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怎麼加工才能穿上
1. 羊毛線衫的縫合工藝
我們知道羊毛衫衣片可由針織橫機編織而成,也可由針織圓機坯布裁剪而成。但無論是何種方法織成的衣片,都必須經過縫合這道工序,才能夠形成具有穿著價值的羊毛衫,這一工藝過程也叫成衣,即指將羊毛衫的前身、後身、袖子、領子、門襟等各個分離的衣片及附料用縫線連接成羊毛衫的過程。縫合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羊毛衫的質量,它不僅影響羊毛衫的穿著性能,而且對體現產品的款式特點和外觀造型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採用的縫線應和被縫衣片相匹配、縫跡要平整並能體現款式特點、縫合要有足夠的牢度。
縮絨
毛纖維在濕熱條件下,經機械外力的反復作用,纖維集合體逐漸收縮緊密,並相互穿插糾纏,交編氈化。這一性能稱為毛纖維的縮絨性。利用這一特性來處理羊毛衫的加工工藝稱為羊毛衫縮絨。羊毛衫縮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善和提高羊毛衫產品的內在質量(使織物質地緊密,強力提高,彈性和保暖性增強)和外觀效果(外觀優美,手感豐厚柔軟,色澤柔和)。
整燙
整燙是羊毛衫後整理的最後一道工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羊毛衫定型。它也是影響質量的重要環節。整燙的目的是使羊毛衫具有持久、穩定的標准規格;外形美觀,表面平整,具有光澤、絨面豐滿,手感柔軟,富有彈性的特點。羊毛衫整燙包括加熱、給濕、加壓、冷卻四部分內容。整燙工藝和羊毛衫原料有關,不同的原料應採用不同的工藝,一般整燙可分為蒸、燙、烘三大類。
羊毛衫影響起球的因素
紗線的影響:纖維的捲曲波形愈多,在加捻時,纖維不容易伸展,在摩擦過程中纖維容易松動滑移,在紗線表面形成毛茸。為此,纖維捲曲性愈好,愈易起球。纖維愈細,顯露在紗線表面的纖維頭端就多,纖維柔軟性也愈好,因此細纖維比粗纖維易於糾纏起球。而對於纖維長度來講,較短纖維比長纖維易於起毛起球,除纖維頭端數多的影響外,長纖維之間的摩擦力及抱合力大,纖維難以滑到織物表面,也就難以糾纏起球。紗線的捻度和表面光潔程度對起球也有較大影響,捻度高的紗線,纖維間的抱合緊密,紗線在受到摩擦時,纖維從紗線內滑移相對少,起球現象減少;但是,羊毛衫是柔軟性織物,過高的捻度會使織物發硬,因此不能靠提高捻度來防止起球。紗線光潔度的影響,紗線越光潔,表面毛茸則短而少,所以光潔紗線不易起球。
織物組織結構的影響:織物組織結構疏鬆的織物比結構緊密的織物易起毛起球。高機號織物一般比較緊密,所以低機號織物比高機號織物易起毛起球。表面平整的織物不易起毛起球,表面凹凸不平的織物易起毛起球。因此,胖花織物、普通花色織物、羅紋織物、平針織物的抗起毛起球性是逐漸增加的。
染整工藝的影響:紗線或織物經染色及整理以後,對抗起球性將產生較大影響,這與染料、助劑、染整工藝條件有關,以絞紗染色的紗線比用散毛染色或毛條染色的紗線易起球;以成衫染色的織物比紗線染色所織的織物易起球;織物經過定型,特別是經樹脂整理後,其抗起毛起球性將大大增強。
穿著條件的影響:羊毛衫織物在穿著時,所經受的摩擦越大,所受摩擦的次數越多,則其起球現象越嚴重。
羊毛衫防起球整理方法
羊毛衫是成型產品,對其採用燒毛或剪毛的方法來防起球有一定的困難,日前常用的防起球整理工藝主要有輕度縮絨法和樹脂整理法兩種。樹脂整理法效果更好些。
羊毛衫防縮整理
鱗片是羊毛纖維的一個主要特點,它使羊毛纖維具有了縮絨性,所以防縮整理的實質是對鱗片進行處理,使它減弱或失去定向摩擦效應。主要是利用化學葯品與鱗片發生作用,損傷和軟化鱗片;或利用樹脂均勻的擴散在纖維表面,形成薄膜。從而有效的限制了鱗片的作用,使羊毛纖維失去縮絨性,達到防縮的目的。
羊毛衫防蛀整理
