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塑料底的毛線鞋怎麼做學步鞋
『壹』 怎樣用鉤針鉤寶寶學步鞋
相信天下的父親母親都想把最好的最安全的給自己的寶寶,但是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寶寶的用品的製作都不符合健康標准,擔心給寶寶使用後會給寶寶的身體健康帶來傷害,所以很多家長會選擇自己製作一些寶寶的用品,那麼現在就請大家來跟我學習一下怎樣用鉤針鉤寶寶學步鞋吧。
怎樣用鉤針鉤寶寶學步鞋
小孩學步鞋的鉤法。
① 先鉤16個小辮。 (把第一個鉤的小辮當作第一針,最後一個鉤的小辮當作第16針)
② 開始轉圈鉤: 第一圈第二針從第13個小辮開始(14、15、16三個小辮作為第一針),第二針開始鉤5個中長針、7個長針,最後在第一個小辮里鉤7個長針。這7針鉤完後就轉到下邊來了,對應著上半圈鉤,先鉤7個長針、再鉤5個中長針,在第13個小辮里鉤6個中長針。(加上14、15、16三個小辮那一針,最後一針里也應該有7針)。 註:第一個小辮是腳尖,第13個小辮是腳跟。
③ 第二圈:從現在開始都是長針。先鉤3針小辮(作為第14針)。接著在第一圈的每個孔里鉤一針,(鉤到第一個小辮時,裡面不是有7針嗎,從2、3針里鉤兩針,第4針鉤三針,5、6針里分別鉤兩針),開始鉤下半圈(在第13針里算上小辮也有7針:第3針里鉤2針,第4針里鉤3針,第五針里鉤2針)。 註:鞋底鉤完了。
④ 繼續鉤(鞋面)!再鉤兩圈,鉤法一樣,鉤到第二針的時候(注意是腳尖)鉤兩針再並針(就是先鉤兩針鉤再並成一針),再鉤一針,再鉤兩針並針,再鉤一針,以此類推,鉤到下半圈的第二針(還是腳尖部分)。後面就是一個孔一針了。
⑤最後一圈:方法同第4步,但是鉤到第二針腳尖的時候就是:鉤兩針並針,再鉤兩針並針,沒有單獨鉤的一針了。
⑥鎖一行邊。
⑦自己在鞋的側面鉤個鞋帶吧。
最後,縫上尼龍搭扣,就OK了。
寶寶學步鞋硬底好還是軟底好
當寶寶在學習走路的時候,父母都會貼心的給自己的寶寶准備一雙學步鞋。但由於現在市面上的學步鞋種類太過於繁多,導致父母不知道該如何去選擇一雙合適的學步鞋。有的人會說學步鞋還是選擇軟底好,而有的人又告訴父母應該選擇硬底的學步鞋。那麼究竟是軟底好還是硬底好呢?
剛開始學走路的寶寶軟底鞋比硬底鞋好。
原因: 寶寶處於在剛開始學習走路但還走不穩的情況下,軟底的學步鞋比硬底的學步鞋要好些。軟底的學步鞋能為寶寶提供腳部與地面直接接觸的更好感覺,有利於寶寶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感受走路需要的協調感、平衡感。軟底的學步鞋還能促進寶寶足部神經發育,讓寶寶更快的適應走路。
可以走穩的寶寶 可以走穩的寶寶硬底鞋比軟底鞋好。
原因: 寶寶到了18個月的時候,寶寶走路已經比較穩當了,選擇的學步鞋鞋底可以適當硬一點,此時如果選擇鞋底太軟的學步鞋,支撐力不足,不能起到支撐腳掌的作用。寶寶行走踩下時,腳心窩外側就會著地,影響腳外側縱弓的生長。同時軟鞋底薄,沒有減震效果,對腳跟骨震動大,容易讓踝關節受傷。
『貳』 怎麼給孩子選學步鞋
一雙合適的鞋子不但讓寶寶走路舒服,還有利於寶寶的身體發育,那麼究竟寶寶多大開始穿學步鞋?下面由就由我為大家整理的怎麼給孩子選學步鞋,歡迎查看~
不同年齡,選鞋重點也不同:
嬰兒期 0~1歲寶寶還不會走路,但是寶寶的腳ㄚ長得很快,應該選擇材質摸起來柔軟、穿起來舒適的軟底鞋,鞋底還要有一定的防滑設計。
嬰兒學步鞋最好選擇鞋底稍硬的軟底布鞋或粗毛線編織的鞋。鞋底應柔軟,防水性強,鞋幫要稍稍硬一些,以保護寶寶的踝關節。最好要選帶鞋帶的.鞋,以便及時調整鞋子的大小。
寶寶剛剛學步,學步鞋的選擇一定要注意尺寸合適。如果尺寸太小或剛剛合適,就可能擠壓寶寶的腳,影響腳部的血液循環,甚至使腳形產生異常變化,同時也影響形成正確的走路姿勢。如果尺寸太大寶寶一活動就掉下來,還容易摔倒。所以,大小適宜的鞋應該是寶寶穿上鞋站起來時,腳尖前有半個拇指大小的空間。此外,由於寶寶的腳長得特別快,通常2個月左右就需要換學步鞋了。
