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古提男裝上班怎麼樣
❶ 誰知道江淮地區古泗州城和東晉城的傳說
古泗州城始建於1500年前。當年則型,隋文帝開鑿洛渠,由洛陽帝宮西苑至洛口入黃河,自板渚引黃河水,經開封、商丘、靈璧、夏丘至臨淮(今盱眙縣城淮河對岸)入淮。唐開元年間,徙泗州府於臨淮縣。這里溯淮而上,可通濠梁、穎壽,順淮而下,可抵淮陰、山陽(今淮安),經運河可直達長江,沿汴河西行,可抵開封、洛陽,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漕運中心,商賈雲集,輜銖喧鬧,是座曾經輝煌了900多年的古代港口城市。
古泗州城呈橢圓形,長1.9公里,寬1公里,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共5個城門,每個城門外都有扇形的瓮城,因此形狀酷似少了一隻腿的烏龜。古泗州城原是汴河漕運中心,後被黃河奪汴入淮洪水淹沒,於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被洪水淹沒於洪澤湖底,現有1/10淹沒在淮河水中,其絕大部分與盱眙縣城第一山隔淮河相望。
古泗州城隨後失蹤320餘年。古城的絕大部分遺址,專家估計沉埋在旗桿灘和城根灘的田園下。當地民間一直有「水母娘娘沉泗州」的傳說。
古泗州城淹沒後,原泗州府遷址至現安徽省泗縣,所以一直褲盯缺以來,泗縣又稱泗州。當地的地方戲曲被稱為「泗州戲」。
泗州城不是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沖垮,而是日積月累的洪水淹沒,因此泗州城下的建築根基、街道布局都保存完好。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張敏所長說,這是全國惟一一個災難性古城遺址,它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了三百年前的城市狀況。盱眙計劃將投入超過10億元人民幣開發古泗州城旅遊資源胡辯。古泗州城遺址經過開發,可以成為中國的「龐貝古城」。
❷ 香港古提男裝是品牌嗎
香港古提男裝是品牌。是來自義大利米蘭的灶明山GUTIMILANO。創始者古提槐激先生一直堅持著藝術無處不在,時尚濃於生活的理念,用心創造著每一個產品,GUTIMILANO的風格隱中獨特低調,高雅簡潔。
❸ 古泗州城的考古成果
2004年以來,在江蘇省文物局的支持下,南京大學歷史系、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和盱眙縣文化局開展了古泗州城遺址的調查勘探工作。至今,考古人員在調查區內做了近7000個探孔,並利用當地農田水溝、魚塘等斷面做探溝解剖工作,相繼發現了埋藏於地下的古泗州城內、外城垣,內城垣的5座城門、1座馬面,城內的東西幹道和3條南北大路、流經城區的古汴河河道等,同時在汴河以西和東西向主要街道以北的范圍內發現3片大型建築區。
此次勘探發現的古泗州城內城垣平面布局大致呈橢圓形,呈東北—西南走向,其中東北一端稍寬大。另外,各城門位置突出於城牆牆體,尤以北門處突出更為明顯,同時在西垣的南部發現有一轉折彎點,香華門處有一「S」形彎。城址平面東西長約1900米,南北寬約1000米。牆體寬約10米至15米(城門處除外),現殘存高約4米(1680年洪水淹沒前的地面之上高度)。牆體橫斷面形狀呈底寬頂窄的梯形。牆體採用內、外砌磚石包牆並中部填土的建築方式。部分地段的城垣打破或利用了宋時期的夯土城牆。磚、石之間採用石灰與糯米汁摻拌作為黏接材料。城牆中部的填土一部分是由較遠地方運來的灰黃土夯築而成,一部分則為取之於附近的淤泥土。夯土中夾築多層碎磚石。
