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毛衣分類 » 毛衣怎麼縫合正反看不出縫合線

毛衣怎麼縫合正反看不出縫合線

發布時間: 2023-01-24 05:05:01

『壹』 剪開的毛衣怎麼縫合

要對接的二條邊的邊針各是一條辮子,
一。鉤針法:從衣片的反面縫合、將二片衣的反面將二邊對齊捏在左手。
1。 將鉤針伸進靠近身體一面的一條邊的辮子,
2。 再伸進另一條邊的辮子中。將線鉤出,
此法縫好在縫線處形成一條辮子、容易斥線。

二。縫線法:從衣片的正面縫合、將二片衣的正面將二邊對齊捏在左手
1。用縫毛衣的針挑起一條辮子靠內的二根線,
2。再挑起另一邊一條辮子靠內的二根線。
此法較難斥線。

『貳』 怎麼縫衣服看不到線破洞

想縫衣服做到看不到線破洞,是具有一定的方法和竅門的,只有縫得好,才能達到更加美觀優雅的效果。
選擇合適的針法,進行縫補衣服,才能達到更好的完美縫補的效果。
(1) 絎針
是傳統手針工藝的基本針法之一,有長、短絎針之分。
長絎針 用於兩塊或以上布科的臨時固定等,起針時線不打結,由右至左,以3厘米左右長(根據需要)的針距運針。長絎針亦有眾多變化,如正面長,反面短;正反面短,中間長。
短絎針 是固定布料等用的基本針法。針法亦由右至左,以l厘米2至4針(通常2.5針)的針距運針。
長短絎針 此針法綜合了長絎針與短絎針的特點,以一長一短的針跡運針。多用於臨時縫合布料等。
(2)繰針
繰針有兩種,一是明繰.二是暗繰。
明繰 又稱扳針。以直針斜線淺挑,針跡為斜勢,故亦稱其為斜針。由右至左運針,以正面的線跡小而整齊為好,且線的色彩宜與面料相近,多用於固定服裝的貼邊和袋夾里等。
暗繰 又稱暗針。正面不露針跡,亦有正反面均不見針跡的,它同樣用於服裝的貼邊縫紉。
(3)倒針
又稱回針。此針法為先向前運一針(約0.6厘米); 然後倒退一針(約0.3厘米),依此類推。多用於易受力部位.如拉鏈等處。
(4)倒勾針
俗稱扣針,又稱緝針。先向前運一針(針跡約0.3量米),然後後退一針(約0.9厘米),針跡略為斜勢。由於此針法比較牢固,所以拼合褲後縫、裝袖窿時常用。
5)三角針
亦稱花綳,俗稱狗牙針。用於固定衣服的袖口邊、底邊及褲邊等。從左至右運針。正面不露線跡,反面針跡呈交叉之勢。
(6)鎖邊針
亦稱包邊針、鎖針。是修飾布料毛邊、防止鬆散的常用針法,亦可用於貼布。先橫挑針,再豎挑針,縫線從豎挑針下穿過,以此重復至所需長度。鎖邊針可以有多種變化形式。

『叄』 織毛衣,前後片怎麼縫合

備用材料:毛衣縫合針,同色系毛線若干。

有以下步驟:

1、開始從正面縫合。將毛線穿在專用縫針上,先在一片的正面下針辮子處穿過,如下圖:

(3)毛衣怎麼縫合正反看不出縫合線擴展閱讀

織毛衣

1、購買適合的毛線 及編織針 - 紙樣上有列明所需的毛線數量及所需的編織針號,只要跟據紙樣上的說明去購買就好了.當然每個人編織的松緊程度不同,所需的毛線數量略有差異,但也是一個半個之差,所以還是跟據紙樣上的說明去購買就好了。

2、做一個編織松緊標准 - 根據毛線上標簽, 以所需的織針, 編出標准針數,用正面織低針,反面織高針,然後收針。如這一小方塊是10厘米x10厘米,那就可以根據紙樣開始編織了。

如製成品大於10厘米x10厘米即是較松;若小於於10厘米x10厘米即是較緊。解決方法:過松-用細;至織針編織;過緊-用大至織針編織。

『肆』 怎麼縫衣服看不到針線而且簡單

需要工具:針、線

1、將第一針從裡面穿出,如下圖所示:

『伍』 毛衣邊的縫合方法

毛衣前後片邊緣的縫合,有多種方法:

1、用縫紉機縫合。縫紉機縫合,簡單方便,將前後片正面相對,縫紉機直接軋上就可以了。

3、可以用棒針直接織在一起,這種比較好拆,將前後片正面相對,用棒針挑邊上的針,織起來。

4、用鉤針縫合,這種方法與第三種差不多,只是把棒針換成鉤針,直接鉤在一起。

『陸』 毛衣正面無縫縫合方法圖解

毛衣正面無縫縫合方法圖解如下:

1、兩個針之間有一個小橫杠,挑起兩邊的小橫杠,就可以了。

2、從下往上, 正面,左邊挑一針,抽線。

3、正面,右邊挑一針,抽線,左右兩邊交替往上走,一邊縫一邊調整線的松緊,使接縫更自然。熟練後,一次左右挑兩針,再抽線,會快很多。

4、正面效果,針尖的地方是接縫處,下面基本看不出不同。

5、反面效果如圖所示,這是剛剛縫完袖子的效果。

像上圖這樣,橫著從右到左縫更順手一些,更容易找到那個小橫杠,更快一些。而且不容易縫到最後一長一短對不上,因為橫杠代表一行,實際是一行行對縫的。

從上圖可以看到袖子兩邊的加針都基本對在一起了,縫到最後袖口自然接在一起,完全不用擔心一邊多出來。

經驗總結:如果收好了袖山,平收之前沒有快收,也可以在縫合的時候補救,那就是,在平收之前一寸左右的地方,將袖山部分多吃進去幾針,用縫合的辦法來讓這部分變得傾斜,袖山多餘的針數,被縫合在毛衣的背面了,這樣,不影響毛衣的美觀,也省的去拆掉重新織了。

『柒』 怎麼縫衣服看不出來線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衣服、褲子不小心開線的情況,那怎麼樣縫衣服才能看不出針腳呢?

工具/材料
剪刀

針線

需要縫的物品

操作方法
01
選擇好線的顏色
在選擇針線之前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衣服顏色選擇線的顏色,針也不要選擇太粗的,適當就好。

02
從里開始面縫就,可以用來回針縫,這樣更加結實。縫完後再翻過來,效果很好,從外面看不出針腳。如果衣服裡面有里子,拆開縫會很麻煩,可以這樣縫:將開縫處對齊,然後起針,將線疙瘩放在最裡面,防止露在外面,影響美觀。

03
用縫衣服的針法,比如:平針、假縫、回針、藏針縫等,以保證縫衣服時的方法適當不影響美觀。下面就簡單介紹比較常用的兩種針法吧!

04
平針:這是最常用最簡單的一種手縫方法,通常用來做一些不需要很牢固的縫合,以及做褶襇、縮口等。可以一次多挑幾針然後一起拉緊?線頭。平針的針腳距離一般保持在0.5厘米左右。

05
回針、倒針:針尖後退式的縫法,這是類似於機縫而且最牢固的一種手縫方法。

06
當縫補衣服只差最後收針,針還穿插在衣服裡面的情況下,我們首先將線在針頭纏繞兩圈。

07
纏繞好之後,我們用指頭按住被繞的線頭,在按住被繞線頭的同時將針頭拉出即可。

08
最後就完成啦,是不是很容易呢~

特別提示
縫制時將線拉的松緊一定要合適才行喲

『捌』 六種毛衣縫合方法圖解

毛衣縫合的具體操作如下:

1、將需要縫合的兩片毛衣片,以環形針進行定點對齊固定。

『玖』 怎麼縫衣服看不到線破洞

常常會遇到喜歡的毛衣磨破了或者被蟲子蛀了個洞,以前總是不再穿了或者勉強用縫衣服的線把所有線圈胡亂弄一氣,讓它不再脫線,但效果非常不好看。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好的織補毛衣洞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如果洞比較大,要先用細線拉一下經線,然後用同色毛衣線來織補:
補完後可以把拉的經線拆掉,不影響補的效果,因為所有的線圈已經都鉤在一起了,不會脫線。

如果只是斷了一行比較容易,只要用我們常用的無縫縫合的方法即可:

註: 1. 這都是基於平針的毛衣,如果是上針的毛衣可以在反面織補,效果一樣的。
2. 拉線時力道要均勻,這樣織補的才會平整。
衣服破洞怎麼縫看不出來
平針(Running stitch )

這是最常用最簡單的一種手縫方法,通常用來做一些不需要很牢固的縫合,以及做褶襇、縮口等。 可以一次多挑幾針然後一起拉緊線頭。平針的針腳距離一般保持在0.5厘米左右。2.疏縫、假縫( Tacking Stitch / Basting )和平針的針法一樣,但針距較大,這種手縫方法通常用來做正式縫合前的粗略固定,為的是方便下一步的縫合,作用類似於珠針。

回針、倒針 (Backstitch)

針尖後退式的縫法,這是類似於機縫而且最牢固的一種手縫方法。為了防止面料開縣,在起始或者總之以及希望縫得結實時所使用的方法。有返回到一個針眼的全回縫,還有返回到前一個針距一半的半回縫。常用來縫合拉鏈、褲襠、等牢固度要求較高的地方。

『拾』 怎麼縫衣服看不到線 怎麼做呢

1、首先先檢查一下開線部分的大小,主要考慮需要穿線的長度,寧可線長點,也不要出現縫到一半就沒線的尷尬。

2、選擇與需要縫的位置顏色相同或相近的線,穿過針之後,在線的末端打個結。

3、起針。從開裂交接處開始,取其中一邊,針方向從內向外穿過,將打的結留在內部,對於平時一些衣服,面料比較質密的,這就已經完成起針了。對於像毛絨玩具這種面料比較疏鬆的,在第一個針孔附近取第二個,針由外向內迂迴內部,並穿過兩股線之間,輕輕拉緊,完成起點的固定。再由內向外穿過,完成起針。

4、收線。全部縫合後,可以用打圈的方式收尾,針隨便在縫合的周圍刺一下,形成一個線圈,針經過圈兩次之後拉緊就完成收線了。

5、用剪刀剪去殘余的線,就完成了。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414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1668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107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605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873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798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954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356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668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