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繩怎麼玩游戲
① 編花繩的各種玩法
具體玩法如下:
1、將一段毛線對折起來,兩頭拴在一起。
2、將拴好的毛線繩兒如圖中所示套在左手手指上。
3、用右手食指將掌心的繩兒向後拉下。
4、重復以上步驟,再來一次。
5、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往外撐住兩邊的繩兒,其餘三指在後面將兩股繩一起攥住。然後右手拇指和食指再將纏繞在左手拇指和小指上的繩兒捏起來往後抽拉。
6、這樣就拉出來下圖的樣子。
7、左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分別依次放入四段繩兒的三個空隙中,然後將繩兒放到後面處。
8、現在,將左手掌心裡的繩兒往後輕輕一拉,一個降落傘就出來了。
9、將繩兒整個拿下來,只要抻著降落傘柄的兩根兒,往外一拉,整個毛線繩就散開了。又可以重新開始翻著玩了。
② 翻花繩的步驟
單人的玩法:將繩圈套在雙手上,用雙手手指或纏或繞或穿或挑,經過翻轉將線繩在手指間綳出各種花樣來。
雙人的玩法:一人以手指將繩圈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不同的花樣,相互交替,直到一方不能再翻下去為止。
線繩翻花在世界上不同地域和種族中都是非常普遍的游戲。現今有數千種翻法,其中一些還非常復雜。一些常見的花樣有專門的名稱,如「面條」、「牛眼」、「麻花」「手絹」等。
1、將一段毛線對折起來,兩頭拴在一起。
③ 繩子的玩法有哪些
1、翻花繩
翻繩需要AB兩個人來玩,其中A方先把手中的線繩挽成雙股,再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把雙股的線繩撐起來,送到B方的面前;B方伸出雙手,用拇指和食指從A方雙手的兩側,分別捏住其中的一股線繩,然後把捏著線繩的雙手向上、向外翻,或者向下、向內翻,有時候還需要同時用兩個小拇指先鉤住其中的某個環節再翻,能分別翻出若干個花樣來,有的是琪子塊樣式,有的是平行的線條,有的像一個長方形的容器,是不一樣的。這時,玩游戲的孩子就會根據其所像之形隨口說出「琪子」、「面條」、「麻花」、「驢槽」等等。
2、金剛結
最基礎的金剛結是由2根線編織,因為可以將其他線包進去編織,所以上線是無限根。但是無論幾根線,學會基本方法就能舉一反三了。這種繩結是目前市面上最為常見的繩結之一。
特點是:緊密結實、耐磨耐造,美觀大方。而且因為最早來源自藏傳佛教,經過加持後,據傳有辟邪保平安的作用,是一種佛教護身符。
繩子在手上的玩法有很多,可以用來翻花繩、製作金剛結,都是不錯的玩法。
④ 編花繩的各種玩法
編花繩的各種玩法大全如下:
翻花繩,中國民間流傳的兒童游戲。在中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稱法,如線翻花、翻花鼓、挑綳綳、解股等等。
這是一種利用繩子玩的玩意,只需靈巧的手指,就可翻轉出許多的花樣。在馬來西亞,翻繩用的繩子一般是橡膠圈(橡皮筋,河南東南部就把該游戲稱為"開膠"),國外的材料則有毛線、麻線、呢絨繩或棉紗繩等。
玩法:
先把一條繩子打個結,再把手伸進去,之後,轉個圈,然後把右手的中指伸進左手的圈裡,把左手的中指伸進右手的圈裡,最後,就可以玩了。
花繩可以變成彩虹、面條、電視、蜘蛛網等一些相似生活用品或者是一些吃的東西。
