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頂子大黃怎麼處理
1. 清朝的頂子如何區分官員級別
大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清代官員頂戴分為朝冠與吉服冠兩種。
朝冠的定製是:
親王以下至一品官,其冠頂均用紅寶石,只是用所飾的珍珠(東珠)的數目來加區別。親王冠頂裝飾有10顆東珠,親王的世子冠頂裝飾有9顆東珠,郡王的冠頂裝飾有8顆東珠,貝勒冠頂裝飾有7顆東珠,貝子的冠頂裝飾有6顆東珠,鎮國公冠頂裝飾有5顆東珠,輔國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頂均裝飾有4顆東珠。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3顆,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2顆,一品官冠頂裝飾有東珠1顆。以上官員的頂戴上均銜紅寶石。
二品官冠頂飾有小寶石1顆,上銜鏤花珊瑚(鎮國將軍和子爵同武一品官,輔國將軍和男爵同武二品官)。
三品官頂戴上飾小紅寶石,上銜藍寶石。
四品官頂戴上飾小藍寶石,上銜青金石。
五品官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銜水晶。
六品官頂戴上飾小藍寶石,上銜硨磲。
七品官冠頂上飾小水晶,上銜素金。
八品官為陰文鏤花金頂,沒有裝飾。
九品官頂戴為陽文鏤花金頂(指未入流的文九品)。
會試中試貢士冠頂銜金三枝九葉。舉人、貢生、監生冠頂為鏤花銀座,上銜金雀。生員冠頂為鏤花銀座,上銜銀雀。
吉服冠的定製是:
親王至貝子均用紅寶石頂,一品官用珊瑚頂,二品官用鏤花珊瑚頂,三品官用藍寶石頂,四品官用青金石頂,五品官用水晶頂,六品官用硨磲頂,七品官用素金頂,八品、九品均用鏤花素金頂。貢士用素金頂,舉人冠頂為銀座,上銜素金頂。貢生用鏤花金頂,監生、生員均用素銀頂。
2. 清朝的帽子上面的紅線越厚越多官越大嗎
清朝的帽子上面的紅線越厚越多官越大嗎
不是,具體看頂戴,頂戴,就是官員戴的帽頂的珠子。從色澤上分:一、二品都是紅色的,三、四品都是藍色的,五、六品都是白色的,七品以下為金色。在同色中,各品的頂戴又有區別:一、二品有純紅和雜紅之分,三、四品有亮藍和暗藍之分。進士、舉人、貢生都戴金頂,生員、監生則戴銀頂
通電螺線管上面的線圈匝數越多電阻越大還是越小╭(°A°`)╮初二!
電阻越大
星球體積越大,那麼在上面的生物體積也有越大嗎
個人認為不是。生物體積大小與環境溫度有關。生物活動需要產生熱量和保持一定溫度,例如人體溫是37度。生物調節溫度很重要。環境溫越接近生物體溫度,生物活動產生的熱量排出就越困難(人天熱會流汗),這種情況下生體越小越的利。相反溫度低,就必須保溫。生物體越大越有利。
有沒有打「鬼子」越多官做越大控制的人也越多的單機游戲
八年抗戰
清朝皇帝的帽子?
清朝皇帝的朝冠有冬夏之分,是皇帝在朝會、祭祀時戴的禮帽。冬朝冠面為薰貂和黑狐,夏朝冠面為玉草。無論冬夏朝冠皆帽檐上仰,覆以珠穗,正中飾三層金頂,每層間飾以一等大東珠一顆,環繞金頂周圍,飾以四條金龍,龍的頭上、脊背各鑲嵌一顆一等大東珠,四龍口中各銜一顆大東珠,帽後飾一等東珠七顆,皇帝的朝冠上共飾有二十二顆大東珠。
滿意請採納
清朝高官的帽子叫什麼,級別帽子怎樣分的
區分級別看帽頂的珠子材質頂戴,就是官員戴的帽頂。
花翎,是皇帝特賜的插在帽上的裝飾品,一般是賞給有功的人或對朝廷有特殊貢獻的人。
清代「頂戴」分二種,一是涼帽,一是暖帽。涼帽,像斗笠樣的是,無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後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綾羅,多為白色,也有湖色、黃色,上綴紅纓頂珠;暖帽,圓形,有一圈檐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色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其材料多以寶石製成、有紅、藍、白、金。
按清禮儀,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無頂珠者無官品
