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樓旅行講什麼
『壹』 帽子上寫著中國旅遊是哪個旅行社的
中國旅行社
『貳』 什麼帽子合適出去旅遊
大檐帽子唄,這么曬
『叄』 送人一頂高帽子講的是什麼故事
俗話說得好,「高帽子不嫌多」。在關鍵時刻對症下葯地送上一頂真正管用的「高帽子」,可以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唐貞觀八年劍南道巡查大使李大亮出巡,發現一個叫李義府的人才學出眾。於是舉薦其才,對策中第,補為門下典儀。由此,李義府便躋身於朝廷。在此期間,又得到黃門侍郎劉洎和侍御史馬周的賞識,此二人又合力向唐太宗舉薦。唐太宗召見他,令他當場以「詠鳥」為題,賦詩一首。李義府脫口吟道:「日里揚朝彩,琴中聞夜啼。上林如許樹,不借一枝棲。」李義府的詠鳥詩充分流露出他想做朝官的急切心情。唐太宗聽後頗愛其才,便說:「與卿全樹,何止一枝!」授予他監察御史,並侍晉王李治。晉王立為太子,他又被授予太子舍人。因其文翰不凡,與太子司儀郎來濟被時人並稱為「來、李」。
李義府曾寫《承華箴》上獻,文中規勸太子「勿輕小善,積小而名自聞。勿輕微行,累微而身自正。」還說:「佞諛有類,邪巧多方,其萌不絕,其害必彰。」
看來,李義府正是一個厚黑大師,自己本就是一個佞邪之輩,卻能大義凜然地發表一篇宏論,這正是在自己的「黑心」上蒙一層仁義道德的作法。太子將此箴上奏,太宗很欣賞,下詔賜予李義府帛四十匹,並令其參與撰寫《晉書》。其實這是一種最高明的「捧」和「恭」,因為這里隱藏著這樣一種邏輯,我是一個正人君子,主子非常敬重我這樣的正人君子,那麼,你的德行修養自然也很高了。
太子李治繼帝位,李義府升為中書舍人。後兼修國史,加弘文館學士。李義府的青雲直上,頗引起朝臣們的注意,特別是他由劉洎、馬周引薦而來,又與許敬宗等相連結,虛美引惡,曲意奉迎,長孫無忌奏請高宗貶他到壁州做司馬。詔令尚未下達,李義府已有所聞,急忙向中書舍人王德儉問計。王德儉是許敬宗的外甥,其貌不揚,詭計多端,善揣人意。他向李義府獻計說:「武昭儀方有寵,上欲立為後,畏宰相議,未有以發之。君能建白,轉禍於福也。」
於是,李義府馬上行動,當王德儉在中書省值宿時,李義府代替王德儉值夜,立即上表高宗,謊稱立武昭儀為皇後是眾望所歸,請廢王皇後,立武昭儀為後,高宗聞後正合心意,馬上召見了李義府,不僅賜給他寶珠一斗,還將原來貶斥到壁州的詔令停止不發,留居原職。武昭儀也秘密派人向他表示感謝。不久,李義府與許敬宗、崔義玄、袁公輸等人結為武昭儀的心腹。是年七月,李義府又超升為中書侍郎;十月,王皇後廢為庶人,立武昭儀為皇後,十一月,李義府又自中書侍郎拜為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並賜廣平縣男爵。
向皇上奏報「立武昭儀為皇後是眾望所歸」,這頂「高帽子」送的正是時候,真是一條妙計得逞,立即青雲在上。