外城垣的平面布局形狀近似內城垣形狀。從目前已探明的結果分析,內外城垣之間距離約40米至330米,外城垣牆體寬約2米至4米。外城牆體是用較大的條石砌築而成,牆體黏接劑仍是用石灰、糯米汁,非常堅固。
鑽探發現的東門態清位於東城垣的中部,距現地表深約3.5米,平面由主城和瓮城組成,主城在此處較寬,瓮城平面呈月牙形,南北徑約50米,東西最大徑約22米,牆體寬度約4米。牆體同樣為內外兩側砌築磚石包牆、中部填土的結構。磚石包牆採用石灰、糯米汁混合黏接砌築。南門遺跡距地高咐表深約3.2米,從鑽探結果看,該處地下埋藏著大片磚石建築遺跡,在東西寬約75米,南北長約93米的范圍內均有分布。西門位於馬面與城牆轉折點的中部,距地表深約2米至2.5米。北門距現地表深約3米,平面由瓮城和主城組成,主城在此處較寬,達22米,而且呈外凸現象,瓮城平面呈扇形,東西最大徑約60米,南北最大徑約33米。牆體寬約3米,同為塊石所築。香華門(該名稱據歷史文獻記載)位於南門的右側,地處古汴河旁,距現地表深約1.2米。該門的平面結構仍由瓮城和主城垣組成,瓮城平面呈扇形,東西最大徑約40米,南北約28米,瓮城牆體寬1.6米,仍是採用塊石砌築。據勘探資料可知,它們的建築關系為先築主城,後築瓮城。此段主城垣較為彎曲,城門設在較為凸出的部位。鑽探結果和文獻記載相吻合。
目前能夠確認的泗州城馬面遺跡僅有一處,分布於西城垣的中部偏北處,平面約呈長方形,與主城垣組合成一個「凸」字形平面結構。馬面凸出部分南北長約26米,東西寬約20米,其南、西、北面砌築石條包牆,中部填築灰黃色夯土,與主城垣戚閉純連為一體。
古汴河遺跡位於北城門西側和香華門西側之間,呈南北走向。河道平面呈長條形,南北分別穿越南、北城垣,河面開口東西寬約50米,開口距地表深5.5米,河內堆積之上部3.5米主要為晚期沙土沉積,鑽探最深深度在11.5米以上,其中3.5米以下堆積有黑色泥炭層,含大量腐殖物;或為灰色淤積層,質地細軟,內含少許貝殼、腐殖物以及少量破碎的青花瓷和宋代青白瓷等殘片。
街道共探出4條,其中東西向1條,南北向3條。東西向街道為連接東、西城門的主要街道。此路東部以石塊鋪築為主,西部以碎磚石鋪築為主。
2條南北向街道分別位於汴河的東西兩岸,距地表深約5.5米。其中汴河東岸的道路(L3)為穿越香華門與北門的主要幹道,路面寬約8米,為土路,質地緊硬,土色變化較頻繁,有百葉狀層次感,上部路土內含砂粒較多,鑽探至8米深處因土層過於堅硬而無法下鑽。
南北街道(L4)位於古汴河西岸,路面距地表深約8米。道路寬約8米,由於該路為石塊鋪築,故厚度無法探出。另外,在此道路的上部、距現地表深約5米處遺有一條晚期道路,寬約5米。
在古汴河以西、靠近東西向主要街道北側范圍內鑽探發現3片大型建築區。這些建築區分別分布於現沿河村4組村莊東、西兩端及中部,編號由東向西分為1號、2號和3號。1號建築區位於沿河村4組村莊的東端,平面東西長約171米,南北寬約134米,總面積約23000平方米,地下發現有建築遺存。2號建築區位於沿河村4組村莊的中部,距1號建築區西約195米。建築區平面南北長約110米,東西寬約56米,面積約6100平方米,此范圍的四周遺有石砌牆體,牆體保存最高2米,寬約1米,距現地表深約2米。該區地下發現有建築遺存。其中在中部偏北的范圍內深約2米處有一大片磚石遺跡。3號建築區位於沿河村4組的村莊西端,距2號建築區西約55米。建築區平面東西長87米,南北寬約83米,面積約7100平方米,地下發現有建築遺存。鑽探發現的這些建築區與明萬曆年間《帝鄉紀略》所附「古泗州城圖」中的建築分布比較吻合。據有關跡象推測,2號建築區有可能是「大聖寺」所在位置。