道教的帽子和清朝的官帽有聯絡嗎
道巾指道教徒戴的帽子。俗言「道有九巾」,但是九巾的名目並不固定。清代閔小艮《清規玄妙》記載的九巾,為唐巾、沖和巾、浩然巾、逍遙巾、 *** 巾、一字巾、綸巾、三教巾和九陽巾。清末至今,變化較大,現在流行的九巾為;混元巾、莊子巾、純陽巾、浩然巾、逍遙巾、荷葉巾、太陽巾、一字巾、包巾等九種。
混元巾:又稱「冠巾」。圓形,硬殼,帽頂有洞,可以露出發髻。後上部稍高起,以示超脫。混元巾是道教最正式的頭巾,規定舉行「冠巾」儀式拜師之後的道士方可戴用,現在這一限制逐漸打破,未經冠巾戴用此巾的道士不在少數。全真派高功在舉行齋醮科儀時均用此巾,並在露出的發髻上面別以道冠。正一派道士今日已無蓄發傳統,為了方便,就將混元巾和道冠縫在一起戴用,有的帽頂還折出方角,成為混元巾的一種變體,台灣道士稱為「網巾」,又名「角冠」。
莊子巾:又稱「南華巾」。帽底圓形,頂坡而平。帽頂向後上方高起,以示超脫。帽前正中飾有「帽正」。多在秋冬天氣戴用,道士不蓄發者或年老脫發者喜戴此巾。
純陽巾:亦稱「樂天巾」、「華陽巾」、「 *** 巾」、「九陽巾」或「九梁巾」。帽底圓形,頂坡而平。帽頂向後上方高起,以示超脫。帽前上方有九道梁垂下,「九」為純陽之數,代表道教「九轉還丹」之意。帽前正中鑲有帽正。現在的正一派道士多戴此巾。
浩然巾:即「風帽」。裡面絮以棉花,以為御風擋寒之用。北方的道士(尤其老年道士),冬日風雪天氣可用此巾。
逍遙巾:乃是一塊方形(亦有圓形)巾料,包於發髻之上,繫上兩根長長的劍頭飄帶,稱為逍遙巾。另有一種是用莊子巾或純陽巾,飾以美觀的雲頭圖案,帽字尾上兩根長長的劍頭飄帶,亦稱逍遙巾(古稱「雷巾」)。年輕道士喜戴此巾,行動之間,飄帶搖拽,顯得瀟灑自如。但有些道觀的老道長認為戴用此巾有失莊重,而廢止之。
荷葉巾:外形類似莊子巾,帽底圓形,頂坡而平。帽頂向後上方高起,以示超脫。帽前正中鑲有帽正。帽子有褶如同荷葉,故名。
太陽巾:即草帽或棕笠。道士夏季在烈日下勞作,可戴此巾。有的道士為了和社會上有所區別,就在帽頂掏洞露出發髻,或在帽沿上繪以八卦、太極等道教圖案,或者寫上自己所住道觀的名字。
一字巾:即一根束發用的帶子,兩端各綴一片帽正,兩片帽正相疊扣在一起,就能戴在頭上。這是所有道巾之中,最為簡便的一種。道教規定,不可光頭進入殿堂,必須戴有道巾,若無其他道巾,紮上這根帶子也可頂替。
包巾:又稱「扎巾」。乃是一塊方形布料,四角綴有帶子,可以勒在頭上。帽前正中可飾帽正,但多數不用帽正。包巾是道教最不正式的一種頭巾,初入道門尚未拜師者即戴此巾,也有人認為不應列於九巾之內。《三才圖會》:「幅巾古賤者之服也,漢末始為士人之服。」不過現在有的正式道士也戴此巾。
道教雖有「九巾」之名,但是一般道士只取少數幾種日常戴用。現在全真派道士日常多用混元巾、莊子巾和一字巾,正一派道士多用純陽巾和網巾。
道冠
道冠指道士所戴之冠。多為木製,近世也有塑料製品。按其不同用途,可以分為黃冠、五嶽冠、星冠、蓮花冠、五老冠等五種。
黃冠:又稱「月牙冠」或「堰月冠」,俗稱「冠子」。月牙狀,下沿有相對兩孔,穿過木簪,可以別在發髻上面。這是全真派道士常用的道冠,冠巾拜師之後即可戴此。冠頂兩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傳說全真祖師丘處機掌教之時,元代皇帝曾賜給他一塊金子和一塊玉石,要他戴在頭上,丘處機當即運用道家內功,調動體內二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捏成月牙冠,又把玉石掐捏成簪子,用指甲掐著戴在頭上,驚得皇帝目瞪口呆,丘處機從此成為掐金斷玉的金玉兩行的祖師爺。後來的全真弟子為了紀念丘處機,就在黃冠上留下這兩道印痕。
五嶽冠:又稱「五嶽真形冠」或「五嶽靈圖冠」。覆斗形,上刻「五嶽真形圖」。受過三壇大戒的道士,方可戴用。
星冠:又稱「五斗冠」。覆斗形,上刻東西南北中五方斗宿圖案。道士拜斗時戴用此冠。
蓮花冠:又稱「上清冠」。狀似蓮花式畫頂插有如意頭。做道場時,高功戴用此冠。
五老冠:乃圍戴頭部之冠。無頂,蓮瓣形,五片蓮瓣上繪有「五方五老」的神像。兩邊垂有兩條劍頭長帶,上有神像圖案或「太乙救苦天尊」字樣。一般在做施食道場時,高功戴用此冠。
以上各種道冠,均在參加宗教活動時才可戴用,其他非正式場合,則須摘下。
硒越多越作用越大嗎?
