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裝分類 » 路易十六男裝怎麼樣

路易十六男裝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4-11 04:21:01

1. 17世紀和18世紀,貴族男性和女性的衣服採用什麼形式

貴族中服飾主要以純棉、綢緞、錦緞。在加上蕾絲邊,印花,等加工最終成為17世紀維多利亞時期風靡一時的洛洛可式服飾。

洛可可(Rococo)一詞來自法語Rocaille,意為小石頭、小沙礫。作為藝術風格用語,起先指用貝殼和石頭修築起來的人工假山和岩洞,後來指具有貝殼紋樣曲線的裝飾主題。

十八世紀歐洲宮廷貴族盛行洛可可風格,洛可可服裝的顯著特點是柔媚細膩、 纖弱柔和,這使整個服裝風格趨於柔美化、繁復化,誇張的造型、柔和艷麗的色彩以及自然形態的裝飾,給人以奢華浪漫的視覺效果。洛可可時期色彩常用白色、金色、粉紅、粉綠、淡黃等嬌嫩的顏色。 服飾上的色彩也表現為柔和艷麗的色調,例如甜美的香檳色和奶油色洛可可服飾追求柔媚細膩的情調。 為了模仿自然形態,服裝上的裝飾物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對稱形狀,變化萬千。

(1)路易十六男裝怎麼樣擴展閱讀:

歷史進人18世紀,西歐各國資產階級不斷發展,資本主義勢力逐漸增強,社會結構發生著深刻變化18世紀中葉,產生於英國的產業革命,大大加速了西歐資本主義的進程。在文化藝術方面,法國仍是西歐的中心。

新興資產階級不斷積累財富,絕對主義的路易王朝漸漸失去活力,處於沒落的前夜。在上流社會,出現了與國王主宰的宮廷相對的資產階級的沙龍文化(salon,即「會客室」、「客廳」。指從17世紀起,西歐貴族、資產階級談論文學、藝術或政治問題的社交集會。

18世紀這種集會在法國特別流行)。在這樣的沙龍中,人們只追求現世的幸福和官能的享樂,這使人們的感覺異常敏銳,從而形成了與巴羅克那莊重豪華、拘泥虛禮的宮廷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態,這就是著名的「洛可可樣式」。

2. 西方男裝三件套法國風時期

15:02
我要評論
男裝三件套,是指在世界范圍內流行的,被國際社會接受的西服、西服背心及西褲。西服也稱西裝,從廣義上,顧名思義,「西」指「西方」「西洋」,具體講指歐洲或歐美,即西式的服裝;狹義上,在我國人們多把有翻領和駁頭,三個衣兜,衣長在臀圍線以下的上衣稱作「西服」。

1.17世紀60年代男裝三件套的誕生

社會背景

17世紀中葉,波旁王朝專制下的法國取代了荷蘭成為歐洲商業中心。路易十四親政以後(1661-1715),他獨斷專行,積極發展工業,鼓勵藝術創作,大興土木,指定人們如何吃穿住行,以窮奢極欲來彰顯他的權威。1672年創辦的雜志《麥爾克尤拉·嘎朗》,把法國宮廷新聞和時裝信息向公眾傳播,時裝畫也在這時出現和流傳,也就是從這時起,巴黎成為歐洲乃至世界時裝的發源地。男裝在這個時候由荷蘭風時代那種實用的市民性特徵一度朝著這種女性味很強的裝飾過剩方向發展。但到60年代以後,男裝又再復歸,出現了市民性的貴族服,這就是鳩斯特科爾(justaucorpr)、貝斯特(veste)和克尤羅特(culotte)所組合而成的男子套裝。

1.2款式描述

鳩斯特科爾(justaucorpr)意為緊身合體的衣服。由衣長及膝的寬大衣卡扎克(casaque,英語稱卡索克cassock,意為寬敞的外衣)演變而來。卡扎克本來是軍服,17世紀60年代-70年代被用作男子服,衣身寬松,分有袖和無袖兩種。後來逐漸從背縫合兩側收腰,在兩側取褶使下擺張開,後背縫在底擺處開禊,這開禊叫做森塔·本次(center vents),是為了騎馬時方便。到17世紀80年代,腰身更加合體,改稱鳩斯特科爾。這就形成了19世紀中葉以前的男裝基本造型。除了收腰和扇形地擴張下擺外,鳩斯特科爾的口袋位置也很低,整個造型重心向下移。袖子也是越靠近袖口越大,袖口上還有一對翻折上來的袖克夫。無領,前門襟密密麻麻排列著一排扣子,還裝飾有金緶子絲綢紐。鳩斯特科爾用料有天鵝絨或織錦緞,再加上金銀線刺綉十分豪華。

鳩斯特科爾雖然有許多扣子,但著裝時一般都不扣,極個別時候,偶爾在腹部扣上一兩個,這恐怕就是今天西服上的扣子一般不扣或只扣腹部的第一粒扣的原因。扣子在這里純粹是一種裝飾,其材料也非常華貴,有金、銀、珠寶等。

鳩斯特科爾裡面穿著貝斯特(veste,英語稱waistcoat),貝斯特是作為室內服裝和家庭服,外出或出席正式晚會時,一定要在貝斯特外面穿鳩斯特科爾。貝斯特初期為長袖,衣身較短,後逐漸變長(僅比鳩斯特科爾短一點),收腰身,後背破縫,前門襟與鳩斯特科爾一樣,裝飾許多扣子,只扣一部分。因鳩斯特科爾用料過於奢華,遭到禁止而變得樸素。於是,人們又把華美的面料用於裡面的貝斯特上。這種貝斯特主要流行於17世紀後半葉到18世紀初,後變成無袖的背心,改稱作「基萊」(Gilet),衣長逐漸變短,向現代西式背心發展。

與鳩斯特科爾和貝斯特組合的下體衣克尤羅特,長度與鳩斯特科爾下擺齊,或略長出下擺,在膝下用緞帶扎著。用料與上衣相同,但一般沒有刺綉裝飾。下面的長筒襪上有刺綉紋飾。

1.3棉的發展及印度花布的流行

17世紀後半葉,掌握著東亞貿易霸權的英國開始統治印度的棉產業,同時英國本土開始發展棉布工業。產業革命後,英國一下子凌駕於過去棉產業的先進國印度和秘魯之上,其機織棉布開始在世界市場上取代印度的手織棉布。

在17世紀男女都流行的奢華的室內服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是印度花布。17世紀初,歐洲各國激烈爭奪紡織業的貿易霸權,當時毛織物的主要生產國是荷蘭、英國和法國,絲綢的主要生產國是義大利和西班牙。法國的絲織業在17世紀得以顯著發展,迅速超越了義大利和西班牙。印度的印花棉布就是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從亞洲傳入歐洲的。

總之,17世紀以後東方的貿易和殖民地的開拓等這些與遙遠的異國之間的關系,給歐洲時尚帶來了許多新的變化。來自亞洲的棉織物及其印染技術使歐洲人的服飾原材料開始沖破地域局限,同時,歐洲的服飾文化也通過殖民地向世界各地傳播。

2.18世紀的男裝三件套

17世紀的男子三件套到18世紀逐漸向近代男裝發展。

2.1社會背景

18世紀中葉,產生於英國的產業革命,大大加速了西歐基本主義的進程。產業革命是從與服裝有直接關系的紡織業開始的。1733年,簡·凱伊發明了飛梭;1764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了多軸紡紗機;1769年理查·阿克萊特發明了水力紡紗機。18世紀初,由於化學的進步,出現了色數豐富、水洗不掉色的耐水性染料,這大大豐富了衣料的後加工手段,木版印染這種新型產業應運而生。這些技術上的革新,使英國被稱為「世界的工廠」。然而在文化藝術方面,法國仍是西歐的中心。

2.2款式描述

1760年,男上衣開始去掉多餘的量,衣擺不那麼向外張了,緩解緊束的腰身,變得實用多了,這種上衣稱作夫拉克(frac,英國稱frock),其最大特點是門襟自腰圍線起斜著裁向後下方,這是向下個時代的燕尾服邁出的第一步,也是現在晨禮服的始祖。

有立領或翻領,後開契,衣身兩側自袖窿起有公主線,前門襟的扣子一個也不扣,袖子為兩片構成,袖長及手腕,袖口露出襯衣的褶飾,翻折上來的袖克夫消失,但固定袖克夫的那幾粒扣子作為裝飾被保留至今,現在的男西服的縫制技術這時已基本形成。用料仍為絲綢,到1780年,英國出現毛料夫拉克,這種樸素、實用的夫拉克成為男裝的定型,英國也確立了男裝流行的主導權。裡面的貝斯特縮短到腰圍線或略長一點,貝斯特的袖子也沒有了。出現了現代西式背心的前身「基萊」(gilet)。這種由夫拉克(frac,英國稱frock)、基萊(gilet)和克尤羅特(culotte)組成的三件套,在路易十六時代稱作夫拉克·阿比埃(frac habillé),作為上流社會男子的社交服一直用到19世紀。{page_break}

