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戴長紗的帽子叫什麼
1. 古裝里那種人帶的外麵包一圈紗布的帽子叫什麼
斗篷 斗笠 大多為黑色 俠客 江湖人士
2. 古代女子頭上戴的那個帽子叫什麼呢 就是帽子周圍還有白紗的那種 更像刺客戴的那種
那是帷帽,又叫席帽,是在笠帽周圍上紗,用於遮擋風沙,是從西域粟特人那裡傳過來的
3. 「烏紗帽」原本是普通帽子,為何後來成為官位的代稱
民間相傳,烏紗帽是由宋太祖趙匡胤發明而來的。因為趙匡胤起先投奔於後周郭威麾下,後在公元960年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因擔心皇位來得「名不正,言不順」,也害怕其他功臣會效仿自己篡位,於是設計出帶有一尺多的長帽翅的烏紗帽。
朝堂之上,只要百官大臣一轉頭,或者想交頭接耳說悄悄話,長長的帽翅便會上下顫抖,也能讓趙匡胤快速察覺到是誰在竊竊私語。
然而,這部分論調只是民間野史,算不得真。
宋太祖趙匡胤並非是烏紗帽的發明者,兩宋一朝官員頭上佩戴的長翅帽,的確是趙匡胤突發奇想。
那麼,烏紗帽到底是哪個朝代發明出來的?烏紗帽又為何被視作是官位的別稱?
其實在春秋時期,無論男女都習慣用「絲」或者麻質的「巾」,用來包頭或者是扎頭發。
到了先秦和兩漢時期,上流貴族間開始流行佩戴帽,那個時候的帽更像頭巾。
之所以老祖宗會有佩戴帽子的習慣,主要還是在千百年前,古人為了抵禦嚴寒。習慣從事生產勞動時,用紡織品包裹在頭上,目的還是為了保暖。
戰國中後期,官僚集團還有統治階層的貴族認為,佩戴帽子可比作權力與地位的象徵。此時的帽又被稱之為「冠」、「冕」,其功能並非只是簡單的遮陽避寒。
到了東漢時期,更是只有世家大族的人才能佩戴帽子,普通百姓只能扎巾。
東漢《釋名》:「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
正是從東漢開始,古人佩戴帽子的外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春秋與戰國時的帽子更像是頭巾,直至東漢,北方民族不斷遷徙南下移居中原。經過各種戰爭洗禮以及文化交融,南北文化得到空前交流與發展,也讓當時人們的服飾樣式,發生很大的變化。
漢代,上流貴族佩戴的帽,大多是以烏紗製成。佩戴時,將黑色頭巾從前向後,沿著額頭先包裹住一圈,接著往後盤起來裹住頭發,在後腦勺的位置進行固定。這就是東漢,包括春秋戰國人們佩戴帽子的方法和樣式。
東漢後期,天子百官便帶著改良而來的襆頭。何為襆頭?襆頭的誕生,與北方民族固有的服飾有著密切聯系。
簡單來說,東漢時期天子百官佩戴的襆頭,相較於此前的頭巾多了四條帶子。這四條帶子從額頭延伸至後腦勺,最後穿插固定。
從外形來看,百官頭頂上很像是打了一個大大的蝴蝶結,也讓襆頭外形從此前的頭巾,變得更像現代人佩戴的帽子。
隋唐時期,襆頭已經成為百官上朝時必備裝飾,並且一直延續到五代十國。
《唐書.輿服制》:「烏紗帽者,視朝及宴見賓客之服也。
《通典》:「隋文帝開皇初,嘗著烏紗帽,自朝貴以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
趙匡胤發明的長翅帽,也是根據唐末五代的襆頭進行改良發明。此後一直到明朝,朱元璋沿用趙匡胤發明的長翅帽,讓文武百官佩戴。到了清朝時期,百官佩戴的則是圓頂帽。
總之,烏紗帽起初只是普通平民日常生活用品,可以禦寒遮陽。
到了東漢後期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皇帝讓百官上朝時戴上黑紗製成的帽子。這種帽子的外形很像頭巾,也就是烏紗帽的雛形。
五胡十六國時,南北文化得到空前的交流和融合。建安王劉休仁(南朝宋),根據鮮卑族服飾特點,發明出一種帶有四條黑邊的烏紗帽。
隋唐二朝承襲魏晉南北朝風俗,隋文帝統治者更是將烏紗帽,視為會見貴賓以及上朝的必備服飾。
宋承唐制。不過,宋太祖趙匡胤在烏紗帽兩邊又加了一尺多長的帽翅,將其樣式又進行了改動。
明朝時,朱元璋定都南京,於洪武三年正式下令,把烏紗帽兩邊帽翅縮短,官位越高的人,烏紗帽整體更加偏向於圓形,且樣式較為高聳。官位越低的人,其烏紗帽更加扁平化。
到了清朝,官員佩戴的烏紗帽則偏向「圓形頂戴」。
