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帽子類別 » 孝布怎麼疊成精細帽子

孝布怎麼疊成精細帽子

發布時間: 2023-06-14 18:46:31

⑴ 頭上孝布的疊法

把布剪成正方形,三個角縫起來,一個角向內折疊成古代的帽子形狀

⑵ 在農村參加完喪事酒席後,孝衣孝布該怎樣處理才好可直接帶回家嗎

農村參加家葬禮,主家給的孝衣孝布如何處理?

俗話說隔理不同風,但是為死者送殯時近親晚輩要披麻戴孝,這一點幾乎全國各地一樣,起碼漢族的風俗基本一致。所謂披麻戴孝,就是用白布做成長衫和帽子。近親的晚輩,一般是長衫和帽子都有,歲數小的晚輩,和關系略遠點的晚輩,一般只有一個白布帽子,因為只是一塊白布一挽綰在頭上,兩邊耷拉著,所以也稱拉達角兒。

那麼,這些孝衣孝布,參加完葬禮後如何處置呢?有的地方是脫孝後統一收回焚燒,而我們膠東地區則不是,孝衣孝布分給誰,那就是誰的,參加完葬禮後,自然就由誰帶回家。一般是在殯葬後在墳地即將孝帽拆開,脫下孝服,直接帶走就行了。近親的晚輩,各人收拾好個人的孝衣,在以後重大祭祀時還要再穿。有的先放在主人家,有的直接帶回家。過去是一直到燒完三年脫教,現在一般到燒五七即脫孝。其實現在也有好多人只在送殯時穿一次,以後燒七就不再穿了。脫孝後,這孝衣孝布就由個人處置了。

在過去,人們非常看重這塊孝布,所有經常有親屬因為主家沒有分給孝衣孝布而存意見鬧別扭。這個晏子小時候確實親見過,有的甚至因為這點小事兒斷了親,不再交往。那時候人們貧窮,買點布必須有布票,自然很看重這孝衫孝布,一個孝衫,完全可以給孩子做件衣服。那時候的孝衫都是棉布,穿起來也舒服,容易著色。經常有染匠串街走巷地搖著貨郎鼓兒收布染色,喜歡什麼色就染成什麼色。晏子記得那貨郎鼓的鼓點是這樣的:「布隆咚,布隆咚,齊不隆咚布隆咚」,我們一幫小孩子就跟著喊,「誰染布?誰染布?梁匠當當來染布!」而巧手的老娘們,有時候也會買來染料自行染布,晏子就見過母親在大鍋里煮染料染布。那時候,哪管掙個孝帽子戴著,也就明主人家看重,這個孝帽子這點布,拿回家主要用來做衣服的口袋。

所以說,在我們這兒,孝衫孝帽子的白布,都是由戴孝者自己拿回家使用的。不過現在農村沒有染布的了,也很少有自己做衣服的了,所以這些孝衫孝帽子的布沒人看重了,爭相戴孝的現象也沒有了,不過太親近的晚輩不戴不好罷了。現在的孝布都是化纖的,其實派不上用場,人們一般是回家就扔掉了。我記得我的車後備箱里曾經放著好幾塊大白布,後來老婆都給我扔掉了。現在隨著移風易俗,我們這里送殯一般是戴個小白花,近親的戴個黑色的袖箍就是了。

一地一俗,孝布是與喪事有關的物品,確實不好處理,可帶回家利用,也可直接燒掉、丟棄。

農村吃酒席,在刺楸這邊叫作「吃酒」或者「吃香碗」,而 喪事酒席則叫作「吃死人酒」。 吃死人酒雖然聽起來帶有一點晦氣,但去吃酒的人卻只把它當成普通的酒席。當然,喪事酒席上忌諱多,孝家(即事主)有忌諱,多為喪事葬禮的一些繁文縟節,而賓客也同樣有忌諱,一般是讓自己「見棺發財,大吉大利」。

和亡故之人沾親帶故,平輩的要在手臂上戴青紗或別朵白花在胸前,而未出五服的小輩們則要穿戴孝衣孝布,近些年則簡化為一張戴頭上的孝布。

那吃完了酒席,孝布該如何處理呢?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刺楸就結合我們這邊的習俗來簡單談談吧。

