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搖紡車怎麼把棉花紡成毛線的
1. 棉花做成線一共需要幾步
棉花做成線,需要經過:脫籽、疏棉、拉伸、捻線、並線等五道工序。
2. 手搖紡車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您好!手搖紡車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手搖紡車的主要機構包括錠子、繩輪和手柄。常見的手搖紡車是錠子在左,繩輪和手柄在右,中間用繩弦傳動稱為卧式。
手搖紡車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另一種手搖紡車,則是把錠子安裝在繩輪之上,也是用繩弦傳動稱為立式。卧式由一人操作,而立式需要二人同時配合操作。因卧式更適合一家一戶的農村副業之用,故一直沿習流傳至今。
手搖紡車據推測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可以紡麻、絲、棉等。漢、唐以來,我國絢麗的絲綢,通過「絲綢之路」向西方輸出,可以看出當時的錦、羅、綾、綺等具有相當高的紡織水平。
紡車是採用纖維材料如毛、棉、麻、絲等生產線或紗的設備。紡車通常有一個用手驅動的輪子和一個紗錠。由曲柄、踏桿、凸釘等機件組成,踏桿通過曲柄帶動繩輪和錠子轉動,完成加捻牽伸工作。
紡車由輪子、搖柄、錠桿兒、支架、底座等構成。木方製成的紡車底座長70厘米,呈「工」字形。「工」的上橫處有一小支架安錠桿兒;「工」的下橫處有兩根方立柱(大支架),柱距50厘米,柱上端有安主動輪軸的圓孔,距底座35厘米。軸的一端有搖柄。
主動輪的輻條是中間帶圓孔的條狀薄板,長60厘米,中間寬8厘米,兩端寬6厘米,共六片,軸兩端各穿三片。線繩固定的輻條間隔60度,呈張開的傘骨狀。軸的兩「肩」卡住軸兩邊的兩組輻條,使其不能會合。線繩把兩組輻條呈「之」字形相間張緊,輻條略向內彎曲。
張緊的「之」字形的線繩是輪的「輞(wǎng)」,輞上掛著傳動繩。錠桿兒是長30厘米,直徑0.5厘米,兩端尖銳的鋼線。直徑2厘米的木傳動輪套在錠桿兒中間固定。主動輪與錠桿輪之間由張緊的線繩傳動。軸部加少量潤滑油。(上述紡車結構常見於我國華北、東北地區,數據僅供參考)
紡線時,一手(左手)持兩股紗把端頭蘸水粘在錠桿上,一手(右手)搖動搖柄,主動輪帶動錠桿迅速旋轉,持紗手(左手)的高度與錠桿一平時就把兩股紗紡在了一起,一邊放紗一邊向後移動,紡好的線達到最長時將手抬高,把線貯(纏)在錠桿上。然後,持紗手降回到與錠桿一平的高度紡下一段線……。這樣的操作要反復地進行才能紡完一條線。
參考《中國數字科技館》
希望我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祝您生活愉快!
