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盲盒是什麼意思
⑴ 盲盒是什麼意思
文具店內
五顏六色的筆讓人眼花繚亂,
由於文具品類相似,
顧客試用完後隨手放置,
貼在隔板上的價格標簽
常常對不上實物,
家長們往往在結賬時
才發現被「刺」中了!
一位徐女士告訴記者,她購買一盒5支百樂juice果汁筆,標簽價是30元,付款時卻被告知50元,「真是當頭一棍!詢問店員為什麼和標簽價不符,人家說本來就是這個價錢,只能怪自己沒看清,這讓我非常氣憤。」
「鉛筆、橡皮、筆記本、便利貼,電動轉筆刀等各種學慣用品,我以為也就剛100多,沒想到結賬花了285元。」這讓李先生很詫異,「後來看賬單才知道,一支普通的鉛筆20塊錢,牌子是進口的。」李先生說。
「盲盒」頻出,浪費橫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文具盲盒成了一種時尚。
文具盲盒把動漫形象印在文具上,
再給文具加個統一的外包裝盒。
與普通盲盒一樣,
文具盲盒也有數量相對少、
圖案未明示的「隱藏款」。
別小看這個把文具放進盒子的做法,
這直接刺激了部分中小學生成倍地購買文具。
文章圖片4
有店主告訴記者,比起玩具盲盒,文具盲盒價格相對便宜,而且開出的物品都有實用性,孩子跟家長要錢買時的阻力也小一些。
盲盒為什麼「火」?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表示,盲盒本質作為一種銷售渠道,商家利用其不確定性和消費者「沖動消費」的心理,帶動了盲盒經濟的發展。
至於其原因,胡麒牧認為,盲盒跟文創產業結合,通過聯名等方式,提高了消費者黏性;隨著「盲盒熱」的興起,不少不良商家也瞄準了這個商機,將大量三無產品、無用產品、陳年舊貨混雜入盲盒之中,達到清庫存、促消費的目的,因此盲盒不可「盲買」。
胡麒牧認為,盲盒帶來的精神刺激對未成年人的生理發育有不良影響,會使其染上「賭」癮,未成年人過早接觸盲盒這一經濟形態,不利於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對於這類現象,
教育界專業人士則認為,
帶進課堂的文具,
應該兼具實用性和使用性,
不可以干擾學習,
不可以造成攀比。
「現在孩子的家庭條件都不差,孩子喜歡的文具家長都有能力去購買,但是完全按照孩子喜好來,會造成學生的攀比心理,建議家長為孩子購買平價文具產品,滿足日常使用需求就好。」
另外
家長在為孩子選購文具時
絕對不要盲目跟風和盲目選擇
認為貴一定就是最好的
網友:高價文具
賣的根本不是它作為文具的一面
注意!
有些文具可能並不安全
作為家長為孩子選購文具把關
可以結合實際、多方權衡
不僅要做到「不放任孩子盲目追求」
更要考慮是否影響健康
以「安全」「適用」為原則挑選文具
有些文具可能並不安全!
快檢查你孩子的文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