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褲子搭配 » 為什麼明代官員穿紅色褲子

為什麼明代官員穿紅色褲子

發布時間: 2022-12-26 08:58:35

㈠ 中國古代幾品官員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每個朝代都不同,一般藏青,深藍的官階要教高一品二品的,紅色的中間,綠的就低了,一般也就知府知縣什麼們的,大致是這樣,在秦朝皇帝是以黑色為尊,那時候還不太有黃色的,但大臣也是不能用黃色的。

㈡ 古代官員的官服為什麼要搭配紅色褲子

滿族中:①象徵祭壇犧牲。在薩滿教野神祭中,薩滿要表演野豬等猛獸神只撲食的情景,是時,載立(侍神人)要拋甩薩滿神帽的紅色帽襯,逗引野神附體的薩滿,薩滿要將飛落下來的紅帽襯用口叼掉。紅帽襯象徵鮮肉,因為紅色是鮮肉的本色。祭禮中的祭天儀中要立神竿,神竿頂端要用活牲鮮血塗抹,以供祀天神,鮮血的本色也是紅色。在滿族恰喀拉人(東海女真的一支)的海神傳說中:安楚國(金國)使者征索東珠,欺壓恰喀拉人,莫合長官(相當於鄉長)哄騙使者,讓他們穿上了紅袍,讓他們在錫霍特山被老虎吃掉。恰喀拉人的正義之舉得到海神奶奶的庇佑,終於戰勝了強暴,過上了太平日子。往昔,山林中的獵人忌穿紅色服裝。②象徵暮年。在滿族民俗意識中紅色為老年色、衰落色,故亦視為凶色。往昔,滿族老人死亡,用紅布做幡,四條「腿」用黑色。年青人夭亡,其幡不用紅色。③象徵激情和興奮。薩滿的七星褂以紅色為底,上綉白色(後也有用黃色)的日、月、星辰圖案。紅色就寓含著薩滿——這位神的使者,人的代表,祭祀跳神時激奮的情緒。④象徵炎熱和激怒。八旗軍有紅色旌旗,寓含著高昂的鬥志。⑤象徵喜慶。因近世受漢族影響,婚禮中新娘也有著紅裝,披紅紗(綢)的。

㈢ 明朝官服的顏色跟等級有什麼關系嗎

明朝官服的顏色跟等級有關系,在顏色上,明初規定:一品至四品,緋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綠袍;未入流雜職官,袍、笏、帶與八品以下同。可見在明朝,青色的地位超過了綠色,綠色淪為末流。看官服等級,還要看冠的梁數和綬帶的不同紋飾。

明代給每級官員都設計了一種動物圖案作標志,把它綉在兩塊正方形的綿緞上,官員常服的前胸後背各綴一塊,這種就是補子,這種官服就叫補服。

據《明會典》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定,補子圖案:公、侯、駙馬、伯:麒麟、白澤;文官綉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

武官綉獸,以示威猛: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雜職:練鵲;風憲官:獬豸。除此之外,還有補子圖案為蟒、鬥牛等題材的,應歸屬於明代的「賜服」類。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法令規定:文武百官的朝服都沿襲唐宋朝服的式樣,外穿紅羅上衣、下裳和蔽膝,內穿白紗單衣,足登白襪黑履,腰束革帶和佩綬,頭戴有梁冠。官員的等級通過冠的梁數和綬帶的不同紋飾表示。

明代官員們在重大朝會的場合要穿公服。公服由展腳硬襆頭和盤領寬袖長袍組成。袍服的顏色根據官品而定。

(3)為什麼明代官員穿紅色褲子擴展閱讀:

在官服制度上注重對顏色的應用,這首先是統治階級意識的體現。每一次改朝換代,統治階級都充分利用服飾顏色這個工具,進一步強化封建等級政治。皇室有其皇族專用色,官員按品級用色,普通百姓在服飾用色上受到許多限制。

