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西裝領帶什麼面料
㈠ 07春秋常服區別
一、常服的使用:
常服是軍人在平時和一般性禮儀場合著穿的服裝,分為夏常服,制式襯衣和冬常服三種。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二、常服的式樣:
軍官夏常服為開領,兩個上貼袋Z10,兩個下挖袋,配白襯衣,系藏青色領帶,按不同衣服顏色區分軍種。
三、常服的用料:
夏常服用料按不同銜級區別,將軍為純毛凡爾丁,校官為70/30毛滌混紡凡爾丁,尉官為45/55毛滌混紡凡爾丁。
四、常服的種類:
(一)軍官常服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87早期夏常服:
樣式:
男軍官:上衣為小開領Z11,單排4粒扣(金屬扣),兩個上貼袋,兩個下挖袋,有袋蓋,褲子為西服褲(秋褲)。
女軍官:上衣為小開領,單排3粒扣(金屬扣),兩個上貼袋,兩個下挖袋,有袋蓋,褲子為西服褲(秋褲)。
用料:將軍為純毛凡爾丁,校官為70/30毛滌混紡凡爾丁,尉官為45/55毛滌混紡凡爾丁。
顏色:陸軍為棕綠色,海軍為上本白下藏青,另外海軍還配發上下均為藏青的夏常服。空軍為上棕綠下藏青色。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軍官夏常服配滌棉白細布襯衣。後期改為帶顏色的襯衣,且前期陸空軍統一使用米黃色,海軍為漂白色,後期空軍改為月白色。分男女,官兵一致。
男軍官系藏青色45/55毛滌混紡凡爾丁領帶,這是早期的,領帶的結構為後面由松緊帶構成,為搭扣式,所以佩帶比較方便。後期的改為現在所見到的拉鏈式,而且面料也該為同女軍官一樣的人造絲Z12。
領帶佩戴三軍通用的領帶夾,為3522工廠生產。
領帶的生產廠家:以總後軍需所,3522廠比較常見。
女軍官系玫瑰紅人造絲領帶。和男軍官一樣,也經歷過兩種結構不同的時期。不過面料一直未有變化。
㈡ 西服產品常用的面料有哪些
西裝面料的種類有哪些?
純化纖織品
1、純滌綸花呢。表面平滑細潔,條型清晰,手感挺、爽,易洗快乾,穿久後易起毛。
宜做男女春秋裝。
2、滌粘花呢(快巴)。滌綸50~65%、粘膠絲50~35%,毛型感強,手感豐滿厚實,彈
性較好,價廉。宜做男女春秋服裝。
3、針織純滌綸。質地柔軟,彈性好,外觀豐滿、挺括,易洗快乾。宜做男女春秋服裝。
混紡織品
1、滌毛花呢。其中滌綸55%,羊毛45%,質地較厚實,手感豐滿,強力高,牢度好,
挺括、抗皺性好。宜做秋冬服裝。
2、涼爽呢。其中滌綸55%、羊毛45%,料薄,但堅牢耐穿,具有爽、滑、挺、防皺、
防縮、易洗快乾等特點。宜做春夏服裝,不宜做冬季服裝。
3、滌毛粘花呢。滌綸40%、羊毛30%、粘膠絲30%,呢面細潔,毛型感強,條紋清晰,
挺括,牢度較好,價廉,經濟實惠。
全毛織品
1、華達呢。紗支細,呢面乎整光潔,手感滑潤,豐厚而有彈性,紋路挺直飽滿。宜縫
制西服、中山服,女上裝。缺點是經常摩擦的部位膝蓋、後臀部極易起光。
2、嗶嘰。紋路較寬,表面比華達呢平坦,手感軟,彈性好,不及華達呢厚實、堅牢,
用途同華達呢。
3、花呢。按重量可分為薄花呢(300克以下/米)和中厚花呢(300~400克/米)。呢面光潔平整,色澤勻稱,彈性好,花型清晰,變化繁多。宜做男女各種外套、西服上裝。
4、啥味呢。光澤自然柔和,呢面平整,表面有短細毛絨,毛感柔軟。宜做春秋兩用衫及西服。
5、凡立丁。毛紗細,原料好,但密度稀,呢面光潔輕薄。手感挺滑,彈性好,色澤鮮艷耐洗。宜作夏令服裝和冬季棉襖料。
6、派立司。光澤柔合,彈性好,手感爽滑,輕薄風涼,牢度不及凡立丁。最適合做夏季男女各式服裝。
7、女衣呢。紗支較細,結構較疏鬆,手感柔軟,而富有彈性,花色多,色艷麗。常用作女春秋兩用衫和棉襖面子。
