褲子腰臀差打版多少
『壹』 褲子打版的尺寸怎麼算
腰圍尺碼對照表(親們可以算算在中的腰圍
牛仔褲:
1尺9寸,臀圍:2尺6;褲長:一米零三(厘米);
27號牛仔褲:2尺0寸,臀圍2尺7;褲長:一米零五(厘米);
28號牛仔褲:2尺1寸,臀圍2尺8:褲長:1米零八(厘米)
29號牛仔褲是比較多人適合的尺碼!
30號牛仔褲:2尺2寸,臀圍2尺9;
31號牛仔褲:2尺3寸,臀圍3尺;
32號牛仔褲:2尺4寸,臀圍3尺1 ;
33號牛仔褲:2尺5寸,臀圍3尺2;
34號牛仔褲:2尺6寸,臀圍3尺3 從34號到38號是屬於超大尺寸的超大號牛子褲了.
『貳』 腰圍和臀圍一般差多少
腰臀比是腰圍和臀圍的比值,也是女性身材吸引力的重要標准;普遍意義上,0.7腰臀比的女性被認為最有魅力。對於一個臀圍90cm的女生來說,腰圍63cm是標準的,就臀圍和腰圍差而言,27cm標准。
腰臀比/臀圍和腰圍差也是衡量人體健康的重要標准,相對而言,腰臀比越小,身體越健康。腰圍尺寸大,說明了腹部脂肪偏多,應該減脂;臀圍大,說明臀腿等部位肌肉發達,益於健康。
提高腰臀比的動作
1、雙腿向內盤起,腳心相對,坐在瑜伽墊上。挺胸抬頭,雙手抓住雙腳腳尖,保持平穩的呼吸。
2、雙腿向前伸直坐在瑜伽墊上,左腿向內盤起,右腿向上伸直,同時左手向上抓住右腳腳尖,保持身體平衡。腰臀比太大,找准練習方法,你離性感只有一步之遙。
3、坐在瑜伽墊上,腳掌著地,膝蓋立起,腳尖踮起,左腿架在右大腿上。上身向後倒,直到頭部頂地,腹部向上拱起,雙手向上伸展。
『叄』 臀圍和腰圍差多少標准
臀圍:男性參數為890.317mm,女性參數為895.604mm,男女差為-5.287mm;臀圍指數:男性參數為52.04,女性參數為56.37,男女差為-4.32。
對於腰圍而言,身高(cm)÷2-13(cm),±5%為正常范圍,具體腰圍差根據實際身高來。
臀圍反映髖部骨骼和肌肉的發育情況。測量時,兩腿並攏直立,兩臂自然下垂,皮尺水平放在前面的恥骨聯合和背後臀大肌最凸處。
腰圍(WC),指的是經臍點(om)的腰部水平圍長,是反映脂肪總量和脂肪分布的綜合指標,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測量方法是:被測者站立,雙腳分開25至30厘米,體重均勻分配。
(3)褲子腰臀差打版多少擴展閱讀:
腰圍
腰圍:亞洲男性平均為73.35cm,亞洲女性平均為65.79cm;歐美男性平均為83.99cm,歐美女性平均為72.55cm 。
身高腰圍指數=(腰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42.79,亞洲女性平均為41.34;歐美男性平均為47.84,歐美女性平均為44.53。
由此可見,腰圍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腰圍/身高)×100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也就是說,女性腰更細。
臀圍
臀圍:亞洲男性平均為88.82cm,亞洲女性平均為91.66cm;歐美男性平均為98.37cm,歐美女性平均為96.69cm 。
身高臀圍指數=(臀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52.07,亞洲女性平均為57.78 ;歐美男性平均為56.03,歐美女性平均為59.34 。