秦漢以前,人們對顏色的崇尚,除依循五行規律外,主要源於統治貴族的喜好以及有限的染色水平。秦漢時,封建專制進一步加強,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也被納入統治者的控制范圍。

《漢書食貨志第四下》:天下太平,高祖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稅租以困辱之。統治階層已經有了對廣大民眾的日常生活方式進行控制的意識。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戰亂不息,但服飾仍在變化發展,尤其是隨著染色技術的提高,服飾顏色也被封建統治者所利用。魏文帝曹丕的九品中正制,不但在官位等級上是個大貢獻,同時提出以紫、緋、綠三色為九品之別,正式確立了以顏色區分官服等級的制度。

此後的朝代在區分官服等級方面,都以顏色作為重要的參照物。即使到了明清時期補服出現,以其花紋圖案作為辨別官職大小的重要依據,而以顏色標示等級的制度仍然堅定地存在於封建官職制度之中。

㈣ 為什麼明朝上三品官員穿紅色官服

一至四品官穿緋色(大紅),五至七品官用青色,八品以下用綠色。
主要的原因是明朝姓朱

㈤ 古代官服為什麼都是紅色褲子

官服不僅僅只是緋色(紅色)的

官服分顏色從唐朝開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魚袋;五品以上緋袍,佩銀魚袋;六品以下綠袍,無魚袋。官吏有職務高而品級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銜中必帶「賜紫金魚袋」的字樣;州的長官刺吏,亦不拘品級,都穿排袍。這種服色制度,到清代才完全廢除,只在帽頂及補服上分別品級。清代官服原則上都是藍色,只在慶典時可用絳色;外褂在平時都是紅青色,素服時:改用黑色。

隋統一全國,一方面推行漢族已經形成的的服飾制度,另一方面也難以擺脫北族服飾形制的影響。隋煬帝制定了隋代官服制度,帝王將相各服其服。下令不準百姓服黃色衣裳,從此黃色也了皇帝專用的服色。唐代衣冠服飾承上啟下,博採眾長,是中國古代服飾發展史上的重要時期。由於當時絲織業的發達,審美觀念的獨特,所以當時官服質地款式更加講究,襆頭形制富於變化,品色衣形成制度,胡服頗為流行,女服色彩艷麗。五代十國享祚日淺,服飾大體沿用唐代制度,但在首服上也略作變化。

宋代崇尚文治,冠服制度漸趨繁縟,也曾經多次修改。但與唐代相比,款式缺乏創新,色調趨於單一,有向質朴、潔凈、自然方向傾斜的趨勢。男子上身以圓領長袍為主,以季節不同而服涼衫、紫衫、毛衫、葛衫、鶴氅等。宋代婦女的日常服飾,大多上身穿襖、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褲。其面料為羅、紗、錦、縷、毅、絹。尤其是裙子頗具風格,其質地多見羅紗,顏色中以石榴花的紅色最注目。褶襇裙也是當時裙子中有特點的一種,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貴族婦女著裙的褶襇更多。南宋時期,「服飾亂常」,也尚北服。

元代是蒙古族入關統治中原的時代。其服飾既襲漢制,如皇帝及高官的服飾仿照先秦時代的古制而成;又推行其本族制度,如一般百姓服飾則仍是披發椎髻,夏戴笠,冬服帽。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須剃發為蒙古族裝束。蒙古族的衣冠,以頭戴帽笠為主,男子多戴耳環。然至元大德年間以後。蒙、漢間的士人之服也就各認其便了。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國後,先是禁胡服,繼而又以明太祖的名義下詔: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官服飾、內臣服飾,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名目,其樣制、等級、穿著禮儀真可謂繁縟。一般男子服飾,以袍衫為主,形制多樣,儒生文士則以襕衫、直裰為常衣。婦女服飾主要有袍衫、襖、霞披、褙子、比甲、裙子等。

