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毛線織品 » 大筒線怎麼自己繞毛線

大筒線怎麼自己繞毛線

發布時間: 2022-12-09 15:53:48

『壹』 洗澡好了怎麼使穿毛線衣不癢急急急!!!!

塗一些乳液之類的保濕,推薦一款便宜的國貨,宮燈杏仁蜜,9塊錢買一大筒的,很劃算。

『貳』 博人傳的時間線是在鳴人打大筒木舍人之前,還是之後

大筒木一族並非地球上的原作住戶,她們是為了更好地仙樹的果子而從漫長的異世趕到地球上,從異世而成的她們,在地球上是極其強悍的存有,與生俱來強勁而奇妙的瞳術。在《火影忍者》里大筒木輝夜便是最終的大BOSS。在《博人傳》里又出現了大筒木一族的人,大筒木桃式、大筒木金式和大筒木舍人等人,兩手有強有力的轉生眼。大筒木舍人是在劇場版《the last》發生的角色,而在該劇場版中,鳴人和雛田諸位完婚,事實上這一劇場版便是敘述她們相愛的故事。因此博人毫無疑問是在該劇場版以後才誕生的。

《博人傳》的全新一集中化,浦式總算激發出了大筒木一族等級的整體實力,終於是為大筒木一族正了名,可能這下子再也不有人說他是個純小醜男人物角色,只遺憾人氣值頗高的自來也就那麼變成了浦式的踏腳石,並且是那類知名度極高,但具體主要表現卻十分不妙的那類踏腳石。浦式強大是厲害,可是他的薄弱點是博人,由於博人現如今是能以低等的整體實力對抗頂級整體實力的他,如今浦式怎樣各種辦法,都拿博人沒啥方法,如果直到博人再成長一些後,整體實力提高到初級的情況下,可能浦式只可以被動挨打了。