一、在墳地燒掉
發喪出殯後,孝子賢孫、親朋好友會攜帶著花圈和靈房隨同抬棺材的「金剛」一道前往墳地,在下葬壘好墳塋後,花圈擺放在墳前或者墳頭上,之後就要燒靈房。 靈房是紙和竹片糊成的房子 ,是燒給亡故者的。

在燒靈房時,可以把孝布扔進去燒掉,這樣也不會對亡故者和孝家不敬。當然,亡故者後人的孝衣孝布除外。
二、留在孝家
在下葬後,送葬隊伍中穿戴孝衣孝布的就應取下孝布,要麼在墳地燒掉,要麼取下來疊好帶回去,反正不能戴在頭上回到孝家。

回去後,孝家備有酒席,這餐在刺楸這邊屬於喪事酒席的正席,也可稱為「發喪酒」。

吃完這餐後,喪事酒席基本上就結束了,孝家也會挽留眾人,但賓客們就開始回家了,在離開孝家時,可把孝布留在孝家,也可以帶回家去。當然,有些地方很忌諱,不能帶喪事酒席上的東西回去。

三、帶回家後當成白布利用
帶回自家後,要拆掉孝布上的線頭使之變成一張普通的白布,洗干凈後留用。在以前缺少物資的農村,刺楸這邊很珍惜這樣的白布,因為它的用處多著呢。

1、做布鞋。 現在一雙手工布鞋值兩三百元,而以前大家都穿布鞋時卻羨慕別人穿運動鞋。好的布鞋都說有千層底,雖顯得誇張,但足見其用心。孝布的白布就是做鞋底的好材料,一張孝布可以粘二三十層鞋底。

2、做布袋。 在農村,布袋作用大,可以用來裝糧食、做豆腐濾豆渣、磨豬兒粑和灰水粑、裝蛇等。

3、蒸食物。 農村蒸米飯、 美食 粑粑時可以用芭蕉葉,也可以直接把孝布裁剪成合適的大小後使用。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有時候,同一場喪禮,因為親戚朋友們來自不同的村子,有不同的習慣,他們對於孝子孝布的處理,都是不同的。當然了,這個也是要看過世的人,是如何過世的,是喜喪還是別的。

2014年,我爺爺去世,享年94,在農村裡這是高壽,屬於喜喪。爺爺的娘家那邊的親戚們,都以來參加喪禮為榮。用他們當地的話說就是,這么高齡的喪禮,能來參加,就是來沾點壽運。

父親給爺爺的親戚們通報時,不同的親戚,會根據他們村子裡的習慣,來提出一些要求。

爺爺的娘家,那邊的風俗是,去參加90歲以上的喪禮時,會要求東家備好孝衣孝布,不銹鋼百歲碗等,他們參加完喪禮回去時,會把這些孝衣孝布,百歲碗等帶回去的。

孝衣,會給家裡年長的老者穿,希望家裡年長的老者也可以活到90以上。百歲碗,也是給家裡年長的老者用的,寓意也是用這碗吃到90歲以上。孝布,是用來給小孩做尿布等,如果沒有適齡小孩,就會給家裡老人做個枕頭布啥的。

總之,在爺爺娘家那邊的風俗就是,90歲以上的喪禮,是一種喜喪。他們會提前通報東家,喪禮當天來多少人,也會提出東家准備這些壽衣壽布和百歲碗時,盡量質量好點,耐穿耐用的。

爺爺有兩個侄女,也就是我姑姑,他們的夫家那邊的風俗就是,認為參加喪禮,本身就是一個晦氣的東西,不管往生者年齡多大。所以最後來的是姑姑們,而那兩個姑父沒來。他們對於喪衣和喪布的處理,是按照他們夫家的習俗來做的,就是直接在爺爺下葬入土時,直接把喪衣喪布,草鞋,喪棍等放在墳前了。記得,那兩個姑姑,回去時,只帶了發的利是和一包鞭炮,像發的糖和其他的東西,他們都沒帶。

