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領帶用法 » 安妮日記jk搭什麼領帶

安妮日記jk搭什麼領帶

發布時間: 2023-01-14 03:55:38

① 安妮日記主要內容有哪些

《安妮 日記 》是由13歲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在納粹排猶歷史中留下的真實戰時日記。為了讓大家對這本有一定的了解!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安妮日記主要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安妮日記主要內容
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三歲的安妮和家人為逃離納粹恐怖統治,躲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一間倉庫里,從此展開兩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經常心情沮喪,可是從來不絕望。我將我們躲藏在這里的生活看成一場有趣的探險,充滿危險與浪漫情事,並且將每個艱辛匱乏當成使我日記更豐富的材料。”一九四四年四月五日安妮在日記里寫道:“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著。”

安妮的日記從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寫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起初,她這日記是純為自己而寫。後來,荷蘭流亡政府的成員傑瑞特·波克斯坦從倫敦廣播電台宣布說,他希望在戰爭結束之後,能蒐集有關荷蘭人民在德軍佔領之下苦難生活的目擊報導,公諸大眾。他特別以信件與日記做為例子。安妮收聽到這段話,為之動心,於是決定在戰爭結束之後,要依據她的日記出版一本書。她開始將她的日記加以改寫、編輯、潤飾,刪去她認為不夠有趣的部分,並且靠回憶增加一些內容。同時,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記。

安妮死於德國一個集中營,死因是那裡爆發斑疹傷寒,於3月死亡。她的親人中,只有父親奧圖·弗蘭克活著走了出去。1945年6月他回到阿姆斯特丹,後移居瑞士。他在以後的日子裡,一直在傳揚女兒的日記,讓全世界共享。他於1980年8月19日過世。

學術界編纂的《安妮日記:評注本》將安妮第一次寫成、未經整編的日記稱為A版,以別於第二次所寫、經過整理的版本,是第二種版本,一般稱為B版……奧圖·法蘭克斟酌許久,決定完成女兒的宿願,將日記出版問世。他從A與B版中選材,編成篇幅較短的一種版本,後來稱為C版,全世界讀者歷來讀到的《安妮日記》就是這個版本。

奧圖·法蘭克的遺產由坐落在瑞士巴塞爾的安妮·弗蘭克基金會繼承,該會擁有安妮日記的版權。後來,基金會決定為日記推出一種增訂的新版本,從安妮的A與B兩個版本取材,對奧圖·法蘭克的內容加以補充,內容大約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希望讓讀者更了解安妮的內心世界。

自從安妮死後,她的日記已經被翻譯成五十五種文字,銷售二千四百萬冊,安妮的確以另一種方式完成她的夢想。這個最新披露的絕對版本對於已經認識安妮的人來說,提供一個重新發現安妮的機會;對於未識安妮的人而言,更是一個值得珍藏的版本。
安妮日記的精彩書摘
一九四○年五月以後,好日子很少,而且相隔很久……我們的自由被一連串的反猶太命令嚴格限制:命令猶太人身上要佩一顆黃星;……猶太人禁止搭電車;……猶太人在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才能買東西;…… 這也不準,那也不準,可是日子還是過下來了。賈桂琳常常對我說:“我現在什麼事都不敢做,怕做到不準做的事情。”

你一定想聽聽我對躲起來過日子的想法。這個嘛,我只能說我還不是很清楚。我想我在這幢房子里永遠不會覺得賓至如歸,不過這並不表示我討厭它。我們很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

我不要像大多數人那樣,過了一輩子,結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帶給所有人喜悅,即使是我不認識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活著!所以,我非常感謝上帝給了我這個天賦,我利用這天賦長進,並且表達我內心的一切。

