,即唐人所謂『囚妝』、『啼妝』、『淚妝』,和衣著無關。如白居易新樂府《時世游鄭妝》所詠,十分傳神。」 [7]
唐代盛行胡服的原因,可能與當時舞蹈的流行有關。初唐時期,長安音樂舞蹈文化興盛,受「胡風」影響與上層社會的推崇,西域的舞蹈異常流行,遍及全國,廟堂及民間無不受其影響,因此胡服也流行起來,流波所及,「胡服」、「胡妝」等成為百姓極力效仿的妝扮。「自北朝以來,男女衣飾多尚胡服窄袖,唐初猶爾,至開元後稍博。大和六年敕定,袍襖等曳地不得長二寸已上,衣袖不得廣一尺三寸以上,婦人制裙不得闊五幅已上。裙條曳地不得長三寸以上,襦袖等不得廣一尺五寸以上。」 [8]
胡服的盛行除了與胡舞的盛行有關,更深層次的原因則與唐代實行的開放政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由於唐代在對待異國文化上的大度、包容的氣度,交融、吸收成風主流,使得當時的長安城到處異彩紛呈:民風、民俗競相涌現,各式各樣的服飾,五花八門的語言,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胡服、胡妝等胡風為唐人的文化和生活習慣注入新鮮的血液,對唐人的文化影響頗深。元稹為詩雲:「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 [9]可見,胡化的作用不是一朝一代之事,且影響力深遠。
三、開放大氣的尚男裝
唐代女子有著嫵媚的一面,但同時也有著陽剛的一面。唐代女子一改弱不禁風、任人擺布的弱女子形象,與前代女子存在很大的不同。在中國歷史上,「女著男裝」一直被認為是不守婦道的表現,因為這是與封建禮教相對立的一種反映。而在唐代尤其是開元、天寶年間這一服飾現象卻極為盛行,頗為時尚。「開元初,從駕宮人騎馬者,……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外斯一貫矣。」 [10]婦女穿著園領袍衫、頭戴襆頭、腳登皮靴的裝束成為當時社會流行的風氣。而女子可著丈夫的靴、衫、帽也反映了社會對於這種裝束的認同。

10. 三填寫古詩夏天,聽見窗外的蟬鳴,我不由得想起唐朝虞世南蟬中的詩句

垂縷飲清露,居高聲自遠。

出自:蟬·垂緌飲清露。作者:虞世南。譯文:蟬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與那些在腐草爛泥中打滾的蟲類自然不同,因此它的聲音能夠流麗響亮。蟬兒棲身高處,聲音自然會傳得很遠,這並不是藉助秋風的飛傳。


賞析:

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詠物古,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關鍵要把握住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徵,從中找出藝術上的契合點。

垂矮,是古代官帽打結下垂的帶子,也指蟬的下巴上與帽帶相似的細嘴。蟬用細嘴吮吸清露,由於語義雙關,暗示著冠纓高官要戒絕腐敗,追求清廉。蟬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與那些在腐草爛泥中打滾的蟲類自然不同,因此它的聲音能夠流麗響亮。


他作為唐貞觀年間畫像懸掛在凌煙閣的二十四勛臣之一,名聲在於博學多能,高潔耿介,與唐太宗談論歷代帝王為政得失,能夠直言善諫,為貞觀之治作出獨特貢獻。

為此,唐太宗稱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並贊嘆:"「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憂不理! "從他不是以鯤鵬鷹虎,而是以一隻不搭慎洞甚起眼的蟬來自況,也可見其老成謹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398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1618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088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577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856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784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906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339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652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