在泗州城遺址的鑽探和探溝試掘過程中,出土了一批陶瓷片和磚石標本。陶瓷標本的年代最早為唐代,最晚為明末清初,與泗州城的建造及使用年代大體吻合。陶瓷片類型包括青花瓷、青白瓷、白釉瓷、青釉瓷、醬釉硬陶和紅陶片等。
依據鑽孔及探溝試掘資料分析,與城垣相關的遺跡主要分宋代和明代。從探溝中的夯土堆積被後期磚、石包牆打破的跡象及夯土中出土遺物的時代最晚到宋代的現象看,被磚、石包築的夯土城垣大部分應為宋代時期所築。而磚、石合砌的包牆既打破宋代時期的夯土城垣,其用磚的規格又與南京明代城垣用磚規格基本一致,兩者使用的黏接劑和黏接方法也大體相同。根據出土遺物最晚為清代早期分析,該城廢棄的准確時間應為清康熙年間泗州城被洪水淹沒之後。
盱眙古泗州城遺址是我國罕見的保存完整城市形態和結構的中古時代的城市遺存,其考古工作對研究我國古代城市建築、城市生活、淮河文化和運河文化等都具有重要價值。本階段調查勘探的最大收獲是:一、通過考古學方法,較為准確地肯定了古泗州城的結構布局,為將來進一步開展泗州城考古及泗州城遺址的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礎。二、古汴河河道的發現及城垣勘探中發現的早於明代的遺存,為研究古泗州城的歷史變遷及唐宋時期南北大運河史提供了重要線索,對今後進一步探明古泗州城的結構和古汴河與淮河結合區的歷史演變具有重要意義。三、城址范圍內發現的街道遺跡、3片大型建築區等,為今後進一步尋找泗州城內的重要建築空間提供了工作基礎。
❹ 古泗州城的遺址開發
古泗州城不是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沖垮,而是日積月累的洪水淹沒,因此泗州城下的建築根基、街道布局都保存完好,是中國惟一一個災難性古城遺址,它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了清代的城市狀況,被稱為中國的「龐貝古城」。
1993年起,江蘇省內外專家、學者對水下泗州城進行探測,並對照史書,確定古泗州城遺址,1999年完整探明了泗州城城牆位置的所在,除了西南一角仍淹在淮河裡,泗州城90%的城址都埋藏在地下,距洪澤湖有11公里滑野遠。
2005年,江蘇考古專家寫出《古泗州城遺址考古鑽探報告》。開發水下泗州城旅遊景區,專家提出3種方案:一是四周用隔水牆阻水,透明鋼化玻璃作蓋罩,保留水下景觀,恢復或部分恢復故城面貌,遊人在其中觀光;二是四周用隔水牆阻水,開挖部分街景、房屋等,上部用透明鋼化玻璃作蓋罩,遊客只在規定的游道上通過透明蓋罩觀賞古泗州城;三是將街道、城樓等恢復成水下、陸上、半水淹等景觀。
2012年2月,經過半年多考古發掘,考古人員在古城西信此喊南角共發掘了2000平方米,已發現2處房址和3條道路,以及瓦當、滴水、屋脊上的吻獸等建築構件,很多構件如石磨和石碾都偏離了原來位置,其中一個半人高幾十斤重的抱鼓石更是被沖進了門內2米遠。據史料記載,1680年夏,連續70多天的暴雨使得洪水沖破城牆,這些石構件的移位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年水流之急。
遺址上還發現了一口直徑3米、一人深的大鐵鑊,但其用途仍是謎。此外,考古人員還發現了3隻石香爐,上面的文字表明,這是明代正德年間佛教信徒為祈求平安而捐贈的。從建築風格和出土遺物來看,考古人員初步斷定發掘點是一座寺廟,很有可能是古地圖上標明的龍王廟。考古人員還發現了當年名剎普照王寺的大概位扒胡置。
❺ 河南省唐河縣為什麼古稱泗州
我是唐河人哦,讓我來告訴你吧。因為唐河古稱沘源,是泗水的源頭,所以稱之為泗洲。唐河城中偏北方還有一核巧絕座寶塔——泗洲塔。我外婆家改姿就寬帆在它旁邊。好自豪哦!