厚黑教主李宗吾曾說過,切不可只聽到「厚黑」兩字,便卻實行,這樣會碰得頭破血流,如此,還不如作個斗升小民更自在了。這里最重要的是取決於你的臉皮的厚度,因為,拍馬獻媚確實有侮自己的人格,所以很多人無法堅持到底。看來,這一策略能否管用,關鍵看你能否徹頭徹尾地「厚臉黑心」。唐朝最初是嚴禁宦官干政的,但到了唐中宗時,宦官人數急劇增多,達數千人。由於中宗無能,韋後干政,宦官中開始出現有權力的人,大宦官開始干政。到了唐玄宗開元末年,宮中的宦官競多至三千人,其中五品以上的宦官就有一千多人,其中還有人到了三品將軍的職位。唐玄宗李隆基早年英明勇武,頗有明君風度,但到了晚年,昏庸霸道,只圖享樂,不思進取,多任用宦官把持實權,政治日趨腐敗。
尤其是高力士,由於從小就與唐玄宗有交情,後又得以親自服侍唐玄宗,再加上十分乖巧,深受唐玄宗的寵信,以至須臾不離,言聽計從。開元末年以後,百官奏章都要經高力士過目,朝中小事悉委高力士全權處理,大事才奏知唐玄宗。李林甫、安祿山、高仙芝等人的將相之位,都是靠高力士一人薦舉而得。高力士簡直成了唐玄宗權力的化身,太子稱他為「二兄」,諸王公稱他為「阿翁」,駙馬稱他為「阿爺」。高力士財產之多也極驚人,京城內外最好的田地和房屋,幾乎一半屬高力士私人所有,不要說公卿,就是王侯也無法同他相比。
高力士雖是太監,卻硬要過娶「妻」之癮。一次,他看到京城小吏呂玄晤的女兒特別美貌,就要「娶」她為妻。呂玄晤一聽,真是喜從天降,呂玄晤在做了高力士的「岳父」後,果然吉星高照,官運亨通,自己升了大官,兒子們也紛紛沾光,佔有了肥缺要職。只是苦了他的女兒,在屈辱和壓抑下,很快就香消玉殞了。
「高夫人」的死訊傳出,真如喪了國母一般,舉國為動,爭相前往祭弔的人們相望於路。舉行喪禮這一天,從高力士的家到墓地,路上擁得水泄不通,真可謂是千古一景!
高力士權傾朝野,巴結他的人也就不絕於途。但因想投靠他的人太多,一般人就很難引起高力士的注意。於是,一名叫程伯獻的金吾大將軍想出一條妙計,在高力士生母死時,他披麻戴孝,號啕大哭,其悲痛欲絕之狀,真乃感天地泣鬼神。高力士被這飛來的「孝子」所感動,不久就升了他的官。
「多送高帽子」不是沒有風險的:送的時機對不對?「帽子」大小合不合適?等等,都可能導致無法預料的後果。常言說,伴君如伴虎。晚唐時,沙陀部落酋長李克用,出生時即瞎了一隻眼睛,他生性殘酷,人稱「獨眼龍」。一天,他叫一位名叫孫源的畫家替他畫一幅肖像。畫家想了想,畫成一幅右臂執弓,左手捻箭,歪著頭,閉著一隻眼,好像正在檢查箭桿彎直的樣子。這張畫一則表現了他威武的神情,二則掩蓋了他一隻瞎眼的缺陷。由此可見,厚黑處世者必須懂得乖巧,必須學會腦筋急轉彎,必須有應變之才。
清初的高士奇,浙江錢塘人,出身微賤,人很聰明,學問也很好。他在科場不得意,僅僅是個秀才,因為成績優異,隨後又取得了監生的名分。但他既沒有考上舉人,更談不上考取進士,又沒有什麼親戚朋友當了大官為他援引。在這種情況下,他想在封建官場中飛黃騰達,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然而就是他,後來竟成了康熙皇帝的寵臣,勢傾朝野,招權納賄,積累了萬貫家私。他的發跡一方面靠的是機遇,另一方面是他的學問,但最重要的還是他的乖巧。