8、直貢呢。密度大,手感厚重、柔軟,表面平滑,光澤明亮,富於彈性。宜做大衣、中山服。
㈢ 選購領帶有哪些注意事項
1.完美的領帶花色,需與優良的質料相配。領帶的質料,一般有面、里、襯之分,最講究的是面和襯。面料選用最多的是雙縐、斜紋綢、毛織料之類。雙縐色彩柔和高雅,彈性好,斜紋綢表面光亮,色彩鮮艷華麗,毛織料外形挺括,輪廓清晰,富有彈性。
選用領帶的質料,要根據季節、服裝而定。絹質的,一般在夏季使用,宜配輕巧,薄質面料的服裝;毛料、皮革的,一般在冬季使用,宜配質地較厚的花呢西裝;編織、紋條的,除多在春秋季節使用外,夏冬季節也適宜。
2.領帶的色彩也要根據各人的膚色、服色、季節來搭配。膚色黃褐,忌淺藍或淺紫;膚色蒼白,避紅紫色;膚色紅潤,忌淺綠或淺藍。
著上青西裝,配紫紅領帶;米色、豆沙色西裝,配深醬紅和深咖啡色領帶。灰色西裝,配上青色領帶。穿白色襯衫用條子、格子、素色、抽象花和圓點領帶;穿條子襯衫用格子領帶;穿格子襯衫用素色領帶。冬季寒冷時節,偏重紅黃暖色調;夏季炎熱,則側重藍灰等冷色調;春秋季不冷不熱,可選用中性色領帶。
3.選用領帶還要考慮場合。比如參加喜慶宴會時,要選用帶紅色或花俏色調的領帶;在庄嚴肅穆的場合,應用深色或黑色的領帶。
㈣ 在正式場合男士穿西裝要求
男士西裝的選擇與穿著
西裝是男士最常見的辦公服,也是現代交際中男子最得體的著裝。國外很多機構,包括一些大企業,規定工作人員不能穿西裝短褲、運動服上班,要求男士必須穿西服打領帶。一些劇院也規定了觀看者必須西裝革履,為了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男士必須學會穿西裝。
(一)男士西裝的選擇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款式。西裝的款式可分為英國、美國、歐洲三大流派。盡管西裝在款式上有流派之分,但是各流派之間差異並不很大,只是在後開叉的部位、扣是單排還是雙排、領子的寬窄等方面有所不同。不過,在胸圍、腰圍的胖瘦,肩的寬窄上還是有所變化的。因此,我們在選擇西裝時,要充分考慮到自己的身高、體形,如身材較胖的人最好不要選擇瘦型短西裝;身材較矮者也最好不要穿上衣較長、肩較寬的雙排扣西裝。
其次要選擇合適的面料和顏色。西裝的面料要挺括一些。作正式禮服用的西裝可採用深色如黑色、深藍、深灰等顏色的全毛面料製作。日常穿的西裝顏色可以有所變化,面料也可以不必講究,但必須熨燙挺括。如果穿著皺巴巴的西裝,是會損壞自己的交際形象的。
再次要選擇合適的襯衣。穿著西裝時一定要穿帶領的襯衣;花襯衣配單色的西裝效果比較好,單色的襯衣配條紋或帶格西裝比較合適;方格襯衣不應配條紋西裝,條紋襯衣也不要配方格西裝。
最後要選擇合適的領帶。在交際場合穿西裝必須要打領帶,領帶的顏色、花紋和款式要與所穿的西裝相協調。領帶的面料以真絲為最優。在領帶顏色的選擇上,雜色西裝應配單色領帶,而單色西裝則應配花紋領帶;駝色西裝應配金茶色領帶,褐色西裝則需配黑色領帶等。
(二)男士西裝的穿著
一是要穿好襯衣。穿西裝必須要穿長袖襯衣,襯衣最好不要過舊,領頭一定要硬扎、挺括,外露的部分一定要平整干凈。襯衣下擺要掖在褲子里,領子不要翻在西裝外,襯衣長於西裝袖子。
二是要注意內衣不可過多。穿西裝切忌穿過多內衣。襯衣內除了背心之外,最好不要再穿其它內衣,如果確實需要穿內衣的話,內衣的領圈和袖口也一定不要露出來。如果天氣較冷,襯衣外面還可以穿上一件毛衣或毛背心,但毛衣一定要緊身,不要過於寬松,以免穿上顯得過於臃腫,影響穿西裝的效果。
三是要打好領帶。在比較正式的社交場合,穿西裝應系好領帶。領帶有簡易打法和復雜打法之分。領帶的長度要適當,以達到皮帶扣處為宜。如果穿毛衣或毛背心,應將領帶下部放在毛衣領口內。系領帶時,襯衣的第一個紐扣要扣好,如果佩帶領帶夾,一般應在襯衣的第四、第五個紐扣之間。