也就是說,烏紗帽在春秋和戰國時期只是普通帽子。到了東漢後期和魏晉南北朝時期,才變成了官員的專屬品,成為了官位象徵。
之所以烏紗帽會代表文武百官的地位,這也與魏晉南北朝,還與隋唐二朝的統治者明文規定,將烏紗帽作為上朝時的必備品有關。
綜上所述,「烏紗帽」是封建時代的產物,為了適應當時 社會 制度,統治者們還用烏紗帽形狀以及細節,區分官員的品級大小。
再加上 社會 發展與宗教制度影響,帽子更是被賦於「冠冕」之類特殊意義,甚至普通平民還不許佩帶與官員相同的帽子。以至於帽子這件飾物,與官僚集團劃上等號。
此外,中國傳統服飾大多與禮制結合,從每個人穿著外觀,便可以看出個人的身份地位不同,這就是我國 歷史 上非常著名的「冠冕制度」。
自然而然,人們談到烏紗帽,腦海中便會想起,只有入朝做官的人才能佩戴它。
參考資料:《唐書.輿服制》《宋書·五行志一》《中華古今注·烏紗帽》《明史·輿服三》《通典》
4. 古代的官帽為什麼叫烏紗帽
“烏紗帽”在現代社會的含義是權勢的象徵,這一點恐怕連小學生都知道。然而,今天人們對“烏紗帽”的理解和古代“烏紗帽”的含義是否相同?“烏紗帽”起源於什麼時代?“烏紗帽”又是怎麼變為官帽的呢?
烏紗帽的起源
退出歷史舞台
清兵入關後,由於人們發型發生了改變,官員的烏紗帽被換成紅纓帽,作為權力象徵的烏紗帽才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但至今人們仍習慣性地將“烏紗帽”作為權勢的標志,“丟掉烏紗帽”就意味著被削職為民了。
5. 烏紗帽是怎樣來的烏紗帽最初是指官員戴的帽子嗎
隨著近些年來古裝電視劇的熱播,很多古代的一些服飾也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再加上近些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進一步推崇和對民族文化的自信,人們對古代的一些事物都充滿好奇和求知慾望。在很多時候我們對官員的稱呼都會用烏紗帽來代指,那烏紗帽究竟是怎麼來的?烏紗帽最初真的是指官員戴的帽子嗎?其實最初烏紗帽只是用來裹住頭發的,到了後來才成為官員普遍都戴的帽子,並成為一種象徵。
盡管烏紗帽在今天已經是對官員的一種代稱,但是實際上在清朝入關後,烏紗帽就不再流行了。當時的政策是讓官員戴紅纓帽,烏紗帽漸漸淡出視野。即便如此,烏紗帽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人們對它印象深刻,時至今日依然用它的引申義。
6. 古代的官帽為什麼叫烏紗帽
如今提起「烏紗帽」往往與當官相聯系,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其實早在東晉成帝時,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宮中做事的人,都要戴一種用黑紗做的帽子,被稱作是「烏紗帽」。直到南北朝宋明帝時,這種帽子才開始在民間也流傳開來。於是,「烏紗帽」遂成為民間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五代時期馬縞的《中華古今注·烏紗帽》中就記載,「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詔曰:『自今已後,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規定凡是文武百官上朝和辦公時,一律都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也就是明朝的官服。《明史·輿服三》中有記載,「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圓領衫、束帶為公服。 」到了清代,官員的烏紗帽就被換成紅纓帽,也就是後來人們總講的紅頂子。但是由於幾百年歷史的傳承,以及文化習慣的養成,人們仍習慣稱官員丟官為「丟掉烏紗帽」。
7. 古代江湖人帶的帽子叫什麼圍有紗巾的那種
綸巾
8. 古代,無頂的草帽,帽檐下一圈紗,這種帽子的名字
罩面,又叫黑紗斗笠。
9. 古代人帶的面紗叫什麼名字頭上一頂帽子,帽子垂下面紗遮住臉.