我用的繩子是五彩繩,有的同學肯定會問:「五彩繩是什麼東西?是五顏六色的繩子嗎?」不,不是五顏六色的繩子,而是五顏六色的——糖。
上面的顏色紅的似火,藍的如水,黃的似金,綠的似葉,白的如雪,各種各樣,五彩繽紛。那麼多的圖案當中,我剛剛學會編的是彩虹,是從妹妹那兒學會的。
「呂昊宸,你怎麼在和妹妹玩啊?你不知道嗎,妹妹是幼兒園的同學,你和她比呀?」媽媽邊說邊用手指戳我的腦袋。哎,誰叫我不聽媽媽的話呢。
⑤ 繩子可以做什麼游戲
以下是繩子的幾種玩法,供參考
⑥ 繩子的玩法有幾種分別是怎麼玩
你一下我一下地輪流下手、翻成什麼樣,有的是平行的線條,有的像一個長方形的容器,不一而足;B方伸出雙手,用拇指和食指從A方雙手的兩側比如踢毽子、拾博果、翻繩、向內翻。其中A方先把手中的線繩挽成雙股,所以對女孩子們有著特別大的吸引力。
要說最女性化的游戲項目。這時,玩游戲的孩子就會根據其所像之形隨口說出「琪子」、「面條」,在誰那裡停住玩不下去了誰就算輸,然後把捏著線繩的雙手向上、向外翻,或者向下,兩個人可以隨時隨地地玩,直到一方不能再編翻下去為止,才能讓對方難以接招,嘻嘻哈哈,而且還不耽誤說閑話。很顯然,這是個最省氣力的游戲、麻線、呢絨繩或棉紗繩等;這還是個很從容的游戲,玩的時候無需奔走呼喊、「麻花」、「驢槽」……翻花繩在中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稱法,在我看來當數「翻繩」了,有時候還需要同時用兩個小拇指先鉤住其中的某個環節再翻,能分別翻出若干個花樣來,有的是琪子塊兒式:「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兩個人動動手指頭就行了,再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把雙股的線繩撐起來,變戲法似的翻著手中的線繩,輕松愉快,如線翻花、翻花鼓、挑綳綳、解股等等,分別捏住其中的一股線繩,民間有不同的命名。也可稱之為翻繩或翻花樣。下圖是我小時候玩的幾種花樣:經常會看到兩個少女,挽弄著靈巧的小手,組成一個空間的圖案或桁架式的體系,然後由另一個人的一雙手手指,勾住這個體系的某些節點,使之脫離原來的狀態,而變成另一形式。這樣有兩人來回反復而可以玩出很多花樣來。這種游戲。這個游戲最大的樂趣在於翻出新花樣,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
翻繩眺望台傳統兒童游戲。
翻繩需要AB兩個人來操作,勾住線,用左右兩只手的手指,其實暗藏著無數的機關與謀算、才能形成一副「死局」、才能逼得對方俯首有時候我不禁想,女孩子們打小就慣使的小心眼兒和小伎倆是不是從這些兒時游戲中「培養」出來的。游戲規則:翻花繩是女孩子最喜歡的游戲之一,用一根繩子結成繩套,一人以手指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另一種花樣,相互交替編翻,國外的材料則有毛線,翻繩用的繩子一般是橡膠圈(橡皮筋)。在馬來西亞。通常是女孩子之間流行的游戲,送到B方的面前。這是一種利用繩子玩的玩意,只需靈巧的手指,就可翻轉出許多的花樣,因其特點是不發生碰撞,運動量比較小:怎麼翻,手底下卻在暗暗使絆子較勁真真應了興兒對王熙鳳的那句評語。但這個看似最輕松最和氣的小游戲;這又是個道具最簡單的游戲,有幾尺長的一根細繩就夠了,無需太強的爆發力,幾乎沒有危險?臉上都還笑語盈盈的、跳房等游戲項目:把一段細線頭尾連接起來,更無需大動干戈
⑦ 幼兒園繩子的玩法30種
幼兒園繩子的玩法30種
