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夏布男裝哪裡有賣
㈠ 新余有手工活可以帶回家做的嗎
有,推介你到新余日報社向南50米的恩達夏布館,那裡有夏布買,還可以看綉娘綉布。
㈡ 新余昌坊度假村的主要度假活動項目
1、昌坊天香休閑園
休閑園本著「廿年不落後,一百年仍繁華」理念,由新余市國資經營有限公司和昌坊度假村共同投資1 000餘萬元建成。休閑園具有三大功能:一為休閑度假;二為商務會議;三為學習培訓。它上下分為三個樓層,一樓有標准客房15間和餐飲包房6間;二樓有標准客房20間和多功能廳1間(可同時接待120人就餐);三樓有標准客房22間和能容納120人的會議室1間。它以創新為使命,以品牌和效益為企業文化責任。同時,休閑園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優越,前是錦溪水,後是筆架山,讓休閑賓客躺在床上就可以欣賞鄉村雅景和山水田園風光,真正領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世外桃源的境界。昌坊天香園的建成,也意為著度假村在遊客接待能力及對外形象宣傳上有一個極大的提升。
2、餐飲街
為滿足遊客吃住玩購娛一條龍服務需求,公司組織村民興建了一條餐飲街,由新余市建築設計院負責設計,街長106m,佔地2 700m2,建有2-3層仿古樓房9棟,古色古香,各具特色。餐飲街特別注重挖掘頗具地方特色風味菜餚,蒸、煮、炒、煎、燉、燜應有盡有,也異常重視色、香、味,以味取勝,並且果品和小吃品種繁多,質量上乘,咸、甜、麻各具特色,松、脆、香、軟自有神韻。
3、夏布坊
為充分利用「中國夏布之鄉分宜縣雙林鎮與昌坊村毗鄰優勢條件,滿足遊客參與夏布文化的需求,公司新建了一座夏布坊。夏布坊由湖北省仿古專家現場設計並負責建築。坊長寬各60m,佔地2200m2,是一座四合院式仿古建築。院內設上漿刷布場、織布房、績紗房、經紗房、脫漿房、染色房、刺綉房、接待室、展品廳等。遊客到夏布坊觀光,可以參與手工夏布生產全過程;也可以到夏布坊四周觀賞一年三收的夏布原料綠油油的薴麻;還可以拜姑娘小伙為師,學唱一首關於夏布薴麻的民歌民謠:青青的葉子白白的紗,青青白白是薴麻,哥哥上漿妹妹織,織出夏布走天下。
4、 榨油坊
榨油坊於2008年4月開工,2009年5月建成,佔地面積1100m2,建築面積250m2。坊內有油榨、碾盤、灶台、烘灶、蒸灶、石磨、餅盒、撞棍各1件,舂米碓杵3隻,水車1項。坊外設有觀賞台和景觀欄,另外有專修引水渠道1條。
昌坊村民自古就善於利用自然水力資源,明清以來就在村前錦溪上建有油榨兼舂米坊1座,後因年久失修,於上世紀70年代廢棄。重新建築的榨油坊設計理念是傳統、生態、古樸、實用。並且具備觀賞價值和民間品位。遊客朋友在這里看到水擊水車掀起的美麗白色浪花,聽到碾盤轉動吱吱呀呀美妙的聲音,欣賞到碓杵耷穀米和幾個大漢手握撞棍飛身以棍擊榨出油的不凡景象,領略到真正意義上的傳統原始生態文化。使遊客隻身參與、體驗傳統榨油坊的好處所。
5、文化廣場
廣場佔地面積6.2畝,廣場設施完善,特別是建有花崗岩舞台、文化牆和活動中心。湖面、小島、曲橋、景觀、綠化更增加了文化廣場的可觀賞性和可休閑性。文化牆銘刻有昌坊村的傳統歷史文化和現代好人好事典型。活動中心有閱覽室、文體活動廳和信息網站。
6、水上人家
水上人家即聚仙湖休閑垂釣中心。佔地40餘畝,水面30餘畝,引新余市母親河孔目江源流即錦溪水出入其湖,湖溪相依,桃柳映岸,碧波盪漾,湖中自然繁殖有草、鯉、鯽、鯰、扁等優質魚種。水上人家有釣魚台15處,休閑小屋15棟,可同時容納100人以上垂釣。
7、昌氏祠堂
昌氏祠堂比一般農村祠堂寬大,一共五進,第四進和第五進建於明英宗5年即公元1439年,號稱余慶堂。第一、二、三進分別建於1995年、1967年和1952年。為了旅遊的需要,根據村民的要求,2006年請湖北省仿古專家現場籌劃論證。決定拆除第一進和第五進在原地重建。重建後的昌氏祠堂,四周斗拱,飛檐翹角,玻璃浮雕,古匾古畫,鄉韻悠遠,成為當地獨特的原殿式仿古建築。
8、生態果園
生態果園分布多處,一是太陽山蜜桔園和桑果園,二是冬藤坡棗園,三是蘇陂窯枇杷園,四是波魚山楊梅園,五是岸上葡萄園,六是社觀前桂花園。及樟樹苗圃基地,無論蜜桔、桑果、枇杷、楊梅還是葡萄、桂花、棗,全是高科技新品種,果園佔地面積600餘畝。
9、古樟樹