其他的姑姑們,爺爺的女兒女婿們,他們夫家那邊的風俗,對於喪禮上的喪衣,喪布等,沒有那麼忌諱,也沒有明確要帶走的說法。基本上都是隨東家安排。

而我們本家的風俗,對於壽衣壽布的處理是,喪禮當天穿著用,直到喪禮結束,在主持法事的法師的安排下,每個穿著壽衣帶著壽布的人,都會垮過一個火堆,這叫跨火河。陰陽相隔,跨過火河後,生者和往生者算是正式告別了。

這時候,如果有人想留下壽衣和壽布的,那麼可以自行留下,如果不想留下用的話,會等所有人垮過火河後,連同爺爺生前用的東西,一並燒掉,算是燒給他吧。

由於,爺爺娘家親戚,侄女等比較多,父親提前規劃,買了一部分質量比較好的壽衣和壽布,還有一部分是質量比較差的壽衣壽布。主要是因為要買的比較多,全部買質量好的,會花不少錢。記得,那些質量比較差的壽衣,喪禮當天就壞了不少。

總得來說,不同的習俗,對於壽衣壽布的處理,會有不同的方式的。有的地方會帶回家去,當寶貝一樣。有的地方卻特別忌諱,要不是風俗要穿,可能他們都不會碰一下。有的地方,會在喪禮後,燒往生者東西時,會一並燒掉。

當然了,不同往生者的喪禮,大家對於喪禮上的壽衣處理也是不同的。

1:特別高齡的往生者,大家都覺得這是喜喪,來參加喪禮就是一種沾壽氣。所以,有些人會提出帶走壽衣壽布,百歲碗等。

2:一些因重病而走的,或者因車禍等。大家就不會覺得那是喜喪了,那怕往生者也是高齡的。在這樣的喪禮里,我們那邊的人,是不會提出帶走壽衣壽布的。一般都是最後燒給往生者。

大家的風俗習慣,是如何的呢?歡迎留言。

各地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有所差異,隔村隔俗,各有各的說法,各有各的看法,不過都是大意相同,不分上下。老輩人去世了,只有兒女輩的人才有孝衣孝帽,孫子輩以下的只有孝帶系腰圍上。送僵屍飯或出殯時,都是按輩份大小往下有序排列的,有講究的,不可胡來,不能傷風敗俗,讓人恥笑。

改革開放以前,農村生活困難,衣不遮體習以為常,飢不裹腹不足為奇,糧食和布匹都是憑量、憑票供應,孝布奇缺。誰家若是有個老人辦喪事,沾親帶故的都去,不為別的,就圖那一塊白布,不管是寒冬臘月凍的手腳冰涼,渾身顫抖,還是酷暑烈日,大汗淋漓,都要堅持下來。分給的孝布辦完喪事後,都依依不捨的拿回各自的家裡,用染料處理拼做褲頭,鞋墊等。現在只有近親屬穿戴孝衣孝帽,其他人一概不用給了,也沒有人要了啊。

社會 與時俱進,日新月異,吐故納新,去舊出新,白事簡辦,紅事新辦。規矩是人立的,講究是給活人看的,活時不孝,死了亂叫,逝者入土為安,活者無愧為安,留著孝衣孝布又有何用,扔了如何,拿家又能怎樣,只要心無愧疚去留都無所謂了!

各地有各地的風俗習慣,這個事情不能一概而論,故處理的方式也多種多樣。

在我們這里,參加完喪事對孝布的處理分親疏關系,如果是至親,那這些孝衣孝布一定要帶回家保存好,以備後用。大家都知道喪事後的祭祀每七天為一七,每一個七至親都要到墳墓去祭祀,這時就需要穿孝衣戴孝帽子,一直到滿七(十七)才結束。

一般親朋好友喪事結束就可以隨便處理了,如果跟著一起去下葬,把這些東西扔墓坑裡就行了。當然了,拿回家做其它用處更好了!