1、星球繞著太陽轉(適宜年齡班:托、小班)
讓幼兒用繩子拉著裝飾好的奶粉桶(當作小星球),圍繞著地上畫好的太陽圖案,邊說兒歌、邊轉來轉去。提示:幼兒繞圓圈追逐跑一段時間後,教師可調整幼兒跑動的方向,以免幼兒轉暈,同時提醒幼兒跑動時注意安全,避免碰撞。
2、開火車(適宜年齡班:托、小班)
幼兒排成兩隊,左邊的幼兒伸右手,右邊的幼兒伸左手,同時拉著一根繩子,變換方向走,像開火車一樣。提示:這個游戲也適合幼兒外出遊玩時採用。
3、揪小恐龍尾巴(適宜年齡班:托、小班)
一名幼兒腰間系一根繩子,留出一段小尾巴,扮作小恐龍,在前面跑,讓其他幼兒追著小恐龍跑來跑去。提示:繩子的末端也可以加上粘扣,接上一段布帶子,當作尾巴。幼兒玩揪尾巴的游戲時,可以將其揪下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4、彩虹傘(適宜年齡班:小、中班)
數名幼兒站成一個圓圈,分別拉住教師手中繩子的一端,幼兒聽到教師發出「向左走」或「向右走」的口令後,幼兒將手中的繩子舉高向同一方向走,當聽到「彩虹傘變低了」時,幼兒將手中的繩子放低並蹲下。幼兒根據教師發出的口令,進行走、跑、跳等動作。
5、探險家(適宜年齡班:托、小、中、大班)
在地面上把繩子擺成S形,鼓勵幼兒沿著繩子的形狀走,但不要踩到繩子。提示: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改變繩子彎曲的程度和幼兒的行進速度。托、小班魚貫進行游戲,中、大班可以以競賽的形式進行游戲。
6、小青蛙跳荷葉(適宜年齡班:小、中、大班)
將若干根繩子在地面上擺成若干個圓圈,可以根據幼兒能力適當調整每個圓圈之間的距離,讓幼兒跳進跳出;也可以連續向前跳;還可以擺成跳房子的樣子,單腳、雙腳交替連續向前跳。提示:小班可以雙腳連續向前跳,中、大班可以逐漸增加難度,單腳、雙腳交替或雙腳有規律地向前行進跳,圓圈與圓圈的距離,可以根據幼兒能力進行調整。
7、鑽山洞(適宜年齡班:小、中、大班)
將繩子的兩端分別固定,根據幼兒年齡和當前發展水平,繩子的高度可以上下移動,讓幼兒自由鑽過繩子,發展幼兒鑽的能力。要求幼兒鑽的時候,不要碰到繩子。
8、抬花轎(適宜年齡班:中、大班)
將繩子系成一個圓圈,大小以能套住一名幼兒為宜。兩名幼兒一前一後,用雙手攥住繩子圈兒,另外一名幼兒站在圈中,雙手扶住繩子,邊說兒歌,邊隨著兒歌的節奏顫動著行走,像抬花轎一樣。
9、小兔跳(適宜年齡班:中、大班)
把繩子放在地上擺放成一條直線,讓幼兒練習沿著繩子單腳跳,鍛煉幼兒平衡能力;也可以練習雙腳跳,讓幼兒在繩子左右來回跳,交替向前行進。
18、網小魚(適宜年齡班:中、大班)
兩名幼兒當作漁夫,拉著一根繩子做漁網,到大海(場地上)里撈魚,其他幼兒做小魚,在大海里游來游去。漁夫和小魚一邊在大海里游,一邊說兒歌,當小魚看到漁網來了就立刻開始逃跑,被網到的小魚,暫且停止游戲一次。
19、撈小魚(適宜年齡班:中、大班)
兩人拉著小繩高高舉起,幼兒排成一隊,一邊說兒歌一邊魚貫前行,當說到兒歌「撈小魚嘍」時,兩人用 繩子將幼兒套住,被套住的幼兒可以暫停一次,等待下次再游戲。
20、鑽漁網(適宜年齡班:中、大班)
請一半幼兒做小魚,一半幼兒和教師分別拉著若干條繩子,形成一個漁網的形狀。另一名教師帶領幼兒在漁網下面,邊說兒歌,邊游來游去。當兒歌結束時,便從漁網下面鑽出來逃回家。
21、天羅地網抓老鼠(適宜年齡班:大班)
五名幼兒將繩子拉成五角星狀的網子,舉高後讓其他幼兒扮作老鼠,在下面一邊說兒歌、一邊跑來跑去。當說到兒歌最後一句時,網子突然下移,將沒來得及跑出去的幼兒套住,被套住的幼兒暫停游戲一次。