補硒不能過量。因為過量的攝入硒可導致中毒,,出現脫發、脫甲等。我國大多數地區膳食中硒的含量是足夠而安全的。臨床所見的硒過量而致的硒中毒分為急性、亞急性及慢性。最主要的中毒原因就是機體直接或間接地攝人、接觸大量的硒,包括職業性、地域性原因,飲食習慣及濫用葯物等。
清朝官官級的帽子和衣服差別
清朝官員服飾是指在清朝 *** 中有正適職位官員的官方著裝,正式名稱為補服。著裝分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 *** 對官員的辦公著裝有著明確的限制,不同品級有不同的著裝,不能自行更改裝束。帽子 清朝改歷代的朝冠為禮帽,禮帽又稱為「頂子」或稱為「頂戴」、「頂戴花翎」。禮帽分為兩種,一種為夏天戴的涼帽,另一種為冬天所戴的暖帽,每年三月開始戴涼帽,八月換戴暖帽。涼帽為喇叭形,無檐,多用藤、篾席,外裹綾羅,多為白色、湖色或黃色,上綴紅纓頂珠。暖帽為圓形,有一圈檐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色絨線所製成的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頂珠的質料和顏色的不同,代表了官員的品級的不同,清 *** 規定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無頂珠者無官品。雍正八年(1730年),更定官員冠頂制度,以顏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寶石:一品為紅色明玻璃,二品為紅色涅玻璃,三品為藍色明玻璃,四品為藍色涅玻璃,五品為白色明玻璃,六品為白色涅玻璃,七品以下仍然用金色頂戴。在頂珠之下有一枝兩寸長短的翎管,多用玉、翠、琺琅或花瓷製成,用以安插翎羽。翎羽又分花翎和藍翎兩種。花翎是帶有「目暈」的孔雀翎,「目暈」又稱為「眼」,在翎的尾端,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翎眼越多說明功勛越高。藍翎為鶡羽製成,藍色,羽長而無眼,較花翎等級為低。順治十八年(1661年)的《大清會典》曾對花翎作出規定,即親王、郡王、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許戴花翎,貝子以下可以戴。以後制定:貝子和固倫額駙(即固倫公主的丈夫)戴三眼花翎;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駙(即和碩公主的丈夫)戴雙眼花翎;內大臣,一、二、三、四等侍衛、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領、參領(必須是滿洲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這上三旗出身)等均戴單眼花翎。藍翎一般都賜予六品以下、在皇宮和王府當差的侍衛官員享戴,也可以賞賜建有軍功的低階軍官。皇帝賜給臣下花翎是非常審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恆、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七人,被賜雙眼花翎的約二十餘人。[編輯] 朝服 清代官員的著裝 [編輯] 皇帝 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種類。皇帝的龍袍以明黃、金黃或杏黃等亮黃色為主色,上綉九條龍,但以實物來看前後只有八條,實際上被綉在衣襟裡面,一般不易看到。這樣一來,每件龍袍實際即為九龍,而從正面或背面單獨看時,所看見的都是五龍,與九五之數正好相吻合。龍袍下䙓則綉著許多彎曲的線條,名為水腳。水腳之上,還有許多波浪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寶物,俗稱「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綿延不斷的吉祥含意之外,還有「一統山河」和「萬世昇平」的寓意。[編輯] 親王 清代親王的朝服一般都是龍袍,而貝勒是蟒袍。關於蟒、龍的區別,歷來沒有明確的答案。一般根據《野獲編》「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即皇帝)所御(龍)袍相肖,但減一爪」及《大清會典》中「凡五爪龍緞立龍緞團補服……官民不得穿用。若頒賜五爪龍緞立龍緞,應挑去一爪穿用」的禁例,得出五爪為龍,四爪為蟒的結論。親王的朝服的顏色只能用土黃或者暗黃,不能是明黃,而龍必須是盤龍或者降龍,不能是升龍或者正龍。親王朝服的下䙓也綉有「海水江涯」。親王補服圖案:身前身後五爪正龍各一團,兩肩五爪行龍各一團 郡王補服圖案:身前身後兩肩五爪行龍各一團 貝勒補服圖案:身前身後四爪正蟒各一團 貝子補服圖案:身前身後四爪行蟒各一團 鎮國公、輔國公補服圖案:身前身後四爪正蟒各一方 公爵、侯爵、伯爵補服圖案:身前身後綉九蟒 [編輯] 官員 清代官員的朝服沿襲明朝[來源請求],上有一塊方形圖案稱為補服。補服又分為文、武兩種。