提主的這個問題提的不錯,在中國家庭里死人披麻戴孝是對死者的尊敬,增添悲哀的氣氛,也意指孝子賢孫象白鶴一樣恭送死者魂魄駕鶴西去。因此人死後,第一件事是趕緊的把白色的孝衣和孝帽給孝子賢孫們戴上。一直到開喪悼念的那一天,眾親朋好友都到了,每個人都領一頂白布孝帽,給死者行磕頭大禮。

孝布其實是個好東西,現在人看不在眼裡了,以前孝布是人人必爭的布片,甚至還因為大小而鬧的不愉快,因此撕孝布的人要公正而又有威望,多數都是和死者有直系的親屬,一直到現在手撕孝布的人是家庭中的公親。而且他對死者家庭中的近親和遠親心中都有一定的了解,對於撕孝布的長短都有一定的講究,輩份的大小和孝布的搭色也有不同,通長孝子是白孝服扎麻,孝孫是白孝服扎紅,曾孫是孝服扎綠。由此看這也是一種文化。

人們過去爭議孝布的大小是有原因的,人死入土後,孝布就是家庭中做鞋或縫縫補補的好布料了,是一塊難得的布料,人窮時一小塊布也是好的。

如今富有了,孝布也不是寶貝了,一般在死人入葬後,很多人都不要了,但是不能燒的,燒是一種不尊重,也對自已不利,會惹喪主不高興的,放進垃圾桶倒是可以的,家裡有用得上的那就更好了。

按照我們老家的風俗習慣,參加完喪事酒席後,孝衣孝布都是在送葬,死者下葬後,直接在墳前燒掉,不能直接帶回家! 第一,按照我們老家的風俗習慣,農村的喪事一般辦三天,這三天,孝衣孝布,你自己收好,因為祭奠的時候,都要用的,這三天之中,你都可以直接帶回家! 第二,農村喪事的第三天早上,是下葬的時候,這時候,所有的親戚朋友都要穿著孝衣,孝布去送葬,下葬完逝者以後,所有人的孝衣孝布這時候要全部在墳前燒了,這叫做還孝! 第三,城市的人去世後,第二天早上就送去火葬場火化,火化完後,有墓地的,當天就下葬了,參加葬禮的所有人,都要把孝衣孝布全部都在墳前燒了,也是還孝! 所以在農村參加完喪事酒席,孝衣孝布都在下葬的時候全部燒掉,不能直接帶回家!
大家哪裡是怎麼處理參加喪事後的孝衣孝布呢?可以直接帶回家嗎?請大家評論區留言!

老家的四媽媽八月二十一日去世,八月二十二日發殯,所有的家族後輩趕回家,為老人家披麻戴孝。

「四媽媽」是招遠南鄉靠近萊西一帶,特有的稱呼,指的是比父親年齡大的親兄弟家的妻子,按照丈夫排行叫「大媽媽」或「二媽媽」,而比父親年齡小的親兄弟的妻子,按照丈夫排行叫「三娘」或「二娘」。

如果是叔伯弟兄或其它分支較遠的,以及東鄰西舍的街坊輩,一律稱呼為「大大」(有的地方稱為「大母」)或者「嬸」,也就是說根據稱呼能夠分出遠近親疏關系。

四媽媽是公公的親嫂子,也就是我的大婆婆因病去世,在外的家族後人都趕了回來。兒女穿的孝衫都是裁成和衣服相同的款式,而侄子輩和其它親戚給的是一丈白布。

「丈」是中國市制長度單位,1丈=10尺=100寸,換算成現在通用的米制單位,1寸=0.033米,1尺=0.333米,1丈=3.33米。一丈白布來回折疊成四層,披在肩上系起來還綽綽有餘,再加上一頂孝帽。

為什麼孝子賢孫的孝衫加工成衣服款式,而其它的只給一丈白布呢,這裡面是有門道的。

在招遠南鄉的農村,參加完喪事酒席後,孝衣孝布是直接帶回家的,在燒五七的時候是要繼續穿戴的,而五七過後就可以自行處理了。

過去農村的棉被長度是2米乘1.5米,一丈白布長約3.33米,寬約1米,拿回家從中間均勻剪開成為約1.7米的兩塊布,並排接起來成為約2米乘1、7米的長方形,用來做棉被的里子,所以給親戚的都是整塊白布,是出於勤儉節約的本意,讓人家拿回家也可以用得上。

過去的農村有染匠,這樣的白布漿洗上色,家中的大人孩子用來做衣服。孝衫撕成四方條布用來做包袱,諧義「包福」,在農村認為是吉利的事情。邊邊角角的邊角料,可裁成鞋墊,沿上沿子綉上花,納成合腳的鞋墊。也可洗凈後作為籠屜布使用非常方便,也可作為農村蓋饅頭用的蓋布。