3.19世紀的男裝三件套

3.1社會背景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許多歐洲國家都處於動盪不安的時期,追求革命統一和獨立的運動不斷發生,人們開始鄙視宮廷貴族豪奢的惡習和貴族特權,轉而追求簡潔和樸素的古典風格,這加速了男裝擺脫象徵貴族身份的封建枷鎖,朝著平民化的方向邁進的步伐。與以前相比,這一時期的男裝款式變化最大的是人們對男性風度審美趨向的理解:即男性服裝更重視面料、裁剪、工藝而不是裝飾,逐漸取消服裝上過剩、繁瑣的裝飾,這一審美理念已相當接近現代人的審美意識,人們開始追求服裝的合理性、舒適性和運動機能性。19世紀初,在拿破崙執政的帝政時期,宮廷男服裝飾豪華,色彩艷麗多變,從整個服裝發展趨勢看,普通的男士服裝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富麗豪華,開始趨向簡約。在英國,男士服裝採用羊毛或昵製成,質地精良,裁剪技術比較成熟,裝飾考究,斯文端莊,上衣下擺從腰部成弧形向後下方彎曲,越往下衣擺越窄,最後垂至膝關節處,同18世紀初向外張開的褶狀衣裾截然不同,用長褲替代了短褲,男士服裝朝著男性質朴、精幹、威嚴、瀟灑的方向發展。

19世紀初至中期,盡管在歐洲各國之間不斷有沖突,社會不安定,但這些年仍是工業及全社會繁榮發展的時期,在上層階級中,服裝上的奢華仍隨處可見。到50年代,歐洲的主要國家以及美洲的美國等國家都很富有,人們都穿著講究,舉止優雅。法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確立了它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拿破崙三世及其皇後過著奢侈的生活,整日沉醉於社交界,對服裝及其講究,對當時歐洲各國的流行影響很大,引導著時尚的發展。男女都有很多不同的服裝組件被認為一天中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和作用的基本組件,一天中要換幾次裝束。男士服裝變得正式和程式化,面料趨向厚重,顏色趨向沉穩,形成幾種固定的裝束組件。同時,由於工業化的發展、機器的發明、人口的增長以及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不僅貴族能穿上昂貴奢侈的服裝,人數和財富迅速擴大的中產階級也開始有能力享受,時尚逐漸被更多人接受。一般資產階級的男服仍以夫拉克、基萊和龐塔龍的組合為基本樣式,以不那麼顯眼為高雅,新的市民社會中紳士們理想的審美觀開始形成。

3.2款式描述

夫拉克在造型上延續了上個時期那種大翻領寬駁頭,前片從腰節處橫向切斷的燕尾服樣式,1810年左右,後下擺變短,腰身變低。下肢的衣服有兩種,一般資產階級以龐塔龍為主流,但保守的人們、宮廷貴族則穿緊身的克尤羅特。龐塔龍造型也隨時代氛圍和個人嗜好的變遷,時而瘦得貼腿,時而又肥肥大大。1811至1815年,紳士們晚會上的正裝是用絲綢做的緊身克尤羅特,下面穿白色高筒襪,上身穿高價的絲綢做的夫拉克和富有裝飾性的基萊,頭上編著發辮。克尤羅特後來隨著充滿貴族趣味的第一帝政的崩潰和其豪奢的宮廷生活之結束,而退出歷史舞台。基萊作為在樸素色調的夫拉克和單色的龐塔龍的組合中增加一塊明快色的衣服,這時顯得十分重要,領子和駁頭造型與以前無多大變化。

總的來說,男士服裝在19世紀已變得程式化,款式上的變化不再顯著,隨著流行在領型、肩型、口袋和扣子等細節處進行風格的變化,並在實用的功能上不斷改進。男士服裝越來越講究內涵,因此裁剪和製作技藝越來越受重視。由於穿著者們的生活越來越走向戶外以及人們穿著觀念向舒適化的轉變,服裝也慢慢地向休閑舒適的方向發展。

3. 16eme nord(16N)是什麼牌子怎麼樣

16EME NORD (簡稱16N) 是一個法國時尚男裝品牌,其根源和靈感都來自於品牌大使Louis Houdart(路易)對其曾祖父Pierre Blay(皮埃爾.布雷)的記憶。20世紀早期,Louis Houdart的家族曾經活躍於法國紡織界,當時Pierre Blay享受著令人驚嘆的時髦生活。參加宴會,周遊世界,身著華服是他生活的組成部分。Pierre Blay是16N品牌的代表,品牌所有宣傳資料及在店鋪里呈現關於他的照片都是來自於他的旅行記憶。Pierre Blay(皮埃爾.布雷)的生活方式和經歷對16N品牌有著巨大的影響。他的人物個性是16N的標志,融合了純正的巴黎貴族血統與當代的反叛精神。16N扮演了21世紀的Pierre Blay。基於高質量的產品以及巧妙的細節設計,16N不僅僅是售賣產品,並且志於傳授法式精緻而優雅的生活方式。
16EME NORD (16N) is a hybrid brand. Reflection on contemporary cross-cultural vision of fashion.16N is inspired by French poeticism; has its own poetic humor merging heritage with a modern spirit. It awakes French icons of Adventure Quest. 16N』s inspiration finds its roots and spirit from the memory of Louis Houdart great uncle. Louis Houdart』s family used to be very active at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n the textile business in France and his uncle Pierre Blay was enjoying an amazing dandy lifestyle back at this time. Spending a lot time partying, travelling the world and of course enjoying the nicest clothe and style of that time. Pierre Blay is very present in 16N brand heritages; all the pictures that you can find from the name cards to small details within the stores are either pictures of him or souvenir from his trips. 16N portrays Pierre Blay of XXI century. 16N is not just selling procts, but a Parisian lifestyle, based on high quality modern procts and design combined with subtle details.

4. 《凡爾賽的玫瑰》故事情節

《凡爾賽玫瑰》這部漫畫的篇幅並不長,正傳共有九卷,其中Oscar只出場到第八卷結尾(少有漫畫女主角不到結尾就死了的)。但第九卷更像個尾聲,交待了Antoinette與路易十六上斷頭台的事岩敗兒,以及Hans的下場。至於其他一些沒有死亡的大配角,比如Alain、Bernard、Rosalie,他們的故事則在《凡爾賽玫瑰》的後傳、以拿破崙為主角的《英雄交響曲》中交待了。

畢竟是歷史為背景的漫畫,雖然不長,但是故事情節和人物關系比起一般的同等篇幅漫畫,還是相對復雜的。

《凡爾賽玫瑰》講述的是法國大革命之前二十年的故事,從Antoinette嫁給當時還是法國王太子的路易十六開始,嘎然而止在1789年7月14日那一天,那個每個熟悉法國史的人都永遠無法忘記的日子,那個象徵法國人民開始武裝起來反對封建專制的日子,那個法國人民攻陷巴士底獄的日子,也是後來法國的國慶日。Oscar也就是在這一天陣亡的。

說起來,前後兩部漫畫的主角在《凡爾賽玫瑰》中曾有過一面之緣。那是在三級會議,羅伯斯庇爾發表著名的「網球場宣言」時,Oscar在無意間與拿破崙擦身而過,她發現本該駐守外地的炮兵軍官拿破崙身在凡爾賽時,詢問了他的名字——此時的拿破崙還不到二十歲。不過《英雄交響曲》國內是無緣看到的,而且它不能算是少女漫畫,應該屬於歷史漫畫類。

Oscar與拿破崙在漫畫中的另一聯系是,Oscar身上穿的軍服是十九世紀初拿破崙時代的陸軍軍官的服飾,作者對此的解釋是拿破崙設計的法軍軍服是很有視覺上的美感的。不錯,歷史上拿破崙時代的軍服的確可以用美輪美奐來形容的。

好了,還是先交代一下死在「la Rose de Versailles」里的人的命運吧。應該說,這部漫畫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悲劇的結局。

真實的歷史人物就不用說了,他們的命運是寫進了歷史里的。先說Antoinette,歷史上她是很不得法國人喜歡的,對她的評價也很低。那時的法國人都叫她「那個奧地利的娼婦」,如此稱呼一國之後,可見法國人有多麼討厭她。這一點在漫畫里有提過,Oscar曾經從禁衛隊員的手裡搶來寫有侮辱Antoinette內容的傳單並撕了個粉碎。不過Antoinette最出名的稱號,莫過於「赤字夫人」。

其實,因為路易十四、十五兩代法王的好大喜功,所以到了路易十五晚年的時候,波旁王朝已經陷入了財政困難之中,他留給孫子路易十六的,可以說是個爛攤子。這時候,法國大革命的革命根源已經播下,但此時人們對王室還存有幻想,希望新王路易十六可以讓他們的生活好過一些。

路易十六此人比較懦弱,最大的愛好是做鎖頭……他如果生在和平時代,也許會是個守成之主,但他的確沒有那個力挽狂瀾的能力,讓法國大革命的根源消弭於無形。再加上,他的王後Antoinette是出了名的浪費,使得王室不得不向第三等級的平民徵收更高的稅金,猜棗亂因為這時代貴族和僧侶是不需要繳稅的特權階級。新興的資產階級無法忍受這種盤剝,於是對王室的怨恨越積越高。

在漫畫中,Antoinette被美化了很多,雖然我承認法國大革命並不完全是她的過錯,但如果不是她的浪費,也許這次偉大的人民革命會晚個幾十年才開始。可路易十六就是個貨真價實的悲劇人物了,他一輩子都是處於王後和貴族的陰影之下,最後被雅各賓派穗檔以361票對360票將他推上了斷頭台,成了斷頭台下永不凝固的鮮血中的一部分——這一切僅僅是雅各賓派的一句「國王的存在不利於革命」。