康熙初年,高士奇這個窮監生自己背著行李來到北京。他想找個家庭教師當當,維持生活。但他根本無法接近那些達官貴人,於是想了一個辦法。自己寫了幾十副對聯,分送給那些達官貴人的僕人。這一招果然見效。當時有一個滿洲貴族,姓納蘭,名明珠,任內務府總管大臣。高士奇寫了副對聯送給明珠的門房,這個門房見高士奇的字寫得很好,又是一個窮監生,要求不高,於是就請高士奇到家裡教自己的兒子。有一次明珠要寫幾封信給外省的官員,匆促之間找不到代筆的人,這個門房就向明珠介紹了高士奇。明珠對高士奇的文筆非常欣賞,於是就讓高士奇到內務府充當書寫。以後二十年間,明珠的官職由總管而尚書,由尚書而內閣輔臣;高士奇也隨著明珠的升遷而升遷,由充任書寫事務,而正式供俸內廷,由供俸內廷又被任命為詹事府錄事,由錄事再升任內閣中書。他不是進士出身,卻被康熙特授為額外翰林院侍講,又轉正式翰林院侍講學士,入值南書房,兼《大清一統志》副總編。
康熙特別喜歡高士奇的捷才敏思,善解人意。有一次,高士奇扈駕南巡,隨康熙來到杭州西湖靈隱寺,靈隱寺的和尚請求康熙寫一塊「靈隱寺」的廟名匾額。康熙提筆寫「靈」字。
繁體字的「靈」,上邊是個「雨」字頭,康熙把上面的「雨」字頭寫大了,下面的筆劃又多,不好寫下去。康熙正在躊躇,高士奇在自己的手掌上寫了「雲林」兩個字,假裝上前為康熙磨墨,偷偷地把掌心向著康熙,於是康熙就寫成:「雲林」。「雲」字下面筆劃少,當然好寫多了。所以後來靈隱寺又稱雲林寺,實際上是高士奇所擬,康熙所書,至今匾額猶存。
康熙來到靈隱寺的大雄寶殿,當時宰相明珠也陪侍在側。康熙笑著對明珠和高士奇說:「今兒個咱們像什麼?」明珠沖口而出,說:「三官菩薩」。高士奇馬上跪奏說:「高明配天」。康熙對高士奇的回答滿意極了,對明珠說:「你還要多讀書呢!」「三官菩薩」指福、祿、壽三星,明珠的回答很不得體,把自己與皇帝等同起來。高士奇的回答卻是說:「我,高士奇,他,明珠,共同在陪侍你這位天子。」所以叫「高明配天」。高士奇的回答很巧妙,很有學問,而且語帶雙關,反應敏捷,奉承皇上,不露媚意,當然贏得了康熙的喜愛。
康熙來到鎮江的金山寺,寺僧也請求賜一塊匾額。康熙想了好久,沒有想出恰當的題字。高士奇用紙條寫了四個字送呈給康熙,康熙展開一看,上面是「江天一色」。康熙點頭稱贊,就照高士奇所擬寫上。後來康熙游蘇州的獅子林,見獅子林結構巧妙,風景幽勝,奇山異石,曲廊流水,亭台樓閣,層出不窮,不禁隨口說了一聲:「真有趣!」他又想題幾個字,但懶得去想了,回頭對高士奇說:「你看這兒題幾個什麼字好?」高士奇跪奏道:「皇上剛才已經題過了,臣不敢再擬。」康熙說:「我哪裡題過了?正因為沒有題,才要你代擬。」高士奇說:「皇上剛才不是說『真有趣』嗎,去掉中間的『有』字,保留『真趣』兩個字,不是很好。」康熙大喜,立賞高士奇金如意一隻,白銀五百兩。
高士奇受到康熙的寵愛,不僅是由於他的學識,他的機敏,更是由於他的乖巧奉承。有一次,他陪侍康熙在南苑打獵,康熙的坐騎突然亂蹦亂跳,險些把康熙摔下馬來。眾侍衛連忙上前勒住馬,扶康熙下來,到行宮休息。康熙一肚子不高興,滿臉慍色。高士奇知道了,故意把自己的衣服弄上許多污泥濁水,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來到康熙身旁侍立伺候。康熙問他:「你怎麼這副模樣?為什麼衣服這么臟不換洗。」高士奇跪奏道:「剛才臣被馬摔下來,跌到污水溝里,現在還心有餘悸。」康熙聽了不覺大笑:「你們南方人如此文弱,我的坐騎剛才亂蹦亂跳,我不僅沒有摔下來,還控住了呢!」高士奇就是這樣善揣君意,他使康熙感覺到自己的騎術還是頂不錯的,沒有被馬摔下來,於是就由不高興轉變為高興了。