❻ 泗縣古代建築作文200字
泗縣的歷史古跡
在淮河兩岸,有許多沉泗州的神話傳說。其中有一傳說與張晌殲果老有關。上界八仙之一張果老,下凡時騎毛驢經過泗州城。天熱地旱,毛驢乾渴。張果老向水母娘娘要水飲驢。水母娘娘拎來一桶水給他,誰知小毛驢是頭神驢,一口氣幾乎把水喝光了。水母娘娘怕水被喝光,魚、鱉、蝦、蟹無處存身,自己也不能再興風作浪,急忙去搶水桶,不料一下子把水桶碰翻在地,造成洪水泛濫,淹沒了古泗州城。玉皇大帝得知此事,非常氣憤,派天神捉住了水母娘娘,將她鎮在盱眙縣寶積山中的琉璃井裡。
這一神話流傳很廣,上海淮劇團還根據這一傳說,編演了大型神話劇《水漫泗州》。但是,神話畢竟是神話,古泗州城的真正沉沒原因是地理條件和幾千年的封建統治造成的。
據《泗州志》記載,古泗州城建於唐朝初年,先是兩個土城,古汴河從中穿過,兩城由一座虹橋連接,北臨陡湖,南濱淮水,直到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才將土城牆改建為3丈多高的磚石結構的城牆。同時州城也擴大為9里方圓。「城內街道整齊,房舍密集,貨物齊全,來往客商川流不息」。當時的泗州城,向西可由汴河通洛陽,向東可沿淮河達淮陰。由於皇家漕糧在這里周轉,成群結隊的船隻停泊在城下,非常繁華、熱鬧。據史料記載,古泗州還是個風景勝地:城內有「禹王台月明」、「掛劍台秋風」、「浮梁練飛舟」、「堤前淮水浮煙」等九大名勝;城外有「靈瑞塔朝霞」等奇觀,可供遊人觀光。可惜的是,今天只有在大旱的時節,才能隱約望見洪澤湖中的一段殘缺的城牆。
南宋以後,統治階級橫征暴斂,土地荒蕪,水利失修,淮河水患日趨嚴重。公元998年至1016年,泗州城年年進水。紹熙五年(1194),黃河在河南省決口,改道流入山東梁山泊,再循泗水河道南下。當時金統治者趁機以水代兵,借黃河水來淹沒南宋的土地,使古泗州經常「泡湯」,後來便淪為「孤島」了。此後,明、清兩代統治階級,都以「保朝」為最高原則,根本不管泗州人民的死活。他們為了維護皇家的漕運,大築高家堰——也就是如今的洪澤湖大壩,人為地提高水位,致使泗州「城內積水數尺,街道舟船通行,房屋傾頹,廬舍盪然,一望如海,百姓逃散,歸無路,出無家,生死未保」,造成「米貴如金,人相食」的歷史悲劇。
在這種情況下,明代有人主張泄淮水入江,以救泗州燃眉之急,可是,身為總理河漕的右企都御史潘季馴百般阻撓,卻說什麼「濁流必不可分,霖淫水漲,久當自消。」又以朱元璋的祖陵在泗州城北,「祖陵王氣不可輕泄」為理由,反對分洪救城。明朝萬曆以後,淮河水位已與泗州城牆平齊,不能開啟城門。城內淤泥深積,官倉民房破爛不堪。
到了清代康熙十九年(1680),泗州一帶連降70多天暴雨,黃河、淮河一直漲水,洪澤湖水位猛增,河堤決口,洪水鋪天蓋地,古泗州城從此沉沒於洪澤湖的滔滔大浪、煙波浩渺之中。
泗縣境內有新石器晚期的余家台遺址、揚台遺址,秦漢的西圩遺址,漢代的潼城、霸王城、夏丘,姚翟、陰陵山、婁庄、小梁,漢至清的高低李遺址、貢庄遺址、陸庄遺址、虹城城址等14處。