說起來,法國大革命的那十年時間,著實是法國歷史上最黑暗且無人道的一段時期,法國真正建成Oscar夢想中的「自由、平等、博愛」國家時,已經是很多年後的事情了。也許她死在那個偉大的日子,對她反而是種幸福。如果她看到了那些白色恐怖,看到了被推上斷頭台的舊貴族們,甚至如果她自己被羅伯斯庇爾推上斷頭台的話,她是否還會堅定自己當初的選擇呢……Oscar是那種如果沒有了理想就會崩潰的人,因為她一輩子都在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另一位因為死得早而沒有看到之後鮮血淋漓的法國的幸運兒,便是路易十六與Antoinette的長子,Louis Joseph太子。他因為那個時代無法治癒的重病,而於1789年6月9日去世。漫畫中,雖然他出場並不多,但每每見到這個孩子都會覺得無比的心痛,Joseph是個美麗的孩子,而且非常的聰明好學。他生病不得不卧床休息的時候,Oscar去看望他時發現他正在讀法國史,Joseph對Oscar說這樣做是因為他想多學一些東西……這有點像他父親路易十六,因為路易十六就是個頗愛讀書的人。

Joseph對Oscar很是依戀,一來可能是因為Oscar是他母親的親信(雖然管理全凡爾賽宮的禁衛隊,但Oscar似乎很多時候都在Antoinette身邊,因為Joseph生病確診的時候Oscar就在一旁安慰Antoinette),他從小就對Oscar非常的熟悉;二來就是Oscar的一切都是他對成人世界的夢想。不同於他的纏綿於病榻,Oscar是那麼的健康而且精力充沛,舞刀弄槍身負重責大任。他曾經要求Oscar帶槍給他看,並且為他訂做槍支。

他與Oscar的最後一次見面,則是要求Oscar帶他去騎馬,因為他很是羨慕騎著白色高頭大馬、身穿軍裝神采飛揚的Oscar,他很想體味一下那種威風的感覺。那一天,他吻了在他心中猶如女神的Oscar,也許這時他已經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沒有像過去一樣說「我要快點好起來,因為法國將要由我來統治」之類的話,而是說「如果有來世,我要健健康康地成長,Oscar,等我到我長大的那一天」。

Joseph年紀雖小,卻懂事溫柔得令人心痛。無論是說他要在凡爾賽宮見證會寫入法國歷史的三級會議,還是強忍病痛對Antoinette說「對不起媽媽,害你和爸爸為我擔心了」,更是對Oscar說「請你保護我的媽媽」時,不光漫畫里的Antoinette和Oscar為他流淚,讀漫畫的人也會為這美麗聰慧的孩子傷心吧。

其實這個時候,就算Antoinette再怎麼是個不稱職的王後,她也不過是個普通的母親,普天下母親愛孩子的心情是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可以想見Joseph的死對Antoinette是多麼大的打擊。而當Antoinette無錢為Joseph辦理喪事的時候,她也在此刻徹底覺悟她過去的浪費是多麼的錯誤。而Joseph的死對Oscar也是個很大的沖擊,無論多麼美好的東西,總是會逝去的……即使她有心為他打退死神……當得知他的死訊時,Oscar因為不能去給他奔喪,便漏夜冒雨跑馬出去發泄心中的哀痛……這天使般可愛純凈的男孩子啊,被病魔先行帶走,也許比被雅各賓派的人折磨至死好得多,至少那樣的話,他對這個世界,永遠只有溫馨美好的回憶,去世時身邊也都是愛著他的人陪伴著他,而不是孤零零地離去。因為從他的弟弟,Joseph Charles的結局來看,雅各賓派的人是不可能放過這位波旁王族的王太子的。即使這樣,也無法掩飾看到他的結局時的強烈悲傷啊……

雖然Joseph出場不多,但給人的印象卻相當的深。同樣的,只出現在漫畫後半部分的Alain,也是無比的鮮明耀眼。

身為沒落貴族,即使從士官學校畢了業(法國士官學校是由路易十四建立的,只有貴族可以入讀,畢業生出來一入伍就至少是少尉),仍然很難得到提拔的機會,就如他所說「所有的要職都被你(指Oscar)這種大貴族占據了」。所以如果沒有法國大革命的話,估計他一輩子都只能當個小軍官了事。

Oscar的父親是禁衛軍的總司令,世襲伯爵,是擁有出入宮廷資格的大貴族(Oscar的母親是Antoinette的首席侍女,可見這個家族的地位是多麼的顯赫)。身為他的女兒的Oscar,作為女伯爵,一進入軍隊就得到了上尉的軍銜。甚至後來同樣擔當禁衛隊連隊長的列爾,只不過得到了少校的軍銜(Oscar在這個位置上的軍銜先後是上校和准將)。可以說,Oscar女伯爵是靠她的大貴族出身起家的,因此破落貴族的Alain才對這位「像花般纖細」的女伯爵有一種厭惡的心態。

應該說,Oscar作為女性和軍人的魅力,是在進入衛兵隊、也就是後半部的漫畫中才逐漸發揮出來的。前期的Oscar只能算是中規中矩,雖然很特別卻沒有那種耀眼的感覺。而Alain在這個Oscar徹底成長蛻變的過程中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他令Oscar看到了法國平民和小貴族的情況,帶給了她思想的全面沖擊。

Oscar遇到Alain時,他已經被從少尉貶為了普通士官,但因為他武藝過人又對貴族厭惡,所以他成了衛兵隊士兵們的精神領袖。Oscar提前一天來到任上見她的新手下時,他便領著士兵們一起拒絕列隊出席Oscar的上任儀式,躲在軍營食堂里喝酒打牌。直到Oscar領著Andre怒氣沖沖地沖進食堂對士兵們興師問罪的時候,Alain作為士兵代表,直白地說出了「雖然我們也是保衛王宮的軍隊,但我們可不是裝飾用的禁衛隊,而且我們不聽女人的命令。」

衛兵隊不像禁衛隊,是由中下層的平民構成的,其粗野可不是禁衛隊能比的。這群士兵甚至還對Oscar的美貌發出了不三不四的評論,諸如「雖然不歡迎你的領導,但如果你偷偷溜進來可是很歡迎」的之類的話,以致從沒被如此言語羞辱過的Oscar惱羞成怒,不光大罵衛兵隊是「酒囊飯袋的烏合之眾」,還跟包括Alain在內的士兵們大打出手……但說句實話,日後Oscar能收服這群粗鄙的士兵,她那張令凡爾賽中無數貴族男女都為之傾倒的絕世容顏也出了很大的力……畢竟那群出身下層的士兵是從沒見過Oscar這樣氣質出眾的美女的……就連Alain,即使他不願意承認,但他也是在一開始就迷上了Oscar的美貌。

總之剛到衛兵隊的Oscar還挺可憐的,因為就連晚上出去巡視,都被Alain帶著幾個士兵劫持了(Oscar再怎麼樣也是個女人,她沒有可能打得過好幾個訓練有素的大男人的),幾乎就被他們給輕薄了……(就算她是貴族,隨意輕薄女性還是不對的啊)但Oscar沒有懲罰Alain他們,因為她並不想用權力而使他屈服。

作為女性,細心的Oscar很快發現了手下們一些不對勁的情況,比如說經常「丟失」佩劍和營養不良。終於,她發現平民的生活居然已經困難到必須靠賣對一個軍人來說最重要的佩劍來維持家人的生活的地步了。雖然她諒解了他們,但士兵們還是不接受她。直到她發出了「太陽底下每個人的心靈都是平等」的感慨時,士兵們才真正接受了這位致力於改善他們和他們的家人的生活環境女隊長。

Alain的妹妹,Diana,是個非常美麗的年輕女孩,正因此才被Oscar的前任看中並企圖非禮她,結果被Alain打碎了下巴。自知理虧的前隊長不敢殺Alain,而是把他降了級。因此Alain才對貴族更加的痛恨。但是Alain還是抵擋不了Oscar,將自己這位女隊長的事跡介紹給前來探望的妹妹。

Diana,這個窮貴族家的女兒,與Rosalie是如此的相像,並且馬上就要結婚人。她同樣迷上了Oscar,尤其是喜歡Oscar的金發。當她的未婚夫在結婚前一天,為了財產拋棄了她與富有的平民之女結婚時,她便自盡了。Alain為了妹妹的死幾欲精神失常,而這件事對Oscar同樣有著巨大的沖擊,她第一次知道,破落貴族還不如平民。她所屬的貴族階級,已經在時代的風雲中漸漸沒落,平民階級才是未來社會的主宰。

Alain回來上班後,第一件事就是將妹妹的頭發送給Oscar。我猜想,這件東西背後是有著深意的,它代表Alain真正的接受了Oscar,並且正視了自己對Oscar的愛。

其實我一直覺得Oscar對男人們對她的仰慕之情是很不了解的,至少她並不知道Alain對她的感情,直到革命前夕,在三級會議的會場外面,當Oscar攔住沖動的Alain時,他吻了她,她才知道這位屬下對她的感情。然而這份情意,同是男人的Andre和Bernard卻很了解。Alain,他為了Oscar可以一輩子不結婚,因為他的心只屬於她,即使那隻是永遠沒有結果的單戀……在那個時代,一個男人如果愛上了一個如Oscar般特別的女人的話,他應該是無法愛上別的女人的……因為再沒有一個女人,能擁有她所擁有的一切……

