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的小孩尿褲子要怎麼懲罰他
❶ 小妞七歲了,晚上不尿床,就是白天尿褲子,怎麼辦呢!
治療方式:
「憋尿訓練」。
爸爸媽媽們一定會感到納悶,憋尿不是不好嗎,為什麼還要教孩子進行「憋尿訓練」?其實「憋尿」和「尿頻」應根據尿量而定,只有把膀胱撐滿(600毫升以上)才算憋尿,至於四五百毫升,不過是膀胱正常的儲尿過程,也是膀胱有效收縮所必需的。因為膀胱要脹到一個相當程度(五百毫升以上),排尿才會有力,否則尿量過少(膀胱不夠脹),反會造成排尿的細弱、無力和余尿感,並激發下一次尿頻,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因此,「憋尿訓練」就是要用「憋尿」來控制尿意,以增加膀胱儲尿量,但要以不超過膀胱容量800毫升為原則。當然,「800毫升」是無法去測量的,所以爸爸媽媽們要通過觀察孩子每次排尿的多少、尿液排出時的速度,來判定該讓孩子憋尿到何種程度。憋尿訓練是要借著把膀胱脹大來訓練孩子的尿意感覺,進而訓練孩子憋尿。要安慰孩子,消除孩子的挫折感和自卑感。同時也可用「忍」尿的方式來對付這種情況,就是當孩子有尿意時,要求她們「忍住」,直到十五分鍾以後才讓孩子上廁所,隨著孩子對「忍尿」的適應,要求孩子忍耐的時間也相應延長,直到孩子能夠延長到90~120分鍾為止,在孩子出現控制行為時,父母要及時給予表揚。根據醫學上的研究,神經性尿頻的孩子的膀胱,比正常孩子的膀胱小,膀胱積存的尿量不多,在膀胱未感壓力的情況下是很難訓練孩子忍耐的。因為孩子一直都是在沒有尿意的情況下排尿。所以首要就是將這些孩子的膀胱訓練回復成正常大小。經常想尿尿但膀胱內並沒有多少尿,對這樣孩子可進行憋尿訓練,借著因膀胱有大量尿液所產生的強烈尿意來訓練孩子的憋尿能力。
憋尿訓練的時間約需一月到一個半月,程序為:回復膀胱正常大小,學習憋尿,延長憋尿時間,訓練完成。用這個訓練法,在一個周內學會憋尿,之後,憋尿的時間也可以延長,整個訓練的方法如下,請做參考:訓練期間每天隔一段時間就給小孩喝三到四杯的液體(約1升),除了開水外,建議准備孩子喜歡喝的飲料,果汁。平均每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要給孩子喝水或飲料。有點要提醒大家的是飲料果汁的糖份不宜太高,免得孩子體內糖份過高,情緒容易亢奮,不妨在飲料裡面加點水以稀釋甜份。之後幾天開始觀察孩子在喝完飲料後的反應:因為喝下的水量很大,孩子應該會很快感到尿意,當孩子想尿尿時,應予以嚴厲的制止,尿先讓她憋住,開始先憋十五到三十分鍾,去排尿,以後可逐漸延長時間,直到至少能忍住2個小時,以至更長的時間。這樣每天進行三次或數次,約半年之後,孩子就逐漸能控制膀胱的收縮,克服尿頻問題。
在此期間,還要學會控制排尿,出門在外找不到廁所時一定要忍住,憋尿訓練延長到忍到廁所才能尿。對孩子有較高要求的家長還可以將每天小便的時間地點(比如要求必須在家裡、在家長的允許下)以及次數固定,比如早晨起床後一次(7點)、中午放學回家一次(12點)、下午放學後一次(17點)和晚上睡覺前一次(22點)。這樣一天的小便時間和地點便固定了,訓練孩子不到時間無論多麼難忍多麼痛苦都一定要忍住。在訓練期間可以故意創造一些特殊情況,譬如哪一天引誘孩子多喝了很多水,並且恰巧帶孩子出去玩,在家外過了中午12點的小便時間。這樣來訓練孩子在遇到意外情況時,能夠強忍到下一次乃至再下一次「法定」的小便時間和地點。
