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編織十二生肖發圈用什麼線
A. 打毛線鞋的底打好了怎麼收針結尾
步驟如下:
1、准備好毛線和毛線針。
(1)毛線編織十二生肖發圈用什麼線擴展閱讀:
毛線鞋介紹:
毛線鞋是鞋子的一種,後跟是全空的,指有前面有鞋頭,多為平底,材質經常是相當輕軟的毛線匯集民間手工藝人一針一線編織出來的。
毛線鞋不變形,不褪色,刷洗方便,每件成品都是千針萬線匯集而成,嵌以寓意的花鳥、卡通、動植物、十二生肖等圖案,其圖案栩栩如生,色彩鮮明,大多數取吉祥,歡快之意。
B. 若手上沒有發圈,該怎麼扎頭發
如果女生正好手邊沒有發圈,即扎頭發的皮筋,也一樣可以紮起來頭發。
如果手邊沒有發圈,可以使用各種發卡來紮起來頭發。比如說,有一種最簡易的小黑卡子,一般的化妝店裡,都會配備很多的那一種簡單小發卡。用的時候,多准備幾個,一般來說,左右各卡上兩只,就能把頭發紮起,從前面看,特別利索又洋氣,顯得整個人都很利索。
另外,各種小發卡都可以用起來。
當然,像這樣挽頭發團的技術活,要常常練習。
C. 鉤織小十二屬相玩偶圖片,如何用毛線編織小玩偶
提起鉤織小十二屬相玩偶圖片,大家都知道,有人問鉤針編織十二生肖怎麼鉤圖解,另外,還有人想問手工diy鉤織玩偶十二生肖的教程圖和編織方法,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鉤針鉤小動物玩具的方法步驟,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如何用毛線編織小玩偶,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鉤織小十二屬相玩偶圖片
鉤針鉤小動物玩具的方法步驟
需要准備的工具有:毛線、針、剪刀棉花。
1、起針6針,圈織。平針織一行。
2、第二行:加針。第三行:平針,4-7行重復以上兩行,完成後共有48針。
3、平針織6-7厘米左右。
4、接下來的四行,一行的最中間並兩針,然後平針,3-4重復上兩行。
5、每行都是中間並兩針,直到剩下20針,然後塞棉花~
6、接下來7行,前10針:第二針並針,第九針加針,其餘平針,後10針:第二針加針,第八針並針,其餘平針。
7、接下來6行,每行針數分成兩半,分別在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的中間加兩針。6行織下來,一共44針。收針!
8、縫合。
9、魚鰭倆,起針10針,平針織個6-7行,之後兩側並針,最後剩4針,收針。
鉤織小十二屬相玩偶圖片:鉤針編織十二生肖怎麼鉤圖解
10、縫上魚鰭,整理線頭,縫眼睛。
11、完成!