四是要鞋襪整齊。穿西裝一定要穿皮鞋,而不能穿布鞋或旅遊鞋。皮鞋的顏色要與西裝相配套。皮鞋還應擦亮,不要蒙滿灰塵。穿皮鞋還要配上合適的襪子,襪子的顏色要比西裝稍深一些。使它在皮鞋與西裝之間顯示一種過渡。
四要扣好扣子。西裝上衣可以敞開穿,但雙排扣西裝上衣一般不要敞開穿。在扣西裝扣子時,如果穿的是兩個扣子的西裝,不要把兩個扣子都扣上,一般只扣一個。如果是三個扣子只扣中間一個。西裝褲兜內不宜放沉東西。
㈤ 誰能幫忙介紹介紹關於西服的文化和知識方面的
西服,起源於17世紀的歐洲,至今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成為男士在各種場合的日常衣裝。 西服之所以長盛不衰,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而想了解西服文化,就不能不重溫一下西服的歷史。
西服的始祖:1690年,究斯特科爾
十七世紀後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長衣及膝的外衣「究斯特科爾」和比其略短的「貝斯特」,以及緊身和體的半截褲「克尤羅特」一起登上歷史舞台,構成現代三件套西服的組成形式和許多穿著習慣。究斯特科爾前門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圍線上下的幾粒――這就是現代的單排扣西裝一般不扣扣子不為失禮,兩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著習慣的由來。
領帶的始祖:1705年,克拉巴特
1670至1675年間,克羅埃西亞輕騎兵作為路易十四的近衛兵在巴黎服役,他們被稱為「克拉巴特近衛兵」,其脖子上系一條亞麻布引起人們的模仿而成為男裝領口不可缺少的裝飾物,這就是現代領帶的始祖「克拉巴特」。當時,如何系好這條帶子是評價貴族男子高雅與否的標准之一,因此,許多貴族專門僱用從事此項工作的侍從。
長褲是法國大革命的產物:1829年,龐塔龍
1789年,法國大革命中的革命者把長褲「龐塔龍」作為對貴族那緊身的半截褲「克尤羅特」的革命來穿用,最初龐塔龍的褲長只到小腿肚,後來逐漸變長,1793年長到腳面。到十九世紀前半葉,褲腿時而緊身,時而寬松,與傳統的半截褲並存。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男褲完成現代造型。
誕生於休息室的現代西服:1853年,拉翁基·茄克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上層社會,有許多禮儀講究,特別是夜裡的社交活動,男士必須穿燕尾服,需舉止文雅談吐不俗。晚宴過後,男士們可以聚在餐廳旁的休息室小憩,只有在這里,才可以抽煙、喝白蘭地、開玩笑,也可以在沙發上躺卧,這時那筆挺的緊包身體的燕尾服就顯得不和時宜。於是,一種寬松的無尾茄克就作為休息室專用的衣服登上歷史的舞台,這就是「拉翁基·茄克」,約產生於1848年前後。在相當一段時間里,這種茄克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只限於休息或郊遊、散步等休閑時穿用。十九世紀後半葉,這種茄克上升為男裝中一個重要品種,當時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的學生穿的牛津茄克、劍橋外套也都是這種造型。
中國第一套國產西裝
中國第一套國產西裝誕生於清末,是「紅幫裁縫」為知名民主革命家徐錫麟製作的,徐錫麟於1903年在日本大阪與在日本學習西裝工藝的寧波裁縫王睿謨相識,次年,徐錫麟回國,在上海王睿謨開設的王榮泰西服店定製西服,王睿謨花了三天三夜時間,全部用手工一針一線縫制出中國第一套國產西裝,在當時的情況下,其工藝未必超得過西方國家的製作水平,但已充分顯示出「紅幫裁縫」的高超工藝,成為中國西裝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先行者。