通過這樣的被動地無法排尿,讓孩子體驗並習慣「膀胱過載」時痛苦的感覺。家長們在迫使孩子做這項訓練時一定要狠心,不能因為看到孩子難受、憔悴、掙扎以及鼓凸的小肚子而心軟。堅持就是勝利,這樣的訓練進行數次就能迅速地擴容孩子的膀胱,並增加孩子對憋尿痛苦的承受能力。
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還應該逐步加大對孩子的要求,譬如將一天四次的如廁時間減少為兩次(對10歲以上的女孩子來講完全做得到),早上8點一次,晚上8點一次;或者只允許孩子每天如廁一次(15歲以上),並嚴格規定時間(建議為晚上睡覺前一次)。還要加大孩子在訓練時的飲水量,晚上睡覺前至少喝下一袋牛奶、兩杯水(800ml),這樣孩子便可以從次日早晨醒來就處於憋尿狀態,而因為小便需要等到次日晚上睡前,所以這一天里孩子都要通過自己頑強的毅力和堅忍來度過。這樣還能訓練孩子在憋尿時進行所有日常活動,如學習、運動、與同學交往。並且控制孩子白天里喝水,夏天不少於1.5L,冬天不少於800ml。如果孩子不能做到,依舊可以通過前面提到的強迫措施訓練。又因為孩子年齡已經長大,其身體承受能力也有所增強,所以在進行強迫憋尿訓練時還可以增加一些重物壓在孩子鼓起的小肚子上以增加尿意強度,將她的四肢分開,在平板床上輕輕綁好,讓她擺成一個大字平躺或俯卧,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適應附加的不適感,如壓重物,建議以1kg左右的字典為最佳。
同時,憋尿訓練也可以用來做懲罰孩子所犯下的錯誤的手段,譬如孩子犯錯後取消其當日的如廁機會,嚴重時可以以加喝水輔之。還可以罰孩子在膀胱充盈時做仰卧起坐、跳躍運動來增強其對痛苦的忍耐力和承受力,進而使孩子更堅強。患有神經性尿頻的孩子,經過細致和嚴格的憋尿訓練之後,逐漸能控制膀胱的收縮,克服尿頻問題,她們大都能逐漸恢復正常。
❷ 小孩故意尿褲子怎麼辦
打不能解決問題的,要知道孩子這么多的原因是什麼,很多小孩是想要引起你注意,會做一些異常舉動,比如他和你說話,你不搭理他(即使你覺得你不是故意的),但是他們可能會很敏感。要和小朋友多溝通,他們很需要大人認同的。 另一方面就是要灌輸給他們這么做是不對的,可以用懲罰,但是體罰不好,可以用輕度的,比如說罰他今天沒糖果吃,之類的,罰了也必須清楚告訴他,這么做不是媽媽不喜歡你,而是你做錯了事情,如果做對了,媽媽還是會獎勵你的。
❸ 孩子尿褲子怎麼辦
小班以上的孩子都應該三歲以上了,一般不會再出現尿褲子的現象。可是越來越多的家長發現,本來能管好自己上廁所的孩子,到了幼兒園又重新愛尿褲子了。這讓家長和老師都感到很棘手。有的寶寶在家裡不尿褲子,可是到了幼兒園就尿褲子,父母真是犯愁。 小倩已經四歲半了,三歲剛進幼兒園小班時,偶爾會尿褲子。但最近在幼兒園每天都尿褲子。媽媽給她書包里裝上了換洗的褲子,拜託老師給她換上。在前兩天頭一次尿褲子時,回到家爸爸媽媽都批評了她,說她羞羞。這么大的人了還在幼兒園里尿褲子,結果越說越嚴重,接連幾天去接小倩的時候老師都說她「今天又尿褲子了。」媽媽也覺得臉上無光,帶小倩去看過醫生,也沒有問題。