據考證,樟樹生長於13世紀初,傳說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曾在新余蒙山訓練岳家軍時,為到分宜縣催辦軍糧路過昌坊村。因天氣炎熱,見村東頭一棵樟樹枝繁葉茂(即現存的那棵古樟)就和親兵一塊下馬來乘涼,並將坐騎白馬栓在那棵樟樹桿上。又傳,昌容道長1482年1月22日為紀念自己百歲生曰,在此樟樹下邀集村人和道人喝酒慶賀並講道作法。此後,每年1月22日都要在此喝酒講道。200歲生曰時,眾仙來賀,昌容道長就在此樟樹下羽化登仙。
lO、錦溪漂流
由山泉匯聚而成的錦溪,從昌坊村前悠然流過。溪水清沏,魚翔淺底,時急時緩。溪上有兩座陂,水從陂上翻滾而下,水激浪高,好不刺激。溪岸楊柳依依,禾苗翻浪。不遠處,青山密林,鳥語花香。夏天溪邊冷風陣陣撲面,冬天溪水熱氣蒸蒸而上。遊客乘皮艇經過2公里漂流行程後,可充分體驗「昌坊天堂銀河水,浪尖起舞漂後醉」的美妙境界。
11、華嚴寺
華嚴寺原名昌仙廟二昌坊村民為紀念昌容道長於1582年11月2曰興建。該廟建成後,經常神靈大現,附體廟人,指點迷津,預言禍福。傳說,明末臨江知府和新余縣令曾朝拜昌仙廟,以致府縣連年太平,朝廷欣慰,一一官至州官。又傳,昌氏族人昌盛春、昌起添等因朝拜其廟分別得到公吏衙將官職和秀才學位。昌仙廟顯靈神奇故事傳至明朝廷,下詔封昌容為昌仙侯。自後,昌仙廟香火鼎盛,遠在宜春、萍鄉、樟樹、上高等地的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朝拜。昌仙廟在共和國成立之初被毀壞,如今,經上級有關部門批准,村民於2006年1O月17日在原址上重建。
12、農業示範園
昌坊農業示範園按照「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田園化標准,建立了面積達200餘畝的園區。區內水泥路兩旁種植了茶花、梅花、石榴和含笑等花木,地里栽種了高產油菜、優質水稻和各種時令蔬菜瓜果,為方便遊客觀光休息還建立了三處生態傘亭。這里,春天菜花開是黃色海洋,夏天禾苗茁壯一派綠色波浪,秋天稻子熟了是金色世界,冬天白霜白雪到處一片白茫茫。遊客朋友在農業園可以自由採摘瓜果蔬菜,盡情欣賞田園風光,盡興體驗農耕生活,並可以充分享受春的美麗、夏的綠意、秋的果實、冬的浪漫。
13、文體表演
昌坊村民生性憨厚,自古就喜歡文體活動,從清朝年間成立「三角班」和「龍燈隊」起,愛好演出傳統地方小曲小調和傳統民間體育活動的風尚綿延至今。公司為了農業旅遊需要已正式組織成立了文藝表演隊、鄉村鑼鼓隊、傳統舞龍隊、古裝花轎隊、青年舞蹈隊、青年籃球隊、婦女腰鼓隊和農民合唱團,文體表演生龍活虎,形式多種多樣,遊客朋友可以一飽眼福。
㈢ 農村被收走的夏布是去做什麼用
回收利用了,夏布是一種用薴麻以純手工紡織而成的平紋布。薴麻,也稱白葉薴麻,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自古便是重要的紡織纖維作物。神農譽麻,史稱「富貴絲」。目前手工夏布主要產地在江西、湖南、重慶等地。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手工薴麻布已經滿足不了樂享生活,趨於年輕的消費群體。機織薴麻布應運而生。江西新余分宜夏布城的麻紡企業通過國際領先的微生物脫膠專利技術,生產出色澤限量柔和,吸濕性強,透氣性好的薴麻纖維,擺脫環境污染並能夠紡織高支高密的高檔純麻面料。
這一傳統工藝給村民的生活帶來質的飛躍,織麻這一古老工藝正在煥發勃勃生機。有業內人士建議,既然市場需求旺盛,如果相關部門能從打造產業的角度來開發麻布銷路的話,相信對於發展當地經濟和提高村民收入都會有現實意義的。
㈣ 分宜縣的夏布服裝品牌有哪些
怡詩緣、恩達家紡。分宜縣,隸屬江西省新余市,地處江西中部偏西,袁河中游,東鄰新余市渝水區,南連吉安市安福縣。分宜縣有很多夏布服裝品牌,包括怡詩緣、恩達家紡。服裝,是衣服鞋裝飾品等的總稱,多指衣服。在國家標准中對服裝的定義為:縫制,穿於人體起保護和裝飾作用的產品。
㈤ 江西新余特產是什麼
江西新余特產是什麼
特產指一個地方特有的東西,在其他地方是沒有的。下面是我帶來的是江西新余特產是什麼,希望對您有幫助。
1雙林夏布