『叄』 火影忍者哪部劇場版比較貼近火影主線

火影忍者The Last 個人感覺是最貼近火影主線的,描寫圍繞鳴人和雛田的愛情。
火影忍者博人傳其實劇場版完全和主線劇情雷同,不知道算不是是火影忍者的主線。

『肆』 歌頌惠安女的文章

走遍祖國的東西南北,福建的惠安女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無法解釋她們的那種勤勞,我感動於她們的吃苦精神,我贊賞她們的勤儉治家,我歌頌她們將美麗的身影凝固在碧海藍天之中。海的女兒,將一生的愛都奉獻給了大海.
惠安是著名的石雕之鄉,一入縣境,但見公路兩旁的大型石雕,這里一片,那裡一群,佛像人物、走獸飛禽,林林總總,既是店鋪商品,又是實物廣告。惠安是個有母系社會遺風的地區之一。惠安女是惠安縣人口的一小部分,住在福建泉州惠安縣惠東半島的海邊,崇武半島的大祚、小祚和東嶺一帶,因美麗、勤勞、賢惠,舉重若輕、任勞任怨的精神,以及一身奇特服飾而著名。
炎炎烈日之下,惠安女們正6人一組,抬著一條條沉重巨大的石塊。鮮艷明亮得炫人眼目、任勞任怨到超乎想像,惠安女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如此。
惠安女是漢族中惟一一個穿著獨特的人群,有山青水綠的清秀,有天風海濤的獷放。我不知道惠安的女人是不是因為穿著的特點開始全國聞名的,她們看起來的確與眾不同: 用鮮艷的小朵花頭巾和尖頂的竹笠包裹住頭部至下頜,狹狹的斜襟短衫不遮住腰肚、銀腰帶、大筒黑褲的褲腳寬達0.4米,獨具一格。解放初閩南一帶的城裡人把惠東女的服飾戲稱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 穿這一式樣的惠安女多為鄉村中年長者,年輕人中早已是牛仔服的天下。
惠安女特殊服飾,可分為崇武城外、山霞 和 小岞、凈峰兩個類型,前者的斗笠較大厚重,邊沿稍彎曲;後者的斗笠較細薄輕小,斗笠塗上黃漆,具有防日曬雨淋作用。有點像黎族人和京族人。與客家娘的竹笠舞異曲同工,比竹笠更嚴實只能說是惠安女的生涯更比其辛勞;
四方花頭巾折成三角形包系頭上,一般是兩尺見方(約70厘米),一般是白底綴綠/藍色小花,或綠/藍底上綴白色小花,後者的頭巾上綴紅色小花蕾,用以擋風防沙、禦寒保暖和保護發型。在鮮艷花頭巾的圍襯下,露出餓橢圓形臉蛋顯得格外古銅色。
將一大塊藍花布固定在一根鋼絲上,然後像內地人那樣圍在頭上,不同的是在頜下不是打結而是用扣子扣上,講究一點的人會用一個類似小腳花的別針別住。只霹眼、鼻、嘴。額頭暴露在外的頭發上,一般都會佩戴一到三個色彩鮮艷的塑料梳子或精緻的發卡。中青婦女多把雙辮折在頭頂兩側,包上頭巾似有梭角的感覺。未婚女性則留劉海。 如果不帶頭巾的話,她們會梳上兩個經過染燙,像大毛筆一樣的刷子。有趣的是在兩個刷子的發根處用不同顏色的毛線繞上二三公分,然後才是兩個大大的黑刷子。
廣東客家,北至南雄、南迄沙頭角,女性皆以竹笠遮陽,四周圍以一掌寬的玄紗,朦朦朧朧,不知者以為俏麗過人;珠三角水鄉船娘則長年戴笠而行,帽檐亦輔之以紗巾,棹艇經年,身段分外婀娜。而擅小說者流如金庸等都把這種景緻幻化作了中華女兒的風骨。
逢年過節婦女們都梳蝴蝶型的發式,而蝴蝶是古代百越族的圖騰。據考古分析,在兩千多年前,這里生活著古代閩越人。
惠安女喜歡穿青色的上衣,黑色的褲子,從色彩上看,和雲南水族的服裝幾乎是一樣的。短小的上衣,像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服飾。1940S民國時期,原來過膝的上衣下擺,逐漸縮短到臂部,連袖管都緊綁著手臂。但是還沒有短到露出肚臍。用黑布包頭,不戴花頭巾,也不戴斗笠了。1949年之後,上衣越裁越短。海邊的氣候變化多端,正是在艱苦的勞動中,為了遮風擋雨,又戴起了頭巾和斗笠。
解放前中國各地農村的男女都常穿這種樣式的褲子.大筒褲用黑線布或尼龍布製成,扎紅藍色塑料褲帶,腰圍小、臀圍大,褲筒僅30厘米,既美觀又便於勞作。中老婦女多穿漢裝"曠褲",年輕女性多穿 褲管寬大的西裝褲;未婚者掛綵帶,已婚者則掛加粗重銀腰鏈褲鏈。銀腰鏈的寬度1-8股不等,以多股為佳,腰帶的寬窄是家中財富的象徵,據說是男人送的結婚聘禮。她們身上穿戴的銀鐲和銀鏈都來自男方,據說這種出嫁風俗這便是母系社會解體時女人被男人所鎖銬的象徵。