媽媽擔心是不是批評得太厲害形成了心理問題,當寶寶在幼兒園尿褲子了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孩子尿褲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應該排除病因,一般來講大多數孩子都不是出於生理原因,有可能是孩子玩的過於投入,忘記要上廁所,等到去廁所時往往已經憋不住一瀉千里了。還有可能是孩子膽子小,剛入園時內心緊張,想上廁所不敢跟老師說。還有可能是孩子的自控能力還不夠,還沒有掌握上廁所的技巧。 想要糾正孩子尿褲子的情況,就需要家長與老師相互配合: 1、家長要放鬆心態 很多時候,家長會比孩子自己更緊張尿褲子這件事,一旦發現孩子尿褲子了,家長就會給孩子施加壓力,有的家長還會採取暴力手段打罵孩子。 最近,俊俊經常在幼兒園尿褲子,每天接他放學,媽媽第一時間都會先看他的褲子有沒有換。這天,媽媽一沖進教室,就忍不住對著俊俊大喊:「你怎麼又尿褲子了!作為懲罰,今天回家不許吃點心!明天我要最後一個來接你!」第二天,俊俊媽故意等班上其他孩子都走了才去接俊俊,令她郁悶的是,俊俊尿褲子的情況不僅沒有改善,還尿濕了床單和被褥。 同班的翔翔也尿濕了褲子,媽媽接他時,只是默默的拿過臟褲子,什麼話也都沒說。一段時間之後,翔翔又尿褲子了,晚上吃飯時,爸爸媽媽聊起了小時候自己尿褲子的事情,媽媽說自己上大班後,有一次晚上做夢找廁所,醒來就發現尿床了,爸爸則說自己上小學了還尿濕褲子的糗事。說完,爸爸媽媽感嘆:原來偶爾尿褲子是很正常的行為!說也奇怪,自此以後,翔翔再也沒有尿濕過褲子。
❹ 6歲小男孩晚上睡覺給他穿紙尿褲他不穿,結果還尿床,應該怎麼懲罰
六歲的孩子已經不需要穿紙尿褲了,只要注意睡前少喝水,白天休息一下不要太累,跟孩子說晚上要尿了告訴媽媽,不要太強硬。多一點耐心,孩子慢慢就長大了。 不要懲罰孩子,他自己其實心裡已經覺得不好了
❺ 九歲男孩故意尿褲子怎麼辦
可以試一下哦,不一定要打罵,但一定要給他點懲罰,讓他以後不敢這么做了。比如他尿褲子後不給他換洗褲子,那樣他穿著濕濕的褲子一定會很難受,估計以後就不敢了。
❻ 寶寶尿褲子了怎麼辦怎麼樣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呢
1、大部分兒童在3歲以後便學好操縱小解了,寶媽們要孩子在這個年齡練習寶寶用便池,自然,讓兒童掌握自己身體,提升大便觀念等前期准備工作也不可忽視,告知寶寶們上廁所從哪兒排出去,寶媽們還可以親自示範性給寶寶們看,為此提高大便觀念。
她強調,想像務必是建立在實際的前提下,創造性的想像只要沒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及幻想、不是一種錯覺或不正確,便會在扎實的石頭上構建一座富麗堂皇的城堡,人的智力開發設計也就有了堅實基礎。
一個對幻想如願以償得人,能把幻想的東西作為真實存有,他總會追求完美想像,不承認現實,這種「想像」是有影響的,因為他並不是是建立在現實和真知的基礎上的,這類漫無目的觀念,會耗費人們的光陰與精力。
想像力的塑造
若想培養孩子想像力,父母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大家在變成事情主人家的環境里日常生活,或者用是建立在客觀事實基礎上的基礎知識、工作經驗來豐富多彩它的大腦,讓她們在這個基礎上自由自在地完善。僅有讓她們自由成長,她們才有可能展現其想像力。