清代官服以頂戴花翎顯示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官服中的禮冠名目繁多,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等。男子的服飾以長袍馬褂最為流行。婦女服飾在清代可謂滿、漢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代中期始,滿漢各有仿效,至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頗盛,甚至史書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之記載。
參考資料:http://www.cmfu.com/readmaterial.asp?id=89

㈥ 官員和太監的褲子為什麼都是紅色的

電視上的吧?別太較真,真實的是不一樣的,大臣有大臣的朝服,太監有太監的工作裝。

㈦ 古代穿衣有講究,各個官員穿的衣服都是什麼顏色

以明朝為例:

五至七品穿青色;

八九品穿綠色;

四、五品的官員可以穿紅色;

三品以上穿紫色。

中國古代老百姓的服飾在主要以白衣為主,因為白衣造價很便宜,又不需要染色、最適合沒有錢的老百姓。

(7)為什麼明代官員穿紅色褲子擴展閱讀: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後,帝王官員的服飾制度達到了最完備、最繁縟的地步。帝王服裝上增加了團龍紋,這是明代才開始形成的禮儀制度。龍紋成了帝王的專用徽記。這種綉龍的帝王常服,是明代皇帝最常穿的服裝,是明太祖在洪武三年正式制定的。

除了織有金盤龍紋的圓領窄袖黃袍外,還有折角向上巾,玉帶和皮靴幾種成分。

據《明會典》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定,補子圖案:公、侯、駙馬、伯:麒麟、白澤;文官綉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

武官綉獸,以示威猛: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雜職:練鵲;風憲官:獬豸。除此之外,還有補子圖案為蟒、鬥牛等題材的,應歸屬於明代的「賜服」類。

㈧ 明朝官制中的官服是怎麼樣的不同官職有什麼不同

明朝的官服由冕冠和冕服組成,其冕服延續了唐宋官服的特色,以袍衫為主。不論是文官還是武官,不論高品還是低品,但凡遇到重要的節日,都要戴冕冠(在明朝被稱為梁冠),穿紅色的羅布衣裳。不過在平日上朝的時候,穿的就不是一色兒的紅色衣服了,而是另有規定。

文武官員的服飾除了胸前的補子圖案不一樣外,其他都沒有什麼分別,文官官服的補子圖案從一品到九品依次為仙鶴、錦雞、孔雀、雲雁、白鷳、鷺鷥、鴛鴦、黃鸝和鵪鶉,這都是一般的文官的補子,特殊官職則不一樣,比如說御史補子就是獬廌,而無品級小官的補子則是練鵲。而武官的補子從一品到九品分別是麒麟、獅子、豹、虎、熊羆、獬豸、彪、犀牛和海馬。

㈨ 明朝官服藍色的和紅色的有什麼區別

明朝正4品級以上是紅袍玉腰帶,而從3品級以上的要穿藍袍,而且在家中不可穿睡衣,要穿指定的衣服,總之,官服制度在明朝是非常嚴的,稍不留神,腦袋就掉了

凡舉人、貢生、監生穿藍色四周鑲黑色寬邊的直裰,故亦稱藍袍(後舉人、貢生改穿黑袍,生員仍穿藍袍)。

明代官服是當時材料工技水平最高的服裝,就制度而論它承襲唐宋官服制度的傳統,指導思想比較保守。但製作更趨精美,整體配套也更趨和諧統一。

(9)為什麼明代官員穿紅色褲子擴展閱讀:

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鑒於局勢尚未安定,學士陶安請制定冕服,朱元璋指示禮服不可過繁,祭天地、宗廟只需戴通天冠,穿紗袍。一品至五品官服紫,六、七品服緋。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禮部官員提出,古代服色按五德的學說,夏尚黑、殷尚白、周赤、秦黑、漢赤、唐黃。明取法周漢唐宋,以火德王天下,色應尚赤,朱元璋認可,並規定正旦、冬至、聖節(皇帝生日)、祭社稷、先農、冊拜等大典要穿袞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代官服制度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423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1687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115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614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880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806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972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363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676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