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鶒,八品鵪鶉,九品練雀。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獅,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七品彪,八品是犀牛,九品海馬。 另外,御史與諫官均為獬豸。詳《清通典 禮 嘉四》。補子上除了有飛禽走獸外,還綉有海水和岩石的圖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補服均是由南京、蘇州、杭州即江南三織造訂做進貢的,用料講究,做工精良,尺寸、圖案都有嚴格規定,官員不能私自改變身上與其品級相對應的官服。[編輯] 朝珠 朝珠是由佛教的念珠演化而來,是由於清代皇帝祖先信奉佛教。朝珠通常由身子、佛頭、背雲、紀念、大墜、墜角六部分組成,每串朝珠的珠數都嚴格規定為108顆。「佛頭」共有4顆,色澤和大小一致,直徑比朝珠大一倍左右,每隔27顆珠子加入一個「佛頭」,將108顆朝珠四分,也稱之為「分珠」,據說是寓意四季。朝珠頂部的那顆佛頭上,連綴一塔形「佛頭塔」,其穿孔的方式為倒置的「T」字形,即把朝珠的兩頭各從對穿的孔的一頭穿進,然後都從中間上部的孔中穿出,合二為一。佛頭塔的頂端用闊絲帶系綴有一塊寶石大墜子,大墜上端還垂有一塊寶石,稱之為「背雲」。 葫蘆狀佛頭塔的兩側又有三串小珠串,每串10粒,珠串的末端各有用銀絲琺琅裹著寶石的小墜角,稱為「紀念」。據說這三串紀念,當時美其名為「三台」。備掛時將朝珠掛於頸項之中,以佛頭緊貼後頸與後腦相垂直,前胸出現的三顆佛頭作中心對稱,後背的「背雲」緊靠後背心。朝珠也不是所有官員都有資格佩帶的,根據清朝 *** 規定,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本人及妻室或兒女和軍機處、侍衛、禮部、國子監、大常寺、光祿寺、鴻臚寺等所屬官員穿著朝服時,才得掛用。朝珠的質料多用東珠(珍珠)、翡翠、瑪瑙、琥珀、珊瑚、象牙、蜜蠟、水晶、青金石、玉、綠松石、碧璽、伽楠香、芙蓉石等寶石琢制,以明黃、金黃及石青色等諸色絛為飾,由項上垂掛於胸前。清代朝珠的絛用絲線編織,顏色等級分明:明黃色絛只有皇帝、皇後和皇太後才能使用;全綠和金黃色絛是王爺所用;武四品、文五品及縣、郡官為石青色。婦女懸掛的朝珠,與男子所佩者略有不同。其區別主要看朝珠上的「紀念」,兩串在左者為男,兩串在右者為女,兩者不能顛倒
3. 為什麼清朝皇帝和官員的帽子像斗笠 這個有什麼含義嗎
其一,清朝服飾,尤其是官服,帶有強烈的民族色彩。馬蹄袖、披肩領等等服裝配飾,既好似馬蹄、弓之類的游牧民族標志,又不似漢民族的寬袍大袖,相反,活動更方便更具有實用性。
滿人入關改冠服制後,服飾大多沿用關外時候的模樣,後來再慢慢改進的。
其次,滿人相比之漢人更重視「帽冠」而不是「頭飾」。男女皆是如此。尤其有一點:前清時期滿人男子的頭發占頭部非常少的一部分,後來慢慢增加范圍才形成了晚清時期的「二分之一頭」,前清時期就腦後一小小撮(= =)
綜上所述,以下關於設計原理的結論為在下一人之言,實乃本人推測,僅供參考:
首先,帽子中間高,從側面看是「弧形」的而不是平的,原因是人的腦袋是圓的……
過去漢人都是蓄發的,男人頭上有發髻,頭的後面高出一截,包了頭巾後後面明顯就高一截,帽子也是一樣,所以漢民族的官帽不管方的圓的橢圓的都是前低後高的形狀。而少數民族男子沒有這種發髻,所以我們看到元朝的官帽也是個倒扣的鍋子型,很好的和人頭的外形輪廓同步了(LZ有興趣可以自行網路各朝代的官帽O(∩_∩)O~)
其次,清朝官帽分兩種形狀:冬天戴的暖帽形似火鍋,外檐邊兒是上翻的,大多用的是皮子,這個很好理解,保暖啊,現代的很多帽子也是這樣的。
夏天的涼帽是斗笠型,外檐兒下斜,所穿了就是:有帽檐!!帽檐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遮陽,這個是古今通用四海皆準的。
有人說花翎是寓意馬尾的,我想可能有一定道理,但帽子本身的形狀應該確實是實用性比較強。
希望能對LZ有幫助
如滿意,請採納O(∩_∩)O~
4. 男式毛線帽子的編織教程
男式毛線帽子的編織教程如下:
男式毛線帽子織法
制帽指用各種紡織原料、皮革和毛皮原料,經剪裁、縫制或壓制帽子的製作,以及針織或鉤針編織成的毛線帽的活動。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男式毛線帽子織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男式毛線帽子,這款帽子是一款雙面休閑針織帽。雙面雙色,雙面雙織法風格多變,青春潮流,有立體雙層針織,保暖抗寒。而且是一款潮流時尚、休閑運動百搭的帽子!感。
棒針男士毛線帽子的「織法之帽邊: 起針78針,單羅紋織8-9公分後折疊縫合(這是帽子邊的寬度,能夠依據自己喜愛恰當增備培減)。
棒針男士毛線帽子的織法之收頂: 平針一圈並收針到80針,等分紅8份,每份10針,每份最初兩針每行並收,直至最終8針,再兩兩並收留4針,穿線系緊結頂。能夠依據需要做個頂子縫上。我這兒使用了同線3股鉤辮子再鉤一行短針的辦法,做了個圈子頂。
5. 清朝人帶的小圓帽子叫什麼
清朝人帶的小圓帽子叫什麼?