Oscar,她是女人的夢想,雖然有束縛,但是能夠依照自己的心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與自己愛的人相伴到生命終結時。這朵凡爾賽的玫瑰啊,含苞待放時如白玫瑰般純凈高雅,怒放時如紅玫瑰般熱烈且燦爛!如此耀眼鮮活的人,足以令任何人目眩神迷、黯然失色!玫瑰凋零在開放得最美好的那一刻,人們永遠會記住那燦爛奪目的無雙女性,深深印在心中。

法國國旗的顏色是藍、白、紅三色,象徵著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就連今日法國的國歌《馬賽曲》,也是那個時代的作品,可見這次革命對今日的法國影響有多麼的大。漫畫中Oscar曾經擔任過三個不同的職務,每次都換了不同顏色的軍服,恰巧就是這藍、白、紅三色。

擔任王太子妃Antoinette的禁衛隊長時穿的是白色軍服,成為宮廷禁衛隊連隊長時則換了紅色的軍服。等到最終成為由平民組成的法國衛兵隊的隊長時便換上了藍色的軍服。這應該是象徵著Oscar逐漸拋棄了自己貴族的身份與意識,慢慢靠近平民,並最終投身革命獻出自己生命的過程。

Oscar,如果沒有大革命的話,她應該一輩子都會作Antoinette的護衛,不曉得平民的事,只會對王室和自己的階級效忠吧!但人類思想的火花,只有在發生碰撞時才綻放出來,她的美好,在於能夠超越自己的階級,真正去了解法國的現狀,思考法國的未來。並且有勇氣為自己的祖國獻上自己的青春和鮮血——哪怕這意味著背叛自己的階級和發誓要用生命去保護的Antoinette……

5. 關於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 (灶改1754—1793)法國國王。1774年即位。正值王朝危機四伏,先後任用杜爾哥、內克等為財政總監,企圖進行改革,遭特權等級反對。此後財政支出激增,經濟瀕於破產。為徵收新稅,不並辯罩得不求助於第三等級。1789年5月,被迫召開中斷了175年的三級會議。但竭力維護特權等級利益,拒絕第絕鬧三等級的改革要求,並企圖用武力威脅第三等級代表,7月14日,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獄,路易十六迫於形勢,接受革命現實,但在暗地裡進行破壞。1791年6月20日偕王後、王子化裝潛逃未逞。1791年9月,被迫向憲法宣誓。1792年在立法議會宣布的對奧戰爭中,勾結外敵和逃亡貴族,企圖鎮壓革命。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推翻王政,9月21日成立法蘭西共和國,路易十六被捕。1793年1月18日,被國民公會以叛國罪判處死刑。1月21日在巴黎革命廣場被處死。

6. 巴洛克時期的服裝特點

巴洛克時期的服裝特點:

1、巴洛克風格追求的是繁復誇張、富麗堂皇、氣勢宏大、富於動感的境界。

男裝因巴洛克風格而出現了令人刮目的式樣,走到了奢華和人工造作的盡頭,可以說幾乎超越了男性風格的界限。

巴洛克風格創造出了華麗繁復之極的男裝,在歷史的發展中走到了極端。巴洛克風格服裝的是服裝歷史的典型代表。

2、艷麗奢華的配飾點綴同色的絲絨服裝,定將散發貴族氣質。

男裝最大的特點就是大袖子花邊了,帶馬刺的靴子也成了時髦,還有羽毛大帽子和佩劍這個時候時興馬甲,很短很小,有點像西裝背心。

這個時候出現長外套,開始沒有領子,後來出現大領。從上到下密密麻麻的排扣,裝飾極為華麗。外套的口子只扣上邊幾個,下面全是擺設用。後來下擺還加了襯墊使衣服下擺向外翹起來。

(6)路易十六男裝怎麼樣擴展閱讀:

巴洛克(Baroque)是西方藝術史上的一種藝術風格,其最基本的特點是打破文藝復興時期的嚴肅、含蓄和均衡,崇尚豪華和氣派。

巴洛克16世紀末期產生於義大利,17世紀盛行整個歐洲,18世紀初期在德國和奧地利等國仍有較大的影響。

巴洛克風格表現在建築、美術、音樂、文學及染織藝術各個領域,內涵極為復雜,具有相當大的影響,這些影響使17世紀整個歐洲的建築及藝術設計呈現出巴洛克氣勢雄偉、強烈奔放的特點。

大量精美絕倫的藝術設計作品,使我們欣賞到這個時期藝術家們智慧的結晶,領悟到他們藝術設計的精巧構思和創作技藝,領略到他們卓著的藝術思維能力。

7. 世界上最好的表是什麼表

百達斐麗(Patek Philippe - PP)、 江詩丹頓(Vaucheron Constaint - VC)、 愛彼(Audermars Piguet - AP)、 積家(Jaeger Le-Coultre - JLC)、 寶璣(Breguet - BG)、 寶珀(Blancpain) 萬國(International Watch Company - IWC)、 勞力士(Rolex) 伯爵(Piaget - PG)、 卡地亞(cartier) 當然,這也只是一家之言,關於世界名表的爭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第二名,江詩丹頓,VC。它好就好在機芯和外殼工藝極為出色,而且一貫限量生產,特別是VC的Malte款的鏤空表,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

第三名,愛彼,AP。一貫以高調的姿態出現,最經典的款式是「皇家橡樹」(Royal Oak),特點是規則的八角形表殼,八個角上分別有八顆裝飾喚世性的螺絲,顯得非常粗獷,極有男性氣息。AP的價位較高,一般只在亨得利或者英皇珠寶有售,「皇家橡樹」有一款不銹鋼的男裝表售價7.8萬元;其全18K黃金加表盤鑲鑽的售價達滾備45萬余元。當然,還有更規的,誰叫AP是經典中的經典呢,連世界最著名的動作片巨星阿諾德.施瓦辛格都是AP最忠實的擁躉,他在其主演的影片《終結者3》中佩戴的正是在AP特別定做的新款腕錶。

第四名,本人認為應屬積家,JLC。JLC以純機械機芯製造著稱於世,甚至其它的著名品牌也用過它的機芯。JLC的101機芯是世界上最小的純機械機芯,用它做出來的女士珠寶腕錶甚至曾經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自己加冕慶典上的穿戴。

第五名,寶璣,BG。號稱「錶王」,主要是因為其創始人路易.寶璣先生有著太多的關於腕錶的第一次發明,比如創世紀的陀飛輪(Tourbillon)和「寶璣指針」等等。所有款式均用18K黃金以上的貴金屬製造外殼,以鱷魚皮表帶為主,而且表盤通常以鍍銀處理,非常漂亮。只是有一點點的遺憾,就是外形款式有點兒保守,大多為圓形表盤,缺乏變化。但是,無論如何都是世界級的名表!

第六名,寶珀(Blancpain),縮寫是JB。這個牌子讓本人推崇恐怕會招致一大批「錶行家」們的臭罵,因為伯爵都沒有上榜呢,而大家都很喜歡伯爵嘛!嘿嘿!其實寶珀有它的不足,就是它的外觀幾乎沒有變化,一直只生產圓形表殼的手錶,而且以皮帶表居多,顯得過於保守、傳統,似乎和時尚根本掛不上勾。但是,寶珀卻是僅有的幾個從來都只生產機械表而沒有石英電子表的品牌,寶珀的口號就是「只做機械表」。要知道,即使是積家這樣的品牌都不曾免俗吶!寶珀還是現存歷史最久的、最古老的腕錶品牌,建於1735年。而現在在用於市場銷售的腕錶中,寶珀特別設計製造的款式-「1735」以636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傲立當世,這款表窮極了製表大師們的智慧,據稱當世只有3到5位大師可以製造類似復雜功能的腕錶,要買到它除了有超級富豪的家底之外,還得提前至少3年預訂才可以,也就是說不是一般的大富豪就可以買得到的。

第七名,萬國,IWC。這有點私心的成分,只因為萬國的口號就是「只做男人的腕錶」,嘿嘿!美眉們可千萬別說俺「大男子主義」哦。萬國雖由美國工程師和備肢瓊斯(Jones)創立,但是卻是百分之百的純正瑞士血統。因為它的工廠就設在瑞士的沙斐豪森小城。萬國的機芯品質沒的說,外形設計更是具有自己的特色。首先是以圓形表殼為主,其次是大表盤,乍一看很普通,其實朴實中見功夫,風格非常適合男士佩戴,特別是IT業或者其他從事工程方面的男士佩戴。它的經典款式如達芬奇(Da Vinci)、葡萄牙(Portuguese)和波濤斐諾(Portofino)都是非常具有個性的腕錶,不張揚卻極有氣派。

第八名,勞力士。許多暴發戶非常喜歡它。其實,一個腕錶為社會各階層人士認知和歡迎也不是它自己的錯呀。但是,如果說機芯的品質和耐用可靠,勞力士無疑是最出色的,簡直可以當成傳家之物留給子子孫孫。雖然勞力士幾乎從來都不製造復雜功能的腕錶,但是它的經久耐用、走時精準卻是出了名的,而且一直是二手錶市場里的寵兒,保值功能極佳。

第九名,伯爵。若單以價格而言,伯爵絕對是前3名的,不過,本人之所以不太看得上它,是因為它的高價格主要是靠運用了大量的鑽石和寶石鑲嵌,以及市場運作(還不如叫炒作更好)所造成的。伯爵自己不擅長做機芯,通常用別家的機芯,但是在外殼設計和用料上卻特別下功夫、舍本錢。