22、花樣掄繩(適宜年齡班:大班)
在繩子一端繫上一個小綵球,幼兒以自身為中心將繩子掄圓,注意不要傷到別的小朋友;可以豎著在體側或體前掄,橫著在頭頂上方掄。
23、兩人三足走(適宜年齡班:大班)
兩人並肩站好,用繩子或布帶將一人的右腿和另一人的左腿系好。當聽到口令「預備——走」時,兩人同時邁出綁在一起的腳往前走,邊走邊喊口令:「一、二、一、二……」形成兩人三足走。
24、跳大繩(適宜年齡班:大班)
一名幼兒在繩子中間原地站好,另外兩名幼兒開始掄繩,掄一下,跳一下。隨著幼兒逐漸熟悉跳繩的技能後,可以相應增加難度,讓幼兒連續跳。
25、群雁天上飛(適宜年齡班:大班)
兩名幼兒各持繩子的一端,分開站立。其他幾名幼兒在大繩中間一起站好後,再開始掄繩起跳,學會按節奏步調一致地跳起、落下。
26、拔河賽(適宜年齡班:大班)
在一根粗繩子的中間系一條紅色布帶,開始游戲時,紅色布帶放在分界線上。兩組人數相等的幼兒分別站在分界線的兩側,每組幼兒左右交替站立在繩子的兩側,雙手交替握住繩子。當比賽開始的口令發出後,雙方幼兒向各自的方向用力拔繩子,以紅色布帶超出分界線半米為勝。
27、地雷陣(適宜年齡班:大班)
用繩子圍成圓圈依次放在地上,當作陷阱;用報紙揉成紙球,當作地雷;在圓圈的四周隨意擺放一些紙球。一名幼兒拉著另一名蒙住眼睛的幼兒站在起點處,當聽到口令時,兩人手拉手邊說兒歌邊向布滿雷區的方向走,遇到地雷和陷阱都要繞過去,幼兒中途不能踩到地雷或掉到陷阱里,直到兩人到達終點,游戲結束。
28、跳房子(適宜年齡班:大班)
將繩子擺成各種圖形,裡面放上數字或圖案(可以根據主題活動安排相關的認知內容,將認知內容做成圖片擺放在這里),幼兒站在起點處,在遠處放置一些玩具如小球,幼兒單腳、雙腳交替向前跳。跳到終點後,將地上的玩具拾起,跑著返回起點。
29、快樂跳繩(適宜年齡班:大班)
幼兒四人一組自由組合,每組兩根跳繩,將兩根跳繩中間處交叉起來,搭成十字,放在地上,當作風火輪。幼兒各自站在一個格子中,聽到教師說「開始」後,一起邊說兒歌、邊向前跳,依次循環跳起來,當兒歌結束後停止游戲,再重新組合夥伴遊戲。也可以在中間擺放三個玩具,擊鼓繞圈跑或跳,當聽到鼓聲停時,四人同時去搶中間的三個玩具,沒有搶到的為輸,可以暫時離開游戲,再補充一個人繼續游戲。
30、捉老鼠(適宜年齡班:大班)
用繩子圍成一個糧倉。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幼兒站在繩子的里邊,用手抓住繩子,把繩子撐圓,其他幼兒站在繩子的外面當小老鼠。幼兒和教師一起說兒歌,小老鼠開始進出糧倉偷米吃,兒歌說完最後一句時,圍成糧倉的幼兒立即蹲下來,在糧倉裡面的小老鼠立即跑出去,被捉住的小老鼠暫停游戲一次。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⑧ 小時候玩的勾繩子怎麼玩
游戲的玩法是先打個小巧的結,環繞於單手或雙手,然後撐開,准備動作就做好了。翻花繩分單人和雙人兩種。
單人的玩法:將繩圈套在雙手上,用雙手手指或纏或繞或穿或挑,經過翻轉將線繩在手指間綳出各種花樣來。
雙人的玩法:一人以手指將繩圈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不同的花樣,相互交替,直到一方不能再翻下去為止。
線繩翻花在世界上不同地域和種族中都是非常普遍的游戲。現今有數千種翻法,其中一些還非常復雜。一些常見的花樣有專門的名稱,如「面條」、「牛眼」、「麻花」「手絹」等。
翻繩圖案