帷帽【wéi mào】
原屬胡裝,最開始的樣式叫冪籬,一般用皂紗(黑紗)製成,四周有一寬檐,檐下制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其長到頸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網改短,亦稱「淺露」。
據說昭君出塞戴帷帽,亦名昭君帽,據記載帷帽為晉代所創,漢代並沒有帷帽,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已經指出,但閻立本所創的昭君出塞影響很大,因而歷代也錯稱為昭君帽,一直延續至今。
帷帽。原屬胡裝,最開始的樣式叫冪蘺,一般用皂紗(黑紗)製成,四周有一寬檐,檐下制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其長到頸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網改短,亦稱「淺露」。
據說昭君出塞戴帷帽,亦名昭君帽,據記載帷帽為晉代所創,漢代並沒有帷帽,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已經指出,但閻立本所創的昭君出塞影響很大,因而歷代也錯稱為昭君帽,一直延續至今。
唐代永徽年間婦女戴起了「帷帽」。式樣為一種高頂寬檐笠帽,在帽檐一周帶上薄而透的面紗。十分有趣的是現代閩南的惠安女頭上的笠帽及裝束都與那時的相似得很,真是令人叫絕。西方婦女對帶帽罩面紗的習俗也有了認同。
(9)古代戴長紗的帽子叫什麼擴展閱讀:
帷帽亦作帷冒。周圍垂網的帽子。一說創於隋代。唐初貴婦人外出戴冪䍠,全身障蔽。永徽中,始用帷帽。武則天時,兩者兼用。中宗以後,無復用冪䍠。後宮人隨駕出行,皆胡服乘馬,海內效之。甚至露髻馳騁,於是帷帽亦廢。
近年所見出土陶俑,有女子所戴自頭至頸,似為針織者,當是帷帽。另有婦人所戴笠形帽,四周垂紗帷者,亦稱帷帽。至宋代,男子遠行亦用之。宋高承《事物紀原·旗旐采章·帷帽》:「帷帽創於隋代,永徽中始用之……今世士人往往用皂紗若青,全帽連綴於油帽或氈笠之前,以障風塵,為遠行之服「。
唐彩繪釉陶戴笠帽騎馬女俑,帶的就是帷帽。唐彩繪釉陶戴笠帽(帷帽)騎馬女騎俑圓臉、闊眉、朱唇,頭戴緊裹髻發的帷帽,帷帽之上加一頂時髦的笠帽,乳白色上衣外套帶花邊的黃色半袖,下著淡黃色條紋長裙,足穿尖頭鞋,騎在一匹紅斑紋黃馬上,勒韁前視,神情悠然,高貴文雅。
窄袖袍服和間裙都是受胡風影響產生的裝束,尤其便於騎馬出行等活動,而帷帽是唐初非常流行的出行裝備。可以說這尊戴笠帽騎馬女俑是初唐時期仕女出行的真實寫照。
唐朝時一個寬容、開放、自由的時代,婦女擺脫了立交的羈絆,可以經常外出,拋頭露面,到郊外踏青遊玩。聽戲、看球、逛廟會,盡情玩耍,而且穿著、婚姻、表達感情都甚少受限制。
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後,婦女出門已經不再坐在轎子里,而是很神氣地騎在馬上,揚鞭策馬,在街市賓士穿行,享受自由的快樂。考古發掘中出土的眾多騎馬女俑形象正是唐代女性自由生活的真實寫照。
參考資料來源:
10. 漢服頭上的紗叫什麼
漢服頭上的紗叫帷帽。
帷帽:帷帽原屬胡裝,最開始的樣式叫冪籬,一般用皂紗(黑紗)製成,四周有一寬檐,檐下制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其長到頸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網改短,亦稱「淺露」。
又稱昭君帽,據記載帷帽由晉代創制,漢代無帷帽。宋代的郭若旭曾指出,顏立本對昭君帽的創造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歷代朝代也被錯誤地稱為昭君帽,並一直延續至今。
在唐朝永徽時期,婦女戴「帷帽」。它是一種高頂寬邊的帽子,帽檐周圍有一層薄而透明的面紗。很有趣的是,現代的客家禮帽與當時的客家禮帽非常相似,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令人驚嘆。西方婦女也接受了戴帷帽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