第十名,卡地亞。前10名里唯一非瑞士品牌,雖然創自法國,但是工廠卻在瑞士,而且用瑞士頂級的機芯。沒什麼更多可說的,卡地亞被以前的英國威爾士親王成為「國王的珠寶商,珠寶商中的國王」,以皇室珠寶起家的路易.卡地亞先生在1904年把他的好友-法裔巴西巨商山度士.杜蒙的請求變成了世界上第一款最成功的腕錶「山度士」(Santos),於是卡地亞奠定了今日世界著名腕錶品牌的地位......2004年卡地亞為紀念「山度士」表問世100周年發行了「山度士100」和「山度士-杜蒙」(超薄)黃金/不銹鋼款腕錶。另外還有靈感得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軍坦克的「坦克」(Tank)還有卡地亞的另一傑作-帕夏,據說源於上世紀30年代一位摩洛哥王國的地方大員,他的官銜是「帕夏」,在北非柏柏爾語的意思是「總督」,因為他酷愛游泳,所以他請求卡地亞專門為其製造一款防水性能極佳的腕錶,於是「帕夏」就問世了......卡地亞的價位差別也很大,最便宜的是「坦克」(Tank)的不銹鋼款,3萬元左右;貴的幾十萬不等。

第十一名,芝珀,GP。瑞士傳統品牌,既恪守傳統品質,又不乏創新,最經典的是其「法拉利」,結合了賽車與腕錶的優良品質於一身,完美的結合。價格也不低,通常在5萬元以上,但在二手市場上表現就一般了,價差較大。本人見過一塊18K黃金男裝腕錶,可能款式老了些,才賣人民幣8,000元!呵呵!

第十二名,毫不猶豫,當屬雅典(Ulysse Nardin)。說心裡話,本人覺得這樣的翻譯實在巧妙,可能來自香港人。這個牌子的創始人Ulysse Nardin27歲就有了自己的製表作坊,而它一向以生產航海表著稱。雅典的腕錶以功能復雜,樣式變化多端見長,最經典的一款叫「成吉思汗三問表」,每當鬧時之時,表盤上的類似浮雕的蒙古騎士(也許就是成吉思汗的形象吧)會「縱馬馳騁」,活靈活現,做工非常精細,體現了雅典表精湛的工藝水平。

第十三名,朗格(A. Lange Soehn)。少見的非瑞士品牌,它是地道的東部德國產品,曾經因前東德的專制統治而消失過,但兩德統一後再度煥發青春。朗格堅持只做機械貴金屬腕錶,使得它的品質和價位都據高不下,一般均在10萬元以上,而且國內一般商場買不到。

第十四名,真利時(Zenith)。瑞士品牌,以復雜功能時計著稱,多用貴金屬作外殼,皮帶表居多,是比較傳統的腕錶,品質一流。

第十五名,肖邦(Chopard),瑞士品牌,以女裝鑽石表著稱,特別是「快樂鑽石」(Happy Diamond),是窈窕淑女的最愛。竊以為其實際佩戴效果要好於滿是珠光寶氣的伯爵......

其他答案

第一名,當然是百達斐麗,英文縮寫就是PP。勿庸置疑是全世界公認最好的品牌,號稱「手錶中的藍血貴族」。PP不以復雜的機芯或者華麗的外觀見長,甚至在其男裝表的外殼上很少鑲嵌任何鑽石或者寶石,但是它始終堅持自製機芯,限量生產,天生就具有一種儒雅內斂的貴族氣質。所以,PP不是有錢就可以佩戴的,那些戴著黃澄澄的金戒指和金項鏈、經常出入桑拿和卡拉OK的「土財主」根本不配擁有PP。佩戴者應當是有一定的氣質和風度,談吐文雅,具有「貴族氣」的成功人士才可以佩戴。PP對與大號的戒指、手鏈和項鏈等珠寶具有「免疫力」,把這些東東和PP放在一起總是不協調的,所以在戴PP時應當避免再佩戴這些俗氣的東西。PP的價位都在人民幣10萬元以上,作為入門級的3919也得11萬左右。

第二名,江詩丹頓,VC。它好就好在機芯和外殼工藝極為出色,而且一貫限量生產,特別是VC的Malte款的鏤空表,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

第三名,愛彼,AP。一貫以高調的姿態出現,最經典的款式是「皇家橡樹」(Royal Oak),特點是規則的八角形表殼,八個角上分別有八顆裝飾性的螺絲,顯得非常粗獷,極有男性氣息。AP的價位較高,一般只在亨得利或者英皇珠寶有售,「皇家橡樹」有一款不銹鋼的男裝表售價7.8萬元;其全18K黃金加表盤鑲鑽的售價達45萬余元。當然,還有更規的,誰叫AP是經典中的經典呢,連世界最著名的動作片巨星阿諾德.施瓦辛格都是AP最忠實的擁躉,他在其主演的影片《終結者3》中佩戴的正是在AP特別定做的新款腕錶。

第四名,本人認為應屬積家,JLC。JLC以純機械機芯製造著稱於世,甚至其它的著名品牌也用過它的機芯。JLC的101機芯是世界上最小的純機械機芯,用它做出來的女士珠寶腕錶甚至曾經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自己加冕慶典上的穿戴。

第五名,寶璣,BG。號稱「錶王」,主要是因為其創始人路易.寶璣先生有著太多的關於腕錶的第一次發明,比如創世紀的陀飛輪(Tourbillon)和「寶璣指針」等等。所有款式均用18K黃金以上的貴金屬製造外殼,以鱷魚皮表帶為主,而且表盤通常以鍍銀處理,非常漂亮。只是有一點點的遺憾,就是外形款式有點兒保守,大多為圓形表盤,缺乏變化。但是,無論如何都是世界級的名表!

第六名,寶珀(Blancpain),縮寫是JB。這個牌子讓本人推崇恐怕會招致一大批「錶行家」們的臭罵,因為伯爵都沒有上榜呢,而大家都很喜歡伯爵嘛!嘿嘿!其實寶珀有它的不足,就是它的外觀幾乎沒有變化,一直只生產圓形表殼的手錶,而且以皮帶表居多,顯得過於保守、傳統,似乎和時尚根本掛不上勾。但是,寶珀卻是僅有的幾個從來都只生產機械表而沒有石英電子表的品牌,寶珀的口號就是「只做機械表」。要知道,即使是積家這樣的品牌都不曾免俗吶!寶珀還是現存歷史最久的、最古老的腕錶品牌,建於1735年。而現在在用於市場銷售的腕錶中,寶珀特別設計製造的款式-「1735」以636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傲立當世,這款表窮極了製表大師們的智慧,據稱當世只有3到5位大師可以製造類似復雜功能的腕錶,要買到它除了有超級富豪的家底之外,還得提前至少3年預訂才可以,也就是說不是一般的大富豪就可以買得到的。

第七名,萬國, IWC。這有點私心的成分,只因為萬國的口號就是「只做男人的腕錶」,嘿嘿!美眉們可千萬別說俺「大男子主義」哦。萬國雖由美國工程師瓊斯(Jones)創立,但是卻是百分之百的純正瑞士血統。因為它的工廠就設在瑞士的沙斐豪森小城。萬國的機芯品質沒的說,外形設計更是具有自己的特色。首先是以圓形表殼為主,其次是大表盤,乍一看很普通,其實朴實中見功夫,風格非常適合男士佩戴,特別是IT業或者其他從事工程方面的男士佩戴。它的經典款式如達芬奇(Da Vinci)、葡萄牙(Portuguese)和波濤斐諾(Portofino)都是非常具有個性的腕錶,不張揚卻極有氣派。

第八名,勞力士。許多暴發戶非常喜歡它。其實,一個腕錶為社會各階層人士認知和歡迎也不是它自己的錯呀。但是,如果說機芯的品質和耐用可靠,勞力士無疑是最出色的,簡直可以當成傳家之物留給子子孫孫。雖然勞力士幾乎從來都不製造復雜功能的腕錶,但是它的經久耐用、走時精準卻是出了名的,而且一直是二手錶市場里的寵兒,保值功能極佳。

第九名,伯爵。若單以價格而言,伯爵絕對是前3名的,不過,本人之所以不太看得上它,是因為它的高價格主要是靠運用了大量的鑽石和寶石鑲嵌,以及市場運作(還不如叫炒作更好)所造成的。伯爵自己不擅長做機芯,通常用別家的機芯,但是在外殼設計和用料上卻特別下功夫、舍本錢。

第十名,卡地亞。前10名里唯一非瑞士品牌,雖然創自法國,但是工廠卻在瑞士,而且用瑞士頂級的機芯。沒什麼更多可說的,卡地亞被以前的英國威爾士親王成為 「國王的珠寶商,珠寶商中的國王」,以皇室珠寶起家的路易.卡地亞先生在1904年把他的好友-法裔巴西巨商山度士.杜蒙的請求變成了世界上第一款最成功的腕錶「山度士」(Santos),於是卡地亞奠定了今日世界著名腕錶品牌的地位......2004年卡地亞為紀念「山度士」表問世100周年發行了 「山度士100」和「山度士-杜蒙」(超薄)黃金/不銹鋼款腕錶。另外還有靈感得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軍坦克的「坦克」(Tank)還有卡地亞的另一傑作-帕夏,據說源於上世紀30年代一位摩洛哥王國的地方大員,他的官銜是「帕夏」,在北非柏柏爾語的意思是「總督」,因為他酷愛游泳,所以他請求卡地亞專門為其製造一款防水性能極佳的腕錶,於是「帕夏」就問世了......卡地亞的價位差別也很大,最便宜的是「坦克」(Tank)的不銹鋼款,3萬元左右;貴的幾十萬不等。

第十一名,芝珀,GP。瑞士傳統品牌,既恪守傳統品質,又不乏創新,最經典的是其「法拉利」,結合了賽車與腕錶的優良品質於一身,完美的結合。價格也不低,通常在5萬元以上.