由此可見,臀圍平均值兩性差不多,(臀圍/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說,女性臀部相對更大。
腰臀比例
腰臀比=腰圍/臀圍:亞洲男性平均為0.81,亞洲女性平均為0.73;歐美男性平均為0.85,歐美女性平均為0.75 。
由此可見,腰臀比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兩性腰臀比差異明顯。
參考資料:網路-腰臀比
『肆』 比平常穿的褲子腰圍臀圍大腿圍多大了10是大了多少
你已經說了大了10, 那應該有度量單位阿. 猜想應該是大10CM.要是大十碼, 差不多7寸半了,很恐怖, 更不可能打十寸. 那是一尺了,半個腰多了
『伍』 褲子腰圍尺寸對照表
褲子腰圍尺寸對照表如下:
30碼=2.3尺腰=77CM、31碼=2.4尺腰=80CM、32碼=2.5尺腰=83.5CM、33碼=2.6尺腰=87CM、34碼=2.7尺腰=90CM、36碼=2.8尺腰、38碼=2.9尺腰、40碼=3.0尺腰。
26號-1尺9寸臀圍2尺6、32號-2尺6寸臀圍3尺2、27號-2尺0寸臀圍2尺7、34號-2尺7寸臀圍3尺4、28號-2尺1寸臀圍2尺8、36號-2尺8寸臀圍3尺5-6、29號-2尺2寸臀圍2尺9、38號-2尺9寸臀圍3尺7-8、30號-2尺3寸臀圍3尺0、40號-3尺0寸臀圍3尺9-4尺。
腰圍介紹
經臍部中心的水平圍長,或肋最低點與髂嵴上緣兩水平線間中點線的圍長,用軟尺測量,在呼氣之末、吸氣未開始時測量。
身高腰圍指數=(腰節圍/身高)×100、腰臀比=腰節圍/臀圍,這兩項指數男性大於女性,差異顯著。身高臀圍指數=(臀圍/身高)×100、身高大腿圍指數=(大腿圍/身高)×100、大腿長圍度指數=(大腿圍/大腿長)×100。
『陸』 服裝褲子打板公式
上衣落肩: 女:前肩比例15:6 (21.8度); 後肩比例15:5.2(19.12度)
西裝袖肥=0.15B+5 袖山=0.1B+5.5 袖中距離34
男:前肩比例15:6 (21.8度); 後肩比例15:5.5(20.14度)
袖籠深:0.2B+6~6.5
肩寬:女:0.25B+15~16 男:0.3B+12~14
腰節:0.2號+7~8
直檔:0.5臀圍
後領寬:0.2領圍-0.3 或者B/20+3~3.5
後領深:2.2~2.5
前領深:0.2領圍,通常為8.5~9.5
前領寬:後領寬-0.5
胸寬=背寬-1.5
背寬=肩點向里1.8~2.2
臀圍線=腰下16~18
(6)褲子腰臀差打版多少擴展閱讀:
服裝打版步驟
第一步
定服裝的風格造型、松量、以及顧客群體的需求,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在此基礎上面進行下面的操作
第二步
根據第一步確定和顧客體型想符合的基型,首先根據服裝款式確定服裝的基型,比如是做群紙樣就做出群基型,是上裝紙樣就做出上裝基型。
第三步
確定底圖,首先分析新款式有什麼樣的要求,根據服裝款式的要求在基型上進行變化(變化的方法:a、幾何作圖法;b、剪切法),最後達到新款式的要求。
第四步
復制紙樣,在底圖上復制出紙樣,並且在紙樣上加上九個方面。
第五步
復核紙樣,做出紙樣後,一定要檢查紙樣的准確性和全面性。
『柒』 褲子怎樣打版
褲裝的結構相對裙子較為復雜,基本形狀的構成因素及控制部位相應也多,除了褲長、腰圍、臀圍外,還有上襠、腿圍、膝圍、腳口圍等。
1、褲長
褲長是構成褲子基本形狀的長度因素。一般自腰圍線起,終點則沒有絕對標准。是褲子分類的主要依據。