所以媽媽一定要經常量一量寶寶腳的大小,以便及時為寶寶換上舒適合腳的鞋。
學步期 1~3歲孩子開始學步應該選包覆性佳、鞋底防滑效果好的鞋款。
幼童期 3~7歲孩子的腳掌開始發育,足弓逐漸形成、腳掌變寬,孩子開始學習自己穿鞋子,可選魔鬼沾設計、好穿脫的款式,因為孩子活動量大,所以要更加重視鞋底避震力佳、鞋墊透氣的款式。
寶寶腳部成長七階段:
根據寶寶的腳部發展特徵,把0~6歲寶寶的腳部成長分為7個階段,以期為每一階段的寶寶提供最舒適、最安全的嬰童鞋。
階段一:興趣(0-6月)
新生兒的腳後跟沒有完全成型,看起來像沒有腳後跟;小腳腳隨著成長,開始不安分起來,立著抱時小腳接觸到阻擋時會發現腳自然的向前不斷的抬起。
階段二:嘗試(6-12月)
寶寶腳步骨骼發育尚不成熟,但已經開始學習爬行、走路,由抱著走到扶著走的過程轉變,人生的第一步可能由此產生。
以上兩個階段優安建議讓寶寶雙腳自由接觸地面,最好不要穿鞋,赤腳走路是最好的。但在不同的天氣和地面環境下為保護寶寶雙腳,可以穿著越透氣越舒服越好且保證所有材質環保無毒的嬰童鞋。
階段三:開端(12-18月)
已經踏出人生的第一步,但步子仍然很小,腿抬得比較高,基本上都是用腳尖先著地,且腳部著地很重。
此階段由於寶寶用腳尖先著地,且腳部著地很重,所以一定要選擇鞋底彎曲方便且鞋面非常柔軟透氣的助步鞋,且保證所有材料環保無毒。可以根據寶寶經常活動的區域(室內多或室外多)選擇不同的鞋子。
階段四:成長(18-24月)
寶寶開始可以大步走,且已經出現從腳跟到腳尖的著地動作,腳尖著地的現象逐漸減少。
階段五:獨立(24-36月)
寶寶可以自己獨立行走,並通過走路來展示自己的學習能力。
階段六:穩固(4—6歲)
腿部動作連貫,每步只有輕微的顛簸,能夠較穩定地進行從腳跟到腳尖的著地動作過程。
以上三個階段專家認為,寶寶的走路狀態逐漸接近成人的走路模式,但是行走還未完全成熟,鞋底需軟硬適中、耐磨及防震。最好在鞋底三分之一處易彎曲,鞋面要求透氣經久耐用的柔軟材質。
階段七:成熟(6—7歲)
此階段寶寶行走模式已成熟,有節奏且流暢,步長保持一定,只有很少的腳尖點地的動作。家長在這階段已經可以開始用成人鞋的選擇方式給寶寶尋找合適大小的鞋子即可。
『叄』 怎樣編織兒童鞋子
(3)加塑料底的毛線鞋怎麼做學步鞋擴展閱讀:
兒童鞋是什麼:即0-12歲兒童穿的鞋子,這一概念由陝西科技大學弓太生教授提出。童鞋是專門為這個年齡段的人而設計的,並依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腳的生長發育特點而設計適合他們穿著的鞋子,主要有嬰童鞋,起步鞋、學步鞋和穩步鞋,童鞋講究輕巧。透氣、舒適、適合腳型健康生長等特點。童鞋不但在性能上有很高的要求(如:穩定後跟骨、保護腳踝、具備很強的耐磨性、防滑性、還要保證更高的舒適性),而且還要在色彩搭配、環保材料的應用、對於兒童腳型的研究上下足功夫。
(1)適應年齡
年齡:0-4歲
碼段:22--28#
腳長:50mm--175mm
(2)材料特點
環保材料、不含有毒化學物質、非重金屬鞣質皮料、環保PU、天然棉料網布等,必須具備透氣、抑菌、環保、不退色、柔軟、便於清潔等特性。
(3)色彩特點
處於穩步期的兒童對自然界的一切新鮮事物都保持著極強的好奇心,他們善於模仿,用於探索,尤其對顏色的敏感度更是大人無法比擬,因此幼兒兒童鞋對色彩的選擇非常考究。常用色如:紅色、桃紅、粉紅、深藍、咖啡色、杏色、棕色、卡其色等;以柔和童趣的搭配,使鞋子更富有節奏感和運動感。
網路-兒童鞋
『肆』 寶寶學步鞋的做法尺寸大全
家裡的寶寶就要學走路了,很多媽媽們都會想著給寶寶做一雙鞋子,但是又怕太難,自己學不會。但其實,只要先在紙上畫出寶寶鞋的款式,然後剪出來,把他當作布的一個模板,再在布上剪出來,縫紉一起就做完了,是不是很簡單呢?媽媽們快快來學學吧!