8. 喜彩堂 怎麼樣可可化妝怎麼樣

化妝主要是鬧巧早妝,跟皮賣妝的找燃彎逗個差不多的就行,主要是發型.我在他家拍的婚紗照就是可可化的妝,我自我感覺不錯.

9. 大家認為路易十六是昏君嗎我認為他不錯呀至少不是暴君

路易十六性格優柔寡斷,即位後多次更換首相和部長,任由內閣內訌,從激進的改革到保守的節儉措施,政策變化無常。路易十六無心朝政,經常來到自己的五金作坊里,與各式各樣的鎖為伍,路易十六制鎖的技術很高,且極富創意,幾乎每一把都是一件藝術品,他的成就有點類似中國的明熹宗,天才皇帝不補天。他高薪聘請著薯哪源名的銅匠加曼,甚至可以自由出入他的寢宮。18世紀80年代法國陷入財政危機後緩沒,更經常借打獵等活動逃避復雜的國事數態。

10. 求法國一個歷史人物 間諜 叫戴戎/戴戎德博蒙

| 標簽: |字型大小大

小 訂閱
《Chelalier》主角歷史原型--法國諜王戴戎

在世界間諜戰的歷史中,法國諜王戴戎爵士(Chevolier,是一個十分傳奇的人物。當間諜而被稱為諜王,自有其過人之處。

戴戎的全名是查理士·日內維耶瓦·路易士·安德列·狄莫迪·戴戎·德博蒙。他出身於法國東尼雷城一個最低級的小貴族家庭。
戴戎在學校讀書時,是一個成績極優的學生,當其他同學還在開始學拉丁字母時,他已經在研究拉丁法律學了。他還只是一個孩子,就已獲得法律博士學位。他的一篇關於法國金融財政的論文,震動了法國學術界。
戴戎個子不高,睫毛很長,面目俊秀,像個女孩子,但卻是位出色的劍術家,在他的家鄉,同學們選他當劍術學校的隊長。
1750年,戴戎躊躇滿志地來到巴黎。當時,法王路易十五正同他的群臣討論戴戎的那篇著名論文。法王對大臣說:「這個戴戎,看來聰明絕頂,我們應該用這樣一個聰明人當財政大臣才對。」」「大臣點點頭。當時的法國國庫正連年債台高築,越來越困難。於是,戴戎被召進宮。
法王用驚異的目光看著他,難道這個臉孔嫩如少女、天真無邪的小夥子,竟然就是一個著名的法律博士和財政專家嗎?這簡直使他無法置信了。
但是,經過幾分鍾的交談之後,證明戴戎並非等閑之輩。法王驚愕萬分。
突然,路易十五覺得,讓戴戎這樣一個傑出人才關在國庫之中運籌財經,未免大才小用,他要給他一個更重要的職位。法王把大臣們辭出,單獨對戴戎說:「我想要你為法國完成一件極其重要的秘密使命。」
原來當時法王打探出一個驚人的消息:他的宿敵英王喬治二世正准備同俄國結成聯盟,這樣會使英國更強大,成為法國巨大的威脅。
法王屏退左右,對戴戎說道:「你得到俄國去,同女沙皇伊莉沙白單獨交談,不能讓任何俄國人知道你是我的特使。當你有機會單獨面見女沙皇時,就把我寫的一封信給她。」
另外,法王還交給戴戎一份密碼,要他設法親手交給女沙皇,以便作為俄法之間秘密通訊之用。
男扮女裝不久,一輛馬車離開巴黎,不幾天,已經到達德國城市安哈特城。
當馬車進入安哈特城時,從車上走下來的卻是一位令人神魂顛倒的少女:「米雅·德博蒙小姐」。沒有人能想到「她」就是戴戎。
和他在一起的還有一個從瑞典來的老年法國人道格拉斯男爵,他自稱為米雅小姐的伯父,實際上卻是戴戎可靠的助手。道格拉斯到處說自己是經營皮革和礦業的商人。如果有人問起,他就向人解釋說:「我希望訪問某些波希米亞的礦場,也許甚至在回家之前,看看俄國巨大的皮革市場,不過我這次旅行完全是遵照醫囑,為了身體健康的原因。」說著就咳嗽一陣。
他們出盡風頭,便揮手告別,取道北上了。
他們一路上有兩件東西時刻不離身,一是由道格拉斯小心地放在口袋裡的一個鑲著珠寶的玳瑁鼻煙壺,另一樣是米雅小姐隨便到哪兒都帶著的一本小書。這鼻煙壺有一個暗格,裡面藏著通訊密碼,而那本小書的羊皮封面裡,藏著路易十五給女沙皇的親筆信。
挨過千里草原的長途跋涉,他們終於到達了俄國首都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塞滿了外國間諜。有專業的,也有業余的,在舞會上尋歡作樂的貴族公子哥兒也在收集情報。俄國首相彼斯圖切夫知道間諜很多,但他並不把間諜全部抓起來,而是建立起一支俄國自己的特務組織,嚴密監視所有的外國人,不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女沙皇。他甚至在宮庭中也布置了特務,監視女沙皇的一舉一動。他對她並不信任,因為女沙皇沉迷於荒淫無恥的生活,不關心國家大事,所以彼斯圖切夫瞞著她同英國拉扯關系。
巴黎美人轟動了聖彼得堡,也引起了彼斯圖切夫的注意,他下令特務們盡快探知來歷,摸清底細。「小姐」被襲一天晚上,四個特務突然闖進道格拉斯和他「侄女」的寓所,其中三人在破門而入後,沖進道格拉斯的房間。被那三人按在床上的道格拉斯從床上掙扎著跳起來,揮拳還擊,盡力自衛,但他赤手空拳,難敵三個持刀的特務。
與此同時,第四個特務已沖進「德博蒙小姐」的睡房。戴戎驚醒,一躍而起,把他時刻放在枕頭底下的手槍拔出。隨著槍聲,特務倒地身亡。戴戎在特務手中奪過利劍,沖出房間,去救道格拉斯。
當時戴戎身穿睡袍,也沒化裝,他從房中跑出,使三個特務愕然:怎麼「小姐」房中會跑出一個半裸的男人?說時遲,那時快,只見戴戎的利劍閃著寒光,猛然刺來。
第二天就是離境的最後期限,但仍沒有被「召見」的信息。道格拉斯對戴戎說:「期限已到,看來我們不能違反彼斯圖切夫的命令,否則他會以間諜罪名把我們關進死牢。」
戴戎說:「不,明天才走,今晚還有一個機會,不到最後一分鍾不要絕望。」
天賜良機,就在當天傍晚,伏隆索夫副首相得意地陪伴美麗的「德博蒙小姐」進宮去見女沙皇。
女皇雖已上了年紀,但風韻猶存。她一見這位年輕的法國女賓,就把她拉到一邊,很注意地同她交談。
小姐說:「陛下的宮殿比凡爾賽宮還要華麗,這里的油畫和塑像,比我見過的都要精美得多。」
女皇微笑了。因為當時歐洲人認為俄國是個落後國家,所以,多年來她請了世界各地的專家來裝修宮殿,她特別喜歡客人稱贊她的宮殿庭院能同外國媲美。「還有,陛下的袍服……請原諒我無禮,但我不能不說,實在是太漂亮了,外國皇後的服飾哪能同你相比啊!」
女皇又微笑了,她喜歡漂亮服裝,並有15000件絲袍,5000雙鞋,能受到一個巴黎女士的稱贊,感到格外高興。「我在巴黎時,聽到不少奇談,真是無奇不有,陛下願聽嗎?」戴戎打出這張王牌,是因為他知道每天晚上女皇總要找幾個女人到宮中去陪伴她,整夜不睡地同她們談天說地。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很多年前她是在半夜裡奪取皇位的,從那時起,她一直害怕有人也在半夜來奪取她的皇位,因此,她已習慣整夜不睡,只准最信得過的人在夜裡陪她。戴戎就希望能陪她過夜,完成使命。
後宮陪夜戴戎這一招果然生效。女皇最愛聽是非,對世界各國的內幕新聞尤其感興趣。
她對戴戎說:「等賓客走後,你留下來,跟我進後宮去,把你在巴黎的見聞及所有最胡鬧的故事都講給我聽!」
當晚,女皇便把戴戎留在後宮的密室中。
後宮的密室是安全的,即使是首相的密探也不能進入。當晚,第一晚戴戎不可能立即完成路易十五交給他的使命,他還需要時間。
時間在流逝,戴戎終於成了女皇的密友,進而竟發展為床上伴侶。當後來戴戎」「說出自己是個男子時,女皇不僅不生氣,反而更加寵愛他,還要他改回男裝,封他為御林軍的統領,可以任意出入皇宮。
這時,首相彼斯圖切夫已經沒有辦法了。
不久,英國的荷德納斯公爵接到英國駐俄國大使的急信,信中說「我很遺憾地向您報告,首相彼斯圖切夫發現有困難迫使女皇陛下簽署那份我們急切需要得到的條約……」女皇洞悉彼斯圖切夫的企圖,拒絕簽約,這說明戴戎的「使命」已告成功。
戴戎成了女皇的寵人,伏隆索夫得勢了,彼斯圖切夫的權力越來越小。
隨著女皇同路易十五之間密件的來來往往,親英派由此一蹶不振,英俄聯盟成了空話。
雖然戴戎被女皇寵愛和重用,但他不願長期當她的禁臠,於是離俄返國復命。
當他返回巴黎後,受到路易十五的歡迎和大加賞賜,每年給他3000金法郎年俸,而且經常派他作為法王私人代表到外國談判,先後完成很多秘密的外交使命。有時他以戴戎爵士身份出現,有時又以「德博蒙小姐」出現,成了傳奇人物,令人無法捉摸。
返回法國戴戎功勞越大,就越使法王的情婦蓬皮杜夫人嫉妒。
蓬皮杜夫人也是法國間諜史上有名的人物。她生怕法王愛上別的女人,私自建立起一支秘密警察部隊,任命自己的親信貝耶為警察中將,專門為她偵察情敵。後來發展到朝廷中的任何決策,都得由大臣們在她的住宅內先開會決定。她實際上掌握了當時法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大權。
戴戎回國後,也曾得到蓬皮杜夫人的重用,但因他不甘心聽命於這個狠毒的婦人,故轉而參加了軍隊的諜報工作。
他作為法國駐英大使尼維納斯伯爵的秘書被派往英國。當時法國首相正同英國首相比克福爵士談判一項條約,以便拖延時間,作好同英國作戰的准備。
戴戎的任務是刺探英國政府給比克福進行談判時的具體指示。
說來難以相信,他輕而易舉地獲得了一份密件。有一天,比克福手下的一個官員到法國大使館作禮節性拜會,他手中的一個公文包時時不離身,這引起了戴戎的注意。
戴戎不動聲色地同那官員談天,一邊不斷給他斟酒。他不知酒中有迷葯,不一會便不省人事了。戴戎迅速打開公文包,將密件抄錄了下來,那官員醒來見公文包原封未動,也就安心而走。
法國代表在談判中利用得到的密件,迫使比克福不得不簽訂了條約,比克福還以為自己被英王喬治二世的寵臣首相布迪伯爵出賣了呢!
戴戎又立奇功,路易十五便給他以內閣大臣級的要職,就從那時起,蓬皮杜夫人開始憎恨他,要把他幹掉。但戴戎已深知法國朝廷不是久留之地,於是自動要求到英國刺探英倫海峽的防禦工事。
法國這次除派戴戎去英國外,還派了一位軍事工程專家羅捷雷伯爵,這個伯爵對海岸工事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而戴戎只是充當路易十五與羅捷雷之間書信來往的中繼人。
被迫出逃也許,從那時起,戴戎起了二心,他做了一件任何間諜也不會做的事:凡是法王與羅捷雷經他手傳遞的書信,他都抄錄了副本,秘密收藏起來。
到1756年,英法之間爆發了「七年之戰」。戴戎回到法國擔任法軍統帥德布洛利公爵的行營秘書,主管軍事情報。他曾騎馬冒著敵軍炮火,押運軍火,解救前線危急,扭轉局勢,反敗為勝。
但他在法國的活動卻在戰後突然中斷,因為蓬皮杜夫人已視他為眼中釘,故意將他的一個私敵派去做他的上司。戴戎盛怒之中,逃往英國。
他將過去秘密抄錄的信件取出來勒索路易十五,如果不給他驚人數目的錢,他就公開揭露路易十五陰謀對付英國的秘密。但他並未得逞,法國派出不少特務到英國去殺他滅口。可是,戴戎也不好對付,不少特務都有去無回了。
法王無法,派了著名作家與外交家博馬舍到英國同戴戎談判,但戴戎還是發表了其中幾封信,氣得路易十五暴跳起來,隨之戴戎也成了英國人很歡迎的知名人物。
最後,戴戎答應博馬舍提出的要求,條件是法王不得再派人暗殺他,並給他一筆賠償。在談判中,路易十五駕崩,繼任的路易十六深知再也不能讓戴戎鬧下去了,終於在1775年做出了讓步,不再派人刺殺他,還迎他回國,只要不再發表那些密信就算了。
客死他鄉戴戎於1777~1785年曾回法國居住了8年,這8年他是以女人身份出現的。以後在英國居住了25年。
法國大革命爆發,戴戎在英國取得政治庇護,長期居住在倫敦,時男時「女」地生活著。
對於戴戎的性別問題,在英國曾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為他的性別打賭,賭注越來越大。1775年11月11日的《晨報》這樣報道過:「倫敦城將因戴戎爵士的性別制訂新的政策;目前的賭注是七對四贊成是女人不是男人,人們在爭論不休,要求當事人在15天內解決這一難題。」但不管出現什麼挑釁和侮辱,戴戎總是一笑置之,絕不講出自己是男還是女。
1810年5月21日,戴戎以82歲高齡去世。「打賭」人為了贏得極高賭注,專門請了一個醫生檢查戴戎的屍體,以證實他的性別。
戴戎死前的5年,是同一個女人分住一層樓,當醫生肯定戴戎是男性時,那女人暈了過去,因為她5年來一直把戴戎視為女人!