在當前這樣的時代,的確很難:理想、夢想和寶貴的希望也在我們心中浮現,但只有被殘酷的現實壓碎。我沒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拋棄,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來那麼荒謬,那麼不切實際。可是我仍然緊抱著它們,因為世界雖然這樣,我還是相信人在內心裡其實是善良的。
安妮日記的社會評價
戰後在阿姆斯特丹的安妮舊居內,重新放置了用作屏蔽後宅的書架。這本日記高度的文學價值一直倍受世人重視。美國知名劇作家梅耶·萊文(Meyer Levin)曾以“有著嫓美長篇小說的張力來形容安妮的寫作風格,並受到日記的啟發和感動,在日記出版後不久便與奧托·弗蘭克合作把日記內容改編為舞台劇。著名美國詩人約翰·貝里曼(John Berryman)也曾表示,日記內容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描述了青春期的心態,而且“細致而充滿自信,簡約而不失真實地描述了一個孩子轉變為成人的心態。”

在日記的美國版中,埃莉諾·羅斯福(即美國前第一夫人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在序言中寫道:“在我曾閱讀過的書籍中,這是對戰爭影響的描述最為現實和聰慧的記載之一。”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在1961年一次演說中提到:“在歷史上眾多在重大痛苦和損失之時為人性尊嚴發言的人當中,沒有誰的聲音比安妮·弗蘭克的更鏗鏘有力。”(Of all the multitudes who throughout history have spoken for human dignity in times of great suffering and loss,no voice is more compelling than that of Anne Frank)同年,蘇聯作家伊利亞·愛倫堡(Ilya Ehrenburg)也認為,“這是一本代表了六百萬(猶太)人心聲的書,縱使這不是什麼雄壯偉大的史詩,只是一本普通小女孩的日記。

安妮也被認為是一個有高度寫作水平的作家和人道主義者,同時也被廣泛視為納粹對猶太人進行大屠殺以及迫害主義的象徵。美國第一夫人希拉里·柯林頓於1994年接受埃利·維瑟爾人道主義獎時的演說中提到,安妮的日記“喚醒我們不要再作出愚蠢的岐視行為”(指當時於薩拉熱窩、索馬里和盧安達的種族戰爭和屠殺)。

1994年,在獲得安妮·弗蘭克基金會頒授的人權獎後,納爾遜·曼德拉在約翰內斯堡發表講話。他說在讀了安妮的日記後,“從中獲得許多鼓勵”。他把自己對種族隔離的反抗和安妮對納粹的反抗相提並論,並以“因為這些信條都是完全錯誤的,也因為古往今來,它們不斷被和安妮·弗蘭克相似的人挑戰,所以它們必定會失敗。

同樣於1994年,捷克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在回應怎樣面對當時東歐國家在蘇聯解體後的政治與社會變化時回答說:“安妮·弗蘭克留給後人的精神至今仍在,並且對我們仍然具有重要意義。”藉此表示自己的理念。

義大利作家普里莫·萊維(Primo Levi)曾經表示安妮·弗蘭克之所以被廣泛認為代表了在二戰中數以百萬計受害的民眾,是因為“接受安妮·弗蘭克的 故事 ,比起接受那成千上萬與她一樣的受害者來的容易。也許這樣比較好吧,人們總不能活在成千上萬悲慘故事的陰影下。”而奧地利作家梅莉莎·穆勒(Melissa Müller)在她的撰寫的安妮·弗蘭克傳記的後記中,也提到相似的想法,並且試圖消除公眾對“安妮·弗蘭克代表著六百萬納粹集中營受害者”的誤解。她寫道:“安妮的生命與死亡都是她的命運,而那六百萬受害者也有著自己的命運。所以她不能代表那六百萬被納粹奪去的性命,他們也有著自己與別人不同的命運……但她的命運,依然使我們明白大屠殺對猶太人的影響是如此廣泛,如此的深遠。

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餘生都致力於維護安妮留下的一切。他曾表示“這樣給我的感覺很奇怪。通常在正常的家庭關系裡,都是子女承受著父母知名所帶來榮譽和負擔,而我卻恰好相反。”而他也提到了出版商解釋日記何以如此暢銷的說法。“他們說,日記觸及的日常生活細節是如此的廣泛,致使幾乎每個讀者都能在日記中找到觸動自己的共鳴。”著名的“納粹獵人”西蒙·維森塔爾(Simon Wiesenthal)認為,安妮的日記大大提高了公眾對那些在紐倫堡審判中已被確認的屠殺罪行的注意和認識,因為“人們都認識這個女孩。人們都知道大屠殺對她的影響,這也是在我的家庭、你的家庭也發生著的事,所以人們都能明白這個罪行的影響。