3. 棉花變成布的過程 古人怎樣把棉花變成線和布
經過紡織將棉花變成線和布。
先用棉花滾成指頭粗的長條,在手搖紡車上右手搖紡車,左手拿棉條,棉條上抽一小頭捻成線掛紡車上。
轉動紡車,紡車將線頭拉起繞轉在轉盤上,左手隨著紡車轉動時擺棉條,使棉花條上的棉花連連不斷拉成了紗線繞在紡車上,紡好的棉紗,再過織布機,橫豎交錯織成了布。
(3)手搖紡車怎麼把棉花紡成毛線的擴展閱讀:
古代紡織主要織品:
中國紡織,歷史悠久。紡織產品可歸納為刺綉、絲綢、服飾和地毯四大品種。
1.刺綉
刺綉作為手工藝的刺綉,是在一般縫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穿針引線縫制衣服,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
中國刺綉歷史源遠流長。中國新石器時代,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人,不但使用骨針,而且有了紡織。中國的刺綉,數千年來大體上是沿著這樣一條線發展的:先是刺綉衣裳,又擴展到刺綉起居的日用品,以後才上升到刺綉觀賞品。分作兩類,即刺綉生活用品和刺綉書畫。
2.絲綢
絲是蠶在結繭時所吐出的一種液體,由絲蛋白和絲膠經過空氣凝固而成。絲的性能優良,韌性大而且彈性好。一條蠶可吐絲1000米長左右。養蠶繅絲,絲織刺綉,成為中國古代婦女的主要勞動。一條小小的蟲兒竟在中國人的生活中起了那麼大的作用,並引起全世界的震動。
中國的絲織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根據考古發掘的資料證明,中國的絲織物開始於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年代約在公元前2735—2175年。
中國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和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是兩個鼎盛期。在絲織方面也是空前發展,達到了一個高峰,並有許多實物流傳下來。長期以來,中國不但是發明絲綢的國家,並且是有這種手工業的唯一國家。由於高級絲織品的向外輸出,中國被世界各國譽為"絲國"。
所稱的"綢",是絲織物類稱。綢,質地較細密,但不過於輕薄,有生織、熟織、素織、(平紋上起簡單花紋)之分。
4. 紡車是怎麼把棉花紡成紗的紗和線有什麼不同
檢索 關鍵詞 捻度
5. 棉花是如何紡成線的
經過: 開清--梳棉--並條--粗紗--細紗就得到織布用的紗線了,如需要還要進行多次並條以得到條干更好的紗線,還可以增加精梳工序。
6. 棉花是怎麼做成毛線的
舊時候是將採摘下來的棉花脫去棉籽,然後用彈棉弓將棉花中的纖維松開,再使用紡紗車將彈制好的棉花紡成棉線。
紗廠的流程是:棉包拉入車間,經過機器開松、除雜、梳理、欠伸、加捻然後製成紗線,各工序的名稱分別是:清花、梳棉、頭道並條、條並卷、精梳、二道(及三道)並條、粗紗、細紗、絡筒、並線、倍捻。
(6)手搖紡車怎麼把棉花紡成毛線的擴展閱讀:
長絨棉,原產南美洲。纖維長、強度高是其特點,適合於紡高支紗。纖維細而長,一般長度在33mm以上,線密度在1.54~1.18dtex(6500~8500公支)左右,強力在4.5cN以上。
它的品質優良,主要用於編制細於10tex的優等棉紗。中國種植較少,除新疆長絨棉以外,進口的主要有埃及棉、蘇丹棉等。
細絨棉,原產中美洲,所以又稱美棉。適應性廣、產量高、纖維較長、品質較好是其特點,可紡中支紗。一般長度為25~35mm,線密度為2.12~1.56dtex(4700~6400公支)左右,強力在4.5cN左右。中國種植的棉花大多屬於此類。
7. 棉花是怎麼製成線的
舊時候是將採摘下來的棉花脫去棉籽,然後用彈棉弓將棉花中的纖維松開,再使用紡紗車將彈制好的棉花紡成棉線。
由紡線車紡織出來的線是老粗布的原始材料,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在中國紡織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從采棉紡線到上機織布經軋花、彈花、紡線、打線、漿染、沌線、落線、經線、刷線、作綜、闖杼、掏綜、吊機子、栓布、織布、了機等72道工序。
(7)手搖紡車怎麼把棉花紡成毛線的擴展閱讀
棉花可分成3大類:
第一類纖維細長,長度在2.5~6.5公分范圍內,有光澤、包括品質極佳的海島棉、埃及棉和匹馬棉等。長絨棉產量低,費工多,價格昂貴,主要用於高級紗布和針織品;
第二類包括一般的中等長度的棉花,例如美國陸地棉,長度約1.3~3.3公分;
第三類為纖維粗短的棉花,長度約1~2.5公分,用來製造棉毯和價格低廉的織物,或與其他纖維混紡。
粗絨棉,原產印度。由於產量低、纖維粗短,不適合機器紡織,已趨淘汰。
長絨棉,原產南美洲。纖維長、強度高是其特點,適合於紡高支紗。纖維細而長,一般長度在33mm以上,線密度在1.54~1.18dtex(6500~8500公支)左右,強力在4.5cN以上。
它的品質優良,主要用於編制細於10tex的優等棉紗。中國種植較少,除新疆長絨棉以外,進口的主要有埃及棉、蘇丹棉等。
細絨棉,原產中美洲,所以又稱美棉。適應性廣、產量高、纖維較長、品質較好是其特點,可紡中支紗。一般長度為25~35mm,線密度為2.12~1.56dtex(4700~6400公支)左右,強力在4.5cN左右。中國種植的棉花大多屬於此類。
8. 古人是如何將雜亂無序的毛、棉、麻、絲等纖維紡成線的
我們常說「衣食住行」,可見人們將衣著排在日常生活所需的第一位。要做衣服必須先有布,織布則必須先紡線。那麼古人是如何將雜亂無序的毛、棉、麻、絲等纖維紡成線的呢?