出自《世界間諜傳》
迪昂的詳細資料

Le Chevalier D'Eon通稱騎士迪昂(1728-1810),生涯的前49年以男性身份活著,而後33年則以女性身份活著,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性別爭議人士,同時也是神一般的間諜和劍術大師。

洗禮名Charles-Geneviève-Louis-Auguste-André-Timothée Éon de Beaumont。為了便於記憶,一般採用簡寫的Charles d'Eon de Beaumont,譯作查爾斯·迪昂·德·博蒙。1728年10月5日出生於法國中東部的特納,這座城市距離盛產葡萄酒的勃艮地首府第戎不遠。

迪昂的父親路易(Louis d'Eon de Beaumont)是一位駐巴黎督察團的代表律師,而他的母親則是來自古老且富甲一方的貴族家庭千金小姐弗蘭索瓦茲(Françoise de Chavanson)。這位母親擁有世界上一切初為人母的女性的惡趣味,即喜歡將自己的正太兒子打扮成蘿莉,於是先天就生得面白身矮的迪昂直到8歲為止都過著女裝的生活。由於母親大人的調教深入人心,同時也因為迪昂本人實在太適合女裝,周遭的人們已習慣將他看成女孩,他自己也顯然沉浸在「少女情懷總似詩」的個人世界觀之中無法自拔……
日後迪昂本人曾用一種陰謀論說法否定自己的男性身份,稱生來即為女性,只因父親欠下大筆債務急需得到女方家族的遺產填補,才謊稱他是家中唯一擁有繼承權的兒子。

不要簡單的將迪昂看成只會騷首弄姿的低層次女性,人家很早就博覽群書滿腹經綸,在語言學和文學上造詣極深。同學們還在學寫拉丁文的時候他就能直接研讀拉丁文版法學著作,還和巴黎各大作家、詩人交好,熱衷寫作。據迪昂留下的回憶錄所言,他曾與羅什福爾(Rochefort) 伯爵夫人關系親密並從她那裡獲得了大量豪華禮服的友情贊助,愉快的參加了多場宮廷舞會。所以年少的他一度完全將自己視作女性,身著華美盛裝頻繁出入巴黎社交界,且以此為樂。

迪昂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從巴黎馬薩琳學院(College Mazarin) 畢業後的1749年,開始在巴黎財長身邊擔任秘書,負責處理政府金融報告,工作性質類似皇家審查員。24歲時發表了一篇關於法國金融財政的論文,在學術界引起很大震動,從而受到國王路易十五的關注,起初是打算重用他為財政大臣。

迪昂算得上難得一見的盡忠職守的模範青年,在那個講究「情聖主義」的法蘭西,迪昂有著異常的潔癖。當他的同齡人圍繞於高級娼婦和宮廷交際花身邊招蜂引蝶時,他反倒致力於文學和劍術的研究——當然,此類事實後來無一不成為了他女性說的有力證據。總之看到這樣一位擁有女性般秀麗風貌又文武雙全的貌美青年,路易十五深感如果只讓他統籌國庫,未免太大材小用。

1755年,路易十五設立了完全效忠於他個人的秘密外交機關「王の機密局」(The King's Psalms),網羅了一批秘使、間諜、心腹。迪昂當即被拉入了伙。當時的法國國內債台高築,在外交上也倍受英國壓制,英王已在策劃同俄羅斯結成聯盟。路易十五決定先發制人,遏制英俄同盟,便命令迪昂攜帶一封秘函到聖彼得堡,交給當時的俄國女皇伊麗莎白一世以重建法蘭西帝國同沙皇俄國間的外交關系。與迪昂同行的是假扮英格蘭皮草商的騎士道格拉斯(Chevalier Douglas),迪昂放棄了偽裝成道格拉斯僕人的計劃而化妝成他的侄女,化名莉亞·德·博蒙(Lia de Beaumont),借遵從醫囑外出旅行為幌子向聖彼得堡進發。出發前,路易十五交給迪昂一本特別裝訂版的孟德斯鳩(Baron de Montesquieu)《論法的精神》(The Spirit of Laws),其中就有夾層藏著給女皇的親筆秘函。

