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扮男裝低俗
『壹』 為什麼女扮男裝是正常,男扮女裝卻被視為變態
我覺得這是從審美角度上講的。
通常女扮男裝都很美型,如林青霞的東方不敗,新白娘子傳奇的許仙,金枝玉葉里的袁詠儀。女扮男裝之後看起來可以接受,而且同時兼具男性的帥氣和女性的柔美,所以同時受到男性和女性觀眾的青睞。
而男扮女裝通常都難以接受,如著名的如花,人們從審美上無法接受他,看起來是異類,就歸結為變態。但是成功男扮女裝的角色則不會被認為是變態,如梅蘭芳,李玉剛,張國榮鍾漢良曾經扮過的女裝以及女裝天堂節目的日高亮平等等,因為裝扮後比較美型,具備了女性優雅氣質所以不會被認為是異類。
綜上,成功的男扮女裝或者女扮男裝是可以被社會接受的,只要兩個字:好看。
『貳』 為什麼古代的俠女要女扮男裝
一是因為安全,女扮男裝,可以減少一些騷擾;二是因為禮儀。古代禮儀不允許女子外出拋頭露面,尤其是未婚的女子,所以俠女們外出就要女扮男裝。
『叄』 你是如何看待「男扮女裝」這股妖風的
話不多說,先上圖,自行感受一下!
我是完全排斥在日常公眾場合男扮女裝的這群人,我覺得他們的出發點要麼是內心深處想做一名女性,要麼就是嘩眾取寵為了博取大眾的眼球,在這個流量時代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當然我覺得第二種更多一點!很多人為了紅,不惜餘力!
自古中國大男子主義思想比較深重! 堂堂七尺男兒化身為一個弱女子為了做別人的笑料。這更像是一種社會的病態!
從兒童的視角出發,打扮的不男不女,男人的身形,女人的打扮,對孩子的發展也是有誤導的。你讓孩子怎麼分辨你,叫叔叔還是阿姨!
如果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這股妖風的話,我覺得這是一種低俗的文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開始蔓延!我們應該排斥,樹立正確的觀念!
『肆』 為什麼唐代會出現女著男裝的現象
唐代會出現女著男裝的現象有以下幾個原因:
1、唐朝統治者出身胡族,因而尚武,故此喜著胡服;唐朝前期社會開放,婦女參加社會活動較多,男裝較為方便;唐代婦女的自我表性意識較強,男裝可以體現女性身體各部位的曲線。尚武和開放,無疑是女扮男裝流行的大背景。
2、從性別的角度來看,唐朝前期宮廷和上層社會活動中,不像其他時代那樣排斥女性。而這些女性的社會形象,往往是以男裝的模樣出現的。
3、武則天和太平公主這兩個極具影響力的女性都喜穿男裝,必然會對社會風氣產生影響。
『伍』 女子「女扮男裝」的原因是什麼呢
經常看古裝劇會出現很多女扮男裝的女人,這些女人為何要穿男裝呢?其實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為了能出門,從而掩蓋身份,另一個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被欺負。
- 三、結語
古代女人喜歡女扮男裝,主要是為了掩蓋身份和保護自己,因為當時女人的地位太低,人們的思想太封閉,女人出門需要用裝束保護自己。
『陸』 富強繁榮的唐朝,為何風靡女扮男裝
綜合參考了《唐代女著男裝現象透析》《唐代女著男裝現象研究》《淺析唐代女著男裝的獨特現象》這三本書,分為幾個方面來解答。
唐朝女著男裝的現象非常普遍,除了太平公主,小娥也是身著一襲男裝為父報仇,流浪於江湖之間。而紅拂女為了躲避楊素,也是穿上戰袍騎馬馳騁沙場,飛奔而去。