惠安女還有「不落夫家」的遺俗。惠安女一般結婚較早,婚嫁那天,新娘著黑鳳凰衣,打黑傘,由娘親陪送來男方。新娘邁過火爐走出娘家。火焰預示紅紅火火。
新娘梳著由五、六個婦女梳理了四個小時的漂亮頭飾,有監督新婚之夜的作用。通常新娘在新婚的三天三夜都不躺著睡覺,千方百計避免和新郎睡在一起。頭夜新娘是不上床的,待天亮雞叫頭遍時,就要趕緊往娘家跑,走得遲了被村裡人看見是要被恥笑的。規定婚後3天必須回娘家,只有過年過節(春節住3天、清明和中秋不過夜)或農忙去夫家幫忙,平日都長住娘家;當孩子出生,才住進夫家。
惠安一帶地瘠民貧,崇武鎮的大咋村是一個海邊的漁村,崇武一帶的男子多出外謀生或出海打漁。惠安女自然成了家鄉的主力軍。她們善家務、多才藝,不論下海、耕田、開公路、修水利、鋸木、扛石頭、拉板車,還是雕石、織網、裁衣和經商做買賣,敬公婆、教子女,不分粗活、重活、細活,事事能幹、樣樣出色,里里外外自然成了勤勞的代名詞。進入惠安的崇武鄉間,旅行者還會坐上由惠安女駕駛的各式摩托車,而男人們則把精力放在撫養小孩,雕刻、打魚、照看店鋪上。
她們是一個以勤奮堅韌,堅苦耐勞而著稱的女性群體。她們在出色完成賢妻、良母、孝媳三重家庭角色的義務時,卻超負荷地承受著男人們留下的這片沉重。盡管惠安女肩負雙重的重荷,使她們原本柔嫩的身骨變得堅硬,她們愛美之心從沒被壓碎泯滅。
有個別家門口還能看見三兩個男人也坐在家門口,幾張藤椅和小木桌子,懶洋洋地翹腿在那兒喝著啤酒,不時地打幾下在他身邊亂轉的小孩的屁股。從他身前路過一些挑著大桶的女人,大大的褲管扎進高桶水靴中,上面還系著繩,她們都要到前面的海邊去撈牡蠣。這樣的女人倒很少三五結群,和我想像中的不同。她們大都獨自地走,各家在不同的面積內佔有一片海域,在深深的海泥中不停地挖取出各種貝類或其他的,除了海水的聲音一切都很安靜。我又從橋上穿過,把喝啤酒的男人和顯得過於淘氣的孩子們甩在身後,把成堆成堆的咸腥的海蠣殼甩在身後,把那些雕花或鏤空的讓我欽羨的石頭建築甩在身後。海還是在腳下,波光粼粼波光粼粼,彎著腰的女人們在我腳下,俯頭下去只能看到斗笠尖尖的頂端,剩下的所有部分都埋在黑色的深深的海泥中,順著天空的海洋的其他光芒隱去了。
全國解放幾十年後,惠安女仍然年幼訂婚和早婚,婚後不得與丈夫一起過日子。據《惠安縣人口志》披露:惠安女平均初婚年齡,1953年17.75歲,1982年19歲,相當一部分已婚者不滿15歲。1984、1985年,五六歲的孩子大都被父母訂了婚。1985--1988年已婚未育的婦女,長住娘家的佔97.7%。惠安縣後堡村的七十多戶人家,因婦女自殺,到解放初連一個成年婦女都找不到。小岞的南賽村歷史上曾有14人一起投水自殺的記錄,但也決不會動離婚的念頭。
父母都見過世面,因此訂娃娃親近些年已經沒有了。婚姻登記和計劃生育的嚴格貫徹,使童婚已經絕跡。婚後婦女有了選擇住娘家或夫家的自由。婚後婦女自殺行為,過去造成婦女輕生悲劇的直接原因———貧困、暴力、性壓抑、受奴役、沒地位,現在己有根本改觀,婦女越活越有滋味了。現在惠安女喜歡談論的內容和外人希望她們談論的內容,取嚮往往不同。「聘禮」升級了,小夥子埋怨負擔太重,姑娘們則嘻嘻哈哈地自詡身價提高。
凈峰法庭2003年和2004年審理離婚案分別佔62%和55%。女方起訴離婚的比男方還多一點。每年春節,在外打工的人回家時,也是離婚的高峰期。還有,娃娃親「退親」的糾紛增多,退還聘禮,鬧得兩家興師動眾,雞犬不寧。
探尋婚姻陋俗消除的原因,惠安上上下下出奇的一致,都認為得益於四大轉變:教育普及、生活改善、眼界擴大、法制彰顯。
現在崇武鎮的漁業實行「生產銷售一條龍」,漁民只管打魚而不考慮銷售。經營海產品銷售的人員在海邊用石頭壘起大小不一的池子,專門用來存放魚蝦之類的海產品。漁民將打回來的魚統一交到此處就可以了,所以家人也不必再去幫忙。車子一駛入村中,映入眼簾的卻是二三層的小樓,滿村見不到惠安女的影子。即便走到海岸,也見不到繁忙的勞作場面。
像所有的文化符號一樣,惠安女成了一個地方的代名詞,前兩年泉州申請中國魅力城市以惠安女為城市形象,只是舞台上的濃妝艷抹完全失去了惠女的本色。