1、在卡紙或者其他紙上畫出寶寶學步鞋的大小、鞋子寬度以及媽媽們想在鞋子上面縫紉的卡通圖案,然後再用剪刀剪下來作為鞋子的模板。
2、將模板用針固定在布希么,按著模板將布一模一樣地剪下來。
3、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得到剪下來的用來做學步鞋的材料了。
4、將各部分的材料固定住,可以用針進行固定。
5、再用針線將各部分固定好了縫紉好。
6、然後就可以將剪好的卡通圖案,用針縫到鞋子的表面,也可以用不同線的顏色在鞋子上面綉出眼睛、嘴巴等等,還可以加入蕾絲等好看的裝飾物。
『伍』 兒童鞋底什麼材質的好
童鞋是專為兒童設計的鞋子,講究舒適、透氣和適合寶寶腳部發育成長。那麼兒童鞋底什麼材質的好?童鞋和學步鞋又有什麼區別呢?下面我就來為大家解答並分享有關童鞋的相關知識,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兒童鞋底什麼材質的好
一般情況下,鞋底材料共同的特徵應具備耐磨、耐水、耐油、耐熱、耐壓、耐沖擊、彈性好、容易適合腳型、定型後不易變型、保溫、易吸收濕氣等。
鞋底材質根據鞋子的不同分為:橡膠底、牛筋底、千層底、泡沫底、復合底、真皮底等。
(1)橡膠底:橡膠底的優點就在於它非常的柔軟,彈性極佳,能適應於各種運動會,室內運動鞋多用於橡膠底;但是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就是不耐磨。
(2)牛筋底:淡黃色、半透明的鞋底,外觀漂亮,而且有較好的彈性和耐磨性,穿著舒適。牛筋底可以用橡膠來做,也可以用塑料來做,還可以用熱塑彈性體(TPR)來做。
(3)千層底:千層底是用白布裱成袼褙,多層疊起納制而成,穿著舒適,輕便防滑,冬季保暖,夏季透氣吸汗。 千層底用於製作布鞋。
(4)泡沫底:用泡沫底製作的鞋子穿著起來非常的輕便,穿在腳上走路很舒適,但是也正因為泡沫底鞋重量太輕,如果泡沫底鞋子紋路不夠防滑的話,在雨天或者地面濕的時候容易摔倒,因此在選擇泡沫底鞋的時候要選擇質量好點的,泡沫底紋路要夠防滑,差的泡沫底鞋腳底會不舒服,感覺腳悶 。
(5)復合底:由二層能夠自由取放活體復合而成,上、下底層復合面為凹凸對應規則排列的幾何形狀,上底層布滿微孔,下底層邊緣帶有幾何形孔,使上、下底層之間形成互通的空間層,藉助人行走時的壓力使空間層體積發生變化,自動進行氣體交換,從而達到透氣、祛濕的目的。
(6)真皮底:真皮鞋底是一種自己能自動呼吸並帶動腳呼吸的鞋底,能自動釋放吸收的汗液保持腳的乾燥。它的主要特點:①有較好的熱絕緣性保證腳在鞋內合適的溫度。②重量輕,保證鞋子處於舒適的狀態。③獨特的三維纖維結構,鞋底在180度彎曲時不折斷。能很快適應腳形,可以有效支撐地面的撞擊,比同等厚度其他材料鞋底更有效地保護腳。
童鞋和學步鞋又有什麼區別呢
1、學步鞋是專門為寶寶學習走路設計的,所以學步鞋鞋底的材質和一般的童鞋不同。學步鞋的鞋底經過防滑處理,而一般童鞋則在這方面沒有過多的講究。
2、由於這兩種鞋子功能不同,所以設計的側重點也不一樣。學步鞋比一般的童鞋更加柔軟和貼腳,更加貼合寶寶的腳部,不會妨礙寶寶的腳部發育,且具有減震、穩固和透氣的優點,而童鞋一般較重,也沒有學步鞋柔軟。
3、學步鞋是專門為1-3歲學走路的寶寶設計的,而過了這個階段,寶寶的腳部開始發育,足弓逐漸形成,腳掌變寬,而寶寶開始學習自己穿鞋了,可以選擇多種款式的鞋子。
『陸』 寶寶的學步鞋怎麼選
寶寶學步鞋怎麼選擇解釋如下:
1、買學步鞋最重要的就是尺寸。正確量好寶寶的尺寸很關鍵。一般而言,學步鞋適宜的大小應該是鞋長於寶寶大腳趾的12—16毫米,寬度是所有腳趾平躺的距離。寶寶最長的腳趾與鞋尖之間應該有約兩厘米的空隙,或寶寶腳趾碰到鞋尖,腳後跟可塞進大人的一個手指。