2、腰圍
褲子的腰圍變化量較小,一般加0-2cm的松量。但高腰和低腰變化會使腰圍產生差異。
3、臀圍
人體運動時,臀圍圍度會產生變化,因此需要加放一定的運動松量。同時由於款式造型的變化,還需要加入一定的調節量。
4、上襠
又稱「立襠」,包括上襠深和上襠寬。上襠深指橫襠線至腰圍線之間的距離;上襠寬為前襠寬與後襠寬之和。上襠尺寸直接影響褲子的適體性、功能性和舒適性。
5、腿圍、膝圍、腳口圍
腿圍、膝圍、腳口圍共同構成褲管結構,與臀圍一起決定褲子的廓型。
褲子的分類
褲裝有不同的分類形式,但大體可分為基本結構和變化結構兩類。
(一)基本結構類
1、按褲裝臀圍的寬松量進行分類
貼體類褲:褲臀圍的松量為0~6㎝的褲裝;
較貼體類褲:褲臀圍的松量為6~12㎝的褲裝;
較寬松類褲:褲臀圍的松量為12~18㎝的褲裝;
寬松類褲:褲臀圍的松量為18 cm以上的褲裝。
2、按褲裝的長度進行分類
超短褲:長度至大轉子骨下端;
短褲:長度至大腿中部(0.4h-10cm~0.4h+5cm);
中褲:長度至膝關節下端(0.4h+5cm~0.5h);
中長褲:長度至小腿中部(0.5h~0.5h+10cm);
長褲:長度至腳踝骨(0.5h+10cm~0.6h+2cm)。
3、按褲型的輪廓造型分類
直筒褲:(褲腳口量=0.2H~0.2H+5cm)中襠量與褲口量基本相等的褲裝;
錐形褲:輪廓上大下小,(褲腳口量≤0.2H-3cm);
喇叭褲:輪廓上小下大,(褲腳口量≥0.2H+10cm)。
(二)變化結構類
分割類褲裝:基本結構類褲裝+分割線(縱向、橫向、斜向),成為分割類褲裝;
高腰類褲裝:基本結構類褲裝+高腰(腰寬3~18㎝),成為高腰類褲裝;
低腰類褲裝:基本結構類褲裝+低腰(腰寬≤0),成為低腰類褲裝;
垂褶類褲裝:基本結構類褲裝+垂褶(外側縫聯口有垂浪),成為垂褶類褲裝;
抽褶類褲裝:基本結構類褲裝+抽褶,成為抽褶類褲裝。
褲裝結構與人體體型的關系
褲裝須包覆人體腹、臀部、腿部,而人體腹、臀部是復雜的曲面體,故褲裝必須滿足人體下體的靜態體態及動態變形的需要。
1、松量設計
腰圍松量為0~2cm,注重外觀挺服的款式松量一般為0;
臀圍松量≥4cm-材料伸長量;
上襠松量為0~3cm-材料伸長量。
2、腰部省道設計
腰部省道量的計算,按貼體風格裙、褲裝的腰圍、臀圍計算省道量為:設(H-W) / 2=●(註:●為臀腰差),則
前省量=●/5+1cm,靠近前中線的省略小,
靠近側縫的省較大;
側縫撇去量=2●/5-0.5cm,前側縫撇去量略大,後側縫撇去量略小;
後省量=2●/5-0.5cm,靠近側縫處省略小,靠近後中線處省略大。
3、後上襠設計
(1)後上襠垂直傾斜角的設計:
裙褲類0°;
寬松褲類0°~5°;
較寬松褲類5°~10°;
較貼體褲類10°~15°(常用10°~12°)。其中若材料拉伸性好且褲裝主要考慮靜態美觀性時,後上襠傾斜角≤12o;若材料拉伸性差且主要考慮動態舒適性時,後上襠傾斜角取值趨向15o。常用貼體褲類14°~16°;運動型貼體褲取16°~20°。
(2)後上襠深增量:
裙褲類為3cm;寬松褲類為2~3cm;較寬松褲類為1~2cm;較貼體褲類為0~1cm;貼體褲類為0cm。
4.前上襠設計
前上襠垂直傾斜角 前上襠腰圍處撇去量約1cm左右。在特殊的情況下(如當腰部不作省道、褶襇時),為解決前部腰臀差,該撇去量可≤2cm。
5、上襠寬:
一般為0.14~0.1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