『伍』 羊絨線大筒一件為多少重量

多少都有的都是定做的

『陸』 火影的三條故事線

火影忍者很耐看,其中一個原因是有多條故事線,互相交錯,人物之間產生關系傳承,情節相互映襯,不斷有彩蛋打開,整個故事形成了比較飽滿的效果。

第一條故事線是鳴人及同期的成長及羈絆矛盾。這其中,鳴人和佐助又成為主線,按照正敘和倒敘,藉助各種回憶殺,把鳴人的身世、宇智波家族、十二小強、木葉天才三忍、卡卡西的外傳、一代目到四代目……像萬花筒一樣呈現出來。這個過程也將忍村體制、忍者訓練體系等技術參數,由相關情節的人物進行了講解,比如木葉丸、小櫻、卡卡西、惠比壽等都曾解釋過查克拉相關的知識。

第二條故事線是曉組織。在80集三代去世後,鼬和干柿鬼鮫出現在木葉村,這也是曉組織的初次亮相,這個以紅色雲彩印花黑色立領過膝大衣為制服的精英危險組織,人員在9-12個之間,每個人物都是各自忍村的危險分子、不安分子,他們並不認同所謂的火之意志這種理念,他們的理念是催眠全世界然後獲得永遠和平——盡管這些精英危險分子被黑絕擺了一道。曉組織有戲份的劇集是出來收集九個尾獸,而沒戲分的時候則是在底下進行情報搜集、籌款、招人,這就是一股跟木葉村並行存在的暗勢力。

第三條故事線是大筒木一族。大筒木的存在到了火影後期才展開,而在情節上也只能最後出場,因為只有曉組織將所有尾獸都收齊的時候,大筒木輝夜才能被激活,黑絕才有機會講述大筒木一族的前世來生。而回過頭來看,大筒木作為來收割地球的高維外星球物種,恰恰是忍者世界的緣起者。本該收割地球的大筒木輝夜,反倒愛上了地球上的一個男人,還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羽衣和羽村,這對混血兒子長大成人後不認可母親輝夜的毀滅地球觀點(或者說輝夜眼中的保護地球),合力把輝夜給封印了。而輝夜的長子大筒木羽衣就成了日後開創忍宗的六道仙人,火影世界的所有名門家族,包括宇智波、千手、日向、漩渦,都是羽衣的後代。這條遙遠的故事線在故事最後徐徐展開,驀然回首,整個火影忍者的故事就是大筒木一族收割地球查克拉的失敗與再來,以及輝夜的地球後裔千百年來的血腥爭斗。

而大筒木的故事線在新世代火影忍者中繼續展開,並成為明線矛盾。尤其是新世代主人公博人被大筒木桃式打入楔、成為容器——這儼然就是另一種版本的人柱力。由於主人公通常不會輕易被收服或者掛掉,所以通過附身於第一男主博人,大筒木的故事線將越來越佔大比例,甚至成為新世代火影的主要故事線。

就這樣,跟所有經典故事一樣,火影忍者用多條故事線,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火影的故事框架內打造出多維立體的觀賞效果。出現在這張巨幅畫卷的眾多角色人物,經得起拉近放大,每個人的故事無聲地充斥在火影讀者觀眾的心中,煥發激盪出活潑飽滿的腦海場景。

『柒』 如果博人傳中九尾被浦式勾走,那當前時間線後的劇情走向會變成什麼

作為大筒木的情報師,本來作為桃式的手下,當然應該是跟隨桃式的左右,然而浦式在桃式與鳴佐大戰的時候竟然影也不見!正常作為打手,浦式應該是走在桃式的面前誓死保護主子才對,甚至為主子獻出自己的果實,那麼浦式到底去哪裡了?



我們發現浦式在月亮上,明明可以吸收敗者舍人,成為自己提升力量的果實,然而浦式反而把舍人凍結起來,有點像隱藏舍人的感覺,分明是為了大筒木族人留一個活人!很可能情報師浦式早預知殼組織對大筒木族人的獵殺!而浦式反而想在進攻地球後,成立一支反殼組織的革命軍!舍人是第一人選,後續還要收編更多的大筒木,而輝夜也是其中人選,而桃金式可能說服不了,直接鳴佐之戰賣掉!當然如果最後與木葉有著共同的敵人的時候,會考慮也木葉結盟!浦式前期會與木葉為敵,後來殼的出現,結盟是必要的!