2、學步鞋的質量要牢固,面料要柔軟。布面、布底製成的童鞋既舒適,透氣性又好;軟牛皮、軟羊皮製作的童鞋,鞋底是柔軟有彈性的牛筋底,不僅舒適,而且安全。父母在給寶寶挑選鞋子的時候,可以用手摸摸看鞋底,按壓一下是否柔軟,太過硬底的鞋不但穿著不舒服,還會妨礙小腳丫的正常發育。至於人造革、塑料底的童鞋盡量不要選擇,因為它既不透氣,還易滑倒摔跤。
3、剛學走路的寶寶,穿的鞋子一定要輕,鞋幫要高一些,最好能護住踝部。會走以後,可以穿硬底鞋,以膠底、布底、牛筋底等行走舒適的鞋為宜。
4、寶寶宜穿寬頭鞋,以免腳趾在鞋中相互擠影響生發育。鞋子最好用搭扣,不用鞋帶,這樣穿脫方便,又不會因鞋帶脫落,踩上跌跤。盡量不要選擇有跟及造型奇怪的鞋子,寶寶的骨骼、關節都很柔軟,不合適的鞋型會壓迫寶寶的腳,從而導致變形。
5、定期更換鞋子。在4歲之前,小腳丫都是以每年長1厘米的速度飛快成長。因此每3個月要為寶寶測量一次腳的尺寸,或是按壓鞋的前部,感覺寶寶的腳趾頭頂到鞋頭了,那就意味著這雙鞋該「下崗」了。
『柒』 寶寶學步鞋怎麼綁
現在的寶寶一般在一歲的時候,就能夠自己走路了,寶寶在走路的時候需要穿一些舒服的鞋子,這樣在以後的學步中,才能夠讓寶寶健康的成長。雖然在市場上有很多的地方都在出售寶寶的鞋子,但是大多數的人還是自己做的。那麼大家知道寶寶學步鞋怎麼做的嗎?
寶寶學步鞋怎麼做的
1、在卡紙上畫出寶寶鞋子的大小、鞋面寬度以及圖案,再用剪刀剪下來做為模型,這就是一針一線純手工納的千層底了,用了四層牛仔布,兩層白棉布,納了整整一晚上,因為外面還要包防滑的點塑布,就不是按規則納的。
2、在納好的鞋底外麵包上點塑布,因為寶寶,正在學步階段,布納的底會有點滑,所以還是防滑底好。鞋底的另一面,先放一層針刺棉,再包上同鞋面一樣的細燈芯絨布,再將兩層用細細的針腳納起來。
3、鞋後跟縫和,再在鞋邊縫上一圈蕾絲花邊,再用寬約2CM左右的同花色布條包好鞋面的兩邊,在鞋裡邊縫上絲帶,整雙鞋都是一針一線打造的。
寶寶的學步鞋需要注意什麼
1、選擇合適的尺寸
寶寶的骨骼發育尚未成熟,選擇學步鞋時一定要注意尺寸,太大容易掉,太小或者正合適不利於寶寶腳的發育。建議寶寶學步鞋去實體店試穿合適後購買,一般以寶寶穿上後跟空一小指大小為宜。
2、鞋面的選擇
學步鞋的鞋面應該盡可能柔軟,透氣性好,這樣寶寶穿著不會覺得悶。鞋幫處應高於腳踝,保護寶寶的腳不受傷害。鞋頭處應稍微硬一些,防止寶寶踢到硬物損傷腳趾。
3、鞋底的選擇
鞋底應當軟硬適中,富有彈性,防滑性好,可稍微帶點跟,可以幫助寶寶保持平衡。學步初期鞋底應軟,後期最好選擇稍微硬一點的。
在給孩子做鞋子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舒適柔軟的面料。孩子的腳底是比較軟的,很容易受到傷害。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學走的時候,是最容易受傷的,家長在孩子學步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健康,不要讓孩子摔倒或者受傷。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是很有必要的。
『捌』 怎樣打編織嬰兒鞋
好有耐心編制啊!可以用毛線自己勾一個,或者打一個,想下地走路建議你買或者自己做以前那種布料底子的學步鞋,晉豆子是學步鞋手工納的底子,沒事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