高士奇在康熙身邊三十多年,他所做的官都沒有什麼政治實權,只是跟皇上很親近,因此政治上他沒有干什麼大壞事。這一點說明康熙畢竟還是一個英明的君主,他只是喜歡高士奇的學問和聰明,把他當成一個文學侍從之臣而已。高士奇卻利用康熙對他的寵愛,結交大臣,接受賄賂,收羅黨羽,獨立門戶。這樣自然引起別人的嫉恨和公眾的譴責,結果他遭到了左都御吏的彈劾。彈章中列舉了高士奇四大罪狀,請求康熙將他明正典刑。其中有一條是很有說服力的:「高士奇以一個窮監生的身份,隻身來京師,現在只要問他擁有的財產有多少,就可以知道他招權納賄的實情。」
康熙果真拿這些問題來問高士奇。高士奇免冠磕頭跪奏:「臣蒙聖上洪恩,位居近侍,因此地方上的總督巡撫,朝廷內的部院大臣,許多人都送來許多禮物。臣收受這些禮物之後,從沒有在皇上面前為這些送禮的人講過一句話。因此這些禮物對送禮的人來講,沒有起到應起的作用;而對臣來講,臣認為這些禮物都是皇上洪恩所賜,所以臣受之而無愧,望皇上明察。」
於是,康熙對他未加處分,沒有免他的官,沒有抄他的家,僅僅勒令退休,讓他回到杭州那所豪奢的別墅西溪山莊享清福去了。
『肆』 《稻草人旅行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稻草人》是葉聖陶先生的著作,而〈旅行家〉是《稻草人》中的其中一篇文章。
旅行家中講述的是一位在各個星球中到處游歷的旅行大家,在各個星球游歷過後來到了地球,地球人的熱情接待令他感到有趣,而當出現窮人的時候令他不解,接待者的解釋是因為對方沒有錢的緣故。
旅行家覺得地球人用錢換東西的方法並不聰明,他想離開,卻又因為地球人的熱情招待,對他很好,他覺得要想出辦法來幫助他們,以報答他們的好意。
後來旅行家帶來了一張機器圖,教工廠的工人造了許多台機器並且教人們怎麼使用。這種機器可以耕種田地,可以製造器具,成功很快,使用又很方便,要用什麼東西的人,走到機器旁邊,一按機關,就得到心裡所要得的東西,使得地球上的人忘記了換東西的錢。
『伍』 大家出去旅行帶什麼樣的帽子
出去旅遊一般都是旅行社發的帽子,如果你不喜歡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太陽帽啊~或者漁夫帽啊!
『陸』 寫童話《帽子旅行記》400字作文
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經飛過。——題記
生活中,每個人都是導演,每個人都拍著不一樣的戲。在這戲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一個角色。你不必在意你是主角還是配角,同樣,你也不必羨慕偉人的大戲。因為總有一部戲,你也是主角,那便是你自編自導的戲——你的生活。
很多時候,生活像一面鏡子。你對它哭泣,它就對你哭泣,你對它微笑,它就對你微笑,所以關鍵還是在於你的態度。
很多人希望在別人的戲中成為主角,但是更多的人只能扮演配角。這時,你不要氣餒,要相信自己,我也是主角,只要安排好自己的戲,那已經足夠了。做自己生活中的主角,別讓他人主宰!