『捌』 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准備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掌握走迷宮的一般方法(從進口走向出口,遇到岔路口選路線;遇到死胡同回岔路口換條路線走等),學會反方向檢查(即從出口走向進口)。

2、喜歡走迷宮,體驗探究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知識准備:幼兒會認讀數字1—10,知道數序。

教具准備:電腦課件或圖片走迷宮一套(大魚迷宮一張、數字迷宮一張、公園迷宮一張)

幼兒操作材料准備:小猴爬樹迷宮、數字迷宮、上幼兒園迷宮圖個5張

活動過程:

一、感知了解

1、揭引課題,引發興趣。

師:今天,我們要去迷宮王國裡面去做客。但是要進入迷宮王國我們必須闖過迷宮王國為我們准備的所有迷宮,你們有沒有信心?

2、引導幼兒了解迷宮的方法。

(1)出示「大魚迷宮」圖。

①感知線條迷宮的結構,了解走迷宮的方法。

師:這是什麼迷宮?這個箭頭表示什麼?(迷宮的進口)那個箭頭又表示迷宮的什麼?(迷宮的出口)

師:有誰知道迷宮一般是怎樣走的?

師幼(小結)迷宮圖,拿到手,先找進口和出口,沿著進口通道走,最後勝利到出口。

②個別幼兒嘗試。

師:誰會走「大魚迷宮」?(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行走」,然後師幼一起分析如何很快找到出口和進口,最後請一位幼兒用水彩筆在迷宮上畫出路線。)

③驗證路徑是否正確。

師:迷宮中進口與出口的路是相同的,我們可以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檢查走的路線對不對,即從出口走到進口。如果能走通就是對的,如果不能走通就要仔細檢查哪裡走錯了,這個方法叫反向檢查。反向檢查很重要,大家千萬不要忘。(幼兒集體用手比劃,進行反向檢查。)

(2)出示「數字迷宮」圖。

①了解走數字迷宮的要求。

師:第二關是「數字迷宮」。要順利闖關,第一步該怎麼做?(先找進口和出口)進口在哪裡?出口呢?這次必須按照從1—10的順序走過迷宮,才可以拿到紅旗。

②個別幼兒嘗試。

師:誰會走?(請個別幼兒上來走一遍。)

③分析遇到叉路口可以如何選擇路線。

師:到了岔路口可以怎樣選擇路線呢?(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引導分析。)

師:岔路口,停一停,找找那條是正路。死胡同,走不通。調頭回到岔路口,換個方向繼續走,順順利利到出口。

④請一位幼兒上來在迷宮圖上畫路線。

⑤驗證是否正確。

師:這個數字迷宮是按照從1到10的順序走的,我們進行反向檢查應該按照什麼順序呢?(幼兒集體邊數邊用手比劃,進行反向檢查。)

(3)出示「公園迷宮」圖。

①了解走「公園迷宮」宮的要求。

師:第三關是「公園迷宮」,第一步怎麼做?(先找進口和出口。)進口在哪裡?出口呢?

②個別幼兒嘗試。

師:誰會走?(請個別幼兒上來行走一遍)

③分析如何判斷上橋和鑽洞的路線。

師:(小結)岔路口,停一停,上橋鑽同看清楚。

④請一位幼兒上來在迷宮圖上畫出路線。

⑤驗證路勁是否正確。(幼兒集體用手比劃,進行反向檢查。)

二、分組操作

1、教師介紹活動內容,講解玩法。

師:迷宮王國里還有許多的迷宮游戲,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里呢有小猴爬樹迷宮、數字迷宮和上幼兒園迷宮你們可以自由選擇,但要記住闖關的要求是,每人每次拿一張迷宮圖,先找進口和出口,接著空手走一次,再畫出路線,最後進行反向檢查。畫錯了,可以用抹布擦掉從新再畫。完好後,請把你的迷宮圖寫上名字然後貼到老師的黑板上來。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交流歸納

1、師:今天,你們在迷宮王國里玩的開心嗎?