佘家台遺址,在泗縣城西南約40華里的唐河北岸,北離汴河一華里,遺址四周平坦,中間逐漸高出,形成台地。後唐河從西南側通過,切斷了西南檯面,暴露出文化層。文化層厚約5米,內容豐富,文化層底部有許多鹿角和其他動物化石,中間有灰層並夾雜著許多陶瓷碎片。經鑒定,佘家台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其面積約13 200平方米。
泗縣,漢代古墓有:索灘墓群、西圩墓群、趙庄墓群、潼城墓群、小梁墓群、陰陵墓群、萬巷墓群、侍圩墓群、郝巷墓群、姚翟墓群、孟圩墓群、趙集墓群、萬安墓群、油庫墓群。宋代貢庄墓群。明代古墓有鄧愈祖墓、鄧順興墓、陳翌墓。清代古墓有柏家陵、李家陵等。
鄧順興墓在泗縣城南18華里的龍宿溝北岸,泗五(泗縣——五河)公路西側約兩華里處。「鄧順興」是明朝開國功臣鄧愈的父親,在臨濠與元兵作戰而死。墓前原有石人、石馬、石獅、石羊、石碑等。墓地高出四周,周圍有松柏環護。現墓高約3米,墓基長褲伍約10米,寬9米。墓前尚存一斷碑,上刻「……衛國公墓」宴純沖,落款為「九世孫立」。
泗縣境內有明代的釋迦寺大殿,清時的瑞麟庵、大成殿、山西會館正殿,明代的水關,清代的彰善橋等6處。
泗縣釋迦寺大殿
釋迦寺大殿在泗城東城牆里邊。原有殿宇兩進,後有藏經樓一座,站在樓上可俯覽全城。院內原有銀彀樹、羅漢石、九欹松、琵琶井、香水橋、透亮碑、皂角樹等。現僅存大殿一座、皂角樹一株。大殿系磚木結構,長16米。寬15.5米,面積248平方米,現大殿房瓦和牆壁有些破壞,但樑柱粗大挺直,布局井然。《泗虹合志》載:「釋迦寺在城東南隅,洪武時建」。據現嵌在大殿後牆上的《敕賜釋迦寺重修藏經樓施地圍牆碑記》載:「……然考其由來,乃是宋英宗時敕賜壽聖寺,明祖定鼎,易名釋迦寺,正德間始建是樓而供養法藏……康熙歲次庚寅中秋穀旦」。因此,此殿應是宋英宗時即公元1064年後所建。至今己800餘年的歷史。
泗縣文廟「大成殿」
文廟大成殿,在泗縣城內正中偏北,原有大成坊、欞星門、泮池、戟門、東西廂、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等古代建築,現僅存「大成殿」。大成殿飛檐斗拱,壯觀挺秀,長21米,寬12米,面積252平方米。磚木結構,殿房由八棵廊柱頂起,殿牆四周內嵌20棵廊柱。據大成殿脊樑所書,「大成殿」是清雍正四年(1727年)所建。《泗虹合志》載:「嘉慶九年(1805年)修」。殿內二梁所書,咸豐三年(1854年)重修。距今已250餘年。除局部有毀外,整個殿完好。
泗縣明代石馬窩石刻,清代移泗州治記碑刻。
移泗州治記碑
「移泗州治記碑」系清乾隆四十五年(1781年)的石刻。石碑計兩塊,長206公分,寬77公分。全文35行647字,乾隆四十三(1779年)年直隸泗州知州張佩芳撰。當時書法名家湖北巴東縣知縣梁巘書。碑刻記載了康熙十九年(1681年),老泗州湮沒後,州治暫寄盱眙,後至虹縣的事。它記述了老泗州湮沒後的情況,當時虹縣所處的地理位置,人民的心願等。是清代早期大書法家梁巘少有的書法碑望。「移泗州治記碑」原砌於縣衙大堂後牆上,後砌於縣委宿舍後牆上。1981年夏移置於縣文物陳列室。
泗縣8處:明、清時代的西吳菜園古槐,馬廠古槐、屏山白果樹、老山白果樹、谷盧堆、谷李堆、程行村沉船處、黃谷堆(時間待考)。