在訓練少年兒童想像力的過程當中,父母決不要阻止他們自發進行的這些主題活動,即便這種主題活動像涓涓細流一樣微不足道。你目標就是等候,如同靜等花開一樣,只有靜靜的細致觀察等候小朋友們自身出芽盛開。
❼ 寶寶尿褲子了怎麼辦,聰明媽媽的聰明做法
無論是寶寶忘記使用坐便器弄臟了衣物,還是在使用坐便器過程中不小心弄臟了衣物,請快速且平靜地幫助他清理衣物。一定要向寶寶表示同情。弄臟了衣物的寶寶已經很受驚嚇了,他並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情,而且骯臟潮濕的衣物會讓他感到局促不安。請給慌亂中的寶寶一個溫暖的擁抱,告訴他,相信下一次他能做得更好。
不要大聲批評斥責寶寶。大聲批評寶寶、對寶寶發脾氣、要求寶寶道歉或認錯,只會讓他感到更害怕,甚至開始對如廁訓練產生抵觸。用平靜的態度對待,他才能迅速回到如廁訓練的正確軌道上來,下一次才容易做得好。
不要懲罰寶寶繼續穿著臟衣物。試圖通過讓寶寶繼續穿著臟衣物給他一個教訓,只會令寶寶感到更加心煩意亂、羞愧難安。請平靜溫和地對寶寶說:「來,讓我們去換上干凈的衣服、褲子吧,下一次要記住用你的坐便器哦。」並快速地幫助寶寶清理好衣物。
也不要告訴寶寶說他還小。說寶寶還小之類的話,會讓寶寶找到退縮的借口,這並不利於寶寶的成長。
❽ 小孩故意尿褲子怎麼辦
我能想到的幾個理解是: 記得書上提到過,孩子有一個肛欲期,就是孩子發現了控制尿和大便的感受。然後就會反復體驗。常常在這個時候會發生不小心失控造成的後果。如果你可以假設孩子有幾個動機。 1、 他發現了控制尿與大便的感覺,他想練習,但他是一個好孩子,可能小時候家人照顧他,教他不可以隨便大小便,他得給自己理由來練習,他才能練習。所以,他盡量找理由生氣,以讓自己不規律的大小便合理化。這里,你想一想家裡平時教育孩子,是不是有可能會太過嚴格不太變通沒有彈性。 2、 他在尿褲子時,發現大人會失控,會光火。對孩子來說,這種受大人處罰的痛苦的體驗也是一種強烈的情緒體驗。甚至會覺得大人與自己是親密緊密的。所以,當孩子覺得自己被忽視時,他需要大人關注,他可能會用做壞事情,讓大人處罰自己而關注自己。這里,你可能要反思一下,最近,是不是與孩子專注的在一起玩或是相處的時間里,質量比較原來有下降 3、 他控制尿與大便,是練習控制的感覺。他尿尿到褲子後,他不僅控制了自己的小便,讓自己做主,而不是按原來大人定的規矩來做。他發現,他居然還控制了媽媽的情緒,他生氣時,不想一個人生氣,他可以讓媽媽生氣,媽媽就陪他一起生氣了。這里,你就要反思,你要受他的控制嗎? 這時媽媽有一個新補充: 有一個背景是,我們家裡前兩個月有大的變動 就是,我從廣州調回老家了,目前和爸爸不在一起 這可能也是他情緒不好的一個原因 在這里,我想我能想到的對孩子和孩子媽媽你的理解是這樣的: 孩子他到新環境了,感覺到自己要適應這些變化的壓力。很多不熟悉不知道的事情隨時會發生,一切都這樣的失控,他感覺很不好。他想通過自己來掌控至少一件事情也好,至少可以證明給自己看還有些東西在自己的掌握里,讓自己安心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以後這些生活中不可控制的都是他可以掌控的。你可以把這個視為了孩子成長中的自我努力。挺好的。因此,你明白他了,你沒有必要為此而生孩子尿褲子的氣,你也不必要失去控制去處罰他。你只是懂得孩子的努力。他用的這個方式還是你自己可以接受的,也是認為不用換一個你要的方式,用什麼成長方式是可以由他做主,不需要你允許的。