2、展示結果,互相交流檢查。

3、結束活動。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准備】

故事動畫、不同長短的圍巾等。

【活動過程】

一、幼兒生活經驗再現

去過超市嗎?裡面有些什麼東西?(幫助孩子梳理關於超市的經驗:有賣衣服的、小商品、食品的)

二、欣賞故事

1、邊思考邊傾聽故事:

1)出示大象:認識嗎?大象喜歡開花點,知道為什麼嗎?(用鼻子澆水比較方便。)大象想買皮帶,為什麼熊貓百貨店裡的皮帶不適合大象呢?它需要什麼樣的皮帶?

2)出示河馬:河馬也有個店,是氣球店,猜猜為什麼河馬適合開氣球店?(用大嘴巴吹氣球最方便)河馬想買口罩,為什麼熊貓百貨店的口罩都不適合河馬呢?它需要什麼樣的口罩呢?

3)出示長頸鹿:猜猜長頸鹿會開個什麼店?為什麼呢?

長頸鹿為什麼買不到合適的圍巾呢?它需要什麼樣的圍巾呢?

4)出示小烏龜:猜猜小烏龜是開什麼店的?(燒餅店:小烏龜每天把自己的背殼烤烤熱,再在背殼上攤上燒餅。烤呀烤呀,烤得燒餅香噴噴,上面還有好看的花紋)它會來買什麼呢?為什麼需要呢?(溜冰鞋)

2、完整欣賞。教師小結:聽了故事後,說說熊貓伯伯是一個怎樣的人?(引導幼兒說出熊貓伯伯喜歡幫助同伴,「助人為樂」。)

三、遷移運用

看看熊貓百貨商店還有那些東西?

四個大筒靴子適合誰?

兩個小筒靴子又適合誰呢?

魚竿誰會需要?錄音機誰需要?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利用多種感官感知紙的種類和特性,對比發現不同紙張的吸水現象。

2、學習正確使用記錄表記錄實驗的結果。

3、在交流、操作、記錄中表達自己的發現,產生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利用多種感官感知紙的種類和特性,對比發現不同紙張的吸水現象。

難點:不同紙的吸水性。

難點解決策略:

1、情境創設(水寶寶爬高比賽)

2、實驗操作(紅色顏料水)

活動准備:

餐巾紙、牛皮紙、蠟光紙、豆腐盒40隻、紙娃娃大的(指偶)一個、小的四個、記錄表、記號筆、紅色顏料水四盒、細棍五根、大的鉛畫紙做成的表格、PPT、成品餐巾紙作品

活動過程:

一、紙娃激趣,設問引題

1、出示紙娃娃,找出跟紙娃娃相同的三種紙。

2、認識這三種紙。

二、探索操作,了解紙的種類

1、了解這三張紙的用途。

2、提問操作,感知比較,發現不同紙的不同特徵。

3、操作發現紙的軟硬、厚薄、顏色、光滑度等的不同,並形成表格,集體記錄。

4、教師小結。

三、小組合作,探索紙的特性

1、實驗前猜想。

你們猜紅色水寶寶在哪張紙上爬的最快呢?」

2、以三人小組為單位做實驗:

3、記錄水寶寶在不同紙張上爬高的情況。

4、與幼兒討論記錄結果反映的情況。

四、染畫延伸,經驗拓展

出示用餐巾紙做成的畫,請幼兒用這三種紙都去試一試、做一做,看看哪種紙做出來的畫最漂亮。

中班教案 篇4

主題的產生:

從小班開始,我們就設有《超市》,裡面僅僅有些水果、蔬菜、布娃娃,天長日久,幼兒對此失去了興趣,《超市》變得冷冷清清。

今天,在談話《我們的社區》活動中,幼兒說到了《超市》,話題頓時多了起來,王庚辰說「超市有好多好吃的」於小涵說「有很多玩具」等等,幼兒紛紛說起自己眼中的超市,逐漸超市的內容豐富起來,畢竟,超市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使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從他們感興趣的超市入手,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共同討論,制定《超市》這一主題活動,並圍繞這一主題展開活動。

[教育目標]

1、認識《超市》,通過參觀、談話、動手操作、活動區游戲等多種形式 來了解超市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超市的作用。

2、通過製作、建構等活動,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幼兒動手實踐能力。

3、幼兒學習初步的商品交易,理解商業活動中的一些規則。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學習目標]