編織工藝品中豐富多彩的圖案大多是在編織過程中形成的;有的編織技法本身就形成圖案花紋。常見的編織技法有編織、包纏、釘串、盤結等。
一、編織。最基本的技法,包括編辮、平紋編織、花紋編織,絞編、編帽、勒編等工藝。編辮是草編中最普遍的技法,它沒有之分,將麥秸、玉米皮等原料邊編邊搓轉,編成3~7股的草辮,通常作為草籃、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
平紋編織是草編、柳編、藤編普遍運用的技法。它以為基礎,按一定規律互相連續挑上(緯在經上)、壓下(緯在經下),構成花紋。花紋編織是在平紋編織的基礎上再予以變化,編織出鏈子扣、扣、梅花扣等花紋。
絞編類似平紋編織,但結構緊密,不顯露經。編帽是以呈放射狀的原料互相掩壓、旋轉而編成圓形的帽子。勒編是柳編的常見技法。它以麻線為經,以柳條為緯,編織時將麻線和柳條勒緊,所以結構堅固,質地緊密。
二、包纏。以某一原料為芯條,再以其他原料包、纏於芯條之上,編織成所需要的造型和花紋。主要有纏扣、包纏、棒錘扣等。纏扣是玉米皮編常用的技法。它以麥秸等編織成辮子狀的芯條作為經繩,然後在外面以玉米皮纏之。
每片玉米皮可在芯條上纏兩圈後而結扣,並通過結扣,將上下纏過的芯條連接成形。包纏是將包纏原料沿芯條向一個方向均勻地包纏,如以藤條包纏藤編傢具、柳編器皿的邊沿、把子,不僅使其光滑,便於扶把,而且堅固耐用。
棒錘扣是以玉米皮包纏的經線往返成約4厘米長的芯條,再纏幾圈,形成相互連環成套的棒錘鏈扣。
三、釘串。釘,是以針線或其他原料將兩部分編織原料或半成品釘合成一體,構成器物;串,是將兩者攏合,並不連成一體。常用的技法有手釘、機釘、砌釘等。手釘是將麥秸辮、玉米皮辮等用手工縫紉釘連成片,製成茶墊、壁掛、地席等。機釘是以縫紉機將麥秸辮、玉米皮辮釘連成草帽、提籃等。
四、盤結。是形式和包纏、結扣相結合的編織技法。常見的有馬蓮朵、套扣等。馬蓮朵又名打結,是以玉米皮包纏的芯條作為,然後互相掩壓、盤結,組成有立體感的狀四方連續花紋。套扣也是打結,但形狀扁平,沒有立體感。
以上就是與如何用毛線編織小玩偶相關內容,是關於鉤針編織十二生肖怎麼鉤圖解的分享。看完鉤織小十二屬相玩偶圖片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D. 鉤針編織十二生肖怎麼鉤圖解
一般新華書店賣服裝類圖書的地方有賣毛衣編織動物的書籍,一本30左右到40左右的都有, 有毛線織的也有鉤的,有圖例和圖解的,很容易就可以學會噢~!
純手工編織棉鞋的方法
毛線:中粗混紡毛線,雙股編織,38碼用12號針、44碼用11/12號針;38碼約8兩左右;44碼用近9兩線(包括鞋底墊)
1、一次把需要添加的針數和中間起頭的針數使用套針起頭起好。
38碼:15+9+15=39針
44碼:(16+11+16=43)針
2、織上下針(平針容易卷、也薄一點)
3、中間9針里(11針),均勻的加針,加出8針(10針),共17針(21針),正中間的1針為下針,的上下針排列。
4、中間織2行以後,開始從左邊、再右邊,添加針數,2行一次,一次各2針。直至添加完畢。
5、連中間加的針共39+8=47針(43+10=53針);都是上下針。要把棒針兩邊的上下針,慢慢的變換成搓衣板(來回下針);a、2行變換1針,直至中間剩下13針(17針)至。
6、
變換完成後,成為:17+13+17、(18+17+18)針,其中的17針(18針)就是鞋面的兩側,有點矮,需要再加針,加針方法:在中間的兩邊:2
行加1次,1次各加1針。這里,男、女鞋各加了8針;25針(女),26針(男);加多少可以按個人需要決定。這個針數就是腳後跟兩側的高度。
7、織兩側的鞋幫:連里子一起織,在25針(26針)上加出同樣多的針數,一般織的長度:幫的長+鞋口中間的上下針的寬度=10~11厘米就可以了。
8、縫合:使用無縫縫合方法。a. 左邊的針數織側幫時,要少1行(若應該織64行,就只織63行),在反面與右邊的縫合。b. 右邊的針數織側幫時,織需要的行數。在正面縫合。
9、挑織里層,與織外層的順序相反。只是里層使用小1號的針好一些。另外也可以在收8針時多收1針。其他沒有差別。
E. 鞋子怎樣勾兩種線
毛線鉤托鞋收口首先在底上面鉤上線(上底專用線——粗棉線或尼龍線),在底的線上面用毛線鉤短針,(如果要挺一點可以用兩根線鉤)鉤四行,腳跟不用鉤四行。
