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帶領的領的部首是什麼
A. 領的部首是什麼是令還是頁
領的部首是頁。
字形演變:令,表示發號指揮。領,篆文=(令,發號指揮)+(頁,頭腦),表示指揮首腦。造字本義:發號施令的頭腦,即指揮首腦。比喻「衣之首」,即衣服上部關鍵的開合部分。
「領」的基本含義為頸,脖子,如引領而望;引申含義為衣服上圍繞脖子的部分,如衣領、領口。在日常使用中,「領」也常做名詞,表示要領,如提綱挈領。
相關組詞
1、領土[lǐng tǔ]
釋義:包括一國的陸地、河流、湖泊、內海、領海以及它們的底床、底土和上空。
2、領悟[lǐng wù]
釋義:體會,解悟。
3、領會[lǐng huì]
釋義:了解、認識事物並有所體會。
4、領班[lǐng bān]
釋義:班組的負責人。
5、領給[lǐng gěi]
釋義:指付予他人的錢財或生活必需品。
B. 領字的偏旁是什麼
領字的偏旁:
頁
拼音:
[lǐng]
釋義:
1.頸,脖子:引~而望。2. 衣服上圍繞脖子的部分:衣~。~口。~結。~帶。~章。
C. 領的偏旁部首是什麼
領的偏旁部首是頁。
拼音:lǐng。
部首:頁。
部外筆畫:5筆。
總筆畫數:11筆。
1、統領,帶領,引導,引領。
例子:西晉陳壽《三國志·吳主傳》:「各領萬人,與備俱進。」譯文:各自統領萬人,和劉備一起進軍前行。
2、兼任。
例子: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譯文:擔任尚書,同時兼任行營節度使一職。
3、接受,受取。
例子:明末元初羅貫中《三國演義》:「李典領命,自去典兵埋伏。」譯文:李典接受命令,獨自去典派士兵,准備埋伏。
(3)領帶領的領的部首是什麼擴展閱讀:
領的相關詞語有領袖。
1、衣服的領和袖。
例子:近代冰心《我們太太的客廳》:「彬彬是大紅綢子衣服,乳色的領袖,白絲襪,黑漆皮鞋。」
2、為人儀則,為他人作表率。
例子:近代魯迅《熱風·估<學衡>》:「原來做一篇序『以盡其領袖後進之責』,便有這樣的大罪案。」
3、帶領,率領。
例子:近代黃中黃《沉藎》第二章:「北方之譚嗣同,南方之唐才常,領袖戊戌、庚子兩大役,此人所共知者也。」
4、比喻同類人或物中之突出者。
例子: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有一箇馬孟起,他是箇殺人的領袖。」
D. 領字的部首是什麼偏旁
[ 領 ] 部首「頁」6畫,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11畫。左右結構。
繁體字
基本區unicode:9818
部首「頁」(繁體)9畫,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14畫。左右結構。
E. 領的部首是什麼是令還是頁
領的偏旁部首是頁。
基本釋義
1.頸,脖子:引~而望。
2.衣服上圍繞脖子的部分:衣~。~口。~結。~帶。~章。
3.事物的綱要:~袖。要~。提綱挈~。
4.帶,引,率(shuài):帶~。率(shuài)~。~頭。~銜。
5.治理的,管轄的:~海。~空。~土。~域。占~。
6.接受,取得:~獎。~命。~款。~教(jiào)。招~。
7.了解,明白:~悟。~略。心~神會。
相關組詞:
1、統領,帶領,引導,引領。
例子:西晉陳壽《三國志·吳主傳》:「各領萬人,與備俱進。」譯文:各自統領萬人,和劉備一起進軍前行。
2、兼任。
例子: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譯文:擔任尚書,同時兼任行營節度使一職。
F. 領的偏旁是令還是頁
領的偏旁是:頁。
領拼音lǐng。
部首頁部、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11畫。
1、頸,脖子:引領而望。
2、衣服上圍繞脖子的部分:衣領。領口。領結。領帶。領章。
3、事物的綱要:領袖。要領。提綱挈領。
4、帶,引,率(shuài):帶領。率(shuài)領。領頭。領銜。
5、治理的,管轄的:領海。領空。領土。領域。佔領。
6、接受,取得:領獎。領命。領款。領教(jiào)。招領。
7、了解,明白:領悟。領略。心領神會。
8、量詞,用於衣服、席、箔等:一領席。
9、古同「嶺」,山嶺。
相關片語:
蝤領[yóu lǐng]
蝤蠐領。
領鬃[lǐng zōng]
指鬃毛。
曲領[qǔ lǐng]
圓領。亦指有圓領的外衣。
領衣[lǐng yī]
清代禮服例無衣領,另於袍上加以硬領,連結於硬領之下的前後兩長片,叫做領衣。俗稱'牛舌頭'。
領憑[lǐng píng]
領取憑證。舊時地方官赴任前,須先在京都吏部領取文牒,謂之'領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