我不喜歡碌碌無為地走完這一生,也不甘願永遠著當配角,因為我堅信:我也是主角!依稀記得,一年一度校運會,身體略顯單薄的我,總是只能充當配角,為運動健兒們吶喊助威,埋沒在人群之中。終於,去年的校運會,我鼓足勇氣參加了實心球的比賽。面對個個都身強力壯的對手,我並
『柒』 誰知道笑話給我講講
我講吧
『捌』 去旅行男生適合戴什麼帽子
去旅行男生適合戴什麼帽子,需要結合個人臉型:
1.如果你是長臉
長臉最適合的是比較扁的帽子,帽子向兩邊伸展的,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臉部的視覺長度。帽檐切忌窄,一定要寬過額頭,這樣可以給人一種橫向的拉伸的視覺效果。適合平檐棒球帽、車夫帽、高爾夫球帽等。
『玖』 望家樓的傳說講的是什麼故事
乾隆年間,新疆地區有一個維吾爾族首領的妻子,長得國色天香,並且身上有一股奇異的香味兒,令人如痴如醉,人們都管她叫香妃。
乾隆皇帝聽說了,對香妃仰慕不已,便下旨召香妃進宮,納為嬪妃。
香妃自從來到清宮,沒有一絲快樂,她仍然想念著自己所愛的人和生她養她的家鄉。她身上藏著鋒利的匕首,不容乾隆接近自己,否則就要自尋短見。
乾隆整日巴望著香妃答應做自己的妃子,可是香妃任憑誰來勸說都堅決不同意。乾隆眼巴巴地看著貌若天仙的美女,卻不敢接近,生怕她急了去尋死。
無奈之下,乾隆只得將香妃安置在寶月樓住下了。
香妃是維吾爾族人,維吾爾族多信奉伊斯蘭教,也就是回教。為了討好香妃,乾隆命伺候她的僕人,一切一定要按回教的風俗習慣安排飲食起居。但是,即便這樣,香妃依舊斷不了想家的念頭。
乾隆天天琢磨給香妃消愁解悶兒的法子。他想,香妃信奉回教,家鄉有做禮拜的教堂,我若在京城給他蓋一個伊斯蘭教樓,她想家時去看看,不就如同回到家裡一樣嗎?
乾隆想到這兒,立即下旨在寶月樓的對面蓋一座伊斯蘭寺。
沒過多長時間,一座兩三丈高、庄嚴肅穆的伊斯蘭教樓便蓋成了,這座樓面闊七間,是兩層木結構的樓房,山頂為重檐琉璃瓦卷的。乾隆還命許多信奉回教的人住在附近。
每當香妃思念家鄉的時候,便登上寶月樓,向南眺望仿照家鄉教樓而新蓋的教樓,看到那些頭戴回民帽子、出來進去的家鄉同胞,香妃思鄉的心終於得到了些許安慰。於是這座樓便被叫做瞭望家樓。
但是香妃仍然不願意陪在乾隆身邊,她依然思念生她養她的故鄉。皇太後生氣了,皇上如此費盡心機,取悅於她,她還是不動心,這樣長此以往,怎麼能行呢?
為了不讓乾隆為香妃再浪費心思,皇太後產生了除掉香妃的念頭。
一天,乾隆出宮去了,皇太後便召見了香妃,她問香妃:「你到底是從還是不從?」
香妃還是不情願地搖搖頭。
皇太後說:「不從,就叫你死!」
香妃笑著說:「我被你們搶來就沒打算活著!」
於是皇太後就扔給她一條白綢子,賜她自盡。
現在「望鄉樓」雖然不復存在了,寶月樓也改成了新華門樓。但香妃的故事卻一代一代地傳下來了。
『拾』 農夫去旅行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什麼
《農夫去旅行》主要內容:我們先記住這個農夫的名字:貝克。這是一個勤勞的也辛勞的農夫。因為他只知道勞動,不知道也應該去度假。一個農夫即使知道了應該度假,也會遇到困難。貝克就遇到困難了。這個困難不小。因為如果他去度假,那麼他的那些重要的動物怎麼辦?