織墊底:用兩根棒針照著底的形狀織,根據毛線的粗細、鞋底的大小起針,織第二行兩邊各加一針形成圓角,織到底寬點的地方就加一針,不能加太多,織的底最好比鞋底要小一點,因為毛線收縮性好織得正好就會太大、不平整。(為了兩只鞋墊織成一樣,可以用兩根線同時織)收針也照底的形狀收成圓角。
把織成的底縫在鞋底上:如果有薄的海棉,放兩層在毛線底下面(把海綿和毛線底用線在中間從上到下縫一下就可以) ,起針:鞋頭對著自己。要留一段比鞋底稍長點的線頭,起針根據鞋底大小,可以起5、6、或7、針。總之兩邊不能歪要對平。(如果有一邊不平可以一邊隔辮子一邊不隔,有時還可以隔兩個辮子。靈活運用。視高低前後而定)。
第一針鉤短針,再隔一個辮子、在第三個辮子里鉤兩針中長針(就是一大針)又隔一個辮子、在第五個辮子里鉤兩針中長針,以此類推。鉤到最後又鉤一個短針,再把留的線頭從短針圈裡鉤出來拉緊。再說明一下,上面所說起頭的針都是大針。第二行的中長針的第一針鉤在第一行一個大針的前面,第二針鉤在下面的辮子針里,如果毛線細的話,也可以兩針都鉤在下面,這樣會厚些。
第三行的中長針的第一針和上面一樣,第二針鉤在下面一行的兩個中長針的中間,以此類推。記住。每行的第一針和最後一針都是短針。 為了鞋面不高不低,不要每個辮子都鉤,要適當的隔辮子鉤,每個辮子都鉤的話,鞋面就會高起來。
鉤花:要選和鞋底大小適合的花樣,要盡量鉤在中間,一般大小的花樣是三個大針以後開始。注意:前後要對稱,前後應該都是三個大針。鉤完是20多行(23、24行鞋底長點行數也會多點)配色換線的時候是在兩個中長針並為一針時換。結束:鉤完之後鉤一行或兩行短針。
F. 一根繩子如何做成頭繩
先將2塊花布正面對正面重疊,並將硬紙板放在花布塊上,用筆畫出外輪廓。
再用針線縫合2塊花布,記住要留一個小口子,用來塞入填充棉。
縫合好後將輪廓線以外多餘的布剪下,在輪廓線以外留一小段並剪牙口,剪牙口能夠讓橢圓形更加美觀。
將其翻回正面,在開口處塞入適量填充棉,然後再用針線封口。
將蝴蝶結對折,再分別向兩邊對折縫線固定。
在蝴蝶結的正面縫一顆珍珠。
將27厘米長的長布條在反面縫合,之後翻回正面。
將松緊帶穿過布條。
穿好以後,用針線縫合兩頭,再將蝴蝶結和布條縫合,一個蝴蝶結發圈就做好了。
G. 毛線頭繩的編織方法
需要用到的毛線:
綠色,松石綠,深粉色,紅色,藍色,紫色,黃色,淺藍色,綠色各適量
配件:6cm圓形的發帶
鉤針:3/0號鉤針
編織方法和步驟:
1、第一行將短針90針編織接合於發帶上
2、第二行挑起第一行短針頭部鎖針的外側1根編織,各編織2針三卷長針。
3、第三行在上一行的三卷長針的1針側各編織3針三卷長針,增加針數,編織完成後即為荷葉邊,換線,第4行編織邊緣針。
4、編織花樣,花瓣,訂縫接合於發圈上。
H. 中班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教案 篇1
內容: 故事主題《星星來的小天使》第四課時——「月兒圓」
參加人員: 奧爾夫課題指導老師——何嬌 中班奧爾夫音樂活動執教老師——李虹、羊永春、李苗、柯俐霞
具體內容:
本次集體備課教研的具體內容是由柯俐霞進行第四課時「月兒圓」 的試教。把活動分為三個環節進行,每個環節的具體組織方式和要解決的問題將在試教的過程中進行研討:
一:故事引入
寶寶野營時看到螢火蟲受傷,寶寶幫助螢火蟲包紮,許多小動物來幫忙,寶寶和螢火蟲成為好朋友,它們相約明年中秋節見面。寶寶等呀等,提問:月亮慢慢地變,有時象什麼、有時象什麼......月亮越變越圓,寶寶和螢火蟲見面了。
(何老師根據大家的對本環節的教學認識,提出了指導建議:作為最後課時的活動,應該結合1—4所有掛圖,簡單幫助幼兒回顧主題故事的主要內容;讓整個主題有一個完整的結束。)
二、認識圓形,找出圓形,用肢體畫圓。
1、用手畫圓,中秋節時,月亮是怎麼樣的?吃什麼(月餅)香香甜甜圓圓的
2、提問:教室里有什麼是圓的?(用手畫圓)還可以用什麼畫圓?(用手、腳肩膀)
3、認識各種形狀(呼拉圈、正方形軟墊),請幼兒聽音樂跳到圓形的家。
三、做出圓的造型
1、聽音樂什麼是圓的?(月亮、餅兒、臉兒、桌子)
2、聽音樂什麼做動作,(教師演示,幼兒一起做動作)
在研討的過程中,大家結合自己的認識,針對試教的各活動環節組織形式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認真進行探討和演示;並在何老師的耐心指導和實際引領演示中,大家分別進行了必要的模仿試教,理清了各個環節的具體教學引導方式,為教學的開展做好了准備。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十二生肖及其排列順序引發幼對屬相的興趣。