汴河故道流經我區的宿州市、宿縣、靈璧、泗縣。沿宿(宿縣)永(永城縣)、宿(宿縣)洪(江蘇泗洪)公路的方向向西向東伸延,河床遺跡仍清晰可見。泗縣城西門偏北15米處,現遺存明代汴河入城的水關。1972年深挖河床時,在泗縣鹿鳴山北兩華里處挖出木船一艘,長約10米,分前後兩倉,初步鑒定為宋以前的木船,部分船板現藏於泗縣文物管理處。隋大業元年(605年)開鑿通濟渠,全長1 300公里,是時河堤築御道,兩岸植柳,為連接南北的一條交通命脈。唐、宋時江淮漕運皆由汴水而達京師。自南宋與金和議,劃淮河為界,汴河即漸淤塞,不久即廢。
這條通濟渠,上游自滎陽北板渚引黃河水入汴河,中游至開封折向東南流經今杞縣、睢陽、寧陵至商丘引蘄水古道,又經夏邑、永城、濉溪流入我區,出我區而東流至江蘇省泗洪縣的馬公店,與謝家溝(老濉河)匯合,至青陽鎮折向東南經石集、城頭至臨淮頭入洪澤湖,下游自江都宮入於海。
❼ 泗縣在古代是什麼樣子
泗縣歷史悠久。原始社會晚期,泗縣境內就有人類生活。縣城西南約20公里佘家台,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屬龍山文化。古為淮夷地,又稱九夷。三代堯封禹為夏伯,在此建邑,名夏丘(邑治遺址在今縣城東南1里許),屬徐州。商沿夏制。衡或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初屬宋,宋滅屬楚。秦始皇統一中國,屬薛郡。後在潼城(今泗縣的潼城)粗攔頃增設僮縣,與夏丘境屬泗水郡。西漢置夏丘縣,屬沛郡。東漢時,屬下邳國。北周改夏丘為晉陵縣,後與朱沛郡的高平縣並置泗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復夏丘縣,屬泗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虹縣(治今五河縣境)。岩陸六年廢夏丘入虹。之後,虹縣移治夏丘,屬仁州。貞觀八年(634),廢仁州,虹縣屬泗州。元和四年(809)改屬宿州。大(太)和四年(830),廢宿州,復屬泗州。後復置宿州,治於虹,虹縣再屬宿州。五代時沿唐制。
宋元祐七年(1092),虹縣屬淮南路。紹興九年(1139),改屬淮東路泗州。十一年屬南京路泗州。建炎後沒於金,虹縣仍屬南京路泗州。元置行省、路(府)、軍(州)、縣4級建制,虹縣初屬河南江北行中(尚)書省(又稱河南行省)淮安府泗州,繼屬江北淮東道。至正二十七年(1367),改屬臨濠府泗州。
明洪武六年(1373)九月,泗州改屬中立府。七年八月屬鳳陽府,屬鳳陽府泗州。
清初沿明制,後實行省、道、府(直隸州)、縣4級制。
順治二年(1645),虹縣屬江南省鳳陽府泗州。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置安徽省。雍正三年(1725),泗州升為直隸州,虹縣仍屬鳳陽府。乾隆四十二年(1777)泗州遷州治於鳳陽府虹縣,並虹縣入泗州,虹縣降稱虹鄉,至此泗縣始為泗州州治。
1912年4月廢州制,改稱泗縣,直屬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