1999年6月,美國時代雜志出版了一期題為《TIME 100: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TIME 100:Heroes & Icons of the 20th century)的特別刊,安妮·弗蘭克獲選。編者羅傑·羅森布拉特(Roger Rosenblatt)對她的貢獻作出了這樣的評價:“安妮的日記燃起了所有人對她的熱情,她使人們認識到大屠殺、反猶太主義,也使人們認識到她的童真、善良仁慈,更成為現代世界的精神象徵-不論是在受著各式各樣影響的個人精神道德上,還是在堅定人類對生存的渴望上,以及對未來的憧憬上。”他同時表示,當人們敬重安妮的勇氣與實事求是的態度時,她對自身的分析能力與寫作能力亦使人欽佩,“她的聲譽所以能長存不朽,主要是因為她具有高度的文學水平。不論從什麼年齡來看,她都是一個水平極高的作家,能在當時殘酷的現實環境下寫出了如此優秀的作品。

看了《安妮日記》主要內容有哪些的人還看:

1. 讀安妮日記的感受3篇

2. 安妮日記讀後感300字左右5篇

3. 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4. 安妮日記讀後感600字作文4篇

5. 只有一個地球主要內容

② 安妮日記好句賞析

《安妮日記》是作者安妮弗蘭克遇難前兩年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安妮日記好句賞析,歡迎閱讀。

1、溫柔的雨下了一整天,好像要撫慰我受到創傷的靈魂一樣。

2、醫治恐懼、孤獨或者抑鬱的最好辦法是走出去,走到能獨自和太空、大自然、上帝接近的地方去,因為只有在大自然的朴實的美中,才能感覺到一切依然是正常的,因為上帝希望人們幸福。

3、炎熱加上懸疑,使我們充滿了畏懼而又沉默不語。

4、最後,我還是不動,任思緒飄啊飄啊到處翱翔。

5、抬起頭,挺起胸,美好的日子一定會來臨!

6、緣分叵測,我們無從得知下一刻會發生一些什麼。

7、除了我自己誰還會來讀這些信呢?除了自己我還能向誰尋找安慰呢?我常常覺得自己需要安慰,因為我常常覺得虛弱,對自己不滿意;我的缺點太多了。我知道這一切,每一天我都在努力改造自己,一次又一次。

8、冰激凌店擠滿了人,搖搖晃晃像是風中的小樹一樣。

9、1940年5月以後,好日子很少,而且相隔很久……我們的自由被一連串的反猶太命令嚴格限制:命令猶太人身上要佩一顆黃星;……猶太人禁止搭電車;……猶太人在下午三點到五點之間才能買東西;……、這也不準,那也不準,可是日子還是過下來了。賈桂琳常常對我說:「我現在什麼事都不敢做,怕做到不準做的`事情。」

10、手指不會動了,眼淚不會流了,時間不會走了。

11、太陽真不留情面,發起脾氣好像要把我們烤的焦黑一樣。

12、戰爭帶來的苦難,能說上幾個小時,可是說那些事只能使我更加愁悶。我們在這里什麼也不能做,只是靜靜地等待苦難結束。猶太人和基督教徒一同等待著,全世界都在等待著;可是有很多人等待著的是死亡。

13、我們一直是在離別中,比如和愛的人,和傷害,甚至和時光……

14、我覺得有點信心,因為我一提筆就能捕捉住一切,捕捉住我的思想、我的理想和我的幻想。

15、那些美麗的小魚,它們睡覺的時候也睜著眼睛。不需要愛情,亦從不哭泣。它們是我的榜樣。

16、滂沱的大雨正在肆無忌憚地淋著行人。

17、、我並不妒嫉瑪格特,從來不曾嫉妒過。我不嫉妒她的美麗、漂亮。我只是渴望著爸爸真正愛我:不只是因為我是他的孩子而愛我,而是因為我是安妮,是我自己而愛我。

18、你一定想聽聽我對躲起來過日子的想法。這個嘛,我只能說我還不是很清楚。我想我在這幢房裡永遠不會覺得賓至如歸,不過這並不表示我討厭它。我們很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

19、如果有過幸福。幸福只是瞬間的片斷,一小段一小段。

20、有些事情在劫難逃。

21、勇敢些!讓我們清醒地記住自己的任務,不要抱怨,一切問題會得到解決的。上帝從來也不曾拋棄過我們。在漫長的年代中,猶太人生存下來了,而且不得不經受種種苦難,但是苦難也使他們堅強。弱者失敗,強者生存,而且永遠也不會倒下!