2、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及動手操作能力。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十二生肖及其排列順序
活動准備
課件、幻燈片、十二生肖卡片。
幼兒知道自己的年齡及屬相
活動過程
一、 手指謠組織幼兒
二、 出示課件導入,了解十二生肖。
幼兒聽歌曲回答:你們從歌曲中都聽到了哪些小動物呢?
三、 認識十二生肖
1、幼兒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貼到黑板上,並且數一數。
2、教師小結;十二生肖中有哪些小動物。
3、游戲:幼兒跟據動作或聲音猜屬相,說一說自己的媽媽屬什麼的。
四、 看課件聽故事
1、 幼兒靜聽故事。
2、 根據故事內容排列十二生肖順序。
3、 教師問題:小貓為什麼沒參加?
五、 幼兒操作
將十二生肖中的小動物送到相應的位置上。
六、活動小結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課活動內容新穎,趣味性強,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幼兒學習探索的積極性高,但在第五環節中由於十二生肖的卡片較小,只有半數的幼兒能按一定的順序把十二生肖的圖片放到了相應的位置上,因此,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教學具的准備上一定要從幼兒的角度去考慮,讓教具發揮更好的做用。
小網路: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萌發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願意為弟弟妹妹做榜樣。
2、鼓勵幼兒主動大膽地與弟弟妹妹進行交往。
3、學習關心和幫助別人,運用已學過的折紙技能,嘗試為小朋友做禮物。
活動准備
1、事先組織幼兒參觀小班幼兒入園的情景。
2、歌曲《小娃娃跌倒了》錄音磁帶,欣賞故事《成成當哥哥》故事磁帶,生活中請幼兒欣賞。
3、折紙範例2——3件,正方形、長方形各色折紙。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回憶小班幼兒入園時的情景,並討論小班的弟弟妹妹在什麼地方和自己不一樣?知道自己現在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
二、欣賞、演唱歌曲《小娃娃跌倒了》,體會歌曲內容。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做一個中班的小朋友。
1、說說升入中班後,應在哪些方面表現得更好,如:學習、游戲、吃飯、睡覺、關心他人等方面。
2、自己應在哪些方面關心、幫助弟弟妹妹,如:在弟弟妹妹哭鬧時,可送小禮物、講故事、做游戲等方法來哄勸和安慰他們;在弟弟妹妹跌倒時,要馬上把他們扶起來等。
三、教師出示折紙範例,幫助幼兒回憶自己會折的東西,引導幼兒運用已學過的`折紙技能,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做禮物。教師提醒幼兒:先想好內容再選紙;折時注意要平整、對准。對有困難的小朋友,教師進行幫助。
四、教師將幼兒的作品寫上姓名和班級,帶領幼兒到小班送禮物,鼓勵幼兒主動、大膽交往。在送禮物時,讓幼兒學說一句話:如小弟弟,這是我折的,你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我把這個送給你。
中班教案 篇4
目標:
1、通過幼兒自身的探索活動,了解發現磁鐵能吸住鐵的物理特性。
2、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及探索科學的興趣。
准備:
1、磁鐵、小鐵釘、曲別針、啤酒瓶蓋、塑料積木、木塊、紙、布、硬幣、石塊等。
2、多媒體課件"滑動的小兔"。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放課件,出示磁鐵,認識磁鐵
2、出示"滑動的小兔",猜一猜,小兔為什麼能在紙盒上滑來滑去?