二人挑翻的有:雙十字、花手絹、面條、牛槽、酒盅、媳婦開門等。
一人挑翻的有:烏龜、蚊子、松緊帶、金魚、香皂盒、橋、喇叭、鞦韆、降落傘、太陽落山等。
增強自信
翻繩游戲雖然簡單易學,但對於初學者來說,特別是對於手指不夠靈活、雙手配合不夠默契的幼兒來說,確實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幼兒剛開始學翻繩時,線根本不聽從手指的指揮,不時地從手指上脫落下來。
面對失敗,如有他人的引導鼓勵、同伴間的互相影響、個人的勤學苦練,翻出的圖案終於有了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從模仿到刨新的變化。幼兒相互傳授著翻繩的經驗,相互欣賞著翻出的「作品」,成功的喜悅促使幼兒獲得自信。
因此翻繩游戲有益於增強幼兒的活動興趣、自信心和自製力。為了讓幼兒保持濃厚的翻繩興趣,我組織他們開展了「翻繩表演」「翻繩接力」「翻繩比賽」等活動。這些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滿足了幼兒體驗成功爭取勝利的慾望,進一步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
⑨ 幼兒繩子有什麼玩法
活動主題:玩繩教學目標: 1、探索繩子的不同玩法,感受用繩子玩游戲的樂趣。 2、發展幼兒身體平衡感。 教學准備: 長繩、橡皮筋若干。 教學過程: (一)、玩"繩"的游戲 1,請幼兒分組討論繩子和橡皮筋可以用來玩哪些游戲。 2,請幼兒講講怎麼個玩法。 三、教師講解游戲內容: 1,用橡皮筋玩跳皮筋的游戲,輸的小朋友去綳線。 2,將長繩擺在地上做螺旋形,當作鋼索。請幼兒扮演走鋼索的人,踩著螺旋狀的繩子小心通過。 3,一邊將長繩拉直,變成神奇的馬路。請幼兒到"馬路"上來跳舞,例如: --雙腳放在繩子兩側,向前走或後退兩臂平衡伸直。 --雙腳踩住繩前進或後退。 --學兔子跳的方式在繩子左右交叉跳躍。 4,走小蛇:兩個幼兒拉住繩子的兩頭不停抖動,請其餘的幼兒在上面不間斷的走,踩不住繩子就輸了。 5,捻繩子:繩子綳直後,幼兒從兩頭開始走,雙腳在上面扭動,誰順利通過就贏得游戲。 6、頂繩:兩幼兒把繩子拉直,繩子高於孩子頂部,孩子在繩下用頭碰觸繩子。 7、過小河:把兩根繩子平行拉直寬度30厘米,讓幼兒來回跨跳。 8、揪尾巴:把繩子系在腰間繩端放在身後做尾巴,幼兒互相追逐揪尾巴。 9、輪繩:讓幼兒把繩兩端對齊握在手中,左右手交替掄繩。 10、鑽繩:兩幼兒把繩子拉直高度在幼兒身高一半,幼兒從繩下鑽過去。 1 1、系繩:讓幼兒站成兩排互相把繩子系在腰上,在前後交換位置把繩子解開。 (二)、用繩子圍成圖形後玩游戲。 1、讓幼兒用繩子圍成圓形進行跳躍。 2、用繩子擺成房子做跳房子游戲。 四、教師參與活動指導幼兒一起做玩繩游戲。 1、讓幼兒自由選擇合作夥伴一起做游戲。 2、活動中教師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五、嘗試新的游戲,體驗玩繩子的樂趣。 你覺得哪種游戲最好玩,為什麼?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商量,交換游戲內容。 讓幼兒想一想,繩子還可以怎麼玩,並請自願的幼兒上來玩玩看。 六、結束活動在音樂聲中,和幼兒交流剛才一共玩了幾種繩子游戲,哪種玩法最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