四十年代的「軍服」:1940年,跨肩式西服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崇尚威武的軍人風度,無論男裝還是女裝,都流行軍服式。自1940年前後起,男裝流行Bold look,所謂「Bold」是大膽的意思,其特點是用厚而寬的墊肩大膽地誇張和強調男性那寬闊、強壯的肩部,與之相呼應,領子、駁頭以及領帶也都變寬,前擺下角的弧線也變得方硬。褲子寬松肥大,上襠很長。
英國田園式的流行:1982年,田園式
八十年代是一個復古的年代,隨著世界經濟一度復甦,西方傳統的構築式服飾文化又一次受到重視。七十年代末的倒梯形西服這時又回到傳統的英國式造型上來,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人們在這個傳統造型中追求舒適感;胸部放鬆量較大,駁頭變大,扣位降低。單件上衣與異色褲子的自由組合很受歡迎。人們在穩重的傳統造型中追求無拘無束的休閑氣氛,以在寬松舒適的休閑味西服中尋找傳統美的感覺。在這種背景下,英國用粗花呢製作的「田園式」非常時髦,從此,休閑西服日漸興盛。
全襯西服
它打破了西服以粘紗布襯為主襯的製作傳統,容入了義大利人的智慧,採用以優質黑炭襯為主襯,創造出柔軟挺括,耐穿而不變形的全新效果,是成功男士衣服的一次革命。
機洗西服
採用國際羊毛事物局研製的最新工藝,長時間穿著或被雨淋後,只要置入洗衣機清洗,其整體線條始終不受影響,如發現有皺褶,請在其表面噴足蒸氣或用熨斗稍稍熨燙即可。
伸縮西褲
坐立時腰圍部能有彈性的自由伸縮,空腹或飽腹時腰圍能自行調解,如體型出現變化也能悠然自得。其面料舒適,富有彈性,穿著方便。壓褶,浸水,折疊後馬上能自然消除。整燙後便能保持永久。
西服面料知識
純羊毛面料
一 純羊毛精紡面料
大多質地較薄,呢面光滑,紋路清晰。光澤自然柔和,有漂光。身骨挺括,手感柔軟而彈性豐富。緊握呢料後松開,基本無皺折,既使有輕微摺痕也可在很短時間內消失。
二 純羊毛粗紡面料
大多質地厚實,呢面豐滿,色光柔和而瞟光足。呢面和絨面類不露紋底。紋面類織紋清晰而豐富。手感溫和,挺括而富有彈性。
羊毛混紡面料
一 羊毛與滌綸混紡面料
陽光下表面有閃光點,缺乏純羊毛面料柔和的柔潤感。毛滌(滌毛)
面料挺括但有板硬感,並隨滌綸含量的增加而明顯突出。彈性較純毛面料要好,但手感不及純毛和毛晴混紡面料。緊握呢料後松開,幾乎無摺痕。
二 羊毛與粘膠混紡面料
光澤較暗淡。精紡類手感較疲軟,粗紡類則手感鬆散。這類面料的彈性和挺括感不及純羊毛和毛滌、毛晴混紡面料。若粘膠含量較高,面料容易皺折。
純化纖仿毛面料
一 純羊毛精紡面料
傳統以粘膠、人造毛纖維為原料的仿毛面料,光澤暗淡,手感疲軟,缺乏挺括感。由於彈性較差,極易出現皺折,且不易消退。從面料中抽出的紗線濕水後的強度比干態時有明顯下降 ,這是鑒別粘膠類面料的有效方法。此外,這類仿毛面料浸濕後發硬變厚。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仿毛產品在色澤、手感、耐用性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高科技紡織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將我們的世界裝點的更加絢麗多彩。
西服的穿著禮儀
西服以其設計造型美觀、線條簡潔流暢、立體感強、適應性廣泛等特點而越來越深受人們青睞。幾乎成為世界性通用的服裝,可謂男女老少皆宜。西服七分在做,三分在穿。西裝的選擇和搭配是很有講究的。選擇西裝既要考慮顏色、尺碼、價格、面料和做工,又不可忽視外形線條和比例。西裝不一定必須料子講究高檔,但必須裁剪合體,整潔筆挺。選擇色彩較暗、沉穩、且無明顯花紋圖案,但面料高檔些的單色西服套裝,適用場合廣泛,穿用時間長,利用率較高。