演示小兔在紙盒上滑動,激發幼兒好奇心。
教師:這是怎麼回事?小兔怎麼會滑動呢?給幼兒充分自由發言的時間。
3、教師展示出磁鐵,如果我們換成別的來看看小兔還會滑動嗎?
(二)基本部分
1、"小兔想和我們中一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你們願意嗎?那好,小兔要請它的好朋友們去它家做客,它給小朋友們准備了好多好玩的東西,你們可以自由玩一玩,看看你們能發現什麼?"
2、幼兒自由擺弄物品,啟發幼兒發現磁鐵可以吸東西。
教師:現在請你們把發現的告訴大家。
3、教師:剛才小朋友發現有的東西能吸起來,有的吸不起來,現在請你們再玩一玩。把磁鐵吸起來的物品放在一個盤子里,把不能吸起來的放在另一個盤子里。
4、填寫觀察記錄表提問:請你們說說,哪些東西可以吸起來?並在記錄表中打"√",不能吸起來的打"×"。
"吸起來的東西是用什麼做成的?(鐵製品)""哪些東西吸不起來?它們是不是鐵做成的?"
5、教師小結:磁鐵的好朋友是鐵製品。
(三)結束部分"小朋友,今天天氣真好,想和教師一起去釣魚嗎?拿上我們的小魚竿釣魚去嘍!""哇,小朋友都釣到了魚,你們真棒,天色不早了,拿起小魚我們回家吧!"
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樂於參與,積極發現。簡單而有平常的活動准備,又為幼兒提供了全面探索的機會。簡單容易的記錄過程更適合幼兒的操作能力。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依據幼兒的需求設計了置疑、猜測、驗證、交流等各個環節,讓孩子們在每個環節中對磁鐵特性的了解層層深入,同時對記錄單和實驗的操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從而培養孩子樂於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提高孩子觀察、比較、發現等科學探究能力。在活動過程中首先我引導運用對比觀察的方法,引導孩子發現磁鐵的特性,從而讓孩子了解磁鐵的「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特性。在科學活動中參插游戲,並輔以形象生動的教具、有趣活潑的語言,會使幼兒對活動的興致加濃,而在有趣的游戲情景中,幼兒也願意主動去探索,主動去參與,從而使幼兒的聽覺力、注意力、觀察力得到了發展。我們認為,整個活動的全過程,將「嘗試精神」滲透在了教育教學之中,基本遵循了「先練後講」的嘗試原則。讓幼兒在不斷嘗試,不斷探究,不斷發現中學習知識,認識事物的現象。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地點:
綠草坪
內容:識字游戲《走、跑、爬、跳》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認讀「走、跑、爬、跳」等字,培養幼兒對文字元號的興趣。
2、體驗「走、跑、爬、跳」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已經學會朗讀兒歌《走走走》。(知識方面)
2、在戶外場地上設置「跑道」,提供平衡木、羊角球、棕墊、呼拉圈、等活動器械。
3、兒歌掛圖,字卡及頭飾「走、跑、爬、跳」。
活動過程:
1、熱身:隨音樂節奏表演進場。
2、引導幼兒在場地上選擇體育器械自由玩耍,提問,引發幼兒思考:
x你剛才玩了什麼?你是怎樣玩的?