孝帽當時只是簡單的縫幾針,拆開也可以用得上,過去的衣服和褲子都是請裁縫加工,小塊白布做衣服、褲子的內里袋或者褲腰襯子均可。

以上是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買布憑票供應,而且是正經東西,材料是純棉布的,農村人是喜歡帶回家派上用場的。而現在的年代, 社會 提供豐富的各種物質資源供人們挑選使用,而且現在的孝布孝衫大多是化纖料子,所以能用上的很少,收拾來收拾去,即使當時不捨得,後面也大多丟棄了。

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家鄉這方面的習俗。

說實在的,在早些年,雖然喪戶人家給的是一匹不大的白布,人們還是很在意的。這個在意,一是表明自己能披孝布,說明和亡者關系是很親的;另一點就是布料本身在那個憑布票穿衣服的年代,還是顯得很有價值的。可以做鞋料,也可以染色以後做衣服穿。所以如果喪家忽視這點,把本該披麻戴孝的甥男侄女弄掉了,就會產生糾紛,發生矛盾。

這些披過的孝衣孝布暫時是不帶回家的。舉行喪儀時披在身上,腰間用稻草擰成的要子紮起來。每一次跪拜完了,起身把頭上的白布抹下來。喪禮全部結束之後,就拿回主人家裡,在供奉死者靈位處掛起來。一般要等到過五七那天,孝子們再來披著到亡人墓地叩頭燒紙,最後才全部解下來,拿到燒著的火紙堆上讓煙霧繚繞一下,口裡念道,煙子一鰍(音),萬事無憂。這樣孝布就可以折疊好帶回家去了。

至於現在,這個習俗還是沒變,誰該戴孝布這件事情,喪戶人家也是很重視的,弄不好就得罪了人。

風俗習慣不同處理的方式

⑶ 孝帽怎麼折疊

紙和孝布的折法一樣,下面是以紙張代替孝布折法:

1、將准備好的紙張平鋪在桌面。

當代江蘇各文化區域內喪服的形制特點

喪服又稱「孝服」「孝衣」,是指在親人去世後,家人及親朋為哀悼、追念死者而穿著的衣帽服飾的總稱。喪禮是人生的最後一禮,也是人們與已故親人最後的告別。喪服作為一種「禮儀」活動中的物化載體,其形制蘊含著豐富的社會、民俗等文化特性,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形制特點。

江蘇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其歷史演進中,逐漸形成了吳文化、蘇東海洋文化、楚漢文化、金陵文化、淮揚文化等特色鮮明的區域文化,其代表性城市分別為無錫、南通、徐州、南京、泰州等地。

⑷ 孝布是怎麼做的

孝布製作:

孝房孝子、孝媳、孝女、孝婿的孝布製作方法:取白色棉布長7尺,寬2尺4至2尺7均可。7尺孝布對折後,於正中間,等量一分為二裁開。孝子、孝婿取其中一條,系於腰間即可答告,稱重孝帶。孝女、孝媳則取其中另一條,將7尺孝布以2:5比例對折後,白線縫合,不打死結,帶於頭上,稱重孝帽。其中,孝女是右側5:2對折縫合,孝媳是左側5:2對折縫合。以上孝布製作方法,快捷簡單,隆重庄嚴,極其適用於現今殯葬時代。

孝房女眷,不可佩戴「孝帶(味江陵園) 」,以免白煞沖撞子宮,形成孝寒氣,造成女眷日後不宜受孕成功。同時,如有製作孝袍者,則是再取7尺孝布,一分為二,十字花交替清賀明,等量搭於左右兩肩,腰間在系以一條七寸孝帶即可。如有製作男子孝帽者,均按實際頭圍製作,孝帽頂端系棉花球兩個,孝帽後端再系7尺孝布點綴即成。

孝房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的孝布製作方法:製作方法和孝子、孝媳、孝女、孝婿的孝布製作方法相同,只有一點不同的是,在孝布的頂端,要縫以紅布一寸,來區別重孝,即稱「隔輩人紅孝」。重點知識普及:孝房家眷身高撐不起7尺孝布的人,譬如孩子等,則按5尺製作即可。