1755年7月從巴黎出發的皮草商叔侄二人組(偽),在同年10月到達了間諜密布的聖彼得堡。道格拉斯當即造訪了英國大使威廉姆斯(Williams) 希望獲得宮廷覲見,卻久未迴音,求助於瑞典和奧地利大使也依然沒有答復。與此同時,熱衷英俄結盟的俄羅斯宰相別斯圖熱夫(Бестужев) 發現了道格拉斯假扮英格蘭皮草商的真相,驚惶的道格拉斯只得火速逃往邊境。而女版迪昂的莉亞·德·博蒙則神一般的拉攏到與別斯圖熱夫不共戴天的政敵,副宰相沃龍佐夫伯爵(Михаи·л Илларио·нович Воронцо·в)。在沃龍佐夫的協助下,後門洞開,別說是宮廷覲見,連女皇的私人房間都能進出。再加上巧舌如簧談吐不凡,莉亞以女皇的侍讀、法語教師和密友的身份往來穿梭於寢室之間,隱藏在書中的法俄同盟策劃案也成功避開別斯圖熱夫的注意,送達到女皇手中。女皇被這位奇妙的美貌女特使迷得七葷八素,想都沒想就塞過去一封給路易十五的親筆回信。年末,迪昂手持夾帶著女皇秘函的《論法的精神》,意氣風發地回到凡爾賽宮。
此後為鞏固盟約,迪昂又兩次作為大使館書記官來到俄國,並未女裝的他稱自己為莉亞·德·博蒙的弟弟,共計三次的對俄出訪都大獲成功。
1757年,法俄正式重建了外交關系。

回國後,「剣の達人」的迪昂被任命為龍騎兵連隊(The elite Dragoons) 隊長,還得到3000法郎的年俸。
※龍騎兵在歐洲歷史上泛指裝備火槍的騎兵,因短身管燧發槍被稱作火龍而得名。法國龍騎兵則是一支獨特的多用途精銳兵種,集步兵與騎兵的優勢於一身,擁有壓倒性的機動能力。

1756年,歐洲七年戰爭(Seven Years'War) 爆發,為爭奪殖民領地,法國同俄國、奧地利結盟對抗英國和普魯士。迪昂也參加了戰爭,主管軍事情報,他劍術超群戰功卓著,只有頭部和腿部受過輕傷。

1762年,戰爭後期,俄國宮廷政變,新女皇葉卡捷琳娜登基後宣布先前的法俄同盟無效,失去後援的法軍在戰場上一敗塗地,路易十五慌忙派出迪昂為全權公使出訪英國調停戰事。迪昂用駐英大使尼維奈爾(Nivernais) 公爵秘書的身份做掩護,暗地裡竊取了英王喬治三世的軍事機密,當作簽署停戰協議的籌碼。

1763年,戰爭結束,因作戰勇猛加上對法俄、法英間外交的貢獻,雖然最後《巴黎和約》造成法國殖民領地大減,路易十五人望大跌,但時年35歲的迪昂還是獲得了聖路易十字勛章的嘉獎,這枚勛章是他成為聖路易皇家騎士團騎士的委任狀,也是被正式稱作「騎士迪昂」 的開始。

迪昂的功績引起了路易十五的情人,素有「影の女帝」之稱的革新派貴族代表蓬帕杜爾侯爵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 的強烈嫉妒。在路易十五賜予迪昂內閣大臣官位的同時,這種嫉妒幾乎達到了憎惡的頂點,她不惜安排迪昂的死敵格瑞希(Gersii) 伯爵出任他的上司,打壓之下再極盡中傷誹謗之能事。1763年2月迪昂以駐英大使代理的身份退出法國宮廷,接受了刺探英倫海峽防衛以便日後發動戰爭的隱秘任務。

英國之行是迪昂人生的顛峰,遠離烏煙瘴氣的法國朝政他身心愉悅,化身莉亞·德·博蒙多次出席名流聚會,轟動整個倫敦社交界。他在倫敦生活的奢華淫靡至今有證可考,他曾揮金如土,直接從自己的家鄉勃艮地進口名貴的葡萄酒廣為贈送,在品酒家中口碑極高;還購入豪宅日日歌舞昇平,規模堪比宮廷國宴,無論政府還是皇家都不得不將其視作麻煩人物。然而迪昂多年外交乃至間諜生涯,擁有常人無法想像的大量國王署名的機密文件,縱然誰都拿他沒有辦法,他甚至還將機密文件抵押來得到高額的現金借貸……

1763年10月,迪昂受令必須返回法國,深知自己處境的他拒絕回國,迫不得已只能用國家機密要挾路易十五,為此也不得不處處提防路易十五派來暗殺他的各路間諜。1764年迪昂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Lettres, mémoires, et négociations particuliéres》。英國各界普遍對他非常欣賞。由於這本書中並未涉及對英進攻計劃一事,姑且讓內憂外患的法王鬆了口氣。1766年,路易十五撐不下去決定暫時妥協,授予迪昂一筆每年12000法郎的退休金,作為對其外交、軍事事業的肯定,並允許他留在英國。迪昂得以安心地在倫敦生活,除繼續搜集任務情報外,還花費了大量時間滿足自己對書的喜好,他在倫敦的私人圖書館共有6000本藏書和500份罕見的原稿。

這種對迪昂政治上的放逐維持了14年,其中在1770年,勃艮地謠言四起,說迪昂本是女人,一時間英法民間如炸開鍋一般爭論不休,還開了賭局……眾人紛紛議論迪昂舉止柔弱形同女性,迪昂只得穿上龍騎兵隊長的男裝制服以求平息事態。而自1765年起擔當駐英大使的格瑞希伯爵又與他素來不合,故意釋放流言彼此沖突不斷,性別問題儼然已經上升為政治問題,對迪昂的工作越來越不利,讓他非常苦惱。

1774年,路易十五得天花去世,機密局隨之不復存在。新王路易十六對外交興趣寡然,取消了進攻計劃之餘派遣劇作家博馬舍(Pierre Beaumarchais) 前來倫敦斡旋,最後許諾只要迪昂不公開國家機密,就既往不咎歡迎他回到法國——急切盼望回國的迪昂被社會傳言糾纏得疲憊不堪,索性在那時做出了「我是女人」的回應,還找了一系列家庭原因為論據,初現其女性人格確立的雛形。只是這下更加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引得博馬舍堅信迪昂女性說,向他求婚……
事隔14年終於回到祖國的迪昂被路易十六算計,1777年8月29日,無聊又無恥的路易十六命令迪昂必須脫去龍騎兵制服終身女裝,還在11月21日為他舉辦了永久女性的儀式……時年22歲的年輕王妃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 主動要求提供女裝,因為她聽到好友勃利涅庫伯爵夫人(Yolande Martine Gabrielle de Polastron) 談論迪昂時稱「哀傷的女騎士」,而將他當成女性起了同情心。

迪昂雖然受到王妃的禮遇,但仍對自己的境遇很不甘心。1778年,美國獨立戰爭打響,法國抗英援美,迪昂主動要求去美國前線服役,卻被大肆嘲笑一番並丟回家鄉關了19天大獄。此後的他顯然對自己的祖國失去了信心,在法國以女性身份居住了8年後,1785年11月17日回到了更歡迎他的英國。可那裡政治環境雖寬松,性別八卦卻有增無減。倫敦的賭局依然繼續,對他男女比率的下注從1771年的3:2一直到1776年的4:7,賭金的總額逐年遞增更是達到28W英鎊。

因為機密局已成過去式,迪昂只有不斷出入沙龍參加劍術比賽賺取外快。1787年4月,他與倫敦最強劍士聖·喬治(Saint Georges) 的公開決斗在世間傳為佳話。聖·喬治當時是身心皆處於顛峰期的現役近衛騎兵,59歲的迪昂挑戰年輕天才劍士這一舉動普遍不為人們所看好。結果,堅持穿著女裝的迪昂即便費力的提著裙子,也在最後以七連突刺大敗聖·喬治……英國人民震驚了,一度稱他為歐羅巴劍聖。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迪昂得到英國的政治庇護,在倫敦長期留守,時而男裝時而女裝的生活著。他煩悶於民眾發瘋一樣的獵奇心理,一直躲在自己的小公寓里。1792年5月,64歲的迪昂曾致信立法議會請求復歸軍職,無人理睬。革命造成整個法國時局大變動,翌年路易十六被處死後,地方小貴族把同樣貴族出身的迪昂在法國的所有財產沒收了。失去了退休金保障又無法回到祖國的迪昂生活日益貧困,更因欠債被關了拘留所,潦倒的他不得不賣掉聖路易十字勛章和路易十五的鼻炎壺,還有自己鍾愛的藏書,這對愛書的迪昂來說無疑比死還要難受。到了最後,一切皆被變賣,唯有古羅馬詩人荷拉斯(Quintus Horatius Elaccus) 的《頌歌集》(Odes) 實在捨不得才被留下。這一期間,大眾輿論依舊針對他的性別冷嘲熱諷……

1810年5月21日夜,因劍傷復發,82歲的迪昂在倫敦後街去世。他死後,對賭局仍心存疑慮的人們委託外科醫生進行了遺體解剖,結論——真正的男性。

1810年5月28日,迪昂被葬在英格蘭東南部密德塞克斯的聖潘克拉斯(St.Pancras)公墓。
他的墓碑上刻用著拉丁文寫的四行詩:

不著寸縷 自天空降生
如今又身無一物 長眠墓碑之下……
總而言之 活在人世
我這一生既未曾得到 也未曾失去……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405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1636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096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594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865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791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924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346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659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