褲子如何加襠
A. 褲子的通檔 橫檔 立檔怎麼解說
1、橫檔是大腿的最寬處;在褲腿分開的地方測量,從褲襠的底部橫著量到褲子的側邊的尺寸,叫橫檔尺寸。
2、中檔是臀圍線到腳口的二分之一往上3CM處;
3、立襠也稱直襠或者上襠,即前立檔是腰頭上口到褲腿分叉處的長度。
只有西褲才量橫檔、立檔、中檔。
B. 如何修改褲子襠短的問題
修改方法:如圖2(1)所示拆下前後襠及後腰如襠淺應加深,前襠裁直,小襠寬一般1寸—1.2寸,把前褲片以前挺縫為中對折看兩邊是否對稱,如前小襠寬應裁去,後襠也一樣把後片對折後大襠最多超側縫0.3寸,多了應裁去,大襠寬不變向里移但必須保證後臀圍尺寸夠大,此時還應看看後腰翹是否高,如高應裁平。(2)在臀圍夠大的情況下,前後襠向里移,直襠順直,但必須保證臀圍尺寸不變。
拓展資料:
褲子測量方法
測量褲腰時一定要按直襠的長短來量,否則測量的尺寸肯定不準,臀圍一定要量在臀圍的最豐滿部位,中襠量蓋部位不要太緊,褲子長短以顧客試穿為主,因為每個的審美觀不一樣,褲長的要求也不同。掌握了正確的褲子測量方法,這是修改好一條褲子的先覺條件。
C. 做寶寶褲子。加襠條 怎麼加
如何找到兒童毛褲的加襠介紹織個小樣片量一下1寸*1寸有幾針*幾行。粗線一般170針.細點的一般180 1、再根據需要的腰圍*幾針(1寸),就是該起的針數。 2、需要的臀圍*幾針(1寸),就是臀圍的針數。 3、襠長一般6.5~7寸左右,6.5~7寸*幾行(1寸),就是到臀圍共織幾行。 4、褲腰下加針是每次2針,(臀圍針數-腰圍針數)/2針=加針次數。 5、毛褲前面3.5寸開方便門,方便門2.5寸。 6、開方便門前加針2次共4針,3點算出的行數/(1+加針次數-2次)=加針行數(毛褲後面) 7、方便門織完,再織0.5寸,依據加針的中心分成兩份,在大腿的內側圈加針1.5~2寸,和一份的針數圈織,加的針數在4寸左右的長度內收針完。 8、另一條褲腿就是把圈加針數挑起來圈織,收針方法一致。 9、加襠收針完後,褲腿的收針就看實際情況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D. 連褲襪前加檔、後加檔、前後加檔是怎麼回事呀
首先前加檔連褲襪是前面一般加了一條縫,
後加檔連褲襪一般是後面加了兩條縫
前後加檔連褲襪則是前後都加,對於前後加檔的連褲襪有的MM分不清哪是前哪是後,這個真是郁悶,看上面兩條。
E. 打底褲的單面加檔和雙面加檔是什麼意思!
打底褲的腰腹除,兩面有兩條線的,就是雙面加襠,單面加襠就是一面是一條另一面是兩條···不知道這么說你明不明白_(:з」∠)_男款的就是有前開口唄,你搜一下就知道了啊
F. 怎樣把褲子的檔怎樣提高
其實有一部分在設計了一些方面的元素哦,還有一部分就是嗯自己的推行,還有一些就是腿的長度哦腿的一些粗短有關系吧就是如果你要當的話就是想要提高的話我們可能就是得嗯,如果那個要的話上面要要的話然後你需要個皮帶然後把他弄體檢然後這樣是比較好的,如果你想要就是當都快分析的要求,但是你要選褲子的方面的話也要注意一些設計。
G. 褲子的上擋、中檔、下檔怎麼區別分別又是怎麼測量
首先要說明沒有中檔,上檔和下檔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上檔就是前檔,是從前褲腰的中間扣子到大腿檔彎處。後檔也叫大檔彎,是從後腰圍中間量到檔彎處。
2、計算方法不同。
上檔占總檔寬的1/3,下檔占總檔寬的2/3。
具體測量方法如下:
1、測量腰圍:褲子扣好平放,然後量褲子兩端後面的距離,乘以2即為腰圍。最大忌諱和錯誤的量法:褲子兩頭拉的直直的測量,凡是拉直測量,測得腰圍數據均會有所偏大,方法不同導致的最後數據也不同,並非要求相當精確,只希望能盡量准確。
平鋪以後可以看出正中位置,前面鈕扣位置和後面是有一定距離的。拉直就前後一樣高低了。測量前檔:從鈕扣上方的褲頭到筆所指的十字交叉位置。前檔用於區分褲子中低高腰,前檔越大,代表褲子越高腰,前檔數據越小,代表褲子越低腰。
計算:腿根圍減去半臀圍等於總檔寬。
(7)褲子如何加襠擴展閱讀:
一般印象中【W 腰圍 L 內長】,好像說2尺的腰就是穿W27,2尺3就是W30,2尺5是W32,如此類推,會有人就以為只要報出腰2尺3,褲子2尺5,就可以穿W30,W32的道理。其實這個是錯誤的,因為有些褲子實際設計有中低高腰還有褲型的具體剪裁之分,造成某些褲子有偏大偏小的情況。
比如說,低腰褲子腰圍大過中高腰褲子,好像比如一個人中腰褲子穿70cm的,那麼低腰的褲子可能就要73cm,因為低腰褲子穿的更低,更接近人體比較大的跨位和臀部,所以如果同樣腰圍的一款低腰褲子和中腰褲子,那麼平時如果穿70cm中腰的,是絕對穿不了低腰褲子的70cm腰圍的。
專櫃所謂的「標准」數據,W27適合2尺的人穿,W28適合2尺1腰圍的,W30=2尺3,W32=2尺5,W34=2尺7,在洗標內部標了W28的就是72cm,W30就是76cm,W31就是78cm,W32就是80cm,這些所謂的標准數據,都不算特別標准。
因為數據是固定不變的,褲型是變化的,全部款式都固定W30就是標76cm的腰圍。那一款高腰褲子W30標腰圍76cm,一款低腰褲子腰圍W30也標76cm,大小上身感覺是絕對不同的。
這樣一來,就沒有了所謂的偏大偏小,直接以後去專櫃試了W多少就買W多少,也不需要測量什麼數據,也沒有區分所謂的中低高腰,不同褲型,大家千篇一律一個尺寸。記住在專櫃,不同褲型可以盡情的試穿,試到自己合適的為止。
如果熟悉國外褲子,就知道型號和系列的不同,從而導致了穿的褲子碼數都不一樣,簡單的說,方正剪裁levi's581 是寬松褲腿的,有些人穿W26,而方正剪裁的levi's580是修身直腳的,更加低腰,那麼levi's581穿26的人這個時候就要穿W27的了。
所以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是如何區分一款褲子中低高腰,看前檔!前檔越高,代表這個褲子檔越大,越高腰,前檔越小就是越低腰了。國外褲子一般認為前檔20cm以下就是低腰褲子,20-23 屬於中腰,23 以上就是所謂的高腰褲子了。
針對於網路銷售的不可當面試穿,所以建議大家在購物之前,可以找自己合身的褲子或衣服,參考測量方法,與店裡給的實物具體數據逐一對比,看是否合適。
H. 男士褲子的前襠 後檔 中襠分別是從哪開始量
1、前檔從十字接縫處開始往上量起。
2、後檔是從襠底到後腰中間量起。
3、中襠也叫」直檔「,是從褲子兩邊向上量起。
前襠是裝拉鏈那條縫子,也叫前浪;後檔是屁股後面那條縫子(即左右臀中間的那道拼縫),也叫後浪;直檔是褲子橫檔線以上的長度。
(8)褲子如何加襠擴展閱讀:
男士褲子的設計
1、褲子有各種各樣的設計與機能性,穿著方法也多種多樣。僅作為旁開袋與後開袋就有很多種。褲前片的設計也根據穿著目的而不同,如活褶的有無與多少等。
2、腳口的設計通常有翻褲腳和平褲腳兩種,但是,也有像馬蹄腳那樣特殊的腳口。因褲子的設計多種多樣,所以,同上衣等的搭配非常重要。一般式單褶西褲。
3、不分年齡和職業誰都可以穿用。可使用一般毛料、棉、麻和化纖等。
4、材料使用量,表布140cm幅寬150cm,90cm幅寬,250cm袋布,90cm幅寬,80cm粘合襯,90cm幅寬50cm。
5、前片。從前片開始制圖。臀圍線取立襠的1/3,作為圍度的餘量,在H/4中加2cm—3cm。在橫檔線上,把臀圍量4等份,向左延長1/4的厚度(前窿門寬)。褲線過橫檔線的中點向下取下襠長,畫腳口線。膝線的下襠長向上5cm處。腳口寬度是以褲線對稱兩邊各取11cm。
6、一般情況下,在前中心的腰圍線上向里進0.5cm—0.7cm後,連結立襠弧線,但在特體的情況下,因為有肥胖量的計算,前立襠線還要偏離前中心再向上抬高。腰圍線取W/4+3cm~4cm,過臀圍線畫弧形側縫線,把側縫線向上延長0.5cm後,重新畫腰圍線。
5、腰上的活褶從褲線向側縫取3cm—4cm,向膝線與褲線的交點畫線。下檔部分的側縫線,是先連接腳口與橫襠線,在膝線上向里進1cm後畫弧線。把側縫這邊的膝線寬向前側取相同寬度畫下襠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