總結:元代時,人們革新了紡車的驅動方式,用水能取代人力,這種紡車被稱為「水轉大紡車」。《農書》對水轉大紡車有詳細的記載:發動機是水輪,傳動機構由傳動錠子和傳動紗框組成,分別用來完成加捻和卷繞紗條的工作,工作機與發動機之間的傳動,則由導輪與皮弦完成。這種紡車結構復雜,效率極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很高,最終沒有得到廣泛運用。
9. 棉花怎麼紡線
紡線是中國傳統耕織社會的主要生產項目。要紡棉花(又稱紡線),就要先種棉花。秋天摘下棉花後,要去軋棉花,把棉花里的棉籽去掉;再將棉花拿到彈匠那裡將棉花彈成蓬鬆如火腿腸粗細長短的棉條,這時就可以紡棉花了。
棉條放在紡線人的左手方,紡車上有一根叫梃子的鋼絲,一端是尖的,朝著紡線人,紡線人先將棉條一頭一邊往外拉一邊一個方向旋轉(一般是反時針)搓,然後將頭子纏繞在梃子上,順鋼絲直其尖。
這樣的准備工作完備後就開始紡線,左右手配合合理,右手搖車左手握棉條往外均勻的拉,節奏是短—短—長……周而復始。
(9)手搖紡車怎麼把棉花紡成毛線的擴展閱讀:
紡車為木質結構,一個 U 形的立柱再加上一個長長的 T 形的方木,就形成了紡車的骨架。U 形的立柱內,安裝紡輪,紡輪上有一個粗硬的棗木或榆木轉軸,上面有兩排對稱的輪撐。方木的前端叫「地坐」,架有兩個夾板,裝有用榆條或高粱秸擰成的「鋦兒」,上面安著錠子。
錠子有手指精細,筷子長短,中間粗,兩頭尖,形似一個長長的「尜尜」,在三分之一處有兩溜用旋床旋出的糟兒,將錠子安在兩個鋦兒中間,再用絲弦與紡輪連在一起,用手搖動紡輪上的搖把,就可以紡線了。
10. 請問傳統的紡車是怎麼把棉花紡成線的,上面的木錠怎麼用的
我從小在農村裡長大,我用傳統的老式紡車紡過紗。老式紡車有一個直徑大約一米的大輪子,用鞋底線帶動木錠子旋轉,木錠子的軸槽大約只有七、八毫米,因此大輪子轉一圈,木錠子就要轉一百多圈。把去籽的棉花,先彈松,搓成大姆指樣粗細的棉條子,把棉條子端尖上的纖維粘在木錠子尖上,然後搖轉紡車,邊搖邊把棉條子的纖維抽出來,高速旋轉的木錠子就把棉花纖維捻絞成棉紗線了。 現在已很難看到了。祝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