其中你可以做的是:孩子已經3周歲以上了,他不能完全只感受到自己,以自我為中心,他要能感受到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感受。所以,雖然你不憤怒不處罰他,但你可以向他訴訴苦,談談自己在他這同一件事情中你有的委屈:在冬天洗褲子好冷啊。而且尿尿的氣味不好聞。還可與他互相交換彼此的感受:不知道,他尿褲子後,是不是也有同感。還可與他算一算他有多少條褲子,他大約可以濕幾次。你想他有可能是想爸爸了,你可以平時主動的多讓他與爸爸視頻,通電話,給他更多的與爸爸的鏈接。還可以讓他知道爸爸回家日子的倒計時,順便學習一下數學的計算和日期。這里我要提醒你的是,你可以想通他尿褲子的種種理由,但你不用把你想的告訴孩子。就是說,你不用替他尿褲子找理由,你不用給他解釋,不用以為你這樣是讓他理解他自己。這些是他不需要知道的。你想到的原因不能成為他的理由。不能成為他以後再尿褲子的借口。我們家長想的往往只是我們成人的理解。對孩子來說,他是直覺型的,說不出原因時,他憑感覺與身體在做。可是,你講成了邏輯後,往往適得其反。孩子憑自己的身體與感覺體驗的事情本身比我們父母可以從中總結了來的會豐富太多,有價值太多。我們實在是不值得,給孩子一個最簡單的答案,讓他失去在其中成長自己的領悟。我們只要解釋給我們自己知道。然後因為我們這個已經知道了,會力所能及的提供自己可以為孩子做到的。當我們的理解是大致方向沒錯的時候,孩子往往會按他的規律往前發展,而不致於讓他自己在不舒服的狀態中反復折騰得太久。對父母來說,孩子的表現就是問題的症狀全部或是部分消除了。另外,我想,你自己應該也有適應新環境的焦慮和壓力。借孩子的事情,你也可以明白自己的心情,理解自己最近更情緒波動,也更容易生氣發火的原因。孩子往往能感受到來自己媽媽的情緒壓力。替媽媽把這個情緒表達出來啊。
❾ 小孩子總是尿褲子怎麼破
你好,對待尿褲子、尿床的孩子,切忌打罵和羞辱性懲罰,那樣只能使孩子精神更加緊張而加重尿床現象。應該解除孩子的心理負擔,讓孩子樹立起信心,一旦孩子沒有尿褲子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孩子的尿褲子現象將會減少。只要不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尿床,父母就不必過於擔憂,父母要相信孩子能改正,這對孩子樹立信心很重要。不能訓斥懲罰孩子,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培養孩子的良好性格是糾正尿床的重要方法。
等寶寶再大一點,自然就會好的,平時,多提醒他尿尿,別玩瘋了就行了。
❿ 幼兒尿床時老師應該怎樣引導
1 不要打罵,但要讓他看到你不高興,認識到尿褲子是錯的。 2 多提醒他想不想尿尿?(要幼兒園老師配合)。 3 教會他想尿時一定提前跟大人說(這一點很重要)。 4 出門或睡前少喝水。 5 周末家長耐心讓他學習憋尿,他說想尿時讓他再堅持5分鍾,以後慢慢延長。 小孩子尿褲子也有幼兒園老師管得過嚴等問題,膽小的孩子不敢說。 總之,對待這個問題要有耐心,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會帶來其他方面的心理問題,甚至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