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毛線叫開司米
㈠ cashmere-like是什麼面料
1、cashmere-like是仿羊絨面料。
cashmere是羊絨面料,即用羊絨原料紡織而成的服裝面料。後綴加-like表示像羊絨面料,即仿羊絨面料。
羊絨是生長在山羊外表皮層,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層薄薄的細絨,入冬寒冷時長出,抵禦風寒,開春轉暖後脫落,自然適應氣候,屬於稀有的特種動物纖維。
2、nylon,學名為聚醯胺纖維面料,中文俗稱尼龍。
一種常用的化纖面料,強度比棉花高1-2倍、比羊毛高4-5倍,是粘膠纖維的3倍。但聚醯胺纖維的耐熱性和耐光性較差,保持性也不佳,做成的衣服不如滌綸挺括。
(1)為什麼毛線叫開司米擴展閱讀:
Cashmere面料的洗滌與保養
1、穿著時需要保持清潔,避免灰塵。外套可採用軟毛靜電刷順著毛的方向輕輕往下刷,以此刷掉塵,又能防止蛀蟲潛伏在毛絨里,使毛絨順伏。如若不小心沾上污漬要及時洗滌,以免污漬長期留在絨毛上導致更難去除。
2、洗滌需要注意溫度,30℃左右溫水。在洗劑攪拌均勻後,再輕輕放入衣物,最好用手洗的方式輕輕的搓洗,也可在清水中加少許醋或柔軟劑。洗完可以脫水但最好採用慢速。
3、洗完之後必須要經過乾洗、熨燙,晾乾後再保存起來,且內衣需要輕折,用塑料袋放好,外套最好採用掛放。
4、存放時要注意放在遮光的地方,以防毛絨褪色。並且要經常保持通風和陰涼的環境,存放的地方要防止灰塵,注意防潮,且不能夠曝曬。衣櫃內最好放置驅蟲劑,以免受潮生蟲受到害蟲撕咬導致毛絨被扯壞。
㈡ 毛線開司米產自
山羊 羊絨是取自一特種山羊-絨山羊身上緊貼皮膚表面即根部的毛,到了春季,這些薄絨由牧民用特製的工具抓取下來成為原絨。根據地區名稱,山羊絨被稱為開司米(CASHMERE)。如今,國際上一提開司米(CASHMERE),就是指羊絨。它是動物纖維中最優秀的一種。被譽為"軟黃金"。
㈢ 請問什麼是開司米
開司米是山羊絨的俗稱,英文為cashmere,其實就是克什米爾的音譯詞,因為在歷史上克什米爾曾經是山羊絨的集散地,山羊絨分為白絨、青絨、紫絨3種,以白絨的價值最高。
㈣ 開司米是什麼東西
產於克什米爾地區的山羊絨織品,現在多指質地優良的細軟毛紡織品。
開司米,外來音譯。開司米是山羊絨的俗稱,山羊絨是生長在山羊外表皮和粗毛根部的一層薄薄的細毛。冬冷時生長,抗風禦寒,春暖後脫落,自然適應氣候。屬於稀有的特殊動物纖維。山羊絨分為白絨、青絨、紫絨3種,其中白羊絨價值最高。
實際上,流行於民間的開司米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司米,而是一種化纖製品,耐寒保暖性差。根據地區名稱,被稱為開司米。如今,國際上一提開司米(Cashmere),就是指羊絨。根據《英漢大詞典》,只有Pashm,解為「羊絨,西藏高原等地產,用於製造克什米爾披巾等」。
(4)為什麼毛線叫開司米擴展閱讀:
開司米的發展:
在15、16世紀時期,克什米爾地區的居民用手將羊絨製成漂亮的披巾,這種產品美觀大方,手感柔軟滑膩,引起世界各地的重視就以地名稱呼這種原料。
1796年,阿富汗的喀什米爾統治者送給來自巴格達的友人一條精美的開司米披肩,這條披肩輾轉經過埃及到了拿破崙手上,最後進了約瑟芬皇後的衣櫥里。從那時起,開司米就獲得了西方人的心。
㈤ 毛線分多少種啊
按粗細分:細毛線(開司米) 中粗線 棒針線按含毛量分:純毛 百分之70(60/50)等 晴倫線(不含毛)此外還有花線(有2-3個顏色的分段) 馬海毛 絲光線 圈圈線 珍珠線等等
有 純毛,羊毛、羊絨、兔毛、兔絨 混紡 等
㈥ 哪位朋友熟悉開絲米毛線,請介紹下好嗎
開司米是英文 cashmere 的音譯。這個詞原來指克什米爾(Kashmir,南亞一地區,約2/5為巴基斯坦控制,其餘為印度控制)山羊的絨毛,cashmere 是克什米爾的古老拼法。後來這個詞也不正確地被用來泛指特別松軟的羊絨。山羊身上有兩種毛,一種是比較粗硬的外毛,一種是厚、軟而密的絨毛。一般所謂的羊絨都是指兩種毛分離開之後的絨毛。
按照行業慣例,只有生長在山羊身上粗毛根部的細度為14—15微米的細絨才可以稱為羊絨。高寒地區的山羊在冬季到來之前,在緊貼皮膚表面生長了一層薄薄的細絨,抵禦嚴冬。到了春季,這層薄絨自動脫落。牧民用鐵梳子將這些薄絨抓取下來成為原絨。山羊原絨中含有各種雜質和粗毛,需要經過特殊的洗凈、分類、梳理、才能得到純凈的山羊絨。一隻羊一次通常能產500克羊毛,其中羊絨只有150克。克什米爾山羊毛的本色只有灰、棕和白色三種。