穿著西裝應遵循以下禮儀原則:
1.西服套裝上下裝顏色應一致。在搭配上,西裝、襯衣、領帶其中應有兩樣為素色。
2.穿西服套裝必須穿皮鞋,便鞋、布鞋和旅遊鞋都不合適。
3.配西裝的襯衣顏色應與西服顏色協調,不能是同一色。白色襯衣配各種顏色的西服效果都不錯。正式場合男士不宜穿色彩鮮艷的格子或花色襯衣。襯衣袖口應長出西服袖口1—2厘米。穿西服在正式莊重場合必須打領帶,其他場合不一定都要打領帶。打領帶時襯衣領口扣子必須系好,不打領帶時襯衣領口扣子應解開。
4.西服紐扣有單排、雙排之分,紐扣系法有講究:雙排扣西裝應把扣子都扣好。單排扣西裝:一粒扣的,繫上端莊,敞開瀟灑;兩粒扣的,只繫上面一粒扣是洋氣、正統,只系下面一粒是牛氣、流氣,全扣上是土氣,都不系敞開是瀟灑、帥氣,全扣和只扣第二粒不合規范;三粒扣的,繫上面兩粒或只系中間一粒都合規范要求。
5.西裝的上衣口袋和褲子口袋裡不宜放太多的東西。穿西裝內衣不要穿太多,春秋季節只配一件襯衣最好,冬季襯衣裡面也不要穿棉毛衫,可在襯衣外面穿一件羊毛衫。穿得過分臃腫會破壞西裝的整體線條美。
6.領帶的顏色、圖案應與西服相協調,系領帶時,領帶的長度以觸及皮帶扣為宜,領帶夾戴在襯衣第四、第五粒紐扣之間。
7.西服袖口的商標牌應摘掉,否則不符合西服穿著規范,高雅場合會讓人貽笑大方。
8.注意西服的保養。保養存放的方式,對西服的造型和穿用壽命影響很大。高檔西服要吊掛在通風處並常晾曬,注意防蟲與防潮。有皺折時可掛在浴後的浴室里,利用蒸氣使皺折展開,然後再掛在通風處。
女性:女性穿西服套褲(裙)或旗袍時,需要穿肉色的長統或連褲式絲襪,不準光腿或穿彩色絲襪、短襪。穿襯衫時,內衣與襯衫色彩要相近、相似;穿面料較為單薄的裙子時,應著襯裙。
男性:男性出席正式場合穿西裝、制服,要堅持三色原則,即身上的顏色不能超過三種顏色或三種色系(皮鞋、皮帶、皮包應為一個顏色或色系),不能穿尼龍絲襪和白色的襪子。
領帶夾的用法:應在穿西服時使用,也就是說僅僅單穿長袖襯衫時沒必要使用領帶夾,更不要在穿夾克時使用領帶夾。穿西服時使用領帶夾,應將其別在特定的位置,即從上往下數,在襯衫的第四與第五粒鈕扣之間,將領帶夾別上,然後扣上西服上衣的扣子,從外面一般應當看不見領帶夾。因為按照妝飾禮儀的規定,領帶夾這種飾物的主要用途是固定領帶,如果稍許外露還說得過去,如果把它別得太靠上,甚至直逼襯衫領扣,就顯得過分張揚。
㈥ 西服的各種知識
現代西裝起源:
維多利亞時代(1839—1901)的英國上層社會,有許多禮儀講究,夜裡有許多類似於酒會社交活動。男士必須穿著燕尾服。男士們在宴會間隙或者結束後,會在餐廳旁邊的休息室里抽煙喝酒開玩笑或者隨意的躺在沙發上,這樣,筆挺的燕尾服就顯的不合時宜。這時候,就誕生了「拉翁基·茄克」,算是現代西裝的前身。
西服的基本知識
1、領口:
主要有兩種款式:平駁領和槍領
平駁領
接吻扣是普遍採用的方式,而且也比較好看。貝殼扣比較特別,別有一番時尚的韻味。
㈦ 穿西裝如何與領帶進行搭配西裝又該怎樣和羊毛衫進行搭配呢
穿西裝時通常要打領帶。穿西裝如何與領帶進行搭配?
首先, 領帶成型的質量取決於與織物相容的襯里材料的質量。領帶織物可以是絲綢、羊毛織物和化纖針織物。其中,絲綢是最常用的,被認為是最高貴典雅的風格。高端領帶材料包括絲綢、毛葛和緞子。領帶圖案應該是安靜的,條紋、圓點和小花都可以。領帶的顏色要濃烈,以襯托出西裝的精緻。
其次,領帶的寬度應與人的面部以及西裝領子和襯衫領子的寬度相協調。領帶最寬的部分約為8厘米,而針織領帶可以更窄。當然,領帶的顏色必須與西裝的顏色相協調。它不應該太近,也不應該使用互補色。領帶的下端應下垂至腰帶,靠近領結,並巧妙地沖出一個略微凹陷的表面,以增強領帶的立體效果。西方人稱之為「領帶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