3、依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字卡「走、跑、爬、跳」,以動作、組詞、形象記憶等方式幫助幼兒識記新字。
提問:x兒歌中什麼地方有「走、跑、爬、跳」?
x「走、跑、爬、跳」怎樣用動作表示?
x怎麼用「走、跑、爬、跳」來組詞?
x「走」字象什麼?……
4、朗讀兒歌,引導幼兒邊朗讀邊劃指。
5、與幼兒一起在草地上玩器械,要求幼兒根據器械上的文字提示來做動作。
6、游戲:「找家」
(1)、幫「字寶寶」找家:
引導幼兒將散落的字寶寶「走、跑、爬、跳」送到他們相對應的家中。
教師與幼兒一起糾正「找錯家」的字寶寶。
(2)、教師扮演大灰狼,引導幼兒扮演字寶寶,隨音樂節奏表演,音樂停,
立即回到自己的家中(呼拉圈),找不到家或找錯家的「字寶寶」將被大灰狼吃掉。
附:
兒歌:《走走走》
走走走,小貓輕輕走。
爬爬爬,烏龜慢慢爬。
跳跳跳,小兔蹦蹦跳。
跑跑跑,小朋友快快跑。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笑呀笑》,體會歌曲中歡快、愉悅的氣氛。
2、知道笑與人的密切聯系。
活動准備:
1、幼兒用書。
2、手帕一條。
3、笑臉圖及「月亮嘴」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扮笑臉」增強活動氣氛。
你們會笑嗎?你們平時怎樣笑的?請你們互相做個笑臉。
你們還會模仿別人的笑容或笑聲。
2、學唱歌曲《笑呀笑》。
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詞的大意。
學唱歌曲,能夠面帶笑容歌唱。
3、討論笑與人的密切關系。
人們可以怎樣笑?請你學一學。(微笑、大笑……)
在什麼時候應該微笑?什麼時候可以大笑?
笑對人有好處嗎?(可以使自己的心情很好,也能讓別人的心情好,多笑可以預防一些疾病……)
4、游戲「貼笑臉」。
教師用紙板或蓋塑板剪成笑臉的輪廓,貼在黑板上(讓幼兒能夠摸出外形),請一名幼兒蒙上眼睛拿著「月亮嘴」(圖片背後稍微貼點膠)去貼,看看貼的是笑臉還是不高興的臉。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圈的各種玩法。
2、通過玩圈提高幼兒跳、跑的能力。
3、通過與幾何圖形結合,進行組圖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4、發展幼兒的創造性和發散思維能力。
[活動准備]
圈若干,跟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1、聽音樂進入活動場地,然後讓幼兒做一下熱身運動。
2、小朋友,瞧,老師手裡拿的什麼?「圈」小朋友想玩嗎?今天咱們就來玩圈。(發圈一人一個)小朋友想一下圈都能怎樣玩呢?(轉著玩,滾著玩,鑽著玩……)咱們小朋友找一下各種玩圈的各種方法。看誰的玩圈的方法多。請小朋友玩圈時不要碰著其他小朋友。
3、請個別幼兒示範玩圈的各種方法。展示自己的玩法、滾著玩、套在腿上玩、套在胳膊上玩、套在腰上玩、搭小路玩、跳著玩、跑著玩、當門鑽著玩等等。
4、比賽滾圈:把圈放在同一水平線上,同時滾動,看誰滾的遠。
5、玩網小魚的游戲:手拿圈追趕其他小朋友,追到就用圈把他網住。
6、玩接龍的游戲:一名幼兒用圈套住另一名幼兒,依次往下套,直到套住最後一名幼兒,彎彎曲曲走,就像一條大龍在舞動。
7、玩組圖的游戲:
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玩圈的方法:還能用圈搭彎彎曲曲的小路、跳著玩、跑著玩。下面我們小朋友就齊心協力來組一組幾何圖形,看都能組成什麼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花形、五環旗形。組成圖形後,依次跳著玩、跑著玩、雙腳跳、單腳跳、如果碰到圈,或者是跳到圈外,就是犯規。
8、結束:小朋友想出了各種玩圈的方法,並玩了組圖的游戲,小朋友一定有點累了吧。咱們等下一次再進行其他組圖的比賽好嗎?隨音樂回教室。
[活動反思]
設計的這個玩圈活動是孩子們感興趣的,幼兒活潑好動,採用了動靜結合,在活動中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游戲的快樂,能夠主動積極地探索圈的各種玩法,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自己探索,發現。活動設計時採納了整和的理念,和計算中的幾何圖形及奧運有機結合,既調動了孩子們自主玩圈的興趣,又復習相關知識。此活動達到了教學目的,鍛煉了幼兒跳跑及合作及躲閃的能力,並隨機進行了安全教育。
I. 毛線編織小豬教程
小豬的編織方法:
先說明:1 加針 的方法:用右手把線在右針上繞一下,就象起單邊;好處是加的針眼小,絮上珍珠棉不外露。
2 用的是12號針、細線一兩。
3 珍珠棉若干。
4 織時手要緊些,好看。
一豬身:先留7-8寸線(待縫用), 圈織(單邊)起18針,4行下針、3行上針、3行下針、3行上針、3行下針、3行上針(到此已有三行上針的明顯突起-------這就是豬鼻子);
每兩針下針,加一針;(全圈如此,下同)一行平針;
每三針下針,加一針,一行平針;
每四針下針,加一針,一行平針;
每五針下針,加一針,一行平針;
每六針下針,加一針,一行平針;
每七針下針,加一針,一行平針;
每八針下針,加一針,一行平針;至此已有81針了,很漂亮的脖子出來了。
圈織約兩三寸,我是用細線,數了一下,45行。
開始減針(屁股):
每七針下針,兩針並一針(直接把8和9織一針就行),(全圈如此,下同);一行平針;
每六針下針,兩針並一針,一行平針;
每五針下針,兩針並一針,一行平針;
每四針下針,兩針並一針,一行平針;
每三針下針,兩針並一針,一行平針;
每二針下針,兩針並一針,一行平針;
一針下,兩針並一針,一行平針;
至此每根針上只有六針了
,仍然是兩針並一針,一行下針;直到最後一針;用鉤針鉤約23個小辮,留下兩寸線(系兩個小結 )。用手把織出的23針小辮在手上繞幾圈,很漂亮的小尾巴就捲起來了。
二、耳朵(因為片織,全下針;注意每行起針是雙邊(起針時把線放在針的上面向下織,自然就象加了一針),收針時就是兩針並一針織,這樣織出來耳朵邊才漂亮)
留7-8寸線(待縫用), 起雙邊片織18針,4行下針;
第一針不織(雙邊的第一針挑到右針上就行了),兩針並一針,注意最後一針是上一行的雙針現並一針;
(以後行行如此,就是開始時才減針),直到最後,兩針並一針為止。線頭隱藏,方法自由。(織兩個)
三、小豬腿:
留7-8寸線(待縫用), 起雙邊(縫時有個雙邊圈,漂亮)圈織15針,織十行,連針上一行共11行 吧。用針把15針 全部穿上,翻過來後拉緊打結,收頭即可。(織四隻)
四、就是組合了。
*珍珠棉要在組合里前從鼻子(先織處)塞進去,最好多塞點,緊些。
1。豬鼻子:面對豬頭,把留7-8寸線(待
J. 快手小店毛線編織發夾發圈屬於什麼類目
這個應該是屬於服裝飾品類的,裝飾品的類目