這種山羊不光在克什米爾有,中國的內蒙、新疆、甘肅、陝西、山西、青海和西藏都有,蒙古、伊朗和阿富汗也有分布。目前最大開司米羊毛的出產地是中國和蒙古,印度和巴基斯坦反而很少。
製成品從外觀看具有天然光澤,手感柔軟豐潤,具有軟、輕、暖、滑、富有彈性幾大特點。
一件普通的羊絨衫需要5隻山羊的絨.全世界羊絨年產量極其有限,僅一萬噸左右. 因其優質而稀少,所以價格昂貴。在交易中以克論價,歐美人稱之為「纖維鑽石」,日本人稱之為「軟黃金」. 目前原絨市場均價大約在75--80萬元/噸。紗線約850元—1050元/公斤,也就是說:0.85---1.05元/克。
㈦ 毛線開司米產自 綿羊山羊兔子駱駝
就是「克什米爾(英語:Kashmir),又稱喀什米爾.上海人要那樣講而已,一種細羊毛衫。
㈧ 羊絨,羊毛和毛呢三者的區別
1.出自綿羊身上的叫羊毛,行業上叫綿羊毛,綿羊毛即使很細,我們專業上也叫它羊毛,而不叫絨,當然也能叫細支羊毛。
只有出自山羊身上的絨才叫羊絨,也就是山羊絨,開司米(Cashmere)。羊絨是生長在山羊外表皮層,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層薄薄的細絨,入冬寒冷時長出,抵禦風寒,開春轉暖後脫落,自然適應氣候,屬於稀有的特種動物纖維。
採集方法不同:收集羊毛就像理發,用剪子全部剃光就行了,每隻綿羊每年可以產幾公斤羊毛;而羊絨長在山羊粗毛的根部,收集羊絨時要用特製的鐵梳子像梳頭一樣一點點梳下來,每隻羊身上只能收獲幾十克。
2.纖維細度不一樣:羊絨直徑14~16微米,比羊毛細得多;
3.纖維形態不一樣:羊毛的毛鱗片是尖的,而羊絨的鱗片是圓形的;羊絨沒有髓質層。
4.特性不一樣:羊絨保暖性是羊毛的1.5~2倍,手感更柔滑,稍有褶皺只要掛一晚上就能恢復平整,而且羊絨製品洗後不縮水。
這兩者為原材料
毛呢是對用各類羊毛、羊絨織成的織物的泛稱。是羊毛,羊絨的製成物。
㈨ 「開司米」原本是指什麼
開司米,是cashmere的音譯詞,指羊絨毛製成的細毛線。
所謂的全滌開司米,不過就是滌綸細毛線而已,和其它滌綸製品來比,就是在拉絲這道工序精緻一點,會比較細,而且有仿羊絨的彎曲
㈩ 開司米是什麼材質
羊絨(英語:Cashmere wool或簡稱Cashmere,香港粵語中亦音譯為「茄士咩」),指克什米爾山羊或其他種山羊身上的動物纖維,不同於羊毛。
因克什米爾曾為向歐洲出口羊絨的集散地,所以西方語言中多直稱羊絨為「克什米爾」。在西方國家,羊絨常常是市場交易最貴的紗線,平均一條羊絨圍巾市值150到500美元,也成為許多歐洲貴族的喜愛。
羊絨都是在春天山羊要自然脫去冬天毛發的季節採集。在北半球,山羊的脫毛季節大約始於三月,最晚及至五月。平均每隻山羊一年可以採得150克的羊絨。
據善待動物組織(PETA)的影片調查中指出,羊絨的採集正以一種極為不人道且痛苦的方式進行。
羊絨的主要獲取方法是「梳絨」,與綿羊毛以剃毛的方式採集不同,羊絨長在山羊毛的根部,需要用特製的金屬梳一點一點梳下,這聽上去溫柔無害,但實際並非如此。
在蒙古一間羊絨農場中,工人粗魯地將山羊按到在地,並用膝蓋壓住它們,PETA表示,這樣的行為會讓山羊這類被捕食者陷入恐慌,山羊的腿也常常扭轉到不自然的位置,在梳絨過程中不斷地掙扎叫喊,影片中,一隻山羊因此而受傷,但卻沒有得到任何的護理,只見工人僅僅將米酒倒在動物的傷口上。
並且在數年的採集,確定該山羊無法進行再生產後,便會送入屠宰場,但蒙古與中國等地的屠宰場皆無較為人道的屠宰方式,有的使用鐵槌試圖敲暈山羊,有的更是直接把山羊喉嚨割開後扔到一旁,接受此屠宰方法的山羊有的甚至得在長達兩分鍾的痛苦中緩慢死去。
產地
羊絨的產地主要在亞洲,以中國產量為最,估計約達每年10000噸,其中又以內蒙古質量最多。蒙古國每年生產3000噸,僅次於中國。而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中亞各國以及土耳其等地也都有生產。
每年全世界的估計總產量約在15,000 ~ 20,000噸之間。採集來的山羊毛,將脂肪、塵垢和粗糙毛發剃除後稱為「純羊絨」,估計每年總產量約5,895公制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