1、通過參觀、談話,了解超市的作用,能用較准確的語言描述對超市的認識。

2、學會利用各種材料來製作超市物品,掌握揉、團、捏、撕、剪、粘貼等一些基本技能,學習合作,體驗分享的快樂。

3、學習購物的基本程序,尊重超市工作人員,遵守超市規定,體驗購物的樂趣。

4、參觀銀行,運用數學活動經驗,了解錢幣的種類,會取、存錢。結合錢幣,認識數字6、7,復習數字1—5。

5、知道樂曲的名稱、音樂形象(活潑、歡快、慢的、悲傷的)和主要內容,對歌曲有一個完整良好的印象。

6、了解生活中的飲食衛生常識,增強健康意識。

7、引導幼兒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趣,能根據角色較准確的唱出歌曲中的接唱與齊唱部分。並能根據歌詞創編動作。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協調表演的良好習慣。

[家長工作]

1、帶孩子去超市購物,(給孩子一元錢,讓他自由購物1、2種),明確所付錢款與價格的關系。

2、收集與超市有關的圖片、海報等資料。

3、收集廢舊食品包裝盒、飲料瓶等,為幼兒游戲創設物質基礎。

[活動名稱]

認識《蔬菜》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認識幾種常見的蔬菜。

2、根據蔬菜的`食用部分、外形特徵、吃法上來進行簡單分類。

3、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並樂於與教師、同伴交流分享。

4、知道蔬菜有各種營養,教育幼兒多吃蔬菜。

[活動准備]

1、事先帶領幼兒去超市,熟悉一些蔬菜的名稱。

2、在活動區《超市》里放西紅柿、黃瓜、土豆、白菜、菜花、芹菜等常見蔬菜。

3、部分蔬菜卡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買菜

1、介紹蔬菜

師:今天,超市裡進了好多的蔬菜,請小朋友們看看都有哪些蔬菜?(西紅柿、白菜、菜花、土豆、芹菜、黃瓜等)

2、買菜

幼兒每人來買一種蔬菜。(注意糾正發音)

a)感知蔬菜,根據不同特徵進行分類

1、幼兒觀察感知蔬菜的特徵,並與同伴交流。

師:請小朋友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自己的蔬菜是什麼樣的?與同伴討論:蔬菜的相同處和不同處?

2、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進行蔬菜分類?

A、從蔬菜的外形上(細長、粗胖等方面分類)

B、從蔬菜的顏色上(綠色、白色、、黃色、紫色等方面分類)

C、從蔬菜的吃法上(生吃、炒、煮、涼拌等方面分類)

D、從蔬菜的食用部分(根、莖、葉、花、果方面分類)

3、師 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很多蔬菜,它們都有漂亮的模樣。,有的細長、有的矮胖、有的圓圓、有的方方、有的扁扁;顏色有紅、黃、綠、紫等。這些蔬菜在顏色、味道、吃法上都不相同,有的吃根、有的吃莖、還有的吃花、果、葉,我們能按蔬菜的不同特徵進行分類。

a)了解蔬菜的作用

師: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蔬菜,蔬菜有什麼作用?假如沒有蔬菜會怎麼樣?

小結:我們生活中離不開蔬菜,蔬菜含有我們身體中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多吃蔬菜,愛吃蔬菜,不挑食,我們的身體才會健壯。

[活動延伸]

1、學習有關蔬菜的兒歌。

2、組織幼兒畫蔬菜、手工製作蔬菜。

3、把自製的蔬菜放到超市裡,豐富游戲內容。

[活動名稱]

手工《好吃的麵食》

[活動目標]

i.用橡皮泥、舊報紙、皺紋紙來製作喜歡吃的餃子、包子、面條等麵食。

ii.學習揉、搓、捏、壓、團等基本技能,保持身體、桌面地上的清潔。

iii.幼兒學會合作、學會分享,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橡皮泥、舊報紙、廢舊宣傳畫、皺紋紙若干,泥工板、剪刀、漿糊、抹布、泥工工具、各種盤子等。

2、實物包子、餃子、面條、等,捏好的包子、餃子;包裝好的面條。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參觀食堂,觀察炊事員食怎樣製作麵食的。

2、組織幼兒談話:你最喜歡的麵食是什麼?為什麼喜歡吃?炊事員是怎麼製作麵食的?