22、我相信我愛你。依然。始終。永遠。

23、那些離別和失望的傷痛,已經發不出聲音來了。

24、任何東西都可被替代。愛情,往事,記憶,失望,時間……都可以被替代。

25、但是你不能無力自拔。

26、我微笑。在任何我難過或者快樂的時候,我只剩下微笑。

27、我不要像大多數人那樣,過了一輩子,結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帶給所有人喜悅,即使是我不認識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活著!所以,我非常感謝上帝給了我這個天賦,我利用這天賦長進,並且表達我內心的一切。

28、在當前這樣的時代,的確很難:理想、夢想和寶貴的希望也在我們心中浮現,但只有被殘酷的現實壓碎。我沒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拋棄,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來那麼荒謬,那麼不切實際。可是我仍然緊抱著它們,因為世界雖然這樣,我還是相信人在內心裡其實是善良的。

29、有信仰的人是快樂的,因為並不是人人生來都能相信崇高事物。

30、說完後,他鄙視了我一眼,像風一樣溜走了。

31、男人不愛女人。他們只是需要女人。

32、有時候我相信上帝是存心要考驗我,無論現在還是將來;我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變得優秀,既沒有榜樣也沒有忠告。將來我一定會更強大的。

33、只要這一切存在,--這一切當然會永遠存在,那麼,我知道,無論遇到什麼情況,我的每一點憂郁總會得到安慰的。我堅定地相信大自然會撫慰一切遭受折磨的心。

34、每當我看見有人從外面進來,衣衫上帶著風,臉上帶著寒氣,我只有把頭埋到被子里去,才能剋制這個念頭:「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得到呼吸新鮮空氣的權利呢?」我不應該把頭埋進被子,相反,我必須把頭高高昂起,鼓起勇氣,所以想出去的那個念頭就不只一次地冒出來。

35、也許全世界,全體人民都將從我們的宗教信仰學到好的精神。正是為了這個原因,為了這唯一的原因,我們現在得經受苦難。正是由於這一點,我們永遠也不會只成為荷蘭人、英國人,或者任何別國人,我們將永遠是猶太人,也願意永遠是猶太人。

③ 安妮日記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安妮·弗蘭克出生於德國的法蘭克福,為奧托·弗蘭克(Otto Frank)一家的小女兒,由於當時納粹德國排斥猶太人風氣日盛,父親奧托便放棄於德國的事業而將家庭移至荷蘭阿姆斯特丹。

安妮用13歲生日禮物日記本記錄下了從1942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安妮親歷二戰的《安妮日記》,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滅絕猶太人的著名見證。15歲死於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

《安妮日記》是德籍猶太人安妮·弗蘭克寫的日記。

(3)安妮日記jk搭什麼領帶擴展閱讀

《安妮的日記》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真實地再現了安妮等8人在秘密小屋2年多的生活。安妮的日記不僅真實再現了秘密小屋裡的人的日常生活,也揭露了德國納粹黨的罪惡,是指控他們殘害猶太人罪行的見證。

從自己的親身感受中,安妮表達了自己對戰爭、對種族滅絕政策的懷疑與憤怒。開始時安妮只把避難看做一種冒險,但是,逐漸地她發現自己必須思考這場戰爭以及自己與社會的關系。

該日記寫作形式獨特,全篇都是以日記方式來敘述,安妮把她的日記取名為綺蒂,並把它當做是自己的朋友,以書信的方式給綺蒂寫信來記述日記。語言親切易懂,朴實無華,真實的反映了作者的心裡感受。安妮躲藏的時間和在不同時間里的不同的態度也表現在日記的語言使用中。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417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1679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109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609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876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802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963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359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670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