六合一統帽。
清朝官員頭頂上帶的帽子叫什麼
清朝官員頭頂上帶的帽子叫花翎
清官員、貴族冠飾。清制,武職五品以上,文職巡撫兼提督銜及派往西北兩路大臣,以孔雀翎為冠飾,綴於冠後,稱花翎,除因軍功賞戴者外,離職即摘除,花翎有單眼、雙眼、三眼(「眼」即孔雀翎毛上圓花紋)之別,除貝子、固倫、額駙因其爵位戴三眼花翎。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駙戴雙眼花翎外,品官須奉特賞始得戴用,一般為單眼花翎。
清代改冠制,替以禮帽。禮帽分二種,一為暖帽,圓形,有一圈檐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色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其材料多以寶石製成、有紅、藍、白、金。
按清禮儀,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無頂珠者無官品;二為涼帽,無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後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綾羅,多為白色,也有湖色、黃色,上綴紅纓頂珠。
清朝的禮帽,在頂珠下有翎管,質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藍翎和花翎兩種。藍翎為鶡羽所做,花翎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種辨等威、昭品秩的標志,非一般官員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級、賞賜軍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隨意不戴,如有違反則嚴行參處;一般降職或革職留任的官員,仍可按其本任品級穿朝服,而被罰拔去花翎則是非同一般的嚴重處罰。
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貴;所謂「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狀的圓,一個圓圈就算做一眼。藍翎是與花翎性質相同的一種冠飾,,又稱為「染藍翎」,以染成藍色的鶡鳥羽毛所作,無眼。賜予六品以下、在皇宮和王府當差的侍衛官員享戴,也可以賞賜建有軍功的低階軍官。鶡鳥生性好勇鬥狠,至死不卻,武士冠上插鶡翎,能夠顯示武士的英勇,倒也貼切。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員中爵位低於親王、郡王、貝勒的貝子和固倫額附(即皇後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資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為鎮國公或輔國公的親貴、和碩額附(即妃嬪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資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內大臣、前鋒營和護軍營的各統領、參領(擔任這些職務的人必須是滿洲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這上三旗出身),有資格享戴單眼花翎,而外任文臣無賜花翎者。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貴族特有的冠飾,而即使在宗藩內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濫用;有資格享戴花翎的親貴們要在十歲時,經過必要的騎、射兩項考試,合格後才能戴用。但後來花翎賞賜漸多,就不一定經過考試了。
花翎如此高貴,故此在清朝特別被人重視、嚮往。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在降清後被賜籍漢軍鑲黃旗,平台後力辭靖海侯而懇求照前此在內大臣之列賜戴花翎,康熙特旨許之;後乾隆帝下明詔,不但上述親貴大臣可以戴用,如有顯赫軍功者也可以戴用。皇帝賜給臣下花翎是非常審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恆、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七人,被賜雙眼花翎的約二十餘人,這在當時是千古猶榮的恩寵。
清朝爵位中最為顯貴的親王、郡王、貝勒,按清初的規定是不戴花翎的;但乾隆年間,許多人以兼任內大臣等職務為由乞翎,因此之後親王、郡王、貝勒開始佩戴三眼花翎。
清朝官員的帽子有兩種樣式,有什麼區別?
