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褲子v10多少錢
⑴ 商場為迎接五一勞動節進行了促銷活動,3條褲子178元,每條褲子大約多少錢
178÷3=59.333333也就是約等於59元。
⑵ 三sprit專賣店一條褲子或外套大約多少錢啊
褲子大概五六百多,冬天外套都1000多的吧
⑶ 買1件上衣需要120元,買1條褲子100元,如果買這樣的上衣2件、褲子3條,求共需多少錢。
買一件上衣需要120元,買一條褲子需要100元,那麼買兩件上衣,三條褲子,就等於:120×2+100×3=540元
這屬於加減乘除的計算范圍,必須要審清題目,按照題目要求來進行有效的計算,才能達到理想的正確效果。
加減乘除4則混合運演算法則如下:
從左到右 先乘除後加減 有括弧先算括弧裡面的,
括弧裡面的也遵循從左到右 先乘除後加減的原則,
如果有大括弧,中括弧,小括弧,遵循先小括弧,
再中括弧,最後大括弧.
在日常運算時,如果是混合運算;既加、減、乘、除同時存在,我們應該如何計算呢?
在混合運算時,規定按「先乘除,後加減」的順序來進行計算的。要想先加減的話還得多加上括弧。
但你想過沒有,為什麼不是反著來,先加減後乘除。
我們可是先學加減,後學的乘除。讓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去尋找線索吧。看看下面幾個情況:
1、你和媽媽去市場買水果,買了3斤香蕉和4斤梨,香蕉每斤2元錢、梨每斤3元錢,一共要付多少錢呀?
3×2+4×3
=6+12
=18(元)
2、你去文具店買文具,買了3個本子;每本2元,2支筆;每支筆5元,一共要付多少?
3×2+2×5
=6+10
=16(元)
3、你想給爸爸媽媽送禮物,一人送一個小蛋糕一個蘋果,小蛋糕5元一個,蘋果一元一個,一共要多少?
(5+1)×2=12(元)
這幾個問題,都需要先算出買每樣東西的錢,然後再把它們加起來,才比較簡單。
只有最後一題先用加減不會變復雜,加出給一個人准備禮物的總數,再乘以2。
只要買的各種東西數量,都完全一樣的時候,才能先加減,再乘除,不然就會很麻煩。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樣東西數量完全一樣的機會很少。
所以,別看「先乘除,後加減」只是個規定,那可是以前的人們經過日常實踐總結出來的聰明決定。
四則混合運算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必須重視這一內容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