孝房侄男外女的孝布製作方法:製作方法和孝子、孝媳、孝女、孝婿的製作方法相同。其中本家侄子、侄子媳、侄女、侄女婿皆是重孝,姻親侄子、侄子媳、侄女、侄女婿則不是重孝。製作方法是在7尺孝布的一段,對折一直角三角形後,直接縫合或裁減下直角三角形後,帶孝即可。

孝房重孫子、重孫女、重外孫子、重外孫女的孝布製作方法:製作方法和孝房孫子拍芹、孫女、外孫子、外孫女的孝布製作相同。不同的是,要在「隔輩人紅孝」的一寸紅布之上,再縫以半寸黃布來區別紅孝,即稱「重輩人黃孝」。如還有下輩人,則在半寸黃孝的基礎上,在縫以綠布一條,即稱「多輩人祿孝」。

孝房新婚百天人、訂婚人、四眼人、月房人的孝布製作方法:四眼人和月房人是不可以給任何先人帶孝的,包括小月子人,以免犯呼枉死不斷。新婚百天人和訂婚人根據自己和先人的輩分關系,按照上文所講的孝布方法之外,在自己的孝布內側,再縫合等量紅布區別即可,即稱「新人紅孝」,以免紅煞沖白煞,家中呼氣不斷,煞氣不斷。

重點知識普及:重孝三年期內,孝房三年春節不可粘貼對聯、年畫和鳴放鞭炮。如想粘貼春聯者,第一年貼白色春聯、第二年貼黃色春聯、第三年貼綠色春聯。帶孝期間,(安親網 )孝房人員不可帶孝去任何人家,尤其是在殯儀館發送先人的帶孝人員,更不要帶著孝布去其他人家的殯儀廳,以免白煞沖白煞,血光不斷,亡人不斷。

⑸ 喪冒的折疊方法

1、將衣物清洗干凈。應當徹底清洗干凈。



注意事項:

中國的傳統喪葬文化非常講究壽終正寢的。在病人生命垂危時,親屬要給他脫穿戴好內外新衣;否則,就是"光著身子走了",親屬會感到十分地遺憾和內疚。病人在咽下最後一口氣前,親屬們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間的靈床上,守護他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刻,這叫做"挺喪"。

在彌留時刻,死者須穿上壽衣。在北方漢族的習俗里,貼身穿白色的襯衣襯褲,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褲,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長袍。整套服裝不能夠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帶子系緊,這樣做是表示"帶子",就是後繼有人的意思。

在死者的頭上要戴上一頂挽邊的黑色帽,帽頂上縫一個用紅布做成的疙瘩,用來驅除煞氣,人們認為這樣做對子孫是吉祥的。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話,腳上要穿黑色的布鞋,而如果是女性的話要穿藍色的布鞋。

壽衣一定要是是傳統的式樣,哪怕改朝換代、時過境遷,平時再也不穿民族的傳統服飾了,等到臨死的那一天,也還得要恢復原來的裝束。因為按照傳統的觀念,人死之後就要去見遠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認不出自己的子孫,不讓他認祖歸宗。

⑹ 頭上的孝布怎麼系 急!!!!!!!!!!

孝帶的話按照寬度折疊一或兩折,擼平整,直接套過來,跟打結第一步驟一樣,或者直接拿曲別針卡住。孝帽的話一般不都是做好的嗎,如果只給塊布,就對折成三角,然後把三個角用線或曲別針釘住選自然就成了。這是我老家的帶法。供參考

⑺ 白事男土的帽子怎麼做

帽子就是白布做的圓錐形,圓錐頂部縫一團棉花。
帽子具體做法是首先准備一張報紙,將其展開,將其對折,上下或者左右對齊都可以,將兩角折向中線,將下面兩個邊向上折,從中間打開,然後將下面開口處的兩角,向上折起,再打開,帽子就做好了。而帽子的尺寸是孝布的尺寸是用白布,長七尺,寬一尺二至一尺三寸五不等。孝子、孝女可將孝布直接系於腰間,孝女也可以對折後,縫成孝帽子帶於頭頂,女兒孝帽子右半邊長,兒媳孝帽子左半邊長。其中長子、長媳也可各用14尺白色孝布做成孝袍守孝均可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394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1610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083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572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852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780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898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335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648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