清朝的官帽和其他朝代不同。官帽分為激帽和涼帽兩種,暖帽為冬春所戴,涼帽為夏秋所戴。暖帽為圓形,有一圈向上反折的檐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帽緯,帽頂有頂珠。涼帽無檐,形如圓錐,用白、湖藍或黃色羅為表。紅紗綢為里,帽表也綴以紅色帽緯。
頂珠即頂戴,俗稱「頂子」,用不同材料辨識官級:一品紅寶石,二品珊瑚,三品藍寶石,四品青金石,五品為水晶,六品硨磲,七品素金,八品陰文鏤花金,九品為陽文鏤花金。無頂珠者無關品。
頂珠下有翎管,用以安插翎枝。翎枝分藍翎和花翎兩種。藍翎為鶡所所做,花翎為孔雀羽所做。花翎有單眼、雙眼和三眼之分,眼多者為貴。眼是指孔雀毛上的像眼睛似的鮮明者。一個就一眼。藍翎無眼,是六品以下、在宮里的侍衛官員戴。也可給低階軍官。貝子和固倫額附用三眼。皇室親貴和和碩額附戴兩眼。五品以上內大臣,軍中統領參領戴單眼。親王郡王貝勒不戴,後也有。道光年間捐官,花翎藍翎可由捐而得。
清朝時官員戴的那種鍋蓋帽子學名叫什麼
頂戴,帽子後面的孔雀毛叫花翎。鍋蓋樣子的是夏天戴的,是涼帽。
清朝官員帽子後面的東西叫什麼?
叫清翎枝,分為藍翎和花翎兩種。藍翎是低等地方官員和宮中的侍衛和太監們所帶,花翎是身份的象徵,不是一般人可帶的,一般是皇親國戚、朝廷重臣以及戰功赫赫的人。花翎又可分為幾個等級,相征不同的身份
清朝皇帝上朝時穿的衣服是龍袍,那麼他的那個帽子,和他肩上的那個東西叫什麼?
關於提問
肩上那個叫:披領
頭上帽子叫:朝冠
清朝皇帝上朝時穿的衣服叫朝服或者是叫朝袍,和龍炮不是一回事是有區別的。
朝袍和龍炮:
清代皇帝的朝服也叫朝袍。它與龍袍的區別在於:一,龍袍無披領而朝袍有披領;二,龍袍為衣裳相連屬的四開裙袍,而朝袍則為上衣下裳不相連屬的裙式袍。皇帝的朝服分為冬朝服和夏朝服二種。冬朝服是皇帝在秋冬季里朝、祭之時所穿的柿蒂形、圓領、馬蹄袖披肩右衽、衣裳不相連屬的下裳為裙式的禮袍。皇帝的夏朝服,大致形式雷同於冬朝服,是皇帝春夏季里朝祭時所穿的朝服,唯其色其制稍稍有別於冬朝服。夏朝服之色僅明黃、藍、月白三種,其功用場合皆同於冬朝服
朝服是皇帝所穿的主要禮服。那它和龍袍有什麼區別呢?清朝皇帝龍袍和朝服的區別在於龍袍沒有披領而朝袍有披領,披領就像是披肩一樣的大領子;龍袍為衣裳相連的四開裙袍,而朝服則是上衣和下裳並不相連的裙式袍子。在皇帝衣服的設計上,清朝的統治者融合了,滿漢兩族的特點。漢族帝王所穿的是傳統的長袍寬袖的禮服,而清代的皇帝朝服保留了具有滿族少數民族特色的披領和馬蹄袖,而上衣下裳也是我國服飾的普遍特點。
披領
清代官服。其樣式兩隅略呈尖銳狀,冬季用紫貂或石青色加以海龍緣鑲嵌,夏季用石青加片金緣邊製作。文武官員、內外命婦及皇帝穿朝服時配用。
朝冠
清朝皇帝的皇冠稱之為「朝冠」,來自於女真蒙古族傳統貴族冠帽(造型來自於女真族蒙古族人民常帶的斗笠),後經美化改造,美化造型來自於清朝的前身後金政權皇宮崇政殿(今沈陽故宮崇政殿),象徵著後金王權。
表述不清的地方請追問,有幫助的話望採納
清朝皇帝登基時的帽子叫什麼
冕旒,天子是十二旒,清朝時廢廢冕旒。
清朝皇帝戴的叫什麼帽子,為什麼要這么設計
清代皇帝在正式場合戴的有兩種,吉服冠和朝冠。估計你說的是朝冠,有冬朝冠和夏朝冠兩種。不同於電視劇,實際上清代皇帝戴朝冠的時候很少,朝冠和朝服一般用於大朝會、祭天、祭祖、登基等重大場合使用,平時的正式場合多用吉服冠。中國古時候沒有帽子一詞,中原地區稱「冠」,滿族人稱「頂子」,清代帽子樣式設計既保留了滿族服飾中的風俗,又沿襲了中國歷代皇帝「崇尚黃色、衣紋雲龍」的傳統。下圖為雍正像,左吉服,右為朝服。
清朝皇帝戴的叫什麼帽子,為什麼要這么設計?
