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孔雀羽毛的帽子叫什麼
㈠ 清朝官員都會「頂戴花翎」,這花翎是什麼東西
清朝官員禮帽的頂珠下有翎管,大多用白玉或翡翠製作而成,用以安插翎枝,翎枝分藍翎和花翎兩種,藍翎為鶡羽所做,花翎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種標志,一般是賞給有功的人或對朝廷有特殊貢獻的人,這可不是一般大臣能夠佩戴的。
就像電視劇裡面動不動就出現賞賜花翎的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就算是當時被寵上天的和大人也僅僅只是二眼花翎。花翎其實只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真正用來辨別品銜而是管帽上的頂戴。
㈡ 我國古代人,頭上戴了一根很長的像是孔雀羽毛的是叫什麼來著
那根孔雀羽毛應當指的是翎子。
翎子是用野雞的尾部最長的羽毛製成的,所以俗稱「野雞翎」或「雉毛翎」。它一般長度可達五六尺,顏色艷麗又光亮,插在頭上,確實顯得人物英俊瀟灑。尤其是武將插了翎子,更加突出其威武雄壯。
翎子:是中古代武將在盔冠上插的兩根雉尾,表示官職比較高的將領,也作為英勇善戰的象徵。藝人為塑造人物把雉尾加到七、八尺長,除起裝飾作用外,還通過舞動翎子,作出許多優美身段動作,藉以表現人物的心情、神態。翎子功,生、旦、凈、丑各行都用,小生用的最多,故有雉尾生一行。 翎子功有掏翎,有銜翎,有繞翎、刷翎、抖翎、擺翎等多種。
㈢ 帽子上插根羽毛叫什麼帽
清朝的官帽上有有根羽毛,俗稱頂戴。那條孔雀翎毛就是花翎。帽子上的珠子不光是有紅色的,還有藍、黑、雜色等多種,主要是根據顏色區分品級。
㈣ 清朝的頂戴花翎是什麼三眼花翎有多貴重
在看電視時,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對清朝官員帽子後的那根羽毛翎感到過好奇啊?其實,那就是傳說中的頂戴花翎,用羽毛製成,一共有三個級別,最高級別的就叫三眼花翎。
頂戴花翎可分為兩個部分,頂戴跟花翎,頂戴指的是清朝官員戴著的那個帽身,花翎則是插在帽身後的羽毛飾品。清代頂戴有涼帽、暖帽之分,花翎也可分為藍翎跟花翎。
不過,凡事皆有例外。像到了清朝末年,因為國庫十分貧窮,所以就提出了只要平民捐獻一定額度的銀子,就能獲得一眼花翎這樣“買官賣官”的醜事。
而三眼花翎的獲得者也有例外,整個清朝一共有七個人得到了三眼花翎,其他都是皇室貴族,只有一個是漢臣,那就是晚清的著名人物李鴻章。慈禧太後顧念他為清廷做出的功勞,所以就賜給了他一頂三眼花翎。
㈤ 頭上戴一很孔雀毛在古代是什麼官
具體要根據這根孔雀毛上的眼數來區分。
清朝的禮帽,在頂珠下有翎管,質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藍翎和花翎兩種。藍翎為鶡羽所做,花翎為孔雀羽所做。
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貴;所謂「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狀的圓,一個圓圈就算做一眼。藍翎是與花翎性質相同的一種冠飾,,又稱為「染藍翎」,以染成藍色的鶡鳥羽毛所作,無眼。賜予六品以下、在皇宮和王府當差的侍衛官員享戴,也可以賞賜建有軍功的低級軍官。鶡鳥生性好勇鬥狠,至死不卻,武士冠上插鶡翎,能夠顯示武士的英勇,倒也貼切。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員中爵位低於親王、郡王、貝勒的貝子和固倫額附(即皇後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資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為鎮國公或輔國公的親貴、和碩額附(即妃嬪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資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內大臣、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領、參領(擔任這些職務的人必須是滿洲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這上三旗出身),有資格享戴單眼花翎,而外任文臣無賜花翎者。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貴族特有的冠飾,而即使在宗藩內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濫用;有資格享戴花翎的親貴們要在十歲時,經過必要的騎、射兩項考試,合格後才能戴用。但後來花翎賞賜漸多,就不一定經過考試了。
㈥ 古代頭盔頂端的羽毛叫什麼
古代裝飾武將帽盔的是「鶡」鳥(褐馬雞)的尾羽,褐馬雞勇猛好鬥,中國早在漢代就有將其尾羽裝飾武將帽盔以示英武的記載,東漢的虎賁中郎將,要以「鶡羽」做冠飾,曹*曾曰:「鶡雞猛氣、其斗於必死,令人以和褐雞為冠,像此也」。 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褐馬雞「**齊覓食,有被侵者直往奮斗,雖死憂不置」。
㈦ 清代的官服中常有「頂戴花翎」一說, 「花翎」是取自什麼動物的毛
頂戴花翎裡面的“花翎”是取自孔雀身上的羽毛。它是清代官帽上的裝飾品,也是官位象徵的標志!頂戴和花翎可以分開來說,下面讓我來具體介紹一下吧。
清代官吏頭戴花翎的制度,貫穿於清朝始末,剛開始它只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後來改革後是為了表彰建功立業的大臣,而最後則演變為與清朝的社會、經濟,官吏等方面息息相關,特別是在晚清時代。
㈧ 大清歷史200多年,僅僅只有7人獲的過三眼花翎,這個帽子究竟有多珍貴
三眼花翎是清朝除了皇帝之外最為尊貴的人物才能佩戴的,戴三眼花翎的人要麼是立了大功的臣子,要麼是皇室貝子,再就是嫡生公主的老公(即固倫額附),其他人,管你是富可敵國的權臣和珅,還是皇室中的郡王親王,多少錢你也買不到,這就叫資格。
結語
清王朝後期,已經出現用錢「捐翎」的現象。像是廣東洋商伍崇矅、潘仕成就是,直接花數十萬金就可以佩戴花翎。這說明隨著清王朝的越來越衰敗,花翎的價值越來越低,最終失去了昔日的榮耀,成為捐例。最開始花翎的價格是一萬兩白銀,到咸豐皇帝的時候,直接降到7000兩白銀,清朝亡國時,花翎的價格已經不足200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