他的重要的動物不是一個,而是浩浩盪盪。奶牛施密特,施密特的兒子小施密特。兩只熱愛爭吵的公雞。一群母雞。一群母雞是多少只呢?是五隻。接著是一隻豬。接著是一匹馬。接著是一隻綿羊。接著是一隻山羊。接著還有狗。
貝克去度假,這些浩浩盪盪的重要動物怎麼辦?
貝克是一個負責的農夫。負責的農夫是愛惜的農夫。愛惜一把鋤頭,也愛惜浩浩盪盪的動物。因為他愛惜,所以它們就都是重要的。
於是,他要帶著它們去度假。
一個農夫帶著浩盪的動物度假那一定是我們想像不出來的情景,想像不出來的旅途,想像不出來的艱難和想像不出來的風趣,可是我們讀著這本《農夫去旅行》,尤其是讀著書里的圖和神情,結果我們就都看見了。
很多人奇怪地認為,讀有圖的書,不如讀沒有圖的書,因為有圖的書,把情景和神采畫出來,讓人看見了,不用再想像,所以無助想像力的提高。
這是奇怪的想法。奇怪在哪兒呢?奇怪在它其實不明白一個人在閱讀沒有圖的純粹的文字的書、文字的故事的時候,究竟會有多少「想像力」,究竟有能力想像出些什麼?真的那麼有能力嗎?真的那麼有興趣去想像嗎?
比如,我們現在讀這個農夫的故事,讀到了農夫和他的浩浩盪盪們去度假了,如果沒有圖,那麼我們果真也能想出那些豬啊牛啊羊啊們的神態嗎?想得到豬戴著帽子,雞站在牛的頭上,它們去住旅店,要登記,動物們一起趴在服務台上,看著登記……沒有圖,我們全能想像得出嗎?
我們想像得出,旅店的房間在五樓,浩浩盪盪們是怎麼往樓上走的嗎?想像得出,貝克穿著短褲下海游泳,浩浩盪盪們,啊,第一次看見主人只穿著短褲的……驚訝嗎?
我是想不出的。
沒有圖,只有文字,那麼我閱讀著的時候,也不可能總是「慢慢騰騰」地停下,很用心地去想像。不會的。
貝克和他的浩浩盪盪們的度假的確困難重重。
沒有什麼地方適合接待他們。牛啊馬啊豬啊羊啊狗啊雞啊,哪個旅店、哪個賓館、哪個度假村、哪個招待所適合接待它們?最後貝克和他的一夥還是來到了一個農庄。
這可是分外有趣。貝克不在自己的農莊裡度假,卻浩浩盪盪歷經艱苦到另外一個農庄去度假。聞著和自己家裡一模一樣的糞堆的味道,看別人的馬奔跑雞咕咕叫,貝克有些哭笑不得。
我們也哭笑不得。
但是我同情。而不嘲笑。一個農夫的生活的確不易。貝克是一個多麼稱職的農夫!
只是如果貝克再為一個農夫的生活增添一些別的安排,增添一些下海游泳的時間,上山看日出的時間,進城喝咖啡的時間,哪怕是在自己的農莊裡打打撲克的時間,那麼一個稱職的農夫,也是一個合情理的人了。
那麼貝克的動物們怎麼辦呢?
不難辦。只要貝克學會安排。只要貝克願意把一切都委託給幫手們、幫工們。托尼們先去度假。然後他自己度假。他自己先去度假。然後托尼們去度假。牲口們就不用浩浩盪盪跟著了。牲口是牲口的日子,人是人的日子。人如果和動物混在一起,好玩雖然也好玩,可是畢竟會滑稽不斷、尷尬不斷、哭笑不得……不斷。
這樣的意思,孩子們是不是能讀到,是不是需要講給他們聽都無所謂。他們只要覺得故事好玩,圖里的神情好逗,就已經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