清朝皇帝的帽子跟前朝的有很大不同,號稱叫夏朝冠,是這個形制:
那麼這個跟斗笠一樣的東西是滿人自己的發明嗎?不,來看看下面幾個圖,這些都是明代的雜役俑:
清朝的服裝,大概除了廠字襟這一形式,沒有什麼是自己發明的了。其他都從明代官吏、軍丁、雜役、女子服裝演化而來。其中尤其受兵丁、雜役、女子的服裝影響較大。大概這幾種身份,也是滿人在明代真實地位的寫照。
6. 六片帽子的裁剪教程視頻
六片帽子的裁剪教程:
1、首先將一張正方形折紙對折,如下圖所示。
帽子是戴在頭部的服飾,多數可畝搭以覆蓋頭的整個頂部。主要用於保護頭部,部分帽子會有突出的邊緣,可以遮蓋陽光。帽子亦可作打扮之用,也可以用來保護發型、遮蓋禿頭。可不同種類,例如貝雷帽、鴨舌帽等等。
(6)帽子頂子大黃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中國穆斯林頭飾之一。據傳,中國伊斯蘭教蘇菲派哲赫林耶門宦創始人馬明心,為了在服飾上有別於其他教派,專門設計了一種帽子:此帽整體如同阿拉伯禮拜殿的拱圓形屋頂;帽檐2/3高處攢聚6個等邊三邊形,象徵該教派堅持「六大信仰」
戴帽子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文化,這在西洋文化之中尤其重要,因為戴帽子在過去是社會身份的象徵世山。帽子頂端有一個用絲綢或布條縫制的頂子,象徵「真主獨一」。此帽多為黑色,也有綠、白二色。人稱「六角帽」,亦稱「六牙兒帽」。
7. 清代官員帽子上的珠子,到底值多少錢
清代官員帽子上的珠子價值,和官員的品級有關系,品級越高,珠子的材質越珍貴(以清朝時的珍貴程度而不是現在)。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從最低的九品芝麻官到一品大員頂珠材質的變化(下圖為清朝電視劇中朝堂上的官員,大家可以看到他們帽子上的頂珠多種多樣)。
比如紅寶石,天然的紅寶石非常珍貴,但是人工合成並不難;再比如六品官員的頂珠材質硨磲,由於現代生產水平的提高,價值也不再想清朝那樣珍貴。
對此,大家怎麼看?如果讓你以現代價值給清朝官員重新佩戴頂珠,你會怎麼排序?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交流,喜歡歷史的朋友隨手關注津城沐雨,更多有趣又有用的歷史知識,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
《清史稿》,《中國通史》,《世界經濟史》等。
8. 請介紹下清朝官帽頂子顏色區分、花翎、補服、胸前珠子的情況及來歷
「頂子」也是區別清朝官員品級的重要標識。「頂戴」分朝冠用及吉服冠用兩種。朝冠頂子共有三層:上為尖形寶石,中為球形寶珠,下為金屬底座。吉服冠頂子比較簡單,只有球形寶珠及金屬底座兩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銅的,上面鏤刻花紋。頂珠的顏色及材料有多種,反映不同官員的品級,按照清朝禮儀:一品官員頂珠用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陰文鏤花金,九品陽文鏤花金。頂無珠者,即無品級。如果清朝官員犯法,就要把頂戴花翎拿下,表示解除他的一切職務。「在現在的許多電視劇里,看著扮演清朝官員們戴的『頂戴』,其實有許多錯誤的地方。」何志華說,「他們戴的頂戴上面的翎子只有一根孔雀毛,這樣的翎子在清朝是不會出現的。當時的翎子是藍翎裡面加上孔雀毛,分出單眼花翎、雙眼花翎、三眼花翎幾個檔次,按照立功的大小來賞賜幾眼翎子,所謂眼就是孔雀毛上的彩暈,而且孔雀毛也不是一根,是厚厚的一把。
清代補服、補子 清朝補服,也叫「補褂」,為無領、對襟,其長度比袍短、比褂長,前後各綴有一塊補子,清朝補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種官服,穿著的場所和時間也較多。凡補服都為石青色。補子是區分官職品級的主要標志。圓形補子有以下幾種:皇子,龍褂為石青色,綉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前後兩肩各一團,間以五彩雲紋。親王,綉五爪龍四團,前後為正龍,兩肩為行龍。郡王,綉有行龍四團(前後兩肩各一)。貝勒,綉四爪正蟒二團(前後各一)。貝子,綉五爪行蟒二團,(前後各一)。
朝珠似是有清一代帝後、官員、命婦正式朝服中特有的飾物。《大清會典》便有,「凡朝珠,王公以下,文職五品、武職四品以上及翰詹、科道侍衛、公主、福晉以下,五品官命婦以上均得用。」但禮儀完畢即不準佩戴,庶民百姓則是完全不能掛朝珠。滿清諸帝篤信佛教,這朝珠許是從佛教的「念珠」衍化而來的,108珠與佛門敲響108下佛鍾,象徵佛家「醒百八煩惱」蓋有相同的意義
9. 為什麼清朝的官帽上有頂子,帽後有花翎
為什麼清朝的官帽上有頂子,帽後有花翎?