教師 小結:麵食是小朋友最喜歡吃的,它裡面有菜又有肉、味道很香;炊事員包餃子、包子時,要先調好肉餡,活好面,再開始包,最後,放到鍋里蒸,我們就吃上了香香的包子。

3、出示範例,組織幼兒討論製作過程

1.餃子皮、包子皮實怎麼做出來的?

2.肉餡放到麵皮的那一位置上?

3.怎樣捏麵皮?

4.捏餃子、包子是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教師 小結:先將橡皮泥團圓、壓平,再用圓柱形工具反復壓成一個圓形,把肉餡放到面片的中心,再將面片對折後捏緊即成。在製作麵皮時要注意麵皮不要太薄,否則肉餡就會掉出來。

5、教師示範製作過程,(重點示範怎樣捏皮)

6、幼兒動手製作,可以根據自己意願,製作面條或幾名幼兒共同完成。如:有的壓麵皮、有的放肉餡、有的捏麵皮。

7、在音樂聲中,教師根據每組幼兒製作情況及合作情況,進行指導。

8、進行講評活動。

9、活動延伸:

A、把製作好的麵食送到超市裡,豐富超市內容。

B、用皺紋紙、布、毛線繩等物品來製作麵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開展表面上是按超市的實際流程展開,實際上內在遵循了幼兒思維的發展,注重由易到難、逐層深入的原則,如:先讓幼兒自由的記錄,然後教師推薦新方法,大家共同分析,最後讓幼兒動手操作,並在集體中進行交流和檢驗,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意見,既起到與同伴分享交流、拓展經驗的作用,也自然地完成了互相驗證,讓幼兒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應注重幼兒動手操作方面的訓練, 提供讓幼兒自主操作,主動學習的機會。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能較完整、連貫地講述小兔用冰塊做的窗戶在不同季節的變化,豐富相應的詞。

2、能有序地觀察掛圖,理解故事的情節發展。

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准備:

掛圖4幅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一、二、三,引導幼兒充分觀察,幫助幼兒了解圖片內容。

(1)小兔用什麼蓋了一間房子?冬天到了,小兔住在房子里覺得怎樣?它是怎麼想的?

(2)小兔走在哪裡?搬來了什麼?做什麼用?

(3)窗戶裝好了,現在小兔住在屋裡感覺怎麼樣?

2、引導幼兒講述一、二、三幅圖片的內容。

(1)幼兒自由結伴講述掛圖的內容,教師個別指導,豐富幼兒的詞彙。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掛圖內容,鼓勵幼兒較完整、連貫地講述。

(3)過度提問:春天到了,天氣怎麼樣?小兔家的窗會怎麼樣呢?

3、出示掛圖四,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4、幼兒較完整、連貫地講述四幅掛圖,教師進行指導小結。

繼續啟發幼兒積極思考。小兔還可以用什麼做窗戶?鼓勵幼兒說出多種答案。

附兒童童話故事:小兔家的窗戶

冬天,天上飄著雪花,小動物家都很暖和,只有小兔的家不暖和.因為它家的窗戶沒有玻璃,它冷得直發抖,怎麼辦呢?

小兔想到了好辦法.它穿好了保暖的衣服就往家邊的小河跑.原來它要到河裡取一塊冰裝到窗戶上去.啊!這下暖和多了 !

第二天,小貓請小兔到它家去拿些蘋果吃.小兔把蘋果拿回家的時候,發現"玻璃"不見了,只看見一灘水.

後來,是小狗告訴了它道理:"冰碰到熱的物體就要融化".

最後小兔就去賣玻璃的店裡買了一塊玻璃.從此,小兔不用再擔心"玻璃"會融化了.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看圖講述已有一定的經驗和基礎,在講述活動中能較快地觀察到圖片的主要內容,並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較清楚地講述。對圖片的一些細致之處也能觀察的很仔細,只是不知道其代表的含義另外,但是只要教師稍加點撥,孩子們就能理解它們所代表的含義。但由於孩子的年齡特點導致幼兒對圖中角色的心理活動聯想較欠缺。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423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1688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115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614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881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806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972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365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677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