羊毛衫在存貯過程中,常會發生蟲蛀現象。使蛀蟲不能在織物上生存,便能達到防蛀的目的,這就是防蛀整理的任務。防蛀整理所用助劑應高效低毒,對人體無副作用,不影響織物的色澤和染色牢度,不損傷羊毛纖維的毛感和強力,並具有耐洗、耐曬、耐持久的特點。常用的防蛀整理方法有羊毛化學改性法和防蛀劑整理法。
羊毛衫的挑選
檢查衣服尺碼、形狀及手感;毛紗有無粗節及過大的結頭;有無不良的縫接、多餘的線頭;有無破洞、缺口、梁色疵點和油污等 。
檢查袖口、下擺處羅紋的彈性,可用手撐開袖口或下擺,然後放鬆,看其是否能很好的復原。同時,應注意袖口或下擺口羅紋的收縮力不可過大,否則在窗著時會緊箍感。
檢查縫接質量。對袖套口、前後領口、肩縫、側縫等結合部位的縫接質量應特別注意。在檢查時,用手握緊需檢查部分的兩側,稍稍用力拉,使接縫可以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選擇套頭的羊毛衫,領圈的彈性是否合適、套口處有無漏針、套口線顏色是否正確、線頭是否清理等都是格外注意的地方。選擇開襟衫類,注意前開襟的套口線顏色是否正確,有無漏針,針鈕線是否鬆散,鈕眼的質量,鈕扣和鈕眼益的配合也應引起注意。
羊毛衫的縮水率由於所選用的原料及編結結構的不同,有很大差異,所以在選購時一定要了解縮水率,並以此為依據,考慮選購的尺寸。
檢查注意
首先我們要檢查的步驟是對照款式:根據客訂單要求批復的封樣對照大貨款式。對手感:洗水起毛(按客人的OK批辦或布片要求)並不能有異味。對嘜頭(各類標):嘜頭要車正中,不可有高低及不直,形成梯形,車嘜珠路要平均及不可起珠,甩嘜,嘜線要配色,主嘜、成份嘜內容與車法要正確,參照配料通知單,嘜線要剪凈。對胸牌:胸牌色號是否正確與主嘜碼數是否吻合,胸牌位置是否正確。對腳嘜:款號位置及車法是否正確,不可有腳嘜脫落 。
接著做的是看膊形:兩邊膊位不可有大細膊,膊花位有否織錯,膊尾是否有松需要加固挑針等。
看袖形:袖頂不可有扭斜及不可壓的太死起痕,不可有飛機袖及扭骨,袖骨不可起蛇及熨出大細邊,袖底骨兩邊要對稱,袖口要平直不可有喇叭形,(間色衫間色要對間條),粘邊,扭骨。
當然少不了看夾位:夾底不可有谷起,夾位不可起蛇,兩夾位要對稱,夾頂不可起啄,夾底不可縫出高低夾花,必須要對稱;縫夾時不可有吃邊現象,粗針款或細針款之三平、四平厚型衫夾底要挑梅花夾(十字口)。
衫身骨位:衫身骨位不可縫的起蛇及粘邊,大細邊,扭骨,抽筋(間色衫間條要對稱不能織出多轉少轉現象)。
袖嘴、袖腳:是否平直不可有起波浪,兩邊不可起啄及飛起,衫腳袖咀收口不可凹入,橡根要配色,袖嘴不可有喇叭形,衫腳、袖嘴要碼針,衫腳、袖嘴羅紋不可有疏密及錯支、高低。
還有袋形也是很重要的:袋口要平直,袋口兩旁針路不可挑得凹凸歪斜,一定要順直,兩邊袋位要對稱不可有高低,袋貼要配衫身色,袋內有否爛孔。
冚骨(綳縫):冚骨要順直不可起蛇,冚骨是否有跳線及線尾鬆散。
車拉鏈:拉鏈要車的順直不可有起蛇,跳線,挑拉鏈腳不可有鬆散,拉鏈頭不可起啄,拉鏈底要對齊衫腳,線尾要收凈。
最好我們要做的是看衫身:污漬、油漬、銹漬、字碼不均勻,上下兩截色,嚇欄(附件)不同缸,前後幅與袖的顏色是否配色,衫身骨兩旁不可有長短(間色衫間色要直及對間)補衣痕、花針、針路、抽筋、粗幼毛、花毛、什草、什毛、毛結、槍印、粉印、搭毛及間色衫是否有脫色(前後一樣查)。
領拉力:成人衫領拉力一定要過64CM(男)、(女)62CM。
總體外觀要求:領要圓順,左右要對稱,線條要流暢、順直,胸貼要平服、拉鏈要順滑、鈕距要一致;針跡密度要適宜;袋高大小要對稱,間色轉數不能錯,對條對格要均稱,兩袖長短要相等,下擺不能起浪形,扭骨現象要杜絕,尼龍不能蓋在面,切忌燙焦、燙黃、起極光,表面潔凈無油污、線頭、飛毛、死摺痕;衣衫平鋪展開下擺兩端不得起吊,各部位縫合線不能豁開,尺寸規格、手感符合客人批樣要求。
2. 毛衣加工的加工工序
用途:防止織片裁口散開,分三線和四線。分1、單層鈒骨2、雙層鈒骨。
單層鈒骨(俗稱走片),然後再經過縫盤縫合。雙層鈒骨,就是兩層布片一起鈒骨,而鈒骨後,不需要經縫盤縫合.