從古籍文獻中的記載或電影電視上演的宮廷戲中,如果注意觀察,可以發現明朝以前的官員和清朝的官員,除了官服不同,戴的官帽樣式也不同。明朝之前大多是我們熟悉的烏紗帽,而清朝的官帽則是頂戴花翎。
那麼,為什麼清朝的官帽上有頂子,帽後還插著一束花翎呢?
清朝以前的官帽,就是我們常見的烏紗帽。烏紗帽是以烏紗製成的帽子,原是民間常用的一種便帽。最早源自於東晉成帝時,凡在宮中做事的官員,都戴一種叫烏紗帢的帽子。到了南朝宋,這種帽子開始普及,烏紗帽成為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烏紗帽正式成為官服的一部分,則始於隋朝,盛行於唐朝。
宋太祖即位後,為免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就下令在烏紗帽兩邊各加一個翅,只要有人腦袋一動,軟翅就會跟著顫動,皇帝居高臨下,一目瞭然。明朝時,烏紗帽始定為官帽,老百姓就不能再戴了。如《明史‧輿服志三》上載︰「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烏紗帽於是成為官職的代稱。
清朝時,由於民族性不同,清帝改冠服制衫備稿,服飾以滿族服裝為主,官帽也與明朝截然不同,以禮帽代之,帽後都拖一束花翎,稱為「頂戴花翎」。清朝官帽,有上朝戴的朝冠與平時戴的吉服冠兩種,亦即有禮帽、便帽之分。這兩種帽子又各有冬、夏二式。
滾頌清朝官員戴的禮帽,又稱為大帽,有冬季戴的「暖帽」和夏季戴的「涼帽」兩種款式。依據規定,每年三月開始戴涼帽,八月換戴暖帽。暖帽大多為圓形樣式,中間飾以紅纓,冠頂有頂珠,帽檐反折向上,檐面質料多為皮質,也有呢料、絨布、綢緞等。涼帽多為圓錐形的笠帽,用玉草、竹絲或藤絲編織而成,外罩綾羅,多為白色,亦有湖藍色、黃色,頂上綴有紅纓、頂珠。
頂戴、花翎都是清朝官品的冠飾,也是區分官階大小的重要標幟。清朝官吏品級,依帽上頂珠的顏色和質地來區別,稱為「頂戴」,也可作頂帶、頂子、頂珠,就是指裝在官帽頂上正中的飾物。
朝冠頂子共分三層,頂端為尖型寶石,中為球型珠寶,下為金屬底座;吉服冠頂子只有球型珠寶與金屬底座兩部分。底座有金制,也有銅制,上面並鏤刻花紋。按照清朝禮制,頂珠質地以寶石為主,一品官為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為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為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鏤花金,九品用陽紋鏤花。冠上無頂珠即無官品。
此外或孝,清朝的官帽,在頂珠下都裝有翎管,目地是用來安插花翎。翎管約兩寸長,圓柱型。文武大官所戴翎管都是用各類玉石、象牙或玻璃燒制而成,當時以翡翠翎管最珍貴、盛行,但官品低的官員只准用紅玉。
玉制翎管(網路圖片)
清朝官員禮冠上用來區別品級的羽飾,有「花翎」、「藍翎」兩種,又稱為翎子,以花翎為貴。花翎以孔雀毛做成,俗稱孔雀翎;藍翎以鶡羽製成,色藍,故稱。在清朝昭槤《嘯亭續錄。花翎藍翎定製》上載︰「凡領侍衛府員、護軍營、前鋒營、火器營、鑾儀衛滿員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冠戴鶡羽藍翎,以為辨別。」
所以,藍翎是賜予六品以下而在皇宮、王府當差的侍衛官員,亦可賞賜給官階低的功臣。但後來賜戴浮濫,出錢即可得。
孔雀翎上有眼狀的圓圈,一個圓圈算一眼,故花翎又分單眼、雙眼、三眼,以三眼最為尊貴。因此,花翎主要是以翎眼多寡來區分官吏等級。如《清會典。禮部四。冠服》上載:「孔雀翎,翎端三圓文者,貝子戴之。二圓文者,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駙戴之。一圓文者,內大臣,一、二、三、四等侍衛,前鋒護軍各統領、參領、前鋒侍衛,諸王府長史、散騎郎、一等護衛均得戴之。翎根並綴藍翎。」
花翎原本是清朝皇帝賞賜給有功勛的大臣或貴族的冠飾,代表榮耀與官階。花翎有昭示官爵品秩、賞賜勛業的作用,故其規定嚴格,不可隨意佩戴。如有擅戴者,則送吏部從嚴處罰,若被罰以拔去花翎,則表示解除他的一切職務。
到清末,隨著花翎賞賜范圍擴大,也就不及之前尊貴,五品以上的官,不用勛賞只要捐納就可得花翎戴。後來,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國庫空虛,捐例大開,用錢就可以買到花翎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