包括唐朝出土的俑,形象有許多為女扮男裝,唐高祖的女兒的墓葬中,就有女子騎馬拉弓射箭的俑,穿著一身男子的服飾,好不英姿颯爽。包括韋公墓、永泰公主墓,這些貴族女性,反而特別多穿著男子衣服的女子俑 。
反過來想一想,我們現在社會也有許多女生喜歡穿的酷酷的,打扮成男生的樣子,是因為我們現在的社會水平很高,男女平等。在當時的話雖然不像現在,但是女性也有一定的自主權。
『柒』 為什麼人們不能接受男扮女裝卻對女扮男裝沒那麼反感
因為潛意識里的性別歧視。雖然不能拿檯面上說男女不平等,但在心裡女性被人為是弱勢所以男扮女裝是一種沒志氣。所以娘娘腔是一種對別人的辱罵。而女扮男裝某種意義上滿足了歧視者受崇拜心裡,覺得對方是羨慕強者想要成為強者才去模仿自己。所以很開心,就能接受。
反觀古代,明明不平等卻因為沒人知道男女原來還有平等這個概念所以大家都樂呵呵的反而沒有產生什麼違逆心裡。不但男戲子深受男人和女人兩個群體喜愛,而且文人墨客扮個女裝還能被說成風流佳話。再說有些舞蹈起源還就是女扮男裝流行起來的,更不用說花木蘭,從小被人傳唱的女英雄。所以說能不能接受男扮女裝主要還是看什麼時候真打心底里認可了衣服就是衣服人就是人才行
『捌』 古人為什麼喜歡女扮男裝
- 01
古代女性地位極低,不僅要講三從四德,在出嫁以前基本上連門都不讓出。繁瑣的封建禮儀束縛著她們,如果想偷偷出門的話,只能女扮男裝了。
以古代的封建制度來看,女性是要講求三從四德的,在沒有出嫁的時候基本上連門都不讓出,實際上是古代人對於女性的無理要求。
誰都有叛逆的時候,如果想要翹家的話,古代女子只能是女扮男裝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若不換了行頭,上街是會被抓回來的。女扮男裝說白了可能只是為了一次簡單的上街,它的原因並不浪漫,相反只是一種迫於無奈的抉擇。
中國女扮男裝的歷史源遠流長,有文字記載的可追溯到夏朝。
記載中最早好穿男服的女子是夏桀的寵妃末喜。末喜,不同記載或叫“穏嬉”、“末嬉”、“妹喜”、“未喜”。《晉書·五行志》說:“末喜冠男子之冠。”明確說明末喜戴男人的官帽。《漢書·外戚傳》師古注說末喜“美於色,薄於德,女兒行,丈夫心。桀常置末喜於膝上,聽用其言,昏亂失道。於是湯伐之,遂放桀,與末喜死於南巢”。古人把桀、紂看作是中國歷史上的壞皇帝的典型,他們之所以無道和亡國,是由於末喜和妲己,這兩人又是壞女人的代表。從師古的話可知,末喜像男子一樣,願意過問政治,夏桀還聽了她的話。她應該是一個政治人物了,盡管是失敗者。為此她不安心於後宮生活,既要從事政治活動,就要像男人一樣裝束。應該說她是女子男裝的先行者。
春秋時齊靈公喜見身邊的婦女作男子裝扮,於是媵妾侍婢穿男人服裝,戴男人裝飾。國中婦女紛紛效法,都城滿目皆是男裝女子,於是他又看不順眼,下令禁止民間女子穿著男服,惟獨宮女照常是男子打扮。民間女子對靈公的做法不滿,仍然喜穿男裝,靈公生氣,下令凡見男裝女子就撕裂她的衣服,剪斷衣帶,給人難堪。但是還有少數女子不怕凌侮,照舊穿男裝。晏嬰深知強迫改裝行不通,向靈公建議:若要禁令通行,最好先從宮內做起,如果宮中婦人都穿女子的服裝,民間女子的男子打扮會不禁自絕了。靈公照晏嬰的主意辦,女子愛好男子裝束的風潮就過去了(《晏子春秋》卷六)。