手機織片只需要鈒紗口,包括袖頂紗口鈒膊頭紗口。 指的是一種車縫設備。主要功能是將衫片(包括前幅,後幅,袖,領貼,胸貼,袋鈒其他配件)縫合。
.基本方法:1.刮邊:將死口的直行跟行縫合 2.笠眼:將生口的橫行線鎖眼或縫合.。
種類:台盆、碧海盆和衡星盆。 洗水在毛衫工序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毛衫的手感大部份控制於洗水工序。
目的—1.去污 2.控制手感 3.控制毛衣的軟硬程度 4.定型(縮水) 衫片編織有瑕疵時,如漏眼,爛孔,花針,或其它等.可用織針或手針方法於事後的修補工作.甚或縫盤拆紗所形成的損壞,如漏眼,跳線,抽筋等,亦可在補衣作修補。
①補洗水 ②補包裝. 以上是毛衫的一般製作工序,但往往還需要進行一些其他的加工,如染色,印花,植毛,燒毛,綉花,釘珠.手勾,車花及車章等工序,這些操作將穿插在以上合適的工序之間。 如染色又有以下幾種方法:吊染,筒染(染毛),扎染。
3. 毛衣是怎麼做的
毛衣製作需要經過以下9個流程:
(1)選擇優質毛線
毛線的種類很多。例如腈綸(聚丙烯腈纖維)、混紡紗、綿羊毛纖維、山羊絨纖維。毛線的價格又跟茶一樣,很抓摸不定,沒有標准。至於需要選擇什麼毛線好這個得看衣服定價的要求。但是起碼的一點,就是需要選擇不起球,不縮水,質地舒服。這個是做優質毛線的最低要求。
(2)毛衣漂染
購買過來的毛線一般情況下是白色的毛線。然後毛衣生產商家需要什麼色彩的時候才進行漂染。那些非白色的毛線一般都是毛線銷售商先製作,先漂染好一批,然後才給毛衣生產商選擇。漂染毛線,需要的工序比較多,現在都流行自動化控制。何時加染料,何時加水,何時升溫,合適洗滌,都是自動化控制。
(3)毛線倒毛
漂染出來的毛線是一捆一捆的。為了能進入成衣生產,所以需要弄成一粒一粒。這樣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電腦橫機織片。
(4)電腦橫機織片
根據在電腦設計好的參數。電腦橫機織片自動把毛線織成一片一片,基本上各式的圖案都是可以織出來。原始的橫機,靠人工手工去拉的。只能做出純色片。所以有一點點點綴的毛衣。
(5)縫盤機縫合
有了織片後我們就需要進行縫合,這樣一件衣服才會出現。
(6)打扣眼釘扣子
如果衣服上有扣子的話,那就在衣服出來後,打扣眼釘扣子。到目前為止一件衣服基本上成型出來。
(7)燙定型
衣服一般出來後都是需要定型。因為剛用毛線做出來的毛衣,而且經過的工序比較多有點起皺,而且為了形狀比較固定下來,所以需要燙定型。
(8)縫標
商標是企業的標志,所以在成衣出來後就需要縫標,把品牌的標志放上去。
(9)品質總檢,包裝
無論再嚴格的生產控制,都是有一定的次品,所以在最後的一個環節需要進行質量檢查,同時進行包裝。這樣一個標準的毛衣就誕生了。
4. 羊毛衫的製作工藝流程
1、抓絨
每年五六月份,牧民們開始為山羊抓絨。冬天過去,天氣回暖,羊絨開始自然脫落,如果山羊頭部的絨毛開始脫落,就可以確定這只羊到梳絨的時候了。
(4)毛衣怎麼加工才能穿上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樣品分析,即根據樣品資料,確定原料紗支、配色、機號、坯布組織及密度, 通過實驗小樣,確定織物的回縮率及成品密度。按樣品及合約要求,制定規格尺寸,初步確定單件用料定額及輔助物料等; 理論計算橫機產品的編織操作工藝單,或按款式和規格制定圓機產品的織物門幅,及針筒尺寸。