雙林鎮素有「中國夏布之鄉」的美譽,雙林夏布始於唐末鼎盛於清乾隆年間。全鎮85%以上人員從事夏布產業,全鎮有5100戶專業戶,夏布專業加工廠8個,夏布集團1個,夏布綜合交易市場1個,紡織印染公司1個。全鎮種植薴麻8280畝,年產薴麻75萬公斤,年產夏布42萬匹,年銷售額達6600萬元,創匯480萬美元,雙林夏布在韓國、日本、東南亞受到廣泛好評並佔有韓國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2新余蜜桔
新余市蜜桔系1977年由江西省新余市農業局科技人員在"黃岩本地早"群體中選育高抗株系,經過20年篩選,多點試驗,表明其遺傳性十分穩定。結果早,五年生樹株產10公斤以上;產量高,味甜肉嫩、化渣、固形物含量16.1BX、糖12.31%、酸0.73%,維生素32.88毫克/100毫升;果實整齊度高,單果重71.4-85克;成熟期中熟偏早,10月下旬轉色,11上旬成熟,具有抗寒、抗瘠、耐旱、適應性強、能抵禦-86攝氏度低溫而不被凍死等特點。該成果在1997年正式通過省級鑒定,屬省內鄰先水平。
新余蜜桔是江西省新余市果業專家經過二十多年的反復篩選培育成的柑桔新品種,是當地的特色農產品。新余蜜桔的特點是色澤美艷,大小適中,皮薄肉嫩,含糖量高,果味清甜,入口化渣,結果早,產量高,抗寒性強,耐瘠耐旱,易於種植,是柑桔中的優良品種。
3野山麻竹筍
分宜野山麻竹筍是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的.特產。野山麻竹筍自古視為「菜中極品」。竹筍中所豐富含蛋白質及人體所需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胱氨酸。另外,竹筍具有低脂肪、低糖、高繕食纖維素等特點,食用竹筍能促進腸道蠕動,是理想的減肥、排毒佳品 。
竹筍,在我國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
鮮筍含水量高,毛竹春筍含水量為90%,冬筍為85%,屬鮮嫩食品,其味清香鮮美,而被視為菜中珍品。竹筍不能生吃,單獨烹調時有苦澀味,味道不好,但將竹筍與肉同炒則味道特別鮮美。
4新余山茶油
山茶油是從山茶科(kamellia)油茶(kamellia oleifela abel)樹種子中獲得的,是我國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中國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廣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油生產基地,除此之外只有東南亞、日本等國有極少量的分布。油茶的中心產地則分布在我國的西南及湘、贛南部,其栽培歷史有2300年以上,是我國特有的油料樹種,中國是油茶的原產地。
茶油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的食用植物油,其生產和發展的歷史源遠流長。據公元前三世紀的《山海經》緒書記載:「員木,南方油食也」。這里所說的「員木」即油茶,可見我國民間當時就開始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歷史上,茶油曾經是「皇封御膳」用油,據史料記載,用小米麵為原料,配以杏仁、花生米、海帶絲、豆腐丁和調味品、茶油,是宮廷的御膳食譜,足可顯示享用茶油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油茶,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漢武帝時,就開始栽種油茶。世界上除日本和東南亞極少數國家有零星分布外,唯有中國大面積栽培。野山茶油,因其稀有的資源和對人體健康的特殊功效,歷來為皇家指定進貢品,野山茶油在全世界唯中國獨有,野茶油是大自然賦予華夏大地的瑰寶。 我國山茶油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食用歷史,明朝醫葯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茶油的食療作用:「茶籽,苦寒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痰垢。」其他古籍中也多有記載,《綱目拾遺》記載「茶油可以治療痔瘡,退濕熱」《農居飲食譜》記載「茶油烹調餚饌,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澤發生光,諸油惟此最為輕清,故諸病不忌。」