唐朝前期是婦女著男裝的盛行時代。一次唐高宗和武則天舉行家宴,他們的愛女太平公主一身男性裝束,身穿紫衫,腰圍玉帶,頭戴皂羅折上巾,身上佩戴著邊官和五品以上武官的七件飾物,有紛(拭器之巾)、礪石(磨石)、佩刀、刀子、火石等,以赳赳男子的儀態歌舞到高宗面前,高宗、武後笑著對她說:女子不能做武官,你為什麼作這樣的打扮(《新唐書·五行志》)?太平公主男裝,就其個人來講也不是偶然的,她是一個“多權略”的女子,是唐初在武後、韋後之下的第三個有權干預政治的女人,而韋後自知智謀不及她,因而對她有所畏懼。她參與武則天的謀議,武則天也最喜歡她。武則天末年,她與唐中宗、張柬之誅殺武則天男寵張易之等,使中宗繼位,以後又與唐玄宗清除韋後勢力。玄宗初年有七個宰相,其中五位是她的人,因此“軍國大事,事必參決,如不朝謁,則宰臣就第議其可否”。這種情況為玄宗所不能容忍,乃誅其黨,賜死公主(《舊唐書·太平公主傳》)。太平公主的男裝,一是她的性格像男人,故喜著男服;一是干預政治,不願脂粉氣太重,以男裝具其威儀,助其施展政治才能。
《舊唐書·輿服志》記載,唐玄宗時宮中婦人,“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外,斯一貫矣”。即宮內宮外,貴族民間,多有女子身穿男式衣衫,足蹬男人皮靴,女子服裝男性化了。唐武宗時也有女子身著男裝。武宗妃子王氏,善於歌舞,又曾幫助武宗獲得帝位,是以深得君王的寵愛。王妃體長纖瘦,與武宗的身段很相似,當武宗畋獵時,她穿著男子的袍服陪同,並騎而行,她與武宗的形象差不多,人們分不出來哪個是皇帝,哪個是妃子。武宗還想把王妃立為皇後,宰相李德裕以妃子娘家寒素和本人無子為理由,反對冊立,遂使王妃失去執掌後宮的機會(《新唐書·後妃傳》)。王妃的男裝顯然是武宗所欣賞的,至少是被武宗所接受的。
元人繪女性化男子像男人女人生理不同,服飾式樣有差別也是自然的事情。但古人的傳統觀念,把男女服裝絕對分開,不得摻雜、逾越,否則將要遭到譴責。如男子穿婦人服,三國時以清談著名的思想家何晏“好服婦人之衣”,被另一思想家傅玄指斥為穿“妖服”。女子穿的男裝,也被視為妖服,所以正史《五行志》里往往設有“服妖”一目,責備女子的男裝,如《新唐書·五行志·服妖》在寫出太平公主男裝事實後,接著說“近服妖也”,加以貶責。
男女裝混穿,在正統的觀念里是嚴重的政治問題,而不是生活小事,更不是個人興趣的事情。傅玄說:“夫衣裳之制,所以定上下,殊內外也。”統治者認為男子主於外,女子主於內,故有男女的服飾制度,使男女各守本分,不得僭越,若女子男裝,會出現牝雞司晨的事,是家庭的不幸,國家的不幸。傅玄還舉例子,說夏桀因寵末喜戴男子冠亡國,又說何晏本身遭到殺身之禍,而且三族皆被夷滅(《晉書》)。所以封建時代,男女服制的不同,是男尊女卑的反映,不許女子著男裝是統治女子的一種手段。那些敢於著男裝的女子,在一定意義上是在反抗封建制度,絕不能以“服妖”視之。指責人家裝束“男不男,女不女”的傳統觀念,並不是天經地義的,不可改變的,那種服制上的尊卑貴賤男女的等級制度和觀念應當徹底清除。
『玖』 為什麼男扮女裝好看,男扮女裝就惡心
國人之所以更傾向於女扮男裝,是以為女扮男裝看起來比較好看一點。從生理來看,男性的膚質相對比較粗糙,女性的相對細膩。因此女扮男裝看起來比較像小白臉的男生感覺,從視覺上易於讓人們接受。而男扮女裝卻剛好相反,不僅不能很好體現出女性特有的柔性美,還會適得其反,把一些男性特徵也顯示出來,影響到整體視覺效果。從心理特點的美感來看,女扮男裝時女性表現出的婀娜多姿的形態剛好迎合了人們的審美需求,但是男扮女裝所表現出得女性的「陽剛」恰恰了不符合中國傳統的女子賢淑的美好形象。
『拾』 女扮男裝無論怎樣動作表達都容易被接受,男扮女裝怎麼著看起來都比較惡心。這是為什麼
社會期待不同吧。社會對於男性的期待是強壯,威武,而男扮女裝則會給人以裝的感覺,不符合社會期待。女性則不同,她們給人的感覺是柔弱,膽小,女扮男裝,會給人以驚艷和出人意料的感覺,花木蘭就是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