初步確定回縮率、計算嚇數初稿工藝進行試樣性投產;以試樣產品為基礎,對試樣產品進行分析、鑒定,確定生產工藝(包括橫機、 圓機、裁剪排料圖和後整理等。計算衣片重量或單件排料面積重量,損耗率和用毛量;定出橫機產品的剪裁 樣板和按樣板的排料方法。
制定成衣工藝流程和要求,橫機產品根據織物單位線圈重量與各衣片線圈數求出單位產品理論重量。 計算橫機單件產品的原料耗用量,制定橫機所編織半成品的質量要求。 制定縫紉工藝流程和質量要求,制定染色和後整理工藝及質量的要求,確定產品出廠重量、商標、及包裝形式。
為保證產品的質量要求,一定要先試驗、後定工藝,先封樣、後投產試樣後,經小批生產核實工藝,方可批量生產。
同時,在工藝方面,因為針織面料的伸縮性很好,在進行樣板設計的時候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為造型而設計的收褶、接縫、拼接等工序。
而且,針織面料通常也不適宜運用推歸、 拔燙等的技巧造型,而是運用面料本身的彈性或者是適當的運用褶皺手法的處理, 從而達到適合人體曲線的效果。那麼面料的伸縮性就成為在樣板設計製作時候的 一個非常重要的依據。
5. 毛衣怎麼織初學者
織毛衣初學者步驟如下:
1、准備好毛線和棒針,在實際編織中要根據需要毛衣的大小來起針。建議選擇大一號的針子來進行使用,也就是如果教程說要5號針的話,你就購買6號針。
2、分配在三根針上開始編織領子。織一針上針,然後再織一針下針。重復編織到需要的長度。開始織邊子。把邊子織到需要的長度即可。
注意事項:
1、第一針做了滑針,針眼平常的兩倍高,初學時會發現好像有個很大的洞,那是手勢上的問題,拉緊一點,多練習後就不會有這個情形。
2、購買適合的毛線及編織針、毛衣編織圖,照圖樣編織,那就可以集中在所需編織的技巧。當掌握了技巧,在下一次編毛就可以嘗試將紙樣更改,或者不用紙樣。
3、事前准備,先決定編織用品用途及穿著對象。
6. 手工編織毛衣領子怎麼連接衣服上
步驟如下:
1.前後片起336針打至掛肩處。(長度1 0.5寸) 。
2.袖起針72針,逐漸放至10寸120針(長度:1尺4寸)。
3.衣身和兩只袖腋下部份各留10針,用線穿起。
4.然後衣身和兩只袖連起來織。4條肩縫的減針方法是4行減一次,肩縫減針數:前片各收52針留3針,後片各收55針,後領留48針(4寸),前後袖各收40針。
5.前片從掛肩織到5寸時挖領,領中間留30針(以後領為軸心,正、反面來回織1-1-4、2-1-5)一共收9針,14行收完領窩。
6.前袖織的高度同收完領窩的高度一致。
7.後袖的高度比前袖多織10行就可以了(2-6-1、2-7-2、1-1-4)10行收24針。線留著織領用。
8.領用機器針方法:
(1)第1行從領圍里挑出144針;
(2)第2行織1針上針加1針(加針方法用套針的方法,這樣織不會有小洞好看一點)一共是288針;
(3)第3行織袋袋針,織1針上針挑1針;第4行,織1針下針挑1針,第5行7行同第3行,第6行8行9行同第4行;
(4)2針並1針並掉144針,(並針的時把加的那針並掉)這時候針上還有144針,織2上2下,4.5寸;
(5)織2行袋袋針,用縫針縫好就大功高成了。
註:
(1)步驟4連起來織時,三根針的交接點分別在兩只袖的中間和前身的中間。
(2)前肩縫5寸再織14行,後肩縫6.5寸,每次收針的針數根據編織密度可以計算出來,只要均勻就可以了。
7. 毛衣怎麼織
工具:毛線。
如下:
1、准備好毛線和棒針,先來起38針來做個編織示範。在實際編織中要根據需要毛衣的大小來起針。
8. 棉紗是如何加工成毛衣的
工藝流程:
1.染紗:先將原色白胚棉紗染成所需顏色。也可直接購買已染好色的棉紗
2.導紗:將染好色的棉紗導到紗筒上,方便織片
3.織片:在圓機或橫機上織衣片,也可用手織。有夾色條紋。有提花,
4.印花或綉花:這是指成批大面積印花綉花的。因開版費用大,一般棉線毛衣很少用
5.成衣:有直接將織片縫合,也有裁剪後縫合
6.洗水:加柔軟劑進行洗水。烘乾,使棉線毛衣手感柔軟。
7,.印花或綉花:單件印花或綉花。若是夾條紋或單色的無此工序
8..定型:將棉線毛衣套在相應合適尺寸的模板上。用蒸汽熨斗燙出符合要求的尺寸
8.包裝
9. 毛衫加工
毛衣加工指的是紗線做成針織物毛衣的一系列生產工序和過程。
毛衣加工指的是紗線做成針織物毛衣的一系列生產工序和過程。毛衣
屬於針織物,細分的話是緯編針織物。毛衣是由紗線彎曲成的線圈相互有規律的穿套成的,並且其中的紗線是在垂直方向中轉換成線圈。流程為:織片→裁床→鈒骨→縫盤→挑撞→洗水→烘乾→燙衣→車嘜→查衫→補衣→包裝——中間可能補加(其他工序)。
織片
毛衣有大身、後背、兩個袖子,套衫是四片,開衫是5片的,織片是指在機器上把這些衣片織出來。織片一般分為手機織片和電機織片(電腦橫機)。手機是把毛料用手針機編織成衫,任何花款都可以織成,不需要縫盤縫全,因為手機可以將整件衫織成,包括領貼,胸貼及袋等等。
裁床
指的是把織片依照紙樣,剪成所需的形狀。大部分電機織片都需要裁,毛衣裁床大部份都是用手剪,圓筒機織成的凈色布可以用電剪裁。手機織布很少需要裁,除了特定款式。
鈒骨
用途:防止織片裁口散開,分三線和四線。分1、單層鈒骨2、雙層鈒骨。
單層鈒骨(俗稱走片),然後再經過縫盤縫合。雙層鈒骨,就是兩層布片一起鈒骨,而鈒骨後,不需要經縫盤縫合.
手機織片只需要鈒紗口,包括袖頂紗口鈒膊頭紗口。
縫盤
指的是一種車縫設備。主要功能是將衫片(包括前幅,後幅,袖,領貼,胸貼,袋鈒其他配件)縫合。
.基本方法:1.刮邊:將死口的直行跟行縫合
2.笠眼:將生口的橫行線鎖眼或縫合.。
種類:台盆、碧海盆和衡星盆。
挑撞
用手針聯合機器不能縫合的部位。三方面:1、拆紗、修口
2、挑
3、撞
洗水
洗水在毛衫工序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毛衫的手感大部份控制於洗水工序。
目的—1.去污
2.控制手感
3.控制毛衣的軟硬程度
4.定型(縮水)
燙衣
毛衫燙衣與其它制衣有很大分別,因為毛衫經過洗水後,毛衫會縮水,需要經過整燙把毛衫定型及尺碼固定,毛衫燙衣需要用蒸氣燙斗及特製的要板幫助.。程序:准備好兩塊木用於燙袖燙身→蒸汽燙袖→蒸汽燙身
車嘜
指的是把客人要求之嘜頭(主嘜,洗水嘜,尺碼等)車在衫上。A.橋嘜----把嘜頭兩側車在衫身上
.B.飛嘜或吊嘜-----把嘜頭的頂部車在衫上
查衫
①
一次燈照
②
二次燈照
③
查衫
補衣
衫片編織有瑕疵時,如漏眼,爛孔,花針,或其它等.可用織針或手針方法於事後的修補工作.甚或縫盤拆紗所形成的損壞,如漏眼,跳線,抽筋等,亦可在補衣作修補。
①補洗水
②補包裝.
包裝
摺衫→包裝→裝箱
其他工序
以上是毛衫的一般製作工序,但往往還需要進行一些其他的加工,如染色,印花,植毛,燒毛,綉花,釘珠.手勾,車花及車章等工序,這些操作將穿插在以上合適的工序之間。
如染色又有以下幾種方法:吊染,筒染(染毛),扎染。
10. 毛衣怎麼織
花樣針法好多的 你可以找找視頻 或者網站分頁圖片 能學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