;㈥ 贛西的地區特產
袁州區:花炮、夏布、干椒。
宜春松花皮蛋:創始於清末,最早產於西村。蛋殼較厚,成品質高味美。
宜春脫胎漆器:按產品用途分為裝飾品、日用品及食具類。該漆器始於明代。
三陽鎮:夏布。
豐城市 :羅峰茶、芝麻片。
豐城凍米糖:成品無碎屑,柚絲、桂花分布均勻。不含動物脂肪,老幼皆宜食用。
樟樹市:「四特酒」。
高安市:高安腐竹、灰埠豆豉。
銅鼓縣:盛產香菇、筍干、茶油、土紙。
靖安縣:板栗、硃砂李、椪柑、獼猴桃、茶油、香菇、筍干。
宜豐縣:竹製品 羅酒 土雞 閩筍 燒賣 獼猴桃 黃檗茶。
奉新縣:中華獼猴桃、「奉新紅米」。
萬載縣:夏布、表心紙、干椒、百合、花炮。
上高縣:腳板薯 (紅淮山)、大蒜、大理石、花崗石、水磨石薄板。
蘆村鄉:茶油、松籽。 安源火腿
佛手葯酒:佛手是我國傳統的特產之一。
中華杜仲茶:杜仲是我國古代傳統的葯用植物。
海潭翡翠綠茶:海潭翡翠綠茶是高檔手工名茶。
萍鄉煙花:萍鄉煙花生產始於本世紀六十年代,遠銷日本、美國、香港、法國、德國、泰國等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上栗出口煙花廠生產的「彩盤花」被國際煙花協會品評為一級品,蘆溪出口煙花廠生產的「群猴鬧天空」曾在國際高空煙花展出一舉奪冠,該廠因而被國外譽為火箭之鄉。
田園醬鴨
百合:是我國衛生部審批通過的首批葯、食兩用植物。
中華神菇-- 茶樹菇:該菇生產過程中不施肥,不打籽,無任何污染。
一村火腿:通過腌、熏、焙三個環節精製而成,不含半點化學成份。
萍鄉臘肉
萍鄉小炒肉
萍鄉花果 新余蜜桔:蜜橘品質優,味甜、肉嫩、化渣,果實整齊度高,單果重71.4-85克,品質風味優良。新余蜜桔銷往南京、上海、廣州、蘇州、杭州等地,2005年出口到東南亞,價格是溫州蜜桔的3--4倍。
觀巢巨峰葡萄:觀巢種植葡萄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歷朝歷代,觀巢的紳士商賈、文人雅客。通過葡萄文化節這種節慶活動,組織動員全鎮群眾發掘、利用、傳承博大精深的葡萄文化和散發鄉土氣息的觀巢本土文化,必將有效地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推進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
馬洪皮蛋:無鉛配方生產的「洪鴨」牌松花皮蛋,不僅含有適量鐵、銅、鋅等人體必要的微量元素,還含有十多種氨基酸,既保持了鮮蛋的營養價值,又有利於人體消化吸收。經常食用對滋陰、祛火、潤沛、清肝、補腎、消暑、美容和降低血壓等尤有裨益。
馬洪酒:以馬洪牌老酒為龍頭的馬洪老酒、老酒王、低度飲料酒、九月九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系列產品已遠銷到福建、廣東等地,尤其在本地酒類項目中有很高的聲譽,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純天然干白魚、干魚塊:白魚,又名翹嘴巴,是一種喜歡捕食水中動物的魚類,是仙女湖優質天然野生魚。它肉質白嫩,口感清爽。
蜂蜜、花粉、蜂王漿:是純天然營養、食療、美容、保健佳品。
筍干
甜茶:它生長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密林中,在仙女湖區范圍內只有東坑林場峽沙分場的九龍山上才有。
仙女湖純正茶油
羽仙酒
仙龍火腿
仙竹(潤)筍干:以仙女湖深山毛竹春筍為原料,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
仙女湖名茶:先用仙女湖一帶優質嫩芽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揉制而成。
新余夏布:主要產地在分宜縣,由薴麻韌皮纖維經過刮麻、漚麻、績紗、織布四道純手工工序製成。
鐵觀音:主要產地為水北鎮,享有盛名。相比泉州鐵觀音,其味更加甜醇。
水北豆腐:產地水北鎮,人工製作,爽滑潤口。大豆做成,純綠色產品,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